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远程会诊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医疗专家和患者隔空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交流和诊断治疗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

远程会诊的实施细则旨在规范远程会诊的流程和要求,确保会诊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远程会诊的适合范围远程会诊适合于以下情况:1. 患者所在地区无法提供相应的医疗资源和专业医生;2. 患者病情复杂,需要多学科协作会诊;3. 患者需要获得远程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三、远程会诊的流程1. 患者申请远程会诊:患者向所在医院提出远程会诊申请,提供个人基本信息、病历资料和病情描述。

2. 医院审核申请:所在医院的医务部门对患者的远程会诊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患者是否符合远程会诊的适合条件。

3. 医院联系远程专家:医院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联系相应的远程专家,并提供患者的病历和相关资料。

4. 远程会诊准备:远程会诊的参预方包括患者、所在医院的医生、远程专家和技术支持人员。

各方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设备和网络的正常运行。

5. 远程会诊过程:5.1 患者到所在医院的指定会诊室进行远程会诊。

5.2 医生在会诊室内与远程专家进行视频交流,将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展示给远程专家。

5.3 远程专家通过视频和图象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和建议,并与所在医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5.4 远程会诊过程中可以进行文字记录和图象保存,以便后续参考和分析。

6. 远程会诊报告:远程会诊结束后,远程专家和所在医生共同撰写会诊报告,包括诊断结果、治疗建议和后续随访计划等内容。

7. 患者随访:根据远程会诊报告的建议,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随访,并定期向所在医院汇报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四、远程会诊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 保护患者隐私: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医院和技术支持人员需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和病历资料的安全性,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2. 技术设备要求:所在医院和远程专家需配备高清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等设备,保证视频和音频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3篇)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医疗已成为我国医疗行业的一大趋势。

远程会诊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地域、时间、医疗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针对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支持等方面。

二、远程会诊解决方案概述远程会诊解决方案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远程交流、诊断、治疗的一整套服务系统。

该方案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三、系统架构远程会诊解决方案采用分层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层次:1. 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患者信息、病历、影像资料等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可追溯。

2. 应用层: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包括会诊预约、实时通讯、病历共享、影像传输等功能。

3. 界面层:提供用户界面,方便医生和患者进行操作。

四、功能模块1. 会诊预约模块会诊预约模块实现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在线预约,包括以下功能:(1)患者在线填写预约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医生查看预约信息,根据自身时间安排进行确认。

(3)系统自动生成会诊时间,并通知患者和医生。

2. 实时通讯模块实时通讯模块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在线交流,包括以下功能:(1)文字聊天:支持文字、表情、图片等信息的传输。

(2)语音通话:支持实时语音通话,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询问。

(3)视频通话:支持实时视频通话,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

3. 病历共享模块病历共享模块实现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病历共享,包括以下功能:(1)电子病历上传:医生将患者病历上传至系统,方便其他医生查阅。

(2)病历下载:医生或患者下载病历,以便查阅或打印。

(3)病历编辑:医生对病历进行编辑、修改,确保病历的准确性。

4. 影像传输模块影像传输模块实现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影像资料传输,包括以下功能:(1)影像上传:医生将患者影像资料上传至系统,方便其他医生查阅。

医院远程会诊管理实施方案

医院远程会诊管理实施方案

医院远程会诊管理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会诊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远程会诊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医生与患者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的远程交流和诊疗,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了更好地推动医院远程会诊工作的开展,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远程会诊平台建设。

首先,医院需要建设一个完善的远程会诊平台。

这个平台应该具备可靠的数据传输和保密机制,能够支持远程图文、语音、视频会诊,同时具备远程影像诊断和远程医学教育功能。

平台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医院实际需求,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医疗资源整合。

在远程会诊管理实施方案中,医疗资源整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院需要整合各科室的专家资源,建立远程会诊专家团队,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诊疗意见。

同时,还需要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共享医疗资源,提高远程会诊的覆盖范围和效果。

三、远程会诊流程规范。

制定明确的远程会诊流程规范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包括患者申请远程会诊、医生接诊、专家会诊意见反馈等环节,都需要有详细的规定和操作流程。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远程会诊记录和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会诊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和完整性。

四、技术支持与培训。

医院远程会诊管理实施方案还需要充分考虑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

医院应该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远程会诊平台的维护和技术支持,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参与远程会诊的医生和专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远程会诊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

五、质量评估与改进。

最后,医院远程会诊管理实施方案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估与改进机制。

通过对远程会诊过程和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远程会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总结。

医院远程会诊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便患者就医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管理方案,才能更好地推动远程会诊工作的开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会诊实施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实施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实施方案远程医疗会诊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医生和患者之间可以进行远距离的医疗会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会诊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远程医疗会诊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远程医疗会诊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远程医疗会诊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包括视频会议系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远程监护系统等。

这些系统需要保证稳定、高效地运行,以确保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顺畅,医疗信息的准确传输。

其次,远程医疗会诊需要有专业的医生团队支持。

医疗机构应当组建专门的远程医疗会诊团队,这个团队需要包括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远程医疗会诊技能,能够在远程环境下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建议。

