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班牙歷史
西班牙擁有悠久的歷史。

在公元前35,000年前後,西班牙就出現了智人。

公元前九世紀是斐尼基人、古希臘人、迦太基人以及凱爾特人開始進入伊比立亞半島。

隨後到了公元前218年,羅馬人開始佔領伊比利亞半島。

羅馬人的入侵對現代西班牙的語言、宗教和法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公元四世紀,日爾曼部落入侵。

到公元五世紀,西班牙被西哥德人征服,隨後在公元711年,穆斯林的北非人摩爾人入侵西班牙,西班牙人開始了驅逐入侵者的戰爭。

這場戰爭持續到1492年。

在1512年,西班牙完成了統一。

15世紀末,西班牙已經成為一個殖民大國,逐漸成為西班牙帝國(Imperio Español)。

16世紀,西班牙通過在美洲獲得的巨大財富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西班牙對殖民地的土著居民進行了種族滅絕似的屠殺,但是然而由此引發的持續反抗鬥爭最終使得西班牙的國力衰退下來。

18世紀的君主王位繼承戰爭使得西班牙陷入了毀滅的災難,西班牙先後失去了比利時、盧森堡、米蘭等地。

隨著19世紀法國拿破崙的入侵,西班牙在整個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反抗鬥爭。

這時期西班牙開始失去她在美洲的殖民地,並最終導致了1898年的美西戰爭。

20世紀的初期曾經帶來的一段時期的和平,獨裁統治(1923年—1931年)結束後第二共和國誕生。

隨著政黨的日益增多,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壓力,連同未受控制的暴力活動,導致了1936年七月發生了西班牙內戰。

接著國家主義者打敗共和黨人上臺,法朗西斯科.佛朗哥開始對西班牙實施長達36年的獨裁統治。

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里,西班牙轉變成為一個擁有繁榮旅遊業的現代工業經濟國家,佛朗哥將軍於1975年9月去世,在此之前他指定了胡安.卡洛斯王子作為他的後繼者。

胡安·卡洛斯王子假裝答應接受了國王以及國家元首的頭銜,但卻開始領導西
班牙向更文明的現代化民主國家轉變,特別是反對了1981年的政變企圖。

1976年7月國王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蘇雅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

這標志著西班牙同佛朗哥專制制度的徹底決裂。

西班牙在1982年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隨後在1986年,西班牙加入了歐洲聯盟。

西班牙建築
「西班牙」只等於「鬥牛」加「佛朗明哥舞」?一般國人對西班牙
的印象並不深刻,當被問及對西班牙有何了解時,最多的答案不外
乎是鬥牛與佛朗明哥舞(flamenco) 。

沒錯,鬥牛與佛朗明哥舞的確是西班牙獨特的文化與藝術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不過,西班牙可不是只有鬥牛與佛朗明哥舞,如果你以為去西班牙只有這兩種獨特文化可供欣賞,那你就錯了。

本文將從建築的角度來看西班牙,以管窺西班牙多樣的面貌。

不同民族造訪西班牙所留下來的歷史遺跡使西班牙的建築呈現出多樣的風格與面貌,所有歐洲風格的建築都可在西班牙一覽無疑。

以下本文以圖文的方式來做一簡單介紹:
圖一:Medinaceli 的凱旋門
圖二:Segovia 的古羅馬水道橋 羅馬式建築 ( 西元三世紀末至西元五世紀) :代表建築有凱旋門、橋樑、輸水道、圓形劇場與圓形競技場等。

目前仍保持為數可觀的數量。

圖一為Medinaceli 的凱旋門 ;圖二為 Segovia 的古羅馬水道
橋。

西哥德式建築:為基督教徒於西哥德時代所建造的教堂,不過後來被入侵的回教徒所破壞,留下的遺址並不多,其中之一是西元661 年所建的聖胡安巴紐斯教堂 (iglesia de San Juan de Banos) ,位於巴連西亞 (Palencia) ,特徵為石砌的圓形屋頂、馬蹄型的拱門與方形的祭室等,見圖三與圖四。

