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合集下载

产教融合七种模式图解

产教融合七种模式图解

产学研结合的七大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可分为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建立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三部分,科技资源共享(包括文献、仪器等科技资源的利用)、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组织边界来看,可分为大学或科研院所推广、企业推广和政府推广三种类型提升;从功能耦合的角度,可以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契约连接和共建实体;从组织边界的角度,可以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和半内部化模式;从组合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和半内部化模式时间上,可分为三种模式:政府推动、自愿联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

可分为临时性组合、合同型组合和一体化组合。

(1)技术转移模式。

企业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转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新技术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和技术秘密,高校科研机构的新产品、新工艺。

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将上海涂料研究院的涂料技术成果转让给上海涂料研究院,利用其“顶级涂料品牌”和雄厚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移模式比较传统和成熟,但我们发现只有10%左右的企业采用技术转移模式。

究其原因,是企业不接受不成熟的技术成果,而高校、科研院所倾向于自行改造或成立关联公司,对相对成熟、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成果进行改造。

如果高校、科研机构转让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证,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等风险。

比如,某制药公司以普通许可证的形式转让一项新药成果,投资几百万元申办药品许可证,组织生产。

因为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太多,很难打开市场局面。

年销售收入仅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较为严重。

此外,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这种模式操作相对简单。

(2)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

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题。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发展与对策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发展与对策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发展与对策一、产学研合作模式1.研发合作模式:产业界和学术界合作开展研发项目,共同解决技术难题。

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是技术创新能力强,能够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学术界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是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

3.产业化转移模式:学术界的科研成果通过技术转移或者产业化合作转移到产业界。

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是能够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推动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

二、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趋势1.深度合作:将产业界、学术界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展到更深入的层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优势,共同开展长期性的合作项目。

2.跨学科合作:促进不同领域的学术界合作,跨学科的互补能够激发创新和创意,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3.国际化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产学研合作,借鉴和融合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国内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三、产学研合作的对策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和学术界开展合作。

同时,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学术界的科研成果和企业的商业利益。

2.建立合作平台:建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提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3.推动人才流动:鼓励学术界的研究人员到企业进行实践,提供产学研的交叉培训机会,促进人才的流动和技术的转移。

4.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产业界和学术界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研究项目,并且及时分享研究成果,形成持续的创新动力。

总之,产学研合作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抓住发展趋势,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可以实现产学研三方的互利共赢,推动技术创新的应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主要模式及发展对策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主要模式及发展对策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主要模式及发展对策熊季霞李洁朱佩枫卜胜娟摘要: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有成果转让、合作开发、人才培养、共建实体、科技园区、校企联盟、战略联盟七种模式。

科技园模式、校企联盟和战略联盟是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

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符合江苏省产业发展需求,应大力发展;对产业重大技术创新应运用官产学研合作模式;要积极发展与江苏省产业发展重点相契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推进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应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与规范科技中介体系;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支持;强化税收优惠政策,为产学研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区域经济,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策一、引言产学研合作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合作,是优势资源整合的一种先进模式,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产学研合作提升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突破口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攻坚战的高度,这是新时期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定位,也是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江苏省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江苏省与全国知名科教单位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活动蓬勃开展。

江苏省企业分别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国内重点的科教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目前,江苏省各级政府与全国知名科教单位已签订全面合作协议315项,成立各类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等工作机构253个,每年政府投入的产学研专项经费超过14亿元;全省企业已与国内941家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实施各类产学研项目20000余项。

江苏省已建立综合集成的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高校院所与地方共建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共1800多个。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也逐步成为了一种新的研究模式。

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类。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讨论相关的实现路径和可行性。

一、产学研协同的切入点:(1)产学研衔接创新模式该模式针对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将三者衔接起来,通过中介机构或团队将各自资源优势集中起来,并通过研究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结合实现技术创新的目的。

(2)产学研联合研究模式该模式强调产学研之间的联合研究,设立联合研究机构,并由企业与高校研究团队联合开展研究,研究成果最后归企业所有。

(3)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该模式强调产学研之间的深度合作,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发产品或项目。

