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用必备公式
初中物理最重要的公式和必须记住的数值

初中物理最重要的公式和必须记住的数值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学科,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公式和必须记住的数值。
这些公式和数值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石,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初中物理最重要的公式和必须记住的数值。
一、力学1.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合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2.力的合成与分解:对于两个力F1和F2,它们的合力F可以用勾股定理表示:F=√(F1²+F2²)。
如果一个力F可以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满足F=F1+F2二、运动学1.平均速度:v=Δs/Δt,其中v是速度,Δs是位移,Δt是时间。
2.加速度:a=(v-u)/t=Δv/Δt,其中a是加速度,v是末速度,u是初速度,t是时间。
3. 运动匀加速公式:v = u + at,其中v是末速度,u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是时间。
4. 运动距离:s = ut + 1/2at²,其中s是距离,u是初速度,t是时间,a是加速度。
5.物体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v=g·t,其中v是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t是时间。
三、力学1. 功力定理:W = F·s·cosθ,其中W是功,F是力,s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移,θ是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2.机械功率:P=W/t,其中P是功率,W是功,t是时间。
3.动能定理:W=ΔE_k=(1/2)·m·(v²-u²),其中W是与速度变化有关的力做功,ΔE_k是动能的变化,m是质量,v是末速度,u是初速度。
四、压力与浮力1.压力:P=F/A,其中P是压力,F是垂直于单位面积作用的力,A是受力面的面积。
2.浮力定律:F_b=ρ·g·V,其中F_b是浮力,ρ是液体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V是液体中的物体所占据的体积。
五、光学1. 光速:c ≈ 3.0× 10^8 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近似为300,000km/s。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1.速度公式:t s v =求路程——vt s =求时间——t=s/v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求重力——G = mg求质量——m=G/g 3.密度公式:Vm =ρ求质量——m=ρv 求体积——v=m/ρ 4.浮力公式:4.1称重法 F 浮=G物 – F 示4.2F 浮=G 排=m 排F 浮=ρ液gV 排F 浮=G 物5.P=F/S (固体)求压力——6.p =ρgh 符号 物理量 单位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单位换算: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符号 物理量 单位G ——重力 N m ——质量 kg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符号 物理量 单位F 浮——浮力 NG 物——物体的重力 N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7.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 = 8.滑轮组:F =n1G 总(G 总= G 物+G 动)s =nh8.1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物 s = h 8.2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21(G 物+G 动) s =2 h9.功的W =F s求动力:求距离:10.P =tW公式变形:W =Pt11.总有用W W =η×100%12.12.1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 1、L 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Q = c m △t12.2物体燃烧放热Q = m q 或Q = qv 13.电流定义式:t Q I =14.欧姆定律: R U I =15.电功公式: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串联)W = I 2RtW = U I t 结合I =U /R →→(并联)W = R U 2t16.电热公式(电阻产生的热量):(串联)Q = I 2Rt (并联)Q = R U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I 2Rt =W = U I t 如电热器。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全部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全部公式1.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at+v0其中v为末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v0为初速度2.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1/2at^2+v0t+s0其中s为位移,s0为初位移3. 光路公式1/f=1/s1+1/s2其中f为焦距,s1为物距,s2为像距4. 折射率公式n=sin i/sin r其中n为折射率,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5.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g=ρVg其中Fg为浮力,ρ为物体密度,V为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6. 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2其中F为引力,G为万有引力常量,m1、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间的距离7. 动能公式K=1/2mv^2其中K为动能,m为质量,v为速度8. 动量公式p=mv其中p为动量,m为质量,v为速度9. 机械功公式W=F*s*cosθ其中W为机械功,F为力,s为位移,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10. 