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功能
为纪念革命家、先行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举全国之力建造了南京中山陵这组宏大的建筑组群,书写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辉煌的、吕彦直的设计思想与中山陵建筑设计
采取我国传统建筑布局、造型,运用现代科技、材料等精心设计而成,其设计与建设无疑为探索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转型开辟了前进之路。
地形地貌和坡度
.植物造景微观分析评价
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植物造景应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特性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主要是为人类所提供的各种环境条件和效用。园林植物主要具有净化环境作用、生物多样性作用、改善小气候作用、维持土壤自然特性的功能等。南京中山陵是南京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纪念孙中山的重要场地,人流量较大周围空气环境易受参观人流量的过大而受影响,南京钟南山生态效益极佳,如何保持和维护这种生态效益便成了重中之重,大量的植物绿化可以净化环境;另外大量游客和汽车聚集于此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较大,植物造景时选用了吸附灰尘能力较强的桂花;能够吸附有毒气体的、凤尾兰等。种类较多的植物不仅进化周围环境,也改善了小气候,同时绿地使得一些微生物能够存活,维持了周围土壤生物的多样性。
.中山陵的墓道植物造景评价分析
墓道两侧种植了大量的雪松,四季常绿,且高大宏伟,整体的透视感较强,烘托出灵堂的庄严、肃穆的气氛。植物配置采用高大乔木,配以地被麦冬草,整体上的透视感强,两侧的植物又不会显得过于密实,疏朗有秩。
中山陵祭堂两侧植物分析
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额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中门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直额。从牌坊开始到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为了突出主题建筑恢宏壮观的气势,植物配置采用高大乔木与草坪的搭配,显得大气简约,植物采用常绿乔木,四季常绿,突出纪念性景观的整体感觉
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整个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青色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392级石阶象征当时中华民国人口3亿9千200万。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三门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百度文库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於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的鎏金大字。中山陵一共有三百九十二级台阶。在台阶上置放有各种铜鼎,其中几个被当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军队的炮弹打中,留下很深的凹洞。
流徽榭
流徽榭:流徽榭,又名水榭,位于中山陵至灵谷寺的公路旁。1932年由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捐资修建。它三面临水,一面傍陆,以石阶与岸相连。亭长14米,宽10米,四周围有1米高的水泥栏杆顶为卷棚式,铺乳白色琉璃瓦,红色立柱,全部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2
建筑风格
中山陵[2]
整个墓区平面如铎形,取“木铎警世”之意。钟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整个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青色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中山书院
中山书院:94年11月建成,主要用于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书院是二层宫殿式建筑,坐北朝南,重檐飞角,红柱白墙绿瓦。一楼正中安置中山先生半身像。西厅分类陈列各种版本的孙中山著作、孙中山研究的学术著作、中山陵文史书刊等,壁上悬有孙中山各个时代的大型照片;东厅陈列中山陵园收藏的书画精品。二楼为会议接待厅,并播放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演讲录音。书院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四周辅以草坪,植有桂花、茶花、梅花、龙柏、广玉兰、雪松等各类植物,环境清静、幽雅。
.陵墓入口处的牌坊前广场处植物造景分析评价
前广场成一个半月形,功能上为游客提供一个聚集和疏散的作用,景观上是整个中山陵景区的一个起始点,所以这里的植物配置主要采用规整式种植为主,例如前面台阶的两旁种植采用地被和云柏的搭配,四季常绿,显得格外的简约大气,而且还留有足够的景观通透性。牌坊两侧则采用了大量的自由种植的大乔木,而且都是常绿树种,很好的起到背景林的作用,与牌坊的搭配更是凸显出牌坊的主体地位,不喧宾夺主。
小结
因为纪念性景观艺术性强,主题的构思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表象的也有内涵的。由于构思主题而引起的形象表现,可以说是无止境的,永远是探索者追求的目的。研究主题,往往是对所设计的对象做出历史性的判断,对事件的经过作出深入的了解。植物造景的表现易采用大气简约的手法,但是细节部分也要更加注意手法,细节决定成败,能否真正达到建筑与植物的完美结合以及意境的表达。
周边环境情况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为北高峰,其余分别为西为天堡山和东为茅山,中山陵便坐落于此。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392级石阶象征当时中华民国人口3亿9千200万。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三门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於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的鎏金大字。中山陵一共有三百九十二级台阶。在台阶上置放有各种铜鼎,其中几个被当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军队的炮弹打中,留下很深的凹洞。
