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通论习题集

合集下载

植保通论问答题

植保通论问答题

• • • • • •
除草剂的作用机制: ①抑制光合作用 ②破坏植物的呼吸作用 ③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 ④干扰植物激素的平衡 ⑤抑制组织与微管发育
• 试述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或越夏方式及 场所。 • 方式有三种: • ①休眠:病原物可以产生多种休眠体。 • ②腐生:有些病原物可以在病株残体、土 壤及各种有机物上腐生而越冬、越夏。 • ③寄生:活体营养生物只能在寄主上越冬 、越夏 • 其场所包括: • ①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 • ②田间病株③土壤或肥料 • ④昆虫或其他介体
• 试述植物病程只要有哪些环节: • 答:病程是植物个体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 病过程。 • 可分为四个阶段: • ①侵入前期:病原物侵入前与记住植物存 在的相互关系并直接影响病原物侵入的时 期; • ②侵入期:从病原物开始侵入寄主到与寄 主建立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 • ③潜育期:病原物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 到表现症状前的一段时间。是病原物在寄 主体内繁殖和蔓延的时期; • ④发病• •
1、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什么特点? ①高效、低毒,易降解; ②具有趋避、触杀,击倒作用; ③易产生抗药性; ④多数无内吸作用; ⑤杀虫效果多表现负温度系数。 2、百草枯、草甘膦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①都是灭生性除草剂; ②都主要是茎叶处理剂,不宜作为土壤处理剂 不同点:①百草枯为触杀型,不能输导,而草甘 膦为输导型除草剂;百草枯作用速度快,需要有 光;草甘膦速度慢,不需要光; • ②百草枯为光合作用的抑制剂,而草甘膦为氨基 酸的合成抑制剂
• 1、病害循环?其包括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 病害循环指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 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 主要环节有:①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 • ②病原物的传播 • ③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 2、生物防治优缺点: • 优点:①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影响小 • ②防效期长,不易产生抗药性 • ③生物防治自然资源丰富,容易开发 • 缺点:作用效果慢;②防效不稳定 • ③只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一定危害水平下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题(病理部分)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题(病理部分)

1植物保护的概念: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2什么是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3病状的定义:植物自生外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称为病状。

4病状的类型:变色,腐烂,坏死,萎蔫,畸形。

5病症的定义: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构造称之为病症。

6病症的类型: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

7寄生性的定义: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为寄生性。

8什么是活体营养生物:指在自然界只能从寄生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

9什么是死体营养生物:指在自然界可以从死的寄生组织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生物。

10致病性: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病害的能力。

11什么是真菌:真菌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12体外致病:有些土壤中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并不能进入植物体内进行寄生,但可分泌一些有害物质,使植物根部扭曲,引起植株矮化,这种致病方式称为体外致病。

13真菌的菌丝组合体有:菌核,子座,菌索14真菌的有性繁殖的定义:指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胚子囊,通过雌雄配子囊结合产生有性孢子。

15真菌的无性繁殖的定义:指营养体不经过核配和减速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方式。

16有性孢子的五种类型: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及子囊孢子,担子及担孢子。

17真菌的生活史: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18真菌的五个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19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和菌原体。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植物保护的主要目标?A. 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B.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C. 保护生态环境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D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学防治?A. 喷洒农药B. 施用化学肥料C. 施用生物农药D. 施用土壤消毒剂答案:B3.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C. 种植抗病品种D. 施用有机肥料答案:D4. 以下哪种植物病害不是由真菌引起的?A. 水稻稻瘟病B. 马铃薯晚疫病C. 番茄早疫病D. 苹果腐烂病答案:D5. 以下哪种害虫不是咀嚼式口器?A. 蚜虫B. 菜青虫C. 蝗虫D. 玉米螟答案:A6. 以下哪种病毒不是植物病毒?A. 烟草花叶病毒B. 马铃薯病毒C. 人类流感病毒D. 番茄黑环病毒答案:C7.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物理防治?A. 温汤浸种B. 辐射诱变C.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D. 施用石灰硫磺剂答案:B8. 以下哪种不属于植物保护的三项基本措施?A. 病虫害监测B. 病虫害预测C. 防治措施的实施D.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答案:B9. 以下哪种不属于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A.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B.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C. 保护生态环境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D10. 以下哪种不是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防治C. 科学用药D. 全面治理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答案: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和全面治理。

预防为主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综合防治是指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以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科学用药是指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剂量和用药时机,以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降低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全面治理是指在防治病虫害时,要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整体性,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研试题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研试题

