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合集下载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炎症,临床表现为疼痛、触痛、红斑、红肿、硬化、化脓或静脉条索状形成。

依据静脉炎发生机制可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输注后静脉炎五种类型。

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输液治疗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5%-4.5%。

静脉炎发生的相关知识:渗透压:正常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根据渗透压高低将其分为:1、高度危险,渗透压>600mmol/L,2、中度危险,渗透压400-600mmol/L,3、低度危险,渗透压<400mmol/L。

渗透压>600mmol/L的药物,通过外周静脉输入后,可在24小时内发生化学性静脉炎。

酸碱度(PH):正常血液PH值7.35-7.45, PH<5强酸性,PH>9强碱性。

PH在6-8的药液对静脉影响小,PH超过此范围的药液均可损伤静脉内膜上皮细胞,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一、发生原因:诱发静脉炎的主要有患者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疾病及血管条件差等)、输液工具的型号和材质、医护人员的穿刺技术、穿刺部位的选择及固定方式、输注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刺激性、输注的频率及输注量等因素。

二、静脉炎分类:(一)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是由于静脉穿刺或导管摩擦血管内膜所致,多发生于外周静脉,主要是由于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如PVC、MC、PICC导管对血管内膜的摩擦所致。

(二)化学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是由于输注的液体或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损伤血管内膜的上皮细胞所致,常见于外周静脉输注,主要是高浓度、刺激性及腐蚀性药物的输入,速度过快、时间过长,超过了静脉血管的应急能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破坏所致。

(三)感染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称细菌性静脉炎,是细菌感染导管留置部位的静脉内膜,细菌由穿刺点沿着导管进入血液或局部细菌感染所致。

(四)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指静脉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和深静脉,常发生于PICC、MC、CVC,是导管插入后形成静脉血栓刺激血管壁,启动的炎性反应而致。

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ppt课件
c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PPT课件
25
穿刺点使用无菌敷料覆盖 纱布敷料影响对穿刺点皮肤的 观察,常规每48小时更换一次 纱布敷料与透明的半透膜敷料 一起使用,应视同纱布敷料, 每48小时更换一次
c
PPT课件 26
透明的半透明敷料每7天更换一
次,敷料的完整性受损时立即更 换,如有渗液、渗血及贴膜潮湿 松动时随时更换
g
PPT课件
23
3、细菌性静脉炎 ①原因:感染所致 操作者洗手不彻底 无菌技术观念不强 皮肤消毒剂使用不良 非密闭式固定 穿刺技术不当
PPT课件 24
②预防 a
操作前充分洗手“六步洗手
法 b 穿刺部位皮肤消毒 用碘伏直接涂擦(稍用力)注 射部位皮肤二次,待干即可注 射(不必脱碘) 消毒的范围大于敷贴的面积
PPT课件
20
建议 静脉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留置
针当天输液结束后拔除 留置针套管短,在穿刺静脉过细 或静脉内留置过短时,不易留置
PPT课件
21
规范操作,提高操作技术 动作宜轻柔 提高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穿刺针固定牢固
f
PPT课件
22
提高患者自护意识 做好患者宣教,输液期间穿刺手 臂尽量减少活动,告知患者进行 自我观察 加强营养
PPT课件
27
5、静脉炎的治疗
①局部制动,抬高肢体 ②局部外敷
50%硫酸镁湿热敷 b 50%gs 10ml+vitB12 1ml混合 液,现配现用
a
PPT课件 28
中药外敷:金黄散+食醋调成 糊状外敷 d 芦荟:把皮扯掉把里面的肉 敷在患处 e 湿润烧伤膏: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生肌止痛作用 f 赛肤润:外涂