高校主要职能是提供技术支持,而企业则主要承担产品推广和商业运营等任务。

本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在商业实践中落地,可在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时,缩短研发周期和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4)产学研知识转移模式该模式强调将高校已有的知识或技术推向市场,加速技术应用和推广。

高校通过建立技术转移机制,将自身的技术进行转化,和企业合作,实现技术的量产和应用。

二、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实现路径:(1)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政府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对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政策的指导、鼓励、支持和激励,加大对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的支持力度。

应该建立相关的资助政策,从资金和机构上支持政策落地。

(2)创新交流机制的落实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交流,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切实解决协作中的沟通问题,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共性培养,重视经验共享、资源共建。

(3)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政府应该加强对产学研联盟运作的监管和支持,并充分发挥行业性联盟的资源与组织优势,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该平台应该是开放式的,企业和高校可以在该平台上自由切换、互动,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技术产业化。

产学研融合合作模式

产学研融合合作模式

产学研融合合作模式简介产学研融合合作模式是指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界的合作,实现知识转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目标。

这种合作模式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化和产业化,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合作模式产学研融合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是指企业与高等院校间的合作关系。

企业向高校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高校则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支持服务。

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同时也能为高校提供实践环境和资源支持。

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是指企业与高等院校间的合作关系。

企业向高校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高校则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支持服务。

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同时也能为高校提供实践环境和资源支持。

2. 学研合作: 学研合作是指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分享研究成果,推动科研领域的发展。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

学研合作: 学研合作是指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分享研究成果,推动科研领域的发展。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

3. 研产合作: 研产合作是指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推动产品研发。

企业也能为科研机构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和数据支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研产合作: 研产合作是指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推动产品研发。

企业也能为科研机构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和数据支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优势和挑战产学研融合合作模式有以下优势:- 优势一: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化和产业化,提高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效益。

- 优势二:提供实践环境和资源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和就业机会。

产学研合作-合作模式分析

产学研合作-合作模式分析

产学研合作-合作模式分析背景产学研合作是指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旨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合作模式分析1. 技术合作: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常见模式是基于技术的合作。

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和应用新技术。

通过技术合作,企业能够获取前沿科技支持,研究机构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场景,实现技术的转化与推广。

技术合作: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常见模式是基于技术的合作。

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和应用新技术。

通过技术合作,企业能够获取前沿科技支持,研究机构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场景,实现技术的转化与推广。

2. 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模式中的人才培养与交流是一种有益的方式。

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和研究人员,促进双方之间的经验和知识交流。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供实践机会,也能够帮助企业招聘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模式中的人才培养与交流是一种有益的方式。

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和研究人员,促进双方之间的经验和知识交流。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供实践机会,也能够帮助企业招聘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3. 共同研究项目:双方可以共同发起和开展研究项目,共同投入资源和资金,合作完成一项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研究。

通过共同研究项目,产学研三方能够共享科技成果,加速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

共同研究项目:双方可以共同发起和开展研究项目,共同投入资源和资金,合作完成一项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研究。

通过共同研究项目,产学研三方能够共享科技成果,加速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

4. 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产学研合作的目的之一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化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技术的应用和市场化,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产学研合作的目的之一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产学研结合(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on,简称IURC)是指产业界、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开展研究和创新活动,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发展。

产学研结合的目的是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实践教学和科研资源的支持。

以下是七种主要的产学研结合模式:1.研究合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通过共同研究项目开展合作,共享资源和知识,并共同发表研究成果。

这种模式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并有效地解决产学研之间的合作难题。

2.人才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和专业培训,大学和科研机构则为企业选拔和培养人才,并提供科技创新支持。

这种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3.技术转让:科研机构和大学将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让企业进行生产和商业化推广。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4.共建实验室: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建设实验室,共享实验设备和研究资源。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研究效率,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5.战略合作: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和发展目标。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双方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7.产学研转化基地:建立产学研结合转化基地,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的展示和推广平台,同时也为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供科技创新资源和支持。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推广,加快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总的来说,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产业和需求进行灵活选择,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产学研三方共赢的局面。

