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地区传统聚落景观资源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合集下载

郴州最值得一游的乡村振兴旅游示范点有哪些

郴州最值得一游的乡村振兴旅游示范点有哪些

郴州最值得一游的乡村振兴旅游示范点有哪些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众多充满魅力的乡村振兴旅游示范点。

这些地方在保留了乡村原汁原味的同时,通过创新发展,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首先要提到的是仰天湖大草原。

这里是一处天然的高山草原,广袤无垠,绿草如茵。

仰天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草原中央,湖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

周围的山峦起伏,微风拂过,草浪翻滚,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如今,这里不仅是游客欣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还发展了特色的草原露营、骑马等旅游项目。

当地的村民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高椅岭也是郴州的一大亮点。

独特的丹霞地貌让人惊叹不已,山峰陡峭,山谷幽深,山水相间,美不胜收。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高椅岭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修建了完善的旅游设施。

周边的村庄也借此机会发展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感受乡村的宁静与惬意。

板梁古村则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

古村建筑保存完好,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错落有致。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同时,村里还开展了民俗文化展示活动,如舞龙舞狮、传统戏曲表演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栖凤渡镇瓦灶村也值得一去。

这里以鱼粉产业闻名,游客可以参观鱼粉制作的全过程,品尝正宗的栖凤渡鱼粉。

此外,村里还打造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有花海、果园等,游客可以亲自采摘水果,体验农耕的乐趣。

桂东县沤江镇金洞村是一个生态宜居的乡村。

这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氧吧。

村里发展了生态旅游,游客可以徒步登山,欣赏山间的美景,还能入住特色的木屋民宿,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是一个红色文化旅游胜地。

“半条被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了解那段感人的历史。

村里还发展了特色的瑶族手工艺品制作和销售,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乡土文化传承视角下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研究

乡土文化传承视角下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研究

乡土文化传承视角下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研究川南传统聚落是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是川南地区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本研究旨在从乡土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探讨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的特点、现状及其对乡土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特点1.层次分明的建筑群落:川南传统聚落的建筑群落往往由多个建筑群组成,形成层次分明的布局。

主要建筑、次要建筑和附属建筑之间相互关联、形成有机整体,体现出传统聚落的整体性和宜居性。

2.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结合:川南传统聚落的景观设计注重将硬质景观(如建筑、道路、墙体等)与软质景观(如绿化、园林、水体等)相结合,使整个聚落更具动态与生命力。

3.自然材料的运用:川南传统聚落的建筑材料主要以木、石、砖等天然材料为主,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注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4.祭祀活动的场所:川南传统聚落常常设有祭祀活动的场所,如祠堂、庙宇等,这些场所不仅是文化信仰的象征,也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二、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现状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川南传统聚落景观逐渐面临破坏和消失的风险。

一方面,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和规划理念对传统聚落产生了冲击,大量传统建筑被拆除或改造。

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外流和老龄化问题,也导致传统聚落的人口减少,发展和保护的需求产生了矛盾。

三、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对乡土文化传承的意义1.保护川南传统乡土文化: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是保护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景观元素和生活方式,传统聚落景观设计可以将乡土文化代代相传。

2.增强历史记忆和地方认同感: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可以增强居民和游客对乡土文化的历史记忆和地方认同感。

传统建筑、祭祀场所等景观元素的存在,能够勾起人们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传统的尊重。

3.促进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的保护和开发,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

传统聚落的独特风貌和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繁荣。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乡村景观的发展是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国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从农田景观,乡村文化地理景观。

乡村景观评价以及乡村景观规划等四个方面对乡村景观进行研究。

本文在对国内乡村景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乡村景观;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分析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rural tourism in recent years in the domestic obtained very fast development. Rural landscape i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rural landscape mainly from the farmland landscape, the country culture geographic landscape. Rural 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so on four aspects of country landscape for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ural landscap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discusses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rural landscape.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alysis一、乡村景观的概念分析一般情况下,乡村景观是与城市景观相对而言的。

景观设计地域调研与场地分析

景观设计地域调研与场地分析

景观设计地域调研与场地分析——湖南·郴州总体概况: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段交汇地带,东界江西省赣州市,南邻广东省韶关市、清远市,西接永州市,北交衡阳市及株州市,距省会长沙市350千米。

地理坐标东经112°13ˊ—114°14ˊ,北纬24°53ˊ—26°50ˊ,南北长217公里,东西宽202公里,总面积19388平方公里,总人口463万。

下辖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宜章县、永州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资兴市11个县(市、区),县以下设164个乡(其中11个瑶族乡)、86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

满、苗、回、蒙古、畲、僮、哈尼、土家、侗、彝、壮、藏、维吾尔、瑶、布依、傣、黎、高山、柯尔克孜、仫佬、仡佬、土、白、纳西、朝鲜等25 个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人口8万余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2%。