静脉炎

静脉炎

护血管。切忌在同一条血管的相同部位反复穿刺。
结论: 根据所用溶液或药物的类型,渗透压,浓度,剂
量,给药速度,选择适当的输注途径并合理安排 输液顺序
护士能够根据静脉炎的临床分级标准识别静脉炎。 对所有穿刺部位和肢体应常规进行评估,询问有
无疼痛,发热,刺痛,灼痛和其他不适。
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使等渗盐水在导
栓形成浅静脉炎,可于炎症消退后行手术治疗。
五、静脉炎的护理
抬高静脉炎的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进行修复。
土豆汁湿敷:
用新鲜土豆500g制成土豆汁100ml用纱布湿敷于
患处表面,外用热水袋热敷,每次30min,早晚 各1次。还可直接将土豆切成薄片敷于患处,待土
豆片变黑重换新土豆片。
湿热敷:
高,在局部敷药的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15~ 20min,必要时配合应用抗生素。
新型水胶体敷料(增强型透明贴): 具有吸收性、半通透性、自粘性,通过减轻疼痛、加
快血管内膜修复、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阻止微生物 通过等作用对静脉炎起作用。
局部血栓性静脉炎在炎症期消退后,如仍有条索状硬
物伴疼痛,可考虑手术切除。如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
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度: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
形成,可触及静脉条索物长度大于2.5厘米,有脓 液流出
四、静脉炎的治疗 赛肤润(含有99%脂肪酸酯): 可以有效提高局部皮下组氧压力,促进炎症吸收,
防止局部损伤进一步加重。应用赛肤润自穿刺点 上方5cm延导管走形所涉及静脉至腋窝皮肤喷涂 并做按摩,间隔8小时,连续一周能减轻机械性静 脉炎。
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患肢局部红肿,疼痛,可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静脉炎的防治与护理
1
内容
1
一、相关理论
1、定义 2、临床表现 3、分类及原因分析 4、静脉炎分级 二、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2 1、预防 2、护理
2
静脉炎定义
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 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重者局部静脉 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
调查显示:静脉注射的病人近80%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 炎
9
机械性静脉炎
——液体的机械作用导致
的静脉炎
1、输液量 每日静脉输液量大于1500ml的患者其 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每日输液量 小于1000ml的患者。 2、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都易导致静脉炎 的发生
10
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
(药物输注速度 )
药物输注速度 液流>血流,会引起机 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造成化 学性静脉炎。 部分静脉流速 外周小静脉5ml/min 手背及前臂静脉<90ml/min 肘部及上肢静脉100~300ml/min 锁骨下静脉1~1.5L/min 上腔静脉2~2.5L/min
1、预防
1
2 3 4 5 6 7 加强无菌观念 提高技术能力
静脉的选择
留置针和敷贴选择、保留及更换
控制微粒输入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 控制液体输入量
其他
将75%酒精浸湿的纱布敷于穿刺部位前端,用于预防静滴甘露 醇所致的静脉炎 20
2、护理
原则:早发现、早处理 护士认真向患者宣教并耐心倾听患者 感受;熟悉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在使 用药物前认真阅读书说明书,随时巡 视患者并早发现异常 早期发现并及时护理,是控制静脉炎 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旦出现静脉炎, 6小时内处理有效,越早效果越好, 当皮肤颜色改变(红、白、紫),感 觉异常(痒、痛、麻),肿胀、变硬、 渗出,均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2024静脉炎预防和处理方法

2024静脉炎预防和处理方法

2024静脉炎预防和处理方法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的静脉血管炎症称之为〃静脉炎〃,发生率约为2.5%-45%,属于常见并发症之一。

如血管周围水肿、有痛感或有血栓形成,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现象。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化学问题:药物PH值超过正常酸度或碱度;过高渗或过低渗。

造成反应。

机械因素:在输液过程中,短期间多次反复在同一区域进行穿刺;穿刺位置处于关节处;输入药剂里的微粒(例如:玻璃屑、橡皮屑等1细菌因素:无菌使用未达标引起;导管内有血液遗留。

病患原因:病患自身免疫系统下降,免疫力降低,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穿刺部位的细菌定植。

诱发的危险因素可干预:药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所选用的器材、穿刺的位置、药剂输入量和速度。

不可干预:病人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

临床表现及分型沿静脉的整体部位产生疼痛、压痛。

药剂滴速下降,穿刺位置出现血管红、肿、热、痛的现场,静脉触摸有硬感,呈条索状、没有弹性;严重情况下,部分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同时产生身体发热等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分别有: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W、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注射的静脉位置出现了疼痛、触痛,触摸时有硬块感,如条索状。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堵住导致机化。

严重情况下,产生身体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1、选择较为粗直,血液供应多,无静脉瓣的穿刺血管,避开关节,容易进行固定。

因为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慢,因此在输液前我们优先选择前臂掌侧静脉。

长期输液病患要有计划的保护和合理使脉,根据远端到近端的原则进行使用静脉,尽量不使用受伤、感染的静脉。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操作前清洗双手,确保手部卫生,其次检查留置针、透明敷料贴,消毒液生产日期。