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

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

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方式如下:一、共同研发课程和教材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的核心是共同研发课程和教材。

通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设计和开发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和教材。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二、联合培养学生和实习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还包括联合培养学生和实习。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同时,企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

三、共享师资和教学资源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可以实现师资和教学资源的共享。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相互派遣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共享各自的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协同开展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还可以协同开展科研项目。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实现科研成果的共享和应用。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科研水平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五、共建实践基地和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还可以共建实践基地和创新平台。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和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实践基地和创新平台还可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帮助。

六、合作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还可以合作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共同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形象,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社会影响力。

七、互认学分和学位证书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还可以实现学分互认和学位证书互认。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1.研究合作模式研究合作是最基本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共同解决产业问题。

这种模式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非常重要。

2.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企业提供实习、毕业论文指导等形式,将学生引入企业进行实践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企业可以借助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的资源,培养符合其需求的人才。

3.技术转化模式技术转化是将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

通过产学研结合,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可以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4.产业研究院模式产业研究院是企业与学术机构或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的研究机构,专注于其中一产业的研究和创新。

通过产业研究院,企业可以获得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5.创新基地模式创新基地是指企业与学术机构或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的研发和创新基地。

企业可以将研发团队安置在学术机构或研究机构内部,与研究人员密切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6.技术中心模式7.产业联盟模式产业联盟是由多个企业、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组成的合作组织,目的是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和知识来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

产业联盟可以通过共同研发项目、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广等方式,实现产业协同和资源整合。

总之,产学研结合的七种主要模式为研究合作、人才培养、技术转化、产业研究院、创新基地、技术中心和产业联盟。

这些模式有助于促进产业创新和发展,提升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或者委托高校、科研机构为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

例如,某汽车公司与某高校合作开发新型发动机,共同投入了数千万元的研发经费,最终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

技术开发模式相对于技术转让模式,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力。

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模式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共同投入研发经费,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

例如,某电子公司与某高校共同建立了一家研发中心,共同研发新型电子产品。

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培养人才,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等。

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机会、毕业设计题目、就业机会等,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人才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科技资源共享模式科技资源共享模式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享科技资源,包括文献、仪器设备等。

企业可以通过共享科技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科技资源共享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技术咨询或服务模式技术咨询或服务模式是指企业向高校、科研机构咨询技术问题或者获得技术服务。

高校、科研机构可以通过提供技术咨询或服务,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技术咨询或服务模式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精心整理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开发模式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

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

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开发风险较高,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所取得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比较明晰,一般为双方共有或由研究方享有。

在技术开发中,研究方在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企业比较在乎技术成果转化及其价值的市场实现,各自追求的有所不同。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一是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校、科研机构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明晰,利益分配合理,风险共同承担,产学研各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有机结合;三是合作各方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相互信任且沟通有效。

根据对上海部分科技企业的调查结果,“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研机构是技术的源头,企业作为生产、销售的基地,相互结合形成研究、开发、研制、生产、销售一条龙;二是高校与科研机构主要以技术(无形资产)人股,企业主要以固定资产、现金等投资入股;三是有比较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四是产权明晰,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共建经济实体模式一般适用于:一是高校、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优势,企业在资金投人、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合作各方有较好的合作基础,价值观念基本趋同。

产教融合七种模式图解

产教融合七种模式图解

产学研结合模式可分为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建立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三部分,科技资源共享(包括文献、仪器等科技资源的利用)、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组织边界来看,可分为大学或科研院所推广、企业推广和政府推广三种类型提升;从功能耦合的角度,可以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契约连接和共建实体;从组织边界的角度,可以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和半内部化模式;从组合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和半内部化模式时间上,可分为三种模式:政府推动、自愿联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

可分为临时性组合、合同型组合和一体化组合。

(1)技术转移模式。

企业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转让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和技术秘密以及科研机构。

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将上海涂料研究院的涂料技术成果转让给上海涂料研究院,利用其“顶级涂料品牌”和雄厚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然而,我们发现只有10%左右的企业采用了技术转移模式。

