《三角洲特种部队大地勇士》全面解析

《三角洲特种部队大地勇士》全面解析

《三角洲特种部队大地勇士》全面解析

更多精彩攻略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7c9148633.html,1

英国的教育体系

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实行5~16岁的义务教育,威尔士实行4~16岁的义务教育。虽然都是要实行义务教育,但是,英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的教育体制与苏格兰的教育体制是不一样的。 2.小学教育(Preparatory/Primary education) 与中国一样,英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小学学制为6年,但是儿童5岁(威尔士儿童4岁)就上学,在7岁时要参加关键阶段1(Key Stage 1)考试,11岁时参加关键阶段2(Key Stage 2)考试并完成小学教育。苏格兰小学学制为7年,12岁小学毕业。 很多海外(包括我国)学生在7岁时才接受小学教育,可以进入英国私立学校学习,通常是寄宿学校,这样的话,学生将在13岁小学毕业,以后各阶段教育完成年龄都要顺延两年。 3.中学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 英国中学教育持续7年,分为两个阶段,16岁前阶段和16岁后阶段。16岁是指英国学生的教育年龄。 这个阶段的教育也可称为普通教育,普通教育是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的。把英国学生16岁以后阶段的2年A level教育称为大学的预科教育是不妥的,其实,英国的2年A level教育毕业水平是高于中国的3年高中教育毕业水平的,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大学的学制是三年的原因了。 英国学生在14岁之前要学习科目众多的中学教育课程,并在14岁时参加关键阶段3(Key Stage 3)的考试。学生从14岁开始,除了学习英语、数学以及科学类等核心课程以外,还需要学习四到五门选修课程,两年后,也就是16岁时,参加关键阶段4(Key Stage 4)的考试,这就是中级普通教育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考试,或者参加国际中级普通教育证书(IGCSE:International GCSE)考试,或者参加普通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Standard Grade:Scottish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考试。 在16岁完成了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后,可以继续学习也可以选择工作。当然,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学习,学习有两个方向:学术方向以及职业方向。如果想将来攻读学位课程,也就是想进行学术方向的学习,通常还要学习两年,最后参加高级普通教育证书(GCE A level)考试或者国际中学文凭(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考试,在18岁时完成中学教育。在苏格兰,16岁学生只需要学习一年高等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H-grade:Scottish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Higher Grade)课程并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可被苏格兰大学录取,如果成绩不太理想或者想去苏格兰以外的大学上学,可以再学习一年,提高原来课程的成绩或者参加高级高等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Advanced Higher Grade)考试。

视频监控常见编码格式

视频监控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 CIF、QCIF、4CIF、D1、MPEG-4、H.264、M-JPEG等。 备注: 1.NTSC和PAL属于全球两大主要的电视广播制式,但是由于系统投射颜色影像的频率不一样而有所不同。 NTSC是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的缩写,意思是“(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负责开发一套美国标准电视广播传输和接收协议。此外还有两套标准:逐行倒相(PAL)和顺序与存色彩电视系统(SECAM),用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NTSC标准从他们产生以来除了增加了色彩信号的新参数之外没有太大的变化。NTSC信号是不能直接兼容于计算机系统的。其标准主要应用于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等。 PAL是Phase Alternating Line (逐行倒相)的缩写。它是西德在1962年制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它采用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的技术方法,克服了NTSC制相位敏感造成色彩失真的缺点。西德、英国等一些西欧国家,新加坡、中国大陆及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采用这种制式。

NTSC电视标准:每秒29.97帧(简化为30帧),电视扫描线为525线,偶场在前,奇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NTSC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480像素,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NTSC电视标准用于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场频为每秒60场,帧频为每秒30帧,扫描线为525行。 PAL电视标准:PAL电视标准,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奇场在前,偶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PAL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57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 PAL 电视标准用于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PAL制电视的供电频率为50Hz,场频为每秒50场,帧频为每秒25帧,扫描线为625行,图像信号带宽分别为4.2MHz、5.5MHz、5.6MHz等。 2.目前监控行业中主要适用QCIF(176 x 144)、CIF(352 x 288)、HALF D1(704 x 288)、D1(704 x 576)等几种分辨率。针对安防行业的网络摄像机主要生产厂家,采用最多的编码方案是MPEG-4和M-JPEG,采用H.264的也越来越多。标清监控中用得最多的是D1路式。 3.H.264和MPEG-4由于能够在低带宽下传送高质量的图像,目前在电信全球眼业务和网通宽世界业务的视频码流格式被采用,尤其是H.264。 4.所谓标清,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1280*720)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而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则称作为高清(High Definition),简称HD。所谓全高清(FULL HD),是指物理分辨率高达1920 x 1080显示(包括1080i和1080P),其中i(interlace)是指隔行扫描;P (Progressive)代表逐行扫描,这两者在画面的精细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别,1080P的画质要胜过1080i。对应地把720称为准高清。很显然,由于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信息更加丰富,所以1080在分辨率上更有优势,尤其在大屏幕电视方面,1080能确保更清晰的画质。

