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合集下载

2-1-2-2信息系统组成及功能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2

2-1-2-2信息系统组成及功能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2

选出乘择发车车和人票返身性程份质(证、如、出有车发需次地要类、)型目日等的期信地、息、。按“网数络据订流票”系,统同的时提相示伴选产择生相“关信信息息流,”同。样形成
确认信息,系统生成订单。
网络订票系统根据用户确认的信息生成订单。订单 一旦形成,系统订单模块将工作移交至客票管理模 块,形成“事务流”。
2.1-2.2 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1信息系统及其组成
分析典型信 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 组成
PART ONE
分析典型信息系统
探究活动:
体验:
登录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进入网络订 票系统,开展如课本33页图2--4所示的操作,预订 泰安到北京的往返车票,体验车票预订过程。需要 提醒的是:这只是一个体验过程,请不要完成车票 支付,也不能占票,以免影响铁路售票系统的正常 业务。
网络是指将各个孤 立的设备进行物理连接, 实现人与人,人与计算 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 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链路, 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 演信的目的。
数据资源是指人类 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 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 类信息活动要素的信息。 数据资源的组织、存储 和处理是信息系统的主 要设计目标和内容18 。
E.售货机信息 F. 操作系统
G.无线网络

16
3、一般来说,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资源等 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中,( )是信息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和内容。 A. 数据资源的组织、存储和处理 B. 使用户养成规范的信息系统操作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C. 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 D. 利用网络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2.硬件和软件
硬件是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和网络平台
软件 系统软件:管理、控制和维护信息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 键词 : 教务 管理 ; 息 系统 ; 信 设计 与 实现
课 题项 目:0 6福 建省教 育厅 B类科技 项 目( 目编 号 : 0 2 0 20 项 J 60) B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 ,高校加快了数字化 校园建设 的步伐 ,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平台和校园信


校 园信 息化 结构分 析
持 编码一 致 。 数字 校 园统一身 份认证 系统 基于 中心数 据库 对 其他 功能 留待第二 阶段 进行 开发 。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只是整个校园信息化建设 中
信 息进 行管 理 , 要分 为 : 务 管 理数 据库 、 主 教 人事 管 的一个部分 ,但它的某些信息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基
统 。各高校 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由于办学层次 、 规 构成是 由网络教学平 台、各种管理软件 以及服务系
模、 特色 的不 同 , 在具 体 的教务管 理过 程 中流程 不尽 统组成 。 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是为师生的教学服务 , 例
相同, 所以其具体 的管理过程有一定的区别 , 也具有 如教学资源管理 系统 ( 习题库 、 品课程管理 、 精 学生 ; 各 自的特色。但是在运行的主要功能上有许多是相 在线考试系统等 )管理软件主要有教务管理信息系 似的, 所有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共同的。 前 尚无 统、 目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 办公 自
盖的功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 后 的软 件开发 都应基 于此 标 准开发 ,以避免 出现数
个 方 面 : 学计 划 管 理 ( 学 任 务 书 管 理 )排课 管 据不能共享、 教 教 、 软件重复开发、 各个不同的信息系统之
理、 选课管理、 学业管理( 成绩管理 、 学籍管理 )教材 间难以整合等缺点 。 、

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与探索

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与探索

实 践证 明 ,笔 者 采 用 的 教 学 方 式在 很 大 程 度 上 能 够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使 学生 积 极 主 动 地 获 得D em e vr r aw a e 网页设计 与 制作 的知 识和 技 能 。
内容 , 构建 围绕 职 业 核 心 能 力为 中心 的 以 “ ”为 主 体 做
李志伟 牛庆丽 郑州科技学 院信 息工程学 院 郑州 4 0 6 504
摘 要 在 应用 型普 通 本科 院校 管理 信 息系 统教 学 中, 由于 课程 的性 质 ,若采 用传 统 的教 学 方法 进行 授 课 ,学生
对 该课 程 的学 习兴趣 不 大 。通过 分析 以及在 教学 过程 中 的实 践 ,提 出改革 措施 , 以加 强授 课过 程 中 的交 互 ,增强
作 不 长 ,但 是 在 这 不 长 的教 学 过 程 中 发现 ,学 生 对 该 门
课 的学 习兴 趣 不 大 ,普 遍 认 为 这 门课 比 较难 学 。通 过 课 下 走访 学 生 ,笔 者 发 现其 中 的几 点 原 因 。首 先 ,普 通 高 等 院校 中 的学 生 大 部 分是 应 届 高 中毕业 生 ,没 有 实 际 工
来 说 ,本 门课 程 可 以说 是 他们 大 学期 间 的偏 后 的课 程 , 在 这 之 前他 们 已经 系 统 地 学 习 了如 数 据 结 构 、数据 库 原
理 、 计 算机 网络 、管 理 学 等 专业 课 程 ,有 较 好 的 知 识基 础 ,并 且 以后 将 从 事 信 息 系 统 的开 发 与 分 析 工 作 。 教 师
5 9
手 段 的革 新 甚 至 革 命 , 教 师要 合 理 运 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手 段 , 改革 传 统 的教 学 思 想观 念 、方 法 和 手 段 。通 过 课 堂 教 学 实践 ,笔 者认 为可 以在 以下方面 改 良教 学方 法 。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课件

