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热点面对面复习要点
理论热点面对面(1)
1 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通住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2 最新理论成果重大战略思想—为什么要深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4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什么说抗震救灾斗争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抗震救灾展现中国共产党光辉形象和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抗震救灾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崭莉篇章让中华民族精神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5 坚持好字优先促进科学发展—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好字优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6 物价上涨的脚步能否慢下来—为什么要防止明显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有缘由价格上涨压力大通货膨张要严防多管齐下稳物价7 理性看待股市的波动—为什么要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股票市场有起有落中国股市长期向好积极推动股市良性运行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9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具有鲜明特点与巨大优势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广阔前景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的重要支柱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1 “大部制”吹出清新之风—为什么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来的第六次改革大部门体制的内在优势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12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什么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权力是柄“双刃剑”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阳光普照天地宽13 奥运之年话契机—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盛会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提升百姓健康素质与生活质量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延伸“后奥运”的繁荣与进步14 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之举提高文化软实力呼唤文化创新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体制机制作保障15 道德模范评选的启示—为什么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主导的价值引领社会以科学的理论指引航向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以崇高的精神鼓舞斗志以优秀的道德培育风尚16 透视湖北省博物馆“爆棚”现象—为什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基本权益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消费水平亟须提升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17 西藏的明天更美好—为什么维护祖国统一是西藏稳定发展的政治前提西藏自占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雪域高原的变迁翻天覆地坚决维护西藏繁荣稳定18 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取得新成就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19 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思考—为什么要着力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劳动合同法》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保证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落到实处20 从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谈起—为什么要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撑起护卫人民健康的保护伞把全民健康提升到更高水平21 中国的贡献世界的机遇—为什么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努力推进和谐世界建设22 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是党的活力之源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进展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后记。
理论热点面对面
01、天翻地覆慨而慷——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真理的光芒。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如何看待新中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6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傲立东方。
尽管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挫折和教训,但总体上说,60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归结起来就是确立和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0年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首先,应全面地看。
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好不好、有没有优势,应该看全局、看整体、看本质,而不能只看到局部、只盯着一些枝节,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优势,关键要看它是不是总体上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不是有利于维护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不是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已经给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其次,应具体地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具体制度、体制、机制组成的,大到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法律,小到一个领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规章。
其制度优势也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通过各个具体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它实实在在地体现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改革热点面对面 主干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2、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谐的“稳定器”3、它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二、让核心价值观以“融入”落地生根1、融入宣传教育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②要从娃娃抓起;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融入实践养成3、融入法律政策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基础性”为啥改为“决定性”1、这是认识深化的必然产物2、这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3、这是新一届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坚定决心的体现四、“看不见的手”怎么起决定性作用1、一是让“选手”更有活力,给市场主体创造更大发展空间2、二是让“规则”更趋完善,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3、三是让“信号”更加灵敏,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五、“看得见的手”如何更好发挥作用1、“定好位”就是把政府职能界定好2、“防越位”就是把该放的坚决放开3、“补缺位”就是把该管而没管好的事坚决管好六、土地制度不完善带来的影响1、影响农业生产2、造成土地浪费3、损害农民权益七、“农地入市”的门槛1、必须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必须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3、与国有土地享受同等待遇八、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意味着什么1、赋予承包地抵押担保权是现实之需2、抵押担保不会改变土地承包关系3、抵押担保权将会逐步实现4、工商企业下乡不能变相圈地九、户籍制度的重要性1、户籍关乎老百姓日常生活2、户籍关乎社会公