英国教育体系

英国教育体系 英国留学有很多优势。一.时间短:硕士一年,本科两到三年。二是水准高。三是可打工:法定每小时最低工资合计人民币70元以上。四是可移民:毕业后可无条件在英国工作生活两年,如果申请到正式的工资许可,则可移民。五是公费医疗:无需购买医疗保险,享受与英国公民同等的免费医疗待遇。近年来,到英国去的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增长是很快的,2005年英国大学正式注册的留学生人数是5万多人,现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在留学人员的层次方面,差距也逐渐加大。在回国服务的意识方面,留学生有很强的回国就业和创业的意识。而且留学生的年龄是逐年降低的。英国的教育体系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义务教育,延续教育和高等教育。 一、义务教育 (Compulsory Education) 英国的学生从四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小学教育一般持续到11岁,然后进入中学。一般来说,英国国立小学为5至11岁的儿童而设;在苏格兰及英格兰部分地方,小学学龄延至十二岁。小学通常分为幼儿及初级两部分。但有些地区由国立地方教育局所开办的学校则使用三级制:即初小、高小和中学。小学生八或九岁转读高小,并在12或13岁时读中学。大部分小学都是男女同校的。私立小学通常被称为预备学校,为7至13岁的学生作好准备,通过考试入读私立中学。虽然英国的私立小学(Prep school)大多接受海外学生,但来英国留小学的为数实在不多。 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到中五共五年的时间。英国中学的类型包括私立寄宿中学、私立走读中学、公立中学、公立延续教育学院。在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时候,学生们进入独立学校,学生的任务基本上是准备GCSE的考试,GCSE是一个普通中学教育证书, 是完成中学教育最后两年(中四、中五)后取得的文凭。学生们可以选择最多至十个不同的科目。拿到了GCSE的证书后,学生就可以决定是要念高等学校还是为工作做准备。由于英国的公立中学不能招收16岁以下的学生,因此国际学生一般只能选择私立学校,其中以寄宿中学为佳。学习GCSE课程的中国留学生较少,只适合16岁以下的少年学生选读。 二、延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 继小学(Primary)中学(Secondary)教育之后的“第三级教 育”(Tertiary)。为进入高等教育或者就业打下基础。是中国的高中学生留学英国的关键阶段。分为两种体系:学业路线(Academic Route)和职业路线(Vocational Route)。学业路线着重于培养学术研究方面的人才,职业路线则培养在各种行业中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人才。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教案(DOC)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理论授课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2016.11.7 2016.11.8 任课老师班级16程序2,16信管2 16程序1,16媒体赵启辉 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题: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硬盘使用过程;2、使学生掌握硬盘分区的步骤;3、使学生掌握分区工具的使用方法;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硬盘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硬盘分区格式化的方法。 授课方法:讲授法、列举法、引入法、分析法等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多媒体计算机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1、硬盘使用过程 2、硬盘分区的步骤 3、分区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 组织教学10’ 讲授主课40’一、课前提问 1. 描述计算机主机的基本部件。 2. 组装计算机主机的步骤。 二、导入新课 在安装操作系统之前首先要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 对硬盘分区格式化会破坏硬盘中的数据。所以在此之前一 定要对硬盘中的数据进行备份。 提问学生:你们是否有过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操作 的经验?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 化?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的回答,进入教学课题。 三、新课教学 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 1 基本知识:硬盘的数据结构 1.1 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 提问:硬盘的格式化有低级格式化和高级格式化两 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学生思考、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 现在制造的硬盘在出厂时均做过低级格式化,用户一般不必重做。除非 所用硬盘坏道较多或染上无法清除的病毒,不得不做一次低级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的主要目的是划分磁柱面(磁道),建立扇区数和选择扇区 的间隔比,即为每个扇区标注地址和扇区头标志,并以硬盘能识别的方式进 行数据编码。 讲授 多媒 体教 学

