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东亚地理知识总结
东亚知识点总结框图
![东亚知识点总结框图](https://img.taocdn.com/s3/m/f3374e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0.png)
东亚知识点总结框图一、地理1. 东亚地区- 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等国家,地理位置相对集中,东临太平洋,北临日本海、东海和黄海,南临南海。
- 东亚地区的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景观。
- 东亚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节明显,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多。
2. 主要城市- 东亚地区拥有许多重要城市,其中包括北京、上海、东京、首尔等国际大都市,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地位。
3. 自然资源- 东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和水资源储备国家,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4. 环境问题- 东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和水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这些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历史1. 中国历史- 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包括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朝代。
-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事件,如统一战国、统一全国、科举制度、海瑞罢官、五四运动、中共建党、新四军抗大、抗日战争等。
2. 日本历史- 日本是东亚地区的岛国,历史悠久,包括弥生、飞鸟、奈良、平安、鎌仲、元治等历史时期。
- 日本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事件,如日本战国时期、江户幕府、明治维新、二战战场、战犯审判等。
3. 韩国历史-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历史悠久,包括古朝鲜、高句丽、新罗、统一新罗等历史时期。
- 韩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事件,如朝鲜王朝、三国统一、韩战、光州事件、南北统一等。
4. 朝鲜历史- 朝鲜也位于朝鲜半岛,历史悠久,包括古朝鲜、高句丽、新罗、统一新罗等历史时期。
- 朝鲜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事件,如朝鲜王朝、三国统一、抵抗侵略、金日成走向执政等。
三、文化1.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包括语言、文字、思想、宗教、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
区域地理东亚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东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502e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8.png)
区域地理东亚知识点总结东亚地理位置东亚位于亚洲东部,西临大洋,东临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界赤道亚洲。
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南极洲和北美洲。
东亚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东亚地形地貌东亚地区地形地貌各异,包括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山地等。
东亚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板块构造相对活跃的地区,地震多发。
东亚地区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黄河、松花江等。
东亚气候特点东亚地区气候类型多样,涵盖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不同气候带。
东亚大多数地区的冬天寒冷干燥,夏天湿润多雨。
东亚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明显,气温爬升与下降幅度大。
东亚植被分布东亚植被分布广泛,包括针叶林、落叶林、混交林、草原等不同类型的植被。
东亚地区受季风影响明显,森林面积大。
东亚土地利用分布东亚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水系发达,有利于农业发展。
部分地区山地、盆地、平原间接杂工泉地带多分布耕地。
东亚动植物资源丰富东亚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包括大熊猫、东北虎、大熊、水稻、小麦、高粱等经济作物。
东亚地区为世界重要的环境资源保护地区。
东亚国家及主要城市东亚国家主要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
中国是东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东方巨龙。
日本是东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韩国则位于朝鲜半岛,也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之一。
东亚主要城市包括北京、东京、首尔。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日本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
首尔是韩国的首都,也是韩国最大的城市,是韩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东亚经济发展东亚经济发达,是全球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都具有深厚的历史,而且东亚地区还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非常快速的,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日本在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地理分区——东亚与日本
![世界地理分区——东亚与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9108c22c482fb4daa58d4b64.png)
沿40º N纬线剖面
亚洲高压
印度低压
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哈尔滨
上海
分布:日本北部、韩国北部、朝鲜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 区为温带季风;日本南部(本州南部、九州、四国)韩国 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带季风
⑵内陆为温带大陆 性气候——冬寒夏 热,降水很少
工业主要原料来源
石油来自? 煤炭来自? 铁矿石来自? 棉花来自?
进口原材料
日本和中国的贸易
服装 石油 煤炭 棉 花 水产品 蔬菜
中
日
国
钢材 电子产品 其他工业产品
本
这些经济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何 利与弊?
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不稳定
日 本 的 主 要 工 业 区
主要分布在哪里?
原因?