另外,远程医疗会诊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医疗机构在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时,需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医疗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同时,医生和患者的隐私保护也是远程医疗会诊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此外,远程医疗会诊的实施还需要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支持。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远程医疗会诊的管理规定和标准,保障远程医疗会诊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远程医疗会诊的医保支付机制,让远程医疗会诊能够得到合理的医保报销。

最后,远程医疗会诊的实施还需要进行宣传推广和培训工作。

医疗机构需要向社会大众宣传远程医疗会诊的优势和便利性,提升人们对远程医疗会诊的认知和接受度。

同时,还需要对医生和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远程医疗会诊技能培训,提升其远程医疗会诊的水平和能力。

综上所述,远程医疗会诊的实施方案需要技术支持、医生团队支持、信息安全保障、政策法规支持以及宣传推广和培训工作的全面配合。

只有这样,远程医疗会诊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在医疗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重视远程医疗会诊的建设和推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远程会诊实施方案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实施方案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远程会诊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远程会诊可以极大地方便患者,特别是那些居住在偏远地区或者无法及时得到专家诊断的患者。

因此,制定远程会诊实施细则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远程会诊实施方案。

1. 会诊申请。

患者或者医院可以通过电话、传真或者电子邮件向专家医生发起会诊申请。

申请中需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历资料以及需要会诊的具体问题。

2. 专家医生确认。

收到会诊申请后,专家医生需在24小时内确认是否接受会诊。

确认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诊报告。

3. 会诊报告。

专家医生需根据患者提供的病历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和诊断,并撰写会诊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病情分析、诊断意见和治疗建议等。

4. 会诊意见反馈。

专家医生完成会诊报告后,需及时将报告反馈给申请方,以便申请方能够及时了解专家医生的意见并进行后续的治疗。

5. 会诊记录保存。

申请方和专家医生均需保存好会诊记录,并确保隐私和信息安全。

三、实施细则。

1. 会诊报告的撰写应当准确、清晰、简洁,避免使用过多的医学术语,以便患者和非医学专业人士能够理解。

2. 专家医生应当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确保会诊过程的合法合规。

3. 申请方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病历资料,确保专家医生有足够的信息进行会诊。

4. 申请方和专家医生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会诊过程中能够及时交流和反馈意见。

5. 会诊过程中,申请方和专家医生应当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共同为患者的健康着想。

四、总结。

远程会诊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制定远程会诊实施细则,对于规范会诊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医疗机构和专家医生能够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进行远程会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远程会诊是指通过互联网等远程通信技术,将医疗专家与患者或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远程交流和协作,共同解决疑难病例或提供专业意见。

为了规范远程会诊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制定本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二、远程会诊流程1. 患者申请远程会诊患者通过医疗机构的网站或其他指定途径,填写远程会诊申请表,提供个人基本信息、病情描述、病历资料等。

申请表需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 医疗机构审核医疗机构收到患者的远程会诊申请后,由专业医生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审核通过后,医疗机构将通知患者进入下一步流程。

3. 专家选择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专家的选择应考虑其专业背景、经验、学术水平等。

医疗机构将联系专家,并向其提供患者的病情资料和其他相关信息。

4. 远程会诊沟通专家与患者或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远程会诊沟通。

沟通方式可以是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或在线文字交流等。

专家应仔细听取患者的病情描述,提出问题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医疗机构可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设备。

5. 会诊结果和意见专家在了解患者病情后,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会诊结果和意见。

会诊结果包括病情诊断、治疗方案、药物建议等。

专家应尽量详细和清晰地表达会诊结果和意见。

6. 结果反馈和跟踪医疗机构将会诊结果和意见及时反馈给患者或其他医疗机构。

反馈方式可以是书面报告、电话沟通或在线交流等。

医疗机构应跟踪患者的治疗进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三、远程会诊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 保护患者隐私医疗机构和专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在远程会诊过程中,不得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泄露给未经授权的第三方。

2. 技术设备和网络要求医疗机构和专家应确保远程会诊所需的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良好。

设备包括计算机、摄像头、麦克风等,网络要求稳定、高速。

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方案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方案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全面升级,远程会诊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程会诊通过网络技术和远程医疗设备,将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从远程会诊工作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远程会诊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远程会诊是指医生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远程医疗设备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可以与其他医生进行远程交流和协作。

远程会诊的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医疗资源,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同时还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二、远程会诊工作的实施方案1. 硬件设备的准备远程会诊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硬件设备,包括远程医疗设备、高清摄像头、麦克风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清晰度、高保真度和高稳定性,以确保远程会诊的顺利进行。

2. 网络环境的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是远程会诊的基础,医疗机构需要建设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以保障远程会诊的流畅进行。

同时,还需要进行网络安全的加固,确保远程会诊的信息不被泄露和攻击。

3. 远程会诊平台的选择医疗机构需要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远程会诊平台,这需要考虑平台的功能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与远程会诊平台的提供商进行合作,确保平台的定制化和维护服务。