英国教育体系的五大阶段

英国教育体系的五大阶段 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英国优越教育专家表示,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延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中英教育制度的差别使得两国的学生在年龄和学业程度上无法一一对应,因此中国的学生在考虑赴英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了解两种教育制度的区别,准确判定自己目前的受教育水平处于英国教育体系的哪一个位置。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程和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 英国的教育体系 英国教育体系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3岁到5岁的幼儿园教育; 第二阶段是5-11岁的小学教育; 第三阶段是11岁-16岁的中学教育。5岁-16岁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必须入学,由国家负责必须的学费、书籍和必要的供应。16岁-18岁是中学高级班(或大学预备班),为中学至大学的过渡期; 第四阶段为大学教育。一般从18岁开始,读本科需要3年-4年(医科为5年),可取得学士学位。硕士通常为1年-2年,博士为3年-5年; 第五阶段为16岁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青年和成人的职业教育(正规大学不算在内),方式有全日、半日和业余时间。学制的长短在各地、各部门、各专业均不相同;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 英国的学生从四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小学教育一般持续到11岁,然后进入中学。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Form 1)到中五(Form 5)共五年的时间。 普通中学教育(GCSE) 普通中学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指完成中学教育最后两年(中四、中五)后取得的文凭。学习GCSE课程的中国留学生较少,只适合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学生选读。 GCSE的评分方法 Grade A* 杰出(A good result of exceptional quality) Grade A 进入延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所需要的较佳成绩 (The higher grades needed for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Grade B Grade C Grade D 达到平均水平,是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成绩 (Regarded as average grades-a good base from which to grow) Grade E Grade F 成绩较低,总算有用。 (The lower, bu still useful, grades of achievement) Grade G Ungraded 没有评分(Unfortunately, no score) 以上就是英国优越教育专家对英国最新教育体系的相关介绍。

视频文件格式和视频编码方式区别

目前网上的各种视频格式可以说是泛滥成灾,加上各个PMP(Portable Media Player,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生产厂家的对自己产品在功能方面的炒作,使得很多人对视频格式的名称都是一头的雾水。 经常有些童鞋问我类似下面的问题。 A问我说:“我的MP4分明写着能播放AVI吗?为什么这一个AVI文件就播放不了?” B问:“我的MP4支持Mpeg-4啊,为什么Mp4文件不能播放呢?” 好的,下面我从最基本的概念给大家解释一下,顺便回答这两个问题 首先大家要清楚两个概念,视频文件格式和视频编码方式。 视频文件格式一般情况下从视频文件的后缀名就能看出来,比如AVI,Mp4,3gp,mov,rmvb等等。这些格式又叫做容器格式(container format),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装东西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为一个便当盒,或者野餐篮(兄弟,你没吃早饭吧)。 通常我们从网上下载的电影都是有声音的(废话,难道你只看默片!众人扔香蕉皮),所以容器格式中一般至少包含有两个数据流(stream),一个视频流,一个音频流,就好比是一个便当盒里装着的配菜和米饭。 视频编码方式则是指容器格式中视频流数据的压缩编码方式,例如Mpeg-4,,,等等。而视频数据采用了何种编码方式是无法单单从文件格式的后缀上看出来的。就是说你无法从一个盖着盖子的便当盒外面看出里面装了什么配菜。 如果你想播放一个视频文件,第一步你的播放器(不论是软件的还是硬件的)要能够解析相应的容器格式,这一步也叫做解复用(demux),第二步你的播放器要能够解码其中所包含视频流和音频流。这样影片才能播放出来。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播放器好比你雇用的一个试菜员,由他来品尝便当(视频文件),然后告诉你便当里装了什么东西。(没天理阿!我想自己吃,好的当然可以,0x00 00 01 B6 05 FF 36 1A 50 …… ……,俄~) 所以试菜员首先要懂得如何打开便当盒,还要知道吃的出来便当盒里装了什么配菜,这样你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信息。 回过头来看前面的两个问题,用以上的比喻翻译一下。 问题A,我的试菜员能打开AVI这种便当的,为什么我不能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回答很简单,虽然他能够打开便当,但是吃不出里面的东西是什么。理论上没有一个播放器能够播放所有的AVI格式的电影,因为你不知道我会往里面放什么配菜。 问题B,我的试菜员吃过Mpeg-4这种牛排阿,为什么不能打开Mp4这种便当盒呢? 这个问题通过翻译之后看起来已经不是问题了,Mpeg-4是视频编码方式,而Mp4是容器格式,两者本来就不是一个范畴里的东西。 好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流行的视频格式。 AVI是音频视频交错(Audio Video Interleaved)的英文缩写,它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数字音频与视频文件格式,允许视频和音频交错在一起同步播放。 AVI文件的格式是公开并且免费的,大量的视频爱好者在使用这种文件格式。很多PMP 唯一能支持的格式就是AVI格式,一般的PMP都带有可以转换其他格式视频成为AVI格式的软件。 AVI文件采用的是R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资源互换文件格式)文件结构,RIFF是Microsoft公司定义的一种用于管理windows环境中多媒体数据的文件格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摘要: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教育体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但与西方教育体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课程设置;班级制度;作业与评价形式;中英对比 21世纪,世界科技文化水平高速发展,世界各国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上都竞争激烈。而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最终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而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教育的质量。 一、课程设置 英国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课程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他们的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由教育部规定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定的课程。 在中国,初中生所学的全是必修科目。主要学习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地理、生物、政治、历史等。 根据以上比较,笔者认为英国的课程设置有以下两个优点: 1.学生就必修课以外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利于他们开发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做教长远的规划。