圖三圖四
阿拉伯式建築 ( 西元711 年至 1492 年) :其建築以為數不少的城堡(alcázar) 、清真寺 (mezquita) 與王宮為主,代表性的建築有哥多瓦(Córdoba) 的清真寺 ( 圖五) 、格拉納達的阿蘭布拉宮 (la Alhambra) ( 圖六 ) 與塞維亞的璽拉達鐘塔 (la Giralda) 等。

其特色為善用大量的花草圖案與幾何圖形作為裝飾的瓷磚或雕飾。

圖五圖六
西班牙除了阿拉伯式建築之外,還有另外兩種有回教風格的建築,一為el mudéjar ,在此意為在基督教統治下經由回教徒所建造的建築;另一為mozárabe ,意為在回教統治下,基督徒所建造的建築。

只有西班牙才存在這兩種混合多文化 ( 回教、羅馬與哥德式) 的建築,阿拉貢保存最多這種樣式的建築。

圖七為mudéjar 式的城堡(Segovia 的柯卡堡(Coca)) ;圖八為mozárabe 式的建築。

圖七圖八
羅馬式建築 ( 西元1000 年至 1200 年) :即羅馬風格,特色是以厚實、堅固的石頭建成、樣式簡單、厚牆、小巧的窗戶與馬蹄型拱門,見圖九。

圖九
哥德式建築 ( 西元1200 年至1500 年 ) :建築本身比例勻稱,高聳的尖塔與火燄的裝飾為其特色,在西班牙不少地方的教堂都可見到這種建築風格。

圖十為布爾哥斯 (Burgos) 的教堂。

而後哥德時期 ( 西元十六世紀) 的建築傾向於精雕細琢,此種工夫細緻的風格在西班牙稱為銀匠式 (plateresco) ,薩拉曼卡 (Salamanca) 大學為此樣式的的代表,見圖十一。

圖十圖十一
艾雷拉式 (herreriano) 建築西元十六世紀 ) :相對於過分強調裝飾的銀匠式風格,十六世紀後葉,則出現運用直線條、簡單但宏偉氣派的建築風格,創造此一風格的人為胡安‧艾雷拉(Juan de Herrera) ,他的經典之作是集修道院、王宮與陵寢於一身的建築物—艾雷斯科里亞 (El Escorial) ,是為當時的國王菲利浦二世所建造的,此建築有「世界第八大驚奇」的稱號,見圖十二。

圖十二
巴洛克式建築 ( 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 :巴洛克建築的特色為運用曲線條與精美的圖形作為裝飾,其風格與艾雷拉風格相反,其代表性建築為建築師荷西‧邱里格拉(José Churriguera) 所設計薩拉曼卡主廣場 (la Plaza de Salamanca) ,如右圖十三。

新古典主義 ( 十八世紀) :風格回到希
臘與羅馬樣式,著名的代表建築有馬德里的
阿卡拉門(Puerta de Alcalá) ( 如右圖十四 )
與普拉多美術館 (Museo del Prado) 。

高迪(Antonio Gaudí,1852-1926) :加泰隆尼
亞人,西班牙建築天才,其建築風格極富創造力。

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巴塞隆納,右圖十五為他的經
典作品 -- 聖家堂 (la Sagrada Familia) ;桂爾公園
(Parque Güell) 、巴由之家(Casa Batlló) 與米拉
之家(Casa Milá) 也都是高迪重要的建築作品。

西班牙兩千多年的歷史都顯現在建築當中,西班牙有不少建築與歷史古蹟已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總會列為世界遺產,這些世界遺產散佈在西班牙各地,多達二十一處,如 Segovia 的古羅馬水道橋、哥多瓦的清真寺、格拉納達的阿蘭布拉宮、艾雷斯科里亞宮等等,這些建築與歷史古蹟每年吸引不少世界各國的觀光客前來欣賞,每年多達四千多萬人次,已成為西班牙觀光事業與經濟的重要
資產。