新郴州城市定位:林中之城,创享之都。

彰显“林中之城”的无限活力,更面向未来展示“创造与享受”在此相融的无限潜力自然资源方面:郴州资源丰富。

素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银都”、“南方重点林区”、“湖南能源基地”之称。

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7类70多种,其中铋、钼、微晶石墨的储量居全国之首,钨、铅锌会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矿产资源替在价值2656亿元,人均占用量位居全省第一。

全市煤炭储量11亿吨,是华南能源的重要供应地;水能蕴藏量170万千瓦,是联合国小水电基地之一。

森林覆盖率62%,是湖南重要的林产区。

郴州是香港农产品供应基地之一,临武鸭、桂阳烟、东江鱼、裕湘面、永兴冰糖橙、桂东玲珑茶等农副产品主享誉海内外。

全市境内有色金属矿品种齐全,64种有色金属矿中已发现矿产品40多种,全市主要有色金属探明储量达600多万吨,占湖南省总储量的三分之二,享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生态旅游:郴州,生态王国。

“四面青山翠屏,草色花香尽得春”。

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内涵建构与价值实现

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内涵建构与价值实现

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内涵建构与价值实现作者:钟佳利魏慧萍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06期摘要:文旅融合导向注入传统村落建设,旨在承续村落历史人文生态,实现文旅產业互勉互利格局,为乡村可持续发展议题提供先行示范。

从文旅融合内在逻辑出发,以广州市六个典型传统村落为观察对象,通过解释性序列混合研究方法,挖掘语言景观的时间元素特质,探究其如何参与和观照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内涵建构与价值实现。

研究发现:1)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蕴涵历史、怀旧和当代文化时间元素三种类型,其中怀旧文化时间元素的呈现方式多元复杂;2)三者在同一空间建构出四种内涵样式,即文化承续、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与文化变迁; 3)文旅收入和消费者文旅体验对应着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实现,不同时间元素在景观中的重新组合使得此类文旅体验契入消费者的身份转换和心理空间; 4)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价值实现,有赖于地方政府的价值预期、细致规划和建设驱动,以及语言景观在场域中所显现的时间元素搭建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内涵建构;价值实现;景观;时间元素作者简介:钟佳利,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生态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话语分析、符号学(E-mail:****************;澳门 999078)。

魏慧萍,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词汇学、国际中文教育、社会语言学(E-mail:**************.mo;澳门 999078)。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23)06-0081-132021年4月国家层面出现文旅合一发展的导向,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文旅融合的发展核心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文化和旅游产业如何默契相携并进且落地实践,是推动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

农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策略研究

农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策略研究

农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策略研究1. 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健康、休闲生活的追求,农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农村旅游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

2. 分析农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农村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背景,具有清新、宜人的环境和乡村风情。

农村的景观、传统文化和乡土味道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3. 挖掘农村旅游资源的策略(1)保护生态环境:农村旅游资源的挖掘首先要保护好自然环境,合理管理土地、水源和生物多样性,避免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

(2)挖掘历史文化:农村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挖掘传统手工艺、历史遗迹、民族风情等来吸引游客,传承和发展这些文化。

(3)发展乡村体验项目:提供给游客参与农村生活的机会,如农耕体验、农家餐饮、民俗表演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开展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吸引游客了解和参与农田的耕种、采摘等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农业的乐趣。

4. 加强农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农村旅游资源,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交通、水电设施、通信网络等,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5. 持续创新农村旅游产品农村旅游产品的创新非常重要,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和传统文化,开发新的旅游项目。

比如开展自行车旅游、农家乐等,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6. 加强宣传推广在挖掘和利用农村旅游资源时,宣传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

7. 发展农村旅游的产业链农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密切相关。

可以发展农村旅游产业链,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8. 引入专业旅游公司和专家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农村旅游资源,可以引入专业旅游公司和专家,提供专业的管理和运营支持。

9. 加强政府支持和规划农村旅游资源的挖掘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规划。

古村古镇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古村古镇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古村古镇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以湖南省为例刘媛;谢达莉;廖青青;史艳琼;杨雪【期刊名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00)003【摘要】该文选择湖南省118个古村古镇作为研究对象,在同等衡量标准下挖掘影响旅游体验感的5大因子集合:传统聚落保护等级、自然环境适宜度、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历史遗留的完整性、交通便利程度.利用GIS手段对其15个小因子使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分类分级处理,最终利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评估古村古镇潜在旅游开发价值,得出:1)按照湘东、湘南、湘西、湘北、湘中区域划分,无论是数量还是评价总值,湘南和湘西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其次是湘中地带,湘东与湘北次之.2)借助自然断裂法将古村古镇划分为四等级标准:优秀、较好、良好、一般.其中优秀的古村古镇中,古镇居多,分布涉及各个区划,大部分集中在湘南地区,其次是湘中地带.湘东、湘北、湘西地区虽然评价值位居前茅,但基本开发成熟,有待深化推进如干岩头村、杨林村、石泉村等湘南地区古村古镇旅游商业发展.【总页数】5页(P13-17)【作者】刘媛;谢达莉;廖青青;史艳琼;杨雪【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衡阳 421002;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421002;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28.5【相关文献】1.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以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古镇旅游开发为例 [J], 郭重孟2.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评价及案例研究——以碛口古镇为例 [J], 邵秀英;李静3.模仿式古镇旅游的开发价值———以云南省楚雄州彝人古镇为例 [J], 张文芬;李天顺4.古村落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研究\r——以广州番禺沙湾古镇为例究 [J], 吴开军;李丹霞5.古村古镇群旅游共生发展新探\r——基于怀化中部古村古镇群案例的技术方案[J], 许春晓;周雪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郴州的特色民宿如何实现可持续经营