平正义3、户籍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十、户籍制度改革要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有序2、尊重意愿3、区别对待4、统筹配套十一、城市落户区别对待1、对建制镇和小城市来说,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2、对中等城市来说,将有序放开落户限制3、对大城市来说,落户条件总的来说是放宽的4、对特大城市来说,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调控十二、考试招生制度为何要改1、唯分是举,应试倾向重2、招考不分,录取方式单一3、考试招生存在不公平问题4、招考不改,教育难兴十三、高考改革有什么突破1、统考内容和方式有突破2、综合评价有突破3、招生录取有突破十四、中考改革亮点在哪1、注重平时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2、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3、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实行注册入学十五、小升初改革措施1、科学划定片区2、严格学籍管理3、强化公开监督4、探索学区化办学十六、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1、公平性不足2、可持续性弱3、统筹层次低4、兼容性不强十七、养老保险制度往哪改1、实现“全覆盖”,让全体人民进入养老“安全网”2、解决“双轨制”,让大家在“一口灶”里吃饭3、逐步上升水平,让基本养老金“水涨船高”4、强化多层次,形成“重担大家挑”的局面十八、城乡养老并轨怎么实施统一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十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怎么改1、建立养老“基金池”2、建立职业年金制度3、完善激励机制和待遇调整机制二十、计划生育的好处1、从自然条件看,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2、从经济角度看,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指数3、从社会民生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二十一、现在为何要对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完善1、为了保持持续的劳动力优势2、为了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3、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二十二、要让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长期坚持1、完善监测预警,防止出生人口出现大幅波动2、严格执行政策,避免单独两孩新政跑偏3、加强计生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二十三、目前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1、相关领域制度不健全2、制度衔接不到位3、制度执行不力二十四、如何做到环境问题的源头严防1、把住规划关2、把住准入关3、把住排放总量关二十五、怎么做到环境问题的“过程严管”1、完善监测预警体系2、落实谁污染谁付费3、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二十六、怎么做到环境问题“后果严惩”1、重污整治,施以重拳2、建立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做到处罚有据3、加大惩治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4、严格问责机制,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绷紧环境安全这根弦二十七、目前司法制度不完善的原因1、司法人财富受制于地方2、司法行政化问题突出3、司法不公开不透明二十八、怎样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1、推动人财物统一管理2、完善司法管辖制度3、健全司法人员管理制度二十九、怎样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1、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2、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3、明确四级法院职能定位三十、怎样在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权1、严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2、加强弱势群体的法律帮扶3、健全社区矫正制度三十一、怎样保证司法在阳关下运行1、拓宽公开渠道2、扩大公开内容3、主动接受监督三十二、腐败现象频发原因1、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2、有些案件难以坚决查办3、监督机制不完善4、个人官德失守,社会利益诱惑三十三、落实“两个责任”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
理论热点面对面背诵精简版
基础社会现象分析一、生态环境保护1、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不断恶化,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请问你怎么看?【提出问题】(入题)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环境问题关系到人民福祉,关系到民族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总体来看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
【分析问题】(危害)环境恶化直接危害人的健康乃至生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损失,容易引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稳定,还会殃及子孙后代,影响到社会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原因)我认为,环境不断恶化的症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环保意识不到位。
不正确的政绩观,导致地方政府过于看重G DP,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思想意识)第二、环保监管体制不顺、职责不清。
地方环保部门隶属于地方政府,遇到问题不敢管、管不了。
(体制机制)第三、法律不健全,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律还存在不少“短板”,执行不到位。
(法律法规)第四、污染企业违法成本低,手段隐蔽。
(惩戒不力)【解决问题】(对策)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凸显出中央对环境治理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既是党和政府的紧迫任务,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要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各级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思想意识)二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出一条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路子。
(调整产业结构)三要进一步健全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形成门类齐全、措施有力的环境政策法制体系,真正把环境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法律法规)四要理顺环保管理体制,试行环保系统垂直管理。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体制机制)五要实行环保问责制。
申论资料:2020理论热点面对面(2)
申论资料:2020理论热点面对面(2)2“招工难”引发的思考一怎么看就业难◎“招工难”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如何促进农民工就业?◎如何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怎样帮扶困难人员就业?“招工难”引发的思考——怎么看就业难2009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尚未消退,我国东南沿海一地区,却开始出现了“招工难”。
到2010年春节前后这一现象逐渐波及更多地区,甚至一些内陆省份。
2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有70%预期今年招工“有困难”或“有一定困难”。
据广东省发布的监测信息,广东省用工缺口约90万人。
许多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没米下锅”,现在好不容易等来订单又找不到“煮饭的人”。
对于广大群众来说,“饭碗”是天大的事。
就业领域里的“风吹草动”,无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数千万农民工返乡,到目前一些地方出现“招工难”,同时又还有很多大学毕业生陷入找工作难的困境。
很多人不禁疑惑:对现在的就业形势到底应该怎么看?●“招工难”是如何形成的?“招工难”现象引发了社会热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招工难”表明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已发生“逆转”;也有人表示,“招工难”只是暂时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那么,“招工难”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招工难”源于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用工需求明显增加。
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从事加工制造业的中小企业里,这些企业多为出口外贸型,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
