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导读课题:《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能够概括《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3. 学生能够思考和讨论《城南旧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4. 学生能够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拓展阅读。
5. 学生能够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 《城南旧事》一本,拟定导读教案的材料。
2. PPT或者黑板,教学展示器材。
3. 阅读笔记纸和笔。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集体观察导读教案上的图片,并提问:“你们对这幅图片有什么感觉?这幅图片和书的题目有什么关系?”2.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逐步过渡到《城南旧事》的话题。
二、背景介绍(10分钟)1. 通过PPT或者黑板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鲁迅的背景和生平经历。
2. 引导学生对鲁迅的影响和地位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主要内容概述(15分钟)1. 分段展示《城南旧事》的章节标题,并让学生预测每个章节的内容。
2.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讨论各章节的预测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3. 教师逐一点评他们的预测,并补充完整的章节概要,激发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兴趣。
四、主题探究(1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分配给每个小组一定篇幅的文本,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如社会现实、革命意识等)进行讨论。
2. 鼓励学生找出文本中支持和反驳该主题的具体例证,并展示给全班。
3. 教师引导全班进行综合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和解读的合理性。
五、核心问题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例如:“为什么鲁迅选择《城南旧事》作为书名?”,“你认为《城南旧事》中的哪个故事最让你印象深刻?”等等。
2. 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观点和见解,并进行辩证的思考和探讨。
六、拓展阅读推荐(1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个人需求,推荐一些与《城南旧事》相关的其他作品和阅读材料。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案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2、《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课件3、下发名著导读表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
1、(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配上悠长深远的驼铃声)同学们,你们看: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里,一队骆驼正从高高的城墙下缓缓走过;你们听,远处隐约传来了悦耳的驼铃声……2、播放音乐: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3、教师动情朗读:(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师导: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生:愿意)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二、简介名著作者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2、(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
3、(课件出示)指着课件插图给学生看(童年纯真可爱的英子)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她的身上有着林海音童年的影子。
三、读书方法举隅1、由书名展开想象师:一看到书名《城南旧事》,谁来大胆预测一下本书将会讲述什么故事?(预设)生:《城南旧事》一书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南时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简介。
2. 人物形象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
3. 故事情节概括:重点分析英子与宋妈的关系、英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等。
4. 主题思想探讨:童年记忆、成长烦恼、家庭亲情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关系,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提炼出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课后主动阅读的情况。
2. 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表达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以便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2. 相关评论文章: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拓宽视野。
3. 历史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作品背景的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小说。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分享自己的看法。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 小组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角色扮演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城南旧事》的背景、人物、情节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名著阅读《城南旧事》导读课 教案
名著阅读《城南旧事》导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通过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情节等方式回忆情节,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精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影音导:一首美丽的歌谣《送别》曾伴随着我童年远去的足音,在一次次离别之际,给过我无限感动。
可我从来不知道这凄美动人的歌声背后还有一段《城南旧事》,不知道有一位名叫林海音的女作家深怀着新旧时代交杂的那份感伤,以童年的记忆写下了20世纪20年代北平城南的人情风物。
而这幅那个年代的北京风俗画,又以清新、淡雅、童稚的笔触,勾画出了普通百姓的命运遭际。
让我们一起走近----林海音……(看课件)二、阅读指导:1、看封面猜测内容2、初读浏览:了解大体内容。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目录、作者序言、摘要介绍、书后评论,从目录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睹为快……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小结:《城南旧事》中,林海音化身为英子成就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怀乡梦。
她以一个孩子纯净得容不下任何尘埃的眼眸,给这个世界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明朗。
成人世界的痛苦与挣扎于是就滤去了浮世悲欢,还原成了生命的本来模样。
疯子也好,贼也罢。
贫穷也好,富庶也罢。
此时也褪去了世俗的烙印,取而代之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命。