功率公式P=W/t其中P为功率,W为机械功,t为时间11. 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Q=ΔU+W其中Q为热量,ΔU为内能变化,W为功12. 热力学第二定律公式ΔS=Q/T其中ΔS为熵变化,Q为热量,T为绝对温度13. 热力学第三定律公式lim S(T)->0=0其中S(T)为系统的熵,随着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系统的熵趋近于零14. 电势能公式Ee=1/2kq1q2/r其中Ee为电势能,k为库仑常量,q1、q2为两个电荷,r为两个电荷的距离15. 电场强度公式E=F/q其中E为电场强度,F为电场力,q为电荷16. 电通量公式Ф=E•S•cosθ其中Ф为电通量,E为电场强度,S为面积,θ为电场强度线与法线间的夹角17. 磁感应强度公式B=F/(qvsinθ)其中B为磁感应强度,F为磁场力,q为电荷,v为速度,θ为速度与磁场方向的夹角18. 洛伦兹力公式F=q(E+v×B)其中F为洛伦兹力,q为电荷,E为电场强度,v为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19. 波长公式λ=c/f其中λ为波长,c为光速,f为频率20. 频率公式f=c/λ其中f为频率,c为光速,λ为波长21. 光程差公式ΔL=nt其中ΔL为光程差,n为介质的折射率,t为光路长度22. 平衡浮力公式Fg=Fb其中Fg为物体所受的重力,Fb为物体浸没于液体中的浮力23. 杨氏双缝干涉公式d sinθ=mλ其中d为双缝间距,θ为干涉条纹倾角,m为干涉条纹次序24. 夫琅禾费衍射公式asinθ=mλ其中a为单缝宽度,θ为衍射角,m为衍射次序25. 斯涅尔定理公式n1sinθ1=n2sinθ2其中n1、n2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θ2为入射和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6. 能量守恒公式ΔE=Q-W其中ΔE为内能变化,Q为吸收的热量,W为对外做的功27. 内能公式U=3/2nRT其中U为内能,n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量,T为绝对温度28. 摩擦力公式F=μN其中F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为垂直于摩擦面的力29. 压强公式p=F/A其中p为压强,F为作用于面积上的力,A为面积30. 位移电流公式I=ε/RL其中I为电流,ε为感生电动势,R为电路电阻,L为电路自感31. 电功率公式P=I²R其中P为电功率,I为电流,R为电阻32. 振动模型公式x=A*cos(ωt+φ)其中x为位移,A为最大位移,ω为角速度,t为时间,φ为初相位33. 热传导公式Q=k AΔT/l其中Q为传热量,k为热传导系数,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差,l为传热路径长度34. 摆动周期公式T=2π(l/g)^(1/2)其中T为周期,l为摆长,g为重力加速度35. 周期运动角速度公式ω=2π/T其中ω为角速度,T为周期36. 马力公式1马力=735.5瓦特其中1马力为英制计量单位,735.5瓦特为国际单位制的等效值。
初中物理常用必备公式

初中物理常用必备公式1.运动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2.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3.速度变化率公式:速度变化率=(末速度-初始速度)/时间4.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始速度)/时间5.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初始速度+加速度×时间6.重力加速度公式:重力加速度=9.8m/s²7.合力公式:合力=质量×加速度8.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力=质量×加速度9.动量公式:动量=质量×速度10.动量变化率公式:动量变化率=(末动量-初始动量)/时间11.动量守恒公式:总动量=总质量×总速度12.弹力公式:弹力=弹性系数×形变长度13.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1/2×弹性系数×形变长度²14.功公式:功 = 力× 位移× cosθ15.功率公式:功率=功/时间16.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17.动能与功的关系:功=动能的增量18.压强公式:压强=力/面积19.容积公式:容积=长×宽×高20.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21.浮力公式:浮力=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浸没体积22.阻力公式:阻力=阻尼系数×速度23.机械效率公式:机械效率=输出功/输入功24.像的放大倍率公式:像的放大倍率=视距/物距25.光的传播速度公式: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6.真实物像距离关系公式:1/物距+1/像距=1/焦距27.能量转化效率公式:能量转化效率=输出能量/输入能量28.焦距公式:1/焦距=(折射率-1)/曲率半径29.空气折射率公式:空气折射率=真实物像距离关系公式的焦距/真实物像距离关系公式的物距这些是初中物理中最常用的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但是,除了公式外,还要理解公式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物理问题。
公式必背(初中物理)

考前公式必备力学部分1.速度;定义公式:t sv =vts vst ==;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单位:速度(m/s 、km/h );路程(m 、km );时间(s 、h )。
单位换算:1m/s=3.6km/h;应用:求物体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2.密度;定义公式:V m=ρVm mV ρρ==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单位:密度(kg/m 3、g/cm 3);质量(kg 、g );体积(m 3、cm 3)单位换算:⎪⎪⎩⎪⎪⎨⎧====.m 101dm L 1m 10cm 1ml 1kg/m 10×1.0=1g/cm 1g/cm =kg/m 10×1.033-336-3333333;;;应用: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3.重力;定义公式:mg G =mGg g G m ==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单位:重力(N );质量(kg 、g );重力加速度(N/kg )应用:求物体的重力和质量4.压强S Fp =定义公式:pSF pFS ==;变形公式: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 );受力面积(m 2、cm 2);压力(N )应用:求物体的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
