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
安全输血及合理用血
![安全输血及合理用血](https://img.taocdn.com/s3/m/122ad7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8.png)
目录
• 引言 • 安全输血的基本原则 • 合理用血的原则 • 安全输血的临床应用 • 合理用血的实践 • 安全输血与合理用血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输血是医疗急救和挽救生命的必 要手段,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 险。
0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安全输血 及合理用血已成为医疗领域的重 要议题。
手术用血管理
手术团队应密切协作,根据手术进程和患者情况,合理安排 输血。同时,应确保血液来源合法、安全,严格控制输血相 关感染和免疫反应的风险。
急救用血
急救用血
在急救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大量失血,需要紧急输血以挽救生命。此时,快速 、准确的输血至关重要。
急救用血原则
在急救用血时,应遵循“紧急、适量、安全”的原则。优先选择与患者ABO血型 相匹配的血液,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配血延误抢救时间。
严格筛选供血者
确保供血者健康
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和 健康状况评估,确保其不携带任 何传染病或血液疾病。
避免重复供血
建立供血者数据库,避免重复供 血,降低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
血液的储存和运
适宜的储存温度
根据不同血液成分的特性,确保其在 适宜的温度下储存,以保持血液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
冷链运输
03 合理用血的原则
征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失血量、生 命体征等指标,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输 血。
只有在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 定时,才考虑给予输血治疗。
优先选择血液代用品
对于轻度贫血或失血量较少的患者, 可优先考虑使用血液代用品,如血浆 替代品。
控制输血量
制定输血计划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 失血量,制定合理的输血 计划,控制输血量。
临床合理用血
![临床合理用血](https://img.taocdn.com/s3/m/d94ce412964bcf84b9d57b0e.png)
临床用血申请流程
1.输血前相关检查 血常规、血型、凝血象、肝功、乙肝、丙肝、 梅毒、艾滋
临床用血申请流程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 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 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 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 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 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新鲜冰冻血浆(FFP)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 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 量)。 3.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 血功能障碍。 4. 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 5~8ml/kg)。
输血
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避免血液中加入药物 血液中加入后,不仅可能因改变血液中的pH 值、 离子浓度或渗透压而使血液中的成分变性,甚至发 生溶血,而且药物本身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 失效,同时加药过程增加了血液污染机会。不能加 入除生理盐水以外的其他药物。 在原输液部位直接接入输血管道时,要保证管壁的 葡萄糖等药液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否则可使红细 胞在管内聚集从而降低红细胞存活率
用法: 成人可按1单位提升Hb4g/L估算 输注与护理 : 红细胞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 倒数次,使红细胞与加剂充分添混匀,如输 血不畅,可将30mL ~50mL生理盐水注入血 袋内加以稀释后再输。1U红细胞在常温下应 在4h内输完。
红细胞悬液(CRCs)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①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 ②各种慢性贫血; ③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 ④小儿、老年人输血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d09c17360cba1aa911da61.png)
给病人带来的风险
管理智慧 信息延展
项目名称
7
(2)血液免疫因素
客户logo
■ 红细胞抗原抗体-急性、迟发性溶血 ■ 白细胞抗原抗体-非溶血发热 ■ 血小板抗原抗体-输注无效 ■ 其他免疫因素-过敏、急性肺损伤
管理智慧 信息延展
项目名称
8
客户logo
2.科学合理用血不尽如人意
(1)输血认识误区
■ 过去的教科书只教我们如何输血,很少 教我们少输或不输血
血源供应不足(季节性变为常态性) 用血“偏型”现象造成供需矛盾 或输血科(血库)计划、合 理贮血做得不够
2020/11/14 管理智慧 信息延展
12
项目名称
二、怎样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客户logo
合理用血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合理用血概念