郴州的特色民宿如何实现可持续经营

郴州的特色民宿如何实现可持续经营在郴州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它们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也成为了当地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要实现可持续经营,并非易事。

这需要民宿经营者在多个方面下足功夫,精心谋划。

首先,精准的市场定位是关键。

郴州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如壮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特色民宿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明确目标客户群体。

是针对追求宁静与自然的家庭游客,还是吸引热爱冒险的年轻背包客?或者是为商务旅行者提供舒适便捷的住宿选择?只有清晰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才能在民宿的设计、服务和营销策略上有的放矢。

比如,位于东江湖畔的民宿,可以将市场定位为喜欢观赏湖景、享受垂钓之乐的游客,在房间布置上突出湖景元素,提供相关的渔具和垂钓指导服务。

而靠近古村落的民宿,则可以瞄准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打造具有古朴风格的房间,组织游客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

优质的服务是民宿可持续经营的核心。

从游客预订房间的那一刻起,服务就已经开始。

民宿主人应保持及时、热情的沟通,解答游客的疑问,提供详细的交通、周边景点等信息。

在游客入住期间,要确保房间的整洁舒适,提供贴心的生活用品和设施。

同时,民宿员工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素养,能够快速响应游客的需求,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此外,个性化的服务能够让民宿脱颖而出。

可以为游客提供定制化的早餐、特色的下午茶,或者根据游客的兴趣安排个性化的旅游线路。

比如,为摄影爱好者推荐最佳的拍摄地点和时间,为情侣准备浪漫的烛光晚餐等。

这种贴心的服务能够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加他们再次选择的可能性,并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客人。

民宿的特色打造也是至关重要的。

郴州的特色民宿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将其融入到民宿的设计和经营中。

在建筑风格上,可以采用当地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工艺,保留地域特色。

房间的装饰可以展示当地的手工艺品、民俗画作等,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

郴州的乡村振兴有哪些带动脱贫的举措

郴州的乡村振兴有哪些带动脱贫的举措

郴州的乡村振兴有哪些带动脱贫的举措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拥有着广袤的乡村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郴州积极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带动脱贫的举措,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带动脱贫的核心力量。

郴州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在一些山区,种植了优质的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

例如,桂东的玲珑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逐渐在市场上打响了品牌,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建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永兴的冰糖橙则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管理,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畅销国内外。

这些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让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脱贫致富。

同时,郴州还注重发展养殖业。

一些乡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了生猪、牛羊、家禽等。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养殖效益,降低了风险。

并且,积极推动养殖业与加工业的融合,生产出各类肉制品和深加工产品,增加了附加值,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

为了让农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郴州加强了农村电商的建设。

政府积极搭建电商平台,组织开展电商培训,让农民掌握电商销售的技能。

许多农民通过网络直播、网店等形式,将自家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拓宽了销售渠道,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乡村旅游也是郴州带动脱贫的重要举措之一。

郴州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一些乡村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比如,资兴的东江湖畔,不少村庄打造了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游客的到来不仅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还让农民的农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途径。

此外,一些乡村还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如嘉禾的伴嫁歌、临武的傩戏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当地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郴州加大了投入力度。

修路、通水、通电、通网,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乡村公路,让农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运输出去,也方便了游客的到来。

郴州最值得一游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有哪些

郴州最值得一游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有哪些

郴州最值得一游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有哪些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众多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这些地方保留了浓郁的乡村风情,能让您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郴州,探寻那些最值得一游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首先要提到的是板梁古村。

这是一个有着 600 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踏入板梁古村,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连接着一幢幢古朴的民居。

这些房屋的建筑风格独特,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村里的祠堂庄重肃穆,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与传承。

在古村的小巷中漫步,您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仰天湖大草原也是不容错过的好去处。

这里绿草如茵,视野开阔,是一个天然的大牧场。

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自由自在地吃草,仿佛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您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奔跑、嬉戏,感受大自然的广阔与自由。

此外,还有许多特色的游乐项目,如骑马、射箭等,让您体验草原风情的同时,也能增添不少乐趣。

栖凤渡镇庄门村也是郴州乡村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村庄周围是大片的稻田和果园,每到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穗和红彤彤的果实构成了一幅丰收的景象。