让我们走进《城南旧事》……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经过(课件----照片)3、细读品味:阅读方法指导(节选段落课件)A、节选段落示范指导:圈点勾划、写批注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见解----品味精妙、感想体会、不同见解等(课件展示)B、方法练习:同学们,你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哪些片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1)你也可以像老师这样阅读: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5分钟时间,开始吧-----2)把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指名同学在全班分享4、写读书感悟—--收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说:这是作者林海音的传记式小说,写了5个故事。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 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 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 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 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 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
3. 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 二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 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导入: 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
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 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 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 美的情趣, 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 介绍作者1.聊《城南旧事》题目2.介绍作者, 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人生百岁几日春, 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 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 介绍童年故事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 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 实际的童年过去了, 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 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 文中写了几个故事, 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惠安馆走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2. 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外貌猜人物动作猜人物语言猜人物三. 感悟童年童年是美好的, 快乐的又是短暂的, 难以忘怀的。
读了《城南旧事》英子童年又是则的难能可贵, 让人难以忘怀, , 《城南旧事》让我们的心头暖暖的, 书中文字深深到动了我们, 文中哪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心呢?1.感悟“爸爸的花儿落了”2.童年感言3.欣赏“送别”歌曲4.推荐童年系列书籍“童年”“呼兰河传”实际的童年很快过去, 心灵的童年永远挥之不去让我们一起来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
2.《城南旧事》导读课课件。
【课时设置】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关于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培根也说过“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的确,一本好书可以交给我们知识,一本好书可以包罗世间万象,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
今天,我们将走进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她一起走进纯真的童年时光。
二、内容简介《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在这本书中结交的第一个朋友,英子对她非常同情。
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秀贞的女儿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色胎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
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草丛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
后来英子又接触到了兰姨娘,在英子的牵引下,兰姨娘和德先叔走到了一起。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突然得知自己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非常难过,后来宋妈被丈夫用一匹小毛驴接走了。
最后,英子的爸爸因病去世,没能参加英子的小学毕业典礼,英子由此告别了童年。
这本书,以英子的口吻向我们诉说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这些人,都曾和英子一起玩过、笑过,最后,又都一一离去了。
有欢聚、有别离,这本书通过小女孩英子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的天真,也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文本解读】台湾被日本侵占期间,林家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
《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以林海音5——13岁在北京城南的生活为背景创作。
它透过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同时也再现了那个时代北京城独特的百姓生活与风俗旧貌,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及北京城南深深的思念。
【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内容:通过封面、序言等了解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教给学生初次了解书目内容的基本方法。
2、激趣导向:通过故事中主要人物的选择角度,及英子与他们欢乐的童年往事的片段朗读,引导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关注英子纯洁、善良的童心,及本书独特的描写角度。
3、紧扣“送别”主线,猜想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品味本书的“成长”主题。
【教学过程】一、了解主要内容:1、读封面(封面、封底、勒口):了解本书主要内容及作者、创作背景。
同学们:拿到一本书,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封面,购买一本书,最先吸引我们的也是封面,封面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快速的阅读封面上的文字和图片,说说你的了解。
(自传体小说,以小孩的视角看大人的悲欢离合,反应背景二三十年代老北京的风貌,带领我们重温了那个年代社会底层普通百姓的生活。
)2、读封面图画:让我们阅读本书封面图画的片段描写,初步感受一下英子有着怎样的童年生活?(天真快乐的童年生活及良好的家庭条件)出示:我在医院住了十几天,刚可以起床伏在楼窗口向下面看望,爸爸就雇来一辆马车,把我接回家。
马车是敞篷的,一边是爸,一边是妈,我坐在中间,好神气。
前面坐了两个赶马车的人,爸爸催他们快一点,皮鞭子抽在马身上,马蹄子得得得得,得得得得,一路跑下去。