是输注安全的血液制品,仅用于治疗能 导致患者死亡或引起患者处于严重情况 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预防和治疗的 疾病。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贫 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 年龄等因素决定。
2020/11/14 管理智慧 信息延展
3
项目名称
一、为什么要积极倡导科学、合理用血客?户logo
合理用血能够有效利用宝贵的血液资 源,最大限度地避免输血风险。 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输血存在风险 2.科学合理用血不尽如人意 3.血源形势不容乐观
管理智慧 信息延展
项目名称
4
客户logo
1.输血存在风险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
前言
客户logo
输血是现代医学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应用 得当,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其健康状 况,如果应用不当,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 害,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课件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ce728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a.png)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要点
•发热患者需要输血时应将体温降至38℃以下方能输血, 原因是防止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引起过高热,导致中枢 神经系统损害;
•11
《急诊输血管理制度》要点
急诊输血管理:
•当处理一批创伤患者时应指定1名医生负责血液申请并与 血库联络。 •每位患者的血标本及申请单应有唯一性编号。 •在短时间内发出了另外1份针对同一名患者的输血申请单, 应使用与第一份申请单和血标本上相同的标识编号;
•21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 措施
•血库要做到血标本八不收:
•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信息过于简单(例如只有患 者的姓)不收;
•血标本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血标本被稀释不收(从输液管中获取血标本应以生理盐 水冲注,并将先抽取的5mL血液弃去)。
•22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 措施
•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 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地塞米松入血可使蛋白变性。
•32
《护士执行输血管理制度》 要点
• 输血前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献血者 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 血器应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
•血标本溶血不收
•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用鱼精蛋白对抗使之凝结不收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收 •用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标记 说明不收(如已标记说明应将细胞洗涤)。
•23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 措施
•过程控制措施
•制订并严格执行《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制订并严格执行《工作环节交接制度》; •患者需反复输血不必每天采集血标本,但应每隔3天进 行一次抗体筛选,随时了解是否有新的不规则抗体产生;
安全输血及合理用血PPT课件
![安全输血及合理用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48452d0242a8956aece43f.png)
.
37
输血传播疾病
对人群:风险很小,但零风险不存在。 对个体:一但被感染,风险是100%。
.
38
WHO血液安全战略
仅从低危人群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中采集血液。 对所有捐献的血液进行输血传播传染病筛查。 通过临床血液的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输
.
20
济阳县中医院副院长陈跃说:“Rh(-) 型血不是常规检查项目,医院事先没有做这项 检测,也没有准备相应血液。”
.
21
央视《东方时空》播出《血型之谜》 节目内容:
照片上的女孩叫谢晓蓉,1997年她曾因车祸被 送到天津医院抢救,在治疗过程中医院给她输 了2800毫升AB型Rh阳性的血。可后来得知谢晓 蓉的血型是AB型Rh阴性。后来她的母亲认为: 谢晓蓉就是因为输血产生了抗体,抗体产生后 作为女性将来一旦孕育血型为Rh阳性的胎儿, 在生产时就可能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导致婴儿 死亡。
.
55
卫
生 部
1998年10月1日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颁
布 的
1999年1月5日颁布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试行)
输
血
有
关 的
2012年8月1日颁布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第85号令)
法
律
法
2000年6月颁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规
.
56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85号)
.
8
•护士缺乏责任心
•输血前没有查对
•对输血反应认识 不足
.