5.液体压强;定义公式:gh p ρ=变形公式:gh p =ρgph ρ=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 );密度(kg/m 3、g/cm 3);深度(m 、cm )注意事项:外部压力:物体对水平地面(或水平桌面)的压力:F=G 总=G 容器+G 液+G 物;压强:地面(或水平桌面)的外部压强:物体对水平SS G S F p 物液容器总G +G +G ===底的压强:内部压强:液体对容器;gh ρ=p Sp 排液G +G 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内部压力: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 (或ρgV );规则容器:F=G 液应用:求液体的压强、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6.浮力(1)压力差法:向下向上浮F -F F =(2)称重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体的重力;(弹弹浮F G F -G F =特点:有弹簧测力计示数,或有拉力大小时。
初中物理所有的计算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的计算公式初中物理是一门以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学科,它涉及到许多计算公式。
下面是初中物理的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1.速度公式:速度(v)=位移(s)/时间(t)平均速度(v)=总位移(Δs)/总时间(Δt)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末速度(v)-初始速度(u))/时间(t)加速度(a)=变速度(Δv)/时间(t)3.动能公式:动能(E)=质量(m)*速度(v)²/24.动量公式:动量(p)=质量(m)*速度(v)5.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Ep)=1/2*弹性系数(k)*形变²6.电功公式:电功(W)=电流(I)*电压(V)*时间(t)7.能量转化公式:能量(E)=功(W)+热(Q)8.流体压力公式:压强(P)=力(F)/面积(A)液体的压强(P)=密度(ρ)*重力加速度(g)*液体深度(h)9.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浮力(Fb)=密度(ρ)*重力加速度(g)*体积(V)10.光速公式:光速(c)=频率(f)*波长(λ)11.光路图公式:1/焦距(f)=1/物距(p)+1/像距(q)12.电压公式:电压(V)=电流(I)*电阻(R)13.电阻公式:电阻(R)=电压(V)/电流(I)14.雷诺兹数公式:雷诺数(Re)=流体密度(ρ)*流体速度(v)*物体特征尺度(L)/流体粘度(η)15.功率公式:功率(P)=功(W)/时间(t)16.负功公式:负功(W)= 电流(I)* 电压(V)* (1 - cosθ)17.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a)=速度变化量(Δv)/时间(t)18.质量公式:质量(m)=密度(ρ)*体积(V)19.投射物的飞行时间公式:飞行时间(t)= 2 * 初速度(v)* sinθ / 重力加速度(g)20.功率损耗公式:功率损耗(Pd)=电阻(R)*电流²(I²)以上是一些初中物理常见的计算公式,它们涵盖了力学、光学、热学、电学、流体力学等多个物理学分支。
初中物理常见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常见公式总结大全初中物理是一个有趣且实用的科目,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物理公式。
物理公式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理解物理学习和科学实践的前提条件。
下面是初中物理常见公式总结大全,包括常见的物理公式、力学公式、电学公式等,并配有详细的解释。
一、常见的物理公式1.平均速度公式v=Δs/Δt其中,v表示速度,Δs表示路程,Δt表示时间。
2.加速度公式a=(v-u)/t 或a=Δv/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v 表示末速度,u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3.牛顿第一定律公式F=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加速度。
4.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x其中,F表示弹性力(恢复力),K表示弹性系数,x表示伸长量(压缩量)。
5.牛顿第三定律公式F12=-F21其中,F12表示1对2的作用力,F21表示2对1的作用力,称为等大反向力。
二、力学公式1.重力公式Fg=mg其中,Fg表示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2.牛顿定律公式a=F/m其中,a表示加速度,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
3.机械功公式W=F×S×cosα其中,W表示机械功,F表示作用力,S表示位移,α表示力的作用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4.功率公式P=W/t 或P=F×v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机械功,t表示时间,F表示作用力,v表示速度。
5.动能公式Ep=1/2mv²其中,Ep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6.弹性势能公式Ep=1/2kx²其中,Ep表示弹性势能,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表示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
7.动量公式p=m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8.功率恒等式P1=P2其中,P1表示输入功率,P2表示输出功率。
9.机械效率公式η=P2/P1其中,P2表示输出功率,P1表示输入功率。
三、电学公式1.欧姆定律公式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的入门阶段,包括了力学、能量、电磁学等基础内容。
在学习初中物理过程中,掌握和理解各种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公式进行详细介绍。
1.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涉及到运动、力、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1.1 运动相关公式1.1.1 速度公式:平均速度v = Δs / Δt,其中Δs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速度v = ds / dt,其中ds表示微小位移,dt表示微小时间。
1.1.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 = Δv / Δt,其中Δv表示速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