西班牙繪畫
代表性畫家
葛雷柯﹝El Greco﹞﹝l541 ~ 1614﹞
葛雷柯被譽為是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從他的作品,可看出其廣受多家影響的淵源,如:提香﹝Titian﹞、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巴沙諾﹝Bassano﹞、拉婓爾﹝Raphael﹞、杜勒﹝Durer﹞、以及彭托莫﹝Pontormo﹞、巴米加尼諾﹝Parmigianino﹞等義大利中部矯飾主義畫家。

葛雷柯揉合各家之長形成自己極端個人化的矯飾主義風格,他用色陰沈而尖銳,常用藍色、黃色、鮮綠和生動的粉紫色作強烈對比,畫中人物肢體刻意拉長,呈現神經質似的緊張感,使其作品具有高度的個人色彩。

葛雷柯那忘形而熱烈的風格,隨著時間更趨明顯,常常反覆地表現在同一主題之上。

其代表作「歐貴茲伯爵的葬禮」畫幅巨大,
將現實事件與超自然的景象融合而不突兀,畫面左下角的小男孩似乎扮演一個引介者,將觀者的視線導入畫中。

作品中伯爵的屍體穿戴華麗,無力的倒在畫面下方,其靈魂則被天使引領到天上。

整幅畫作由下往上,呈現了戲劇化的變形,使觀者確有自人間仰望天堂之感。

維拉斯奎茲﹝Diego Velazquez﹞﹝1599 ~ 1660﹞
維拉斯奎茲是葡裔的西班牙畫家,生於塞維爾﹝Seville﹞。

他在塞維爾停留至 1622 年,前期的作品顯示他偏愛以自然主義的方式表現強光照射下的物體。

1623 年到馬德里並擔任宮廷畫家。

他的作畫速度不快,下筆謹慎,技巧考究,色調肅穆晦暗。

許多肖像畫以簡單色彩作背景,使人物的輪廓浮現出來。

1628 年當魯本斯﹝Rubens﹞訪問馬德里時,維拉斯奎茲與之會面,雖然他們之間的看法、個性及藝術修養大不相同,但是維拉斯奎茲仍然從魯本斯那裡學到很多。

1629 年維拉斯奎茲旅跡熱那亞、威尼斯、羅馬及那不勒斯,在義大利期間,他曾專注於男體和豐富多層次的色彩,如《伐爾肯的熔爐》﹝The Forge of Vulcan﹞。

他回國後所作的肖像畫,色彩極為鮮豔,是菲力普四世恐怖統治下,唯一幾個歡樂年頭的寫照,如《菲力普四世像》﹝Philip IV﹞,有一種類似魯本斯的豐富感。

1648 年維拉斯奎茲伴隨使節團到義大利護送奧國的瑪莉亞納﹝Marianna of Austria﹞,而重訪熱那亞、威尼斯、羅馬及那不勒斯。

期間並完成了幾件作品,如《維納斯對鏡梳妝》﹝The Toilette of Venus﹞和《教宗英諾森十世》﹝Pope Innocent X﹞,這兩件作品都極為出色。

哥雅﹝Francisco Goya﹞﹝1764 ~ 1828﹞
哥雅於 1776 年開始為皇家織造廠繪製織錦的大型素描草圖,由此展開一生成功的事業,到了 1799 年他已經被西班牙宮廷任命為首席御用畫師。

然而,1792 年他因病失聰,連帶地作品也改變了,他繪製了一系列名為「幻想畫」的蝕刻作品,這些作品變得粗暴並反諷地攻擊當時的禮儀、風俗以及教會的弊陋。

1819年,哥雅開始從事石版印刷的新藝術創作,他完成了許多鬥牛畫、單版版畫、利用蝕刻法和細點蝕刻法做成的銅板畫。

哥雅受到提也波洛﹝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的西班牙濕壁畫的影響後,開始大量繪製裝飾性作品。

他曾潛心研究過前任宮廷畫師委拉斯蓋茲﹝Diego Velazquez﹞的作品,因此他的風格到最後,竟趨於印象派的形式。

他對十九世紀法國繪畫的影響很大,尤其是馬奈﹝Edouard Manet﹞,因此哥雅在西方被譽為古代大師的延續,現代繪畫之開創者。

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 ~ 1973﹞
畢卡索是西班牙畫家、雕塑家和版畫家,他的作品變化多端,涵蓋住絕大多數二十世紀藝術家發展的樣式。