9
错输异型血构成医疗责任事故
当班护士张×将15床顾דA”型血与输血单核对 后准备给15床输血。加2床金×家属对张×说:“加2 床盐水没有了,张×即跟家属去加2床处(加2床上午 输过血)。后张X拿着15床的”A“型血示经核对给加 2床金×输了(金是”O“型血)。过了一会儿,15床 家属向另一位护士杨××反映,为什么还不给15床输 血。杨×见少了一袋血,便问张×,张×才意识到输 错血了,导致患者死亡。
输血法规与合理用血ppt精品医学课件
![输血法规与合理用血ppt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1cb3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4.png)
PLT>50× 109/L 一般不输 <5× 109/L 立即输注 10~50× 109/L 可考虑输注酌情
神外、眼科手术输注指证 (防眼、大脑出血)
PLT <100×10⁹/L
输注血小板酌情因素
体表无创伤、体内无出血、近期无手术,可以不输 有自发出血或伤口渗血要输 血小板数量尚可但功能低下,创面出现不可控渗血要输
50%和70%左右。 其他凝血因子轻度减少,但对正常凝血是足够的。
维持凝血所需的凝血因子水平
凝血因子 最低水平(正常%)
I
30-50
II
20-40
V
15-25
VII
5-10
VIII
25-30
IX
15-25
X
10-20
XI
10
XIII
2-3
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大于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
价与公示制度》、《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和《临床医生用血权限管理制 度》,望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此文件自2014年2月26日起执行。
附件:
1、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评价与公示制度
2、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3、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医生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4、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用血评估表
输血风险-----
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 丙肝 乙肝 梅毒 巨细胞病毒
输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10.1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8.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10.1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4.5.1 《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2012.7.1 《血液储存要求》2013.7.1 《血液运输要求》2013.6.1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课件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45a5126137ee06eef9181b.png)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
4
2010年10月检查我市31家医院急诊和合理用血情况
一、共检查386次急诊用血,符合急诊用血指征次数273次,急诊用血符 合率为70.7%。
二、经统计急诊用血外科占37.0% 、内科占27.1% 、ICU占14.7%、 妇产科占13.9% 、骨科占5.5%、儿科占1.1%和血液科占0.7%。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
6
四川省卫生厅川卫办〔2010〕369号文件
经“窗口期”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相关问题的规定: 一、经“窗口期”血液途径感染疾病事件系血站和医疗机构均无过错 行为。 二、发生“窗口期”血液途径感染疾病事件时,血站和医疗机构要积 极妥善处理,按无过错原则给予患方人道主义补偿。补偿金额由血站、医 疗机构和患者三方在合理范围内共同协商确定。 三、在人道主义补偿中,血站和医疗机构共同承担人道主义补偿责任 ,并按以下类别实施补偿: 第一类:发生经“窗口期”血液传播疾病事件系符合输血指征的临床 输血所致,其人道主义补偿经费由血站和医疗机构按7:3的比例承担。 第二类:发生经“窗口期”血液感染疾病系不符合输血指征的临床输 血所致,其补偿经费由血站和医疗机构按3:7的比例承担。 四、补偿协议达成后,血站、医疗机构和患方之间必须签订具有法律 效力的补偿协议,并按法律程序实施人道主义补偿。
▲目前研究认为:输血引起免疫抑制与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血 液存放时间、血浆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等因素有关。
临床合理输血与输血安全
11
﹙二﹚输血与感染 输血与感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经输血传播病毒为主的疾
病。二是血液﹙尤其血小板﹚在采集、处理或保存过程中污染细菌引起输 注后败血症。三是应输血免疫抑制而引起的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升高。
临床输血及安全用血【66页】
![临床输血及安全用血【66页】](https://img.taocdn.com/s3/m/6aae78a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8.png)
四年
12 冷沉淀(Cryo)
-20℃以下
一年
13 全血
4±2℃
(同CRC)
14 其他制剂按相应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 取血。
第二十五条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 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 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 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新鲜冰冻血浆(FFP)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 的患者。
