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理想国》:理性主义的“模仿说”——理念至上的哲学思量,即绝对的真理。

提出“诗如画”的命题,对诗不齿,“一个秩序有定的理想国,有充分的理由对诗人关上大门。

”但敬神的诗和歌颂名人的诗可以进入理想国。

他强调诗是影子的影子(即不真实,是谎言的),与真理是隔层的。

同时强调“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是一个权宜之计,要是哪一天诗人肯改邪归正,随时欢迎回来。

”——即诗人要遵循他理想国的统治—哲学家的法则。

(也是其道德标准的意愿)。

其诗学思想:“为迷狂说”,代表作《伊安篇》。

迷狂的诗不同于模仿的诗。

迷狂是言神之言,即代神而言。

可以说是代表西方非理性主义诗学的一个渊源。

亚里士多德:开启注重经验主义层面的哲学传统。

思想体系;“形式”哲学,(其“形式”即是柏拉图的理念),但他反对柏拉图把理念抽绎出来高架在个别之上的做法,而肯定形式就存在于事物之中。

《诗学》:核心议题之一为模仿正名。

表现:①肯的模仿是人的天性②强调模仿具有普遍性。

诗正是通过必然的认知逻辑和可能的想象虚构,在个别的形象中表述出深层的规律性的东西。

提出诗人应该避免用自己的身份来说话。

判定诗的题材在于叙写行动的人,“高尚的
人模仿高尚的行为”,反之亦然。

《诗学》的主要框架是悲剧结构的探讨。

悲剧是以行动为形式因(《物理学》提出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说明行动是悲剧的灵魂。

他把悲剧分六个成分: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歌曲。

其中情节最重要。

他解释,悲剧是行动的模仿,行动势必涉及人物,而人物必然具有性格和思想。

所以依次看,行动的模仿是情节。

情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悲剧模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人生。

诚然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格,但是他的幸与不幸,都是取决于行动。

“净化说”:净化可以视为悲剧的最终效果。

以“卡塔西斯”(即原词)作净化解,那么悲剧的最后目的便是借情节以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而使之两种情感得到净化。

它意味着悲剧的最终目的,要在观众那里得到最后的完成。

古罗马贺拉斯:《诗艺》秉承亚里士多德思想。

一、合式法则,即尊重规则。

1、反对诗的随意虚构,诗必须切近真实。

2、恰如其分的表现诗中描写的人物:类型说的描述;剧中人物语言要与他的身份遭遇相符合;诗人必须有生活经验和真实感情,特别是倡导寓教于乐,体现文学的教育作用。

二、天才和艺术:不赞成诗为迷狂说;
正确的思考是好诗的起源所在;艺术模仿生活;与柏拉图的诗如画思想比较,贺拉斯认为诗可以有多种类式,同样的阅读也可以有多种方式,而并非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

奥古斯丁:教父思想,《上帝之城》《忏悔录》,《论基督教教义》。

一、文学的罪责:1、新柏拉图主义,把诗人驱除出理想国是民智之举,能起到扶正社会风气的作用,文学的道德作用得到强调。

2、语言问题,文学的做大祸害是不敬神明而为世俗的洪流所驾驭。

3、继承了柏以道德标准为唯一标准的文学评价传统,认为文学偏离理性刺激情欲。

二、论符号:1、区分了事物和符号:把符号定位在指意功能上,显示了符号最一般的特征;语言以言指物事符号,事物也可以指物,也是符号;这里强调的以物指物的符号功能并不涉及每一件日常事物。

2、符号的特征:人言及事物是指事物本身不超越本身之外的意指,言及符号必须超越符号本身。

中世纪阿奎那,基督教神学家(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相近):《神学大全》隐喻的权利:圣经应该用隐喻,用隐喻可以让更多的人理解,隐喻产生再现,人从中得到快感。

经为寓意说:每一个词都有字面义和精神义两个方面,精神义又分为寓言义、道德义、神秘义,即四义。

神圣
的历史既是真实又是符号、既有字面义又有精神义,而世俗历史只是真实不是符号,只有字面义没有精神义。

中世纪但丁:《神曲》又叫《喜剧》。

《论俗语》诗为寓意说:主要讲字面义、隐喻义、道德义、神秘义,神秘义高于一切。

把阿奎那的四义说用于解诗。

论俗语:俗语是自然的,文言是人为的,俗语是雅俗共赏;但丁的俗语是一种崇高的文学语言;俗语必须经过提炼,然后才能入诗,光辉的俗语是最好的俗语,应匹配安全、爱、美德这样好的主题。