畢卡索的父親是一位素描教師,他從小就非常早熟。

1900 年首度走訪巴黎時,就展露出卓越的素描天分。

從 1901 年到 1904 年是他的藍色時期,這是從當時他的畫作的主要色彩而得名,他用內斂的象徵手法專注表現窮人生活動人哀感的地方。

1904 年,畢卡索遷居到巴黎,步入玫瑰時期。

這時期他的作品是前期風格的延伸,但色調較暖和,含意較深奧難解,此時他最偏好的題材之一是馬戲團的團員。

他並領略出塞尚的形式架構以及非
洲藝術、古伊比利藝術嚴峻的純樸感,因而以《亞威農的姑娘》﹝Les Demoiselles d'Avignon﹞突破束縛,進入原型立體派階段。

1930 年代畢卡索開始運用多種風格作畫,強調曲線或雕刻質感,並且受到貢薩列斯激勵,嘗試製作金屬雕塑。

他的版畫和書籍插畫作品也不在少數。

1937 年,畢卡索在西班牙內戰啟示下完成他聲譽最隆的畫作《格爾尼卡》﹝Guernica﹞,大肆攻擊人類殘愚昧的行徑。

畢卡索創作生涯到了後期雖然創作力力不減,但是成就已不如前期。

在二十世紀的藝術史中,沒有一位藝術家對當代人類的影響能夠超越過他。

達利﹝Savador Dali﹞﹝1904 ~ 1989﹞
是一位著名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畫家,因他的超現實作品而聞名。

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將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起。

他有一種對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熱愛好,並影響至他的公眾藝術形象,使他的藝術愛好者與評論家異常苦惱。

米羅﹝Joan Miro﹞﹝1893 ~ 1983﹞
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寫實主義的代表人物。

米羅1893年出生於西班牙的巴塞隆納,父親是一位金匠和珠寶商。

胡安·米羅14歲時進入巴塞隆納的St. Luke藝術學院學習,早年接觸過許多前衛藝術家,如梵谷、馬蒂斯、畢卡索、盧梭等人的作品,也嘗試過野獸派、立體派、達達派的表現手法。

逐步形成了完全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

他的代表作為1957年到1959年間創作的兩項陶壁作品——太陽和月亮之壁。

歌唱家
多明哥
何塞·普拉西多·多明哥·恩比爾(José Plácido Domingo Embil,1941年1月21日—),西班牙籍歌劇演唱家,20世紀後半頁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並以響亮、清晰和強而有力的嗓音聞名於世。

除了演唱以外,多明哥近年開始接觸指揮和歌劇院管理工作,現時還是美國華盛頓歌劇院和洛杉磯歌劇院的總監。

多明哥出生於西班牙馬德里,8歲那年隨家族所經營的查瑞拉歌劇團移居墨西哥。

多明哥其後入讀墨西哥國立音樂學院,並在1958年,曾為凱撒·柯斯達 (César Costa)領隊的搖滾組合,黑色牛仔褲(Los Black Jeans)提供伴唱。

雖然多明哥主修鋼琴和指揮,但他卻在1959年5月12日在瓜達拉哈拉的迪哥拉多大劇院(Teatro Degollado)首次登臺,出演查瑞拉歌劇《瑪莉娜》的配角帕斯奎爾。

其後多明哥出演過威爾第《弄臣》中的巴爾沙,和普朗克《修道院裡的對話》中的告解神父。

多明哥首次出演主角是在蒙特瑞出演《茶花女》的男主角。

自1962年起的兩年半,多明哥在特拉維夫的以色列國立歌劇院,在280場演出中出演了12角色。

1985年9月19日的墨西哥城大地震中,多明哥家族的多位親人不幸罹難。

多明哥當時也親身投入救災工作,並在次年舉辦了慈善演唱會和發行紀念專輯。

2007年1月25日,多明哥宣佈自己「歌唱生涯中的最後變動」,將會在2009年轉換行當,改唱男中音,並將出演威爾第作品中最高難度的男中音角色——《西蒙.玻卡列拉》中的主角,熱內亞總督西蒙.玻卡列拉。