穿刺的过程中,消毒适用范围要200PX以上。

穿刺完成,需用无菌透明贴进行固定,透明贴72小时更换1次,纱布48小时更换1次,如果发生敷贴不粘或被污染,需要即刻更换。

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至96小时。

高渗药物静脉炎临床表现、程度分级标准、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

高渗药物静脉炎临床表现、程度分级标准、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

高渗药物静脉炎临床表现、程度分级标准、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静脉炎静脉炎是血管内皮性炎症,表现为沿静脉走行出现的红肿热痛,可触及静脉条索状改变或触及硬结,有明显痛感,严重者局部会出现脓性分泌物甚至伴有发热症状。

高渗溶液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浓度称为渗透浓度,渗透浓度愈大的溶液,准透压也愈大,临床上用渗透浓度直接比较溶液渗透压的大小。

正常人血浆的渗透压约为7.8x102kPa,渗透浓度在280-320mmo1∕1之间。

溶液渗透浓度在此范围称为等渗溶液,高于此范围称为高渗溶液。

静脉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沿着注射部位血管会产生条索状红线,触诊时有发热、发硬感觉。

静脉炎程度分级标准静脉炎程度分级标准为:①。

级:静滴后无任何不良症状;②I级:输液部位出现发红,偶尔疼痛;③∏级:输液部位出现发红或水肿,伴明显疼痛;④III级:输液部位在II级症状基础上,能够触摸到条索状静脉;⑤IV级:输液部位在II级症状基础上,触摸到的条索状静脉长度超过2.5cm,且伴有脓液渗出。

护理对策穿刺静脉选择。

在输液前,使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先建立静脉通路,在行穿刺时应优先选择粗大直的静脉,穿刺完成后开始输入药物。

输液工具选择。

对具有刺激性及易引发静脉炎特殊药品,使用一次性营养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滴注,经精密输液器终端过滤后,不溶性微粒被阻滞,大幅度减少药品对血管刺激。

强化静脉穿刺技术。

选择回流顺畅、充盈度好、弹性好血管进行穿刺,避开肢体关节部位、静脉瓣或炎症处的静脉血管,成人不宜选取下肢静脉进行穿刺,避免穿刺不成功;连续输液需以先细后粗、先远后近的原则制定静脉穿刺。

输液前先建立静脉通路,穿刺成功后输入药物,药物性质进行适当稀释、加温及减慢滴速,加强对穿刺部位保暖工作。

加强巡视。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采取责任追究制,纳入绩效考核,加强巡视。

输注高危药品时,需在床旁悬挂警示卡,定时巡视,每小时1次,密切观察是否出现静脉炎、用药管道通畅程度、输液部位的疼痛情况等。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规范(一)定义:静脉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壁内膜受损继发的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触痛、红斑、发热、肿胀、硬化、化脓或者可触及静脉条索。

(二)分类:静脉炎主要分为机械性、化学性、细菌性、血栓性静脉炎4种类型。

(三)诊断:表1:静脉炎量表表2:视觉输液静脉炎量表(四)诱发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二类:可干预的因素包括溶液的PH值、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注速度及输注量;不可干预的因素包括患者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刺激作用。

(五)预防1. 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①静脉输注抗肿瘤药物、腐蚀性药物或刺激性药物及PH值小于5或大于9,渗透压超过900mosm/L的液体或药物应使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时,应每天更换穿刺部位,并于穿刺点上方2cm处沿静脉走向粘贴水胶体敷料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②在满足治疗的前提下,选择最小和最短的导管进行治疗。

③使用硅胶、聚氨酯类生物材料导管置入,以减少发生静脉炎的风险。

2.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方法:①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时,首选上肢静脉进行穿刺,成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

而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择健侧肢体输注液体或药物。

②PICC置入时采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尔丁格技术,首选肘上贵要静脉,以降低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3. 严格无菌操作:①静脉输液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手卫生原则;在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使用最大化的无菌屏障措施。

②接触穿刺部位前后应彻底清洗双手,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维护时应戴无菌手套,规范各项操作。

