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障碍
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举措
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举措
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教育、培训、职业发展、激励和评估等。
以下是一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举措:
1. 缺乏针对性:许多人才培养计划缺乏针对特定行业或职业的
针对性,导致员工无法获得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这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制定与行业或职业相关的培训计划和人才需求计划。
2. 缺乏多样性:许多公司在培训和发展方面只注重员工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员工的多元化背景和技能。
这会导致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感到缺乏竞争力,需要采取多样性措施来促进员工的发展。
3. 培训成本过高:许多公司担心员工获得的培训和经验花费太
多的资金。
这需要企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并降低培训成本。
4. 激励不足:许多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明确的激励措施,导致员工缺乏动力去接受培训和发展。
这需要企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奖励计划,以激励员工参加培训和发展。
5. 评估不够准确:人才培养的评估过程中,需要衡量员工是否获得了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员工在职业生涯中的表现。
这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建立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评估体系,并及时为员工提
供反馈和培训机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培训计划和人才需求计划。
2. 鼓励员工多样性,制定多元化的奖励计划。
3. 降低培训成本,建立更为公平和透明的成本分摊机制。
4. 建立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评估体系,并及时为员工提供反馈和培训机会。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挑战与机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然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挑战的机遇。
一、挑战1.1 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实践发展,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
很多传统教育机构与科技创新的步伐严重脱节,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创新领域的需求。
1.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足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无法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
1.3 产学研结合的不够紧密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产学研相结合,但目前产学研之间的联系还相对薄弱。
在实际培养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够畅通,产学研合作的机会也较少。
这导致学生在实践中难以获得真正的创新能力和经验积累。
二、机遇2.1 科技创新政策的支持政府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逐渐增加,相应的科技创新政策也逐渐完善,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遇。
政府鼓励高校、企业加强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
2.2 实践教学的创新面对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的挑战,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
推动从单纯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向实践型教学转变,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
2.3 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学科交叉的重视,高校开始调整学科设置,强化跨学科融合教学,提供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2.4 全球化视野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创新人才需具备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国际化课程、组织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化思维,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浅谈我国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障碍
浅析我国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障碍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企业竞争的焦点已从物质资本与市场的竞争转向了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最终要体现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因此,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如何克服障碍,培养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现代企业必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在对创新型人才的概念、特点分析基础上,主要论述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传统观念的束缚、管理体制的落后和高校教育的制约等方面。
打破这些障碍主要通过转变人们观念,改善管理机制和教学体制等方法。
关键词: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障碍21世纪,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企业的推动力,创新是企业的发展力,新的时代在呼唤着一种最有价值的人才,即创新型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要更新观念,重新认识人才标准,确立面向未来的新型人才观,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认识到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并在该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具体工作。
但还存有一些问题,如千百年来传统观念的束缚、企业管理中制度措施的缺失以及高校教学机制的不健全等方面都影响着员工的创新性。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障碍,对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创新型人才界定及其特征按照“面向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组的观点,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人才,即既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又具有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思想解放,敢于怀疑和打破传统的东西,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
他们能通过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创造出新的物质产品和思想文化成果,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
创新人才是在人的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的辩证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中小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中小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在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方面常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在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中小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中小企业面临着资源有限、人力配备不足等问题,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很大的困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1. 缺乏资金支持。
中小企业通常没有像大型企业那样的财力支持,无法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和创新项目支持。
2. 人才流失。
中小企业无法与大型企业相竞争,往往会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这导致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3. 缺乏内部培训机制。
