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损伤早期标志物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8fca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4.png)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两种在早期肾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蛋白。
它们可以通过临床检测来预测并监测患者的肾功能状况,为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这两种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临床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讨论。
1.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胱抑素C(Cystatin C)是一种分子量为13kDa的蛋白质,由核磁共振结构测定显示其成果析状态是一个单一的蛋白质,并且其分子结构成果动态显示无二级结构具有无定型特点。
胱抑素C主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而且其不受肝脏功能的影响,因此更能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近年来,研究发现胱抑素C不仅对早期肾损伤有较高的敏感性,而且对于预测肾功能的下降也有较高的准确性。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是一种血浆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
其主要功能是结合视黄醇,使其转运到细胞内进行代谢所需。
RBP与胱抑素类似,可作为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标志物。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RBP与肾功能的下降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早期诊断: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可以用来进行早期肾损伤的诊断。
研究表明,这两种蛋白的浓度在肾损伤发生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肾功能异常的生物标志物。
(2)监测疾病进展: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来说,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评估治疗效果:在肾损伤的治疗过程中,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的效果,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检测方法来提高这两种蛋白的检测准确性和灵敏性。
我们可以将这两种蛋白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相结合,建立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方法,提高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和监测水平。
早期急性肾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研究进展
![早期急性肾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8c166f44431b90d6d85c7c4.png)
早期急性肾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研究进展肾损伤分子1(Kim-1)是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在正常肾脏中不能检测出,但在肾脏缺血或者毒性损伤后在近端小管细胞的细胞膜顶端表达增强,能够促进损伤的上皮细胞修复。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Kim-1可能是代表急性肾损伤早期、无创的近端小管生物标志物。
标签:急性肾损伤;肾损伤分子1;生物学标志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个常见而又严重的临床问题,最新的调查显示,每年近200万人死于AKI,就算有幸存活其发生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将增大[1]。
AKI的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部分原因可能是到目前为止仍缺乏一个可靠的早期损伤生物标志物,以至于不能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是早期发现AKI的一种近端小管损伤生物标志物。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Kim-1分子在早期检测AKI比其他分子更有优势,尤其是在24 h内血清肌酐增加之前。
本文将对Kim-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AKI及其生物标志物AKI是指肾功能突然或者持续下降,导致含氮废物与非含氮物质在体内潴留以及水电解质平衡调节失调。
尽管AKI在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但其临床的早期检测和诊断仍存在争议。
目前AKI的诊断主要根据RIFLE标准[2],即主要依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以及有无少尿,分为5个等级:风险期(risk)、损伤期(iniury)、衰竭期(failure)、丧失期(loss)、终末期(end-stage)。
但是由于血肌酐升高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常常在肾损害48~72 h后才升高,因此其不能全面早期准确地反映肾损伤。
而且,血肌酐升高与否及其升高的幅度还受其他一些因素,如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以及是否合并慢性肾衰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寻找更为准确、有效的临床早期诊断指标,及时早期治疗,已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之一[3]。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β2-微球蛋白等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和参考值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β2-微球蛋白等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和参考值](https://img.taocdn.com/s3/m/6cfa7a3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e.png)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β2-微球蛋白等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和参考值传统肾功能检查项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且只有当GFR下降到正常的1/2—1/3时才有病理性的升高。