2.学生参加课程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人翁精神。 二、班级制度 英国中学也实行班级授课,但他们的班很小,一般每个班20~30个人。他们的一个班的同学并不是一直在一起上课。每天早上班上的同学集中,班主任点一下名,布置一下相关事宜,然后就到自己所选的课程的教室与来自其他班的同学一起上课。 中国应该可以说是实行大班教学。一个班少则50~60人,多可达80~90人,一个教室除了基本的教学用具和学生就没有多少剩余空间了。在分班的时候,很多学校采取的是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分成快、慢班。 我们不难看出,英国的这种班级制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1.小班上课让学生更有学习主体的感觉,有利于教师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容易把握教学进度。 2.不同班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有利于大家交流不同的意见,拓宽自己的思维。 3.根据每门课程的学习水平来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来上课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到适合自己各科水平的教学。 三、作业和考试形式 英国中学生的作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

硬盘分区表知识——详解硬盘MBR .

硬盘是现在计算机上最常用的存储器之一。我们都知道,计算机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具有高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而这些数据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里。不过,计算机可不像人那么聪明。在读取相应的文件时,你必须要给出相应的规则。这就是分区概念。 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以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面、磁道和扇区硬盘分区后,将会被划分为面(Side)、磁道(Track)和扇区(Sector)。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个虚拟的概念,并不是真正在硬盘上划轨道。 先从面说起,硬盘一般是由一片或几片圆形薄膜叠加而成。我们所说,每个圆形薄膜都有两个“面”,这两个面都是用来存储数据的。按照面的多少,依次称为0面、1面、2面……由于每个面都专有一个读写磁头,也常用0头(head)、1头……称之。按照硬盘容量和规格的不同,硬盘面数(或头数)也不一定相同,少的只有2面,多的可达数十面。各面上磁道号相同的磁道合起来,称为一个柱面(Cylinder)。 上面我们提到了磁道的概念。那么究竟何为磁道呢?由于磁盘是旋转的,则连续写入的数据是排列在一个圆周上的。我们称这样的圆周为一个磁道。如果读写磁头沿着圆形薄膜的半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以后写入的数据又排列在另外一个磁道上。根据硬盘规格的不同,磁道数可以从几百到数千不等;一个磁道上可以容纳数KB的数据,而主机读写时往往并不需要一次读写那么多,于是,磁道又被划分成若干段,每段称为一个扇区。一个扇区一般存放512字节的数据。扇区也需要编号,同一磁道中的扇区,分别称为1扇区,2扇区…… 计算机对硬盘的读写,处于效率的考虑,是以扇区为基本单位的。即使计算机只需要硬盘上存储的某个字节,也必须一次把这个字节所在的扇区中的512字节全部读入内存,再使用所需的那个字节。不过,在上文中我们也提到,硬盘上面、磁道、扇区的划分表面上是看不到任何痕迹的,虽然磁头可以根据某个磁道的应有半径来对准这个磁道,但怎样才能在首尾相连的一圈扇区中找出所需要的某一扇区呢?原来,每个扇区并不仅仅由512个字节组成的,在这些由计算机存取的数据的前、后两端,都另有一些特定的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扇区的界限标志,标志中含有扇区的编号和其他信息。计算机就凭借着这些标志来识别扇区。硬盘的数据结构在上文中,我们谈了数据在硬盘中的存储的一般原理。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硬盘,我们还必须对硬盘的数据结构有个简单的了解。硬盘上的数据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大致可分为5部分:MBR区、DBR区、FAT区、DIR区和DATA区。