韩召军《植物保护学通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形态特征不是昆虫所特有的?()[扬州大学2019研] A.体表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B.体分三段即头、胸、腹C.胸部有三对足D.多数成虫有翅【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昆虫是体躯分为头、胸、腹三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各着生1对足,中胸和后胸通常还各有1对翅。

因此答案选A。

2玉米螟属于()。

[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A.半翅目B.鞘翅目C.鳞翅目D.双翅目【答案】C查看答案3接合菌亚门的菌丝通常是()。

[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A.变形虫妆B.有隔菌丝C.无隔菌丝D.原生质团【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接合菌门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形成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因此答案选C。

4蚜虫的触角通常()。

[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A.12节B.24节C.6节D.3节【答案】C查看答案5下列哪一种害虫属于迁飞性害虫?()[扬州大学2019研]A.三化螟B.白背飞虱C.棉蚜D.二化螟【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不少农业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这是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形成的遗传特性。

如东亚飞蝗、黏虫、小地老虎、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草地螟、白背飞虱等都属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这些昆虫成虫开始迁飞时,雌虫的卵巢还没有发育,大多数没有交尾产卵,通过迁飞到降落地后才性成熟。

因此答案选B。

6()属于专性寄生菌。

[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A.小麦纹枯病菌B.花生黑斑病C.梨白粉病菌D.甘薯黑斑病【答案】C查看答案7吡虫啉属于()。

[扬州大学2019研]A.有机磷农药B.新烟碱类农药C.拟除虫菊酯类农药D.有机氯农药【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

因此答案选B。

植物保护学通论题库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通论题库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通论题库及答案植物保护学是一门涉及许多方面的学科,从科学、逻辑到经济政策等都有广泛的涉及。

作为这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保护学通论也是学习植物保护学的重要课程,也是参加植物保护学的考试的重要科目,常常会惊觉书本的知识点及题库的丰富性。

本文主要介绍植物保护学典型题库及其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更好地完成考试。

一、什么是植物保护学?植物保护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的科学,它包括植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内容。

它是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农学、农艺学、农业机械、植物生物学、植物遗传育种等学科及其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以保护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和作物产量提高为目的。

二、植物保护学的历史渊源植物保护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医学维护,即太平时期的五谷养生术。

在古代,中国民间常用自然药物防治病害,逐渐形成“五谷养生术”的知识体系,它的理论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植物保护学。

在西方,植物保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有大量有关植物保护学的文献,从而形成了植物保护学这一独立学科。

三、植物保护学的基本内容植物保护学的主要任务是把植物健康保护好,避免植物受病虫害的破坏。

具体内容包括:(1)植物病害的预防。

包括采取病虫害预防措施,如合理设计园地、耕地,降低病虫害滋生的风险。

(2)病虫害控制。

主要采取不同病虫害的抗性育种、化学杀虫剂、植物提取物等多种方法,以防治植物病虫害,提高植物生长和生物量。

(3)植物胁迫响应。

通常分为物质胁迫和环境胁迫,分别是植物受化学胁迫和受环境胁迫,主要根据植物的发育特性,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四、植物保护学的未来植物保护学不仅涉及科学和技术,而且也包含政策、经济、法律等诸多因素。

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将得到应用,植物保护学也会受到更新;其次,气候变化也给植物保护带来挑战,因此,需要加强植物保护学的研究以应对气候变化;最后,正确的植物保护学政策也是植物保护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植物保护学政策体系。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问题解答.doc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问题解答.doc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问题解答。

《植物保护通论》课程问题集答案《植物保护通论》课程问题集植物病理学部分,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11首先,名词解释:1.致死温度:导致有机体因热而死亡的最低温度或导致有机体冻死的最高温度。

2.致病性和抗性:有机体引起植物疾病的能力;指植物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特性。

3.植物病原体的致病性:病原体具有破坏宿主和诱发疾病的特性。

4.植物病害: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生理和组织结构发生病理变化,出现各种异常状态,甚至死亡。

5.真菌的生活史:从孢子萌发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后产生相同孢子的过程。

6.杂草:能在人工栖息地自然繁殖的植物。

7.有害生物的综合管理:考虑到生产者、社会和环境的利益,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从农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各种有效的防治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危害水平以下。

8.营养压力:9.温度应力:超过植物生长所需温度的植物压力。

10.体外药物保留期:指病毒离开宿主生物并能在宿主生物之外存活的时间。

11.水分胁迫:水分流失超过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导致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膨压下降,正常代谢失衡。