4. 医生团队的建设医疗机构需要建设专业的远程会诊医生团队,这包括远程会诊的专家、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等。

医生团队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其具备远程会诊的专业水平和素养。

5. 远程会诊流程的规范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规范的远程会诊流程,包括患者的预约、信息的采集、医生的诊断、报告的生成等环节。

这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6. 远程会诊的质控和评估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远程会诊的质控和评估体系,对远程会诊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估。

这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以确保远程会诊的质量和安全。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方案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方案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远程会诊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在逐渐成为医疗行业的热门话题。

远程会诊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医生和患者连接在一起,实现在线医疗咨询、诊断和治疗。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还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然而,要实施远程会诊工作,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

首先,远程会诊工作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持系统。

这包括建立安全稳定的互联网平台,确保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传输安全可靠;同时,还需要配备专业的远程会诊设备,保障医生能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其次,远程会诊工作实施方案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这包括制定远程会诊的操作规程和流程,明确医生和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记录和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远程会诊的医疗信息能够得到妥善保存和管理。

另外,远程会诊工作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人才培训和团队建设。

医生需要接受远程会诊技术和沟通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在远程会诊中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还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远程会诊
团队,确保远程会诊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最后,远程会诊工作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相关
部门需要出台支持远程会诊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为远程会诊工作提
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总之,远程会诊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
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持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人才培训和团队建设,以及政策和法规的支持,远程会诊工作
实施方案将能够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3医院远程医疗实施方案(详细版)

2023医院远程医疗实施方案(详细版)
2023医院远程医疗实施方案(详细版)
为了规范我院远程会诊工作程序,明确聘请外院专家会诊申请程序和接诊程序,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按照我院的远程会诊实际情况,经院委会研究决定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开通远程会诊系统的目的:
利用远程会诊,实现以病人为中心,随时让患者得到上级医院的高、精、尖技术的诊疗,解决疑难及危重病人的实际问题,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
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措施,抓好落实。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信息科、各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院长为一把手,亲自抓此项工作。明确各成员职责,各司其职,积极做好远程医疗工作。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此工作的指导和业务培训。成立远程医疗中心,负责远程医疗具体工作的实施。
4、远程会诊室建设
设置远程会诊室,完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确保远程医疗工作顺利实施。硬件指房屋、设备和人员等,软件指制度规范和远程医疗操作系统等。
5、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远程会诊流程。
三、工作要求
各科室要建立远程会诊登记本,确定相关人员负责,并向广大患者主动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医护人员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
2、制定远程医疗的工作制度
制定出利于远程医疗工作开展实施的制度和流程。有关规章制度应包括:远程医疗信息保密制度、远程医疗病案安全管理制度、远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远程医疗损害风险和责任分担制度、远程医疗奖惩制度等。
3、建立远程医疗专家库
建立远程医疗专家库,成员均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也是我院各领域带头人,业务精湛的资深专家,专业涵盖了内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及儿科。

医疗行业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实施方案

医疗行业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实施方案

医疗行业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实施方案第一章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概述 (2)1.1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定义 (2)1.2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发展背景 (3)1.3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优势 (3)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3)2.1 功能需求 (3)2.1.1 基本功能 (4)2.1.2 高级功能 (4)2.2 功能需求 (4)2.2.1 响应时间 (4)2.2.2 数据处理能力 (4)2.2.3 数据安全 (4)2.2.4 系统稳定性 (4)2.3 可行性分析 (4)2.3.1 技术可行性 (5)2.3.2 经济可行性 (5)2.3.3 法律可行性 (5)2.3.4 社会可行性 (5)第三章系统设计 (5)3.1 系统架构设计 (5)3.2 模块设计 (5)3.3 界面设计 (6)第四章系统开发 (6)4.1 开发环境与工具 (6)4.2 技术选型 (7)4.3 开发流程 (7)第五章系统测试与调试 (8)5.1 测试策略 (8)5.2 测试用例设计 (9)5.3 测试结果分析 (9)第六章系统部署与运维 (9)6.1 系统部署方案 (9)6.1.1 硬件设备部署 (10)6.1.2 网络环境部署 (10)6.1.3 软件配置部署 (10)6.2 系统运维管理 (10)6.2.1 系统监控 (10)6.2.2 故障处理 (10)6.2.3 数据备份 (11)6.3 系统安全防护 (11)6.3.1 网络安全防护 (11)6.3.2 数据安全防护 (11)6.3.3 系统安全防护 (11)第七章远程医疗会诊流程优化 (11)7.1 会诊流程设计 (11)7.2 会诊流程优化策略 (12)7.3 会诊流程监控与评估 (12)第八章用户培训与推广 (13)8.1 培训对象与内容 (13)8.1.1 培训对象 (13)8.1.2 培训内容 (13)8.2 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 (13)8.2.1 培训方式 (13)8.2.2 时间安排 (13)8.3 推广策略 (14)8.3.1 宣传推广 (14)8.3.2 用户激励 (14)8.3.3 持续优化 (14)8.3.4 合作拓展 (14)第九章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 (14)9.1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14)9.1.1 组织架构设计 (14)9.1.2 职责划分 (15)9.2 项目进度控制 (15)9.2.1 项目进度计划 (15)9.2.2 进度监控与调整 (15)9.3 风险识别与控制 (15)9.3.1 风险识别 (15)9.3.2 风险控制 (16)第十章系统评价与展望 (16)10.1 系统评价标准 (16)10.2 系统评价结果 (16)10.3 系统未来发展展望 (17)第一章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概述1.1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定义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是指通过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医疗资源、医疗信息进行整合与传输,实现不同地域、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协作的一种医疗服务模式。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远程会诊是指通过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将医生和患者分别位于不同地点的情况下进行医学会诊。