1.1.3 路程-时间公式:路程s = vt,其中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1.1.4 位移-时间公式:位移s = v0t + (1/2)at²,其中s表示位移,v0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1.1.5 速度-时间公式:v = v0 + at,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1.1.6 速度-位移公式:v² = v0² + 2as,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速度,s表示位移,a表示加速度。
1.2 力相关公式1.2.1 牛顿第一定律公式(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1.2.2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 m * 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1.2.3 牛顿第三定律公式: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3 功与能相关公式1.3.1 功公式:功W = F * s * cosθ,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s表示位移的大小,θ表示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
1.3.2 功率公式:功率P = W / 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1.3.3 势能公式:重力势能Ep = m * g * h,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7篇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7篇篇1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 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5. 动量定律:一个系统的总动量等于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且总动量保持不变。
6. 功的原理: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
7. 功率的公式: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即P=W/t。
η=Wu/Wt。
9. 压强的公式: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即P=F/S。
10. 液体压强的公式:液体压强等于液体的密度乘g乘液体深度,即P=ρgh。
11.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12.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时,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F1l1=F2l2。
二、热学部分1. 温度的公式:温度等于物体的热力学温度减去273.15K,即T=t-273.15K。
2. 内能的公式:内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温度加273.15K,即E=mcT。
3. 热量的公式:热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温度的变化量,即Q=mcΔT。
4. 比热容的公式:比热容等于热量除以质量再除以温度的变化量,即c=Q/mΔT。
η=Wu/Wt。
6.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 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三、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F=kQ1Q2/r^2。
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BILsinθ,其中F为安培力,B为磁感应强度,I为电流强度,θ为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3. 电磁感应定律:当穿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该面积内产生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磁通量的变化量除以时间,即E=-ΔΦ/Δt。
初中公式物理大全

初中公式物理大全一、力学公式。
1. 速度公式。
- v = (s)/(t),其中v表示速度(单位:m/s),s表示路程(单位:m),t表示时间(单位:s)。
- 变形公式:s=vt,t=(s)/(v)。
2. 密度公式。
- ρ=(m)/(V),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kg/m^3),m表示质量(单位:kg),V表示体积(单位:m^3)。
- 变形公式:m = ρ V,V=(m)/(ρ)。
3. 重力公式。
- G = mg,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N),m表示质量(单位:kg),g = 9.8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 10N/kg)。
4. 压强公式。
- 固体压强:p=(F)/(S),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Pa),F表示压力(单位: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m^2)。
- 液体压强:p=ρ gh,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kg/m^3),h表示深度(单位:m),g = 9.8N/kg。
5. 浮力公式。
- 称重法:F_浮=G - F,其中F_浮表示浮力,G表示物体重力,F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gV_排,其中G_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V_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
- 漂浮或悬浮时:F_浮=G。
6. 功的公式。
- W = Fs,其中W表示功(单位:J),F表示力(单位:N),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m)。
7. 功率公式。
- P=(W)/(t),其中P表示功率(单位:W),W表示功(单位:J),t表示时间(单位:s)。
-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P = Fv(F为牵引力,v为速度)。
8. 机械效率公式。
- eta=frac{W_有}{W_总}×100%,其中W_有表示有用功,W_总表示总功。