➢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 后(出血量或输血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 障碍。
内科输血指南
血液保护(Blood Conservation)是一项系统工 程是指通过无偿献血宣传、血液采集检测、 输血指征的掌握、科学合理的用血、血液代 用品及止血药物的应用、微创手术的开展等 技术方法,有计划的管理好,使用好血液这 一稀缺的人类资源。
血液保护的原则
➢ 减少血液丢失; ➢ 减少血液机械性破坏; ➢ 减少同种输血; ➢ 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血液激活;
两人复核无误后签名 护士接收血液核对无误后签名方可取走
不合格
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
第二十九条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 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第三十条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 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 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 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abbff573b3567ec102d8af9.png)
2013-9-3
输血治疗具有两重性:
同种免疫 ① ② 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s)
(HIV, HBV, HCV)
给病人带来的
Benefit
益处
给病人带来的
Risk
风险
2013-9-3
(2)血液免疫因素
■ ■ ■ ■
红细胞抗原抗体-急性、迟发性溶血 白细胞抗原抗体-非溶血发热 血小板抗原抗体-输注无效 其他免疫因素-过敏、急性肺损伤
2013-9-3
存在的问题
护理
• 标本标记问题: 1、抽交叉血后未将试管上条形码贴在输血申 请单上; 2、交叉试管上无病人姓名、科室、床号,或 者病人姓名字迹不清晰,部分科室使用水 芯笔标记,易擦掉模糊不清(建议使用圆 珠笔标记); 3、试管上标记信息与申请单不符,或出现错 误后直接涂划修改。
2013-9-3
2013-9-3
2.科学合理用血不尽如人意
(1)输血认识误区
过去的教科书只教我们如何输血,很少 教我们少输戒丌输血 ■ 总认为输血利大于弊,较少关心输血带 来的危害,如传播病毒、降低免疫功能 增加感染等 ■ 还有人认为手术患者出的是全血,就应 该输全血,没有全血就用红细胞不等量 血浆重建
■
2013-9-3
• 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4ml),不 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 抽血时对化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 应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重新核对, 不能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 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013-9-3
存在的问题
医生
• 未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申请用血,未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 目前血库主要供应“辐照白细胞红细胞悬 液”品种,部分医生申请 “全血等等”。 申请单填写不全,内容不规范。 • 未履行申报手续,主治医生未核准签名; • 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 时未履行报批手续 • 未按要求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单。要求 有无反应都要填写并入病历。
安全输血和合理用血
![安全输血和合理用血](https://img.taocdn.com/s3/m/5b423d8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6.png)
安全输血和合理用血汇报人:日期:•安全输血•合理用血•输血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目录•特殊情况下的输血•临床用血技术和方法的进展•输血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01安全输血输血可以迅速改善贫血引起的组织缺氧,保证全身各脏器和组织正常的氧供。
纠正贫血提高生存率纠正凝血异常在严重创伤或大手术时,输血可以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
输注浓缩血小板、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品,有助于纠正凝血异常,控制出血。
030201输血目的输血原则坚持同型输血按照输血原则进行,ABO血型系统相合,Rh血型系统相合,严格禁止异型输血。
特殊情况下输血在紧急情况下,如无同型血液或需要交叉配合试验结果来不及时,可先输注O型红细胞,AB型血浆或洗涤红细胞等。
输血前检查输血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血型鉴定、抗体筛检、交叉配合试验等,以确保安全。
输血的安全性和血液来源通过采用现代输血技术,包括对血液制品进行严格检测和灭活病毒等方法,可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血液来源血液主要来源于无偿献血者,他们经过严格的筛选和体检,确保了血液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医院内部也会建立自体输血等安全输血措施,减少对外部血液的需求。
02合理用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如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的30%,心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库存血中之高钾者等。
适应症对有严重过敏史、严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库存血中之高钾者等应避免输血。
禁忌症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以避免因血型不符而引起输血反应。
血型鉴定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定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的相容性,避免发生输血反应。