相比大型企业拥有完善的培训系统,中小企业往往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无法为员工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二、解决方案:中小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引进为了克服中小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难题,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1. 建立合作关系。
中小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优势,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
2. 加强内部培训。
中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培训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
3.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奖励制度,提供激励措施,吸引和留住创新型人才。
4. 引进外部人才。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外部人才来补充内部短缺的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招聘、留学生项目等方式吸引高水平的人才。
三、案例分析以某中小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首先,该企业与当地知名高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通过和高校的合作,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科研资源和创新方向,提高了研发的能力。
其次,该企业建立了内部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和培训班,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企业还设立了创新奖励制度,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方案和建议。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挑战有哪些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挑战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而创新型人才则是企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然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并非一帆风顺,企业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关键挑战。
一、创新文化的缺失许多企业缺乏一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往往强调层级制度和服从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员工的创新思维。
员工可能因为害怕犯错、担心被批评而不敢提出新的想法和尝试新的方法。
此外,企业内部的沟通机制不畅通,部门之间存在壁垒,信息难以共享,也不利于创新想法的产生和传播。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企业首先需要营造一种开放、包容、鼓励冒险和容错的创新文化。
这意味着领导者要以身作则,积极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
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跨部门的合作与交流,让不同的思维和观点能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二、教育体系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当前的教育体系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学校教育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导致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并且在创新能力方面表现不足。
企业需要与教育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教育内容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
例如,通过开展实习项目、合作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实际的企业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同时,企业自身也应加强内部培训,针对员工的不足之处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提升创新能力。
三、资源投入不足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
然而,一些企业由于短期利益的考虑,往往不愿意在人才培养上投入足够的资源。
例如,缺乏对培训课程的开发和引进,没有为员工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企业应该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虽然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明显的回报,但从长远来看,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为了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很多高校和培训机构都开设了相应专业和课程。
然而,现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理论脱离实践、眼界狭窄、创新能力不足等。
下面,本文将分别阐述以上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理论脱离实践当前,很多高校和培训机构培养的创新人才,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真实的实践场景。
因此,这些人才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更难以创造出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成果。
这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解决方案: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增加实践场景的设计。
学生应该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去,感受实际问题的存在,了解实际应用的需求。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二、眼界狭窄很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从单一的学科出发,而忽略了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
这导致很多创新人才在创新过程中陷入技术性的泥潭,难以跨越不同领域的壁垒。
这也是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解决方案:要增加跨领域交流的机会。
学校和培训机构应该建立跨学科的教育模式,增加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
同时,要增加学生参与不同领域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增加实践经验和拓展眼界。
三、创新能力不足很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
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即使拥有优秀的学术成果,也难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解决方案: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入创新思维课程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四、缺乏创新文化氛围在某些高校和培训机构中,由于种种原因,创新环境和氛围并不够良好。
这使得一些创新人才遇到了阻力,难以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
这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问题。
解决方案:要加强创新文化的培育。
学校和企业应该打造创新的氛围,鼓励创新人才进行自由思考。
同时,要建立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业资源和支持。
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加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
然而,现实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挑战。
首先,我们来看看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一方面,部分优秀人才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合适的资源和机会,导致其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和培养机制,一些潜力优秀的青年人才可能无法被及时发现和培养。
而在培养方面,由于培养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等因素,让相关部门在积极开展拔尖人才的培养计划时,也是备感压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应该从政策上加大对拔尖人才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培养机制,鼓励拔尖人才在各个领域进行创新实践。
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励拔尖人才,如提高其待遇、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等。
其次,可以加大对基础科研的资金投入,提高拔尖人才在基础科研方面的创新能力。
此外,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人才的资金支持力度,吸引更多拔尖人才投身科技研究与创新。
另外,我们还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拔尖人才评价、选拔、培养的机制。