- 对于滑轮组,W_有=Gh(G为物体重力,h为物体上升高度),W_总=Fs (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且s = nh(n为承担动滑轮绳子的段数),则eta=(Gh)/(Fs)=(G)/(nF)。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基本公式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U R符号与单位:电压U——伏特(V)电阻R——欧姆(Ω)电流I——安培(A)2.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P=W t符号与单位:功W——焦耳(J)时间t——秒(s)功率P——瓦特(W)在电学方面:P=UI 符号与单位:功率P——瓦特(W)电压U——伏特(V)电流I——安培(A)3.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ρ=m V符号与单位: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3)质量m——千克(kg)体积V——立方米(m3)4.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s t符号与单位:路程s——米(m)时间t——秒(s)速度v——米每秒(m/s)5.重力: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符号与单位:重力G——牛顿(N)质量m——千克(kg)g=9.8N/kg6.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7.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p=F S符号与单位:压强p——帕斯卡(Pa)压力F——牛顿(N)受力面积S——平方米(㎡)8.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F 浮=G排9.功的计算: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W=Fs 符号与单位:功W——焦耳(J)力F——牛顿(N)距离s——米(m)10.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η=W有用W总常用的导出公式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Q=I2Rt符号与单位:热量Q——焦耳(J)电流I——安培(A)电阻R——欧姆(Ω)时间t——秒(s)功率:P=U2R=I2R液体压强:p=ρgℎ符号与单位:液体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3)深度h——米(m)压强p——帕斯卡(Pa)浮力计算:F 浮=G排=ρ液gV排符号与单位:浮力F浮——牛顿(N)液体密度ρ液——千克每立方米(kg/ m3)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立方米(m3)。
初中物理公式(初一到初三全)

初中物理公式(初一到初三全)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热学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w有/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ˆ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ˆ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ˆ2Rt=Uˆ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ˆ2R=Uˆ2/R(纯电阻公式)10.电磁波:c=λf。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1. 力学公式1.1 速度公式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公式为\( v = \frac{s}{t} \),其中\( v \) 代表速度,\( s \) 代表物体通过的路程,\( t \) 代表时间。
此公式表明,物体的速度等于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2 重力公式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公式为\( G = mg \),其中\( G \) 代表重力,\( m \) 代表物体的质量,\( g \) 代表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约为\( 9.8 \, \text{m/s}^2 \)。
此公式说明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1.3 密度公式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其公式为\( \rho = \frac{m}{V} \),其中\( \rho \) 代表密度,\( m \) 代表物体的质量,\( V \) 代表物体的体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不同物质的密度,进而区分不同的物质。
1.4 浮力公式浮力是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其公式为\( F_{\text{浮}} = G_{\text{排}} =\rho_{\text{液}}gV_{\text{排}} \),其中\( F_{\text{浮}} \) 代表浮力,\( \rho_{\text{液}} \)代表液体的密度,\( g \) 代表重力加速度,\( V_{\text{排}} \) 代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重量。
压力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其公式为\( p = \frac{F}{S} \),其中\( p \) 代表压力,\( F \) 代表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 \) 代表受力面积。
这个公式说明了压力的大小与作用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1.6 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压强是液体对容器壁或物体表面的压力,其公式为\( p = \rho_{\text{液}}gh \),其中\( p \) 代表压强,\( \rho_{\text{液}} \) 代表液体的密度,\( g \) 代表重力加速度,\( h \) 代表液体的深度。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归纳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归纳好嘞,以下是为您归纳的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咱先从最基础的开始说哈。
速度公式:v = s / t ,这里的“v”代表速度,“s”表示路程,“t”是时间。