交叉配血对供血者的血液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以确保供血者血液的质量。
血液检查输血前准备输血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
观察生命体征详细记录每次输血的量及时间,以便于评估患者的输血效果及调整输血方案。
安全输血和合理用血
![安全输血和合理用血](https://img.taocdn.com/s3/m/98fffb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e.png)
自体输血
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在需要输血时进行回输。这种方法可 以减少输血反应和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同型输血
根据患者的血型进行输血,以减少溶血反应等输血反应。
特殊血液成分的应用
全血中的大部分血浆去 除,留下红细胞,可以提 高血液的氧合能力和携氧 能力。
血小板浓缩液
将全血中的血小板浓缩, 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和 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出 血。
02
安全输血
血型与输血
血型分类
根据抗原的不同,人类的血型 主要分为A型、B型、AB型和
O型。
输血原则
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确保 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相匹配。
紧急输血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依据“O型供 血”的原则进行输血。
血液的选择
自愿无偿献血
选择经过健康检查、献血前咨询和充分准备的自愿无偿献血者。
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考虑输血,避免不必要的 输血。
输血前预处理
在输血前使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以降低过敏反 应的发生率。
科学合理地选择供血者
尽可能选择输过血且没有发生过不良反应的供血 者。
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相 应的治疗措施,如抗过敏、抗感染等。同时,加 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血浆置换
用正常血浆置换患者体内 的异常血浆,可以治疗多 种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 病、肝病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理准备。
输血过程的安全措施
01
02
03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防止血液污染 。
输血速度控制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 因素,合理控制输血速度 ,避免不良反应。
安全输血和合理用血
![安全输血和合理用血](https://img.taocdn.com/s3/m/bc7215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5.png)
献血后需要遵循献血机构提供的注意事项,包括休息、饮食、观察 身体状况等,以确保身体恢复健康。
献血前后的健康管理
献血前健康检查
献血前需要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 液检测等,以确保献血者的身体状况符合献血要求。
献血后健康观察
献血后需要对献血者进行健康观察,包括观察身体状况、 测量血压、检查是否有不适症状等,以确保献血者的身体 状况稳定。
05
未来输血医学的发展 趋势
血液保存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低温冰箱保存
利用低温抑制细菌生长,保持血液成分的活性和 稳定性。
添加保护剂
在保存过程中添加抗凝剂、抗氧化剂等保护剂, 延长血液成分的保存时间。
干冻保存
通过冷冻干燥技术,使血液成分在无水状态下保 存,可延长保存时间并提高稳定性。
血液代用品的研究和开发
合成血液代用品
01
研究开发能够模拟血液成分的合成物质,用于替代部分或全部
血液成分。
基因工程生产血液
0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血液,可解决血源短缺问题,并避免传
播疾病的风险。
免疫调节剂
03
研究开发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用于治疗输血引起的免疫
抑制和过敏反应。
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型输血方式
细胞治疗
利用自体或异体细胞输注,替代或修复受损的细胞或组织,治疗 某些疾病。
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
血液库存管理
建立有效的血液库存管理制度 ,确保血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
利用。
限制性输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限制性输血 可以更好地利用血液资源。
鼓励献血
通过宣传和教育,鼓励更多的人参 与献血,增加血液供应。
临床用血管理和优化建议
安全合理输血 ppt课件【37页】
![安全合理输血 ppt课件【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1ce52b7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5.png)
ppt课件
3
输血的风险:
1. 输血相关传染病 尽管献血者已经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
采集的血液中输血前按国家规定已进行严 格的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检查,但目前还不 能确保完全杜绝输血传播传染病的危险, 主要为乙肝、丙肝、HIV,此外梅毒和疟 疾也是必须重视。因此签署输血治疗同意 书是输血前必须做的一项工作。
ppt课件
16
粒细胞输注
目前不提倡 且应用越来越少 原因有: ⑴目前的制备方法难以获得足够量的粒细胞 ⑵粒细胞离体后功能很快丧失 ⑶粒细胞抗原性强容易产生同种免疫反应 ⑷新型抗生素不断发展,无菌层流病房的应用,
其抗菌控制感染的效果,不比输注浓缩粒细胞 差。 ⑸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多数患者粒细胞有所上升。
ppt课件
4
输血的风险
2. 输血反应 ⑴血型不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⑵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⑶其它输血反应
