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习题及答案第4章
土地资源学(第四五章习题)
![土地资源学(第四五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557141e45c3b3567ec8b43.png)
第四章课后习题:1、什么是土地类型?怎样理解土地类型是一个一定面积内性质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P108答:是指地球表面有规律分布的、不论面积大小、性质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或地域。
(1)、每一个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都有一定的外貌形态,这些外貌形态特征一般可从其地貌、植被或土壤反映出来。
(2)、每一个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都有相近似的成因及可比拟、相近似的土地属性。
(3)、每一个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均在一个上下等级的层阶关系中占有一个位置,它与其他土地单元构成一个土地分级系统。
2、什么是土地分类?什么是土地分级?两者关系如何?P110-111答:土地分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的土地单位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与归并。
而土地分级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开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两者的关系:土地分类 :a.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选择对该目的有意义的土地属性及其量度指标,将一定级别的大量土地个体概括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种类等级系统。
b.基于特定目的,按一定的标准,对土地进行不同详细程度的概括、归并或细分,区分出性质不同、各具特点的类型的过程。
土地分级 :或称土地质量分级,是指以土地生产性能、生产力高低为依据,按其生产的适宜性、限制性、生产潜力的大小、保护和改造的措施等,把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是土地适宜性与生产能力调查和土地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分为质量好的、较好的、中等的、差的和不宜农用的五等。
3、详细介绍土地类型的地域分异规律 P118-119答:8大类土地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中国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四种:林地、草地、耕地、建筑用地林地、耕地90%集中在东部季风区,这里降水相对比较丰沛,属于湿润与半湿润地区,而且多平原和和缓的丘陵!草地多分布在西北内陆的非季风区,降水在400mm以下,属于典型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多荒漠、草原以及其他一些难利用的土地(荒漠、沙漠、戈壁、高山冰川等等),中国典型的四大牧区就在这一区域!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气候适宜的山地,其中东北林区、西南林区是主要的原始林地。
地大土地资源学真题04—07
![地大土地资源学真题04—07](https://img.taocdn.com/s3/m/a082c32b4b73f242326c5f06.png)
2004年一、问答题(5×20分)1、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的主要特点?2、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方法?3、“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含义及其保证措施?4、土地资源类型的种类及其划分依据?5、何谓“光温”生产力与“光温水”生产力,二者的主要区别?二、论述题(2×25分)1、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论述如何科学地开发土地资源?2、何谓“土地用途管制”?我国在“土地用途管制”中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2005年一、如何划分土地资源评价单元?土地资源评价因素选择的原则是什么?(30分)二、简述农用地定级指数的确定方法?(30分)三、什么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内容是什么?(30分)四、如何贯彻实施我国关于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30分)五、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有什么关系?(30分)2006年一、简答题(5×10分)1、简述土地资源退化的类型。
2、试述影响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因素。
3、简述土地资源评价的特点。
4、简述我国土壤的分布规律。
5、简述《土地评价纲要》(FAO,1997)中的土地资源评价原则。
二、论述题(5×20分)1、试述确定农用地定级指数的方法。
2、试论述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3、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试述农用地分等的工作内容。
5、试述土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2007年一、简答题(5×10分)1、简述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2、简述土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3、简述土壤在地球表层中的功能。
4、土地资源评价单元有哪些?5、简答土地自然评价与土地经济评价的关系。
二、论述题(5×20分)1、试述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工作内容及方法。
2、试述《土地评价纲要》(FAO,1979)土地评价程序。
3、试述“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4、试述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具体意义。
5、运用土地资源学的知识,试述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教学文档
![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12f085ff242336c1eb95e36.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编辑老师整理了这篇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大家练习!
