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实施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部门,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优化全州重点产业布局,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和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楚雄州实际,现就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州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按照我州的生产力布局总体规划,要形成“两极五带五区”的重点经济区域布局,就必须加快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克服县域之间产业布局分散、经济结构雷同、竞争优势不明显等弊端,推动县域之间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加大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强州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优势,推动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整合优质资源,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优化经济区域布局的迫切需要。

楚雄州的矿产、生物等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县市之间缺乏产业合作与分工,加之资源输出地与加工地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不完善,致使优质资源整合难度大,优势产业难以做强做大,区域经济的特色和竞争优势难以形成。

只有加快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才能协调处理好资源输出地与加工地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县市推进县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加大优质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势区域集中,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优化经济区域布局。

(三)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目前资源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和财税分配体制不完善,致使资源输出地的利益难以得到合理补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是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理顺县域经济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二、建立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四)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按照“两极五带五区”的州域生产力布局规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企业跨县域合作,培强壮大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经济布局,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全面提升州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优势。

(五)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建立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按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对区域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聚集,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坚持突出特色、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

建立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要有利于突出各县市的特色,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坚持市场运作、企业为主、政府引导的原则。

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在资源整合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和协调,推动企业跨县域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使企业合作与政府合作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坚持存量不变、增量分享的原则。

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既要充分调动资源输出地的积极性,也要有利于保持资源加工地的发展活力,充分发挥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带动功能。

开展县域合作之前双方政府的既得利益维持不变,通过合作实现的增量部分由双方共同分享。

--坚持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原则。

对不同行业、不同资源和不同企业的利益分享方式和比例,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资源的增值收益及利税情况,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原则,由合作双方协商确定。

三、深入扎实推进县域合作,进一步增强州域经济的整体竞争优势
(六)加强科学规划,进一步优化州域产业布局。

要在深入分析全州产业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按照“两极五带五区”的生产力总体布局规划,以楚雄市为中心,以
滇中特色大城市规划范围为框架的主发展极区域,依托昆楚高速公路、昆大铁路、3 20国道,形成昆楚经济带,构建楚雄中部综合产业区,重点发展烟草加工、冶金、制药、机电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以禄丰县为中心,向北拓展到武定的次发展极区域,依托禄武高速公路,融合武定、禄丰县域经济,形成禄武经济带,构建楚雄东部重工业拓展区,重点发展钢铁、钛产业、盐化工等冶金化工产业及以水泥、石材为主的建材工业,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冶金化工基地;以元谋为主体,依托永武高速公路,融合永仁、元谋、武定县域经济,形成永武经济带,构筑北部绿色产业区,重点发展蔬菜、药材种植、绿色食品加工和旅游业,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产业示范区;以大姚、姚安为中心,依托南永二级公路交通主干道,辅之以交通支线网络,融合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县域经济,形成南永经济带,构建楚雄西部轻工产业区,重点发展纺织、木本油料种植及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和配套服务业,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轻工业转移承接中心、木本油料基地和全州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以双柏为主体,包括楚雄市和南华县的南部地区,依托哀牢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林化工、木本油料种植及加工业,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生态示范区和木本油料基地。

要尽快研究制定优化全州生产力布局的政策措施,指导各级各部门按照全州生产力布局的总体部署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县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协作,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七)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根据全州资源状况和重点产业布局,当前需要重点整合的优质资源主要包括:铁、铜、钛、煤、铂钯、石英砂、硫铁矿、木纹石、高岭土、钠长石、铅锌等优质矿产资源,蚕桑、大宗畜产品、葡萄、蔬菜、核桃、野生食用菌、膏桐等优质生物资源及水电资源开发。

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严厉打击私挖滥采等违法行为,推动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委托加工、共建营销网络等方式实现跨县域合作。

已明确整合对象的铁、铜、钛、铂钯、石英砂等矿产资源要以楚雄和禄丰、武定为加工中心,继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支持有实力的资源开发企业做强做大;沙岩要以武定为加工中心;尚未明确整合对象的铅锌、煤炭等矿产资源要以楚雄、禄丰为加工中心,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进行深度开发;蚕茧资源要紧紧围绕织绸等精深加工环节,以姚安为加工中心,引进和支持最有实力的丝绸加工企业对蚕茧资源进行精深加工;葡萄资源要以楚雄为加工中心,紧紧围绕西南国际葡萄酒城项目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膏桐要以双柏为加工中心,引进和支持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发展生物能源产业;蔬菜、野生食用菌、核桃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及绿色食品加工业要分别以元谋、南华、大姚为中心,紧紧围绕区域品牌打造和市场集散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区域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工及交易集散中心。