包括因血浆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大 剂量输血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循环超 负荷等。
ppt课件
5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的意义
无偿献血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ppt课件
6
合理输血
n 只给真正需要的患者输血,即能不输就 不输。
ppt课件
21
血浆输注
⑴ 血浆分为新鲜冰冻(FFP)和普通冰冻(FP)
两种 其主要区别在于FFP中含有不稳定的VIII
因子和Ⅴ因子,FP中含较稳定的凝血因子。 ⑵ 血浆输用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凝血因子
作为补充血容量和营养输注血浆的用法是不恰 当的
ppt课件
22
新鲜冰冻血浆(内科)
n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 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 子II、V、Ⅶ、Ⅸ、X、Ⅺ或抗凝血酶III 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 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 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
①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②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根据临床 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③血小板计数<50×109/L ,应立即输血小板防 止出血
④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
(3)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情况:边远地区 3小时内不 能提供同型血液,其他医疗措施不能替代输血 挽救生命。 ■ 紧急ABO非同型血液输注 ■ 紧急Rh非同型血液输注
■
紧急ABO非同型血液输注
ABO血液选择原则: 输注红细胞-O型可输注给AB、A、B受血者 血浆或冷沉淀-AB型可输注给O 、A、B受血者
科学合理用血(缺什么,补什么)
3.严格掌握输血指证
举例:外科输血 (1)大量失血 严重创伤、烧伤 妇科(产后大出血) 手术或其他原因
急性失血
机体的反应和症状取决于失血量和速度
< 15%
< 750
15% ~ 30% 750 ~ 1500
心率增快
脉压缩小
早期休克
30% ~ 40% 1500 ~ 2000
(HIV, HBV, HCV)
给病人带来的
Benefit
益处
给病人带来的
Risk
风险
(2)血液免疫因素
■ ■ ■ ■
红细胞抗原抗体-急性、迟发性溶血 白细胞抗原抗体-非溶血发热 血小板抗原抗体-输注无效 其他免疫因素-过敏、急性肺损伤
2.科学合理用血不尽如人意
(1)输血认识误区
■
■
■
过去的教科书只教我们如何输血,很少 教我们少输或不输血 总认为输血利大于弊,较少关心输血带 来的危害,如传播病毒、降低免疫功能 增加感染等 还有人认为手术患者出的是全血,就应 该输全血,没有全血就用红细胞与等量 血浆重建
血液成分保存要求
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温度是不相同的
品种 1单位体积 红细胞 100ml 冷沉淀 20-30ml 血小板 150ml 白细胞 150ml 新鲜冰冻血浆 100ml 普通冰冻血浆 100ml 保存温度 4℃ -30℃ 22℃ 22℃ -30℃ -30℃ 有效期 35天 1年 5天 1天 1年 5年
(4)临床输血申请要科学、合理 ,严格 掌握输血指征。 如:手术及创伤输血 ■ 恢复患者血容量 ■ 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 纠正术前存在的凝血异常或因失血引
起的止血障碍
如:新鲜冰冻血浆使用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 PT或APTT>正常1.5倍, 创面弥漫渗血 ■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红细胞 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
(5)完成患者输血前相关指标检查 Hb Hct Plt 凝血四项 ALT Pro HIV、HCV、HBV、梅毒等抗体检测
■ ■ ■ ■
(6)疗效评估
■
输血后对疗效做出评价,并记入病历 评价与记录内容: 检验指标变化 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输血指征与依据 输注成分、输注量 输血反应情况
■
血液加温问题
一般输血不需加温。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 血。血液加温应在专用血液加温器 需要加温的情况为: 大量快速输血 成人大于50mL(kg•h) 儿童大于15mL(kg•h ) 婴儿换血 患者体内有强冷凝集素
三、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在合理用 血中的职责和作用
1.临床医师责任和管理要求 2.输血科责任与管理要求
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测 CCI值。
⑤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
数)(1011) ×体表面积(M2) /输入血小板总数 (1011) 注: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输注后一小时测定值。 CCI>10者为输注有效
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
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
安全域值:Hb100克/L
▓
血浆总蛋白60克/L
输血目的 纠正术前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补充失血及纠正失血性休克 减少渗血(如体外循环、肝移植)
▓
围手术期患者是否需要输血? 综合考虑:血红蛋白水平 患者对贫血的耐受能力 心肺功能、凝血功能 手术大小、术中可能的失血量
4.正确使用血液成分制品
2000年10月1日卫生部颁布实行《临床输 血技术规范》,严格规范了临床输血治疗, 为科学合理用血提供了依据。
病例摘要
手术中输注O型RhD(+)血浆600ml , O型RhD(-)红细胞悬液4U,术后复查 Hb 55g/L Hct 0.17,再次输入O型RhD (-)红细胞悬液5U,由于手术部位大量 渗血,需要再次手术,预计需要输血 3000ml,但此时无RhD(-)血液供应, 应如何处理?