令多明哥在古典音樂界以外名成利就的是和帕華洛帝、卡列拉斯二人主唱出演的三大男高音演唱會系列。

這系列的演唱會首先在1990年世界盃賽期間在羅馬舉行,初衷是為卡雷拉斯國際血癌基金會籌款。

但由於演唱會獲得空前成功,因此此後再舉行了三次,分別在1994年世界盃期間的洛杉磯、1998年世界盃期間的巴黎和2002年世界盃的橫濱。

而在2006年世界盃期間的柏林,多明哥和另外一對當紅的歌劇界的「夢幻情侶」——安娜.奈瑞貝科和羅蘭杜.維拉呈共同主唱了一場歌劇音樂會,非常成功。

卡列拉斯
何塞·卡列拉斯·科爾(José Ca rreras Coll,1946年12月5日—),是西班牙籍歌劇演唱家,20世紀後半葉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是演繹威爾第和普契尼作品中男高音角色的權威之一。

卡列拉斯出生於西班牙的巴塞隆納,自幼便開始展現自己的音樂天賦。

他的首次公開表演便是在八歲那年,在西班牙國立電台演唱著名詠嘆調《善變的女人》(La Donna è Mobile)。

十一歲那年,卡列拉斯便在里西奧大劇院擔任童聲高音,曾出演《波西米亞人》第二幕中的小頑童和法雅所作的《彼得羅先生的木偶戲》(El retablo de maese Pedro)中的旁白。

其後卡氏入讀里西奧高等音樂院(Conservatori Superior de Música del Liceu),並在自己畢業後於里西奧大劇院的首演,擔任《諾瑪》中的男主角。

他的首演獲得了和他同場獻藝的當紅女高音卡芭葉的垂青。

卡芭葉隨後邀請卡列拉斯主唱董尼采第的《魯克雷齊雅.波及亞》 (Lucrezia Borgia),這個機會成為卡列拉斯事業上的首個突破。

24歲那年,卡列拉斯首次在倫敦登臺,與卡芭葉同台在一場《馬力雅.斯圖牙達》(Maria Stuarda)的歌劇音樂會中演唱。

此後,他們兩人在共同主唱過超過15部歌劇。

1972年,卡列拉斯第一次在美國演出,劇目為《蝴蝶夫人》。

1974年,卡氏分別在歐洲幾大歌劇院的排演劇目中首次登臺主唱,包括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弄臣》、倫敦皇家歌劇院的《茶花女》和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托斯卡》。

次年,他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首次亮相,主唱了《假面舞會》。

此時28歲的卡列拉斯,已經擔綱主唱過24部歌劇了。

1987年,正當卡列拉斯的事業攀上高峰時,他卻被診斷出患上血癌並據說只有十分之一的生存機會。

經過一年多的化療和放射性治療,最終卡氏靠骨髓移植得以痊癒,重回歌劇演唱界。

自此,卡列拉斯更加關注血癌病人的權益。

1988年,他成立了卡列拉斯血癌基金會。

自1995年起,他每年都在德國來比錫為血癌患者舉行慈善音樂會。

西班牙美食
TAPAS
TAPAS,是西班牙的開胃菜也是下酒菜,或者有人把它當作是主餐之間的點心。

一開始是酒館裡用小碟盛來的小菜,給客人下酒吃的,西班牙人最喜歡一邊喝酒,一邊享用小菜。

一直發展到現在,種類越衍越多,甚至已經變成了主餐了。

Tapas 在西班牙的飲食習慣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西班牙人的午、晚餐用餐時間和其他國家很不一樣,一般的午餐時間是下午 2-4 點,晚
上 9-11 點才用晚餐,中間漫長的休息時間喜歡到酒館喝啤酒,這時候 Tapas 便成了增進喝酒氣氛的要角了,對西班牙人來說,這樣才是懂得生活。