村里的溪流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

沿着溪流漫步,听着潺潺的流水声,让人心旷神怡。

庄门村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戏曲表演、民间手工艺制作等,让您领略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桂东县的金洞村同样值得一游。

这里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是一个天然的氧吧。

村庄里的房屋错落有致,大多是传统的土坯房,充满了乡村的质朴气息。

金洞村以其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您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探索茂密的森林,欣赏珍稀的植物和野生动物。

村里还有特色的农家乐,为您提供地道的农家美食,让您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乡村味道。

宜章县的腊元古村也是郴州乡村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

古村依山而建,布局合理。

村里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古桥、古井、古碑等随处可见。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知识图谱分析

文章编号:2095-6835(2021)03-0010-06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知识图谱分析*金科,陈祖展(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0)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文化景观对乡村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梳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成果,掌握其发展态势,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以2001—2020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基础,使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通过生成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等知识图谱进行分析发现,20年来有关传统村落研究的发文献量很大,但对文化景观方面的研究不多,文化景观研究整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核心研究者之间联系较弱,以独立研究居多;发文机构合作度低,未能形成相互融合的学术力量且主要集中在南方;研究内容上主要是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构成与识别、演绎与解析、更新与改造、乡村文旅;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前沿分别是数字化保护与技术应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新媒体传播等。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景观;Citespace;知识图谱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1.03.0031引言传统村落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景观遗产,有着无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批传统村落逐步走向凋亡与变异,主要表现在建筑风貌的混乱、传统文化的衰落以及聚落格局破环等方面[1-2],引起了学界对濒危传统村落保护的关注与研究。

1999年中国召开了第一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技术论坛,2003年确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2012年中国建立了传统村落名录保护体系,截至2018年已有6799个村落入选了保护名录,在“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名录”双轨保护制度及相关政策扶植下,期间各领域学者们利用自身优势对传统村落展开了大量研究。

郴州旅游有哪些值得一游的乡村田园风光

郴州旅游有哪些值得一游的乡村田园风光

郴州旅游有哪些值得一游的乡村田园风光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不仅有着壮丽的山水景色,还隐藏着许多迷人的乡村田园风光。

在这里,您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沉浸在宁静与自然之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

首先要提到的是板梁古村。

这座古老的村庄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贯穿整个村庄。

走进板梁古村,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古老的房屋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展现出古朴的韵味。

村里的祠堂庄重肃穆,见证了家族的传承和岁月的变迁。

沿着石板路漫步,您会看到村民们在门前晾晒着农作物,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一派祥和的景象。

村庄周围是大片的农田,春天油菜花金黄灿烂,夏天稻田绿意盎然,秋天稻谷金黄满仓,冬天则是一片宁静的田园雪景。

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感受那份淳朴与自然。

接着是小埠古村。

小埠古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村里的古建筑大多采用青砖黑瓦,木雕门窗精美绝伦。

这里的池塘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绿树和房屋。

小埠古村的农耕文化十分浓厚,您可以亲自参与农事活动,体验插秧、收割等农活的乐趣。

村里还有传统的手工作坊,如榨油坊、豆腐坊等,让您了解古老的手工艺制作过程。

此外,小埠古村还经常举办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栖凤渡镇也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这里以其独特的鱼粉文化而闻名。

漫步在栖凤渡镇的街道上,您能闻到阵阵鱼粉的香气。

镇里的田园风光同样迷人,青山绿水环绕着肥沃的农田。

这里种植着各种蔬菜和水果,您可以走进果园采摘新鲜的水果,品尝那份甜蜜。

栖凤渡镇还有许多古老的桥梁和庙宇,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在河边,您可以看到渔民们悠然地捕鱼,感受那份宁静与闲适。

仰天湖大草原附近的乡村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里的草原一望无际,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周边的乡村里,牛羊成群,自由自在地吃草。

牧民们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展现出豪放的草原风情。

乡村里的房屋大多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色彩鲜艳,充满了艺术感。

郴州旅游有哪些独特的人文景观值得发掘

郴州旅游有哪些独特的人文景观值得发掘

郴州旅游有哪些独特的人文景观值得发掘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在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众多独特的人文景观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郴州的古村落是其人文景观中的瑰宝。

板梁古村,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走进板梁古村,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代。

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串联起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

这些建筑保存完好,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展现出了精湛的工艺和浓厚的历史韵味。

村中的祠堂庄重肃穆,记录着家族的传承和变迁。

在古村里漫步,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宁静的氛围,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的韵味。

汝城古祠堂群也是郴州人文景观的一大亮点。

这些祠堂建筑风格各异,有的宏伟壮观,有的精致典雅。

它们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场所,更是当地文化传承和家族凝聚的象征。

祠堂内的木雕、石雕、彩绘等装饰艺术,无不展现出工匠们的巧思和精湛技艺。

每一座祠堂都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故事,见证着家族的兴衰荣辱。

郴州的湘昆艺术更是独树一帜。

湘昆是昆曲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唱腔婉转悠扬,表演细腻入微,将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将观众带入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之中,让人陶醉其中。