马车所经过的路,我全不认识。
这条大街长又长,好像前面没尽没了。
我觉得很新鲜,转身脸向着车后,跪在座位上,向街上呆呆地看。
两边的树一棵棵地落在车后面,是车在走呢?是树在走呢?我仰起头来,望见了青蓝的天空,上面浮着一块白云彩,不,一条船……3、读序言:这本书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又表达了什么感情呢?语言也会告诉我们很多(本书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北京城南生活的往事,表达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北京城南深深的思念)。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概述:《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通过对老北京城南地区的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2. 人物介绍: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如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3. 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2. 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关系。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命运,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阐述的清晰度和逻辑性。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城南旧事》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七、课后作业:1. 完成对《城南旧事》的阅读,确保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有全面的了解。
2. 写一篇读后感,内容包括:对故事的概括、对人物的评价、对自己的启示等。
3. 选择一部其他有关北京历史或文化的小说进行阅读,作为对比和拓展。
八、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书籍或电子书。
2. 关于老北京历史文化的图片、视频资料。
《城南旧事》导读活动设计
《城南旧事》导读活动设计(一)有趣的问题引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城南旧事》这本书。
说到旧事,顾名思义就是从前发生的事情。
那这里的城南是指哪里呢?这个故事又是关于谁的故事呢?讲的是一个冒险的故事?一个温馨的故事?还是一个伤感的故事呢?是的,我们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脑海中往往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
一个优秀的读者在阅读一本书时总是会思考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观看一段视频,希望你能从中找到答案的同时有所感悟!(播放视频1分15秒)看完视频,同学的内心会有所动容。
再想想我们刚刚的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好像,这是一个温馨又伤感的故事。
《城南旧事》是一本以林海音童年居住的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为基础创作的小说集,字里行间充满了追忆童年的温情,带有浓厚的京味儿。
北平是100年前人们对北京的称呼,这本书就是作者林海音对自己童年往事的追忆。
林海音为什么要将自己生活在北平南城的故事写下来呢?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背景资料1、作者简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
1923年,随父母迁居北京,童年在北京度过,北京成为她精神上的故乡之一。
1937年,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
1948年11月,回到中国台湾,从事编辑工作,并开始创作。
她成立纯文学出版社,创办《纯文学月刊》,发掘鼓励了许多青年作家。
著有《冬青树》《烛心》《春风》《晓云》等。
1998年,林海音获得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身成就奖;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同年,《城南旧事》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城南旧事》一书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2、创作初衷一本书可以获得这样的荣誉,可见,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林海音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回到我们前面的问题,那林海音为什么要写《城南旧事》这部小说呢?大家翻到我们这本书的“导读”部分,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这部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的刻骨体验和对童年的深情追忆。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城南旧事》是中国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以极致的朴实情感和深刻的生活哲理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南方一个小城镇上的人物和事情的小说。
本教学设计针对《城南旧事》导读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同时学习文学分析方法和思考文化内涵。
一、教学目标:1.了解《城南旧事》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学习文学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小说的文学内涵。
3.培养学生文学阅读和分析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3.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阅读法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介绍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步骤二:阅读与分析1.第一篇:《猪笼草》a.让学生先阅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
b.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对故事的看法,并先让他们表述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提供引导并帮助他们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c.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小说的情节和角色,可以分组讨论,并发言讲述自己的理解。
d.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重点和难点,如“猪笼草”的寓意,角色的性格和行为等。
e.演示文学分析的步骤:确定小说的主题和基本情节,分析小说中的重要角色和事件,挖掘小说的潜在主题和文化内涵,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分享。
2.第二篇:《野狐》a.与学生一起阅读并讨论小说的情节。
b.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和基本情节,并了解“野狐”的寓意和角色内心的矛盾。
c.让学生挖掘小说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和女性群体的地位。
d.演示文学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小说的深入分析和个人思考,展现文学分析的价值和意义。
步骤三: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引导他们从小说中获得的启示和思考。
五、作业设计:1.要求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
2.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其他同类小说,并发表阅读感受并做进一步分析。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国情怀。