远程会诊的实施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目的本细则的目的是规范远程会诊的工作流程,确保会诊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部的远程会诊工作。

四、工作流程1. 会诊申请1.1 患者或医生向医疗机构提交会诊申请,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史、检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1.2 医疗机构收到申请后,由专业医生进行初步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远程会诊。

1.3 若决定进行远程会诊,医疗机构将会诊请求发送给相关专家。

2. 专家评估2.1 相关专家收到会诊请求后,对患者的资料进行仔细评估。

2.2 专家可以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进行实时交流,讨论病情,并提出治疗建议。

2.3 专家根据评估结果,给出会诊报告,包括病情描述、诊断意见、治疗方案等。

3. 会诊结果反馈3.1 医疗机构收到会诊报告后,将结果反馈给患者或申请医生。

3.2 若会诊结果需要进一步治疗或手术,医疗机构将安排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4. 保密和隐私4.1 医疗机构应建立安全的远程会诊系统,确保会诊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4.2 专家和医疗机构应签署保密协议,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五、技术要求1. 远程会诊系统应具备高清视频传输功能,确保专家能清晰地观察患者的症状。

2. 远程会诊系统应具备实时交流功能,方便专家之间的讨论和沟通。

3. 远程会诊系统应具备数据存储和备份功能,确保会诊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六、质量控制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远程会诊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 医疗机构应建立远程会诊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会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培训与交流1. 医疗机构应对参与远程会诊的医生进行培训,提高其远程会诊的技术水平。

2.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远程会诊经验交流会议,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

远程会诊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实施细则一、引言远程会诊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医生和患者可以在不同地点进行医学会诊的方式。

为了确保远程会诊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文档,明确远程会诊的实施细则。

二、定义远程会诊是指医生和患者通过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远程通信技术进行医学会诊的过程。

三、参预人员1. 主治医生:负责患者的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会诊医生:负责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评估,并给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3. 患者:需要接受远程会诊的人员。

四、远程会诊的流程1. 患者预约远程会诊:患者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医院联系,预约远程会诊服务。

2. 医院确认预约:医院接到患者的预约信息后,核实患者的身份和病历资料,并确认预约。

3. 确定会诊时间:医院与患者商议确定远程会诊的具体时间。

4. 远程会诊设备准备:医院准备远程会诊所需的设备,包括视频会议设备、音频设备等。

5. 远程会诊连接测试:医院与患者进行连接测试,确保视频和音频的质量稳定。

6. 远程会诊进行:在预约的时间,医生和患者通过远程会诊设备进行会诊。

7. 会诊报告编写:会诊医生根据会诊结果编写会诊报告,并将报告发送给主治医生和患者。

8. 患者回访:医院在一定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需求。

五、远程会诊的注意事项1. 隐私保护:医院需要确保远程会诊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2. 技术支持:医院需要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确保远程会诊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会诊报告准确性:会诊医生需要准确记录会诊过程和建议,确保会诊报告的准确性。

4. 沟通顺畅:医生和患者在远程会诊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5. 会诊结果解读:主治医生需要准确解读会诊报告,并根据报告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六、远程会诊的优势1. 时间和空间的灵便性:远程会诊可以节省患者和医生的时间,不受地域限制,方便患者就医。

2. 专业意见的获取:远程会诊可以让患者获得更多专业医生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诊疗质量。

医院远程会诊实施方案

医院远程会诊实施方案

医院远程会诊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会诊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趋势。

远程会诊可以帮助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医院远程会诊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医院远程会诊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持体系。

医院应当配备先进的远程会诊设备和网络系统,确保远程会诊的顺利进行。

同时,医院还需要培训专业的技术人员,保障远程会诊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其次,医院远程会诊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医院应当制定远程会诊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保远程会诊的安全和可控。

同时,医院还应当建立健全的远程会诊档案管理系统,保障远程会诊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另外,医院远程会诊需要加强专业团队建设。

医院应当组建专业的远程会诊团队,包括医生、技术人员、护士等,确保远程会诊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协作能力。

同时,医院还应当加强远程会诊团队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最后,医院远程会诊需要加强与外部合作。