2009年年初,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订单大幅下滑,经营陷入困境,导致大批农民工集中返乡。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世界经济的复苏,许多工厂新接订单持续增加,用工需求相应大量增加。
“招工难”源于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和创业。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从事农业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速,就业机会也明显增加。
如果扣除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实际收入与在沿海地区打工相差并不大。
申论热点问题:理论热点面对面——七个“怎么看”
2010年《理论热点面对面——七个“怎么看”》携手同行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这是在中国。
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掠过怒江江面去对岸,在江上架一座桥仅需四五十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十分不易。
这也是在中国。
重庆市解放碑商业区,高楼林立,商贸云集,夜幕下斑斓闪烁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折射出这里的繁荣与活力。
这是在中国。
而就在不到200公里外的重庆市武隆县大山深处一个贫困村,对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来说,每月几元钱的电费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这仍然是在中国。
……也许要问,哪个才是真实的中国?其实,它们都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
由此带来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像一个个谜团一样,让人们充满了探究的热情。
●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就是为了让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民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
——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12倍,年均增长近10%。
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近7%,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1978—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加到17175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5153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申论资料:009理论热点面对面(1)
申论资料:009 理论热点面对面(1)天翻地覆慨而慷(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①)——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 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真理的光芒。
2009 年,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60 周年华诞。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
60 年的辉煌历程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越来越得到亿万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如何看待新中国60 年取得的辉煌成就?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成立之初的共和国却面临着严峻考验。
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民生困苦,失业众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英雄壮举。
新中国60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在中华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从新型国家政权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国民经济的恢复到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各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 60 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60 年。
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过60 年的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粮食、钢铁、水泥、原煤、有色金属等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理论热点面对面
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1、如何理解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近年来,"幸福指数"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不少人却感觉不如以前幸福了,以至于有人说,"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空间越来越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生活到处都是烦恼"。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恐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
舒心、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
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社会来说也是这样。
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证,也需要良好的文化条件。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促进科学发展需要建设和谐文化。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发展靠谁?发展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
发展为了谁?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为了人民群众。
能否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意识。
比如,在经济发展中,很多地方认识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有些地方仍固守"环保环保不如财宝"的观念,这必然导致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效果。
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
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需要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始于内心,人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遇到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
免积分下载2011版理论热点面对面(又名七个怎么看)公务员考试申论必读
2011理论热点热点面对面(又名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一: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眼全球,风云变幻,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中华大地风光无限美好。
如果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那么,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则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却沧桑巨变,摆脱了贫困,告别了落后,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腾飞?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亿万人民凝聚在这一旗帜下,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
20世纪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出现了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大量问题,这种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模式,我们显然也不会效仿。
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必须从我们的基本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飞跃。
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瞬间。
然而,中华民族的进取却彪炳千古。
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了。
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四:抗震救灾彰显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五: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好字优先促进科学发展——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鄂尔多斯发生巨变的奥秘,就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好字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良好的多赢局面。