一旦血浆尿素、肌酐水平升高,肾脏病变多进入不可逆期。
项目组成肾早期损伤检测项目1、尿微量白蛋白;2、尿β2-微球蛋白(β2-m);3、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4、尿肌酐。
标本及要求标本类型:晨尿、随意尿或24h尿,最好用晨尿。
临床意义一、尿微量白蛋白1、糖尿病肾病:mAlb是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损伤的重要标志蛋白质,其测定的应用被称为80年代对糖尿病学的两大贡献之一。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糖尿病人的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DN没有特殊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尿蛋白仍是诊断DN的主要线索。
尿蛋白排出率<20ug/min,为正常白蛋白尿期;若尿蛋白排出率20~200ug/min,为微量蛋白尿期,临床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目前主张用晨尿标本,测定时至少应在6个月内连续查2—3次尿,取平均值达到20~200ug/min方可诊断;当尿蛋白排出率持续>200ug/min或常规尿蛋白定量>0.5g/24h,即可诊断DN。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大量蛋白尿,对DN也不具有特异性。
临床诊断DN必须仔细排除其它引起蛋白尿的原因。
2、高血压肾病: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尿mAlb 测定,有助于及早发现高血压肾病,尿mAlb测定可用于判断高血压肾病的病情和预后。
mAlb尿是特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危险综合指标。
3、其它疾病:mAlb升高也见于其它情况如外伤、烧伤、急性胰腺炎和大手术后,其值与病情程度呈正比。
肾外恶性肿瘤患者也有mAlb升高。
二、尿β2-微球蛋白β2-m是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作为HLA的轻链存在于除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以外的所有有核细胞,尤其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存在丰富。
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https://img.taocdn.com/s3/m/2b5b3be1581b6bd97e19ea9f.png)
麻醉、重症监护和大手术的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从临床研究到临床实践摘要急性肾损伤(AKI)常见于大手术和约36%的ICU患者,它增加死亡率、治疗费用和延长ICU住院时间,目前虽然正努力发展预防或减轻AKI的治疗措施,但收效甚微。
其中主要原因是缺乏早期诊断AKI的措施。
传统的AKI生物标志物(肌酐和尿素氮)不能早期诊断损伤。
所以,急需寻找可靠、可早期预示AKI的生物标志物。
创新技术如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已帮着发现了几种有前景的,可早期提示AKI的生物标志物,如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C)、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白介素48(IL-18)和肾损伤分子1(KIM-1)。
这些生物标志物在麻醉科和ICU中有很多潜在的应用。
它们可用于评估新技术和治疗在肾功能上的影响,监测中毒程度和治疗效果。
比如,NGAL和CyC已经用于一心脏手术期间羟乙基淀粉治疗安全监测试验以及早期预测AKI。
临床应用将很快推广。
关键词:肾衰竭肌酐尿素氮生物学标志物脂质运载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脂肪酸结合蛋白白介素18急性肾损伤常见于重大手术和危重症急性肾损伤(AKI)是一个共识性名称,目前用于描述以前叫急性肾衰竭的连续性过程。
AKI被报道发生于约36%重症患者和常见于如开放性心脏手术等大手术后患者,它按FIFLE 标准分级(首字母缩写于风险、损伤、衰竭、肾功能丧失和终末期肾病)。
虽然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标准是基于RIFLE分级系统正被更多应用及可提高诊断AKI的敏感性,但无法改善预后的能力。
RIFLE标准在几个人群累积研究超过250000课题中已广泛应用并有效分级肾功能。
并且,近期研究发现RIFLE比AKIN在诊断入ICU后前48小时发生AKI 更有效。
所以,我们更喜欢用RIFLE急性肾损伤分级系统。
急性肾损伤与死亡风险增加和延长住院时间有关。
需昂贵治疗的严重病例将导致长时间肾功能紊乱,增加监护人力和成本。
探讨反映早期肾损伤的检测指标
![探讨反映早期肾损伤的检测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903f391a8956bec0875e3cb.png)
探讨反映早期肾损伤的检测指标发表时间:2013-06-20T10:46:00.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7期供稿作者:巩建梅孙滨纪令士丁健[导读]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生活习性、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巩建梅孙滨纪令士丁健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检验科 266033)【摘要】目的探讨能够反映早期肾损伤的检测指标,包括半胱氨酸蛋白抑制物C(Cystatin C)、血浆内皮素(ET)、肾功能早期损伤四项指标[1]{尿中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尿N-2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24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检测。