医院可以与其他医疗机构、专家团队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医疗资源,提高远程会诊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医院还可以与信息技术公司、通讯运营商等合作,共同推动远程会诊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医院远程会诊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技术、管理、人才、合作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远程会诊实施方案,医院才能更好地发挥远程会诊的作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希望各医院能够重视远程会诊工作,不断完善远程会诊实施方案,为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一、引言远程会诊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传输至远程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和诊断的工作方式。

本文旨在制定远程会诊工作的实施细则,以确保远程会诊工作的高效、准确和安全进行。

二、远程会诊的定义和目的1. 定义:远程会诊是指通过互联网、视频会议等技术手段,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传输至远程专家,进行会诊和诊断的工作方式。

2. 目的:远程会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专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诊疗质量和满意度。

三、远程会诊工作的流程1. 患者信息采集:由医院的相关部门负责采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病历、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并将其整理成电子版。

2. 远程会诊申请: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向远程专家发起会诊申请。

申请中需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检查结果等。

3. 远程会诊审核:远程会诊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会诊申请进行审核,确保申请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4. 远程会诊安排:远程会诊中心根据专家的日程安排和会诊申请的紧急程度,安排合适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5. 远程会诊准备:远程会诊中心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传输至远程专家,并确保传输的安全和完整性。

6. 远程会诊进行: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讨论,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7. 会诊结果反馈:远程会诊中心将会诊结果整理成报告,反馈给申请会诊的医生,并协助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解释。

四、远程会诊工作的要求和标准1. 信息安全:远程会诊中心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患者的隐私和病例资料的安全性。

2. 专家资质:参预远程会诊的专家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资质,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3. 技术支持:远程会诊中心必须配备先进的远程会诊系统和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4. 会诊报告:远程会诊中心必须及时、准确地整理会诊结果,并将其反馈给申请会诊的医生。

5. 沟通协调:远程会诊中心必须与申请会诊的医生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解答他们的疑问和需求。

远程医疗会诊实施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实施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实施方案远程医疗会诊是指医生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对患者进行医学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过程。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远程医疗会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服务模式,它可以弥补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

为了保证远程医疗会诊的顺利实施,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远程医疗会诊平台。

建立远程医疗会诊平台是远程医疗会诊实施的首要步骤。

平台应具备良好的网络连接、高清晰度的视频通话功能和安全的数据传输保障。

同时,平台还应具备患者信息管理和医疗记录保存功能,以便医生随时查阅患者病历和诊疗信息。

二、制定远程医疗会诊标准。

为了保证远程医疗会诊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制定远程医疗会诊的标准和规范。

包括医生资质认证、远程诊断标准、医疗信息保密规定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远程医疗会诊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三、培训医生和技术人员。

远程医疗会诊需要医生和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远程医疗技能和操作经验。

因此,需要对医生和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远程医疗技术操作培训、远程医疗伦理和法律知识培训等,以提高远程医疗会诊的专业水平。

四、建立远程医疗会诊团队。

远程医疗会诊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支持,包括医生、技术人员、护士和行政人员等。

建立一个高效的远程医疗会诊团队,对于提高远程医疗会诊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五、推广远程医疗会诊服务。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远程医疗会诊,需要积极推广远程医疗会诊服务。

可以通过宣传推广、合作医疗机构、医保政策支持等方式,让更多的患者了解和使用远程医疗会诊服务。

六、建立远程医疗会诊质量评估机制。

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的质量评估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远程医疗会诊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高远程医疗会诊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在实施远程医疗会诊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结合政策法规和患者需求,科学制定远程医疗会诊的实施方案,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2023医院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2023医院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2023医院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完整版)
为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异地专家的诊疗指导,更好地救治患者,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贯彻落实省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推进会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
建设以三级医院为中心,连接我院的远程会诊系统,逐步扩大覆盖面,实现远程会诊、监护、预约、手术指导、教育等远程医学活动,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远程会诊系统工作流程:
1.我院的远程会诊现在已能实现离线影像会诊、心电会诊和远程视频会诊。

2.各科室在接诊过程中,如遇疑难病例需远程会诊,必须报请医务科批准后由本院的远程会诊室负责实施。

3.申请远程会诊时,由主管医师填写远程会诊申请单,提出会诊目的,经科主任签字,并请病人或家属填写请求远程会诊同意书,送至医务科审批备案后,由远程会诊室负责实施。

4.对要远程会诊的病例必须准备如下资料:病历摘要按标准申请
单打印,各项检验、检查及影像报告单可以使复印件、各种影像片、病理片。

5.确定会诊时间后,由远程会诊室通知请求会诊科室的经管医师及科主任,按指定会诊的时间携带必要的检查资料,提前十分钟到达会诊室,做好准备。

6.会诊应提出明确会诊意见,会诊结束后,会诊专家书面写出会诊意见并签全名,由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传送至我院会诊室,会诊室打印报告交经管医师,原件存放远程会诊中心。

7.会诊室应负责做好会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并按统一的格式建立会诊病历数据库,做好随访工作。