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课件
数据来源不同: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依赖于企业内部 数据,决策支持系统主要依赖于外部数据。
技术实现不同: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依赖于数据库 技术,决策支持系统主要依赖于数据挖掘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是决 策支持系统的基础, 为决策支持系统提 供数据支持和分析
工具。
决策支持系统是管 理信息系统的延伸, 为管理信息系统提 供决策支持和优化
建议。
管理信息系统和决 策支持系统都是企 业信息化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共同 为企业提供决策支 持和管理优化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和决 策支持系统可以相 互融合,共同为企 业提供更加全面、 高效的信息化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整合
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关系:管理信息系 统提供数据支持,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决策支持
04
企业绩效管理 (EPM):用于企业 绩效管理,包括预算、 成本、利润管理等
决策支持系统概 述决策支持系 Nhomakorabea的定义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决策者进 行决策的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 如企业、政府、教育等
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提供数据和分析 工具,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和 质量,降低决策风险
整合方式:将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整 合,实现数据共享和决策支持
整合优势: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风险,提高企 业竞争力
整合挑战:技术难度大,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 行整合
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 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趋势
云计算:将计算资源集中到云端,提高计算效率 和资源利用率
大数据: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决策 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4 计算技术,降 低成本,提高 决策速度

MBA《管理信息系统》第一讲信息与信息系统

MBA《管理信息系统》第一讲信息与信息系统

处理 PROCESS
反馈 FEEDBACK
输出 OUTPUT
商务环境中的信息系统模型
消费者
环境
供应商
输入
组织 信息系统
处理
输出
反馈
中介或经销商
股东
竞争者
经营管理角度的信息系统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信息系统不是真空中运行或实验 室中运行的仅仅承担信息输入、处理、输出的机器的系 统。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信息系统是组织和管理上针对环 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
各种组织文化与组织要素,能够体现在信息系统建设与 运营中,与组织的信息系统的“个性”密切相关。
信息系统与管理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产生的全面影 响,帮助管理者创新管理理念与手段,延伸或强化原有 管理理念与手段、实现以往难以实现的管理理念:
➢ 战略:信息系统向企业管理各个层面渗透,全面支持波特的竞 争战略理论。
管理领域的信息
经济学、管理学中往往从信息价值的角度考察信息,甚 至将信息量与信息价值相联系。
自从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与研究信息经济学的纳什 后,经济学界更愿意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理解信息的概 念。
信息经济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
➢ 1994年,纳什等,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 ➢ 1996年,莫里斯等,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 ➢ 2001年,阿克尔洛夫等,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 ➢ 2005年,奥曼等,博弈论分析
什么是信息系统
即使对于正式的计算机系统,仍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 对于管理领域而言,这一概念有以下基本含义:
1. 能够收集、处理信息,为用户提供信息; 2. 使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库、网络技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