视频压缩编码及常用格式

视频压缩编码及常用格式 数据压缩编码已经拥有很长的历史,压缩编码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从信息的角度看,压缩就是去除数据中的消除冗余。即保留不确定的信息,去除确定的信息,用一种更接近信息本质的描述来代替原有冗余的描述压缩的目的是在尽可能保证视觉效果的前题下减少数据率。视频压缩比是指压缩后的数据量与压缩前的数据量之比。由于视频是连续的静态图像,因此其压缩编码算法与静态图像的压缩算法有某些共同的地方,但是运动的视频还有其本身的特性,因此在压缩是还要考虑其运动特性,这样才能达到高效果压缩的目的。 自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第一台电视机问世以来,视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当前电视技术均为模拟视频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十分成熟。世界通行的模拟电视制式主要有:PAL(欧洲、中国)NTSC(北美、日本)和SECAM(法国)。 随着计算机技术近二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数字视频技术已经成为了当前信息科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方向。数字化技术的引用。使得对视频信号的捕获、处理、压缩和储存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特别是在视频数据的压缩和储存上。国际电信联合会(ITC)于1990年正式提出了ITU-TH261建议,这是第一个关于使用化视频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提议。九十年代中,IUT在该建议上提出了MPEG1、MPEG2、MPEG4、H.263和JPEG2000等压缩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和颁布,极大的促进了数字视频压缩与编码技术的研究和实用化。 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 视频编码技术在近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并在日渐成熟,起标准是多个视频编码国际化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关于静态图像的编码标准JPEG、国际电信联盟ITU-T关于电视、电话会议的视频编码标准H261、H.263及H.264和ISO/TEC关于活动图像的编码标准MPEG-1,MPEG-2、MPEG-4等。这些标准图像编码算法融合了各种性能优良的图像编码方法,代表了目前编码的发张水平。 MPEG-1 MPEG-1标准于1993年8月公布,用于传输1.5Mbps数据传输的数据储存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该标准包括五个部分:第一:说明如何根据第二部(视频)以及第三部分(音频)的规定,对音频和视频进行复合编码。第四部分说明检验解码器或编码器的输出比流符合前三部分规定的过程。第五部分是一个用完整的C语言实现的编码和解码器。 MPEG-1取得一连串的成功,如VCD和MP3的大量使用,可携式MPEG-1摄像

英国教育制度简介

英国教育制度简介 英国教育一直吸引很多的海外留学生,英国的历史文化深厚、学术氛围严谨,这些优点都成为留学生向往英国教育的理由。为了能够接受到正规的英国教育,首先应该对英国教育制度有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为英国留学选择适合的学校,更好的为英国留学做好准备。 由于历史和传统原因,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的教育制度与英国教育制度略有不同。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学生完成普通中等教育后,经过2年 A-Level(中学高级水平课程)学习和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本科学制为3年,授予学士学位;在苏格兰地区,学生完成普通中等教育后,经过1年学习,获得苏格兰高级课程证书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本科学制为4年,授予学士学位。但在所有地区的英国教育中,英国的硕士学制通常都为1年,博士学制为3年。 英国教育的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层级按地区分为两个体系。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高等教育学历体系第6级为普通学士学位、荣誉学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第7级为硕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第8级为博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 而在英国教育体系里,尤其是苏格兰学分和学历体系第9级为普通学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第10级为荣誉学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第11和12级分别为硕士和博士学位及相当水平的学历学位资格。 英国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英国高等教育机构依据皇家特许或法规设立并自主办学。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学位授予权,须经皇家特许、议会法案或者枢密院予以批准。目前,已有150余所院校获准授予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位。 大致了解英国教育制度后,选学校对于我们来说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些。英国政府对此也出版了官方认可的大学名单,在英国拥有的150多所大学中,选择接受英国教育的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