比如说,你早上从家跑去学校,跑了 1000 米,花了 5 分钟,那速度就是 1000 ÷ (5×60) = 3.33 米每秒。
密度公式:ρ = m / V ,“ρ”是密度,“m”为质量,“V”是体积。
就像买水果的时候,同样大小的箱子,装苹果和装西瓜,感觉重量不一样,这就是因为苹果和西瓜的密度不同。
重力公式:G = mg ,“G”是重力,“m”还是质量,“g”一般取9.8N/kg 。
想想看,一个 50kg 的同学,受到的重力就是 50×9.8 = 490N ,感觉这重力还不小呢!压强公式:p = F / S ,“p”是压强,“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我记得有一次去修自行车,师傅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轮胎里的气体压强越来越大,就是因为不断往里面充气,压力变大了。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 ,这里的“h”是液体的深度。
去游泳池游泳的时候,在浅水区感觉没啥压力,一到深水区,就感觉水压明显变大,这就是因为深度增加,压强增大了。
浮力公式:F 浮 = G 排= ρ 液 gV 排。
有一次去公园划船,船能浮在水面上,就是因为浮力等于船的重力。
功的公式:W = Fs ,“W”是功,“F”是力,“s”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搬东西的时候,用的力越大,移动的距离越远,做的功就越多。
功率公式:P = W / t = Fv ,“P”是功率。
好比跑步比赛,同样的时间,跑的路程越远,功率就越大。
机械效率公式:η = W 有 / W 总 × 100% 。
就像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有用功除以总功,得到的就是机械效率。
欧姆定律:I = U / R ,“I”是电流,“U”是电压,“R”是电阻。
家里的电灯有时候会变暗,可能就是电压不稳定,导致电流变化了。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全)

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电学部分】 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²Rt普适公式)(2)、Q=UIt=Pt(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8电功:(1)、W=UIt (普适公式)(2)、W=I²Rt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²R=U²/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 1KWh=3.6×10^6J 编辑by:肖杨浩。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初中常用物理公式1、速度公式:可求时间:求路程:s=vt2、重力公式:G=mg可求质量m:3、合力与分力:(1)同方向F=F1+F2(2)反方向F=F1-F2(F1>F2)4、密度公式:可求质量m:体积:5、浮力公式:(1)称重法F浮=G-F示(2)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3)漂浮或悬浮法F浮=G6、压强公式:(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气体)7、液体压强公式:适用于一切液体(也可用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8、动力和阻力公式:9、功的公式:定义式W=Fs重力做功W=Gh=mgh;摩擦力做功W=fs;机械做功W=Pt10、功率公式:11、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公式:(1)有用功W有用=Gh或W有=W总-W额(2)总功W总=Fs(其中)或W总=W有+W额(3)η=×100%12、使用滑轮组时的拉力公式:(1)不计动滑轮和绳重及摩擦时:F=物(2)不计绳重及摩擦时:(3)一般用(n为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4)距离公式:s=nh(h为物体升高的高度)13、水平面上的牵引力或拉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计算):物体匀速运动时,一般F=f(f一般为摩擦力)f一般是物重的几倍。
14、热量公式:Q吸=cm△t=cm(t2-t1);Q放=cm△t=cm(t1-t2)15、热值公式:Q=qm(q为J/kgm用kg)Q=qV(q为J/m3V用m3)不计热量的损失时:Q吸=Q16、电流公式:串联:I=I1=I2并联:I=I1+I217、欧姆定律:;可以求电压U:U=IR;求电阻R:(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18、电功公式:(1)W=UIt;可以求电压U:;可以求电流:(2)W=(如果w以kw·h为单位,用它最简单)19、电功率公式:(1)(既可用于求额定功率,也可用于求实际功率,还可用于求总功率,换成相应的下标即可);变形后可以求电压:;求电流:(2)P=(定义式)20、求电阻的公式:(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3)串联:R=R1+R2则R1=R-R2;R2=R-R1(4)并联:21、电磁波公式:22、串联电路的三个关系:I=I1=I2U=U1+U2R=R1+R223、并联电路的三个关系:I=I1+I2U1=U2。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初中物理是物理学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物理公式及其应用。
以下是根据初中物理教材整理的所有公式,供大家参考。
一、速度与加速度1、速度公式:v = s / t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2、加速度公式:a = (v - v0) / t (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最终速度,v0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二、力与质量1、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受到一定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
3、重力公式:f = mg (其中f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重力的大小。
三、能量与功率1、动能公式:e = 1/2mv^2 (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势能公式:e = mgh (其中e表示势能,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功率公式:p = fv (其中p表示功率,f表示力,v表示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运动时所需的功率。