2.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3. 学会欣赏名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
6. 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7.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名著背景介绍:《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作者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快乐时光和成长经历。
2. 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
通过分析这些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体会作者对他们的情感。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如英子与宋妈的相识、宋妈的遭遇、爸爸的去世等,感受作者在叙事中的技巧。
4. 主题探讨:讨论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如童年的美好、亲情的温暖、故乡的怀念等,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5. 文学鉴赏:分析小说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文化内涵:介绍小说中所涉及的老北京文化,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7. 拓展阅读:推荐与《城南旧事》相似的名著,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8. 写作技巧指导:分析小说中的写作技巧,如叙事手法、人物描写等,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9. 情感教育:通过讨论小说中的亲情、友情等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10. 道德教育:从小说的情节中提炼出道德教育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善良助人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2. 名著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对名著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如英子、宋妈等,通过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体会作者对他们的情感。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学习教学学习案例.doc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学案例【教学目标】概括(激趣)(授法)两大目1、激学生自主《城南旧事》的趣。
2、指整本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的人物形象。
4、通各种方式的朗来体精彩片段的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整本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魅力。
【教学难点】激学生自主《城南旧事》的趣。
(激趣)(根本任)【课前准备】1、生共同准好《城南旧事》2、《城南旧事》名著件3、下名著表格【课时安排】 1【教学设计】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
(激趣)1、(件出示)黑白片(配上悠深的声)同学,你看: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里,一正从高高的城下走;你听,来了悦耳的声⋯⋯2 、播放音:李叔同的《送》(将学生入到名著的意境中)3、教情朗:(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 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师导: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生:愿意)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二、简介名著作者(激趣)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林海音( 1918 年- 2001 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2、(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
3、(课件出示)指着课件插图给学生看(童年纯真可爱的英子)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她的身上有着林海音童年的影子。
三、读书方法举隅(授法)1、由书名展开想象师:一看到书名《城南旧事》,谁来大胆预测一下本书将会讲述什么故事?(预设)生:《城南旧事》一书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南时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
《城南旧事》导读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作家、品读精彩片段、猜测内容等方式,了解英子的童年趣事,初步感知英子的形象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英子的童年趣事,初步感知英子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童年”激趣。
1.诗句引童年。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是唐代诗人笔下惬意的童年。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探索的童年。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笔下的天真可爱。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是清代诗人高鼎笔下的有趣。
2.“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
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这是谁笔下的童年呢?这是作家林海音的童年记忆。
(板书:童年)二、了解作家。
简介作家林海音:出示图片及文字资料,指名朗读,说说你关注到了那一条信息?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长于北京,成就于台湾。
她一生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
1918年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
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
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
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
三、走进作品。
1.看封面,说出发现。
学生观察封面,然后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适时引导:“旧事”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对往事的回忆。
补充:林海音在北京城南生活了20多年,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是其自传体长篇小说,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平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过渡:北京生活的那些年,英子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请你阅读片段,并在自己有感受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批注。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和北京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前五章,了解故事背景,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 文化背景: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老北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城南旧事》及作者林海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前五章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分析: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交流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城南旧事》。