这个机制应该从动态监测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做好各个阶段的培养工作,确保拔尖人才能够在关键领域做出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最后,建议加强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基层单位的拔尖人才培养工作。
通过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提供专门的培训和支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确保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面临一系列问题,但通过相应的政策和机制的制定和完善,相信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我们应该坚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国一定能够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实现科技创新的进一步跨越。
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doc
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相当多的企业管理者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员工就是用来衍生利益的机器,而一旦员工的专业技能下降或者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不能给企业创造效益时,企业管理者采取的措施就是替换人员、调整配置。
一、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1.企业管理者对人才培养理念认识落后。
由于企业管理者对人才培养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较为落后,淡化模糊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制度缺失或不完善,没有形成人才培养氛围,没有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
2.缺乏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没有明确的人才梯队建设目标,多数企业认为员工培训是给员工的福利,从而降低对员工培养的投入,还有要求员工自行培训,不给予经费支持。
一些知名企业为吸引人才而例举完善的培训制度,但在真正实施过程中严重缩水,如此导致企业对员工培训的质量低,完全不能培训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而员工在培训过后发现自身能力依然没有得到提升,对培训失去信心,对职业安全产生危机感,导致对企业的忠诚度、归属感下降。
3.企业人才培养形式单一。
目前企业还是以培训为主进行人才培养,培训内容完全不符合培养的初衷。
如企业新进人员培训做得细致到位,新员工也能通过培训适应岗位的技能需求。
但此后员工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却很少进行培养,最常见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公开课或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企业授课,培训形式单一且没有新意,员工感觉枯燥乏味。
这种培养形式导致员工对培训十分反感,缺乏兴趣和激情。
而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员工,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对职业充满迷茫,从而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对在该企业是否有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容易导致员工离职、人才流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1.管理者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为企业塑造人才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
论我国新时期创新型人才成长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word精品模板
论我国新时期创新型人才成长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工作理念、各种人才相关工作制度中还存在很多不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因素,其中,一些文化传统问题、制度性问题的改善则面临很多阻碍,需要政府及有识之士做出更多努力。
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从人才理念和人才制度两个层面来具体分析。
人才工作中存在理念偏差。
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历史形成了多种与现代人才教育、创新性人才成长不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习惯,新中国成立后特殊的落后国情、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快速建设新中国的实践也形成了一些不利于创新人才培育和成长的理念偏差,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传统文化方面,其中的中庸思想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等级伦理观念与急功近利共同压制了儿童成长中的创新性。
而重视人文、轻视科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则造成对创造力的破坏。
与人才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方面,如长期以来对教育的价值缺乏“全面”和“内涵意义上”的深度把握;面向当下的高等教育观曲解了教育的基本属性;对科研工作的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应有的宽容度。
人才建设中存在各种制度性问题。
我国在相关的制度建设中也产生了多种不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或使用的因素。
教育制度与教育工作方面,存在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导致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难如人意;塑造式教育难以培养出大师级人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开放度低下;高等教育中官本位、行政化、权力化严重现象,侵占正常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整齐划一的量化指标管理方式不适应特种专业教学等现象。
科研制度和科研工作方面,存在基础研究投入太低、过度管理限制科研人员的选择、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机制存在局限性、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等现象。
用人制度方面,存在严格的用人管理阻碍人才流动、高新区人才政策依然不宽松、工程技术领军人才资源调度权力小等问题。
解决问题的难点要彻底解决上述人才建设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还存在诸多难点。
如中庸思想、等级观念、过分注重人文等理念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已经深深固化在我国历代国民处理各种事务的行为方式中并延续至今,虽对人才成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却是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制约因素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制约因素分析今日社会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高,好的创新人才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繁荣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然而,在实际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和现实的限制因素,需要我们加以全面分析,以求有效地解决这些制约性问题。
首先,面临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背景比较落后。
我国的社会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较为落后的社会背景,这些社会现状对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重大制约因素。
有些学校及培训机构都面临着资金匮乏、设施落后或者负担不足等困难,而这些困难都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
其次,教育思想和管理制度还有待改进。
传统的教育思想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总结和深入思考;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常常使得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
此外,现行的教育制度也存在着待改进的地方。
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专注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让学生探索创新,也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这些都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市场化程度较低也是阻碍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由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所面临着比较困难的局面,公司和企业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去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
最后,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限制来自于科技投入不足。