四、电学1、欧姆定律:i = u / r (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2、功率公式:p = i^2 * r (其中p表示功率,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电路中的功率损耗。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涉及到的所有公式。
这些公式不仅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掌握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为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物理所有公式大学物理是一门涉及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初中物理是学生们接触物理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在知识层面上为学生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更在公式层面让他们领略到了物理的魅力。
以下,我们将对初中物理中所有的公式进行梳理。
一、力学部分1、压力与压强公式:P = F/S。
这个公式表示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其压强成正比,而与其受力面积成反比。
2、功与能的关系公式:W = Fs。
这个公式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沿力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
3、功率公式:P = W/t。
这个公式表示一个物体的功率等于其做的功与时间的比值。
4、重力公式:G = mg。
这个公式表示物体的重力等于其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5、摩擦力公式:f = μN。
这个公式表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其摩擦系数乘以正压力。
二、热学部分1、温度变化公式:ΔT = Q/mC。
这个公式表示物体温度的变化等于热量与物体质量与比热的乘积的比值。
2、热效率公式:η = Q有效/Q总。
这个公式表示热机的效率等于有效热量与总热量的比值。
3、热量公式:Q = cmΔT。
这个公式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其比热容、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
三、光学部分1、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决许多光学问题,如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无不应用了光直线传播的原理。
2、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制成多种光学仪器,矫正视力等,如各种光学仪器,因光路不直,光线不能准确地通过或成像至视网膜上,就对视力造成损害就难以目视了!以上公式是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这些公式不仅代表了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更蕴含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价值。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真空中点电荷场强公式:E=kQ/r²2、匀强电场场强公式:E=U/d3、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公式:B=F/IL4、洛伦兹力公式:F=qvB5、安培力公式:F=ILB6、洛伦兹力公式:F=qvB7、动量定理:P=mv8、动量守恒定律:P初-P末=09、冲量公式:I=Ft10、动量定理:P=mv11、动量守恒定律:P初-P末=012、冲量公式:I=Ft13、动量定理:P=mv14、动量守恒定律:P初-P末=015、冲量公式:I=Ft16、牛顿第二定律:F=ma17、机械能守恒定律:E=E初+mv²/218、牛顿第二定律:F=ma19、机械能守恒定律:E=E初+mv²/220、牛顿第二定律:F=ma21、机械能守恒定律:E=E初+mv²/222、动量定理的矢量形式:mv=Ft大学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涵盖了从基本原理到复杂现象的广泛领域。
初中物理公式定律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重要单位换算、常数等知识汇总一、常用公式:【一】力学:1、求速度:v= S /t2、求重力:G=mg3、求压强:(1)P=F/S (2)P=ρgh4、求压力:(1)F=PS (2)F=G(对自由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5、求浮力:(1)F浮=G-F(2)F浮=G排=ρ液gV排(3)F浮=F向上-F向下(4)漂浮或悬浮时,F浮=G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7、滑轮组的省力情况:F=(G+G动)/n S=nh8、求功:W=Fs=Gh W=Pt9、求功率:P=W/t P=Fv10、求机械效率:η=W有/W总(在滑轮组中:(1)η=G/ nF(竖直方向) (2)η=f / nF (水平方向))【二】电学:1、求电流:I=U/R I=P/U2、求电压:U=IR U=P/I3、求电阻:R=U/I R=U2/P4、求电功或电能:W=UIt=Pt5、求电功率:P=W/t=UI=I2R=U2/R6、求电热:(1)Q=I2Rt (2)Q=W=UIt=Pt=U2t/R (纯电阻公式)7、电磁波与波长、波速的关系:c=λf(c是定值)8、比例:串联电路:Q1/Q2=W1/W2=P1/P2=U1/U2=R1/R2(I1=I2)并联电路:Q1/Q2=W1/W2=P1/P2=I1/I2=R2/R1(U1=U2)【三】热学:1、求吸热:Q吸=cm⊿t=cm(t—t0)2、求放热:Q放=cm⊿t=cm(t0-t)3、求燃料燃烧放热:Q放=mq或Q放=Vq4、求热效率:η=W / Q放二、重要单位换算:1、速度单位:1m/s=3.6km/h2、面积单位:1m2=102dm2=104cm2=106mm23、体积单位: 1m3= 103dm3=106cm3=109mm31L=1 dm3 1mL= cm34、密度单位:1g/cm3=1。
0×103kg/m35、电能换算: 1kw•h=3.6×106J三、常用常数:1、水的密度:1.0×103 kg/m32、水的比热容:4。
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汇总

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汇总物理是一门关于物质、能量和其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和性质变化。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掌握和理解各种物理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公式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