2014国考申论好帮手之理论热点面对面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好帮手之理论热点面对面一.理论热点面对面——之热点解析及经典批注(1)保增长与保民生、保稳定的关系2013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因而,对保增长的理解要避免简单化,要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三个方面来完整地理解和贯彻今年党和国家工作的主题。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保增长是基础,保民生是目的,保稳定是前提。
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民生的改善,就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真诚拥护,保增长、稳定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保增长、保民生就无从进行。
只有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机统一起来,在做好保增长各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民生、巩固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坚持把保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
……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要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
……必须把保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要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功夫用在平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认真听取群众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积极疏导、有效处臵热点问题,坚决防止把个体矛盾演变成为群体矛盾、小事情发展成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理论热点面对面 2013(1-7全)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理性看齐心办(一)、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公平正义怎么保障【背景】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抓事业、搞改革,就是为了建设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公平正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正义得到更多重视和保障。
从现实来看,党和政府促进公平正义的努力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原因】(1)社会不公现象凸显。
潜规则在一些领域比较盛行;求人的事屡见不鲜,很多事都得走关系、靠背景;贫富不均等等。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感受。
(2)政策制度不完善。
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不公现象,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养老保险接续、随迁子女高考等方面的改革不到位、政策不完善,加剧了一些人的不公平感。
(3)人们权利意识增强。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民主观念、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日益强烈。
(4)媒体传播放大。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公平事件的传播速度很快,而且部分人在非理性和极端化情绪支配下,利用网络进行炒作,夸大了不公平的程度。
【意义】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
公平正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诸多矛盾的交结点,成为广大群众关注度很高的问题。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应把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追求公平正义体现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正确看待公平正义】(1)历史地看,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中制度下,公平正义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奠定了制度基础。
但是,公平正义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过程。
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为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面对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要通过维护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讲公平正义,又不能脱离基本国情,只能“就米下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去满足人们的要求。
理论热点面对面整理版
又好又快发展,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
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通俗地讲,就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经济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了许多举措,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项目屡禁不止,靠拼土地、拼劳力、拼投资的发展方式,已难以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刻不容缓。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不断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当前来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不够合理、不够完善有关。
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解决这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
现代农业,靠的是高科技投入。
现代农业,闯的是大市场之路。
现代农业,搞的是多功能发展。
对建设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发展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重要举措。
2023年公务员面试必须熟记的十大热点理论
公务员面试必须熟记旳十大热点理论理论热点是公务员考试旳一种重点, 无疑申论考试会着重考察这一点, 其实在面试旳过程中, 考官也会时不时旳问某些热点性问题, 考察大家与否关注时事和热点, 与否关注社会, 这对于一种公务员来说是很重要旳, 因此万学金路公务员考试中心老师尤其总结十大热点理论, 供参与国考及省考面试旳广大考生参照。
一、三个代表中国严禁词语一直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旳发展规定,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旳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旳主线利益。
这是我们党旳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严禁词语同志在“七一”重要发言中强调指出, 三个代表思想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严禁词语总书记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来旳。
“八荣八耻”旳重要内容是: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快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遵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针对社会上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来旳。
它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旳关系, 对旳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旳社会主义荣辱观, 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关键旳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关键旳时代精神,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旳指导地位, 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旳共同思想基础, 形成积极健康向上旳社会风尚, 具有重大旳现实意义和深远旳历史意义。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旳现代青年, 我们要明确“荣”是积极奋战旳目旳, “耻”是防微杜渐旳警钟。
知荣辱, 不只是一般意义上旳规范规定, 更是一种精神动力。
申论资料:2020理论热点面对面(11)