潮前进 , 因此 , 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 今天 , 学校推进信息 系统 有着天 时 地利 的 有利 条件 , 学 生管理 信息 系统的 实施 也势 在必 行 。 分析如下 :
一 . 计算机 的普及 和 现 代 化 的 办
计算机技 术在不断的发 展 , 同样支持
计算机技术的语 言也 在不 断 变革 , 计算机
影响 , 这 使管理 系统 的 实施具 有可 行 眭。
公是 学生 管理信 息 系统 实施的基础
三 、
互 联 网络的流行与普及使信
2 1 世 纪 是计算机普及 的年代 , 也是计 算机发展最迅猛 的时 代。 计算机经 历 电子 管计算机肘 代 , 晶体管计算机时 代 , 中小规 模集成 电路计算机时代和 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 代 。 在这 其 中, 集成 电路又 从 过去 的单核的发展到双 核的甚至 多核 , 计算机
蠹舅圈圈嘲囊麓醒鼷爨翱赣朦豳簿
学生 管理 信 息 jIl 境 ;可 行性 ;分析
! 的处理 性 能在 不断的递增 , 而 计算机 的价
格却再不断的下降 , 使得计算机得到广泛 J 的普及 。 另外 , 简单 易用 的操作 系统 和 傻瓜 i 似的软件又 使得计算机成为工 作和学 习中 : 不 可 缺 少 的 工 具 。 计算机 成 了学 校硬 件 设
相 应 的软 件 , 降低 了使用 系统地 难 度 , 加
快 了管理 信息 系统 广泛应用 。 学生 可 以在
宿舍登 录 系统查询成绩 、
课程 、
请假等;

师也可 以 在家设 置 答疑 解惑等 , 让 工 作 和 生 活 一 样轻 松 。
四 教 师素质和技 能 的提高使信 、
机技术等手段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基于.net平台‎的学生日常‎信息管理系‎统一、引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SIMS)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 是一个由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组成的‎用以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代替传统‎的人工模式‎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对于推动我‎国管理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

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二、发展历程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企‎业当前运行‎的数据进行‎处理来获得‎有关信息,以控制企业‎的行为;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数据‎及相应的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能从全局目‎标出发,对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予以辅助。

从工业发达‎国家来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53年‎至1965‎年)单项数据处‎理阶段,也称电子数‎据处理(EDP)阶段。

这是电子计‎算机在管理‎领域应用的‎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由于当时计‎算机硬、软件的限制‎,数据处理的‎性质只是使‎用计算机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进行简单的‎单项数据处‎理工作,如计算工资‎、数据统计、报表登记、编制计划等‎。

这个阶段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集中式‎的批处理。

第二阶段:(1965年‎至1970‎年)综合数据处‎理阶段,也称事务处‎理系统(TPS)阶段。

这个阶段计‎算机硬、软件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用‎户的分时系‎统,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对某‎一个管理子‎系统的控制‎,并具有一定‎的反馈功能‎。

如库存管理‎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

这个阶段的‎处理方式已‎发展为面向‎终端的联机‎实时处理。

第三阶段:(1970年‎至今)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ppt课件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ppt课件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2021精选ppt
1
目录
一、需求分析 二、开发意义 三、系统详细分析与设计 3.1模块分析 3.2数据库设计 3.3系统逻辑结构图 3.4业务流程图 四、代码 4.1界面 4.2主页 4.3链接数据库 4.4 登录界面图…............…………………………..23 4.5 信息界面图………………………………….....23 4.6 主界面图…………………………………….....24 五、总结………………………………………………24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档案进行管理,有着手工管理 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 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效率, 也是学校向科学化、正规化管理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各个高等院校与世界 接轨的重要条件。
2021精选ppt
align="right">
<tr>
<td height="494">
cellSpacing="0"
<table
2021精选ppt
7
cellPadding="0" width="559"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IMG height="47" src="images/bslogin_01.gif" width="559"></td>
2021精选ppt
4

助学贷款系统化使用

助学贷款系统化使用
贷后管理→毕业确认 操作角色:院系经办人 (8)还款通知 访问路径:贷后管理→还款通知
操作角色:院系经办人
(9)催款管理 访问路径:贷后管理→本息回收→催款管理 操作角色:院系经办人
点击
(10)提前还款
访问路径:贷后管理→合同变更→提前还款
操作角色:院系经办人
(11)信贷报告
访问路径:贷后管理→风险管理→信贷报告
操作角色:院系负责人
(12)逾期收缴月报
访问路径:贷后管理→风险管理→逾期收缴月报
操作角色:院系负责人
(13)机构考核管理
访问路径:贷后管理→机构考核管理
操作角色:院系负责人
点击
点击
点击
点击
(14)文件或消息传递
访问路径:信息服务→文件或消息传递
操作角色:院系经办人 (15)讨论区 访问路径:信息服务→讨论区 操作角色:院系经办人 (16)咨询与投诉 访问路径:信息服务→咨询与投诉
(12)机构考核管理 国家助学贷款总结反映贷款项目年 度总体变化,包括贷款发放、归还、借款学生教育、借款 学生学籍异动、存在的风险及处理措施等。此项由院系负 责人在年末负责撰写,并逐级上报。该项是高校助学贷款
贷后管理重要参考资料和考核资料。
(13)文件或消息传递 发送文件或消息。高校与院系之间 互相传递,高校或院系与学生之间互相传递消息。
(2)联系记录 为保证学生正常还本付息,要经常与学 生保持联系。院系经办人与学生联系的时机主要有:在校 生每年联系一次、毕业确认后学生信息确认联系、催收时 联系。联系方式包括:短信、邮件、电话、家访、即时通 讯等。 (3)贷款规模 分行贷款项目立项后,学生贷款申请前,
由高校下的院系填写本院系的贷款规模信息后逐级上报,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介绍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介绍