以下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公式的汇总,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速度公式:速度(v)等于物体的位移(s)除以所需的时间(t)。
v = s / t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等于物体的速度变化(Δv)除以所需的时间(Δt)。
a = Δv / Δt3. 力的公式: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加速度(a)。
F = m * a4. 功的公式:功(W)等于力(F)乘以物体的位移(s)。
W = F * s5. 功率公式:功率(P)等于功(W)除以所需的时间(t)。
P = W / t6. 动能公式:动能(Ek)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速度的平方(v^2)的一半。
Ek = 1/2 * m * v^27. 动能定理:物体的净动能变化(ΔEk)等于物体所做的功(W)。
ΔEk = W8. 动量公式:动量(p)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速度(v)。
p = m * v9. 冲量公式:冲量(J)等于力(F)乘以作用时间(Δt)。
J = F * Δt10. 阻力公式:阻力(R)等于表面的摩擦系数(μ)乘以物体所受的垂直压力(N)。
R = μ * N11. 比例公式:在比例中,如果两个量成正比,它们的比例常数等于它们的商的值。
a /b =c / d12. 折射定律: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n)的比值。
sin(i) / sin(r) = n1 / n2以上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公式,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计算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以及光的折射等。
在学习物理时,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公式,还要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应用方法。
只有在实际的问题中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公式,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除了公式本身,理解背后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也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常用必备公式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八年级上册主要公式、
1.计算速度:公式:t
s
v =。
s 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单位m ,t 表示所用的时间,单位s 。
速度的单位是m/s 。
公式变形:v
s
t vt s ==,。
2.密度的计算:定义式:V
m =ρ,m 表示质量,单位是kg ;V 表示体积,单位是
m 3,密度的单位是kg/m 3。
八年级下册主要公式
1.重力:公式:G=mg , m 为质量,单位为kg ;公式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
2.压强:公式:S
F P =,P 表示压强,单位是Pa ;F 表示压力,单位:N ;S 表示
受力面积,单位:m 2。
3.液体压强:公式:gh P ρ=。
ρ: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 3;g=9.8N/kg ;h 表示自由液面到研究点的垂直高度,单位是m 。
4.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F 浮=G 排=ρ液g V 排。
ρ液是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 3;V 排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 3。
浮力的单位是N 。
5.杠杆平衡: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 1 L 1= F 2L 2。
6.滑轮组:
(1)不计动滑轮轮重和轮间摩擦力的情况下:物G n
F 1=,S=nh ,v F=n v G
(2)不计滑轮之间摩擦,但是考虑动滑轮的重量时:)
(轮物G G n
F +=1,S=nh ,v F=n v G
7.恒力功的计算:公式:W=FS 变形公式:F
W s s
W F ==,。
F 表示力,单位是
N ;S 表示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单位m ; W 表示功,单位是J 。
8.功率的计算:公式:t
W P =,公式变形:W =Pt 。
W 表示功,单位J ;t 表示做
功的时间,单位用s ;P 表示功率,单位是W 。
9.机械效率:公式: W 总=W 有用+W 额外, Gh W =有用,%100⨯=总功
有用W W η。
九年级上册主要公式
1.燃料热量的计算:
(1) 固体燃料:mq Q =,q 的单位是:J/kg ;Q 的单位:J ;m 的单位:kg 。
(2)气体燃料:qV Q =,q 的单位是:J/m 3 ; Q 的单位:J ;V 的单位:m 3。
2.吸放热的计算
(1)吸热公式:升吸t cm t t cm Q ∆=-=)(0,Q 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的比热容,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m 是质量,单位是kg ;t 0是初始温度,t 是末温,温度的单位是℃。
温度差=末温-初温,即0t t t -=∆升。
(2)放热公式:降吸t cm t t cm Q ∆=-=)(0,Q 放是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的比热容,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m 是质量,单位是kg ;t 0是初始温度,t 是末温,温度的单位是℃。
温度差=初温-末温,即t t t -=∆0降。
3.热机效率:公式:%100%100⨯=⨯=
mq
W Q W 有用
总
用有η。
4.电功率:公式:P=UI 。
5.电功:公式:W=UIt 。
6.欧姆定律:公式:R
U
I =。
U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 ;I 表示导体中
的电流,单位是A ;R 表示这断导体的电阻,单位是Ω。
欧姆定律的变形
I
U R =。
7.焦耳定律:公式:Q=I 2Rt 。
Q 的单位:J ;I 的单位:A ;R 的单位:Ω;t 的
单位:s 。
热功率R
U R I UI P 2
2
===。
8.串联电路之间的关系: 9.并联电路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下册主要公式
1.电磁波传播速度:c=λf ,真空中c =3×108m/s ,λ是波长,单位是m ;f 是频率,单位是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