4. 根据药液的性质,选择精密过滤器的输液器,以减少微粒对机体的损伤。

5. 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应72-96h更换一次。

6.在拔管时,监测血管通路部位48h,以检查是否出现拔管后静脉炎,并及时给以防治。

(六)处理:应拔除PVC,可暂时保留PICC,及时通知医师,评估静脉炎的类型、等级,给予局部对症处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必要时,应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Company
LOGO
静脉炎相关知识
内容
1
一、相关理论
❖ 1、定义 ❖ 2、临床表现 ❖ 3、分类及原因分析 ❖ 4、静脉炎分级
2
二、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 1、预防 ❖ 2、护理
Company Logo
静脉炎定义
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壁发 炎,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重者局部静脉条索状、甚 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 调查显示:静脉注射的病人近60%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
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每日输液量小于 1000ml的患者。 2、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都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Company Logo
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 (药物输注速度 )
❖ 药物输注速度 液流>血流,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 会导致渗出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部分静脉流速 ❖ 外周小静脉5ml/min ❖ 手背及前臂静脉<90ml/min ❖ 肘部及上肢静脉100~300ml/min ❖ 锁骨下静脉1~1.5L/min ❖ 上腔静脉2~2.5L/min
Company Logo
静脉炎的影响
❖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 静脉炎的发生会使患者不适,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
济负担,也给护理人员增加穿刺难度和工作量,更加影响 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 甚至会引起医患纠纷和矛盾
Company Logo
发生后的处理
❖ 1.按不良事件处理,按不良事件上报流程进行上报
3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
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
4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
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2.5cm,有脓

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静脉内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

静脉炎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引发严重并发症。

因此,及时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静脉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轻度的静脉炎患者,可以采取局部热敷的方法。

通过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提高患肢的高度,帮助血液回流,减轻炎症症状。

其次,对于中度的静脉炎患者,可以考虑口服消炎药物。

消炎药物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

但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用药说明进行用药,避免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对于严重的静脉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静脉置管治疗。

通过静脉置管可以直接向患处输液或注射药物,快速有效地缓解炎症和疼痛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静脉置管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引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此外,对于静脉炎患者来说,平时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至关重要。

患者需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尽量保持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饮食上应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帮助加强血管壁的弹性和抵抗力。

总的来说,对于静脉炎的处理方法,轻度患者可以采取局部热敷,中度患者可以考虑口服消炎药物,严重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静脉置管治疗。

同时,平时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不容忽视。

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尽快康复。

《1 例拔针后静脉炎患者的护理》

《1 例拔针后静脉炎患者的护理》

《1 例拔针后静脉炎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静脉炎是由于静脉内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

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拔针后静脉炎是指在输液拔针后出现的静脉炎症反应。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药物因素: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化疗药物、抗生素、高渗葡萄糖等,可直接损伤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 机械因素:输液过程中,穿刺针或留置针的型号不合适、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等,可损伤静脉壁,引起静脉炎。

- 感染因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可引起静脉炎。

-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的年龄、体质、血管条件等也可能影响静脉炎的发生。

例如,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静脉炎。

2. 发病机制:- 药物刺激: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直接损伤静脉内膜,使内皮细胞受损,释放炎症介质,引起炎症反应。

- 机械损伤:穿刺针或留置针的损伤可导致静脉壁的损伤,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同时释放炎症介质,引起炎症反应。

- 感染:细菌等病原体侵入静脉,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1. 局部症状:- 疼痛:患者在拔针后,局部静脉出现疼痛,可表现为刺痛、胀痛或隐痛。