濑户内工业区
⑷宗教:佛教为主
5、区域内部差异与经济 平原广阔 东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部 水资源丰富 沿 长期耕作,土壤较肥沃 海 劳动力充足 地 多优良港口,交通发达 区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西 部 内 陆 地 区 多高原山地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草原广阔 矿产丰富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科技力量较弱
工农业发达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1.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 体,降低身体重心。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4.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 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阶段小结
海陆位置
位置 纬度位置 地形 地质
岛国
温带
海岸曲折
多优良港湾
气候温暖湿润、海洋性强
人类发展指数: 0.884(极高)
俄罗斯 俄罗斯 中国
世界地理——东亚
![世界地理——东亚](https://img.taocdn.com/s3/m/80e1520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c.png)
●东亚
©地形
东亚大陆的边缘,地质条件复
杂,多山,且多火山、地震。
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
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
岛屿和半岛;地形:多平原、
丘陵。
西部:远离海洋;地形:多高
原、山地。
这种东西地形的差异导致了
地势西高东低,大河多自西向
东,流入太平洋
©气候
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
风(日本)和大陆性季风(中国),
朝鲜半岛有过渡性(日本气候
具海洋性特征,因四周环海,受
海洋影响大,再加上沿岸日本
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且均匀,
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
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为凉爽。
)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
的地区,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
雨,冬季温和湿润,降水的季节
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由于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
陆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
洋,海陆热力差异很大,从而形
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东亚西部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离海洋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从而形成降水较少,年较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并且这一气候区由于东西部距离海洋的远近差异很大,从而东西部气候差异也是十分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即东亚季风区,气候湿润温和;西部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地气候区。
初中地理东亚知识点
![初中地理东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266f8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0f.png)
初中地理东亚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初中地理东亚知识点》①基本定义:东亚就是亚洲东部啦,那通常就是指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国这几个国家所在的区域。
一般来说,这个地方因为相邻,在很多方面有联系又有区别。
就好比邻居,大家挨着住,有些习性或者状况是相似的,但是每个家庭又有自己的特别之处。
②重要程度:在初中地理里它可太重要了。
东亚地区是亚洲文明发源地之一。
这里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在整个世界格局里也有重要地位。
比如说如果把亚洲比作一个大家庭,东亚就像是很有影响力的那一拨家庭成员。
通过学习东亚,你能更好地理解整个亚洲以及整个世界地理格局的部分构成。
③前置知识:得先了解一些基础的地理概念,像经纬度啦,理解地图的基本表示方法,包括山脉、河流、海洋在地图上是怎么表示的等等。
因为这些概念可以帮你清楚地在地图上找到东亚的位置,弄明白东亚地区的地形地貌什么的。
④应用价值:想象你是个大商人,想要做跨国贸易,那对东亚各个国家地理位置、市场状况、资源分布的了解,就能帮你选择要不要跟这些国家做生意,怎么做。
再比如说旅游爱好者,知道东亚各国的风土人情干啥的,就能更好地规划旅行路线啦。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东亚属于亚洲分区知识中的重要一环,在初中地理知识体系中,它和世界地理其他大洲分区知识平行,也和同一大洲内部其他分区相互影响和联系。
就像拼图中的一块,虽然是独立讲述,但少了它整个亚洲的拼图就不完整了。
②关联知识:和气候类型啦、人口分布这些知识点联系密切。
因为东亚的地形影响着气候,气候又影响着人口分布。
像日本山地多,平原少,人口基本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这就和地形、气候都有关系。
③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在于记住东亚各国的主要地理特征并且对比异同。
比如日本多火山地震,这和它处在板块交界位置有关,可并不是东亚每个国家都这样啊。
这就得花心思去分别记忆。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经常考。
选择题可能考东亚各国的首都,简答题可能让你对比东亚某两个国家地理环境的差异等。
东亚知识点总结
![东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dcc77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c.png)
东亚知识点总结一、引言东亚,作为亚洲的一个地理文化区域,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以及蒙古等国家。
这个地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对全球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东亚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进行简要的知识点总结。
二、地理概述东亚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北接俄罗斯,南界东南亚。
该地区地形多样,包括广阔的平原、高山、海岸线和岛屿。
东亚的气候同样多样,从北方的亚寒带到南方的亚热带气候。
三、历史背景东亚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古代文明对整个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文字、哲学、政治制度和农业技术等。
此外,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
四、文化特色东亚文化多元而丰富,包括语言、宗教、艺术、节日和饮食等。
儒家文化在该地区影响深远,佛教和道教也在各国有广泛的信众。
此外,茶道、武道、韩服和和服等都是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经济发展东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日本是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科技和制造业。
韩国和台湾地区也以其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闻名。
六、政治体系东亚地区的政治体系多样,包括单一党派制度、议会民主制度和君主立宪制度等。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日本和韩国则是民主共和国。
七、国际关系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复杂,涉及领土争端、历史问题和经济合作等。
区域内的合作机制如东盟+3(中日韩)和东亚峰会等,旨在促进区域合作与发展。
八、教育与科技东亚国家普遍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
日本和韩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也在近年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九、旅游资源东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现代都市等。
长城、富士山、首尔的故宫等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十、结语东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其经济、文化、科技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发展对世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了解东亚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地区,并与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合作。
世界分区地理--亚洲 东亚 日本
![世界分区地理--亚洲 东亚 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5706660bc5da50e2524d7f60.png)
高中地理世界分区地理部分知识汇总A.亚洲—、亚洲的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东经29度到西经169度;南纬10度到北纬80度。
地跨热、温、寒三个温度带,并且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
海陆位置:北邻北冰洋,东邻太平洋,南邻印度洋,西接地中海。
(二)地形特征1、特点:地势起伏很大,地形复杂;高原、山地面积广,占3/4,(平均海拔950m );中间高,四周低;海岸线曲折,岛屿、半岛多。