文艺复兴锡德尼(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相近):英国,《为诗辩护》针对《骗子学校》。

诗的自由创造特征:对亚《诗学》创造性阐释,对诗的本质功能职责等问题深入研究,不把诗的研究依附于圣经;肯定诗人的崇高地位;受亚影响,认为模仿是一种创造,是为了教育和怡情从事模仿;强调诗的自由创造的本质,诗人的创造不受束缚,创新,造出比自然产生的更好的事物,自然是铜质而诗人能创造一个金质的。

诗的虚构问题:诗人超越现实的虚构能力,有没有想象力,诗人的职责是虚构、创造完满的艺术形象以达到教育和提高道德的目的;诗人是虚构
者不是说谎者,虚构是诗人自由想象下的自由创造;诗人通过虚构表达善意能达到怡情和教诲的双重目的,其作用比哲学家和史学家效果更好;诗明白易懂,适用范围广,更具感染力。

文艺复兴卡斯特尔维屈罗:修正发扬并反驳了亚的思想,意大利《诠释》、《亚里士多德〈诗学〉诠释》。

诗的特性和目的:与历史和科学比较诗是想象的艺术,偏重于创造性的模仿;诗不同于历史:历史是推理的语言,合逻辑的语言,诗语言是韵律形象化的语言,诗是创造性的模仿,是想象的虚构;诗不应采用科学技术的题材,接近现代看法是一个创见;诗的目的在于娱乐平民大众,题材应该是通俗化平民化大众化的。

悲剧理论:1、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一致。

2、悲剧人物的性格和动作不可分割,把行动是否性格看做是悲剧成功与否的关键。

3、悲剧行动及其产生的根源,产生于处在困境或不幸中的悲剧性人物的心灵搏斗,悲剧行动与悲剧人物的利害关系紧密相关。

4、悲剧的目的是给人以快感及娱乐,而不是实用及教益。

5、悲剧的快感,从怜悯和恐惧来的快感是真正的快感。

新古典德莱顿:英《论诗剧》《悲剧批评的基础》。

一、变革古典戏剧法则。

1、既继承又发展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对于古代法则后人应努力追随但也要有所变动。

2、从英国戏剧实践谈戏剧原则:要有个性与激情;情节必须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富于想象;语言明快而有气势,不在于有么有韵而在于语言本身生动和明快。

3、对三一律的突破,把戏剧限制在情节时间地点一致上不利于戏剧主旨的表现,悲剧和喜剧可以结合在一起。

二、人物性格塑造的基本原则。

1、肯定了情节的基础作用,但是提高了性格在戏剧中的意义和作用2、性格塑造原则:必须具有鲜明性;性格必须与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等一般因素相符;注意性格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注意人物性格的连贯性,但要保持其首要特征;激情与性格相统一3、情节与性格不应当想冲突,情节也应当影响到人物性格的鲜明性。

新古典布瓦洛:法,《诗的艺术》《书简诗》一、理性与自然。

1、推崇理性观念,追求理性就是追求善。

2、艺术的使命是传达真理的教化而不是其他。

3、艺术创作上处理题材要以理性为宗旨,写作时智慧思考的结果而非迷狂。

4、同时重视情感对艺术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5、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对形式起统帅作用,但形式美也有其独立价值。

6、自然也是理性。

二、三
一律和语言问题。

古今之争,是崇古派和厚今派围绕三一律是否被采用展开。

启蒙卢梭:《论戏剧》《新爱洛伊丝》《忏悔录》。

1、关注灵魂和情感,指责科学技术发展会使人伤风败俗,提出回归自然,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之父。

2、抑制戏剧。

启蒙狄德罗:《论戏剧诗》《关于〈私生子〉的谈话》《画论》。

1、继承了亚里士,强调模仿主要是模仿自然,认为文学和艺术的真实性是通过模仿自然实现的。

2、《论戏剧诗》中认为,想象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诗人善于想象,哲学家善于推理,文学想象离不开逼真。

3、严肃喜剧:即市民剧,以英国的感伤剧为依据,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中间的类别,又称为正剧,以家庭题材与宫廷题材相对立,倡导把人物性格放在情境中区表现,在严肃喜剧里当以情境为主,人物性格为次,情境成为文学作品的基础,性格由情境决定。