三、工作要求:
医院必须建立健全远程医疗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远程医疗的规定,规范医院远程医疗管理,推行远程医疗业务,以此减轻群众负担,惠及患者,全面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

远程会诊实施方案

远程会诊实施方案

远程会诊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会诊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正在逐渐成为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

远程会诊可以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将专家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本文旨在探讨远程会诊的实施方案,以期为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参考。

一、技术设备准备1. 视频会议系统医疗机构需要配备高清晰度的视频会议系统,确保医生之间的远程交流可以清晰、流畅地进行。

视频会议系统应具备稳定的网络连接和高保密性,以保障患者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2. 远程医疗设备医疗机构需要配备远程医疗设备,如远程心电图、远程影像诊断系统等,以便医生可以远程获取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诊断和治疗建议。

3. 数据传输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患者的医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窃取或篡改,保障患者的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二、医生团队组建1. 专家资源整合医疗机构需要整合专家资源,建立远程会诊的专家团队。

专家团队应包括多学科的医生,以满足不同疾病和病情的远程会诊需求。

2. 远程会诊流程规范医疗机构需要制定远程会诊的流程规范,明确医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会诊时间安排、会诊报告的书写规范等,以确保远程会诊的质量和效率。

三、患者信息管理1. 信息采集与整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及时采集和整理患者的医疗数据和病史资料,以便医生进行远程会诊时能够获取到准确完整的患者信息。

2. 患者隐私保护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严格的患者隐私保护制度,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不会被泄露,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四、远程会诊实施1. 会诊前准备在进行远程会诊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研究,以确保会诊的质量和效果。

2. 会诊过程管理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医生需要严格遵守会诊流程规范,确保会诊的顺利进行。

同时,医生需要及时记录会诊内容和结论,形成会诊报告。

3. 会诊结果反馈医生需要将会诊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和相关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治疗建议和后续跟进服务。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一、引言远程会诊是一种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医疗专家之间远程交流和协作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了规范远程会诊工作,提高会诊质量,制定本细则。

二、适合范围本细则适合于医疗机构内部或者跨机构之间进行的远程会诊工作。

三、远程会诊流程1. 发起会诊申请患者的主治医师在临床需要时,向会诊医师发起会诊申请。

会诊申请中应包含患者基本信息、病史、检查结果、诊断意见等。

2. 确定会诊医师根据会诊申请的内容和患者需求,医疗机构确定适合的会诊医师,并与其进行沟通和确认。

3. 远程会诊准备会诊医师应提前准备会诊所需的资料和工具,包括病历资料、影像学资料、远程会诊平台等。

4. 远程会诊过程(1)会诊医师通过远程会诊平台登录系统,与主治医师进行实时交流,了解患者病情和诊断需求。

(2)会诊医师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子细阅读和分析,结合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

(3)会诊医师与主治医师共同讨论并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康复计划等。

(4)会诊医师向主治医师提供书面会诊意见,包括诊断结论、治疗建议、注意事项等。

5. 会诊报告主治医师根据会诊医师的意见,整理会诊报告,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6. 远程会诊记录医疗机构应对所有远程会诊的过程进行记录,包括会诊申请、会诊过程、会诊意见、会诊报告等,以备后续参考和审查。

四、远程会诊的技术要求1. 远程会诊平台医疗机构应选择稳定可靠的远程会诊平台,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2. 网络连接医疗机构应保证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带宽,以确保远程会诊过程的流畅性和实时性。

3. 影像学资料传输医疗机构应提供高质量的影像学资料传输设备,确保影像学资料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4. 数据安全医疗机构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远程会诊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五、远程会诊的质量控制1. 会诊医师的选择与培训医疗机构应选择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师担任会诊医师,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远程会诊的技术和沟通能力。

1市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实施方案

1市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实施方案

1市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临床医技科室: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内卫计规范〔2015〕13号)文件精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找专家看病更难的现状,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技术的作用,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我院整体医疗水平,我院加入了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的内蒙古远程医疗服务协作网,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医院制定了《****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现印发至各科室,请认真执行。

此通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2019年1月22日附件:1.****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抄送:医务科、内部审计科附件1:****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内卫计规范〔2015〕13号)文件精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找专家看病更难的现状,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技术的作用,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我院整体医疗水平,我院加入了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的内蒙古远程医疗服务协作网,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与内容(一)总体目标1.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做为牵头单位的内蒙古自治区远程医疗中心为依托,建设我院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远程专科诊断等功能,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2.建立本院与呼伦贝尔市内、自治区内及区外各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市百姓寻求更多的诊疗服务。

3.通过远程医疗网络,拓宽医疗服务功能,为建立卫生信息一体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二)内容1.制度建设。

制订远程医疗服务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保证远程医疗业务顺利开展。

2.远程会诊软件系统建设。

在远程医疗中心统一部署下,逐步完善远程医疗软件系统,支撑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及病理、影像、超声、心电的远程诊断业务的开展。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会诊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逐渐受到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广泛关注。

