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合集下载

《探寻第10课经济重心南移教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探寻第10课经济重心南移教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尊敬的教师、各位读者:今天我来分享一篇有关《探寻第10课经济重心南移教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的文章。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有一点让我深深感到的改变教学方法和思路,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篇文章将介绍我如何教授这一课程的,希望能为有同样教学任务的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第一部分:经济重心南移的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南移的历程,以及南部省份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情况。

此外,课程还介绍了南部城市的优势及其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并讨论本课内容,学生将能够:1.了解中国经济重心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南移过程和原因。

2.理解南部城市的增长模式和优势。

3.掌握近年来南部城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4.学会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和未来走向。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教师讲解课件,向学生介绍中国经济10年来南移的过程。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南部省份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南部城市的优势和局限性。

3.现场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南部城市,并了解当地经济的现状和发展。

教学资源:1.教材《中国经济大事记》2.演示文稿3.影像展示第二部分: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教师应该制作充足的教学素材,并清晰明确地讲解课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解释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分步骤地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或运用漫画和图表解释南部城市崛起的原因。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老师可以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就特定的问题或主题进行讨论。

为了让讨论更加深入,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辅助材料,如官方文件和新闻报道等。

此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以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现场考察现场考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和南部城市的发展情况。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3、假如我想做一个手工业者。你能告诉 我哪些繁荣的城市我可以选择?如果我 要进行海外贸易,哪些大商港供我选
择?朝廷的贸易政策是什么?我可以到 达哪里? 在当时市场流通的货币有哪些?我最 好选择哪种?为什么? 通过以上学习得知宋朝南方经济迅速 发展,超过北方。那么南方经济的发展 的原因是什么? 从以上经济发展的原 因中,对我们现在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第 10 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教学任务】 知识与 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 况。2.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启示,培 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3.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 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使学生认识宋代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 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认识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 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农业组、 手工业组、商业组。 各小组合作探究,分别展示探究 成果。介绍本行业的发展情况。 一、农业发展状况:a 水稻:从越 南引进新品种占城稻,很快推广。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 粮仓。水稻成为宋朝产量最多的 粮食.b 棉花:由两广、福建扩展 到长江流域 c 茶树:有很大发展, 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 园。 过渡: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 手工业的进步,宋朝,手工业中 哪三个行业最兴旺? 二、学生用 2、3 分钟看书,手工 业组提出问题,然后自由抢答, 教师强调:当时南方手工业中, 纺织业,造船业,陶瓷业兴旺。 纺织业方面:A、蜀地丝织品“号 为冠天下” B、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C、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稻了东 南沿海。 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 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 纹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 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 都。 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 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 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教师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 展,必然会促进商业的繁荣。宋 代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前代。 三、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后, 师总结: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 大的使开封和杭州。临安出现了 “早市和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 广州和泉州是世界闻名的大商 港。当时政府在商港设立市舶司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人教版]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人教版]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方面了解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史实;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

观察南北经济对比图,帮助学生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提高学生依据历史资料发挥历史想象力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视频资料,感知体会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概念,从而指导学生初步学会依据历史资料概括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形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学生能体会到当时中国经济的先进性,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从而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师:(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大家知道这是我国的什么地区?生:回答师:谈谈你们对南方的印象。

生:学生回答师:今人的南方不仅风景优美,经济发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历史上南方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课。

(出示课题)新课设计:出示南北方地图师:经济重心的南移就是指从北方黄河流域向南方长江流域逐渐转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南方经济得到开发最后超过北方的过程,这是个漫长的时期。

那么南方经济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得到开发的?生:学生回答。

出示地图《隋唐时期经济图》,由于国家统一,政府对南方和北方都很重视,所以这个时期,南方的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南北方几乎没什么差距。

五代十国时,国家分裂割据,北方再次战乱,造成人口大量南迁,使得南方经济进步发展,并逐渐超过北方。

五代十国之后是两宋时期,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一、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出示:《南北方人口变化表》师:我们从图表中看出南北方人口有什么变化了?生:学生回答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生:学生回答师:唐宋时期我国北方经历了哪些战乱?生:学生回答师:唐中后期的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后来又有宋辽、宋夏、宋金战争,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和平。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案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案

第10课经济中心的南移
课程标准:
列举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列举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发展繁荣的史实,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最终在南宋完成。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以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图片,培养学生从图片、资料中获得历史信息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宋朝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

两宋时期,一个重要的经济特征是经济重心彻底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本课的重点是南宋经济发展的情况和经济重心南移。

难点:如何理清课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突出重点,是本科的难点。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范文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范文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3)认识江南地区在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2)运用比较法,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经济重心南移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强的情感。