有些酒館,是隨酒附送 Tapas 的,在這些酒館內可以盡情享受西班牙人的熱情。

Tapas以鹹的食物為主,有冷熱盤之分,肉類和海鮮或蔬菜類都有。

冷盤,多搭配麵包,佐以各種餡料及橄欖油,加上洋蔥末、蛋黃層,十分可味開味。

熱食部份則多為油炸類,海鮮及肉類皆有,如炸雞翅或炸墨魚等。

蔬食類的Tapas則多以清蒸、拌醋,或者是佐以奶油等。

番茄青椒拌章魚是當地相當受歡迎的一道Tapas。

肉類的 Tapas,則以排類、肉串等,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人和台灣人一樣都會食用動物內臟,這也是西班牙人有別於一般歐陸國家的地方。

有些酒館因某一樣招牌Tapas做出了名聲,索性就成了專賣店,就連店名也都以這個招牌Tapas為名,客人只需點飲料,便可直接上這道招牌,故份量也比較大。

西班牙 Tapas 的種類如此繁多,以經和主餐沒有什麼兩樣了,足見西班牙人是多麼重視飲酒的氣氛。

這道用新鮮海鮮、肉類搭配上蔬菜及特疏香料,如:藏紅花等慢慢燜製而成的米食,口味十分特別,也足具代表性。

這道美食以位於西班牙東部的瓦倫西亞最聞名,有時也能在其他如:馬德里、巴賽隆納等大都市某些特別的餐館品嘗到。

據說是早期的漁民將當日賣不完的海鮮和飯加上香料慢慢悶出來的簡易料理,為了不想浪費食物,就演變成今天的西班牙招牌料理
西班牙海鮮飯份量非常大,通常都於室外以大型的平底鍋烹調。

以來客的人數多寡來決定鍋的大小,鍋越大所需的烹調時間越久,時間越久飯就會更入味更好吃。

因為使用蕃紅花為香料的緣故,所以烹煮出來的飯粒都呈現金黃的,光看起來就十分令人垂涎,加上各式各樣當日的海鮮,鋪滿在金黃色的飯粒上,讓人很難拒絕這份人間美味。

除了純海鮮飯外,也有海陸混合的海鮮飯,裡面除了海鮮類外,也可以加上雞肉等肉類。

另外還有以墨魚汁來料理的海鮮飯,雖然看起來金黃色的飯粒變成黑黑的一片,但是口感和營養價值,可是不在話下的喔。

當然除了海鮮及肉類的,也是有以蔬菜為食材的海鮮飯,加上清爽的橄欖油,一樣也是會令人讚不絕口的。

西班牙海鮮飯 (paella)
這道用新鮮海鮮、肉類搭配上蔬菜及特疏香料,如:藏紅花等慢慢燜製而成的米食,口味十分特別,也足具代表性。

這道美食以位於西班牙東部的瓦倫西亞最聞名,有時也能在其他如:馬德里、巴賽隆納等大都市某些特別的餐館品嘗到。

據說是早期的漁民將當日賣不完的海鮮和飯加上香料慢慢悶出來的簡易料理,為了不想浪費食物,就演變成今天的西班牙招牌料理
西班牙海鮮飯份量非常大,通常都於室外以大型的平底鍋烹調。

以來客的人數多寡來決定鍋的大小,鍋越大所需的烹調時間越久,時間越久飯就會更入味更好吃。

因為使用蕃紅花為香料的緣故,所以烹煮出來的飯粒都呈現金黃的,光看起來就十分令人垂涎,加上各式各樣當日的海鮮,鋪滿在金黃色的飯粒上,讓人很難拒絕這份人間美味。

除了純海鮮飯外,也有海陸混合的海鮮飯,裡面除了海鮮類外,也可以加上雞肉等肉類。

另外還有以墨魚汁來料理的海鮮飯,雖然看起來金黃色的飯粒變成黑黑的一片,但是口感和營養價值,可是不在話下的喔。

當然除了海鮮及肉類的,也是有以蔬菜為食材的海鮮飯,加上清爽的橄欖油,一樣也是會令人讚不絕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