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教案圆的认识(一)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学科的第一单元第1课时,教材采用北师大版。

本单元将全面介绍圆的概念、性质及相关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及圆的相关术语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并能正确描述圆;2.学习和掌握圆的相关术语,如圆心、半径、直径、弦等;3.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种类的圆;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简单的圆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圆的定义和相关术语的含义;2.圆心、半径、直径、弦等的区分和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已学过的几何基础知识,引出课题:圆的认识(一)。

2.出示图片,询问学生对这幅图的认识。

3.提问:其中,白色的部分是什么,红色部分呢?整个图形叫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答案:白色部分为圆心,红色部分为圆周,整个图形叫圆。

2. 探究圆的基本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已知圆的图形,结合图片解释圆的定义。

2.教师出示圆的定义,并解释和比较直线、射线、线段和圆的定义区别。

3.引导学生说出圆的特点: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4.提出问题:通过画图表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均相等的距离,如何解决此问题?引导学生用圆规和卡尺解决此问题。

3. 掌握圆的相关术语1.出示圆,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术语:圆心、半径、直径、弦、弧等。

2.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引导学生观察和分辨半径、直径和弦的图形特征和区别。

4.教师出示破损的环圆板,引导学生观察并将其修缮,以此巩固圆的相关术语及面积计算方法。

4. 归纳总结1.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记忆与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组合图形等形象方法进行自主尝试和巩固。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通过课前提前预热以及课堂导入,学生基本掌握了圆的定义和相关术语的含义。

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提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如共同完成一个与圆相关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注重小组评价,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鼓励,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小组评价,让他们能够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鼓励他们持续努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操场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
2.直观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圆的定义和特征,使抽象的圆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多元化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关注他们的课后实践,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通过对圆的认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实物模型,如硬币、圆形的物品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引发学生对圆的好奇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圆第一课时 圆的认识(一)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圆第一课时 圆的认识(一)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圆第一课时圆的认识(一)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认识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2.能够区分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3.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圆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2.区分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1.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的理解;2.对于圆与其他图形不同的判别。

教学内容一、复习阶段 - 回归几何基础知识,复习点、线、面等相关概念。

二、引入新知阶段 ### 听课教师出示圆的图片,带着学生一起看,并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 观察图形的线条,发现是否有所规律; 2. 观察图形内部,发现是否有所特殊性质; 3. 提问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得出一些相关结论。

讲解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

2.重要概念:•圆心:定点•半径:圆心到圆周上的点的距离3.使用相应符号的记号表示:•圆心:O(大写字母O)•半径:r三、巩固练习阶段 ### 课堂练习 1. 给出若干张图形图片,其中有圆和其他一些图形,让学生辨认出圆并圈出来。

2. 出题人在纸上画一圆,学生在圆周上随机挑选两个点,测量出两点之间的距离并将数据记录下来,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结论。

课后习题1.P7课时练习题 1~4。

2.拓展题:画一个圆,以圆心为坐标原点,坐标轴上正方向为正,负方向为负,该圆上点的坐标为(3,4),该圆的半径为多少?教学反思这个教案的构思是从基础入手,首先通过复习点、线、面的相关概念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圆,再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点,引导学生定义出圆,带领学生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并将这些概念用符号进行表示。

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圆的定义,圆的半径,直径,圆心,圆的对称性,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这些内容是学生对圆的基本认识,为以后学习圆的进一步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特殊性质,如对称性和周长、面积的计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圆的特点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了解圆的对称性,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自己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规,直尺,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等。

2.课件: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动画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什么是圆?圆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以及圆的对称性。

同时,让学生实际操作,测量硬币的半径和直径,加深对圆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每组给出一种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总结出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4.巩固(10分钟)利用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在教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这一课时,我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主要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页至第3页,涉及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圆的模型、直尺、圆规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记录表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自行车轮、地球仪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圆形的特点。

2. 概念讲解:接着,我利用PPT展示圆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并通过圆的模型进行直观演示。

3. 周长计算:我讲解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即C=2πr,同时利用PPT展示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随堂练习。

4. 面积计算:我接着讲解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即A=πr²,同样利用PPT展示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随堂练习。

5.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一道典型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6.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几个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板书,包括了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并写下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整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3页的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定义,以及第104页的圆的特征。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来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圆的定义、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圆的直径和半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圆形的实物、直尺、铅笔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体,如篮球、地球仪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点。