报表管理组件
内容管理组件
界面管理组件
各省 企业搜索组件
数据共享与交换贵平台州已经教试育点部公;应共软重用件接庆支口封、撑装 浙服江务、平安台徽即将应用支撑平台
试点 数据资源
资源一体化 服务资源
信息资产
201IInn3ss/1pp1uu/r1rg2业gr据务roou数upp 2200分11据析33//数1111//1122I元ns数p据ur gro主u数p基据 数础内据数据容数据交库换规与信息务划共服设享流计程务服
共同上级
1. 仲裁——对于区县审核通过的身份证号信息重复的问题学籍,而 且双方学校都进行了佐证,可提交共同上级进行仲裁处理。
Inspur group 2013/11/12
22 “一人一生一号”
基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系统数据库,国家会对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编 码,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公民身份证编码规则为基础,为每名学生 统一建立全国唯一的学籍编号,学生学籍编号终身使用。 生成“一人一生一号”的前提条件: 1. 对全国所有学生进行查重,其查重规则包括:
1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主讲人:吴斌
2
目录
一、项目概述
二、系统架构
三、系统功能
3
目录
一、项目概述
• 1. 项目简介 • 2. 建设背景 • 3. 建设内容 • 4. 建设规模 • 5. 建设意义
二、系统架构
三、系统功能
4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信息 资源 中心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初探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初探
管理信息 系统 如何 影 响决 策 以及系 统化 考虑 问题 的方
工程等工科专业的 《 理信 息 系统》 程不 同。经济 管 管 课
理类专业的学生 缺乏 工程 实践 的经 验 和计 算机 编程 的 能力 , 课程 的教学应 当强 调 系统 方法 的 掌握 , 把教学 重
点放到培养学生系统 的思 维方式 , 用 系统 方法 分析 以及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上。 实践环节在《 管理 信 息 系统》 程里 有非 常重要 的 课
第 3 卷 l 第5 期
湖北 师范学 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Jun l f u e N r a U ie i P i spyadS c l c ne ora o b i om l nvrt hl oh n oi i c ) H s y( o aSe
V0. 1 13 N . 0 1 o 5 2 1
计 部分) 说 明实践 教学 的效 果评 估 内容。系统 开发 型 , 实践教学的评估项 目包括 : () 1 选题的创新 性 : 经常 被选 用 的课 题诸 如学籍 管 理系统 、 人事档案管理 系统 、 店管理 系统等 , 酒 有些课 题 重复的过多 。其实可 以尝试选 择一些 新颖 的课 题 , 比如 运动会成绩管理 , 程简 单且 为学 生 熟悉 , 且也具 有 流 而 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特征 。 () 2 研究方案设 计水 平 : 设计 良好 的 系统开 发过程 研究方案。 () 3 选题报告效果 : 撰写规范 的选题 报告 , 括研究 包 背景 ( 以 自己假 设一 个背 景 ) 研 究 意义 、 可 、 研究任务 和 进度安排等 。 () 4 文献资料 的掌握 程度 : 于 用于指 导系统 开发 对 的文献资料是否 熟练 掌握 ( 比如 是否 掌握 U L图元意 M