方法应用乳胶颗粒增强比浊法、放射免疫、酶标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法检测173例患者的血浆Cystatin C、ET、尿肾功能早期损伤四项指标、血清BUN 、血清Cr及Ccr和肾血流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患者组的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ET在正常组与患者组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清Cystatin C 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患者组随着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 Scr 明显增高、BUN 无差异。
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肾功能早期损伤四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结论联合检测尿中转铁蛋白(TRf) 、尿α1-微球蛋白(α1-m)、尿N-2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24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血清Cystatin C,以尽早发现肾功能的损伤,尽早治疗,取得良好的愈后。
【关键词】半胱氨酸蛋白抑制物C 尿转铁蛋白尿α1 - 微球蛋白尿N- 2 酰-β -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24尿微量白蛋白早期肾损伤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生活习性、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变化,使人们的疾病结构也有了变化,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而这些疾病最易累及肾脏,引起肾脏功能损害,由于肾脏代偿能力较强,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特征[2],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d1e8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e.png)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1. 引言1.1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概述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是两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胱抑素C是一种小分子蛋白,主要在核糖体内合成,分子量为13kDa,非糖化性蛋白,受肾小管吸收和降解,与肾小球滤过无关,因此不受饮食影响,是反映肾小管滤过功能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一种结合维生素A的载体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分子量为21kDa,受肾小管吸收和降解,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因此也不受饮食影响,是反映肾小管功能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测定可以提供早期发现肾损伤的依据,并且在鉴别肾脏疾病类型及进行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对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深入,它们在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也将不断拓展和完善。
1.2 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早期肾损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往往是肾脏疾病发展的起点。
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旦发生肾损伤,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而且早期肾损伤通常是潜在的、无症状的,容易被忽略或被误诊。
发现早期肾损伤、及时干预成为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作为早期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它们的浓度变化可以反映肾单位的损伤程度和肾脏的代谢活性,为早期肾损伤的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检测胱抑素C 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肾脏功能的异常变化,引起医生的重视,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和治疗肾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肾损伤的诊断标准
![肾损伤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2668f3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e.png)
肾损伤的诊断标准
肾功能损害主要分为急性肾功能损害和慢性肾功能损害,而急性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主要与血肌酐有关,而慢性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主要与肾小球滤过率有关。
1、急性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48小时内肾功能突然减退,血肌酐绝对值升高,超过26.5μmol/L,可明确为急性肾功能损害。
另外,如果病人血肌酐在1周内升高超过50%,也能达到急性肾损伤的标准。
发生急性肾损伤要注意寻找原因,给予相应治疗后,急性肾损伤是有可能恢复的;
2、慢性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通常肾小球滤过率小于90ml/min,甚至是小于60ml/min,有血尿蛋白尿或者是肾脏的其他的形态和功能改变,可诊断为慢性肾功能损害。
通常自身存在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长期应用肾毒性药物,可伴随较长时间的夜尿增多、乏力、食欲缺乏和面色苍白等。
肾脏损伤监测相关指标
![肾脏损伤监测相关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5451a4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3.png)
肾脏结构
肾脏是由数百万个肾单位组成 ③ ① ②
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01.
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
02.