中山陵碑亭
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正中立高达9米的丰碑,上刻“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出自谭延闓手笔。1928年葬事筹备处认为先生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
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主楼高20.8米,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屋脊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有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楼前广场正中的花台上竖有一尊高2.6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楼后有长达125米的碑廊,上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
景观构筑
主要建筑
中山陵祭堂
祭堂:祭堂现在通常称灵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祭堂正中,是一尊大理石雕的孙中山先生坐像。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墓圹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孙中山的遗体就安放在这个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
.植物造景应充分发挥植物的艺术特性
植物造景的艺术性主要遵循美学原理即:统一、调和、均衡和讲究韵律,以此为依据创造植物景观的观赏层次及色彩和季相的要求,体现植物造景的时间性,使其形成美观协调,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空间。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在配置时要根据各种植物的色彩(芽、叶、花、果)、姿态(枝、干、叶、果)、花果期及时序的变化,尽量做到植物配置的层次感、色彩感和时序感,营造出“春花、夏绿、秋色、冬姿”的优美园林景观。南京中山陵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不太明显,因多采用常绿树种,为了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景观气氛,植物景观色彩朴素、简单、大气,使整体感较强。利用法国冬青、鸡爪槭、海桐等在四季中自身色彩变化营造更加丰富的季相变化。观花方面春有红花檵木、云南黄馨等;夏天有紫薇等;秋天有桂花等。观果主要是火棘,另外秋天桂花飘香,能够给旅行的游客带来一种温馨祥和之感。每一块绿地边缘都种植整形的地被植物如金叶女桢、杜鹃、法国冬青等使绿块与道路边界清晰,还形成了一种优美的节奏和韵律。为了防止游人进入绿地,在有些绿地边缘还种植了构骨,该植物边缘具刺,形成保护绿地的天然屏障。绿地中凤尾兰、棕榈、龙抓槐、球形植株等植物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叶型、线条和植株形状的变化形成丰富的景观。
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有三个拱门,上书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三民主义分书“民族”、“民权”、“民生”。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一座,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殿堂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植被:
.南京中山陵植物造景树种的选择
南京中山陵植物造景选用的树种主要有:雪松、银杏、栾树、杜英、女桢、法国梧桐、龙柏、鸡爪槭、云柏、枸骨、山茶、紫薇、桂花、海桐、小蜡、红花檵木、红叶石楠、法国冬青、杜鹃、金边黄扬、金叶女桢、龙抓槐、栀子、大叶黄扬、金丝桃、十大功劳、火棘、八角金盘、鸢尾、凤尾兰、云南黄馨等。这些树种都是在南京地区生长较好的树种,能够适应南京的当地气候条件,其中大部分都是乡土树种,且植物种类较多,能够满足园林中生态结构要求。乔木、灌木、藤本及地被植物搭配使用,如:上层木为雪松、银杏、栾树、杜英等;中层选用植株较高的桂花和中等高度的山茶、红枫、鸡爪槭等;再下层选用做成球形状的海桐、红花檵木、小蜡、云柏等;然后选用丝兰、小杜鹃、矮状的金边黄扬等形成层次较好的复层结构,使植物不同类型间优缺点互补,达到相对稳定的园林覆盖层,创造丰富植物人工群落,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良好的复层结构使得植物配置空间结构中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很好地展现出来,并且注意到了利用植物的绿色期、开花期、花色等形成不同时期不同的景观效果。既保证了园林生态系统本身的发挥,又促进了整个城市大环境功能的发挥。错落有致的空间结构,解决了近期景观和长远景观的问题,而长远景观的解决本身就是有赖于植物自身生长规律和环境条件。植物景观配置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符合纪念性景观植物造景的手法,同时也是注重植物造景中的“意”的表达。
城市景观设计南京中山陵
设计师
吕彦直
修建时间
1926年3月12日,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忌日举行中山陵奠基典礼。1929年春主体工程竣工.1929年6月1日民国政府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所在位置
南京
整体设计形式
成钟状,“自由钟”,景观建筑延中中心轴对称
中山陵主体建筑顺山势而筑,无明显界限。
景观视线
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为整个景观的组成部分,是设计师设计的景观视线。
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有三个拱门,上书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三民主义分书“民族”、“民权”、“民生”。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一座,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殿堂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