1.从利用上看,土地资源属于___________资源。
思路解析:土地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个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
因此,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从利用上看,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答案:可再生
2.说一说土地资源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什么。
思路解析与答案: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
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
土地资源还可以提供放牧的条件,提供肉类和奶类食品;林地可以为森林的培育提供条件,间接为人类提供木材、纸张等物资;土地资源中的城市建筑用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住房和生活所需的娱乐场所、超市
等。
3.说一说你所在的地区土地利用有哪些类型。
思路解析:对于城市学生而言,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多为城市建筑用地;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
答案:(略)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完整word版)土地资源习题(含答案),.docx
![(完整word版)土地资源习题(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0303694bd64783e08122b4a.png)
土地资源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5 小题,共30.0 分 )1.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是()A. 由于大规模的植树种草,使耕地迅速减少B. 由于大规模的垦荒,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C. 近几年我国土地面积没有变化D. 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利用不合理,使耕地迅速减少2.读图完成 1-2 题:图中所示的土地类型为()A. 草地B. 林地C. 旱地D. 水田3.对于D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地区B. 是以大草原为主的畜牧业地区 C. 是以山地牧场为主的牧业地区 D. 兼跨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4.如图中每一幅小图表示我国一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中图文内容相符的是()A. 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荒地B. 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C.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 ①旱地② 水田③ 荒地④ 林地5.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400mm 的地区B. 旱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C.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D. 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6. 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 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B. 农村新建的居民住宅,可占用一部分耕地C. 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D. 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7.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表,回答 5-6 题水资源( %)耕地资源( %)北方2060南方8040读表判断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为()A. 南方地多水少B. 南方地少水多C. 北方地多水多D. 北方地少水少8.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以下安排不合理的是()A. ①种植水稻B. 种植小麦C. ③开垦梯田D. ④放牧牛羊9.如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读图完成 3-4题.与图中内容不相符的是()A. ①水田B. ②旱地C. ③林地D. ④荒地10.下列四幅图表示我国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按照草地、林地、水田和旱地的排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④②①③D.③④②①11.华北平原的土地资源类型()A. 草原B. 耕地C. 沙漠D. 森林12.如图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是()A. 森林破坏严重B. 城市绿地受到严重破坏C. 耕地面积减少D. 草场超载放牧13.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占多少,垦多少 D.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14.漫画“鲸吞”揭示的最主要问题是()A. 人口迁移B. 乱占耕地C. 生物灭绝D. 鲸吞房屋15.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 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 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D. 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 分 )16.我国的红土地分布在西北地区.______ (判断对错)17.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所占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多、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______ (判断对错)18.我国“地大物博”,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合理,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充足,人与耕地的矛盾不大. ______ (判断对错)三、综合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共20.0 分 )19.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D______ , E ______ .( 2)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的______ 和低缓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______ 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3)旱地和水田分布的界线大致经过______ 一线,这与我国一月______℃等温线和_____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土地960 万平方公里,即144 亿亩, 1996 年底耕地总面积是19.51 亿亩,2008 年底只有18.26 亿亩,虽然其中生态退耕就约占9000 万亩,但建设占用的耕地也不少.同时受污染的耕地约有 2.03 亿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以上.我国应该坚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材料二:【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阅读材料,我国耕地面积不断______ (增加或减少),这凸显我国耕地的珍贵性.(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有哪些?______( 3)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______ .( 4)为缓解人口老年化,我国目前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 政策.【答案】1.D2.D3.D4.B 5.D6.C7.B8.C9.D10.C11.B12.C13.D14.B15.D16.×17.×18.×19.旱地;水田;沙漠;草地;林地;平原; 400;秦岭 - 淮河; 0;80020.减少;建设占用耕地及乱占污染耕地等;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解析】1.解: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故选: D.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2.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 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如图)水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故选: D.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3.解:读图可知, A是水田, B 是旱地, C是林地, D 是草地,它兼跨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根据题意.故选: D.我国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读图解答即可.4.解: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地区,北方旱地,南方水田;西南横断山区和东北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以林地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草地为主.