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一般在活动时加重。

- 红肿:局部静脉出现红肿,皮肤温度升高,可伴有压痛。

红肿的范围可因炎症的严重程度而异,一般在穿刺点周围。

- 硬结:在炎症部位可触及硬结,质地较硬,边界不清。

硬结的形成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水肿、渗出和纤维化。

2. 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下,拔针后静脉炎的全身症状不明显。

但如果炎症严重,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四、治疗要点1. 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应减少活动,避免患肢受压,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 热敷:在炎症早期,可采用热敷的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开展多学科合作与交流
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静脉炎的发病机制、诊断 方法和治疗手段,推动静脉炎防治工作的不断进步。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成为主流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静脉炎治疗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远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疗与智能设备应用普及
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和患者自我监测,提 高静脉炎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技术
探讨了物理治疗在静脉炎治疗中的应用, 如超声波治疗、光疗等,并评估了它们 的疗效及适用人群。
手术治疗进展
介绍了针对严重静脉炎患者的手术治疗 方法,如静脉切除术、血管重建术等, 并分析了手术风险及术后康复情况。
未来治疗方向预测
基于当前研究进展,对未来静脉炎治疗 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告知患者静脉炎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01
向患者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风险、预防措施和自护方法,提高患
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指导患者正确活动肢体
02
在输液过程中,指导患者正确活动肢体,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
姿势造成肢体麻木、肿胀等不适。
提醒患者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03
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如出现疼痛、肿胀、发红等异常情况应
风险评估
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出 血、血栓形成等,应在术前进行充分 评估,确保手术安全。
康复锻炼计划制定和执行
康复锻炼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锻炼计划,包括运动方式、强度、频率等。
VS
执行
康复锻炼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 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PICC置管后的静脉炎并发症及处理

PICC置管后的静脉炎并发症及处理

PICC置管后的静脉炎并发症及处理静脉炎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PICC置管导致的静脉炎多为机械性静脉炎。

1.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发生于置管后72h内,由PICC刺激或损伤血管内膜所致。

(1)临床表现: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疼痛,有时可以表现为局限症状,出现穿刺点上方局部的红、肿、疼痛及硬结,病人不敢活动肢体。

(2)原因:选择的导管过粗;送管速度过快,操作不熟练;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或不活动;导管材质过硬;在肢体的关节部位置管;原有血管损伤,如曾经使用化疗等刺激性药物。

(3)预防。

①及早选择并使用合适的血管通路器材,如需中长期化疗的病人及早留置PICC。

②选择合适的导管,材质好的导管组织相容性好,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概率小,应避免选择材质过硬的导管。

③选择合适的血管留置,尽量选择贵要静脉置管;置入导管时匀速缓慢送管。

④穿刺部位以上肢体热湿敷:每次30min,每天3次,共3~5d。

⑤沿血管走向涂厚层喜辽妥软膏或如意黄金散。

⑥沿血管走向粘贴水胶体敷料至其自行松脱。

⑦抬高患肢,首日应减少穿刺肢体活动,有利于穿刺点愈合,次日应鼓励病人活动(握拳松拳)并完成自我日常生活活动,避免大幅度活动,活动量因人而异。

⑧B超下置管:B超下置管可减轻血管损伤,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⑨肘上置管不限制弯肘动作,肘下置管适当减少弯肘动作,躺卧时尽量避免压迫穿刺肢体。

(4)处理。

①静脉炎症状发生后,要抬高患肢,前臂置管病人避免肘关节活动,适当增加手指的精细、灵巧活动或握拳松拳动作。

②沿血管走向粘贴水胶体敷料。

③继续热湿敷、涂厚层喜辽妥软膏或如意黄金散等。

④机械性静脉炎经处理3d不缓解,可考虑拔除导管。

2.化学性静脉炎(1)原因:导管尖端位置不在上腔静脉内,输注刺激性药液损伤血管内膜所致;手套上的滑石粉黏附在导管上带入血管内刺激所致。

(2)预防及处理:保证导管尖端位置在上腔静脉中下段;冲洗干净手套上的滑石粉或使用无粉手套。

静脉炎 (2)

静脉炎 (2)
发炎反应;选用的留置针或输液针与血管壁摩擦引起发炎,
在同一根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发生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液体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
度过高,都会致血管内膜受损,管壁通透性增加,药物容易
渗入皮下间隙。引起静脉毛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
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尘埃、玻璃屑、细菌入






立即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

局部处理:湿敷、封闭
物理疗法 :红外线照射等
对合并感染者,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对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者,应加强营

整理课件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与留置针的使用有关
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
2 ,操作技术不良
3 ,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
7.2—8.0
盐酸多巴胺(10mg/ml)
3.0—4.5
盐酸多巴酚丁胺(10mg/ml)
2.5—5.0
奥美拉唑钠(2%)
10.3—11.3
氯化钾(10%)
5.0—7.0
氨茶碱(25mg/ml)
8.6—9.3
整理课件
相关临床试验:


kuwahara等,兔耳实验比较不同pH值的药液输注后静脉炎
的发生率。

2%
表浅静脉炎

0.5% 静脉渗血

0.5% 局部过敏反应
整理课件
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
治疗费用增加;
病人满意度下降;
医患投诉;
整理课件
何谓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静脉炎的症状