究其原因,是企业不接受不成熟的技术成果,而高校、科研院所倾向于自行改造或成立关联公司,对相对成熟、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成果进行改造。

如果企业转让给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证,就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

比如,某制药公司以普通许可证的形式转让一项新药成果,投资几百万元申办药品许可证,组织生产。

因为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太多,很难打开市场局面。

年销售收入仅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较为严重。

此外,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取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方面获得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这种模式操作相对简单。

(2)技术开发模式。

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

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题。

产学研合作形式

产学研合作形式

产学研合作形式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活动,实现产业与学术的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

产学研合作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能够有效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研究合作: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共享资源和设施,共同攻克科技难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例如,企业可以提供实际问题和需求,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和解决方案的开发,双方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和专利权益。

2. 人才培养: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共同开展实习、实训和创新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岗位和导师,高校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和学术指导,双方共同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 技术转移:高校或科研机构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技术,与企业进行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

例如,高校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专利技术或产品,企业可以购买或合作开发,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4. 资源共享: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共享实验室、设备、数据库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创新能力。

例如,企业可以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实验室共享平台,双方共同使用设备和资源,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产学研合作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企业可以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和学术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科技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学生和科研人员可以在产学研合作中获得实践经验和学术成果,提高自身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产学研合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合作的目标和利益分配需要明确,各方的权益需要得到保护和协调。

其次,合作的过程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管理体系,确保各方的合作顺利进行。

最后,合作的结果需要及时评估和追踪,以便及时调整合作的方向和方式。

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一、引言高校产学研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活动的一种合作模式。

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高校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研究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模式1.纵向合作:纵向合作是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在整个产业链中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活动。

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产学研的协同效应,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横向合作:横向合作是指高校之间、企业之间或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活动。

这种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对外合作:对外合作是指高校与国外的企业、研究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活动。

这种模式有利于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三、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1.状态:当前,高校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的发展战略之一、许多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

对于高校而言,产学研合作可以提高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企业而言,产学研合作可以获得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

2.问题:尽管高校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在合作中存在研究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

四、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趋势1.加强顶层设计:高校产学研合作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明确合作的目标和方向。

政府应该为高校产学研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鼓励大企业与高校合作,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2.强化创新能力:高校应该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1.横向协作模式:横向协作模式是指产业和学术界在特定领域进行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和开展研发项目。

在这种模式下,产业和学术界的合作通常是项目性的,双方通过共同承担研发项目的风险和成本来实现利益共享。

2.纵向协作模式:纵向协作模式是指产业与学术界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和技术转移。

在这种模式下,产业企业通常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等活动。

3.孵化器模式:孵化器是指专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科技创业服务的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场地、设备、资金和专业指导等支持。

在孵化器模式下,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可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帮助企业实现技术转化和产业化。

4.联合研究机构模式:联合研究机构是由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共同建立的独立实体,旨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创新。

联合研究机构通常由多个合作伙伴共同出资建立,共同挑选研究项目、共享研究成果。

5.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模式: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是由产业企业设立的技术研发机构,旨在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吸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才,实现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

6.行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行业技术创新联盟是由相关产业企业、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组成的组织,旨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联盟成员可以通过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共同研发、共享市场信息等方式,实现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

7.产学研基地模式:产学研基地是指由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共同建立的科技创新平台,旨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在产学研基地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在基地内建立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实现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化。

总之,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

它为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学研的发展模型

产学研的发展模型

产学研的发展模型
产学研是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相互协作,开展联合研究、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活动的一种合作模式。

产学研的发展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线性模型:该模型认为,科研机构进行研究,然后将成果转化给企业使用。

这种模式过于简单粗暴,忽略了实际操作中的复杂性和实际效果。

2. 投入产出模型:该模型强调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运用并生成产业效益。

它将研究过程和产业过程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产出工作对整个研究的作用。

3. 信息交流模型:该模型强调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了多方面的联系,增加了创新的概率和发展的可能性。

4. 创新网络模型:该模型在信息交流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网络的概念,将多个组织进行合作并建立起网络平台,来这样可以更加高效的适应产学研合作的要求。