2、主要地形区(1)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2)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3)山地: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东西伯利亚山地(4)丘陵:哈萨克丘陵(三)水文特征1.特点: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大河(1)外流河:北冰洋流域:额尔齐斯河,勒拿河,额毕河…………太平洋流域: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洋流域: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拿河…………(2)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流入咸海)、塔里木河、伊犁河(流入巴尔喀什湖)、约旦河(流入死海)特点: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而变化。
3、亚洲几个独特的湖泊(1)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湖—贝加尔湖【淡水湖】;(2)世界上最大的湖——里海[咸水湖】(3)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陆地最低点、最咸的湖泊—死海【-415m】(4)水一半咸水一半淡的湖泊——巴尔克什湖【西淡东咸】(四)亚洲气候1、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2、具体的分布看地图册探究’亚洲气候类型多样的原因’答;跨纬度大;距海远近不同;地势起伏地形复杂总结:东半球,北半球,亚洲在里头;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东西长,纬度多,世界最大洲;分中亚,东南亚,东西南北;亚州山地多,高原大,亚洲地形杂;中间高,四周低,江河放射流;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很复杂;季风性,水热同期促生长,降水不稳旱涝灾。
专题1.2 世界地理—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专题1.2 世界地理—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bd886b0975f46527d3e1b5.png)
经济特点 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匮乏,对外依赖性大。 农业特征: 农业比重小,但现代化水平高。
工业分布: 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以
太
出
平
口 原料、燃料进口 洋
加
沿
工
岸
为
的
主
有
的 产品出口
利
经
条
济
件
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城市和人口集中,市场 广阔
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 且素质高
知识点三:东南亚
地理位置:
相同点:灌溉 不同点:巴基斯坦水利工程主要排除盐碱水, 降低地下水位;印度水利工程主要是排涝
(3)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 什的中巴铁路(如图5中所示),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 展的积极意义。
加强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联系,便于扩大贸易往来;大大缩短石油等能源运输时间和距离,丰富能源来源渠 道,减轻我国能源压力;扩大我国西部地区开放程度,促进经济发展。
气候特征: 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水旱灾害频繁。 地形特征: 亚洲南部,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有印度河、恒河 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河流特征:
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 拉伯海。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注 入孟加拉湾。 物产:水稻、棉花(孟买)、黄麻(加尔各答)、茶叶、铁、锰
(1)分析巴生港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港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 (2)根据橡胶树的生长习性,分析“胶锡地带”拥有橡胶生长的自然条件。(10分) (3)说明我国海南岛发展橡胶种植的不利自然条件。(4分)
(1)距首都近,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用品需求量大;丰富的锡矿和天然橡胶等工业原料出口量大; 铁路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邻马六甲海峡地处国际航运通道等
东亚重点知识点总结
![东亚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a547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e.png)
东亚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
地处东经100°-145°,北纬17°-53°之间。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有高山、平原、盆地、河流和湖泊等。
其中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东亚地区的气候也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季风气候等。
大部分地区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
东亚地区经常受到台风、暴雨、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历史东亚地区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龙头大国,有着5500多年的文明史。
古代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国等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中国历史上,东亚地区出现过多个朝代的兴衰,如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而在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国等地区,也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成就。
东亚的历史故事充满了传奇和传奇色彩,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日本的战国时代等都是令人着迷的历史事件。
三、文化东亚地区的文化传统丰富多样,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建筑艺术、传统节日、饮食习俗等方面。
在语言文字方面,汉语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传播范围广泛。
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语言则分别是日语和朝鲜语。
此外,蒙古国也有着独特的蒙古语。
这些语言文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宗教信仰方面,东亚地区的主要宗教有儒家、佛教、道教等。
这些宗教对东亚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艺术方面,东亚地区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如中国的古建筑、日本的寺庙、朝鲜半岛的宫殿等。
这些建筑不仅在外观上别具一格,而且在结构、设计、装饰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魅力,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传统节日方面,东亚地区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是东亚人民的传统习俗,而且也是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
高二地理东亚知识点
![高二地理东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43a32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5.png)
高二地理东亚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和地球资源等内容。
在高二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东亚地区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资源分布等。
一、地理位置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国家和地区。
它东邻太平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二、地形地貌东亚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和海洋等特征。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多为平原,长江、黄河等河流形成了丰富的农田和人口集中区。
日本由火山构成,地震和海啸频繁,而朝鲜半岛则以山地为主,其山脉延绵起伏。
三、气候环境东亚地区的气候种类繁多,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而西部地区则由于地势高原,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干旱和寒冷特点。
日本由南向北渐渐变冷,南部气候温暖多雨,北部则寒冷而多雪。
四、资源分布东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和天然气等。
中国的北方地区以煤炭和铁矿石储量丰富而闻名,而东部沿海地区则是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区。
日本由于国土面积有限,资源相对匮乏,主要依赖进口。
五、经济发展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其中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发达;日本以高科技产业为主,拥有众多跨国公司。
