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外生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水推舟精彩纷呈
《半截蜡烛》讲的是二战期间,法国一普通家庭的妇女——伯诺德夫人带领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与德军巧妙周旋,最终成功保护绝密情报的故事。

文本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生动细腻,学生在充分理解体会了当时情境的紧张、德军的凶残、伯诺德一家的镇定机智后,我抛出了问题:“在这场较量中,伯诺德一家中谁是成功保护情报的功臣﹖”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到在斗争中伯诺德一家人互相配合,团结一致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学生在再次深入阅读,深入思考后很快就寻求到了答案。

对“伯诺德一家都是有功之臣”这个答案,大家已达成一致了。

这是我发现李牧还高高地举着手。

他还有什么补充?我示意他发表自己的意见。

谁知,李牧口出惊人:“我觉得伯诺德一家能成功地保护情报,德军中的一位军官也是有功之臣……”话未说完,全班哗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底下的同学纷纷反驳道:“敌人还是有功之臣?敌人还是有功之臣?”颇有把李牧也归为“敌人”之意。

我一听,就已经明白李牧的意思了。

说实话,在备课时,我也注意到了这点:在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取得成功的过程中,这位德国军官隐藏着的人性美是小女儿杰奎琳成功端走蜡烛的不可缺少的机会。

但当时我想,既然这个德国军官并非主角,还是“反面人物”,就不“节外生枝”吧,何况追究起这个
问题,远不止一个“语文”问题这么简单,似乎还涉及到美学、哲学等方面,我就忽略吧,准备打个“擦边球”。

现在李牧竟然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在为自己的“有意逃避”感到惭愧之时,不由为孩子的独特见解感到高兴,同时也激起了我与孩子们共同探究讨论的热情。

今天,就和孩子们一起来学会辩证地“看人”,学会认识一个真正的人,学会评判文学作品中的人。

看着同学们不服中掺杂着迷茫的眼神,我请大家安静下来先听听李牧这样说的理由。

李牧胸有成竹地开口了:“我这样说是因为杰奎琳想拿走那支装有情报的蜡烛时,如果那位德国军官不网开一面让她端走,情报会保住吗?这位军官不也有功吗?”大家似乎被李牧的这番见解镇住了,一时没人反驳了。

李牧的话不无道理:假如这位军官像对待杰克的那位军官一样粗暴,杰奎琳很可能不成功。

不少同学似乎接受了李牧的观点,但他们又不甘心“认敌为友”。

我知道,在孩子的眼里,他们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那样棱角分明,“好人坏人”是泾渭分明的。

他们是爱憎分明的:既然已是敌人,怎么可能再认为他是功臣呢?可矛盾当中又有些理由,于是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我,等待着我的评判。

看来,对这位德军的评价已不是“凶残、狡猾、蛮横”这么简单了。

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丰富的、多立面的个体,都是矛盾的结合体,评定一个人是很难的,哪怕他现在是众人眼中的“敌人”。

这些怎么让孩子们明白呢?怎么让孩子们学会审美文学作
品中的人物呢?怎么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去认识、评定一个人?我在脑子里盘算着。

只有引导学生认清这位德国军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学们,李牧看到了这位德军的网开一面,你们知道他为什么会网开一面?答案在课文中,你仔细读读,想想。

”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们兴奋起来了,纷纷埋头读书。

不一会,许多人就要求发言了。

“杰奎琳模样可爱,又故意撒娇,让这位德军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便不和杰奎琳计较什么了。


“杰奎琳的举动勾起了他作为父亲的情怀,父亲都是爱女儿的,他爱屋及乌。


“他能网开一面,是因为他的女儿不在他身边,杰奎琳的举动蒙混了他的双眼,放松了警惕。


“人心都是肉长的,杰奎琳的可爱娇气让他觉得当时自己的身份就是父亲。


孩子们的发言是那样精彩,他们从描写德国军官的寥寥数语中读到了很多内容,他们对这位军官形象的认识已经趋于丰满。

我趁热打铁,追问:“现在,这位德国军官在你眼里还仅是一个凶残的侵略者的形象?”孩子们有了前面的铺垫,对人物的认识,不管是情感上的,还是客观认识上的,都有了深入透彻的理解,他们的回答更是精彩纷呈。