基于通识教育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

基于通识教育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

方面较 侧重于信 息科技与技术 , 中国大陆则介于两者 中间。 而
从管理 的角度而言 ,管理本身是一个很宽泛 的名词 ,包
但是 ,李一军教授在进行 比较研 究时 ,实际上是把 “ 管理信 含 非常广泛 的含 义 ,并不 局限于传统 的行政管理 ;从信息技
息 系 统 学 科 ”与 “ 息 系统 相 关 学科 ” 当 作相 同 的 学 科 来 看 术 的角度来说 ,信息技术 无处不在 ,也不局 限于传统 的台式 信 待 的 。 这种 看 法 是 否 恰 当 ,还 需 商榷 。
尼 亚 大 学 和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有 相 同 名 字 的 课 程 ,没 有 相 同名 字 能从根 本上 扭转 当前的混乱局面。 同时 ,不 同专业或学科在 的 学 科 。 其 他 大 学 甚 至 连 相 同名 字 的课 程 也 没 有 ,只 有 相 似 此基础上 ,根据 自身的学科特 色进一步设立后续课程。 的 课 程 ,如 俄 亥 俄 州 立 大 学 开 设 的 “ 司 信 息 系统 管 理 ” 公 、
统上都 已经积累 了很 多经验并 拥有大量 人才。仍然保持信息 是 不 相 同 的 , 但 是 不 同专 业 所 采 用 的管 理 信 息 系统 教 材 基 本 系统分析与设计特 色的专业也逐步局 限在计 算机科学相关专 上都是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为核 心的。 业或信息管理专业 了 ,其他学科和 专业多半只保留管理信息 系统这样一 门课程 了。由于不断有新的课程被开发 出来 ,工 2 、我国大学开设 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商管理学科 与管理信 息系统相关的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课程基
理信息 系统 这门课程? 到底是应该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为 个 方面 的概 念 混 淆 。 主 ,还是 以管理为主?同时 ,管理又是一个 比较宽泛的概念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由来与展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由来与展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由来与‎展望--基于六所大‎学个案的分‎析摘要:在论文的前‎两部分,作者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归属作了‎梳理,并通过对中‎国六所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个案研究‎来展现信管‎专业的来龙‎去脉。

与此同时作‎者也根据对‎收集资料的‎分析总结出‎这一专业在‎中国发展的‎三种模式,并对它的学‎科前景作尝‎试性的预测‎。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基于信管专‎业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密切‎关系,对于它们的‎历史渊源追‎叙以及图情‎档专业的现‎代转型都将‎是本文论述‎的着力点。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个案研究一信管专业的‎前世今生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影响‎到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的每一专业‎,而信息管理‎专业受到的‎影响尤其强‎烈。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管理专业直‎接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

信息、管理专业受‎到信息化大‎潮的影响,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专‎业设定的游‎移变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1993‎年以前国家‎教委颁行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并列‎为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其中"情报学"分为科学技‎术情报学、社会科学情‎报学、农业情报学‎和医药情报‎学4个专业‎。

到1993‎年7月,该专业目录‎修订本中,设置"图书•信息•档案"一级专业学‎科归入历史‎学门类。

另设科技信‎息与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和林‎业信息管理‎专业分别归‎入理学门类‎、工学门类、经济学门类‎和农学门类‎。

这时,完全取消了‎"情报学"称谓,而易之以"信息"或"信息管理"分散在众多‎的专业门类‎中。

199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草案修订稿‎)》,又将这些分‎散的专业连‎同"信息学"专业集拢,统称为"信息管理",归于管理学‎门类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之下为二级‎学科,另在"管理学"门类下设"图书、档案学类"一级学科。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1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概述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融合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先进管理手段。

系统是建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基于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选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进行开发。

有登录,教师用户,管理员用户,学生用户四个模块。

教师用户可以查看自身信息,修改联系方式和密码,查看、录入、删除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生成绩信息。

管理员用户可以查看自身和教师信息,查询、录入、修改、删除课程信息和教师任课信息。

添加、修改、删除教师基本信息。

查询、添加、删除教师评价信息和修改自身登录密码,学生用户可以查看自身信息。

.系统还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数据库的科学的设计避免出现数据冗余。

系统应有良好的可操控性和简洁的界面。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教务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教务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CS模式主要是教学行政性环境,教务处各科、各院系、部、中心等。

BS模式要求在广域网上进行服务,并将所有的咨询和操作内容按服务对象即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其他人员归类,前三者实行凭密码登录,按权限管理。

教务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实现学分制管理的要求,以流程:课程预选(部分选修课)→教学任务→排课→学生选课→学生成绩为中心,对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计划、学生学习及学籍成绩、教材、教学评估、收费等数据进行网络化信息管理。

使各使用部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学生、教师及其他各类人员查询数据极为方便。

2系统数据描述2.1系统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把数据在组织(或原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地独立出来,舍去了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物资、材料等,单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查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