2. 圆的定义:通过PPT展示圆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是一个闭合的曲线,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3. 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会用实际的圆形物体来展示直径和半径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定义。

4. 圆的特征:通过PPT展示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5. 例题讲解:我会用实际的例题来讲解圆的直径和半径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7.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圆的直径和半径的计算和应用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圆的定义、直径和半径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圆的特征。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直尺和铅笔画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并标注出半径。

答案:画出的圆直径为10厘米,半径为5厘米。

2. 一个圆的直径是12厘米,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3.14×12=37.68厘米,面积=3.14×(12÷2)²=113.04平方厘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并能够准确地画出圆的形状。

2.掌握圆的直径、半径、弧、圆心等概念,并能够用常识方法认识和理解。

3.能够自己创造性地使用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进行解题,训练思维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互相帮助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会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能够绘制圆形;3.能够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2. 教学难点:1.对圆的直径、半径、弧、圆心等概念区分和认识;2.解决圆与其他图形的相交等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和课堂笔记;2.圆规、直尺、铅笔、橡皮等文具工具;3.小组合作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和方法1. 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1.教师自我介绍,并简单综述“圆形”;2.用实物(如圆形盒子、球等)引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与明确“圆形”概念。

(2)预习展示1.课前布置作业,告知学生要求;2.学生展示作业并进行品评(幸苦做的五个十等奖)。

(3)操练训练1.学生自编两到三个练习题,循环模式出题;2.随机抽取学生一一回答自编练习题;3.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知轻错。

(4)互动竞赛1.小组建立,并通过环节制度,随机答题接受其他班组挑战;2.对于回答正确且最快排名的班组,进行奖励。

(5)讲授知识1.以板书梳理“圆形”的定义,解释圆形几何图形;2.讲解圆的直径、半径、周长、面积和和圆心、对称中心等概念。

3.讲解圆的标注方式、比较常用的半径符号等。

(6)课堂绘画1.开放测量与绘画;2.以圆规、刻度尺和白纸作为造型的绘画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圆形绘画实践;3.留出作品展示和评价时间。

(7)巩固复习1.基于课堂知识,提供混合组卷训练;2.学生进行试卷交卷,并进行批改。

2. 教学方法:1.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探究课程;2.以小组合作为核心,鼓励互助与竞争;3.以讲解、板书和绘画为主,实现知识点的深入学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第1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圆的特征。

(2)会用圆规等工具画圆。

2、过程与方法:在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特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圆的模型、圆规、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引入课1、“观察与思考一”:出示实物图P2。

2、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圆形。

3、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一)二、探索新知1、“观察与思考二”(1)、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2)、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

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2、画一画(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3、认一认(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

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4、画一画,想一想(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

(2)、按要求画圆: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5、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三、巩固练习1、指出下列圆中哪条是半径哪条是直径?2、任意画一个圆,并在这个圆中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四、总结全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有关圆的知识?五、作业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板书:圆的认识——平面曲线图形圆心(o)圆中心一点确定圆的位置半径(r)线段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确定圆的大小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直径(d)线段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d=2rr=d/2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圆》 第1课时 圆的认识(一) 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圆》 第1课时 圆的认识(一) 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及圆的画法,体会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心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1.探索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2.理解同一个圆内的半径、直径的关系。

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圆规、多媒体课件。

学生:剪刀、白纸一张、圆规、直尺、圆形物体一个。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生:想看。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想想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这些图案都是由圆形组成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研究一些有关圆的知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一)二、直观操作1.第一次自主探究——画一画。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圆,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师:同学们用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这些方法有什么特点吗?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特点:(1)利用圆形轮廓描圆、印圆很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2)用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3)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4)用圆规画圆,方便且能画一定大小的圆。

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2.第二次自主探究——用圆规画圆。

学生们用圆规自己尝试画一个圆。

让有成功经验的学生展示图案,对画得不好的,帮助他们寻找原因。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圈,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三、自主探究1.学习圆各部分的名称。

1.1圆的认识(一)(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1圆的认识(一)(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1圆的认识(一)(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课题名称教材: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章节:圆的认识(一)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定义和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圆的特征、圆的定义和性质。

重点:圆的定义和性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探究式教学: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圆的特征。

3. 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三角板、课件学具:圆规、直尺、三角板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圆形的特征。