尽管我国已经在科技研发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但是在一些落后地区,金融资源和技术力量仍然较弱,研发投入也不足以支持当地的创新人才培养,给人才培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以上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限制因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也为社会繁荣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体制机制的完善,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需要社会各界一道努力,综合把握好财政投入、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科技投入等方面,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深刻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大力开展我国社会的创新发展,才能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真正实效。
创新型企业人才管理的挑战与突破
创新型企业人才管理的挑战与突破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创新型企业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企业相比,创新型企业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以及对市场的高度适应能力。
然而,创新型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面临着很多挑战。
二、创新型企业人才管理的挑战1. 人才竞争加剧创新型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然而这些人才的市场地位很高,在整个产业中总量也比较稀缺。
另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创新型企业要想留住这些人才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2. 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文化比传统企业更重要,尤其是在人才管理方面。
企业的文化需要符合人才的需求和价值观,而不是将人才视为工具、资源或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型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建立和营造适合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3. 团队建设创新型企业需要高度协作的多元化团队进行创新开发。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人才团队,以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和高效沟通。
然而,由于不同的背景和经验,团队的成员之间经常存在着互相理解不足的情况。
4. 培训和发展创新型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发展,以确保员工的能力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创新型企业的业务范围很广,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因此培训和发展的成本必然非常高。
此外,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下,企业还需要明确员工的培训方向和战略,以充分利用培训过程中的投资。
三、创新型企业人才管理的突破1. 建立人才资源数据库创新型企业应该建立一个人才资源数据管理系统,以便及时了解人员的信息和能力。
这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人才的流动和分配,以及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2. 建立清晰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型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清晰、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便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能够在该方向上不断学习和发展。
3. 鼓励并支持员工自主学习创新型企业应该支持和促进员工自主学习和发展。
创新型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创新型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科技创新的突破,给社会带来了很多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这时必然会滋生一批创新型的企业与之适应。
本文通过研究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旨在探究其可行性较强的对策建议,期望能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使企业能更好地使用新技术,更快更有效地将其转化为有形产品,获取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企业;创新意识;创新型人才引言: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集中力量推进创新型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创新型企业的良好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尤为重要。
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创新型企业是指具有本行业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优势,能够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灵敏反应,从而获得长期盈利的企业。
这种企业能够把资源整合起来,从事持续而有生产性的创新,最终使得创新成为一种组织行为。
创新型的企业是以创新功能为核心竞争力的社会经济组织,持续创新是其基本特征。
培育大批创新型企业,扎实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措施。
我国政府也多次公开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核心就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时代,以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该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能明显感知,时代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不创新就死亡”已悄然成为企业发展的游戏规则,因此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求得长远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创新型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缺乏创新型龙头企业的引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经验匮乏。
不论是在创新理念还是在企业发展模式方面都很不成熟,可借鉴的经验极少。
因为没有龙头企业的引领,便滋生了很多的盲目创新和盲目跟风现象,最终将不可避免的造成企业出现低水平的重复活动并形成大量的产业过剩。
企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
企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企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制胜的利器。
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而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建立,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其培训能力。
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人才理念落后,难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人才理念与发展严重不匹配,并且人才培养理念严重滞后,在对人才进行培养和管理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培养时,培养规划缺乏长远性,没有科学合理地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
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通常情况将培训作为员工的福利或者企业的支出。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不愿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培训的投入也大大降低。
为了表现尊重吸引员工,一些较大的知名企业,制定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缩水现象。
所以,员工很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培训,进而使得员工缺乏安全感,同时不能及时更新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的忠诚度。
培训内容脱离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单一在新员工培训方面,企业的岗位引导培训工作做得比较到位,经过培训新员工就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由于培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同时没有对培训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和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培训对象的需要,进而导致员工抵触培训,甚至产生反感。
缺乏培训的评价体系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出现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相脱钩的现象,培训后并没有提高员工的待遇,进而引发员工的离职,挫伤了企业进行培训的积极性。