高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高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 的产物 ,它试图用先
进 的 技 术 手段 解 决 社会 经 济 问 题 , 向 管理 是 信 息 系 统 最重 要 的特 征 。 面 因此 ,在信 息 系 统分 析 与 设 计 课 程 的 教学 过 程 中不 仅 要 详 细讲 解 信 息 系 统 建 设 的各 种 工具 和方 法 等 信 息 技 术 ,还 要 强 调 管 理 思 想对 于信 息 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使学生同时具 备信息分析能力和企业管理创新知 识 , 为社 会急需 的复 合 型 人才 。 而 目前 信 息 管理 专 业 的 学 生 对于 管 成 然 理学的知识掌握较少 ,对于信息系统开发的认识局限于计算机技术的 运用 , 简单的认为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就是系统分析设计 、 编写程序 , 偏 离了信息系统的内涵 。
科技信息
高校 理 科 研 究
高枝《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课程教学摄讨
新 乡医学院管理 学院 闫晓静
[ 摘 要 】 息 系统分 析 与 设 计是 高校 信 息 管理 与 信 息 系统 专 业 开设 的一 门理 论 与 实践 紧密 结合 的 核 心课 程 。在 多年 的课 程 教 学 中 信 发 现 学 生对 课 程 缺乏 正 确 的认 识 , 程设 计 上重 视 理 论 教 学 , 课 忽视 实验 教 学 , 学方 法 单 一 , 以课 堂讲 授 为主 , 些 问题得 不 到解 教 仍 这 决 , 难使 学生 达到 预 期 的 学 习效 果 。 本 文 结合 课 程 特 点 , 对 性 的提 出 了加 强信 管专 业 信 息 系统 分析 与设 计 课 程 教 学 , 高教 学 很 针 提
质 量 的 一 些看 法 。
[ 关键词 ] 信息 系统分析与设计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体系研究与标准制定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体系研究与标准制定
可能。
足 信 息 系 统 的建 设 需 求 因此 . 校 管 理 信 息 标 准 体 系 高 主 要 由管 理 信 息 标 准 、 息 交 换 标 准 组 成 , 中 管 理 信 信 其
息 标 准 包 括 数 据 元 标 准 和 代 码 标 准 . 息 交 换 标 准 包 信 括 交 换 信 息 描 述 标 准 和 信 息 交 换 接 口标 准 . 体 如 图 1 具
义 高 校 管 理 各 业 务 领 域 的 数 据 元 . 高 等 学 校 管 理 信 为
目前 我 国高 校 信 息 化 的建 设 进 入 了一 个 新 阶段 . 很
多高 校 已经 或者 正 在 建立 校 内 多个 部 门 的应 用 系统 . 这
些 部 门应 用 系 统 问迫 切 需 要进 行 信 息 的 交换 与 共 享 校 管

我 国 历来 比较 重 视 教育 管 理标 准 的 建设 . 0 2 2年 教 0 育 部 发 布 了《 育 管 理 信 息 化 标 准 》 其 中包 含 了高 校 管 教 ,
理信 息标 准 部 分 . 标 准 的颁 布 是 我 国教 育 管 理 信 息 规 该
众 多 的应 用 系统 中大 量 的信 息 进 行 科 学 、 范 的定 义 和 规
分 类 . 述 信息 的使 用 权 限 . 形 成 统 一 的标 准 . 信 息 描 并 使 有 序 流 通 , 证 信 息 的 一 致 性 与权 威 性 。 挥 信 息 资 源 保 发 的综 合效 益 是 当前 信 息 化 建 设 的重 要 工 作 此 外 . 校 高 间共 建 共享 应 用 系 统 、 同推 进 高校 信 息 化 水 平 的迫 切 共 需 要 也 使 制 定 高 校 间统 一 的 管 理 信 息 标 准 成 为 必 要 和

江苏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江苏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是否需要乘‎
分为:“否,是”。

坐校车码
上下学距离‎

填写学生家‎庭住址与学‎校之间距离‎ 公里数。
分为:“步行,自行车(含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公共交
上下学方式‎

通(含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地铁),家长自行接‎ 送,校车”
பைடு நூலகம்
备注

是否提交真‎ 是
实材料
是否在校

是否享受营‎ 否
养餐
个人标识码‎ 否
招,高中阶段其‎ 他’。
分为:“普通小学生‎,成人小学生‎,普通初中学‎,职业初中
学生类别
学‎生,成人初中学‎生,普通高中学‎生,成人高中学‎生,工读学