4、重视戏剧的道德教育作用,与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思想相近,强调了喜剧的教育作用。

德国古典康德:《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一、哲学体系:1、二元论和
不可知论,强调认识的主体性,忽视了物质世界对于精神世界的决定作用,是唯心主义认识论。

2、审美判断和美的特点:审美判断完全不关系功利目的,是无利害关系的自由快感,即美的无功利性;审美判断不凭借概念而是普遍令人愉快,即美的无概念的普遍有效性;无目的性;无概念必然令人愉快性。

二、美的艺术:1、艺术是自由的游戏,用排除法论证。

2、美的艺术包含审美判断的特点:美的艺术具有形式上的合目的性;美的艺术具有无目的性的合目的性;美的艺术具有无利害关系的自由愉快性;美的艺术具有无概念的普遍性。

三、天才与审美意向:1、天才的四个特点:独创性典范性自然醒仅限于美的艺术。

2、想象力与悟性的自由活动就产生艺术的灵魂;想象力受理解力的约束,可就他的审美内涵来说又是无系无缚自由的,可以给理解力提供素材;想象力和理解力相结合自由协调,就产生了审美活动。

3、审美意象有以下特点:灌注生气;直觉形象;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理性观念的感性形象;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言有尽而意无穷。

德国古典席勒:诗人、戏剧家、美学家,《审美教育书简》《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论悲剧艺术》《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

一、游戏说:1、审美和艺术的自由游戏状态可以恢复人
性的完整,游戏是非功利的,在游戏的自由状态中人的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就统一起来了。

他反对法国的暴力革命。

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然王国、审美王国、自由王国。

2、游戏说即认为人类的艺术活动起源于游戏,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凸显文学和艺术的非功利性,游戏说的过程是:从动物性需要逐渐发展到物质过剩和精神过剩,进而为物质的游戏,又通过想象把物质游戏转化为审美游戏,审美的游戏使人追求美的本身,因为产生了由外向内变化的美的追求,这样就产生了各种艺术。

二、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1、人性处在不同的状态由此产生了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即人处在自然状态时就会产生朴素的诗人、创作朴素的诗,而当人处在文明状态时就会产生感伤的诗人、创作感伤的诗。

2、朴素的诗人和感伤的诗人的区别就是古代诗人和近代诗人的区别:朴素的诗人模仿现实,与现实有单一关系,具有感觉真实和谐有限的优越性,引导人们回归到生活;感伤诗则表现理想,与现实有双重关系,具有表现向往之情紧张无限的优越性,引导人们隐逸逃避生活走向恬静。

朴素诗和感伤诗之间的对立是最早阐明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文学的区别。

三、悲剧冲突论:最早提出冲突论的是黑格尔,席勒比较明确的提出了悲剧冲突论。

1、道德原则只有在冲突之中才最能惊心动魄的表现出来,道德正是在同一切非道德因素的斗争中,充分的彰显自身,换言之最高的道德快感必随时随地都有痛苦相伴随。

悲剧的本质是道德的合目的性与别的反目的性的矛盾冲突。

2、悲剧冲突论:悲剧是表现道德的合目的性与自然的或者道德的反目的性的冲突,通过痛苦使人获得道德快感,它是崇高,特别是道德崇高的集中表现。

悲剧的功用是通过激烈的合目的性与反目的性的冲突,使人的道德本性得到表现和高扬,从而使人性完全实现。

3、席勒始终坚持悲剧的道德崇高性。

道德主动性即在激烈的合目的性与反目的性的冲突中所显示出来的人的道德上的崇高和自由,不仅是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根本原因,而且是悲剧发挥它的使人成为人的人类学功能的最主要依据和途径。

黑格尔:1、黑格尔关于“三种艺术类型”的论述。

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观是以“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为核心和发展线索的。

他以理念与感性显现形式的统一与否,将艺术分为象征的、古典的、浪漫的三种类型和阶段。

象征型是艺术的
开端,这一阶段感性形式压倒了精神内容,它经历了不自觉地、崇高的到自觉地象征的艺术三阶段;古典型阶段中,理念找到了自己的感性形象,艺术进入了古典时期才算真正的艺术时期,比如雕刻艺术。