“这位军官的人性还没有完全泯灭,有着儿女情长,还不全
是坏人”
“他的内心也有柔软的一角,只要碰到了,他的柔情就会显现出来”。

“虽然他是敌人,但是他也有善的一面。


没想到,孩子们的内心也是这样敏感、细致。

看来,他们已能学会初步辩证地看问题了。

不过,我如此引导,是不是在为恶势力歌功颂德?会不会动摇学生的立场?会不会混淆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尽管,我为学生思维的跃进、深入高兴,但我明白,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评价还关乎学生的价值取向,我可不能因为误导了学生。

“那么,李牧的见解你们都同意了?那位德国军官与伯诺德夫人一家一样都是功臣了?”要知道,绕了半天,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呢。

这次,孩子们不是那样极端地认为“敌人就一定很坏”了。

有了对人物的充分认识,孩子的思路清晰了,理解也透彻了。

他们又一次达成一致——这位德国军官可以算是一位“功臣”,不过他不同于伯诺德一家。

他们的出发点、目标不一样。

伯诺德一家“爱国”是“功”的基础,德国军官的亲情“成全”了杰奎琳,算是“歪打正着”的功臣。

有的人为了鲜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还举出了其他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例子。

比如他们最爱的校园小说《淘气包马小跳》中的几个主角,他们的身上融合了诸多因子,有让人爱的,也有让人嫌的,不过很真实。

还有人总结说:“我们看一个人,往往不能以点概面,好人不绝对好,坏人不绝
对坏。

”看着他们心满意足的笑脸,我不由为他们的这场“头脑风暴”喝彩。

我知道,尽管孩子的认识还有些牵强附会,不过,他们有了看透“人“的意识,这对学生在阅读、在生活中去欣赏、评判一个人是大有益处的。

这次的“节外生枝”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它却让我常常回味其中。

它提醒我身为教师不能“得过且过”,不能低估学生。

它让我收获了一种“向更深处溯行”的力量,更让我在课堂教学上有了深深地反思:
一.尊重学生,精彩纷呈的基石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看似与课文关系不大,却充分体现了那位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

我们的学生不是无知无能的被动体,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

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倾听不同的意见时,他们的智力、思维在接受挑战。

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

只要老师懂得以爱心与智慧去引领生命,在预设目标的实施中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我们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有令
人叫绝的“柳暗花明”,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

假如我敷衍了那个孩子的质疑,这堂课一定是“波澜不惊”的。

而那位男孩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虽然变曲折了,但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整个课堂仿佛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水,充满活力。

孩子们是如此的机智、敏慧,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这样的课堂应该是有效的、高效的。

二.激活文本,精彩纷呈的阵地
可以说,文本就是阅读的阵地。

只有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比较,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才有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对话,我们的课堂才会活力四射。

课堂上,我没有急于给学生确定的答案,灌输我的看法,而是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中的寥寥数语挖掘、咀嚼个中滋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人物,捕捉、充分利用文本中宝贵的教学资源。

只有真正用活了文本,学生才会在深层的体验与感悟中提升文本的价值。

试想如果当时我急于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会完全抛开文本语境和意义天马行空,各说各的,将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态消失殆尽。

这样的生成犹如教学垃圾,只会成为教学沉重的“包袱”,成为教学无形的“伤疤”。

高效,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巧妙引领,精彩纷呈的“助产士”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载体,教师、学生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而少有“节外生枝”,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谈何精彩呢?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别样精彩“接生”。

以上案例中,我先让孩子深入文本阅读,再联系生活感悟,最后激情辩论,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

学生通过讨论、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从而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生成性高效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