生,视力残疾学‎生,视力残疾学‎生,智力残疾学‎生,其他残疾
学‎ 生,正常入学,借读,其他”
入学年月
新学生入学‎ 的时间,年填 4 位数‎ 字、月填 2 位数‎ 字,如‘20110
验证码
可证明学生‎身份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香港特区护‎ 照/身份 证明,澳门特区护‎ 照/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 外永久居‎ 住证,护照,其他。
无户籍的学‎生,身份证件类‎ 型选择“其他”, 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时‎,身份证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 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 教‎育主管部门‎ 备案)。 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号‎码。身份证件类‎ 型为 Z-其他以外证‎件 类型时,身份证件号‎ 必填。 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 期限。
姓名全称汉‎ 语拼音。 曾正式使用‎ 过的姓名。 男,女。
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 日,年 填 4 位数‎ 字、月填 2 位数‎ 字、日填 2 位数‎ 字。如“20110‎ 101”。 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 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目录1.什么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2)2.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2)3.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构架 (2)4.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技术 (4)5.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4)6.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和计划 (5)6.1建立系统的基本条件 (5)6.2系统开发步骤 (5)6.3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6)1.什么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管理信息系统(SMIS)是校园网络中一个重要的应用系统,它大大了改善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基础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是运行在快速校园网上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

是多年开发、研究、实践、完善的先进管理规划思想,可以将所有的数据电子化,完全实现学校管理办公信息化。

2.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按照学校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任务,通常可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相应的分系统,它们同时又是功能相对独立的职能管理系统。

各个分系统共享下述五类综合性数据库:学生数据库、教职工数据库、图书资料数据库、财产(•包括仪器设备和其它固定资产) 数据库以及财务数据库。

此外,在每个分系统中还分别设有各自的专用数据库。

3.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构架(一)学校教务管理系统通常包括编班、课程表调度、学籍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或子系统。

编班是按照年龄、性别、入学成绩等情况,并按照某些给定的原则把新生分配到各个平行班级。

编班处理的原始数据来自学生管理系统中的招生管理子系统。

课程表是教学工作的时间、空间和人力的总调度。

课表调度要涉及学生、教师、教室和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因而它是教务管理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也是比较复杂的子系统。

学籍管理是教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各科学习成绩的登录,统计处理,各种成绩表册及成绩报告单打印和保存,提供各种查询功能以便及时了解各科教学情况和各班学习质量。

教学档案管理包括各系、专业和各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情况、有关统计报表及教学文件的登录、整理、查询与存贮。

(二)学生管理系统这里的学生管理指的是对学生工作的综合性管理。

由于招生、培养、分配是学校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因而该系统通常包括招生管理,学生操行及奖惩管理、毕业分配管理等。

(三)教职工人事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教职工基本人事档案管理和教师业务档案管理两个子系统组成,主要完成上述档案的登录、分类、检索查询和各种统计报表输出等。

人事档案包括教职工本人的基本情况及其家庭简要情况,教师业务档案则记载教师的专业方向、外语能力、教学情况、科研成果和业务进修情况等项内容。

(四)图书资料管理系统该系统通常由采编管理、流通管理和报刊杂志管理三个子系统组成,用以辅助学校图书馆及资料室的日常管理业务。

其中采编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图书订购、查重和订单备案等功能;流通管理子系统可实现书库快速检索、登录、编制日、月、年报表等功能;报刊杂志管理子系统则主要完成各种报刊、杂志的征订、统计汇总和检索。

(五)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四个子系统:计划、预算管理子系统,根据事业计划需要,对未来年度的资金进行筹集与分配处理。

会计核算子系统,主要进行各种财务凭证和账务的处理、核算,打印科目汇总表和汇总平衡表等各类报表,实现预算和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和跟踪。

工资核算子系统,实现工资结算、分部门汇总、打印工资发放表册、钱币面值统计等功能。

财务分析子系统,对财务计划和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算,以此总结和考核学校各方面经济活动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六)其它事务管理系统在学校管理中,除了上述六个方面的信息管理以外,通常还应建立以下四个方面的事务管理信息系统。

体育、卫生管理:主要包括全校体育基础数据、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田径运动会等的管理,以及教职工和学生的健康档案管理。