(八)推动企业跨县域合作,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

要按照全州重点产业布局规划,积极引导和支持县域企业围绕基地建设、资源开发和产品销售等合作内容,通过联合重组、股权转让、兼并收购等方式,推动优势骨干企业跨县域、跨行业发展,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支持中小企业发挥优势,加强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不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

要按照政会分开、自主办会的原则,积极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种行业协会,加强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内部联合重组,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楚雄产品的市场空间。

要按照全州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跨县域集中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促进生产要素合理聚集,推动优势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

要制定促进企业跨县域合作的扶持和优惠政策,通过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鼓励支持企业加强跨县域合作,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对不符合全州产业布局的项目,各级财政不给予扶持,有关部门要从立项、土地、信贷等方面限制其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

四、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政策措施
(九)明确利益分享的内容。

利益分享的内容包括由合作项目产生的税收中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以及统计指标中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节能减排指标。

合作双方的利益分享,属2008年以前建成投产的项目,按相关政策规定执行或按双方约定执行。

属2009年以后的新建项目,按合作双方协商确定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

(十)利益分享相关数据的测算依据和方法。

资源输出县市向资源加工企业提供的资源数量以资源输出县市企业销售资源的缴税凭证为依据,由资源输出地税务部门核实认定;资源加工企业的资源消耗量,以资源加工企业购进资源的缴税凭证为依据,由资源加工地税务部门核实认定;资源加工企业所产生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以资源加工企业所在县市税务部门的缴税凭证为依据,由州国税局、州地税局核实认定;资源加工企业的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节能减排指标以资源加工企业所在县市的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由州统计局核实认定。

(十一)利益分享比例的协商和裁定。

县域经济合作项目利益分享的比例,由合作双方县市人民政府根据合作内容和方式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协商确定,无论双方商定的还是州级相关部门确定的分享比例,均协商不成的由州县域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州财政、统计、经委、税务部门协同研究确定。

并报州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备案。

以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合作项目,主要根据行业特点和
加工企业利用州内资源输出地提供的资源加工形成的产值和税收进行测算(一般按州内资源输出地提供的资源量占加工企业同类资源消耗总量的比重计算);以企业产权合作为主要内容的项目,主要根据跨县域合作企业在新企业中的投资比例测算确定;以市场培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他合作项目的利益分享比例由合作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协商确定;企业总部与产品生产、销售不在同一县域的,企业总部所在地与产品生产销售地政府之间的利益分享比例,由双方政府按照“企业经营收入、职工人数、资产总额”3因素兼顾实际情况协商确定;跨县域共建工业园区推进项目合作的,主要根据合作双方政府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比重测算确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节能减排指标以双方协商确定的利益分享比例进行计算。

县域合作双方按上述原则协商难以达成协议的,由州人民政府协调裁定。

(十二)利益分享的实施。

利益分享过程中涉及的税收利益分配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州财政局会同州国税局、州地税局和人行楚雄州中心支行等部门研究制定。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分配,由州统计局根据资源加工县市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和合作双方商定的利益分享比例调整分配,具体实施办法由州统计局研究制定。

节能减排指标的调整由州经委根据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情况进行调整。

州县域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的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

各县市要明确1个部门具体负责县域合作的相关工作,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五、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十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涉及各县市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再分配,是关系全州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

各县市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楚雄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全州发展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支持建立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把县域合作工作摆上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县域合作交流,在加强县域合作中促进州域经济快速发展。

州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指导各县市认真做好县域合作与利益分享的相关工作,推动县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四)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协调机制。

各县市要把县域经济合作工作作为目标任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协调、部署县域经济合作工作计划、具体政策、重要事项。

及时调研、掌握合作县市的需求与政策等信息,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合作的思路、重点、方式和具体措施。

要建立县域经济合作的协商交流制度,定期交流合作发展事宜,协商解决县域合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推进县域经济合作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促进县域经济合作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州级有关部门要全面掌握县域合作的发展情况,适时研究推进县域合作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强综合协调,及时协调解决县域经济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十五)建立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保障机制。

为确保县域合作利益分享
政策的贯彻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认真做好推进县域合作的相关工作。

州发改委要根据省人民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议确定的楚雄州新的发展目标定位,抓紧研究优化全州生产力布局问题,适时研究制定楚雄州优化生产力布局规划纲要,推动县域经济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经委、国土资源等部门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统计部门要做好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节能减排等指标的测算和分配调整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尽快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或细则报州人民政府审定后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