静脉炎的症状

静脉炎的症状
一、静脉炎的症状二、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有哪些三、怎样护理静脉炎
静脉炎的症状1、患者腿部出现红肿等情况
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深部静脉炎患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是指浅静脉炎症发生部位不定,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而言,是人体浅静脉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胸壁,乳房,两肋缘及上腹部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并同时有炎性病理改变的一种常见疾病,亦称Monder病。

2、患者的患处伴有静脉曲张现象
血栓性深下肢静脉炎早期症状表现:患肢肿胀,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随病情发展,出现患肢营养障碍,皮肤瘙痒、脱屑、色素沉着呈黑色,湿疹样皮炎,可伴有静脉曲张,后期出现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

长期溃疡可导致皮肤癌变。

3、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多为单侧发病,往往有1~2条浅静脉受累。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抬举、活动上肢时,突然感到一侧胸腹壁疼痛,受累静脉略显红肿、压痛、血管变韧,可扪及条索状物,有的表现为银叉或串珠状,开始较柔软,逐渐变硬,直径大约3~5mm。

4、静脉炎病人早期发现患肢出现红、热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的护理有一定的共性。同时,每种疾病的病因,发病缓急, 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以及病情的发展各不相同,患者的工作生 活习惯等诸多因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因而,制定护 理措施还应因人,因病,因生活条件而异,注重个体化的差异。
护理特征
21/41
2.对病人的教育和指导是护理计划有效实施的保障:
血管疾病的许多治疗和护理方法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有 严格的适应证。如动脉供血不足,患肢应处在低于心脏水平, 则症状可以减轻。而静脉疾病则正好相反,弹力绷带对静脉
容易使造影剂直接开始进入到深静脉系统,如果出现静脉充
盈缺损,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诊断咨询。
静脉炎的检查与化验
IPG和PRG 即阻抗容积描记法(IPG)和静 脉血流描记法(PRG):前者应用皮
16/41
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
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 静脉阻塞时,随呼吸和袖带充、放 气而引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 试验对近端深静脉雪山形成水平诊
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 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 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 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
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
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是指浅静脉
炎症发生部位不定,此起彼伏,反复发 作而言,是人体浅静脉炎中的一种特殊 类型。
腿在膝部交叉坐位,胭窝下垫东西以等,都
能压迫血管,影响动脉供血,应尽量避免。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1、组织灌注不足:
27/41
4.注意保暖: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和直接接触冷物品等均可
引起动脉收缩或痉挛。应保持居室温湿度适宜,避免直接接触 冷水。寒冷季节外出应注意保暖,保暖时间应提前正常人半个 月或一个月。避免肢体露在外面,衣裤及鞋袜要宽松、柔软, 5.保护患肢免受损伤: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肢,可能受轻微刺
病理
致病原因
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 萄糖溶液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
9/41
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
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 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 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 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 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 应,但多不严重。
病理