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格式

高清视频的编码格式有五种,即H.264、MPEG-4、MPEG-2、WMA-HD以及VC-1。事实上,现在网络上流传的高清视频主要以两类文件的方式存在:一类是经过MPEG-2标准压缩,以tp和ts为后缀的视频流文件;一类是经过WMV-HD(Windows Media Video High Definition)标准压缩过的wmv文件,还有少数文件后缀为avi或mpg,其性质与wmv是一样的。真正效果好的高清视频更多地以H.264与VC-1这两种主流的编码格式流传。 H.264编码 H.264编码高清视频 H.264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所制定的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格式。H.264 最具价值的部分是更高的数据压缩比,在同等的图像质量,H.264的数据压缩比能比当前DVD系统中使用的 MPEG-2高2~3倍,比MPEG-4高1.5~2倍。正因为如此,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在 MPEG-2需要6Mbps的传输速率匹配时,H.264只需要1Mbps~2Mbps 的传输速率,目前H.264已经获得DVD Forum与Blu-ray Disc Association采纳,成为新一代HD DVD的标准,不过H.264解码算法更复杂,计算要求比WMA-HD 还要高。 从ATI的Radeon X1000系列显卡、NVIDIA的GeForce 6/7系列显卡开始,它们均加入对H.264硬解码的支持。与MPEG-4一样,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文件一般也是采用avi 作为其后缀名,同样不容易辨认,只能通过解码器来自己识别。 总的来说,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格式的特点是能够以更低的码率得到更高的画质,相同效果的MPEG2与H.264影片做比较,后者在容量上仅需前者的一半左右。这也就意味着,H.264不仅能够节省HDTV的存储空间,而且还可以在手机等带宽较窄的网络上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可以说应用前途一片光明。但另

硬盘分区成raw格式的解决方法

硬盘分区变成raw格式的解决方法 今日发现硬盘的一个分区不能识别,其盘符还在,但就是打不开,其格式显示为raw格式。经我在与网上众位大虾研究后,现将解决方案公示如下: 方法一(保留数据法): 你可以这样试一下:进"控制面板"找到"管理工具",将其打开,在将"本地安全策略"打开,在将"安全选项"打开,在右面窗口找到"网络访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后的"仅来宾"改为"经典",退出回到我的电脑,在D盘上点右键找"安全"标签,将其乱码删掉,然后添加本计算机的用户即可。 注意:本方法可能针对的也是以前是NTFS格式分区的。与方法三大致雷同。 方法二(无法保留数据): 使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 删除,重新建立分区即可 方法三(可以保留数据,原来分区格式为NTFS格式): 单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把"使用简单文件共享"的勾去掉,RAW格式的分区(原先是NTFS 分区格式)就有"安全选项"了,然后重新设置一下权限,就OK了。 方法四(理论上应该可以保留数据,未经过测验): 用DM分区软件看一下有没有分区表错误,或者用PQ软件把分区恢复为FAT32或者NTFS 格式。 方法五(别人的方法可以保留数据。PS:感觉很麻烦): 具体方法如下: 1、使用EasyRecovery Pro 6.06,选择数据恢复---》Advanced Recovery(选用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 2、选择已变为RAW格式的盘符,点击下角的高级选项; 3、在文件系统扫描中,文件系统选"NTFS",点高级扫描,选择右下角的"高级选项",把簇大小和数据起始位置都设为0; 4、点击分区设置,使用MFT方式(这点一定不能错);然后确定; 5、点击下一步,开始扫描文件系统,然后就是等~~~~~~~~~~~~~~~,要的时间比较长,要耐心。完成后就会发现找到了一个NTFS的盘符,再点击找到的盘符,开始扫描; 6、扫描完成后你就会发现所有的文件都已找到,然后点击恢复,选择一个可用的盘来存你恢复的文件就行; 7、最后格式化出问题的盘~~~把恢复的文件拷回去~~~~~~OK 一切都完好如初。 请问您最近是否打开了 “压缩以节约硬盘空间”的功能 解决方法: 一:在文件属性里改. 打开"我的电脑",选择"工具-->文件夹选项",点击"查看"选项卡,找到"用彩色显示加密或压缩的NTFS文件",把前面的钩去掉即可. 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各种音视频编解码学习详解 h264