2. 圆的定义(1)展示圆规画圆的课件,让学生观察圆的形成过程。

(2)提问:什么是圆?3. 圆的性质(1)展示圆的性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2)提问:圆有哪些性质?4. 实践操作(1)让学生用圆规画圆,观察圆的特征。

(2)提问:在画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5.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画圆的经验。

(2)提问:在画圆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6. 课堂小结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对圆的定义、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材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圆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八、互动交流讨论环节:1. 提问:什么是圆?2. 提问:圆有哪些性质?3. 提问:在画圆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问答步骤和话术:1. 提问:什么是圆?话术:同学们,请大家观察课件,看看圆是如何形成的?预期回答:圆是平面上一个点到另一个定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图形。

2. 提问:圆有哪些性质?话术: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到了圆的哪些性质?预期回答:圆的性质有: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直径垂直平分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圆的认识(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圆规教学过程第1课时认识圆⊙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游戏情境。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说一说游戏规则是怎样的。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忆套圈游戏的规则。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在套圈游戏中常用的三种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一致认为:站在圆上到物体的距离同样远,所以用围成圆的方式进行套圈游戏更公平。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知的套圈游戏引入,通过对比哪种游戏方式更公平,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特点,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建构模型,探究新知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并观察比较。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生边说师逐一用课件展示。

师:请大家观察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圆(课件出示圆)和这些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圆的曲线特征。

2.联系实际,初步感知圆。

(1)在生活中你们都见过哪些圆形物体?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用课件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圆。

(2)引导学生画圆。

师: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应用也很广泛,你能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吗?学生自由画圆,教师讲评。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画的,用了什么方法。

比较一下,谁的方法画出的圆比较好?同学们一致认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比较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三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三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教案三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教学过程: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

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师:看来大家平时非留心观察。

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

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板书课题)生举例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

二、引导探究新知。

1、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

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

(1分钟)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

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8分钟)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那是什么原因呢?你怎样发现的?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

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

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1 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1 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1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1 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1单元第1课时,主要讲述圆的认识。

教材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半径以及圆周率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直径、半径的概念及圆周率的含义;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定义、直径、半径的概念及圆周率的含义。

难点:圆周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绳子。

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拿出一个圆形物体(如圆形的饼干、地球仪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图形叫什么吗?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的认识。

2. 知识讲解(1)圆的定义:圆是一个平面上所有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符号“π”表示。

3. 例题讲解例题:一个圆的直径为10厘米,求它的半径、周长和圆周率。

解:直径为10厘米,所以半径为10÷2=5厘米。

周长为π×10=31.4厘米。

圆周率约为3.14。

4. 随堂练习练习题1:一个圆的半径为4厘米,求它的直径、周长和圆周率。

练习题2:一个圆的周长为25.12厘米,求它的直径、半径和圆周率。

5. 巩固知识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并测量它的半径和周长,验证圆周率的值。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一第一课时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一第一课时




在学生已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的了解圆的各部份名称。学生对圆心与圆
的半径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第一单元第1课时
课题
圆的认识(一)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
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
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教具
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作业
1、教材第5页练一练
2、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半径、直径的含义,掌握圆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与给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圆的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3. 圆的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4. 圆的性质: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圆的半径相等;圆的直径相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以及圆的性质。

2.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圆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

3.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4. 活动二:让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圆的认识进行总结,强调圆的性质和应用。

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2. 圆的半径和直径3. 圆的性质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绘制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并标注出圆的半径和直径。

2. 让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学生对圆的认识有了直观的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圆的性质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应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圆的认识(一)》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学生对圆的认识有所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示范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示范课教案

第一单元圆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教材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圆与这些图形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图形。

虽然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他们仅仅感知了圆这个图形的形状特征,并不认识圆内在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圆的结构特征。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圆,本课时设计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几个层层递进的认识活动:首先围绕套圈游戏公平性问题的探究产生圆,体会圆的优越性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1/ 11画圆,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在画圆的基础上,清晰组成圆的要素、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然后结合“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进一步认识圆区别于其他图形的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结构特征。

2.在画圆的过程中,理解同圆中半径、直径以及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3.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认识圆,在操作观察中掌握圆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2/ 11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下面三种套圈方式,哪种方式更公平?什么是公平呢?课堂活动一:想一想,在套圈游戏中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种套圈游戏,将人物和小旗抽象成线和点。