分治、七分养”,通过合理的
调护,达到减轻病人的痛苦, 缩短疗程,早日康复,因此:
护理在治疗四肢血管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录
1
2 3
19/41
静脉炎的定义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病理 静脉炎的分类 静脉炎的检查与化验 周围血管疾病的护理 护理特征
4
5 6 7 8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护理特征
1.护理有共性,又有个性化:
4
5 6 7 8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静脉炎的分类
1、机械性静脉炎:
12/41
1)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滑动。 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
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
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2、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臵 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
增加组织灌注量,以提供足够的组织代谢需氧和营养物质的目 的,护理措施主要从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避免血管痉挛和保 护患肢等方面着手。 1.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慢性动脉功能不全者,侧支循
环不足直接影响组织的灌注,患肢缺血性疼痛会限制病人的活
动,不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患肢肌肉将因供血不足和废用而 萎缩。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增加活动能促进侧支循 环的建立和增加末梢组织的灌注。常采用行走和Buerger锻炼。
目录
1
2 3
23/41
静脉炎的定义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病理 静脉炎的分类 静脉炎的检查与化验 周围血管疾病的护理 护理特征
4
5 6 7 8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24/41
概述:针对血管疾病因循环受损所导 致的组织缺血这一共同特点,护理的首要 目的是促进循环,减少组织缺血或阻止其
进一步的发展。其次是解除因缺血造成的
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其病理变理化血管内膜 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
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
退, 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 褐色。少数病人可引起反应, 如发冷、发
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
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 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 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受潮 湿等,较常见是各种外科手术后引发。
静脉回流及减少患肢水肿的目的,护理措施主要从以下方面着 手。 1.体位:利用重力作用安排体位,患肢应高于心脏水平,病 人避免同一姿势站立过久,必须站立时,应不断屈伸患肢,以
借助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回流。
2.锻炼:下肢静脉疾病可适当进行平地行走锻炼,以促进侧 支循环的建立,改善静脉回流。 3.其他:经常站立或坐位的病人,应裹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
7/41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是指胸壁、 乳房,两肋缘及上腹部出现静脉血栓形
成,并同时有炎性病理改变的一种常见
疾病,亦称Monder病。
目录
1
2 3
8/41
静脉炎的定义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病理 静脉炎的分类 静脉炎的检查与化验 周围血管疾病的护理 护理特征
4
5 6 7 8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 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过大或过小 ;
10/41
二 三
四 五 六
• 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 导管针留臵的时间太长; • 固定方法不当; • 输液浓度的酸、碱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 • 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
七 八
• 渗透压;
• 输液速度的快慢。
目录
1
2 3
11/41
静脉炎的定义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病理 静脉炎的分类 静脉炎的检查与化验 周围血管疾病的护理 护理特征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自理缺陷的护理:
条;发生范围在导管长度以外。
目录
1
2 3
5/41
静脉炎的定义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病理 静脉炎的分类 静脉炎的检查与化验 周围血管疾病的护理 护理特征
4
5 6 7 8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浅静脉炎
6/41
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 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
结节。深部静脉炎患者,发病突然,患肢呈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组织灌注不足:
26/41
2.戒烟酒与调整好的心态:尼古丁、酒精 及情绪波动等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
管痉挛,应帮助病人戒烟酒,同时饮食上少
饮或不饮含咖啡因类的饮料,有外伤的患者 因少食用或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动脉硬化 性疾病或糖尿病病人应坚持低脂和低糖饮食。 3.避免患肢受压:紧身的衣物,盘腿或双
静脉炎的定义
Ⅰ度:局部红肿,压痛;无可见线 条;无可触及静脉索条;发生范围 在导管长度以内。
4/41
静脉炎判断标准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指标:
Ⅱ度:局部压痛、热、红肿或水肿;
有可见线条;无可触及静脉索条; 发生范围在导管长度以内。 Ⅲ度:局部疼痛、热、红肿甚至脓 肿;有可见线条;有可触及静脉索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脑外绿色通道--小胖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2年7月24日
目录
1
2 3
2/41
静脉炎的定义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病理 静脉炎的分类 静脉炎的检查与化验 周围血管疾病的护理 护理特征
4
5 6 7 8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静脉炎的定义
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
3/41
发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
14/41
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见到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 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经验,并观察呼吸和压迫动作
的正常领导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下个月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服务诊断敏感性仅为 50%-70%,但特异性可达95% 。
静脉炎的检查与化验
放射性核素健康检查
适当适时地给予止痛药物,会促进活动增加,到病人的合作, 从而使护理措施更容易实施。止痛药的使用应合理,以防成 瘾。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潜在组织完整性受损的护理:
30/41
护理目标:不因护理不当而发生或加重皮肤或组织的受 损。 血管疾病,由于组织灌注减少,组织营养不良等,均 潜在地存在着完整性受损的问题,肢端最外层的皮肤组织是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改善疼痛症状:
护理目标:疼痛减轻或缓解。
29/41
主要护理措施:促进周围循环,增加组织灌注量和促进 静脉回流是解决疼痛的根本措施,护理措施得当,将会有效 地减轻或缓解疼痛。此外,疼痛常在活动后发生或加重,故 多表现为少动,还会出现睡眠不佳,使病人变得烦躁,易怒
或抑郁,不能积极参与和配合护理人员执行锻炼计划。因此,
激即能发生经久不愈的溃疡,因此,应避免搔抓和用力擦洗患
肢。已出现水泡、溃疡或坏疽者,应保持局部清洁,采用正确 治疗方法积极治疗。严重供血不足的患肢避免用热水洗浴,以 免增加组织代谢,加重组织缺氧,使病情更快发展,症状加重。
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静脉回流障碍:
28/41
护理目标:减轻患肢水肿。 为达到减少静脉淤滞,促进
断的阳性率可达90%。对远端者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