故选项 B 符合题意;选项A、 C、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认真观察地图,明确阴影部分的分布,是解答该题的关键.5.解: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小于 400mm的地区;旱地主要分布在秦岭 -- 淮河以北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故选: D.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6.解: A.在陡坡上开垦荒地,常引起崩塌、水土流失等,故错误;B.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应该限制占用农田大搞经济开发区,故错误;C.适当开垦荒地,可以在荒坡地植树造林,故正确;D.超载放牧,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应该限制放牧牲畜的数量,故错误.故选: C.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此题考查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要认真分析.7.解: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 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 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故选: B.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8.解:读图可得,①图所示的是南方地区的水田,适宜种植水稻,故 A 对应正确;②图所示的是北方地区的旱地,该地区适宜种植小麦,故 B 对应正确;③图所示的是林地,不适宜开垦梯田,故C对应错误;④图所示的是草地,适宜放牧牛羊,故D对应正确.故选: C.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土地资源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9.解: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 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②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①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③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④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故选: D.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认真观察地图,明确阴影部分的范围,是解答该题的关键.10.解: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③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①水田为主.我国④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②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故选: C.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我国各种土地类型分布的学习情况.11.解: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所以华北平原以耕地为主.故选: B.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该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牢记即可.12.解:从图中看出,建筑物占据耕地,致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选: C.依据漫画反映的问题分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漫画的判读.13.解: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故选: D.牢记我国的土地利用基本国策,即可得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保护的基本国策,学生应牢记基础知识,提高答题效率.14.解: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漫画“鲸吞”揭示的最主要问题是乱占耕地现象严重,故本题选 B.故选: B.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本题主要考查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要理解记忆.15.解:读图可得:我国人均耕地有不断减少的趋势,这种趋势会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我们要尽量去改变这种趋势,在近期内通过实施一定的措施可以缓和这种趋势,我们应该加强耕地的保护,抑制这种趋势.故选: D.目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乱占耕地等使得耕地减少,人口的增加使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的势头难以逆转.因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本题考查我国耕地的变化趋势,理解解答较有效.16.解:我国的红土地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故答案为:×.我国的红土地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黑土地是东北平原,黄土地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土地资源的分布,牢记即可.17.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故答案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牢记即可.18.解:我国陆地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 3 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 1/3 .我国耕地面积 1.3 亿公顷,却承受着养活世界 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就更少了.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故答案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考查我国耕地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19.解:( 1)读图可得: A 是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旱地, B 是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水田, C 是沙漠, D是草地, E 是林地.(2)从地形类型看,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 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如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水田和旱地都属于耕地,耕地主要分布在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3)旱地与水田分界线是秦岭 - 淮河一线,这与我国一月 0℃等温线和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故答案为:( 1)旱地;水田;沙漠;草地;林地.(2)平原; 400;(3)秦岭 - 淮河;0;800.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20.解:(1)(2)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3)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4)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答案为:( 1)减少;( 2)建设占用耕地及乱占污染耕地等;( 3)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4)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土地资源学习题集
![土地资源学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990bdfd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5.png)
土地资源学习题集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2)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 (7)第四章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8)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 (12)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 (14)第七章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16)第八章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 (16)第九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 (18)第十章区域土地资源开发 (21)第十一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21)第十二章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23)第十三章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24)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资源3、土地资产括: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土地用途的多样性、土地的增值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1、一定区域土地的自然属性特征相对稳定。