各种音视频编解码学习详解h264 ,mpeg4 ,aac 等所有音视频格式 编解码学习笔记(一):基本概念 媒体业务是网络的主要业务之间。尤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兴起,在运营商和应用开发商中,媒体业务份量极重,其中媒体的编解码服务涉及需求分析、应用开发、释放license收费等等。最近因为项目的关系,需要理清媒体的codec,比较搞的是,在豆丁网上看运营商的规范标准,同一运营商同样的业务在不同文档中不同的要求,而且有些要求就我看来应当是历史的延续,也就是现在已经很少采用了。所以豆丁上看不出所以然,从wiki上查。中文的wiki信息量有限,很短,而wiki的英文内容内多,删减版也减肥得太过。我在网上还看到一个山寨的中文wiki,长得很像,红色的,叫―天下维客‖。wiki的中文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阅读后建议再阅读英文。 我对媒体codec做了一些整理和总结,资料来源于wiki,小部分来源于网络博客的收集。网友资料我们将给出来源。如果资料已经转手几趟就没办法,雁过留声,我们只能给出某个轨迹。 基本概念 编解码 编解码器(codec)指的是一个能够对一个信号或者一个数据流进行变换的设备或者程序。这里指的变换既包括将信号或者数据流进行编码(通常是为了传输、存储或者加密)或者提取得到一个编码流的操作,也包括为了观察或者处理从这个编码流中恢复适合观察或操作的形式的操作。编解码器经常用在视频会议和流媒体等应用中。 容器 很多多媒体数据流需要同时包含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这时通常会加入一些用于音频和视频数据同步的元数据,例如字幕。这三种数据流可能会被不同的程序,进程或者硬件处理,但是当它们传输或者存储的时候,这三种数据通常是被封装在一起的。通常这种封装是通过视频文件格式来实现的,例如常见的*.mpg, *.avi, *.mov, *.mp4, *.rm, *.ogg or *.tta. 这些格式中有些只能使用某些编解码器,而更多可以以容器的方式使用各种编解码器。 FourCC全称Four-Character Codes,是由4个字符(4 bytes)组成,是一种独立标示视频数据流格式的四字节,在wav、a vi档案之中会有一段FourCC来描述这个AVI档案,是利用何种codec来编码的。因此wav、avi大量存在等于―IDP3‖的FourCC。 视频是现在电脑中多媒体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为了适应储存视频的需要,人们设定了不同的视频文件格式来把视频和音频放在一个文件中,以方便同时回放。视频档实际上都是一个容器里面包裹着不同的轨道,使用的容器的格式关系到视频档的可扩展性。 参数介绍 采样率 采样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采样频率的倒数叫作采样周期或采样时间,它是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注意不要将采样率与比特率(bit rate,亦称―位速率‖)相混淆。

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格式

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 格式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高清视频的编码格式有五种,即、MPEG-4、MPEG-2、WMA-HD以及VC-1。事实上,现在网络上流传的高清视频主要以两类文件的方式存在:一类是经过MPEG-2标准压缩,以tp和ts为后缀的视频流文件;一类是经过WMV- HD(Windows Media Video High Definition)标准压缩过的wmv文件,还有少数文件后缀为avi或mpg,其性质与wmv是一样的。真正效果好的高清视频更多地以与VC-1这两种主流的编码格式流传。 编码 编码高清视频 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所制定的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格式。最具价值的部分是更高的数据压缩比,在同等的图像质量,的数据压缩比能比当前DVD系统中使用的 MPEG-2高2~3倍,比MPEG-4高~2倍。正因为如此,经过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在 MPEG-2需要6Mbps的传输速率匹配时,只需要1Mbps~2Mbps的传输速率,目前已经获得DVD Forum与Blu-ray Disc Association采纳,成为新一代HD DVD的标准,不过解码算法更复杂,计算要求比WMA-HD还要高。 从ATI的Radeon X1000系列显卡、NVIDIA的GeForce 6/7系列显卡开始,它们均加入对硬解码的支持。与MPEG-4一样,经过压缩的视频文件一般也是采用avi 作为其后缀名,同样不容易辨认,只能通过解码器来自己识别。 总的来说,常见的几种高清视频编码格式的特点是能够以更低的码率得到更高的画质,相同效果的MPEG2与影片做比较,后者在容量上仅需前者的一半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不仅能够节省HDTV的存储空间,而且还可以在手机等带

英国教育体系的五个阶段

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英国优越教育专家表示,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延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中英教育制度的差别使得两国的学生在年龄和学业程度上无法一一对应,因此中国的学生在考虑赴英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了解两种教育制度的区别,准确判定自己目前的受教育水平处于英国教育体系的哪一个位置。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程和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 英国的教育体系 英国教育体系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3岁到5岁的幼儿园教育; 第二阶段是5-11岁的小学教育; 第三阶段是11岁-16岁的中学教育。5岁-16岁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必须入学,由国家负责必须的学费、书籍和必要的供应。16岁-18岁是中学高级班(或大学预备班),为中学至大学的过渡期; 第四阶段为大学教育。一般从18岁开始,读本科需要3年-4年(医科为5年),可取得学士学位。硕士通常为1年-2年,博士为3年-5年; 第五阶段为16岁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青年和成人的职业教育(正规大学不算在内),方式有全日、半日和业余时间。学制的长短在各地、各部门、各专业均不相同;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 英国的学生从四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小学教育一般持续到11岁,然后进入中学。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Form 1)到中五(Form 5)共五年的时间。 普通中学教育(GCSE) 普通中学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指完成中学教育最后两年(中四、中五)后取得的文凭。学习GCSE课程的中国留学生较少,只适合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学生选读。 GCSE的评分方法 Grade A* 杰出(A good result of exceptional quality)