肾脏功能
肾小管
重吸收及分泌、排泄作用 原尿→尿(1.8L)
肾小球
滤过作用 血液→原尿(180L)
肾脏功能
滤过作用---肾小球
肾脏功能
三层滤过膜筛孔形成的分子筛屏障
肾脏疾病与早期诊断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PART.02
目前, 肾脏病已成为危害全世界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全球有100万以上中末期肾病患者,而且肾病患者的数量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中国的肾病患者约占全球的1/10。而且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的上升,所导致的肾病患者也日益增多。
带负电荷的氨基多糖等形成的负电荷屏障
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03
01
02
重吸收、分泌排泄作用---肾小管
肾脏功能
经肾小球滤出的少量小分子蛋白、水、部分无机盐、全部的葡萄糖,在肾小管重吸收。 肾脏分泌排泄H离子、NH3、K离子,并通过氢钠交换和钾钠交换,保留了钠离子。正常机体产生的肌酐和对氨基马尿酸等,既从肾小球滤过,又能由肾小管排泄;外源性的某些物质如青霉素、酚红等也是通过近端小管的排泄,排到小管腔,再排出体外。
2
肾损伤的早期发现对预后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早期诊断对于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3
经过对大量的肾脏损伤的病理研究,我们发现:尿液中微量蛋白的产生是整个肾脏损伤病程中最早出现的病理变化。
临床检验肾小球滤过功能衡量指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判断标准等肾脏早期损伤标志物指标解读
![临床检验肾小球滤过功能衡量指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判断标准等肾脏早期损伤标志物指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661c7c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e.png)
临床检验肾小球滤过功能衡量指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判断标准等肾脏早期损伤标志物指标指南肾小球滤过功能衡量指标一、微量白蛋白(MAL)。
尿微量白蛋白是肾小球病变,尤其是糖尿病诱发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最早期的客观指标之一,对糖尿病性肾病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在病理组织学上可看到系膜扩张或有少数结节性病变,在糖尿病性肾病分期上属于早期,及时治疗和控制血糖水平,肾损伤是可逆的。
二、转铁蛋白(TRF)。
TRF比白蛋白略大,转铁蛋白分子量约80kDa,正常无法通过肾小球屏障作用,尿中发现说明肾小球受到损伤,检测在尿液中含量判断肾小球损伤程度。
三、免疫球蛋白G(IgG)。
尿液中检测IgG说明损伤很严重,病情已有进一步发展。
运用指标排除感染、炎症、创伤、心肌梗死、免疫系统疾病等其他疾病对检测结果影响。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判断标准最常用是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
一、α1-MGα1-MG存在于人体各种体液及淋巴细胞膜表面,血液中α1-MG 以两种形式存在,即游离α1-MG和与IgA结合α1-MG 。
α1MG-IgA 约占血液中总α1-MG40-70%,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对α1-MG及α1MG-IgA之间比例有影响。
血液中游离α1-MG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95-99%在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和代谢,只有微量从终尿排出。
结合型α1-MG则不能通过肾小球,其在尿液中的浓度为零。
α1-MG 在血清及尿液中增高原因有:①肾小管重吸收和代谢α1-MG能力降低;②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③体内合成过多;④淋巴细胞破坏释放。
上述①、②两点,血清及尿液中α1-MG测定可作为反应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的灵敏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优于β2 -微球蛋白。
二、β2-MGβ2-MG是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编码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抗原轻链部分,作为一类小分子量蛋白,β2-MG 肾小球被自由滤过后,在近曲小管处几乎完全被重吸收,随后被代谢分解。
临床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肾小管功能标志物、肾脏炎症标志物、纤维化标志物等诊断急性肾损知识要点
![临床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肾小管功能标志物、肾脏炎症标志物、纤维化标志物等诊断急性肾损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5ea18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e.png)
临床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肾小管功能标志物、肾脏炎症标志物、纤维化标志物等诊断急性肾损知识要点一、肾小管损伤标志物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NGAL 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肾脏、肺、小肠等器官,正常时表达量低,肾小管损伤时显著升高。