()2、地球上土地面积有限,但土地资源是无限的。
()四、选择题:1、土地的价值更多的取决于:()A.土地实体B.土地上附加的权益C.土地区位D.土地特性2、以下不属于土地自然属性特征的是:()A.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B. 土地的不可替代性C.土地利用的外部性D.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的功能不包括:()A.生产性功能B.承载功能C.增值和储蓄的功能D.产权功能4、土地的功能包括:()A.生产性功能B.承载功能C.增值和储蓄的功能D.产权功能五、简答题:1、土地的基本属性有哪些?(6分)2、什么是土地?(4分)3、什么是土地资源?(4分)4、土地具有哪些功能?(6分)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1、积温:2、农业指标温度:3、有效土层厚度:4、土壤质地:5、活动温度:6、作物生长期:7、生物多样性:8、土壤剖面构型:二、填空题:1、土地的自然构成要素包括、、、水文、土壤、生物等。
2、土地的自然构成要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等。
3、影响土地资源性质的气候要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等。
4、影响土地资源性质的气候要素主要包括、热量、降水等。
5、岩石按成因划分为以下类型:岩浆岩、、。
6、发育完全的土壤剖面从上到下通常可分为、、7891. 积温是指指示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田间作业的农业指标温度。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1677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6.png)
添加标题
土地资源保护的经济 措施:采取合理的土 地税收政策,调节土 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 入土地保护和生态修
复。
添加标题
土地资源保护的科技 措施:加强土地资源 调查、监测和评估技 术的研究和应用,提 高土地资源保护和利 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添加标题
土地资源保护的社会措 施:加强土地资源保护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 土地资源保护意识,同 时建立健全土地资源保 护社会组织,推动社会 力量参与土地资源保护。
土地资源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土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判断土地对不同用途的适宜程度和限制 程度。
土地生产力评价:评估土地在一定经营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以及土地的可持 续生产能力。
土地经济评价:分析土地的级差地租、土地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等经济特性,为土地的合理 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土地资源的定义和特征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土地资源的定义: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包括陆地和水域。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自然特征包括土地面积、土地位 置、土地质量等,经济特征包括土地的产权、土地的利用方式等。
土地社会评价: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对社区和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社会稳定性、 文化与生态价值等方面的评估。
土地资源的规划原则与目标
规划原则:因地制宜,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 用土地资源,促进可持 续发展
规划目标:优化土地资 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 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土地资源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4
![土地资源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4](https://img.taocdn.com/s3/m/03d3e6de453610661fd9f4e7.png)
[2021年秋季]土地资源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4一、单选题1. 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一般集中在_____上。
(5分)(A) 农用地整理(B) 非农用地整理(C) 城市用地整理(D) 基本农田整理参考答案:A2. 下列耕地中,不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是_____。
(5分)(A) 铁路沿线的耕地(B) 需要退耕还林的耕地(C) 河流沿岸的耕地(D) 集镇建设用地区周边的耕地参考答案:B3. 现阶段,我国的土地市场主要是_____。
(5分)(A) 土地出让市场(B) 土地租赁市场(C) 土地抵押市场(D) 城镇土地市场参考答案:D4. 下列不属于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的是_____。
(5分)(A) 按用途对土地进行分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B) 制定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法规(C) 土地登记注明土地用途(D) 土地用途变更实行审批,对不按照规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的行为进行处罚参考答案:B5. 耕地保护工作的原则是_____。
(5分)(A) 一要吃饭,二要保护环境,三要建设(B)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C) 一要保护环境,二要吃饭,三要建设(D) 一要保护环境,二要建设,三要吃饭参考答案:B二、多选题1. 以下属于土地资源退化类型的有_____。
(5分)(A) 水土流失(B) 次生盐渍化(C) 贫瘠化(D) 土地闲置参考答案:A,B,C2. 土地收购储备主要的运作流程有_____。
(5分)(A) 土地收购(B) 土地整理(C) 土地储备(D) 土地供应参考答案:A,B,C,D3. 土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_____。
(5分)(A) 土地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B) 土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C) 土地生态系统的区域分异性(D) 土地生态系统的可变性参考答案:A,B,C,D4. 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市场按市场交易主体和市场运行过程,分为_____。
(5分)(A) 土地一级市场(B) 土地二级市场(C) 城市土地市场(D) 农村土地市场参考答案:A,B5. 下列哪些属于土地复垦的对象_____。
土地资源学考试题和答案
![土地资源学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f5a42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d.png)
土地资源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的科学。
A. 利用与保护B. 形成与演变C. 规划与管理D. 评价与开发答案:A2. 土地资源具有()的属性。
A. 经济性B. 社会性C. 自然性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土地资源的分类依据不包括()。
A. 土地利用现状B. 土地质量C. 土地所有权D. 土地适宜性答案:C4. 土地资源评价的目的是()。
A. 提高土地利用率B. 确定土地利用方向C. 制定土地规划D. 以上都是答案:D5.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
A. 土地资源的无限利用B. 土地资源的有限利用C.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D. 土地资源的无序利用答案:C6. 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包括()。
A. 地形地貌B. 土壤类型C. 气候条件D. 以上都是答案:D7.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包括()。
A. 土地所有权B. 土地利用方式C. 土地利用效益D. 以上都是答案:D8. 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不包括()。
A. 土地利用规划B. 土地资源调查C. 土地资源评价D. 土地资源开发答案:D9. 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包括()。
A. 土地整理B. 土地复垦C. 土地污染治理答案:D10.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指()。
A. 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B. 土地资源的最小化利用C.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D. 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评价B. 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C.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答案:ABCD12. 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包括()。