12.生理种族:同一病原体的不同类群在形态上没有差异,在生理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致病性等方面也有差异。

一般来说,不同的小种对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不同种属)有不同的致病性。

13.寄生种子植物:没有叶子或叶子退化成鳞片,没有足够的叶绿素,不能实现正常的光合作用。

导管和筛管与宿主植物相连,从宿主植物中吸收全部或大部分营养物和水。

14.感染过程:病原体与宿主植物的传染性部分接触,侵入宿主植物,在植物中繁殖和扩展,然后引起疾病表现出疾病症状的过程。

15.潜在感染: 在一些病原体侵入宿主植物后,由于宿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它们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并潜伏在宿主体内而没有症状。

然而,当宿主的抗病能力减弱,这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时,病原体可以继续扩展并发展出症状。

《植物保护通论》习题集

《植物保护通论》习题集

植物病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致死温度:2.致病性和抗性:3.植物病原的致病性:4.植物病害:5.真菌的生活史:6.杂草:7.有害生物综合治理:8.营养胁迫:9.温度胁迫:10.体外保毒期:11.水分胁迫:12.生理小种:13.全寄生性种子植物:14.侵染过程:15.潜伏侵染:16.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17.寄生物和寄主:18.寄生和腐生:19.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20.初侵染和再侵染:21.病害循环:22.病程:23.半寄生性种子植物:24.IPM:二、判断题1.子囊孢子是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

()2.植物病原微生物都是寄生物。

()3.植物病毒是一类有传染性的原核微生物。

()4.植物病毒病没有病征。

()5.真菌性病害一般呈系统性表现症状。

()6.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

()7.一种真菌只能在寄生一种寄主植物,称为单主寄生。

()8.一种真菌的生活史在一种寄主上完成,称为单主寄生。

()9.细菌属于原核单细胞微生物。

()10.细菌接触感病植物后通过主动侵入、伤口或植物表面的自然孔口等途径侵入。

()11.细菌接触感病植物后通过伤口或植物表面的自然孔口等途径侵入。

()12.同一种真菌需要在两种以上的寄主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13.同一种真菌能在两种以上的寄主上完成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14.没有病征的病害就是病毒所致。

()15.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是稳定遗传,永不改变的。

()16.腐生物不会导致植物病害。

()17.单年流行病害既有初侵染,也有再侵染。

()18.大面积种植感病作物,遇到大量的强致病病菌就会爆发病害大流行。

()19.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稳定遗传,永不改变的。

()20.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成正相关。

()21.病毒在寄主细胞内才能增殖,因此病毒导致的病害都是系统性病害。

()22.病毒导致的病害往往是系统发病。

()23.病毒不能通过寄主植物的种子传播。

()三、选择题1.表现颗粒状物病征的病害属于:()A、真菌性病害B、细菌性病害C、病毒病害D、前三种都可能2.属于真菌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A、芽孢子B、厚壁孢子C、游动孢子D、子囊孢子3.属于严格专性寄生的病原物是:()A、线虫B、细菌C、病毒D、都不是4.积年流行病害:()A、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B、既有初侵染,也有再侵染C、以上都不对D、以上都对5.杂草分为耕地杂草、杂草类、水生杂草等,是按照杂草的()进行的。

(完整版)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

(完整版)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

第一章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广义的植物保护是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在农业上所说的植物保护一般是指狭义的栽培作物保护。

2、农业有害生物: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

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及鸟兽等(病、虫、草、鼠)。

3、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

4、植物保护的对象:广义保护对象: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

狭义保护对象:人类的栽培作物。

5、有害生物(pests):是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或森林植被等,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7、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8、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

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而被寄生的生物成为寄主。

9、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第二章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生物、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呈病态,甚至死亡。

病害三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病害四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人类干扰2、植物病害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

3、病状有哪些: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征有哪些: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4、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之间的区别:5、植物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五大类群: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6、真菌(fungus):是一类通常为丝状的营养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题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题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题植物保护通论复习题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植物病害、虫害、杂草等问题的防治。

植物保护通论是植物保护学的基础课程,它包括了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下面是一些植物保护通论的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植物保护?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植物保护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预防和控制植物病害、虫害、杂草等问题,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它的主要任务包括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病虫害的防治和杂草的防除。

2. 什么是植物病害?常见的植物病害有哪些?植物病害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的植物的疾病。