观看一场湘昆表演,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对郴州传统文化的深入体验。

此外,郴州的民俗文化也是丰富多彩。

在一些传统节日里,当地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鼓声震天,龙舟竞渡,展现出团结协作和奋勇争先的精神;中秋节的花灯展,形态各异的花灯照亮了夜晚的街头巷尾,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传承了郴州的传统文化。

郴州的饮食文化也值得一提。

栖凤渡鱼粉,以其鲜辣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闻名遐迩。

那浓郁的鱼汤、爽滑的米粉,让人一吃难忘。

还有嘉禾血鸭,将鸭血与鸭肉完美结合,烹饪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佳肴。

品尝这些美食,不仅能满足味蕾,还能感受到郴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郴州的书院文化同样有着深厚的底蕴。

湖南郴州地区传统民居形式浅析

湖南郴州地区传统民居形式浅析

摘要
湘南 郴州地区处于江西填湖广的移 民交通 冲要 之处 ,其民居形式较周边地区均有不实地调 研资料及周边地区 民居资料进行 比对 并分析 ,结合 郴州地区人 口组成 、方言及历史地理信息等 总结 其民居
形式 ,梳理 周边地 区民居形式对本 区的影响 。 关键词 郴 州民居 ;形式 ;异 同;影响
湖 南郴州地 区传统 民居形 式浅析 *
An a l y s i s o f T r a di t i on a l Re s i d e n t i a l F o r m o f Hu n a n Ch e n z h ou Ar e a
佟士枢
Tong Shi s hu
ABSTRACT Ch e n z h ou .a c i t y o f Hu n a n p r o v i n c e. i s t h e k e y ci t y i n s t u d y i n g i m mi gr a t i o n r u s h e s f r O m J i an gx i t o Hub e i a n d Hu n a n pr o v i n c e s .I t s r e s i de n t i a l f o r ms a r e di s t i n c t i v e l y di f f er e n t t o i t s s u r r o u n di n g a r e a s . T h i s p a pe r a n al y z e s t h e i mpa c t s o f t h e s u r r ou n d i n g r e s i d en t i a l f or ms o n t h e l o c al ar e a , b y c o mp a r i n g t h e d a t a o f po p ul a t i o n

郴州全域旅游发展探析

郴州全域旅游发展探析

郴州全域旅游发展探析郴州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素有“湘楚门户”之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旅游资源优势市县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郴州全域旅游也逐渐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郴州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探讨,分析郴州全域旅游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为郴州的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郴州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郴州全域旅游是近年来在中国旅游业中逐渐受到重视的一个概念。

全域旅游指的是一个地区在旅游开发中,不再是单一景点或景区的开发,而是通过整体规划,将一个地区的自然、人文、历史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开放、综合的旅游产品。

郴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境内多山,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植被茂盛。

郴州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如世界文化遗产三江源头、苗族文化、精致的古建筑等。

以此为基础,郴州近年来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首先是景区的开发利用。

郴州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上。

郴州旅游局积极开发利用郴州的各类自然和人文景观,建设了一批旅游度假区、休闲山庄、生态旅游点和旅游工厂等。

其次是旅游产品的丰富多样。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郴州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如苗族歌舞表演、茶文化体验、山地徒步旅行等,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再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

随着郴州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大大方便了游客的出行,也使郴州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二、郴州全域旅游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尽管郴州全域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竞争激烈。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地域旅游局纷纷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各种新兴旅游目的地纷纷崛起,增加了郴州旅游的竞争压力。

旅游业的发展不平衡。

虽然郴州全域旅游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地方旅游资源利用不足、宣传推广不力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郴州全域旅游的发展不够平衡。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王凯;李娴【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42)1【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衔接点,乡村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本文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实证靶向,深入剖析乡村旅游的核心作用与溢出效用,基于复杂性理论,综合运用熵权法、NCA 和fsQCA等方法,探究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组态路径。

结果表明:一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单一变量不构成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性因素,这给予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各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是否存在不可或缺的发展条件”问题的否定回答;二是通过NCA瓶颈水平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强调向更高水平的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迈进则需要前因变量相对齐全且配合得当;三是探究出“田园综合体型”“生态氛围突出型”“‘产业+环境’双轮驱动型”三条乡村旅游发展的组态路径,为“何为决定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条件”提供了科学回答。

据此提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以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12页(P111-122)【作者】王凯;李娴【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相关文献】1.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2.论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实践及基本经验——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风险防控对策——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4.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研究——以大湘西武陵山片区为例5.乡村振兴背景下武陵山片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后发展效应及其创新思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郴州旅游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发展

郴州旅游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发展

郴州旅游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发展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要想让郴州旅游更好地促进当地发展,还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

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郴州应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改善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网络,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特别是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要确保畅通无阻,减少游客在路上的时间消耗。