(3)培养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经济重心南移的内在原因和外部条件。

(2)经济重心南移对江南地区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概念。

(2)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经济重心曾经发生过南移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江南地区在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的案例。

(2)学生分析案例,探讨经济重心南移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2. 思考: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内容,以及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江南地区的美丽风景和繁荣景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江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史料教学:运用历史史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期的商业繁荣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和原因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可能认识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3.教学资源:搜集与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的资料,以便于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和原因。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期的商业繁荣等历史事实。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分析。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_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_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_七年级历史教案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彭志文主讲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主要讲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

第一,南方农业的发展,包括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和农业产量的提高。

第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主要叙述了宋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包括丝织业水平的提高、棉织业的兴起、制瓷业的成就和造船业的发展。

第三,南方商业的繁荣,主要叙述了商业都市的发展、海外贸易的进步及其重要地位、古代货币制度的发展。

在叙述南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教材最后点出了其对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完成。

“南方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

应讲清几个问题:第一,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

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为南方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南宋时期,北方地区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宋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因此朝廷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第二,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

以杭州的商业活动为典型,重点叙述了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特别强调以杭州为代表的南方商业都市水平在南宋以后超过了北方。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

2. 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历史,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和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如南宋时期的江南地区发展、海外贸易繁荣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如文化繁荣、科技发展等。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经济重心南移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2. 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结合学生的作业和课后反思,了解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结合地理学科,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2. 结合文化学科,让学生探讨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3. 结合其他历史时期,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情况,培养学生的历史串联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历史教材、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帮助学生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

2. 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事件、图片、地图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其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教学重点:1.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3. 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的概括。

2. 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

2. PPT课件。

3. 教学素材(图片、地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我国古代经济的分布特点。

2. 提问:同学们认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是否发生过转移?转移到哪里了?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页,阅读“经济重心的南移”部分。

2. 学生自主学习,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难问题。

2. 讨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3. 讨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南移的阶段性和特点。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如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商业的繁荣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参与度。

2. 案例分析的深度。

3. 学生总结和反思的能力。

六、深入学习(10分钟)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页,阅读“江南地区的开发”部分。

2. 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江南地区在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七、地图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南移的路线和范围。

2. 学生分析地图,概括经济重心南移的特点和趋势。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范文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2)掌握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和影响。

(3)分析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运用地图、数据等资料,展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3)以案例分析法,探讨经济重心南移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历史变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2)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

(2)经济重心南移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地图、数据等辅助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背景。

(2)提出本节课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分析:(1)讲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如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等。

(2)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变化。

(3)探讨经济重心南移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的案例,如南宋时期的苏州、杭州等,分析其经济发展特点。

(2)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和影响。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5.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查阅资料,了解经济重心南移对后世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新人教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新人教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进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形,包括农业生产的进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一级对外贸易进展的要紧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进程与方式:通过试探这一时期南方经济进展的要紧成绩,培育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试探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进展的缘故提高学生明白得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熟悉,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那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进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增进世界文明的进展做出了奉献。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1、南方商业的进展;2、分析南方经济进展的缘故。

【教学进程】(一)导入:三国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多数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江南的经济迅速进展起来了,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片荒地,到五代和以后,江南地域有了哪些重要的转变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窗习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南方经济进展的缘故。

一、环境:相对安宁二、劳力:大量增加3、技术:不断进步4、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民南迁。

江南开发不是从唐朝开始的。

(南朝后期,南宋完成)(三)经济繁荣的表现。

农业进展(1)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专门快站在江南地域推行。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4)茶树的栽培也有专门大进展,江南的丘陵地域,新辟了很多茶园。

总之,南方的农业进展水平慢慢超过北方。

(四) 手工业兴隆一、纺织业(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2)棉织业:从汉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进展到东南沿海地域。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范文大全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范文大全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

2.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3.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2. 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具体过程。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具体过程。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和影响的掌握程度。

2. 考察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等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学术论文、历史书籍、经济报告等。

3. 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视频、PPT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第二课时: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3.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深入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具体过程。

九、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

2.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3.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5. 我国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生动形象地展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3. 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引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话题。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

(2)讲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3)讲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讲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3.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 知识测试:通过课后测试或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图片、数据和图表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 案例材料:收集与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参考书籍和学术文章: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加深对经济重心南移背景、原因和影响的理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第3-4课时: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九、教学反馈与改进: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和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新人教版
③ 句: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现象,它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繁荣发展,并对我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历史课上,我给学生们讲解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讲授、案例研究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在讲授环节,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在案例研究环节,我让学生们分析史料,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其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引导学生就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们对于历史故事和人物通常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引用历史人物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正在发展中,可以通过引导他们分析史料和图表来提高这些能力。他们的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喜欢通过听讲学习,有的喜欢通过实践和探索学习,因此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c. 案例研究:分组让学生分析史料,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其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d. 小组讨论:让学生就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e.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性。
3. 确定教学媒体使用: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将采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史料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江南地区的风光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地图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史料用于让学生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通过运用这些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5. 总结(5分钟):
6. 课后作业(5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那么,你们认为现代社会的经济重心在哪里呢?请你们课后调查研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看法。