六、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第六至十章,跟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成长的烦恼与快乐,珍惜友情。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主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成长的意义,联系自身进行思考。
八、教学方法1. 比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2.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九、教学过程1. 回顾与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六至十章内容,关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的读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了解作者生平;
3.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活动:
活动1:激发兴趣
播放《城南旧事》电影,让学生对书本内容产生兴趣,。
观看电影后,引导学生对电影与原著的差异进行讨论,让他们对原著产生更大的阅读期待。
活动2:认识林海音
(1)播放纪录片《两地-林海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林海音先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介绍林海音的其他作品及成就,让学生对作者有全面的了解。
活动3:制定整本书阅读规划
(1)教师将根据《城南旧事》的章节划分,将整本书分为若干个阅读任务。
并设定每周的阅读进度,制作成对应的阅读计划表,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2)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内容,设定相应的讨论主题。
(3)学生将按照教师的要求,每周填写阅读记录表格,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和感受。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案
三、初读课文,列小标题
1.初读课文,归纳文章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
2.以第一件事为例,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为文章取小标题。
教给取小标题的方法:(1.准确2 .精炼)
四、感悟文中英子形象
品读第二件事,感悟英子的形象(童真,童趣 天真可爱 想象丰富)
五、品析文章精彩片段
从“那么……那么……那么……”去品味经典的秘密,教给孩子阅读方法。
六、品文章结构,体会文章情感基调
比较林海音文章结构和我们作文结构的区别。从而体会文章中淡淡忧伤的情绪。
七、运用插图,走进《城南旧事》
出示《城南旧事》书的插图,聊一聊插图,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城南旧事》导读课
——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篇课文的阅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写作的情感基调。激发学生读《城南旧事》整本书的兴趣。2.教给学生提取文章信息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阅读方法,初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受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课题
读课题,想象画面
二、教给提取信息方法
城南旧事教案
城南旧事教案《城南旧事》导读课教案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采取多种办法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将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为此,我一上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后,我马上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向学生浓重推荐了此书。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一、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进入书中情境。
教师动情朗读:(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出示课件)目录《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师强调:目录的作用在于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本书的主要章节,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睹为快。
3.细读品读。
(1)学作笔记a惠安馆(符号笔记)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过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
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人。
作符号笔记就是在书上做记号,标明重点,提出疑问或引起注意等。
做符号要选择自己熟悉、常用的符号来做,符号种类不要太多.常用符号一般有:——、……、△△△、()、“”、?等表示,”?”表示疑问;……、△△△,表示重点词;——、,表示重点句;()、“”,表示重点的几句或段。
对于带标题的内容,我们只需在标题边做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2、《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课件3、下发名著导读表格【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设计】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
1、(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配上悠长深远的驼铃声)同学们,你们看: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里,一队骆驼正从高高的城墙下缓缓走过;你们听,远处隐约传来了悦耳的驼铃声2、播放音乐: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3、教师动情朗读:(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 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师导: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生:愿意)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二、简介名著作者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林海音(1918 年-2001 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2、(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
3、(课件出示)指着课件插图给学生看(童年纯真可爱的英子)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她的身上有着林海音童年的影子。
三、读书方法举隅1、由书名展开想象师:一看到书名《城南旧事》,谁来大胆预测一下本书将会讲述什么故事?(预设)生:《城南旧事》一书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城南时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
2、先读序言师:(指书中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