为了规范远程会诊的工作流程,提高会诊质量和效率,制定本远程会诊工作实施细则。

二、远程会诊的定义和目的远程会诊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医生与患者、医生与医生之间进行医学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与共享,以达到提高诊疗水平、解决疑难病例、提供专业意见和改善医疗资源配置的目的。

三、远程会诊的基本流程1. 患者申请远程会诊患者向本地医疗机构提出远程会诊申请,提供相关病历和影像资料。

2. 医疗机构初步评估本地医疗机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远程会诊。

3. 远程会诊申请本地医疗机构将患者的病历、影像资料和会诊问题等信息,通过远程会诊平台提交给会诊专家组。

4. 会诊专家组评估会诊专家组对患者的病历、影像资料进行评估,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5. 会诊结果反馈会诊专家组将会诊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本地医疗机构,本地医疗机构将结果及时告知患者。

6. 会诊结果解读和治疗方案制定本地医疗机构根据会诊结果,解读和制定治疗方案,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确认。

7. 随访和复诊本地医疗机构根据治疗方案进行随访和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四、远程会诊的技术要求1. 远程会诊平台建立安全稳定的远程会诊平台,保障会诊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安全。

2. 影像资料传输采用标准化的医学影像格式,通过加密传输方式将影像资料上传至远程会诊平台。

3. 视频会议系统提供高清晰度的视频会议系统,保障医生之间的实时交流和沟通。

4. 远程医疗设备提供必要的远程医疗设备,如远程心电图、远程超声等,以支持医生的远程诊断和治疗。

五、远程会诊的质量控制1. 会诊专家组的选择确保会诊专家组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提供高质量的会诊服务。

2. 会诊意见和建议的准确性会诊专家组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应准确、全面,能够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临床医技科室: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内卫计规范〔2015〕13号)文件精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找专家看病更难的现状,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技术的作用,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我院整体医疗水平,我院加入了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的内蒙古远程医疗服务协作网,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医院制定了《****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现印发至各科室,请认真执行。

此通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2019年1月22日附件:1.****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抄送:医务科、内部审计科附件1:****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内卫计规范〔2015〕13号)文件精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找专家看病更难的现状,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技术的作用,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我院整体医疗水平,我院加入了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的内蒙古远程医疗服务协作网,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与内容(一)总体目标1.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做为牵头单位的内蒙古自治区远程医疗中心为依托,建设我院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远程专科诊断等功能,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2.建立本院与呼伦贝尔市内、自治区内及区外各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市百姓寻求更多的诊疗服务。

3.通过远程医疗网络,拓宽医疗服务功能,为建立卫生信息一体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二)内容1.制度建设。

制订远程医疗服务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保证远程医疗业务顺利开展。

2.远程会诊软件系统建设。

在远程医疗中心统一部署下,逐步完善远程医疗软件系统,支撑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及病理、影像、超声、心电的远程诊断业务的开展。

3.远程医疗建设。

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牵头,组建内蒙古自治区远程医疗中心暨内蒙古自治区远程医疗协作网,负责远程医疗系统的日常运营;我院成立远程医疗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自治区远程医疗中心平台与区内及区外的全国各远程会诊中心联络,保障远程医疗业务顺利开展;同时负责远程培训内容、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内容的选定。

二、组织机构(一)成立****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院长)副组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成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职责:研究制定本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及工作制度与流程,统筹协调研究解决远程医疗服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远程医疗服务提供持续的、必要的院内支持。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主任:***成员:****职责:1.负责审查申请会诊科室远程会诊申请表的填写是否规范,并按照会诊医院的要求协助申请会诊科室做好各项资料的准备工作。

2.及时将远程会诊申请表及相关资料传至上级远程医疗中心,联系远程会诊事宜。

3.确定远程会诊时间后,与请求会诊科室联系,做好远程会诊准备。

4.保证电话24小时畅通,以确保远程会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5.会诊结束后,负责接收上级远程医疗中心的远程会诊意见表,交付申请会诊科室。

6.做好远程会诊病例信息的登记工作。

三、远程会诊(一)各科室遇疑难病例需要上级医院远程会诊时,科室要与患者签署《远程医疗服务知情同意书》,若有特需收费,需在知情同意书上注明,并让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收取患方申请远程会诊业务押金(区内100元、区外200元)。

(二)由主管医师填写《远程会诊申请单》,简要介绍病人情况,提出会诊目的与要求(可以指定拟会诊专业科室和专家,如不指定,则由接收会诊医院安排专家),由患者或家属、主管医师、科室主任、医务科签字确认,将申请单及会诊必须的各种检查单和资料(纸质版和电子版)上报至医务科。

(三)医务科收到申请单后,要审核填写内容是否规范、会诊相关资料是否完整,主要包括病历摘要、各项检验检查及影像报告单(可以是复印件)、影像片、病理片等,确认无误后将申请单及相关资料提交至远程医疗中心会诊平台,急会诊10分钟内,普通会诊24小时内传出所有资料。