经济重心的南移之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经济重心的南移之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繁荣的史实。

2、了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重点:南方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缘由。

教学方法:师生讨论为主,教师讲析为辅。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复习检测1、和北宋对峙的民族政权次要是哪些?2、和南宋对峙的民族政权是哪个?3、北宋和南宋与民族政权之间发生和平次要在北方还是南方?(二)引入新课同学们,《宋史》有这样一句话“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句话到底反映了一个甚么情况呢?《宋史》记载的就是宋代的历史,“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就是国家的财政支出次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

话又说回来,宋代之前“国家根本,仰给哪里”?同学们不妨想一下宋代之前的几个重要朝代,如:秦、汉、隋唐,这几个朝代的国家根本次要依托哪里?同学们,肯定会说在北方。

为甚么?长工夫,以国家根本为北方的状态,却在宋代转移到了南方。

为了解决《宋史》“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这一说法,我们一同走进第十课《经济重心的的南移》二、分小组讨论并展现交流:(根据先生讨论交流的情况教师做出适当的评价和有效地补充)1、宋代的经济发展很快,具体表如今哪里?(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南方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农业的表现:占城稻的推行、苏州和湖州重要粮仓、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种植推行到长江流域、茶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手工业的表现:蜀地丝织品冠绝天下、朝廷所用丝绸来自江浙、棉织业从海南到发展到东南沿海。

瓷都——景德镇。

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的表现: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泉州和广州是世界最大的商港、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2、“南方农业发展这么快的缘由是甚么?”(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添加了南方的劳动力、自然条件好。

)三、拓展延伸1、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宋代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阐明甚么?(阐明宋代对商业的注重,促使商业的繁荣。

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

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

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

2.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3.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具体过程。

3. 利用图表法,直观展示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介绍我国古代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的历史背景。

3. 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结合图表,讲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逐渐南移的过程。

4. 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5. 阐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分析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性和影响。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经济重心南移前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2.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思考经济重心南移对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知识运用能力:通过课后实践项目,检验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知识的运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总结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1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㈠教材地位及课程标准《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第三课,是中国古代史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尽管两宋政权没有在政治上达到如隋唐那样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有一个过程,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到宋代已成定局。

这一变化还影响着今天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指导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高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预习、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

㈢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二、学法和教法设计教法构思:新课改要求教师正确、灵活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七下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编写人:建湖县裴刘学校周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一级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 南方商业的发展;
2 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前预习题:
1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粮仓
2 优良品种占城稻原产于()
A、越南
B、日本
C、朝鲜
D、印度
3 棉花种植已扩展到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在()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教学过程:
三国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了,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片荒地,到五代和以后,江南地区有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板书课题。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环境:相对安定
2、劳力:大量增加
3、技术:不断进步
4、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人民南迁。

江南开发不是从唐朝开始的。

(南朝后期,南宋完成)
二、经济繁荣的表现
(一)、农业发展
(1)农作物品种的改进
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站在江南地区推广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苏湖熟,天下足”
(3)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4)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很多茶园。

总之,南方的农业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

(二)、手工业兴旺
1,纺织业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2)棉织业:从汉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宋代制瓷业的发展
3,宋朝造船业的发展
(1)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2)造船业最兴盛的城市是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
(3)宋朝时的海船已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三、南方经济的繁荣
1,商业发展的条件:农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剩余产品增加,进入流通领域,一部分投入国内市场,一部分拓展海外市场获取利润,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城市的繁荣。

2,商业都市—开封临安
3,繁荣的海外贸易:
(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经济条件。

造船技术先进、航海技术高超,指南针的应用更进一步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2)情况: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市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南岸。

(3)影响: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4,纸币的出现——交子
(1)纸币出现的原因:宋朝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但原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

纸币的出现时商业发展的需要
(2)交子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纸币出现的作用: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5,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分析教材结构:教材从3个方面叙述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研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原因以及表现,最后的出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板书设计: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经济繁荣的表现
(一)、农业发展
(二)、手工业兴旺
三、南方经济的繁荣
随堂练习:
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我国古代经济呈现出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

据此回答问题:
⑴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南方相对安定②南方人口增加③北方民族大融合④政府注意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⑵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出现在哪一时期()
A、五代十国
B、隋唐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宋朝
⑶两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中原地区
D、珠江流域
⑷经济重心最后完成是在什么时候()
A、魏晋时期
B、唐中期
C、五代
D、宋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