A. 地形地貌B. 土壤类型C. 气候条件D. 水资源状况答案:ABCD13.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包括()。
A. 土地所有权B. 土地利用方式C. 土地利用效益D. 土地利用政策答案:ABCD14. 土地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
《土地资源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土地资源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0309cee0b7360b4c2f3f64fe.png)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土地科学?土地科学的研内容有哪些?土地科学:是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矛盾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如何持续利用土地。
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的相互联系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土地功能与作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用途转化的机理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法律、土地行政等内容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4)土地关系。
2,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特性?土地是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他包括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组成要素。
土地的特性:(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4)土地利用的永续性(5)土地用途的多宜性与多用性(6)土地的不可代替性(7)土地的社会性3.简述土地与土壤 ' 国土、土地资源之间的差别?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括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国土: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
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1)土地与土壤它与土地的区别在于它是土地的组成要素:单纯的土壤是土地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壤的肥力是土地生产力的一部分;土壤的结构是土地结构的一部分(2)土地与国土它与土地的区别:从范围看,国土包括领土、领空、领海,超过土地范畴;从目的看,国土强调主权意义,即国与国的关系,而土地是自然社会综合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3)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地的概念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说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他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6ff0bc27d3240c8447eff6.png)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土地与土壤、国土、景观的区别与联系(1)土地与土壤,土壤只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①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地包含土壤②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土壤的本质特征是肥力③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体。
(2)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指一个国家所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由一国主权所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陆地、河流、湖泊、内海和领海以及它们的下层和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国土是比土地更广泛的概念(3)土地与景观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表现。
①从属关系上,景观是土地的一部分②从内涵上,土地概念强调除自然属性外,更侧重于其经济社会属性;景观概念则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含义,更强调景观攻擂人欣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③景观具有异质性,与以均质型地块单元为基础的土地概念有本质区别。
2.土地资源的概念在当前或可预见将来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1)自然属性①生产性②整体性③面积有限性④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⑤时间变化性⑥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⑦多用途性(2)经济社会属性(3个)①土地的社会性②土地的资产性a供给的稀缺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个体的异质性c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d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e流通的特殊性③土地的权籍性a地权,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的总和b地籍,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
地籍的核心是权属,是调处土地争执、恢复界址、确认地权的依据。
构成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和权籍4.土地功能(8个)①养育功能,土地的本质属性是具有生产力②支撑功能,人类一切活动都附着于土地③资源功能,土地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④资产功能,土地具有增值性,是重要的不动产投资对象⑤环境净化功能a,进入土地的污染物质在土体中通过扩散、分解等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毒性。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dd0b28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3.png)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一、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含义:①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②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③其性质和功能(如土地适宜性等)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资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基本特征:(1)土地的资源特性①生产性:具有一定的生产力;②区域性:由于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性规律以及地质、地貌因素决定的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使土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③动态性:随时间变化的特点;④可更新性:表现在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和维持,并不会因连续使用而降低;⑤多功能性:可以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功能,土地的用途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大功能,即生成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和空间功能。
⑥有限性: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⑦不可替代性:土地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2)土地的资产特性①商品特性: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以进入商品流通,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A具有非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的二重性;B土地的价格具有两重性: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价格和作为开发的土地价值的价格;C空间位置无法移动,常被称为不动产。
②产权特性: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土地产权必须通过相关的法律确认程序后才能生效。
③增值特性:一是,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二是,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因人们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断的增值。
《土地资源管理学》试题集(含答案)
![《土地资源管理学》试题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db1e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2.png)
《土地资源管理学》试题集(含答案)土地资源管理学试题集(含答案)
第一题
问题:什么是土地资源管理学?