申论资料:2020理论热点面对面(11)“相约北京”的启示(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11))——为何越是思想多样化越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点·声音◎不论人们喜欢不喜欢、赞成不赞成,社会思想的多样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社会思潮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眼花缭乱的各种思想,很容易让人们无所适从,使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迷失、理想淡漠,让一些形形色色的有害思潮乘虚而入,甚至给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渠道。
2009年夏天的北京,各种文化大餐琳琅满目,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与往年一样,第九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如约而至。
从中国经典作品音乐会《我爱你中国》,到京剧交响音乐会《国韵华章》,再到意大利民乐《塔兰达之爱》;从杂技京剧《粉墨》,到话剧《樱桃园》,再到以色列黑光剧《梦·幻》;从舞剧《骑楼晚风》,到芭蕾舞《卡门》,再到美国杨百翰民族舞蹈,真是让人应接不暇。
“相约北京”,是北京文化“大舞台”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当今中国人文化生活、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那么,怎样看待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在社会思想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社会思想为什么会日趋多样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也就是说,人们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源于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回顾人类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正如自然界动物进化一样,经济社会生活也是不断发生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并由此决定了人们的观察视野、思考方式、知识结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也必然日益复杂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生活大变化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不论是社会经济成分还是组织形式,不论是就业方式还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日趋多样化。
跟理论热点面对面学面试
跟理论热点面对面学面试(法治篇)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中。
”2、执法司法过程中,如果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法律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而且对社会公正造成致命的破坏作用。
3、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再好的制度,不去执行,也是形同虚设。
4、“风成于上,俗化于下。
”5、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有一句话在法学界广为流传:“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司法是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总开关,是法律实施的核心环节。
司法不公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
司法不公严重损害法律权威和法治公信。
司法不公严重戕害社会公平正义。
6、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
”7、对违法行为零容忍,重拳出击,猛药去疴,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8、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让权力运行由“暗室”走进“玻璃房”,才能防止暗箱操作,滥用职权。
9、“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10、“法者,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11、明代张居正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12、“治国者先受制于法。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欲肃民风先正官风。
”他给广大县委书记提出4点要求:一是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
二是要做发展的开路人,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和顺应深化改革新进程,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带领群众一起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特别是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是要做发展的开路人,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和顺应深化改革新进程,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带领群众一起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特别是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理论热点面对面复习要点(一)缩小收入差距只有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切实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党和政府为缩小收入差距已作出的努力:1、取消农业税;2、个税起征点提到3500,减轻工薪阶层税负;3、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4、大幅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
我国收入差距的趋势: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总体上还未根本扭转,城乡居民收入比虽呈现缩小趋势,但绝对值扔在扩大。
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1、这是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市场机制择优淘劣效应等一系列因素,都会造成收入差距扩大。
2、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还处于发展转型过程中,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缺失或漏洞,成为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经济体制不完善、社保体系不健全、法律不完善)3、再分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初次分配的正常增长未真正建立;二次分配,再分配不健全,财政、税收调节功能未发挥;三次分配规模小,慈善捐赠的激励、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收入差距过大,会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挫伤低收入群体的劳动积极性和社会认同感,影响社会阶层间的关系,既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不利于经济健康运行。
“十二五”规划提出: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劳动收入如何提高?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突出表现,就在于作为社会主体的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
十七大强调: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十二五”提出的“两个同步”的目标:居民收入增产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产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提高劳动收入的方式、举措:1、增加居民收入。
应理顺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关系,把“蛋糕”更多地切给居民。
①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让公共财政惠及于民。
②要给居民和企业减负,让利于民。
2、提高劳动报酬。
形成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并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3、推进集体协商。
通过经济、法律、信息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为她扩大覆盖范围,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
4、促进农民增收。
继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业补贴和粮食收购价,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努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局长的农民工有序转为城镇居民,逐步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措施:1、提高劳动者技能。
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增加劳动的知识含量和创造性,使劳动者增加收入;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2、鼓励自主创业。
鼓励人们勤劳创业,实业致富,完善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3、完善社会保障。