二、对企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一)企业要塑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改变人才培养理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只有按照人的身心特点去实施管理,才能使人“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不是简单地“管人”,更重要的是关怀人和重视人。
因此,企业应该改变用人理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服务员工来换取员工的忠诚服务。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
然而,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仍面临一些困境。
本文将从教育体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教育体制的困境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一些限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首先,高考制度过于功利化,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偏重于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再者,教育评价机制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和激励。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改革高考制度,减少对分数的过度依赖,增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包括创新能力。
其次,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和创新性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者,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引入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和激励,让创新成果能够体现在学生的评价结果中。
二、学科发展的困境我国目前的学科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首先,一些重要的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在我国的研究和教育中还不够重视,缺乏足够的支持和投入。
其次,学科之间的壁垒较高,缺乏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者,学科发展过于功利化,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对基础研究和长期成果的培养。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加大对重要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其在教育和研究中的地位。
其次,鼓励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打破壁垒,促进跨学科研究与创新。
再者,加强对基础研究和长期成果的培养,重视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只追求短期利益。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首先,人才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缺乏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往往过于专业化,缺乏全面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培养方式单一、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问题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1.1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目前,许多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教育模式更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忽略了对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和员工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
1.2培养方式单一传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课堂教育和实习实训为主,这种培养方式缺乏真实的市场竞争和创新环境,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另外,传统培养模式单一化程度高,缺乏个性化的培养,难以满足不同学生和员工的不同需求。
1.3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传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的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问题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方案2.1建立创新教育体系针对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可以倡导建立创新教育体系,让学生和员工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多地接触和掌握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创新教育的内容,引入创新项目实践、创新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和员工学会创新和实践创新。
2.2推行多元化培养方式针对培养方式单一的问题,可以推行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实践等形式。
尤其是在实践环节中,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市场竞争中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2.3强化产教融合为解决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可以加强产教融合,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浅析企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析企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现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薄,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谁就可以占领市场,取得更大的利润,由此可见,人才培养工作对于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并没有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企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21世纪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才竞争才是企业竞争获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不断增加人才支持力量,不断开发人才的潜能,才可以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只有将企业员工这种普通人力培养成才力,才可以将人力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现代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下面是笔者对企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当前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重视“数量”,缺乏“质量”近年来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产业不断升级,企业将发展战略全部投放在“人才招聘”、“招兵买马”上面。
但是有的企业在人才开发、培养的过程中并没有全面认识到人才培养的本质,一味的强调数量,忽视了质量,盲目扩张人才数量,但是和企业实际发展匹配的“质量”人才相对缺乏。
具体体现在高层管理人才欠缺以及人才配置结构欠缺合理性等方面。
由于企业缺乏高素质管理层人才,导致企业的整体素质较差,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很难适应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
2.缺乏良好的“育才”企业环境虽然很多企业引进了很多人才,但是在企业内部并没有营造一种很好的“育才”环境,大部分技能人才以及技术人才基本只拥有在学校里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然后在实际工作中由企业老员工传授相关的经验,自己一边摸索着学习。
企业并没有制定一套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很少为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外出交流、开会、学习的机会,知识无法有效更新,技术也难以实现新的突破,这样很难实现员工的发展,推动企业的发展。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分析
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稳定增长的趋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企业的发展与改革的内涵发生了新的改变。
在这个知识创新与应用高度商业化的经济时代,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归根到底企业之间的竞争都是对知识、技术和人才的竞争。