常见的植物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晚疫病等。

这些病害会导致植物的叶片、茎干、果实等部位出现病斑、溃疡、腐烂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3. 什么是植物虫害?常见的植物虫害有哪些?植物虫害是指由昆虫、螨类等昆虫类动物引起的植物的害虫。

常见的植物虫害有蚜虫、飞虱、蓟马等。

这些虫害会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啃食植物组织等方式,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阻、叶片受损、果实减产等问题。

4. 什么是杂草?为什么要进行杂草防除?杂草是指与农作物竞争养分、水分、光线等资源,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的植物。

杂草的存在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受限、产量下降,甚至引发病虫害的发生。

因此,进行杂草防除是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和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5. 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防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绿色防控和可持续发展。

综合防治是指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综合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进行病虫害和杂草的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指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治理。

绿色防控是指采用对环境友好、对生态无害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病虫害和杂草的防治。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进行植物保护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 在植物保护中,常用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遗传改良。

植物保护学通论

植物保护学通论

植物保护学通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保护: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
2.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3.有害生物: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4.植物生物灾害:有害生物严重危害人类目标植物,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而形成的灾害
5.农业有害生物:危害农作物,并能造成显著经济损失的作物
(二)简答
1.植物保护的目的是什么?
答:控制有害生物对植物的危害,避免造成生物灾害,最终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植物保护学的内容是什么?
答:植物保护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应用技术,植保器材和推广技术等,主要是弄明白不同有害生物的生物特性,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发生和成灾规律,建立准确的预测预报技术以及科学,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与合理的防治策略,并将其顺利实施
填空
植物保护对象是(目标植物)
控制有害生物危害的两类方式是(防与治)
化学农药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余,有害生物再猖獗,有害生物抗药性)
我国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防大于治的方式)
二植物虫害
名词解释
昆虫的形态特征
答:昆虫是体躯分为头,胸,腹三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
头部着生有1个口器,1对触角,1对复眼和1—3个单眼,因此,头部是昆虫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胸部由3个体节和一个尾节组成,是昆虫运动的中心
腹部一般由10个体节和一个尾节组成,是昆虫形成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昆虫的口式及代表性昆虫
答:下口式,蝗虫及鳞翅目的幼虫
前口式,虎甲,步行草,草蛉
后口式,椿象,蚜虫,蝉,叶蝉
昆虫角的构成
答:柄节,梗节,鞭节。

2023年植物保护通论真题及答案

2023年植物保护通论真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通论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1、植物保护:综合利用多学科学问,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有用学科。

2、3R 问题: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獗和有害生物抗药性问题。

3、病害三角: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病害的形成涉及植物、病原物和环境三方面,它们之间呈三角关系,即“病三角”。

4、病症: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植物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特别状态。

5、侵染性病害:有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可以在植物个体间相互传染,也称传染性病害。

6、病害循环:病害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头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7、真菌生活史:从一种孢子的萌发开头,经过确定养分生长和生殖阶段,最终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8、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个体的生殖方式,又称单性生殖。

9、多胚生殖:1 个卵发育成2 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1 个正常个体的生殖方式。

10、不完全变态: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没有蛹期。

11、完全变态:昆虫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期和成虫4 个阶段。

12、昆虫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转变为成虫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13 、趋光性:昆虫对光的刺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响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响称为负趋光性。

14、再侵染:初侵染植物上的病原物产生的生殖体,经过传播,又侵染植物的安康部位或安康的植株。

15 、昆虫群集性:同种昆虫的个体大量聚拢在一起生活的习性。

16、多化性昆虫:1 年发生2 代及其以上者。

17、昆虫多型现象:有些昆虫除成虫期有性二型现象外,同一性别还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的现象。

18、杂草种子库:在任何时候,田间土壤中都包含有产生于过去生长季节的杂草种子及其养分生殖器官。

这些存留在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和养分生殖体总体上称为杂草种子库。

植物保护学通论题纲仲恺

植物保护学通论题纲仲恺

植物保护学通论*植物检疫: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利用法律力量,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认为地通过种,苗木以及有关的包装材料等传入或传入后限制其传播,并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防止蔓延。

*休眠:常是由不良的环境条件引起的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如果将不良条件消除,就可以恢复生长发育的正常状态。

*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雌雄二型现象:*经济损害水平:EIL是一个临界的害虫密度,在这处密度防治时实施的防治成本刚好等于由于防治而得的经济效益。