关于视频容器格式和视频编码格式的问题

关于视频容器格式和视频编码格式的问题 新人刚刚学习会声会影,首先当然要搞懂这些参数设置和项目属性什么的。在以前没有接触会声会影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所谓的视频格式就是指文件后缀名而已,无非不过就是一些什么.avi .mp4 .3gp .rmvb等等之类的…就在最近做了一个视频,最后导出的时候,我选择了AVI格式,压缩为无,结果五分钟的视频直接10个G,无奈之下去网上查了下教程,然后我选择了MPEG4格式,压缩为H.264,渲染后很不错,视频很清晰(原素材的原因,看起来不是很清晰,但是我知道跟原素材比较起来能达到这种清晰程度很不错了,传上优酷是为超清作品),大小也不大,5分钟才80M,本来就这样完了…当时还有点小得意,其他新手觉得很复杂的一个问题我就这么轻松的处理了,但是我为了追求更高的质量,我就想把视频弄成avi格式,于是到网上查询了大量的资料,找到了一个让avi格式视频既清晰又大小合适的方法:就是将avi格式在自定义导出的时候将视频编码格式选择xvid mpeg4 code,方法有了,但是我又有新的疑问了,我明明是要导出avi格式的视频,但是这个视频编码格式看中间的样子却是MPEG4格式,怎么会这样呢,那这个视频到底是avi 还是mpeg4呢?于是我又查询了一上午的资料,终于搞懂了,视频编码格式和容器格式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同一种容器格式可能是不同的视频编码格式,但是到了这里我就更糊涂了,视频编码格式和容器格式对视频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呢?查询了大量的资料,依然无解,我是个不太喜欢那种别人给个操作步骤自己就按照那个步骤做的人,我通常学会了这种步骤后更希望搞懂它里面的原理——为什么要这样做。(网上的教程通常都是直接给步骤),以下表示我所面临的问题:1、容器格式和视频编码格式对视频的根本影响是什么?2、同一种容器格式采取不同的视频编码格式压缩后会有什么不同?3、不同的容器格式采取同一种视频压缩格式后有什么不同。跪求大神解答… 1不同的容器格式采取同一种视频压缩格式后有什么不同。 画质没有区别! 封装容器,只是衣服 编码,才是内涵! 比如,H.264编码的MKV/AVI/MP4/MTS/M2TS,使用相同原素材素材,使用相同分辨率、码率和编码设置都一样的情况下,不同的容器,压制出来的视频画质和文件大小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MKV封装没有非编能够直接支持罢了! 2同一种容器格式采取不同的视频编码格式压缩后会有什么不同? 有区别 不同的视频编码的压缩效率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 比如 一个H.264编码视频文件,2500码率画质就足以胜过所有的DVD视频【DVD峰值码率9800】 而换做在国外早已被淘汰的落后编码RMVB的话,无论用多高的码率,也绝达不到DVD级别,技术的落后以及RMVB编码自身具有的模糊化特性极大地劣化了画质!RMVB或许能将视频文件压得很小,但绝不会有高画质! H.265编码已经制定,但尚未普及 如果使用,又是对电脑硬件的一次杀手级的考验! H.265编码技术比H.264更先进,画质更优秀,但是对硬件要求更是变态! 3容器格式和视频编码格式对视频的根本影响是什么?

英国教育体系英文版介绍短文

英国教育体系英文版介绍短文 英国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这里就有它的英文版介绍。下面为大家带来英国教育体系英文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The events that lead directly to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system of education in England are to be sought main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century. There were certain individual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who were in favour of widespread education,however,for a number of reasons,they did not have the backing either of the government or of the https://www.360docs.net/doc/7c9148633.html,ter on in the century leaders of the Chartist Movement and the Radicals were in favour of some sort of national system of education.However,it is safe to say that there was no widespread desire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population as a whole.In the social legislation of this period education did not become a real priority until the year of the first Education Act,1870. Obstacles in way of a national system of free compulsory edu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