随着科技化的发展,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更新突破,同时优质人才和组织管理也必将成为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种主要模式1.研究院联盟模式:大型企业或研究机构联合成立研究院,通过集结各类研发资源和资金,共同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研究院将主要的产学研力量集中在一起,提高研究和开发的效率和成果,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2.企业研发中心与高校合作模式:企业为了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研究和开发,并进行技术转让和人才培养。

通过与高校合作,企业能够获得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科研设施,高校也能得到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和实践经验,实现共赢。

3.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模式: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研发和技术转移。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改进科研课题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企业与高校合作,能够获得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技术研发成果,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4.科技园区模式:科技园区是由政府主导和扶持建设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科技园区通过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吸引科技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入驻,并提供科研与开发、技术服务和资金支持等多方面的支持。

科技园区既促进了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也为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了与产业合作的机会和条件。

5.产学研合作基地模式:政府在地方或区域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和资源支持。

基地通过整合产业和学术资源,组织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技术与市场的对接和互动。

基地还可以提供政策、资金、人才和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以上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同的环境和需求下,选择合适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技术转让模式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

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

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

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开发模式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

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技术转让模式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

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

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

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开发模式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

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产学研结合的7种主要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产学研结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从结合推进的组织看,可分为大学或研究所推进型、企业推进型、政府推进型等模式;从结合功能藕合的强弱关系看,可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等模式;从组织边界角度看,可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从结合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临时性结合、契约型结合、一体化结合。

技术转让模式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包括高校、科研机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技术秘密等。

例如,上海某集团公司受让上海涂料研究所的涂料技术成果,使用其“上涂牌”及其丰富的研发人力资源和成套设备。

技术转让模式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约1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受让模式。

其原因在于,不够成熟的技术成果,企业不会受让,而比较成熟、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高校、研究院所倾向于自行实施转化,或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如果企业受让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是普通实施许可,则可能存在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低的风险。

例如某医药公司以普通许可方式受让一项新药品成果,投人了几百万元申请药品许可证并组织生产,因市场上同类技术产品过多,难以打开市场局面,每年的销售收入只维持在100万元,无法收回成本,亏损比较严重。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约20%的企业采用了“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合作模式,在技术创新中获得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开发模式技术开发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是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形式。

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

其特点:一是将高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的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开发风险较高,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三是所取得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比较明晰,一般为双方共有或由研究方享有。

在技术开发中,研究方在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企业比较在乎技术成果转化及其价值的市场实现,各自追求的有所不同。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一是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校、科研机构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明晰,利益分配合理,风险共同承担,产学研各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有机结合;三是合作各方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相互信任且沟通有效。

根据对上海部分科技企业的调查结果,“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而且企业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运用技术开发模式,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模式。

技术开发模式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中是否发挥主导作用。

例如,某科技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在合作开发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特殊电源项目中,针对高校研发人员流动性较大,比较注重科研成果及发表相关论文的特点,把项目分解细化为一个个的小课题,高校教授及带领的硕士生、博士生只需将各个小课题完成好并整理出相关的报告即可,由科技公司进行技术集成。

这样一来,科技公司在合作中掌握了主动权,使项目的研发过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除此以外,合作项目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在合作之前就签订合同进行约定。

而且,科技公司针对高校的特点,采取弹性工作、目标考核的办法,将研究任务划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在任务开始时严格把关,中途进行检查,最后检查研究结果是否达到要求,至于研究开发如何开展就不加干涉了。

共建经济实体模式共建经济实体是产学研之间最紧密的、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模式,也是最成熟的合作方式。

虽然这种模式在产学研结合中所占比例不高,却反映出产学研结合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的态势。

共建经济实体的特点: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具体体现。

高校、科研机构是技术的源头,企业作为生产、销售的基地,相互结合形成研究、开发、研制、生产、销售一条龙;二是高校与科研机构主要以技术(无形资产)人股,企业主要以固定资产、现金等投资入股;三是有比较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四是产权明晰,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共建经济实体模式一般适用于:一是高校、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优势,企业在资金投人、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合作各方有较好的合作基础,价值观念基本趋同。