朝鲜半岛则由于政治制度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综上所述,东亚地理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相信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个地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全文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4b8f3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a.png)
亚热带季风气候:朝鲜半岛南部、日本九州岛、四国、本
州岛南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热带季风:范围小,如中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
西双版纳
(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我国西北地区和蒙古等地
(3)韩国、日本南部6月、7月可出现梅雨天气
3、河流
(1)大陆:多大江 大河;河流流向大河 多 自_西___向_东___流入 _太_平___洋
2、世界经济大国。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生产水平居世界前列。
3、现代化工业国家。工业部门以钢铁、机械、 电子、化学、纺织等为主。许多工业产品的产 量和产值居世界前列。 4、对外贸易发达。
对外依赖性突出,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 国。工业产品也大量销往国外。
5、农业居次要地位
日本从事农业的人数不多,耕地面积不大。但日本农业多采 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不断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领土:北海道、本州、四国、 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 小岛。
(2)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
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 人口单一,99%以上为大和民族。
北海道
九州 四国
2、地形:山地、丘陵为主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
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 (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富士山
40
20
0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石
铜矿石
木材
棉花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
二、日本的经济
1、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的地区, 主要有五大工业区:
(1)京滨区:以东京和横滨为中心,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区。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专题05 亚洲 东亚与日本(课件)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专题05 亚洲 东亚与日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557c391a37f111f1855bbc.png)
又是什么?
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 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 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区域地理知识框架
一、位置与范围 包括的地区或国家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二、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 气候 水文(重要河流、湖泊) 土壤 生物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三、人文地理概况
经济概况(工业、农业、 交通、商贸、旅游等)
城市
学习目标
亚洲的位置、范围。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东亚的位置范围、自然与人文特征。 日本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点。
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地区,读图完成1~2题。
蒙古
甲 黄 河
日本海
黄
乙
丙
海
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
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C)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5、下面对日本的正确叙述是( B)
①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土山,位于四国岛 ②日本最大的岛屿是九州岛 ③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降水较多 ④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国内丰富的人力 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优良的港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C)
高二地理东亚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地理东亚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6cdb3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7.png)
高二地理东亚知识点归纳总结东亚是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较大的地区之一。
它包括了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二地理东亚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 地理位置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北临北冰洋,西连接中亚、南与东南亚相接,东临太平洋。
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对其经济、环境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自然地理东亚具有多样化的自然地理特点。
中国和韩国地处南北气温差异较大的亚洲东侧,而日本则是一个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岛国。
这些自然特点对该地区的气候、地貌和自然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气候与环境东亚地区的气候差异显著。
中国南部和日本属于温暖湿润气候,中国北方和韩国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由于地球变暖等原因,东亚地区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
4. 经济发展东亚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和韩国也是经济强国。
东亚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和服务业等领域。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紧密,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
5. 人口与城市化东亚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有相当规模的人口。
人口的集中导致了城市化的加快,东亚的城市群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区之一。
6.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东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矿产、水资源和农业资源等。
然而,资源的不适当利用和环境破坏成为了该地区的一个严重问题。
各国和地区都开始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7. 区域合作与冲突东亚地区存在着丰富的区域合作和冲突。
东亚峰会、中韩日三国峰会等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加强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地区稳定。
然而,一些历史和政治问题,如领土争端和历史纠纷,仍然存在着冲突的因素。
总结:高二地理东亚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涉及了东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气候与环境、经济发展、人口与城市化、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以及区域合作与冲突等方面。
东亚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
![东亚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d75d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0.png)
东亚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东亚地理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文地貌、土壤类型、植被分布、动植物资源、自然灾害等方面。
东亚地理特征丰富多样,具有较强的地区特色,为东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一、地形地貌1. 东亚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由于受到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地貌。
其中,青藏高原、阿尔泰山脉、日本列岛、韩国半岛等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多变。