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二种套圈游戏,将人物和小旗抽象成正方形和点。

3/ 11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三种套圈游戏,将人物和小旗抽象成圆和点。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家与小旗的距离相等,所以就公平。

小结:小朋友们站成圆形进行套圈游戏,这样才是最公平的。

圆上的每一个点到小旗(定点)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课堂活动二:活动1 :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画一个圆。

活动2:认一认圆的各部分名称。

活动3:探究同一个圆中半径之间、直径之间、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师:要想研究圆,我们首先得有一个圆,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个圆?4/ 11小结:用手指画圆的过程中,固定点和距离是不变的。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圆的认识(一)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圆的认识(一)  教案

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课时目标导航一、教学内容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教材第2页和第3页“试一试”)二、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及画法,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字母表示。

2.理解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3.培养观察与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及画法,并能准确表示出圆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圆形实物、细绳、教用圆规学生准备:剪刀、细绳、三角板、圆规、直尺、硬纸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观察下图,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学生集体回答:它们都是圆形。

[教师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一)]二、学习新课1.认识圆。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问题1情境图)图1图2图3师:如图1,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从公平性上考虑,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师:如图2,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也不公平。

师:以上两种方式都不公平,那怎样才可以公平呢?为了使游戏公平,你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提示:如图3公平。

教师追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大家与小旗的距离都相等就公平了。

师: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

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学生思考,指名学生回答) 2.画圆。

师:你能动手画出一个圆吗?(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师:你们都画出来了吗?是怎样画出来的呢?(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反馈,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画法1:是用手直接画出来的。

画法2:是用圆形卷笔刀画出来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1.学生对圆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性不够熟悉,需要个别辅导和针对性指导。
2.在操作圆规画圆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技巧不熟练、画圆不标准等问题,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示范。
3.学生在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出现思路不清晰、计算不准确等情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逐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对,这些图形分别是圆和长方形。今天我们要重点来学习圆的知识。”
3.教师接着提问:“那么,你们知道圆有什么特点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对圆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PPT展示圆的基本概念,如圆心、半径、直径等,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
-圆与其他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你是如何理解圆周率的?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出示几道关于圆的练习题,如计算圆的周长、面积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对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探索圆的特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规律性和美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毅力。
-知识讲解: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各部分名称及特性,让学生对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课第1课时。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对圆的再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圆,教材设计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几个层层递进的认识活动:首先围绕套圈游戏公平性问题的探究产生圆,体会圆的优越性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画圆,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在画圆的基础上,明晰组成圆的要素,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能力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

学生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则是曲线平面图形,因此,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体会圆的结构特征。

2.在画圆过程中,理解同圆中半径、直径以及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并会用圆规画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圆规画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步认圆师: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圆,圆很美丽,由圆构成的图形也很美丽,大家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圆?学生回答。

师: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圆,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一))【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认知圆,尝试画圆1.认知圆。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师:原来他们在玩套圈游戏,大家平时有没有玩过套圈游戏?大家觉得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集体交流。

生:(通过比较、讨论得出结论)最右边那幅图的方式最公平,因为每个人套圈的距离相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秋)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秋)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一章的第一节——圆的认识(一)。

我们将要学习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含义,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定义、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用圆规和直尺画圆的方法。

难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圆形教具。

学具:每人一份圆形纸片、圆规、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向同学们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假如我们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2. 知识讲解:(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与给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直径和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3)用圆规和直尺画圆:画一个点作为圆心;然后,调整圆规的距离,使其等于圆的半径;固定圆规的位置,旋转直尺一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3. 例题讲解:例题: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10厘米,求这个圆的半径。

解: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以半径为10厘米除以2,即5厘米。

4. 随堂练习:练习题: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8分米,那么它的直径是多少?答案: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以直径为8分米乘以2,即16分米。

5. 知识应用: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那个操场画圆的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圆的定义:平面上所有与给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用圆规和直尺画圆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圆的直径是12厘米,求这个圆的半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 。
3、
四、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想: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同一个圆中的半径都相等吗?直
径呢?(放动画)
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
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
三、认一认
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教具
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作业
1、教材第5页练一练
2、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
通过正反例的练习,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
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




圆的认识(一)
圆(本质特征):圆上各点到定点(半径)的距离都相等。
圆的画法:
圆的相关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它们也都相等。
第一单元第1课时
课题
圆的认识(一)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
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
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学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