浪漫型艺术的精神性最强,突破了感性形式的束缚,突出了主体的精神特征。

这三门艺术都以主体性为原则,偏重于表现主体的内心世界的精神生活,遵循精神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分类原则。

2、黑格尔什么是“美的理念”?
基本特征:具有确定的外在的感性形象,呈现为一种特殊的个别事物的形态,同时又不停留在外在形象上,而在本质上显现着某种理念的普遍性。

因此,美的理念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抽象的、普遍性的内容,一个是体现这个内容的感性形式。

3、黑格尔关于诗的划分(史诗、抒情诗、戏剧诗)
歌德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答:歌德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论点是用辩证法因素来论述的。

一方面,认为艺术模仿自然(因为自然包含大量无意义无价值的东西),且要用热爱之心模仿自然。

另一方面歌德认为艺术超越自然,高于自然,艺术的最高任务在于
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高更真实的假象%因此歌德认为,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既主宰,又奴隶。

奴:必须用自然的材料来使人了解;主宰:使这些自然地材料服从自己的意旨,为自己的意旨服务%歌德这样看待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比较全面的,既看到了文艺来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这正是艺术家思考的结果。

据此,歌德主张文学是生活的结果,天才的成长与经验和传统密不可分。

浪漫华兹华斯:英国,湖畔派。

《抒情歌谣集》1、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诗人是有感而发,心动于中然后见于诗,感情强烈本身需要自然而然入诗。

2、诗的语言和题材主张到乡野田园中汲取灵感。

题材上主张采用日常的事件和情景,描写农村的田园生活;语言风格上主张用乡村中日常生活的语言,即发展民歌的艺术传统,认为乡村语言是一种更纯朴和有力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都很单纯而不矫揉造作。

3、写诗所需要的能力:观察和描绘的能力;感受性即感知能力;沉思,等待感情冷静下来的过程;想象和幻想,华兹华斯特别重视,认为其特点是创造;虚构,凭借虚构能力诗人可以观察所提供的材料来塑造人物。

浪漫雪莱:英国《无神论的必然性》《麦布女王》文论观点在《诗辩》中体现。

1、诗是想象的表现、生活的映像、时代的精神、民族觉醒的先驱和战斗的号角。

特别突出了诗永远具有时代精神,突出诗和民族解放斗争的密切联系。

2、给诗人崇高的地位,是典型的以诗为宗教以诗为先知的浪漫主义思想。

3、充分肯定诗的社会作用,肯定诗有伦理教育作用,但雪莱同样肯定诗的审美娱乐功能。

诗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三种作用:一是给人以真的知识,二是给人以善的信念,三是给人以审美享受。

类似于贺拉斯寓教于乐的思想。

4、重视诗语言的音乐性。

强调诗的音乐性和不可翻译性。

浪漫斯达尔夫人:法国,《论文学》《德国的文学与艺术》浓厚的宗教感情。

1、在《论文学》中第一次提出了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的概念。

2、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的特征:北方文学更关注痛苦想象丰富,而南方文学更关心逸乐;北方文学多理性迷信较少,而南方则多宗教迷信,所以北方更适合自由民族惊声;北方尊重妇女具有女性的敏感性,这一点南方缺少;北方因新教缘起更具有哲学精神。

2、在《德国的文学与艺术》中对古典诗与浪漫诗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古典诗重情节,浪漫诗重性格;古典诗形象完整浪漫诗倾向自省;古典诗单纯浪漫诗复杂;古典诗是移植文学而浪漫诗是土生土长的文学。

浪漫雨果:法国,《〈克伦威尔〉序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书,《莎士比亚研究》1、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诗属于原始时期只是一首赞美歌,第二阶段是古代的诗,由抒发思想过度到描写事物。

第三阶段是近代,诗得到精神性的提升,对人自身精神的发现。

2、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美丑对照原则,崇高与滑稽、优美与丑怪总是处在相对统一的状态之中,近代诗歌的滑稽丑怪的崇高特征可以比一些古代的美更纯洁、更伟大也更高尚。

浪漫主义文学不仅应当表现美还要给滑稽丑怪一席之地。

是为了表现美去描写丑,是一种反作用无损美本身的表现。

3、艺术真实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强调艺术真实不是绝对真实。

现代文论的先声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意志主义文论强调理性至上,认为理性是把握真理的途径,把艺术及审美经验看做非理性的直观活动,认为艺术更能把握真理。