*趋性:昆虫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的行为活动。

*渐变态: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习性等方面相似的不完全变态。

*两性生殖:绝大多数昆虫为雌雄异体,通过两性交配后,精子与卵子结合,雌性产下受精卵,每粒卵发育成一个子代个体的生殖方式。

*多胚生殖:指一个卵发育成2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正常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胎(卵)生:指在母体内成熟后,并不排出体外,而是停留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

*胚胎发育:在卵内进行直到幼虫孵化为止的发育阶段。

*胚后发育:幼虫孵出,直到成虫的性成熟的整个发育期。

*孵化: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

*脱(蜕)皮:自卵中孵出的幼虫,随着虫体的增长,经过一定的时间,要重新形成新表皮,并将旧表皮蜕去的现象。

*蜕:脱下来的皮称蜕。

*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个虫态蜕皮而出的过程。

*多型现象:有些昆虫除成虫期有性二型现象外,同一性别还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

*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与否,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状态。

*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转变为成虫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幼虫和成虫在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别。

*命名法:按照{国际动物命名规律}以及林奈的双命名法的命名。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研试题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研试题

韩召军《植物保护学通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形态特征不是昆虫所特有的?()[扬州大学2019研] A.体表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B.体分三段即头、胸、腹C.胸部有三对足D.多数成虫有翅【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昆虫是体躯分为头、胸、腹三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各着生1对足,中胸和后胸通常还各有1对翅。

因此答案选A。

2玉米螟属于()。

[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A.半翅目B.鞘翅目C.鳞翅目D.双翅目【答案】C查看答案3接合菌亚门的菌丝通常是()。

[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A.变形虫妆B.有隔菌丝C.无隔菌丝D.原生质团【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接合菌门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形成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因此答案选C。

4蚜虫的触角通常()。

[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A.12节B.24节C.6节D.3节【答案】C查看答案5下列哪一种害虫属于迁飞性害虫?()[扬州大学2019研]A.三化螟B.白背飞虱C.棉蚜D.二化螟【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不少农业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这是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形成的遗传特性。

如东亚飞蝗、黏虫、小地老虎、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草地螟、白背飞虱等都属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这些昆虫成虫开始迁飞时,雌虫的卵巢还没有发育,大多数没有交尾产卵,通过迁飞到降落地后才性成熟。

因此答案选B。

6()属于专性寄生菌。

[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A.小麦纹枯病菌B.花生黑斑病C.梨白粉病菌D.甘薯黑斑病【答案】C查看答案7吡虫啉属于()。

[扬州大学2019研]A.有机磷农药B.新烟碱类农药C.拟除虫菊酯类农药D.有机氯农药【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

因此答案选B。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提纲习题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提纲习题

第一章植物保护:植物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它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各种技术措施,将有害生物持续的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或美学容许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植物的可持续生产。

植物病害:当植物遇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或不良环境条件时,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组织和形态的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体生长发育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

症状:植物病害经过一系列病变过程,最终能够导致植物上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异常状态。

病状:在植物病部可看见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畸形,腐烂,萎焉等病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繁殖体或营养体。

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焉,畸形。

病征类型:1、真菌病症: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煤污状物,点状物,伞状和马蹄状物,粒状物,线状物。

2、细菌病症:脓状物。

侵染性病害,机械创伤和虫害的区别:机械创伤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侵染性病害是长时间内缓慢发生的,有病变过程。

虫害也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一般植物体上会有虫齿印,缺残处不光滑,有虫子留下的痕迹,如虫粪,蜕等。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如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等引起的病害,不能再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称侵染性病害:有病原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能在植株间互相传染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区别:第二章第一节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病原物两大特征: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性:寄生物在寄主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致病性:病原物对植物的破坏作用和诱发其发生病害的能力。

病原物对植物的破坏是多方面的:1、从寄主体内吸收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供自己生长和发育。

2、分泌各种酶,直接或间接的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3、病原物的代谢产物和感病组织的分解物影响寄主的生长发育。

寄生物对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分:直接破坏性大:侵入后立即引起寄主死亡;直接破坏性小:并不立即引起植物死亡。

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获取营养物质的生物。

植物保护学通论第三版的计算题

植物保护学通论第三版的计算题

植物保护学通论第三版的计算题【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植物保护学通论第三版的计算题概述二、植物保护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三、计算题的类型和解题技巧四、具体计算题的解析和答案正文植物保护学是研究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技术的学科,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植物保护学中,计算题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物保护学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从植物保护学通论第三版的计算题入手,介绍植物保护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解析计算题的类型和解题技巧。