一、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一)激励机制并没有完全形成针对企业对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存在片面的认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企业认为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只是将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的目的认为是为了提高企业创新型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而设定的机制,企业无法通过这一机制得到经济效益的提升;其二,企业认为现有管理水平或生产方式能够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属于额外的投入,其发挥的作用与意义并不明显;其三,企业认为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是一种无形的投入,无形之中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创新标准不够明确针对企业所培养的创新人才的标准不够突出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企业没有制定明确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使得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够明确具体,导致所培养的创新型人才难以达到企业创新的要求;其二,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主要参照标准,而忽略了创新人才的主动性、自主性以及多样化培养的需求,使得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质上是企业普通工作人员的培养以及企业文化的灌输,导致企业创新主体不够突出。
二、问题产生的影响三、建立高效的企业创新型人才培训机制(一)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企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何种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这是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明确的问题,只有通过制定创新型人才标准,才能够明确培养的目标;(二)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监管的需求。
如何确定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果,如何衡量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就是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是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监管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创新型人才标准,才能够对培养结果进行衡量。
中小企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
中小企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促进社会就业、创造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作为资源相对有限的经济主体,在人才培养方面常常面临一定的困难。
首先,中小企业往往无法提供与大企业相媲美的薪酬待遇和福利条件,这导致了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的困难。
其次,中小企业往往缺乏系统和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和长期发展规划,这使得员工缺乏足够的职业晋升空间和发展机会。
再者,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往往无法与大企业相比,这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也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中小企业通常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这使得员工在企业中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自主权。
其次,中小企业通常能够提供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团队合作氛围,这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再者,中小企业通常具有更大的市场机会和创新空间,这为员工创业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为了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如提供贷款、减税等优惠政策,以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吸引人才。
其次,中小企业可以建立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项目,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鼓励员工参与创新项目和创业活动,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
除了政府和企业的努力外,个体员工也需要注重自身的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首先,员工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其次,员工可以参与创新项目和创业活动,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此外,员工还可以通过与同行业的专业人士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和创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障碍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企业竞争的焦点已从物质资本与市场的竞争转向了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最终要体现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因此,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如何克服障碍,培养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现代企业必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在对创新型人才的概念、特点分析基础上,主要论述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传统观念的束缚、管理体制的落后和高校教育的制约等方面。
打破这些障碍主要通过转变人们观念,改善管理机制和教学体制等方法。
关键词: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障碍21世纪,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是企业的推动力,创新是企业的发展力,新的时代在呼唤着一种最有价值的人才,即创新型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要更新观念,重新认识人才标准,确立面向未来的新型人才观,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认识到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并在该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具体工作。
但还存有一些问题,如千百年来传统观念的束缚、企业管理中制度措施的缺失以及高校教学机制的不健全等方面都影响着员工的创新性。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障碍,对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创新型人才界定及其特征按照“面向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组的观点,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人才,即既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又具有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思想解放,敢于怀疑和打破传统的东西,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
他们能通过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创造出新的物质产品和思想文化成果,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
创新人才是在人的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的辩证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创新人才的劳动是向人类尚未认识的领域进军,具有明显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在企业中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1)企业创新人才产生于企业的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创新思维。
他们在创新实践中,既尊重实践经验又尊重科学规律,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最终形成创新成果。
(2)企业创新人才具有创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精神和学习钻研精神。
他们具有明确的事业目标和价值观念。
追求事业成功和自我价值是其最高需要。
(3)企业创新人才主要存在于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操作工人层,不受年龄、性别、民族、社会地位、政治信仰的限制。
只要他们具有创新思维,从事创新活动,有创新成果。
(4)企业创新人才必然产生于优良的企业环境中。
这种优良的环境需要具备如下条件:目标任务明确、组织机构完善、政策与制度完备、管理服务全面、人际关系融洽、企业文化健康等等。
二、我国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障碍(一)传统思想的束缚自从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我国一直深受“废黜百家,独尊一家”的思想统治,这严重地束缚了思想的发散和个性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具有社会共性,人们习惯于追随一种思想,听从一种声音,按照一种模式思考,造成了“集体失语”的现象。
在企业中,具有个性和创新思想的人,得不到领导的青睐和重用,缺乏成长和施展才能的环境,慢慢就变成了唯“上司”马首是瞻的庸碌之才。