同时,完善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休息区、餐饮和住宿设施等。

提供干净整洁的公共卫生间,保障水电供应的稳定,为游客创造一个舒适、便利的旅游环境。

其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导游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生动有趣地向游客介绍郴州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要热情周到,让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

此外,建立健全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维护郴州旅游的良好形象。

再者,丰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郴州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如东江湖、莽山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湘南起义纪念馆、板梁古村等。

应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开发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可以打造一些主题旅游线路,如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结合当地的特色,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和民俗表演,让游客更好地体验郴州的独特魅力。

在宣传推广方面,郴州需要加大力度。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郴州的旅游资源。

通过制作精美的旅游宣传视频、图片,在各大社交平台、旅游网站上进行推广。

邀请知名的旅游博主、网红来郴州体验旅游,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

此外,参加各类旅游展会和推介活动,积极与其他地区的旅游机构合作,共同推广旅游线路,扩大郴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也是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郴州旅游如何更好地传播当地文化

郴州旅游如何更好地传播当地文化

郴州旅游如何更好地传播当地文化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样且独具魅力的文化。

然而,要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有效地传播出去,吸引更多游客,提升郴州旅游的影响力,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深入挖掘和整理当地文化是传播的基础。

郴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老的农耕文明到独特的民俗风情,从传统的手工艺到特色的美食文化,每一个方面都蕴含着深厚的内涵。

但目前,对于这些文化资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许多有价值的文化元素尚未被充分发现和整理。

因此,需要组织专业的文化研究团队,深入乡村、民间,通过采访、调研等方式,收集和整理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

同时,建立完善的文化资源数据库,对各类文化进行分类、归档,为后续的传播提供充足的素材。

在传播渠道方面,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互联网的普及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我们可以通过建设专门的郴州旅游文化网站,整合文化资源,以图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郴州的文化魅力。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发布吸引人的文化内容,引发网友的关注和互动。

例如,可以拍摄一系列关于郴州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的短视频,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传播,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目光。

此外,还可以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在平台上推出有关郴州文化的专题介绍和旅游产品,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和预订行程。

举办特色文化活动也是传播当地文化的重要手段。

比如,定期举办民俗文化节,集中展示郴州的传统歌舞、戏曲、民间技艺等。

在文化节期间,可以设置互动体验环节,让游客亲身参与到民俗活动中,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品尝特色美食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此外,还可以举办文化研讨会、讲座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文化传承人共同探讨郴州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升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样不可或缺。

郴州地处湘粤赣交界处,可以与周边地区共同举办跨区域的文化活动,互相借鉴经验,共享文化资源。

通过与周边旅游城市的合作,联合推广文化旅游线路,形成互补优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综述

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综述
中国现代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
目前国内外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的比较研究尚显不足,缺乏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
研究空白与不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有的研究多侧重于某一特定领域或地区,而对跨学科、跨地域的综合性的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相对较少。
尽管遥感和GIS等空间分析技术在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技术仍有待提高和完善。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中国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历史悠久,主要涉及风水、园林、建筑等方面。以苏州的“江南水乡”为例,其研究重点在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注重地方特色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中国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
中国现代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主要涉及乡村旅游、土地利用、自然保护区等方面。以浙江的“农家乐”为例,其研究重点在于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同时注重地方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国内外比较研究
综合性研究
研究方法与技术
04
研究区域概况与案例分析
研究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
研究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
气候条件
研究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较为充沛。
土地利用状况
研究区域以农业用地为主,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同时,农村居民点也较为分散。
01
02
应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乡村规划和建设中,为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研究展望与未来方向
06
参考文献
陈英等. 2017.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31(11): 73-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2期2010年4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No.2Vol.31Apr12010郴州地区传统聚落景观资源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杨载田112,方煜锋1,刘天Ø1(11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21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8)摘 要:在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背景条件下,郴州地区成为了中国传统聚落相对集中而又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

其聚落景观的乡村旅游价值突出,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特有优势。

为此,必须做大做强;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创造品牌;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其传统聚落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郴州;传统聚落景观;乡村旅游中图分类号:F59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313(2010)022*******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要实施乡村富民工程,建设特色景观村镇。

”201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又提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有感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彻底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决心和对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高度关注,特就郴州地区(以下简称郴州)的传统聚落景观资源开发及其特色村镇景观型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初步研究。

11郴州传统聚落景观形成的历史地理环境背景传统聚落景观有乡村和城市之别,这里仅指乡村的古村、古镇及其古民居,可称为乡村传统聚落景观。

郴州的乡村传统聚落景观自有其形成发展的特有背景。

111 有限而艰险的生存空间郴州位于湘粤赣边山区,东境有罗霄山脉纵贯,南境有南岭山脉横卧,西北境有低山丘陵连绵,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大部分地区地大山深,险阻重重。

居住着瑶、苗、畲等少数民族先民“蛮夷”、“蛮僚”或“山都木客”,以山伐鱼猎为业[1]。

只有一些面积不大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有汉族先民的农业活动,被称为“山区盆地农业经济”。