首先,植物保护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方法包括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诊断、植物保护技术的种类和应用、植物检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

这些概念和方法是解决植物保护问题的基础,也是计算题的主要内容。

其次,计算题的类型和解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植物病虫害的预测和控制: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控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解题技巧是先准确识别植物病虫害的类型,然后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控制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2.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题技巧是先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种类和应用情况,然后根据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的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3.植物检疫的法律法规和实施方法: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植物检疫的法律法规和实施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解题技巧是先熟悉植物检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根据法律法规和实施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最后,具体计算题的解析和答案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内容进行。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准确理解和应用植物保护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解题的逻辑性。

总的来说,植物保护学通论第三版的计算题是考察学生对于植物保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手段。

植保通论真题 南农

植保通论真题 南农

植物保护的对象:就是人类认定有价值的植物。

有害生物:指危害人类及其利益的生物。

植物有害生物,是指那些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

虽然危害植物,但并不造成经济损失,植物保护学上称其为次要或潜在的有害生物。

偶尔造成经济危害的,称为偶发性有害生物;经常造成经济危害的称为常发性有害生物;那些虽然是偶发性的,但一旦发生,就造成严重灾害的,称为爆发性有害生物。

有害生物爆发危害,给人类造成的灾害——生物灾害。

植物保护的目的:通过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避免植物的生物灾害,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植物保护的发展历史:古代修德减灾,近代敌对哲学,现代IPM的容忍哲学。

现代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考虑生产者、社会和环境利益,在投入/效益分析的基础上,从农田生态系统出发,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有效防治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以下。

同时将环境和人类健康副作用降到最低。

特点: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强调防治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强调多种防治方法的相互配合;高度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

法规防治(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推广抗性作物品种植物保护的概念狭义的植物保护主要是保护栽培植物,包括大田农作物、果树、蔬菜、特种经济作物和储藏期的农产品。

广义的植物保护概念,即保护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目标植物,包括栽培植物和特定的植被。

植物保护的关键领域有害生物——分类学;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有害生物和生物灾害的监测和预测,防治措施和策略,植保器材,技术推广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应用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测报技术规范国标GB/T和行标NY/T病虫害测报技术手册。

病虫害预测预报及其目的估计病虫害未来发生趋势,提供情报信息和咨询服务的一种应用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通论》课程习题集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二-一年植物病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 致死温度:2. 致病性和抗性:3. 植物病原的致病性:4. 植物病害:5. 真菌的生活史:6. 杂草:7.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8. 营养胁迫:9. 温度胁迫:10. 体外保毒期:11. 水分胁迫:12. 生理小种:13. 全寄生性种子植物:14. 侵染过程:15. 潜伏侵染:16. 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17. 寄生物和寄主:18. 寄生和腐生:19.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20. 初侵染和再侵染:21. 病害循环:22. 病程:23. 半寄生性种子植物:精品文档24. IPM :二、判断题1. 子囊抱子是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抱子。

()2. 植物病原微生物都是寄生物。

()3. 植物病毒是一类有传染性的原核微生物。

()4. 植物病毒病没有病征。

()5. 真菌性病害一般呈系统性表现症状。

()6. 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

()7. 一种真菌只能在寄生一种寄主植物,称为单主寄生。

()8. 一种真菌的生活史在一种寄主上完成,称为单主寄生。

()9. 细菌属于原核单细胞微生物。

()10. 细菌接触感病植物后通过主动侵入、伤口或植物表面的自然孔口等途径侵入。

()11. 细菌接触感病植物后通过伤口或植物表面的自然孔口等途径侵入。

()12. 同一种真菌需要在两种以上的寄主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13. 同一种真菌能在两种以上的寄主上完成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14. 没有病征的病害就是病毒所致。

()15.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是稳定遗传,永不改变的。

()16. 腐生物不会导致植物病害。

()17. 单年流行病害既有初侵染,也有再侵染。

()18. 大面积种植感病作物,遇到大量的强致病病菌就会爆发病害大流行。

()19. 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稳定遗传,永不改变的。

()20.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成正相关。

()21. 病毒在寄主细胞内才能增殖,因此病毒导致的病害都是系统性病害。

()22. 病毒导致的病害往往是系统发病。

()23. 病毒不能通过寄主植物的种子传播。

()三、选择题1 •表现颗粒状物病征的病害属于:()A、真困性病害B、细困性病害C、病毒病害D、前三种都可能2•属于真菌有性繁殖产生的抱子是()A、芽抱子B、厚壁抱子C、游动抱子D、子囊抱子3•属于严格专性寄生的病原物是:()A、线虫B、细菌C、病毒D、都不是4. 积年流行病害:()A、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B、既有初侵染,也有再侵染C、以上都不对D、以上都对5. 杂草分为耕地杂草、杂草类、水生杂草等,是按照杂草的()进行的。