诊断价值:其在 AKI 发生后 2 小时内即可在尿液中检测到升高,比血清肌酐和尿量更早反映损伤,且能监测疾病严重程度与预后。
2、尿肾损伤分子-1(KIM-1)KIM-1 由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在人体正常肾脏组织中表达极低,而在肾毒性药物及肾缺血引起损伤后,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并持续高表达。
诊断价值:对 AKI 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但早期预警效能相对较差,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
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TIMP-2 是 TIMP 家族成员之一,1 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21000 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参与肾脏病理的发生过程,包括肾小管与肾间质损伤、肾脏纤维组织增生与癌变。
IGFBP-7 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超家族成员,相对分子质量为29000 的分泌蛋白,广泛表达于机体多个器官组织,包括脑、肺、前列腺、胃肠道等,作为生长因子抑制剂参与如凋亡、细胞增殖、肿瘤抑制等多个生理病理过程。
IMP-2 与 IGFBP-7 均为肾小管损伤早期细胞应激反应标志物,参与细胞 G1 期阻滞。
诊断价值:尿液中 TIMP-2 与 IGFBP-7 的乘积在脓毒症所致 AKI 中有较好预测效能,可识别危重症合并 AKI 患者。
二、肾小管功能标志物1、胱抑素C(CysC)胱抑素 C(Cystatin C, CysC)是一种由 120 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为 13000)、碱性非糖化蛋白质。
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水平主要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但不受肌肉含量、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这使得 CysC 在评估肾功能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尤其是在老年人、肌肉量变化较大或存在肌肉疾病的患者中。
NGAL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NGAL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4eed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a.png)
NGAL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简介
人类胼胝体尿素(NGAL)是一种由脓毒症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NGAL的检测可以提供早期的肾损伤诊断和预测,对于重症监护和急诊科的患者非常有意义。
检测方法
NGAL检测分别有血液和尿液两种方式。
血液检测
血液NGAL检测需要采集静脉血,然后经过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然后放入“瑞德斯”检测仪进行分析。
血液NGAL检测适用于临床病人,尤其是重症患者,通过血液NGAL检测可以监测肾功能状态。
尿液检测
尿液NGAL检测需要收集晨尿,例如收集前五分钟的第一部分尿液,或24h汇集尿液进行分析。
尿液NGAL检测适用于监测儿童和婴儿的肾功能状态。
应用场景
早期肾损伤的检测
NGAL检测对于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和预测非常有意义。
尤其是对于重症患者,在症状明显出现之前进行NGAL检测可以及早识别肾功能异常,及时进行治疗。
急性肾损伤的监测
NGAL检测对于急性肾损伤的监测也非常有效。
如果NGAL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值,则说明患者可能正在经历急性肾损伤的进程,并且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进一步的肾脏损害。
疾病预后评估
NGAL检测对于疾病预后评估也非常有帮助。
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人疾病恶化的风险,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NGAL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肾损伤、监测急性肾损伤进一步发展、进行疾病的预后评估。
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NGAL检测将成为医生在治疗关键性疾病方面的重要手段之一。
NGA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https://img.taocdn.com/s3/m/41c1c70ae87101f69e319597.png)
一种新的肾损伤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 ,又称人脂质运载蛋白2( lipocalin 2,Ln2) 或噬铁蛋白( siderocalin) ,是人脂质运载蛋白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
近年来,NGAL 作为一种新的肾损伤标志物倍受关注。
1、NGAL 的生物学特性NGAL 是1993 年Kjeldsen 等[1]研究中性粒细胞时发现的一种特殊颗粒组分,与明胶酶B 即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 密切相关。