(二)企业管理的缺位企业管理的缺位,使创新土壤难以开垦,造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后劲不足。
据调查,90%的中小企业组织架构中都没有新产品开发机构和科研人员,企业也缺少对员工自主创造力创新力的培养。
有些企业经营了两三年、三四年后就自动消亡了,企业寿命之所以短,原因是企业缺少创造力、缺少变化。
企业管理上的缺位包括培训的缺乏或旧,管理技术的落伍,企业环境的沉闷刻板等。
(三)高校培养的缺陷高校教育存在的某些弊端是企业员工创新能力难以提高的一个早期障碍,使得创新基础难以形成。
(1)高校教育重知识、轻实践。
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从知识到实践的转化能力,缺少实践操作能力。
(2)高校教育重分数、轻能力。
在应试和分数为硬道理的培养导向下,学生往往围绕考试指挥棒转,考什么学什么,缺少自己的思考和创造。
(3)高校教育重学习、轻文化。
当前的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凭,但文化素质等综合素养水平可能并不符合企业需要和社会需求。
三、打破现有障碍的基本思路(一)在传统中创新1、创造适宜创新的社会氛围百家争鸣、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是产生新思维、形成新思想的温床,是知识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
这种社会氛围的产生和形成,个人的主体因素起着关健作用。
作为文化活动主体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才能产生创新思维。
要有“争鸣”的意识、愿望和要求,学会交流,敢于交锋,提高思辨能力;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通过怀疑、批判、交流,提出问题,提出见解和主;不唯上、不唯贤、不唯书、不崇洋,敢于坚持自己的“学说”。
2、利用传统文化训练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一般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在学习、吸收、借鉴过程中,对已知命题、理论、定理、公式、观点、知识、经验等,产生了怀疑的东西进行否定,经过发散思维活动,调动自己的一切主观能动性,标新立异,创立自己的立论、命题,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
在新的时代,必须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从现代文明的视角,运用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剖析传统文化,阐释传统典籍,才能使传统文化为我所用,才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二)改善企业管理机制1、开展全面深入的创新能力培训开展培训,是提高员工创新能力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
建立一套完整规的创新培训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第一,目标的设置。
培训目标可以为培训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构架,有了目标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容、时间、方法等具体容,并可在培训之后,对照目标进行总结评估。
第二,计划的拟订。
根据既定目标,具体确定培训项目的形式、课程设置方案、课程大纲、教科书、任课教师、培训方法、考核方式、辅助培训器材与设施等。
第三,活动的实施。
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安排专业的培训人员负责培训工作,甚至建立专门的培训中心或学校,配备专职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
第四,总结评估。
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评估,总结有哪些收获和不足,归纳经验与教训,并发现新的培训需要,为下一轮培训提供依据。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鼓励创新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可以更好的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创造潜能。
第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物质需要是人们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需要,企业应制定公正合理的工资、奖金、福利制度等物质激励制度,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
在物质需求相对满足后,员工就会有高一层的精神需求,希望得到社会、组织、家庭的尊敬和认可。
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提升职位,让员工承担重要岗位和职责,关心员工生活,让员工参与管理等措施都是有效的精神激励方式。
第二,激励方式应区别对待。
员工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个体差异,企业必须要根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实施因人而异的激励方式。
因此,企业一定要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性,把统一激励和差别激励相结合,才能提高激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获得最大的激励效力。
第三,激励要体现公平原则。
我国有句古话“不患贫而患不均,”就指的是要追求一种公平的待遇。
所以,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标准,真正做到赏罚分明,对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员工要落实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员工要及时惩戒,必须严格按照奖惩的标准落实,奖励和惩罚都要恰到好处,不能奖励超过其所得,也不能给予超过标准的惩罚。
3、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氛围环境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外在动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容。
首先,要有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
要在企业树立人人都要创新、人人都能创新的理念,无论是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应把创新看成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和振兴企业的具体行为,使创新成为广大员工约定俗成的工作习惯。
其次,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一个保护环境。
企业要努力营造一个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建立创新保护机制,对创新取得的成就要大力鼓励,对创新型人才暂时的失败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
最后,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企业部的良好沟通,可以迅速的传播最新信息,可以改善组织部人际关系,更好地满足职工心理需求,促进创新思维的迸发。
(三)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机制1、树立科学的人才教育观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本问题在于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一定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现代教育;二是要把学生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要将共性教育转向因材施教,即在共性教育基础上,更重视个性的素质教育。
2、增强教学容的适应性更新教学容,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点和核心。
一是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应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二是要优化课程容。
要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引进课堂,展示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知识渗透到教学容中来。
三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如课堂上增加讨论容,提供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环境,走入社会进行实践等。
3、增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一方面,改善授课方式。
教师要少讲结论,多讲方法,多提问题,提倡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多思考、多争论、多实践,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和探讨学习,使学生自己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提高自学水平;另一方面,改革考试方式,争取灵活运用开卷、口试、小论文、大作业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和科学思维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把知识学好学活。
四、结语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出路在于发展,想要发展必须创新,而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因此,企业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创新的要求,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促进人才成长纳入到长远发展战略中来,坚持不懈的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不断调整人才结构,建立一支与时俱进、不断成长的人才队伍,使企业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