2. 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主要由高山、高原和盆地构成,地势险峻,地形多变,是亚洲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中国的盐碱地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4. 东亚地区还有很多特殊的地貌景观,如黄山、张家界、五岳等风景名胜区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气候特征1. 东亚地区气候复杂多变,主要受季风气候和高原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干冷少雨;高原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特点是冬季寒冷多雪,夏季凉爽少雨。
2. 东亚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气候现象,如中国的雾霾天气、台风和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3. 东亚地区气候变化较为显著,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异常气候现象,如极端高温、暴雨洪涝、干旱旱灾等,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三、水文地貌1. 东亚地区水文地貌分布广泛,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是东亚地区的重要河流,河流水资源丰富,为当地的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东亚地区的湖泊众多,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中国西南、日本以及朝鲜半岛等地区。
其中,东亚五大淡水湖中的洞庭湖、鄱阳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东亚地区还有一些特殊的水文地貌景观,如黄河壶口瀑布、长江三峡、日本富士山下的富士五湖等是当地的重要旅游景点。
世界地理分区亚洲东亚
![世界地理分区亚洲东亚](https://img.taocdn.com/s3/m/3b41ffe8a58da0116c1749a5.png)
述亚
南
亚亚亚
亚
和
北
亚
蒙古
500N 朝鲜
日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韩国
1400E
800E
200N
一、东亚的范围和位置 1、东亚五国的首都
( 1 ) 临海国: 中国 (北京) (2)内陆国: 蒙古 (乌兰巴托) (3)半岛国: 朝鲜(平壤) 韩国(首尔) (4)岛 国: 日本 (东京)
2、位置
a.纬度位置: 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b.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亚洲几个独特的湖泊:
(1)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湖—贝加尔湖(淡水) (2)世界上最大的湖 ——里海(咸水) (3)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陆地最低点、最咸的湖泊
— 死海(-415m) (4)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
(西淡东咸)
1、特点:
(1)气候
(
复杂多样。
四
(2)季风
)
气候显著,
帕米尔 高原
高原
中西伯利 亚高原
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德干高原
山脉
美索不达 米亚平原
西西伯利 亚平原
图兰平原
印度河-恒 河平原
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 三 ) 、 亚 洲 的 河 流
叶尼塞河 鄂毕河
勒拿河
黑龙江
印度河
恒河
黄河 长江 湄公河
1、特点: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 射状向四周流,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大河: (1)外流河: 北冰洋流域: 太平洋流域: 印度洋流域: (2)内流河: 阿姆河、锡尔河(流入咸海)、塔里木河、伊犁河 (流入巴尔喀什湖)、约旦河(流入死海) 特点: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 而变化。
世界地理:东亚(含日本)
![世界地理:东亚(含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e8af5817312b3169a451a4c4.png)
-
29
-
30
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
8
⑷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
①分布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 丰富
③成因:因为日本是岛国,气候受海洋影响大大
-
9
⑸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缺乏 森林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分析)
⑹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
10
2、日本的经济
-
21
北海道 渔场
-
千岛 寒流
日本 暖流
22
日本资源来源情况图
-
23
地形剖面图
富 士 山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剖面线
北纬36度
-
24日本
说出下列国家的名称和首都
A
B
C
D
泰国:曼谷
E
老挝:万象
G
柬埔寨:金边
缅甸:仰光
菲律宾:马尼拉 越南:河内
F
马来西亚:吉隆坡
H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
人口数量:12706.6万,
⑹、日本的人口: 民族:大和民族
宗教信仰:佛教
日本文化既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兼有东西 方文化特点。
-
14
-
15
东亚的地形
-
16
东亚的气候
-
17
日本地图
国 旗
国 徽 濑户内海
九州
北海道
津轻海峡
太 平 洋
本州
四国
-
18
-
19
日本资源分布示意图
-
20
东亚知识点总结
![东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ce3ae5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5.png)
东亚知识点总结东亚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国以及中国的台湾省地区。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地理环境东亚地域地理位置东部临海,南临南海、东临东海,北临渤海和黄海,东北部沿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临蒙古国和中亚国家等,总面积1100多万平方公里。
东亚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地貌多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尤其是中国地形复杂,由北向南衰减逐渐,平原逐渐增多。
地势低者约占十分之六。
气候东亚地域气候类型多样,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等。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东亚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东亚的气候以明显分季,年际变化大,地区性降水重,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东亚地域的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居民民族东亚地域的主要民族有中国的汉族、蒙古族、满族、高山族、藏族、朝鲜族等;日本的日本人,以及朝鲜半岛韩国和朝鲜的韩国人和朝鲜人。
东亚主要国家东亚地域的国家主要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等国。
中国是东亚地域的主要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庞大的经济体量。
日本是东亚地域的另一个重要国家,其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韩国也是东亚地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国家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朝鲜处于东亚地域的东北部,政治体制比较封闭,经济相对闭塞。
蒙古国是东亚地域的另一个重要国家,地处中亚东北部,拥有广阔的国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些国家在地区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地区及整个世界的影响力都非常巨大。
东亚历史文化东亚地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一地区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也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东亚地域的历史文化中,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渗透其中,对当地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东亚地域的书法、绘画、建筑、音乐等艺术形式也非常丰富多彩,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知识点归纳 一重要知识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知识点归纳 一重要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18fcffcd15abe23482f4d36.png)