人类NGAL 基因定位于第9 号染色体长臂( 9q34) ,全长5 869 bp,包括1 695bp 的5'端非转录区、178 bp 的3'端非转录区及由7 个外显子和6 个内含子构成的3 696 bp 的原初转录区;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5 000 bp。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白三烯-B4( LT-B4)和N-甲酸基-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 N-formyl-Met-Leu-Phe) 等是NGAL 的配体[2]。
在生理状态下,中性粒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支气管上皮黏液细胞等分泌少量NGAL,而脑和周围神经、结肠、子宫和卵巢、胎盘、甲状腺等组织细胞中NGAL 的表达呈阴性。
NGAL 的生理功能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参与不同的生理、病理过程,涉及胚胎发育、细胞分化、肿瘤的发生发展、细胞凋亡、炎症免疫应答、脂质代谢等。
在胚胎期,NGAL 发挥类似生长因子的作用,参与各类组织发育、生长及分化,促进乳腺癌、食管癌等肿瘤细胞增殖。
NGAL 与MMP-9 以二硫键形成12 500 bp 的复合物,延长MMP 的蛋白水解活性,促进MMP-9 对细胞基底膜的降解,从而浸润周围基质,介导癌细胞转移。
早期肾脏损伤检测方法及应用
![早期肾脏损伤检测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3f56db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2.png)
早期肾脏损伤检测方法及应用肾脏具备强大的代偿功能,许多原因导致肾损伤往往悄然发生和发展,缺乏明显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早期不易发现。
如错过早期阶段,肾损伤发展到不可逆状体,终将发展为肾衰竭,其结局将或依靠透析疗法或进行肾移植,肾损伤的早期发现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早期肾损伤诊断方法的研究在近20年中取得多方面发展,在肾疾病的实验诊断体系中除传统的肾功能检查之外,形成了一个早期肾损伤检查与监测的新领域。
一、尿微量清蛋白尿微量清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mAlb)指尿中清蛋白排出量在30~300mg/24h范围内,即已超出参考区间上限(30mg/24h),但尚未达经典蛋白尿水平的中间阶段。
mAlb测定方法早期以RIA为主,后来有EIA及免疫浊度法问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免疫透射浊度法和散射浊度法迅速推广。
(一)原理免疫散射比浊法:尿液中的清蛋白会与特异性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
这些免疫复合物会使穿过标本的光束发生散射。
散射光的强度与标本中清蛋白的浓度成正比。
与已知的标准浓度对比就可得出结果。
(二)试剂抗人清蛋白抗体,校准品,质控品,反应缓冲液,稀释液。
(三)操作步骤1.抗血清开封便可使用,不需要做其他准备工作。
2.建立参考曲线参考曲线是通过多点定标来建立的。
仪器能使用稀释液自动制备清蛋白标准品的系列稀释液。
3.标本在1∶5稀释的情况下检测。
如果测得的读数超出了测量范围,应使用更高的标本稀释液重新检测。
(四)计算检测结果由仪器的logit-log函数自动评估。
(五)参考区间尿Alb≤30mg/24h尿。
(六)评价1.免疫透射比浊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自动化仪器测定,且有试剂盒供应,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2.标本中的混浊和颗粒可能干扰测定结果。
因此,所有尿液标本必须在检测前进行离心沉淀,取上清尿测定。
3.染料(溴酚蓝)结合法直接测定尿中清蛋白,此法虽然简单、快速,但灵敏度低,尿中非蛋白成分会干扰反应,不适宜测定微量清蛋白尿。
早期肾功能损伤标志物
![早期肾功能损伤标志物](https://img.taocdn.com/s3/m/d254e4c7d4d8d15abe234e98.png)
肾脏疾病是我国很常见的疾病,像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肾病等等很多,而我们传统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多以尿蛋白、肌酐和尿素氮作为主。
由于我们机体肾脏有很强大的代偿能力,因此在肾脏早期病变时肌酐和尿素氮并不会变化,只有在肾脏功能下降到一般水平时才会升高,而且肌酐受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大,高蛋白饮食,剧烈运动都会使体内肌酐升高,这就无法实现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
目前新区检验科开展的早期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有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
胱抑素C由所有有核细胞产生,生成速度很稳定,无昼夜节律的变化,不受体重、年龄、性别、、肌肉量、饮食、运动、炎症等因素影响。
分子量13kD,因属小分子,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膜,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并代谢,不再回到血液中,也不从肾小管分泌。
因此,其血清浓度主要由GFR(肾小球滤过率)决定。
血清胱抑素C水平是一种简便、精确、灵敏的评价GFR指标,能较早地发现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弥补了临床上其它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的不足,为临床早期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提供依据。
RBP为血液中视黄醇(维生素A)的转运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是一种低分子蛋白,具有从肝细胞中转运视黄醇至周围组织的功能。
游离的RBP可以从肾小球滤过,其中99.9%经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吸收、降解。
正常情况下,尿RBP 排泄量甚微,肾近曲小管受损时,尿RBP排泄量增加。