全境位于南亚热带到中亚热带的过度位置上,属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全年大部分时间温热湿润,以致各种疾病滋生蔓延,是历史上有名的瘴疠之区,流传着“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疟疾)”的民谣。

同时,区境东南部山区为暴雨多发地区,常常引发严重的山洪地质灾害。

由于南岭山脉焚风效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夏秋干热天气;冬季又造成南下冷空气流的停滞堆积而引发严寒冰冻灾害[2]。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条件下,使得人类的生存空间不仅有限,而且十分艰险,使其社会经济发展长期缓慢,人烟相对稀少。

112 各式各类移民的持续迁聚被统治阶级视为边远荒蛮的郴州南岭山区,一方面是其攻略之地,如秦始皇为“略取南越陆梁收稿日期:2010201224基金项目:湖南省人文地理重点建设学科项目;衡阳市社科规划项目(2009D19)成果。

作者简介:杨载田(1947—),男,湖南益阳人,教授,从事人文地理教学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54地,以谪徙民五十万戍五岭,与越杂处”(《资治通鉴》卷七);明代,为防患“匪乱”,封广安所为军营,设“千户”子孙世袭,正千户范海通等,领军1114名守桂阳郡,即明代洪武年间在南岭山区广设卫所,施行军屯、民屯,至今的郴州南岭地区还有“鲁庄”、“官庄”等屯垦地名。

另一方面这里又是贬官流放之处,宋代著名词人秦少游被贬郴州即为典型例证。

这使得军人、文人成为了古代开发和经营郴州的生力军。

多灾多难的广大民众,为逃避战乱和灾荒的困境,更是“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不远千里迁聚郴州的先民大至来源于三方面的移民,一是自晋代至宋代先后出现的“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等中原战乱所引发的中原汉人大规模举族南迁活动,致使南岭山区出现了“高山绝壑,耒耕已满”(《新唐书・地理志》);“湘赣闽广,西北流寓之人扁满”(陆游《鸡肋篇》)的移民盛观[3]。

二是明清时期,居住于湘西五陵五溪蛮地区的瑶苗先民在中央王朝的追杀下,大规模南下再向西移入贵州、云南地区;一部分向东移入包括郴州在内的南岭山区[4]。

三是闽粤赣边客家中心区客家人的扩散迁移。

据研究,客家人扩散到了全国9省(区)和世界上85个国家[5]。

而郴州即为首迁之地,乃至今日的汝城、桂东、资兴、安仁等地是以客家方言为主区;而宜章、临武、嘉禾、桂阳等地却为西南官话区[6],区境内还有湘语方言、广府方言等。

从而,为郴州传统聚落景观的生成提供了特有历史和移民背景。

113 多元文化的长期融合在中国的宏观交通区位上,郴州正好位于中央王朝通向岭南主干道的“衡州———韶关道”和联结闽赣云贵的“南岭大道”十字路口。

被称为“游圣”的明代旅游家徐霞客从九嶷山至宜章道中便描述其路况“乔松荫之,取道于中,三里一亭,可卧可憩,不知行役之苦也”[7];地方志也记载“昔郡跨嶺,通南之珍”(《桂阳直隶州志》);“属邑兴宁(今资兴)、桂阳(今汝城)、桂东,远而江西吉赣往来必经之地,商旅辐轴,担负络绎”(《万历郴州志》)。

足见古代郴州对外联系较为方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强大的楚国就将先进的荆楚文化播扬到了郴州地区;秦汉时期与越杂处的汉民又带来了先进的铁农具;唐代,移民带来江淮地区旱粮种植上山的畲田技术,并出现了“潭(长沙)、桂(郴州)、衡阳必多积谷,关辅汲汲,只缘兵粮漕引”(《旧唐书・刘晏传》)盛况;宋代从江浙引入稻作梯田、塘田技术使高产稻作上山;明清时期从闽地引入玉米、甘薯等高产旱地粮食作物[8],加上清代康乾盛世之时的盐矿之利,使郴州一跃成为富饶之大州。

从而,促进各种文化的汇聚和发展融合,为传统聚落景观的孕育提供了一片沃土。

21郴州传统聚落景观的乡村旅游价值分析构成乡村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一是乡村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二是乡村经济景观;三是聚落景观;四是乡村文化景观,而其核心和看点、亮点则是乡村聚落景观[7]。

郴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而其最大特色和优势是乡村传统聚落景观,即古村、古镇、古民居。

对其进行乡村旅游价值评价,既要看它本身的价值,即其美学观赏、历史文化、科学考察价值和功能,规模和组合状况等;又要看其开发利用条件,如区位交通条件、社会经济环境等[9]。

211 古村古镇的数量丰富,类型多样,个体规模大据郴州文物部门最近的普查统计资料显示,全地区现保存有传统聚落景观200余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有38处,如表1。