由于高校、科研机构的主要功能是研究开发,不是企业经营,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种模式是否有效,取决于企业能否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

共建经济实体并不很广泛,根据我们的调查,16.8%的企业应用了“创办经济实体”的模式。

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高市场占有率,高校追求高学术水平、较强的学科优势和培养优秀的人才,科研机构追求研究开发能力的提升,各自追求的目标不同,要通过建立经济实体走到一起很不容易。

即使走到一起,也存在观念的冲突、文化的碰撞,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磨合得好,能够成功;磨合得不好,就容易失败。

例如,某医药集团充分利用高校的医药工程领域的优势,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合作组建一家中医药技术发展公司。

由于合作各方磨合得比较好,该公司发展得比较健康,成长得比较快。

中医药技术发展公司发展起来以后,又进一步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发出一系列的中医药新产品。

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模式企业选择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条件优势的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实验室或研发机构,是产学研结合的高级形式。

其特点: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二是高校、科研机构以优秀的科研人才加盟,企业投人研发经费,安排产业化人才加盟,形成“人才+资金”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三是有比较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行管委会或理事会或董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四是实验室或研发机构独立运作,具有经营自主权,对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均有明确的约定。

这种模式适用于有良好合作基础的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各方均有比较显著的优势和较强的实力,且互补性比较强,属强强联合,是产学研结合的高级形式。

共建研发机构的合作模式并不很普遍。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共建研发机构所占的比例为18.80o;“共建实验室”所占比例为17.800。

例如,上海某制药公司与某研究所联合组建了不具法人资格的药物研究中心,决策机构为管理委员会,主要为制药公司开发新产品。

再如,某医药集团与某药物研究所共同成立的不具法人资格的研究院,决策机构为理事会,主要为医药集团开发市场所需的新产品,同时兼顾为社会开发新技术。

联合培养人才(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模式产学研结合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形成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的机制以及人才训练基地,包括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导师。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特点:一是发挥各方优势联合培养人才,对于合作各方而言,是一种共赢模式。

对企业而言,短期内可以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可为企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对高校、科研机构而言,有利于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使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更贴近实际、贴近市场需求。

二是合作期长,是长期合作的必然结果。

三是合作风险比较低。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比较丰富,能为高校、科研机构提供比较大的合作空间。

正因为如此,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所占比重并不大。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互惠的、紧密的、长期的合作。

例如,上海某电气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已进行了十多年的合作,上海交通大学每年为电气公司培养一批中、高级技术人才,而电气公司作为上海国际汽车城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承载企业之一,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后培养提供了研究课题、培养经费、实践基地。

200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机械和动力学院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和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使双方的人才培养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共享科技资源(包括科技文献、仪器设备等)模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需要大量的科技资源,自身却相对匾乏,技术创新受到较大的影响。

为弥补其不足,企业需要与科技资源相对充足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以解决自身科技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

该模式的特点:一是属于辅助性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二是几乎不存在合作风险;三是科技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因而该模式虽是初级形式,但也不很广泛。

据调查,约有15%的企业采用这一模式。

但这种模式对企业比较有利。

例如,主要从事纳米粉体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某纳米新材料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结成产学研联盟后,充分利用华东理工大学现有的科研仪器设备对纳米材料进行大量的测试,节省了大笔的测试费用,也为其顺利开发新产品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未结成产学研联盟之前,昂贵的仪器设备让该公司望而却步。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模式高校、科研机构利用学科、专业的优势,建立面向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共性技术服务。

例如,由某大学及其所在地政府共同组建的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就是以实施纳米技术产业化为目的的纳米功能材料中试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该中心贴近行业需求,为从事纳米粉体制备和应用技术开发相关单位提供中试技术开发平台,在成立后的3年中,完成了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合同15项,合同金额1 340万元。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模式的特点是提供专业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研究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它实际上也是一种商业模式,适用于有较强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先进的科学仪器与技术设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且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的机构。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