A、形态B、生物学特性C、植物系统D、生境6. 表现霉状物病征得病害属于:()A、真困性病害B、细困性病害C、病毒病害D、前二种都可能7. 属于真菌有性繁殖产生的抱子是()A、芽抱子B、厚壁抱子C、游动抱子D、担抱子8. 能通过伤口侵入寄主植物的病原物可能是:()A、病毒B、细菌C、真菌D、都可能9. 杂草分为禾草类、莎草类和阔叶草类,是按照杂草的()进行的。

A、形态B、生物学特性C、植物系统D、生境10. 表现锈状物病征得病害属于:()A、病毒病害B、细困性病害C、病毒病害D、前二种都可能11. 属于真菌有性繁殖产生的抱子是()A、芽抱子B、厚壁抱子C、游动抱子D、卵抱子12. 能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寄主植物的病原物可能是:()A、病毒B、细菌C、真菌D、都不是13. 杂草分为一年生杂草、二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是按照杂草的()进行的。

A、形态B、生物学特性C、植物系统D、生境14. 属于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抱子是()A、芽抱子B、卵抱子C、结合抱子D、子囊抱子15. 表现脓状物病征得病害属于:()A、真困性病害B、细困性病害C、病毒病害D、前二种都可能16. 能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寄主植物的病原物可能是:()A、病毒B、细菌C、真菌D、都可能17•下属概念属于植物病害病征的是:()A、变色B、霉状物C、畸形D、萎蔫18. 属于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抱子是()A、卵抱子B、厚壁抱子C、子囊抱子D、担抱子19. 测试病毒致死温度的时间是:()A、1分钟B、5分钟C、10分钟D、30分钟20. 能主动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寄主植物的病原物可能是:()A、病毒B、细菌C、线虫D、都不是21. 下属概念属于植物病害病征的是:()A、萎蔫B、脓状物C、坏死D、腐烂22. 属于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抱子是()A、卵抱子B、卵抱子C、游动抱子D、担抱子23. 植物表现长势不良,叶片发黄,最大的缺素可能是:()A、缺NB、缺PC、缺KD、缺Ca24. 主要通过伤口途径侵入寄主的是:()A、病毒B、细菌C、真菌D、线虫25. 下属概念属于植物病害病状的是:()A、粉状物B、霉状物C、畸形D、锈状物26. 属于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抱子是()A、结合抱子B、卵抱子C、担抱子D、节抱子27. 下述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真菌B、细菌C、病毒D、线虫28. 主要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途径侵入寄主的是:()A、病毒B、细菌C、真菌D、线虫29. 表现粉状物病征得病害属于:()A、细菌性病害B、真菌性病害C、真菌性病害D、前三种都可能30. 属于真菌有性繁殖产生的抱子是()A、结合抱子B、厚壁抱子C、游动抱子D、芽抱子31. 属于腐生的病原物是:()A、病毒B、细菌C、线虫D、真菌32. 单年流行病害:()A、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B、既有初侵染,也有再侵染C、以上都不对D、以上都对四、简答题:1. 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生特点。

2. 简述植物线虫对植物的危害机理和线虫病害的主要特征。

3. 简述植物病害形成的3因素在病害形成中的相互关系。

4. 简述细菌病害的防治要点。

5. 简述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和病因种类。

6. 简述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

7. 简述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程序。

8. 简述病害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的主要依据。

9. 简述病毒病害的特点和主要的传播途径。

10. 简答植物病原菌致病的物质基础和病害对植物的生理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11. 简答植物病害症状的概念和类型。

12. 简答植物病害的诊断、鉴定程序。

13. 简答真菌的特征和安氏(Ainsworth)分类系统中真菌门的五个亚门名称。

14. 简答杂草对作物的危害方式。

15. 简答柯赫氏法则的步骤并分析柯赫氏法则在哪些条件下不适用。

16. 分别简述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主要侵染途径。

五、论述题:1. 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的主要特征。

2. 试论述植物保护的发展动态。

3. 试述你对我国植保方针的理解。

4. 结合实际谈一谈植保工作中应如何理解和运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理论。

5. 结合生产实践谈一谈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植物病害?6. 如何诊断植物病害?并结合病害防治原理试述植物病害的防治要点。