切实加强房价调控,深入教育、医药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使人们从“住房难”、“看病贵”等困境中解脱出来。
4、增加财产性收入。
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公民财产权的保护,特别是在拆迁、征地等过程中确保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5、畅通社会流动渠道。
促进合理、充分的社会流动,深化户籍改革,打破身份壁垒,促进教育、就业公平,使低收入群体有平等的机会实现向上攀升的梦想。
规范分配秩序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措施:1、限制垄断行业收入。
深化改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对必须由国家垄断的行业和领域,应进一步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提高上交比例,更好地实现国有资本收益全面共享,特别是要对高管人员实行限薪,并严格控制其职务消费。
2、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必须坚决堵住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领域的漏洞,深入治理商业贿赂,严打官商勾结、走私贩私、内幕交易、操纵股市、制假售假、骗贷骗汇等非法活动。
3、大力规范灰色收入。
加大规范力度,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继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切断产生灰色收入的渠道。
4、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通过税收等方式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把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5、促进信息公开透明。
加快建立包括公民个人资料、收入、财产、住房等信息在内的收入信息数据库,建立个人支付结算体系,推进居民固定账号信用卡或支票结算制度,推动交易电子化。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1、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调节力度,努力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
2、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实现。
应始终牢记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牢固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举,在于富民。
缩小收入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二)房地产调控房地产调控的成效:1、多数城市房价涨幅回落,部分城市房价出现下跌;2、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遏制;3、社会资金流入楼市的速度明显放慢;4、保障房建设顺利推进。
调控政策为何不能松口子?1、住房需求有自住性的,也有投资投机性的。
2、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房地产市场容易出现投机投资性需求增多的趋势。
①一方面,偷鸡投资型需求将非正常推高房价,迫使一些自主性需求被挤出市场,导致市场需求畸型化;②另一方面,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扩张,往往出现资产泡沫碰撞,造成市场大起大落,甚至引发金融风险,影响经济平稳发展。
3、投机投资性需求是前一时期推动房产非理性上涨的主要因素。
4、调控已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挤出还不牢固,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5、为此,必须坚持调控不动摇,严格执行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
①继续落实地方政府调控房价的责任,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措施,遏制不合理购房需求。
②继续落实差别化信贷和税收政策。
满足合理需求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的,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合理自住需求则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措施:1、继续改善住房供应结构;2、继续实行差别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3、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对出租房、中介机构及人员的管理,促进租赁市场发展,鼓励居民通过租赁满足自住需求。
建好分好保障房措施:1、落实土地供应和资金投入。
加大土地的政策支持力度,保障房用地要优先供应,应保尽保,项目审批要急事急办。
2、不仅要实现数量目标,质量上更不能放松。
3、公平分配是住房保障工作的“生命线”,关系这项民生工程的成效,关键是把好“入口”和“出口”如何保持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1、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妥善处理市场供应与政府保障的关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机制。
2、抓紧编制住房发展规划。
(明确目标、思路、实现途径和措施等)3、加快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
4、完善住房税收政策。
5、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三)看病费用如何降低看病贵的成因:1、药品流通秩序混乱,导致药价贵;2、公立医院“以药补医”,导致过度检查和用药;3、医疗保障水平低,导致个人费用负担重;4、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药新技术不断出现,必然带来医疗费用大幅上涨;5、人口老龄化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断增加,也导致医疗卫生服务成本快速增长。
如何完善基本医保少自付?“十二五”医改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全面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重点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1、扩大覆盖。
继续提高参保率,确保到2015年,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
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业企业职工参保工作,并探索建立引导各类人员长期参保的机制。
2、提高水平。
继续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提高门诊住院报销比例。
3、确保大病。
积极探索建立重特大基本保障机制,增强群众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
4、更加便民。
应优化基本医保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即时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
完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基本实现职工医保制度内跨区域转移接续,并推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
基本药物制度如何降药价?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对基本药物进行统筹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其价格的稳定性和可及性。
1、不断完善药物目录。
2、继续扩大实施范围。
鼓励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有限使用基本药物,对非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范围,全面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3、更加规范招标采购。
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首先需要明确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方向,就是要改变长期存在的逐利行为,使其回归公益性,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改革的总体目标、制度设计、政策措施都要充分体现和突出公益取向。
措施:1、增加政府投入。
2、打破“以药补医”。
(这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也是降低医院医药费用的关键)3、建立公益机制。
4、在强化政府办医责任的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构建多元办医格局。
强化医药监管控费用1、大力规范和整顿药品流通秩序。
2、强化对医疗机构运行的监管。
3、规范医务人员从医行为。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4、重视预防保健。
(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必要性:1、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2、素质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3、素质教育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4、素质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面临的困难:1、社会竞争压力巨大;2、优质教育资源短缺;3、教育改革滞后制肘;4、传统文化观念影响。
如何推进素质教育?1、政府是主导。
各级政府应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对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