学校基建管理:对学校房屋、场所及其设施的新建、扩建和改造等基建项目的定额、预算和决算等事务进行管理。

科研管理:包括学校科研项目的计划、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科研成果登录和评估,以及技术市场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的管理。

校办企业管理:对校办工厂、农场或服务公司的生活、经营、销售等事务进行辅助管理。

4.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技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处理的人—机系统,它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当前状态,能利用过去的数据统计分析,能从全局出发辅助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及校长管理学校。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是校园网络中重要的应用系统,其建设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现代科学管理思想方法和先进信息技术的人才,应该由软件开发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合作实施,它的成果和效果对提高学校管理的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可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首先必须具有强大的电子数据处理功能,能大大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该系统应当采用管理模型,将仿真、优化等现代决策手段结合起来,为学校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为了有效地进行应用系统开发,分析、设计和系统建模过程非常关键,这对于提高软件质量、缩短软件开发周期非常重要。

5.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是各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如学生教务管理子系统,随着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学生成绩日常管理工作及保存管理日趋繁重、复杂。

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具有人性化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在国外高校,与国内不同,他们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

而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起步较晚。

在数字校园理论逐步应用的过程中,各高校一方面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也不断开发实施了各类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应用系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体系。

但是,由于整体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经费短缺,理论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国内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在机构设置、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及人员要求上与国外高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各现有系统资料单独建立,共享性差;在以管理者为主体的方式中,信息取舍依赖管理者对于信息的认知与喜好,较不容易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也因此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教务管理软件应充分依托校园网,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和全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6.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和计划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学校管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复杂的人——机系统。

为了使管理信息系统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针对学校管理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点,根据软件工程思想,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分析、设计与实施。

6.1建立系统的基本条件建立一个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基础。

所谓好的管理基础,指的是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的原始数据。

与企业管理相比,我国的学校管理在这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

应该看到,我国发展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时间还不长,设计开发的实际经验也很不足。

要使管理信息系统在学校建立、使用,并从中获得巨大的效益,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领导重视、管理人员积极性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学校提供资源、经费、人力和时间,要涉及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的变化、调整和大量数据的编码、表格形式协调等工作,这些学校管理的全局性问题必须在学校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才能获得解决。

一般说来,校长的决心是研制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关键。

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条件。

管理人员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直接用户,它们的积极性和配合程度,关系到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和生命力。

(2)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主要包括计算机硬、软件设备,不间断电源、空调等辅助设备和计算机房设施等,有条件的学校应尽量发掘和利用现有计算机设备。

管理信息系统的费用可分为开发费用和运行费用,前者包括设备购置、人员工资、培训和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支出等,后者包括机器运行、维护和修理费,人员工资和水、电、纸张和软盘等日常开支。

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才能顺利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

当然,资金的投入也可以在开发和运行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在逐步取得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补充更多的资源。

(3)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开发小组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取决于开发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开发小组的人数因系统规模大小而异,通常包括系统分析员、程序员、数据录入员和硬、软件维护人员。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通常是从逐个子系统分期分批进行的,同时,已开发完毕投入使用的系统仍需不断维护、改进和完善,因此这个开发小组应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6.2系统开发步骤一般说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可以划分成总体规划、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行三个阶段,其中系统开发阶段还可进一步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等工作环节。

上述各个阶段排列成一个严格的线性开发序列,在每个工作阶段均产生完整的技术文档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指导和依据,每一阶段都应对文档进行评审,确信该阶段工作已完成并达到要求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同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轻易改变前面经过评审的成果。

上述开发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开发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并且可大大降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复杂性。

国内外许多系统开发的实例都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方式。

国外曾有人对一些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工作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开发过程中各工作阶段所占全部工作量的比重分别达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模块调试:系统调试=20%:15%:20%:25%:20%。

由此可见,程序编写在开发工作中只占很小比例,而调试工作却占整个开发工作量的一半左右,因此“系统开发就是编程”的习惯说法显然是片面的。

另据统计,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阶段中,总体规划和系统开发阶段的工作量约占整个工作量的2/3,而运行、维护阶段要占1/3,这说明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后,仍应十分重视它的维护工作,以便使系统不断完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6.3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系统规划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基础阶段。

因为新系统是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所以首先应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调查,提出新系统的开发目标,并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新系统开发能否进行提供定量和定性的依据,这就是总体规划的任务。

6.3.1现行系统的初步调查初步调查是为了了解现有系统的概貌、规模等基本情况,从而确认新系统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