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天下邵东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天下“邵东人”
解读天下“邵东人”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湘中大地邵阳(旧称宝庆)之东乡,即今之邵东,有一群“宝古佬”纷纷走出家门,走南闯北,从而揭开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新的一页,这些人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中国犹太人”的邵东商人,这种现象也被专家和学者称赞为“邵东经济现象”。在邵东商人的影响和带领下,三湘大地,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邵商”、“湘商”迅速遍及全国。
“邵东人”与商界湘军
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曾对中国近代的政治、思想及其他领域产生过一系列重要影响。湖湘文化是湖湘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湖湘文化的精髓之一是“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忧国忧民”、“通变求新”,表现在湘人身上则为质直、刚烈、倔强的个性。当年湘军之所以能崛起并闻名天下,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原因。
在历史上自晚清以来的一个时期,湖南人是时代的宠儿,他们弛骋疆场,挥斥四方,纵横天下,可谓独领风骚,出尽风头。以曽国藩为首的第一代“湘军”把一个行将就木的清王朝救活,以黄兴蔡锷为首的第二代“湘军”推翻了封建帝制,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三代“湘军”建立了新中国。曽左湘军时代,湖南成为天下最富裕的省之一;戊戌变法时代,湖南成为天下最富朝气的省之一;毛泽东时代,湖南是最富朝气又最富裕的省之一。
“湘军”是湖湘人的骄傲,是千年湖湘文化的积淀,是湖湘文化的物化和最突出体现,是无形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湘人的一块招牌。近年来,“湘军”为湖湘各界广泛使用,成为优秀湖湘人群体的总称,“文学湘军”、“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体育湘军”等等,但是,今天湖南人偏偏在经济上底气不足。
当湖南人还停留在对昔日湘军的荣耀津津乐道、自我陶醉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觉醒来,人们发现当年纵横驰骋的湘军现今已风光不再,改革开放30年来湖南已被时代无情地远远抛在后面,湖湘文化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也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有几许无奈。多年来,专家学者们在苦苦寻求湖湘文化在新时期的突破口和出路,不断探讨湖湘文化与新时期的对接和吻合,冷静反思湖湘文化在当今经济大潮中的重新定位,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人们不禁要问:千年湖湘文化何去何从,在今天还有没有市场?湖南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湖南人向来“崇文尚武”、“重文轻商”、“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世俗观念也认为湖南人只会打仗、搞政治,不会搞经济。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和错觉,这只是因为湖南人曾经在前者太厉害太辉煌了,其光环掩盖了后者,人们还未能完全从其光环下走出来,后者未能被很好地发现、重视、引导、培育、提升、扩大、推广而已。
以“邵东人”为代表的湖南商人就是今日“商界湘军”,无论从数量还是影响来讲都能跟其他“湘军”相媲美。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30多万邵东商人走南创闯北,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远涉东南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成了商海弄潮儿,获得了“中国犹太人”的美称。“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东人;哪里有邵东人,哪里就有市场”,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邵东人身影,留有邵东人的足迹,全国各个城市出现了“邵东街”和“邵东区”。他们创造了邵东人奇迹,打破了世俗观念,树立了湖湘人既能打仗又能经商的新形象,让世人刮目相看。“邵东人”在湖南商界首屈一指,在湖南本土还没有哪个地域的商人能与之相提并论,“邵东人”几乎成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代名词;就全国范围而言,“邵东人”出现早、数量多、足迹广、规模大、名气响,已形成一定气候,产生了较大
影响,是新中国改革开放条件下诞生的真正意义上的新一代商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商界湘军”先驱、劲旅。
“邵东人”与民营经济
20世纪末,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文化价值的取舍标准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资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党的八大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党全国人民当前的重要任务,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走了很多弯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穷则思变,改革开放之际,邵东人顺应历史潮流,在个体经济方面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面,开新中国民营经济之先河。19世纪70年代末,千千万万的“邵东人”离开了祖祖辈辈的土地,自发地走上了新中国新商人的经商之路。勇于实践、开拓进取的“邵东人”也因此最先站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民营经济的风口浪尖,从而掀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于是,邵东人率先在全国恢复了集贸市场,由邵东人曾小山创办的湖南第一家民营企业也诞生在这里,邵东也成为了全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和湖南省第一个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实验区,“邵东经济现象”出现了,30多万邵东商人散布全国各地,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商界湘军”,同为全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的温州当年也曾经组团到邵东学习取经,这是何等的风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邵东形成了“专业村、工业镇、商业城”式经济格局,获得了“百工之乡”、“商贸之城”的称号,拥有100多个专业市场,成为了中国中西部商贸交流中心,其中邵东工业品市场、家电批发城、五金大市场、皮革市场、烟酒副食果品批发市场、木材市场、廉桥药材市场、邵东眼镜城等在中南地区首屈一指,真正做到了货通天下。
邵东人在改革开放之前,即肩挑手推,走乡串户;改革开放之初,又摆摊开店,大搞个体;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又开场立市,建立商品大流通;进入21世纪,又兴办工业,打造商品制造地。他们与时俱进,一步一步完成肩挑——摆摊——开店——兴市——建厂的历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邵东人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一步一步印证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轨迹。
党的十五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时至今日,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的发展强盛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也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主义的重要建设者和新文明的一面旗子。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和道德等方面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邵东人所开创的民营经济模式就是我们今后经济建设的重要模式和方向。假如20年前我们就把邵东经济现象看成是湖湘文化的新气象、看准邵东民营经济模式就是今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模式,如果邵阳人、湖南人都能像邵东人一样,那么今天的邵阳(邵东)就会像今天的温州、今天的湖南就会像今天的浙江,其影响和作用可想而知(湖南省在改革开放以前是排在全国前面的,邵阳市在改革开放以前是排在全省前列的)。可惜30年过去了,今天的“邵东人”仍然还只是当年的“邵东人”,我们也一直只把“邵东人”看成是邵东的“邵东人”,甚至只看成是邵东人的“邵东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原因何在?在于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所以能舞起我国经济建设两条巨龙,原因何在?在民营、在外企。我们已经错过了月亮不能再错过星星。邵东的优势在哪里?在民营经济!邵阳的基础在哪里?在民营经济!湖南的希望又在哪里?在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出路在哪里?在解放思想、在与时俱进!在物尽其用、在人尽其才!在招商引资、在科技创新!
“邵东人”与湖湘文化
“邵东人”这匹黑马的杀出决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简单的什么环境、地域、位置、交通等等的影响,而是颇有渊源。它是文化与时代碰撞的产物,是湖湘文化与改革开放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