7. 结合生产实践简答农药“ 3R”题及产生的原因,并简述生产中应如何避免?8. 试述以栽培为中心的植物保护和传统植保观念的差别。

9. 请从不同角度分析植物病原物与人类的关系。

10. 试述植物病害流行的条件和避免造成植物病害流行的要点11. 如何对田间作物进行病害诊断。

昆虫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 两性生殖:2. 孤雌生殖:3. 多胚生殖:4. 抗生性:5. 耐害性:6. 性二型:7. 多型现象:8.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9. 经济阈值:10. 年生活史:11. 世代重叠:12. 世代交替:13. 世代:14. 卵期:15. 幼虫期:16. 蛹期:17. 成虫期:18. 产卵前期:19. 产卵期:20. 若虫期:21. 羽化:22. 化蛹:23. 不选择性:24. 补充营养:25. 变态:26. 完全变态:27. 不完全变态:28. 胃毒剂:29. 熏蒸剂:30. 触杀剂:31. 内吸剂:32. 休眠:33. 假死性:34. 滞育:35. 迁飞:36. 地下害虫:37. 食叶害虫:38. 吮吸式害虫:39. 潜叶害虫:40. 蛀果害虫:41. 蛀茎害虫:42. 仓储害虫:43. 生物灾害:44. 植物检疫:45. 农业防治:46. 物理防治:47. 生物防治:48. 化学防治:49. 种:50. 种群:51. 性比:52. 年龄组配:53. K-对策:54. r-对策:55. 食物链:56. 食物网:57. 农业生态系统:58. 害虫空间分布型:59. 疫区:60. 保护区:【、判断题1. 膜翅目昆虫的蛹是被蛹。

()2. 蝇类的蛹是围蛹。

()3. 胡蜂的蛹是被蛹。

()4. 每一昆虫的学名包括一个属名和种名,后面往往附上定名人的姓。

()5. 气候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降水、光、气流等,其中以温度、湿度对昆虫影响较大。

()6. 在对害虫进行防治时,一般提倡把幼虫消灭在三龄之后。

()7. 鳞翅目螟蛾科昆虫的幼虫为植食性,白天卷曲潜伏于土中,夜间出来活动,故有夜盗虫”地老虎”之称。

()8. 完全变态类昆虫完成一个世代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9. 膜翅目中细腰亚目姬蜂科、茧蜂科等科都是植食性害虫;而广腰亚目的昆虫如叶蜂科、茎蜂科等多为寄生蜂类,能寄生在一些鳞翅目等害虫幼虫体内。

()10. 灯诱法属于农业防治的范畴。

()11. 昆虫从孵化到第一次蜕皮前称为第一龄幼虫(若虫),以后每蜕皮一次,幼虫就增加一龄,因此昆虫的虫龄就等于蜕皮次数。

()12. 从第一次蜕皮到第二次蜕皮之间的虫龄是第一龄。

()13. 叶蝉科昆虫和飞虱科昆虫的区别是叶蝉的后足胫节末端有一显著的能活动的距。

()14. 蝶蛾类幼虫与膜翅目叶蜂类幼虫均属于多足型幼虫,但蝶蛾类幼虫腹足一般有5对,有趾钩,而膜翅目叶蜂类幼虫腹足有6-8对。

()15. 害虫在田间呈嵌纹分布,取样方法可采取“ Z字形取样法。

()16. 蝶蛾类幼虫与膜翅目叶蜂类幼虫的口器类型均为咀嚼式,下颚-下唇-舌形成1个复合体,但叶蜂类幼虫在复合体顶端有吐丝器,蝶蛾类幼虫则没有吐丝器。

()17. 缘蝽科的中胸小盾片小,长于前翅爪片。

()18. 具有多型现象的害虫,可根据其型的变化作为指标来预测发生量。

()19. 综合治理的基础哲学是容忍哲学,共存哲学。

认为没有必要彻底消灭害虫,只要把害虫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以下就行。

()20. 昆虫的大小通常是指头部的最前端到腹部末端的长度,包括触角、口器、尾须及外生殖器的长度。

()21. 虹吸式口器一般无穿刺能力,只能取食花蜜等液体食物,大多数不造成为害。

()22. 经济阈值比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大。

()23. 地下害虫蝼蛄的前足是捕捉足。

()24. 在大多数昆虫的自然种群内,性比接近于1。

()25. 经济阈值比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