(四)远程医疗中心按申请单要求联系专家,并将联系结果反馈给医务科(无特殊情况,区内会诊1小时内反馈,24小时内完成,区外会诊3小时内反馈,72小时内完成)。

(五)确定会诊时间后,医务科通知请求会诊科室主任及主管医师,主管医师提前半小时到达远程会诊室,做好会诊前准备,必要时患者及家属可一同前往,会诊前由医务科完成会诊平台系统的调试连接,准备会诊。

(六)原则上必须是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参加会诊,会诊前要认真熟悉病历,明确会诊目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诊开始前科室主任必须到场。

(七)会诊时先由经治医师汇报病史、回答专家提问,可结合临床进行咨询讨论、教学和科研。

根据实际情况,待专家与医师讨论结束后,再请患者或家属加入会诊与专家交流,若专家要对患者进行问诊或进行交流的可先请患者加入会诊。

(八)远程医疗中心将在远程会诊结束后1小时内将签有受邀专家全名的远程会诊报告单传送至医务科,医务科按一式两份打印会诊报告单,一份交主管医师放入病历中,一份医务科备案。

(九)会诊意见仅供临床科室参考,各科室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目前病情,实施具体的诊治,按病案要求记录整理会诊资料并归入病历中保存。

(十)费用:收费价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内发改费字〔2018〕904号)文件要求执行。

该价格试行期为一年(2018年9月12日至2019年9月11日),试行期间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试行期满后相关部门将根据各地远程医疗服务开展情况及测算评估结果,研究确定医保支付范围和比例,需要重点对此项内容向患者做好告知工作。

1.区内远程医疗服务价格(1)远程单学科(单人)会诊:自治区200元/次,盟市级180次/分,每增加一名专家加收120元;2小时内开展的远程急会诊可加收200元。

(2)远程多学科(两人)会诊:自治区320元/次,盟市级288元/次,每增加一名专家加收120元;2小时内开展的远程急会诊可加收200元(3)同步远程病理会诊:自治区级300元/次,盟市级270元/次。

(4)非同步远程病理诊断:自治区级200元/次,盟市级170元/次。

(5)远程心电图诊断:按照现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中各级医疗机构对应心电图诊断项目的邀请方价格收取。

(6)远程超声诊断:按照现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中各级医疗机构对应超声诊断项目的邀请方价格收取。

(7)远程影像诊断:按照现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中各级医疗机构对应影像诊断项目的邀请方价格收取(暂定为130元/例)。

(8)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利用远程医疗协作网开展健康扶贫相关工作的通知》(内卫计医函〔2018〕486号)文件要求,自治区和盟市三级公立医院对旗县医院申请开展的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大病救治远程医疗服务免费进行,因此,对于贫困患者申请的内蒙古自治区内的远程医疗服务不收取相关费用。

2.区外远程医疗价格(1)同步远程病理会诊:主任/副主任医师800元/例(2)非同步远程病理会诊:主任/副主任医师600元/例(3)专家远程病理会诊:知名专家1600元/例(4)专家远程冰冻切片诊断:30分钟内出报告,2300元/例(5)远程会诊:院士2600元/例;一级知名专家2200元/例;二级知名专家2000元/例;三级知名专家1800元/例;主任医师1600元/例。

(6)远程影像读片:知名专家300/次(7)远程心电图诊断:知名专家500/次(8)远程溶栓指导:知名专家3000/次(9)远程超声诊断:知名专家800/次(10)远程查房:知名专家2000/次(11)远程病例讨论:多名知名专家3800/次(12)远程手术指导:知名专家2800/次(13)远程内镜诊断及指导:知名专家1800/次(14)远程照护:知名专家100/次/人以上项目如急诊则加收500元/例,北京协和医院会诊时间为30分钟超时将加收费用。

四、远程医学教育(一)主要内容1.专题讲座:远程医学基础教育、远程医学继续教育、远程医学健康知识教育。

2.培训:远程医学技能培训、远程医学特殊治疗方法培训。

3.学术会议:实时转播全国性及国际性医学学术会议讲座。

(二)工作流程1.远程医疗中心提前下发下月的远程教育课题。

2.医务向全院公布课题,根据各科室需求,选择课题并上传回执单。

3.讲课开始前由医务科进行呼通设备,对音频、视频进行调试,必要时请信息科予以协助。

4.医务科负责维持会场秩序及纪律、学习签到、影像资料留存等工作内容。

5.远程教育结束,远程医疗中心课题负责人在征得主讲教师同意后将课件传送至医务科,医务科向全院公布。

6.因特殊情况导致远程教育无法按时开展的,远程医疗中心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我院。

五、考核制度及风险管理制度(一)将远程会诊纳入各科室绩效考核,向上级医院提交远程会诊的医师给予补助(具体以内蒙古远程医疗服务中心结算数据为准)。

(二)各科室将疑难少见病例纳入远程会诊重点项目,与远程会诊上级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及研究探讨,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及医技水平。

会诊结束后将疑难少见病例登记归档,供日后学习参考。

(三)要求各科室提供的会诊资料要真实全面,临床主管医师避免因患者会诊资料不全面、不准确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