(课件出示)“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林海音女士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
师强调: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像找到了顺畅通读本书的一把金钥匙。
(授法)3、引导学生看目录师:(指着图书)《城南旧事》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你从哪里知道的?生:目录上写得很清楚。
《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 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出示课件)目录《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师强调:目录的作用在于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本书的主要章节,便于我们有选择性地阅读。
三、人物画廊巡游精彩片段展读(穿插在“人物画廊巡游”部分中)1、英子(学生自由朗读)——感受她纯真善良的形象。
2、妞儿(同位互读、指两女生读)——感受她悲惨的身世、朋友间的亲密无间的感情。
3、英子和爸爸(《爸爸的花落了》)老师和学生一齐读。
——感悟思想(责任、成长)师:还等什么呢,让我们赶快进入书中,感受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吧!(一)英子(视频播放)英子学骆驼咀嚼的片断师:学骆驼咀嚼的小女孩便是文中的主人公小英子,书中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须上。
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师:请大家自己放声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体会)师: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预设)生:天真可爱、纯真无邪、热爱生活的英子。
(教师肯定评价并随时板书)(课件出示)林英子的照片——“我来给英子画幅像” 师:这就是同学们所说的英子,对照图片,你能否用你自己的语言把你已经了解到的英子的形象描摹一下?生:(在提前下发的白纸上写——给1-2 分钟)指生读自己的描述:(预设)(英子长着一可爱的圆脸,双眸透着善良,面庞上永远挂着纯真的微笑的,她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再指生读、补充)师小结: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在她身上有着林海音女士童年的身影——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关注她吧。
(二)妞儿师:那时的小英子才六岁,那是一个最爱玩耍的年龄,也肯定有在一起玩的伙伴,想知道她的玩伴吗?(生:想⋯⋯)与他同龄的小伙伴叫妞儿。
(课件出示)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
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
她过来了,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边,我们俩相对着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
等一会儿,我就忍不住去摸她那条小黄辫子了,她又向我笑了笑,指着后面,低低的声音说:“你家住在那条同里?” “恩。
”我说。
“第几个门?” 我伸出手指头来算了算:“一,二,三,四,第四个门。
到我们家来玩。
她摇摇头说:“你们同里有疯子,妈不叫我去。
”“怕什么,她又不吃人。
” 她仍然是笑笑的摇摇头。
A、同位两人互读课文B、指两女生分角色读课文(师生共评价)师:这段文字是小英子和妞儿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读了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妞儿?(预设)生:向腼腆、寡言少语、乖巧听话的英子。
(教师肯定评价并随时板书)(课件出示)妞儿的照片(和英子在一起)师导:大家看,妞儿脸上显现出凝重的神色,与一旁脸上挂着纯真的笑容英子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她的身世将会是怎样的呢?(预设)生:不幸、悲惨、可怜⋯⋯(教师肯定评价随时板书)师:想关注她命运的结局吗?请同学们回去自读《惠安馆》这一章节。
师:英子和妞儿平时都玩些什么呢?吃完饭我到横同去接了妞儿来,天气不冷了,我和妞儿到空闲着的西厢房里玩,那里堆着拆下来的炉子、烟筒,不用的桌椅和床铺。
一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小油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油鸡。
看小鸡啄米吃,总是吃,总是吃,怎么不停啊!小鸡吃不够,我们可是看够了,盖上藤箱,我们站起来玩别的。
拿两个制钱穿在一根细绳子上,手提着,我们玩踢制钱,每一踢,两个制钱打在鞋帮上“嗒嗒”地响。
妞儿踢时腰一扭一扭的,显得那么娇。
这一下午玩得好快乐,如果不是妞儿又到了她吊嗓子的时候,我们不知要玩到多么久。
生:(自由朗读体会)师:读了这部分文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预设)生:我感受到了她们亲密无间的友谊,她们两个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幸福啊!(教师肯定评价并随时板书)(三)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师连接:除了英子和妞儿,书中还有不少令大家特别感兴趣的人物。
1、秀贞(课件展示秀贞的剧照)师:惠安馆附近的住户都说秀贞是“疯女人” ,大家看图片,这个把英子搂在在怀里,像搂着自己孩子的女人像是“疯女人”吗?(板书:秀贞:“疯女人”?)同位两人说说看。
同位讨论:(初步断定:精神失常的秀贞有一颗善良的心)(板书)师小结:虽然心地善良,但为何会精神失常,请大家阅读《惠安馆》这一章节,来了解这个人物吧。
2、小偷(“坏人”?)师:生活中的小偷给你怎样的印象?(预设)鬼鬼祟祟、凶神恶煞⋯⋯(课件出示)名著中“小偷”的照片师:蹲在草丛中的厚嘴唇的年轻人是英子的朋友,但是最后被指认为小偷而被警察带走了。
师:你认为他是坏人吗?(板书:小偷:“坏人”?)(生:不像,他和英子是好朋友,应该是个好人。
)(板书)请大家课后阅读《我们看海去》这一个章节。
四、关注人物命运归宿(课件出示)爸爸的图片师:我们的小英子并不缺乏关爱,除了朝夕相伴的宋妈,还有他的爸爸在始终牵挂着他:然而,当英子长到13 岁时——1、教师读(课件出示)爸爸是多么喜欢花。
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
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
家的伯伯对爸爸说:“老林,你这样喜欢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堆女儿!” 师连接:然而有一天,爸爸的花却落了。
下面的部分请同学们和老师来一起读吧!(播放视频)英子在医院里探望处在弥留之际的爸爸。
2、师生互读:(课件出示)我捡起小青石榴。
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
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师:这就是《城南旧事》这部小说的大结局。
四人为一小组进行探讨,说说你们都有怎样的感受?生:(四人小组讨论)若遇冷场,师可鼓励学生谈: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只要你心里有所感触,大可放心大胆地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预设)生:我感受到了英子经历了爸爸去世这个不幸的事,突然变懂事了、成熟了,懂得了要照顾弟弟妹妹,明白了要挑起家庭的重担。
师小结:(幻灯播放人物图片)是啊,妞儿、秀贞、小偷⋯⋯一个个人物都先后离英子而去,最后爸爸也永远地离开了她(板书:去世)。
经历这个过程,英子似乎一瞬间长大了,其实这说明英子渐渐成长..起来了。
(板书:成长)照顾弟弟妹妹,挑起家庭的重担,这就是责任..!(板书:责任)<教师小结>我们读了《城南旧事》这部小说中许多段落,文章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的淡淡的伤感、隽永的回忆,这种语言风格有别于我们读过的很多名著,它是一种散文化语言(板书),这是《城南旧事》的一大特点。
五、总结全课。
1、配乐:叔同的《送别》(配图)(将学生再度带回到故事的意境中,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结束本课)2、教师语言渲染总结小说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如一篇 淡雅的散文,似一首含蓄的诗。
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 曾经阅读了这部著作的每一位读者,而英子那总是洋溢着笑意的可爱而稚 嫩的脸庞也如一幅娟美清新的画,永远永远的印在了每一位读者心灵的深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