文论思想:1非理性的哲学生存意志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特征,是无目的无止境的追求,意志是世界的本体2天才与想象力艺术高于科学-艺术天才具有直观本质的天赋才能-天才需要想象力3艺术等级建筑艺术造型艺术文学音乐4悲剧学说人生的本来面目就是悲剧,而悲剧艺术揭示人生的真相,给人无尽的痛苦。

悲剧三种类型。

尼采:日精神和酒精神,《悲剧的诞生》
1、如果你想在舞台上再现阿客硫斯受崇拜的故事……从头到尾要一致,不可自相矛盾。

贺拉斯*《诗艺》*合式原则恰如其分的表现诗里所描写的人物,强调言如其人语言风格
2、为了阐明我们要说的话……前一种为字面义,后一种则为寓言义或神秘义……
但丁*《致斯加拉大亲王书》*
3、历史和诗有别,因为历史的题材……诗的题材……卡斯特尔委屈罗《诠释》诗在语言和题材上不同于历史。

4、想象,这是一种素质,没有它,人不能成为诗人\\\\狄德罗《论戏剧诗》关于艺术想象问题,他把艺术想象能力看成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

诗人擅长于想象,想象帮助诗人描写出事物之间联系的逼真性。

5、我所说的灌注生气的原则,无非是显现审美意象的能力……康德《判断力批判》审美意象论:他认为能把概念转化为审美意象,并且准确的表现出来。

审美意象的特点:灌注生气】直觉想象】感性理性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有限无限的统一,眼有尽意无穷。

6、单单满足自然和需要所要求的东西,已不能使人感到满足,他还要求有剩余。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从人性的根源上说明了艺术起源于游戏,这一剩余精力游戏说突出了艺术的非功利特征。

但丁的“诗为寓意说”。

他把诗的意义确定为四种,用阿奎那《神学大全》中字面义、隐喻义、道德义、神秘义用来解经的名称及解释,来解释诗。

在《乡食宴》中具体有:一切文字都可以用四种意义来解释,字面义,严格限制于字面上的意义;寓言义,用美丽的虚构外衣包裹起来的真理;道德义,老师教导人的道理;神秘义,高于一切他义,所指的事物属于永恒光辉中更高层次的东西。

1、歌德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答:歌德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论点是用辩证法因素来论述的。

一方面,认为艺术模仿自然(因为自然包含大量无意义无价值的东西),且要用热爱之心模仿自然。

另一方面歌德认为艺术超越自然,高于自然,艺术的最高任务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高更真实的假象%因此歌德认为,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既主宰,又奴隶。

奴:必须用自然的材料来使人了解;主宰:使这些自然地材料服从自己的意旨,为自己的意旨服务%歌德这样看待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比较全面的,既看到了文艺来源于自然又
超越自然,这正是艺术家思考的结果。

据此,歌德主张文学是生活的结果,天才的成长与经验和传统密不可分。

2、席勒的游戏说(出自《审美教育书简》:剩余精力游戏说)。

席勒认为,人类的艺术活动起源于游戏。

游戏说的过程:从动物性需要逐渐发展到物质过剩和精力过剩,又通过想象,把物质的游戏转化为审美的游戏,使人开始追求美本身,于是开始产生了由外向内变化的美得追求,从而产生了各种艺术。

3、黑格尔关于“三种艺术类型”的论述。

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观是以“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为核心和发展线索的。

他以理念与感性显现形式的统一与否,将艺术分为象征的、古典的、浪漫的三种类型和阶段。

象征型是艺术的开端,这一阶段感性形式压倒了精神内容,它经历了不自觉地、崇高的到自觉地象征的艺术三阶段;古典型阶段中,理念找到了自己的感性形象,艺术进入了古典时期才算真正的艺术时期,比如雕刻艺术。

浪漫型艺术的精神性最强,突破了感性形式的束缚,突出了主体的精神特征。

这三门艺术都以主体性为原则,偏重于表现主体的内心世界的精神生活,遵循精神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分类原则。

4、黑格尔什么是“美的理念”?
基本特征:具有确定的外在的感性形象,呈现为一种特殊的个别事物的形态,同时又不停留在外在形象上,而在本质上显现着某种理念的普遍性。

因此,美的理念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抽象的、普遍性的内容,一个是体现这个内容的感性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