尿RBP 测定是评价肾近曲小管功能较为灵敏的指标。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在血液中的升高提示肾小球过滤功能降低,在尿液中的升高提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
标本采集的要求:空腹血,脂血,溶血标本对结果有影响,项目组合:肾功能+肾早衰,收费(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编辑版word。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分级及防治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分级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12211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8.png)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主 要 内 容
0 1
AKI定义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0 2
AKI诊断分级及临床分类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0 3
AKI早期诊断标志物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0 4
AKI预防和药物治疗
C=UV/P
C-清除率(ml/min) V-每分钟尿量(ml/min) U-尿中测定物质的浓度(mmol/L) P-血中测定物质的浓度(mmol/L)
由上图可见,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浆中尿素及肌酐浓度才出现增高,当肌酐高达618.8-707.2μmol/L时,肾小球滤过率已明显下降到仅及正常的10%。
A
C
B
Murastsua等发现Cyr61可在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患者尿中早期表达
由于诱导生成迅速, Cyr61可能成为AKI早期诊断标志物
Cyr61
AKI早期诊断标志物
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在近端肾小管表达,最新研究表明,其可能为AKI早期生物学标志物
Ohta S等报道18例含碘血管造影病人,AKI患者血管造影第一天较造影前FABP1增高5倍,而血肌酐无变化,推测FABP1可能为造影剂肾损伤的早期检测指标
正常人尿液中ALP主要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当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肾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或过度脱落时,尿中ALP即可显著增高
ALP可作为药物性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AKI早期诊断标志物
肾脏损伤分子-1( KIM-1)是I型跨膜糖蛋白,在AKI早期表达上调
Crit Care Med, 2008; 36: 159-165
肾小球早期损伤检测和滤过功能评价
![肾小球早期损伤检测和滤过功能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62e4d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2.png)
肾小球早期损伤检测和滤过功能评价一肾小球早期损伤检测和滤过功能评意前带现象,以防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价 mAlb和TF测定应用最多的领域是糖1。
肾小球早期损伤的检测:早期肾小球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监测。
还用于高损伤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血压肾病,药物性肾毒作用检测以及子痫前受损,在尿中可检出微量中分子量蛋白。
目期肾损伤的筛查和疗效评估,这两个指标与前研究最多的是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反映肾小管损伤的尿NAG酶组合,应用于转铁蛋白(Tf)。
人群健康普查以筛选出亚临床肾脏疾患将正常尿中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而分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量低于50 000的蛋白质大部分被肾小管重2。
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价:肾小球滤过率吸收,而尿中含量极微。
健康人尿中(GFR)是反映肾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反mAlb95%可信限<30mg/24h。
当尿中mAlb映GFR的金指标为菊粉清除率,但测定方排出量在30~300mg/24h或排出率法复杂。
血清尿素(Urea)、肌酐(Scr)、肌酐20~200μm/min时,称为微量白蛋白尿。
如清除率(Ccr)在反映GFR的灵敏度方面分别排出mAlb>95%可信限,即为早期肾小球损约为50%、58%、69%。
当GFR下降到正常伤。
这类患者处于疾病早期,及时检出进行的1/2~2/3时,Urea、Scr才会出现异常,不治疗,可阻断病情向不可逆蛋白阶段发展,能灵敏地反映GFR。
慢性肾功能衰竭因肾小对提高病人今后的生存质量和减轻社会医管代偿性排泌增加而造成Ccr对GFR的高疗经济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进十年来,估;服用西咪替丁、三甲氧苄嘧啶等药物及mAlb检测方法经过放射免疫法,酶免疫法酮症酸中毒时,随着肾功能减退程度增大,和免疫浊度法3个阶段,已逐渐成熟起来。
Ccr也会假性偏高,但偏高程度与GRF之间目前,免疫浊度测定技术已得到推广。
速率无明显相关关系。
老人或其他肌肉容量下降散射浊度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较好,的患者,还可出现Ccr很低,Scr无明显升但需用高质量的特种蛋白分析仪。