中学高三区域地理复习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知识点归纳一、重要知识点梳理(一)东亚1.概述(1)位置和范围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绝大部分在北温带范围(国家):中国(临海国)、蒙古(内陆国)、朝鲜、韩国(半岛国)、日本(岛国)(2)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3)气候: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受纬度位置影响:分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受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西部内陆(中国西部和蒙古):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4)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种和民族:黄色人种为主,主要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东西部差异:东部沿海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西部内陆人口稀少,畜牧业发达朝鲜半岛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朝鲜: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韩国:汽车、电子、服装等工业发达;蒙古: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现代工业发达中国: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2.日本: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过一亿。
(1)自然地理特征: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地震频繁——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季风气候显著,海洋性强——冬暖夏凉,降水比较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森林、水能资源丰富(2)发达的经济: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美国、欧共体并列成为工业最发达的三极。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岛国多港湾。
不利条件——国内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工业部门齐全:主要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外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最大贸易对象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工业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为日本的四大工业区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东亚[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1、概述:⑴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⑵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⑶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
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范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
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
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2、日本:[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⑴自然地理特征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⑵发达的经济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②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
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
(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
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
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⑥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
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
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
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
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
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⑶主要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3、朝鲜半岛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多岛屿。
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
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
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
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
气候:由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
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二战后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业,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近些年针对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
[注意]朝核问题二、东南亚[读图识记]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2.10个国家(新世纪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东帝汶);3.赤道穿过;4.克拉地峡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⑴范围赤道两侧,100S—250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越南、老挝、缅甸),老挝是惟一内陆国,半岛上的半岛是马来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⑵十字路口的位置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注意]中国的能源安全与泰国的克拉运河计划⑶地形与河流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湄公河平原(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2、居民和经济⑴人口稠密华人众多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人”国家,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达。
宗教:信仰佛教的居民很多,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为著名佛教建筑、泰国将佛教为国教。
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天主教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⑵主要农产和矿产①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
②主要农作物(主食):水稻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平原区,如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此外马来群岛沿海平原也产稻米。
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为稻米产国,其中泰国出口最多。
③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著名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处于东南亚的锡矿带石油主要分布于印尼、文莱,特别是印尼,集中于苏门答腊岛,由于石油丰富被称为“希望之岛”,现在印尼成为东南亚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主要输往日本,当两伊战争爆发时,东南亚的石油尤其显得重要。
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3、新加坡——“花园式城市”⑴ 城市岛国: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
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⑵ 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在转口贸易的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和造船业(最大的工业部门)、海上钻井平台制造(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钻井平台的制造中心)、电子电器业(第二大工业部门)等;利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⑶ 工业布局:重工业集中在西部工业区,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市区以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有少量轻工业,同时合理安排绿地面积。
三、南亚[读图识记]1.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2.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3.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4.北回归线[辨析]“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
1、概述⑴ 悠久的历史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 ~30°N 之间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国家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
居民为白色人种。
⑵ 自然条件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