表1 郴州传统聚落景观资源分布一览表县市区乡村古聚落名称苏仙区 岗脚村、廖家湾村。

北湖区 村头村、陂副村、吴山村、铜坑湖村、小埠 古村。

资兴市 柏树古村、大岸盈古民居。

桂阳县 阳山村、许家村、魏家村、三阳村。

嘉禾县 广发村、乐塘、雷公井、水边。

临武县 石灰窑村、唐家村、上乔古村、郭家村。

64 续表县市区乡村古聚落名称永兴县 板梁村、下青村。

宜章县 樟树下村、千家岸村。

汝城县 金山村、津江村、上水东村、石泉村、土桥 村、广安村、外桥、厚坊村、先丰村、香垣、 星村、下湾村。

安仁县 双泉村。

桂东县 聚龙居。

(资料来源:根据郴州文物局调查资料整理)依据其建筑风格、结构特征和功能,郴州的传统聚落景观首先有古镇、古村之别。

如《徐霞客游记》中描述过的朱香铺、凤集铺、良田、梅田等,即为典型古镇,其余绝大多数为古村。

据唐凤鸣先生的研究,古郴州有中原汉末魏晋时期的坞堡壁垒式聚落,如苏仙区良田镇高雅岭村、岗脚乡的老岗脚村、宜章的黄沙堡等,都是据险作壁,有高大围墙围合如城如堡,防卫功能突出;客家围垅屋式聚落,蛋形造型,外有围垅围合,,桂东聚龙居即为典型;以四合院民居为基本单体组合而成的中原型巨大团村聚落。

如永兴板梁古村,以祠堂为中心,民居层层环绕,生产、商业、防御功能兼得。

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是郴州古聚落的又一重要特征。

如桂阳阳山村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古民居建筑60多栋5000m2;北湖区的小埠村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古民居37栋3332m2。

永兴板梁村现存古民居更多达200多栋,被称为“湘南第一村”。

郴州的大多传统聚落景观还有祠堂、戏台、宝塔、栓马亭、上马石,乃至寺庙、庵堂等附属建筑,延续数十代,为当代古镇古村型乡村旅游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场所。

212 村落布局奇巧,建筑气势恢宏,文化内涵丰富郴州地区的传统聚落大多布局于青山绿水之间,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如桂阳正和乡附近还有太和、清和、保和等乡镇,显然这是一片以追求太和境界为审美理念的客家移民区,至今仍保存着大量追求“居必常安,然后求乐”理念和体现和谐自适生存发展审美理想的传统聚落景观。

阳村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是一个客家围屋变异型的建筑群。

村落坐北朝南,沿等高线依山就式建造,傍水结村,小溪流贯全村,谓之“金带环抱”。

村落后有山岭,左右有矮山,前面村口有低山峡口,谓之水口。

显然,村落布局体现了我国传统的风水理念,讲究“天地人和”,结构上体现出儒家的“中和”、“太和”、“正和”、“保和”的思想境界。

房屋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屋檐飞翘,雕梁画栋,壁檐彩绘,木雕石刻,精致素雅,栩栩如生。

在通风、采光、排水、防火等功能处理上独具匠心。

在建筑外形上,青砖、黛瓦、马头山墙、高大的砖雕门楼,一切都显示出恢宏的气势。

郴州地区的乡村传统聚落景观外部结构有“四多”。

一是祠堂多。

古村均有祠堂,仅汝城土桥镇方圆5km2之内,就有祠堂13座。

祠堂多为四合院式,外部门楼上有堂号家声门联,内部天井四方有戏台、祖堂、厢房楼阁,表达郴州人内敛外扬、天地人和与光宗耀祖的家族心理。

祠堂主要用于祭祖、宗族议事、庆典活动、倡学教化、修立家谱、唱戏看戏等重大家族活动,是维系血缘家族聚居的纽带。

二是牌坊多。

凡大族、旺族多建有牌楼,仅汝城朱式村村口300m距离内就有三座石牌坊。

牌坊多用于褒扬功德、旌表节烈,是封建社会崇尚荣誉的象征和家族人文精神的寄托。

三是池塘多。

凡古村前均凿有半圆形池塘,谓之畔塘,除洗涤、浇灌、养鱼、纳污功能外,还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和纳气聚龙倡学之意。

四是石板路多。

石板路的主要功能除内引外联外,更有表达财源通达,福寿绵延,子孙腾达之意。

其内多天井,桂东聚龙居的“三进九厅十八井”即为典型。

天井除采光、取阳、排水等功能外,也有天地人和的心理表达,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213 现代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地域组合较好,潜在客源市场丰富经郴州历代人民对这片热土的开发经营,现代郴州的交通区位条件已变得十分优越。

区际南北有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以及京广铁路、武广高速纵贯,岳汝高速公路也正在修建;东西有郴桂高速、“三南公路(湘南、赣南、闽南)”和郴74嘉铁路横穿;区境内县道、乡路、村道公路成网,共同构成了郴州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