早期肾损伤的检查
![早期肾损伤的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482c099105087632311212ff.png)
早期肾损伤的检查肾小球功能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一)蛋白尿概念尿液中出现超过正常量的蛋白质,即尿蛋白定量大于0.15g/24h。
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通透性增加,血液中蛋白质被肾小球滤过,产生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当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重吸收能力降低或丧失产生的蛋白尿。
血浆性(或溢出性)蛋白尿血浆中低分子量蛋白质过多,这些蛋白质大量进入原尿,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产生的蛋白尿。
(二)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决定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①滤过膜的通透性;②有效滤过压;③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的滤过量大小可以用肾小球滤过率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在肾的排泄功能中占重要地位。
肾脏有很大后备潜力,一般状态下肾单位并非全部处于工作状态,因此部分肾单位损伤不足以反映在目前常用的肾功能试验的结果中。
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滤过功能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指标评价。
1.肾小球滤过率(GFR)2.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简称肌酐清除率)3.血肌酐测定4.尿素测定5.尿酸(UA)测定6.血清β2微球蛋白测定7.肾血流量测定简述8.胱抑素C(cystatin,Cys C)1.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称肾小球滤过率。
即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单位是ml/min)。
肾小球滤过率可作为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标志。
肾小球滤过率临床通常以某些物质的肾清除率来表示。
肾清除率表示肾脏在单位时间内将某物质从一定量血浆中全部清除并从尿排出时被处理的血浆量。
它是衡量肾脏清除血浆中物质,生成尿液能力的指标。
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试验是清除试验。
肾对某物质的排出量同时受该物质血中浓度的制约。
清除率计算的基本公式是:P×GFR=U×VGFR=V/P×UP-某物质血浆(清)浓度U-该物质尿中浓度V-单位时间(min)内尿量尿中任何一种物质都可用此公式计算清除率。
清除实验是最能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试验。
在清除率中所用物质应基本具备如下条件:(1)能自由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
20种肾损伤标志物大盘点(2020)
![20种肾损伤标志物大盘点(2020)](https://img.taocdn.com/s3/m/6421b9739b89680202d82548.png)
20种肾损伤标志物大盘点(2020)编者按:早期诊断并积极干预是改善肾损伤预后的关键,因此临床上需要能够更早发现肾功能损害和更早诊断的生物学指标,同时需要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近年来许多更敏感更早期的生物标志物被开发出来,下面为大家概要介绍。
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肌酐来源于自身骨骼肌和饮食中的肉类,正常情况下,肌酐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液排出。
以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为例,常用诊断指标为Scr,但是,Scr水平受年龄、性别、种族、代谢、蛋白质摄入量及药物作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H2阻断剂西咪替丁片、抗心律失常药决奈达隆、抗生素甲氧苄啶、HIV感染治疗药物可比司他等,其误差率可高达50%,Scr明显升高往往发生在对比剂使用48h后,不仅造成CIN诊断准确率低,也使得诊断滞后,意味着正在或已经发生CIN的患者失去了预防和减轻肾损伤的最佳时机,直接导致CIN病死率上升。
周期阻滞生物标志物(TIMP-2和IGFBP-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IGFBP7)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 loproteinase 2,TIMP-2)的组合似乎是目前一个有前途的同时具有临床和科研潜力的生物标志物,都是G1细胞周期阻滞蛋白,在缺血性和炎性刺激后,在受损肾小管细胞中合成和分泌,通过结合内皮细胞表面的α3β1 整联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G1细胞周期阻滞,避免带有受损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细胞分裂,阻断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维持这种状态直到DNA完全修复。
TIMP-2和IGFBP7都在AKI早期表达,标志着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有研究称IGFBP7可用于预测肾功能恢复、AKI 评估、肾脏替代疗效观察,两种标志物都已在验证试验中进行了评估,TIMP-2×IGFBP7>0.3对AKI的发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