分析
(1)血液病原体因素
■
■ ■ ■
受现有医学技术条件局限,无法克服 的“窗口期”造成感染问题 病毒-HIV、肝炎(HCV) 未列入常规检测范围-CMV和未知病毒 其它-梅毒螺旋体、疟原虫、弓形虫
输血治疗具有两重性:
同种免疫 ① ② 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s)
(3)熟悉血液及血液成分的规格、性质、 适应症、使用剂量和方法
如:血液成分单位的概念
名称
浓缩RBC 全血 血浆 机采血小板 手工分血小板 冷沉淀 白细胞
容量
120ml 200ml 100/200ml 150-200ml 20-30ml 20-30ml 150-200ml
单位
1U 1U ml 1U/1治疗量 2U/400ml全血 1U/200ml全血 1U/袋
> 40%
> 2000
明显休克
重度休克
大量失血的定义
4小时内,失血>4单位
▓
▓
失血输血指证 Hb<70g/L 估计失血量>20% Hb≥100g/L <10% 可以不输 Hb70-100g/L 根据病情需要 三项抢救措施 恢复血容量 止血 输血
(2)围手术期
▓
输血指征
血红蛋白低于100克/L,红细胞压积<0.30作
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 或表现。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 ×109/L ,应考虑输 血小板计数在50-100 ×109/L之间, 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 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 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合理用血能够有效利用宝贵的血液资 源,最大限度地避免输血风险。 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输血存在风险 2.科学合理用血不尽如人意 3.血源形势不容乐观
1.输血存在风险
随着我国安全输血质量管理走向规范化、 科学化和输血医学水平提高,输血风险逐 步降低,但尚无法杜绝,其主要风险因素 包括: (1)血液病原体因素 (2)血液免疫因素
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
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
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冷沉淀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质缺乏症及
ⅫI缺乏病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 用Ⅷ因子浓缩剂。
洗涤红细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 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 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 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白细胞 白尿症的患者。
(2)血液成分的不正确应用
以血浆应用为例,常见的不合理应用有如 下几种情况: ■ 用于扩容 ■ 与红细胞重组后使用 ■ 促进伤口愈合 ■ 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 补充营养
(3)过度用血或少量输血
有的医生担心医疗纠纷,宁肯多输不肯 少输,尤其外伤,往往备血超过患者实 际需要 ■ 手术时有输“安慰血、保险血和少量输 血” 情况
注意:若已经输入大量 O型红细胞成分后,只有 在停止输血2—3周后方可输入与患者同型 的血液
■
紧急h非同型血液输注
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受血者, 可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交叉配血相合 性输血。 A.在不输血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或患者处于严 重状态而又无其他方法有效治疗时,RhD 阴性受血者在无RhD阴性血液成分的情况 下,如未能检出抗-D,可一次性足量输注 ABO同型、RhD阳性的血液成分。
输血安全与临床合理用血
前言
输血是现代医学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应用 得当,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其健康状 况,如果应用不当,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 害,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积极倡导科学、合理用血? 二、怎样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三、临床医师和输血科的职责和作用?
一、为什么要积极倡导科学、 合理用血?
1.临床医师责任和管理要求
(1)输血申请与预约 ■ 申请单填写要求:受血者信息 血成分信息 申请签名 ■ 血液成分预约: 一般成分 特殊成分 时限要求
(2)履行告知义务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12条:经治医 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 属告之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 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医患双方共同签 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如受现有医学技术条件局 限,无法克服的“窗口期”造成感染问题的告 知。
(5)对该患来说通过血液制品传播HIV、肝炎、 梅毒和其它感染因子风险有多大? (6)病人输血的好处是否超过了危害? (7)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血液,是否还有其它措 施供选择? 最后,如果有疑问,请问自己下列问题: 如果血液是为我自己或我的孩子所用,我 会接受输血吗?
2.坚持临床输血原则
(1)能不输血,尽量不要输血 (2)能少输的,不多输 (3)大力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血,做到
■
3.血源形势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