答案:土地资源管理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学科。
它涉及土地资源的获取、分配、利用和保护等方面。
第二题
问题: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 保护土地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后代能够继续受益;
-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三题
问题: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案: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
- 可持续性:确保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 公正性:公平地分配土地资源,避免资源的垄断和不公平性;
- 效率性: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 参与性:促进公众参与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确保民众的权益
得到保护;
- 透明性:信息公开和透明的决策过程,减少腐败和不当行为。
第四题
问题:如何进行土地资源管理?
答案:土地资源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1. 调查和评估土地资源: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可用性,评估其潜力和价值;
2. 制定土地资源规划: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政策,确定土
地用途和开发方向;
3. 实施土地资源管理措施:监督土地使用情况,采取必要的措
施保护土地资源;
4. 监测和评估效果:定期监测和评估土地资源管理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土地资源管理学试题集的部分内容及答案。
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2019年3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3月大作业答案-0685《土地资源学》
![2019年3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3月大作业答案-0685《土地资源学》](https://img.taocdn.com/s3/m/1ec7a938866fb84ae45c8de4.png)
C、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D、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5.下列哪些属于土地的资源特性(A B C E G )A.生产性B.区域性C.动态性D.不可更新性E.有限性F.可替代性G.多功能性五、问答题(共4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第3题6分,第4题12分,共33分)1、简述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7分)答: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括人类活动的成果。
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够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土地作为乐观的存在,地球上仅有那么多,当然不可再生。
土地资源是地球上可以利用的那一部分,而可以利用的那一部分,当然是有待开发的,这一块资源出现问题,可以寻找另一块土地资源。
2、简述农业生态区法的研究步骤(8分)答:1、土地资源清查。
2、划分农业生态区。
3、计算生态区的生产力。
4、统计出每个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力。
5、确定投入水平。
6、计算一定行政区内的土地人口承载力。
3、简述美国的土地资源潜力评价系统。
(6分)答:指在土地评价工作中评定土地质量的等级序列系统。
代表性评价系统有:①美国“土地潜力分类”评价系统: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三级序列;②FAO“土地适宜性分类”评价系统:适宜性纲、适宜性级、适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四级序列;③前苏联的评价系统:土地类、土地级、土地亚级、土地种四~级序列;(4)澳大利亚土地潜力系统:限制性等级,适宜性类别二级序列;(5)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序列。
4、论述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保护对策。
(12分)答: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2)加强耕地保护的宣传;3)强化耕地的行政、法律保护;4)提高现有征地费标准;5)加强城市用地产出率指标管理——盘活存量土地;6)加大对耕地的投入。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03版课后题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03版课后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f6502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77.png)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03版课后题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属性?2根据土地特性,谈谈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认识。
3简述土地与土壤、国土的差别?4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土地资源学研究有哪些特点?6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1影响土地资源的气候学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和城市化建设的?2地表形态与岩性和矿物质组成如何影响土地资源质量? 3地表水与潜水的数量和质量对土地资源的作用以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表现再哪些方面?4试述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作用、功能?5土壤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取决与哪几个方面?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1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2人地关系及其发展?3土地资源伦理与感知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4土地资源价值构成?5地租的分类及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6土地资源价格计算的方法?7土地产权的种类及配置效率?8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9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土地资源格局的影响?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1怎样理解土地类型是一个一定面积内性质相对的土地单元的概念? 2研究土地类型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是什么?3土地类型结构和演替与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关系?4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与土地类系型的概念有何异同及关系?5划分土地资源类型的作用和方法是什么?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1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它与土地资源现状调查有那些异同点?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主要工作成果?3 “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应用有哪些特点?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及内涵? 2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什么内在联系?3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是什么?4试述评价因素选择与权重确定对土地资源评价成果与应用的影响? 5评价单元有哪些选择?他们的特点和使用场合是什么?6土地资源评价的归类法和数值法有哪些优缺点?7试比较美国土地潜力评价和FAO土地适应性评价的特点?8土地适应性评价中比配的实质是什么?9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他的拟订对整个土地资源评价是什么意义?10试例说明回归分析法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
1、 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
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它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有哪些异同点?
土地资源调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具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工作、检查验收。
土地资源调查:是以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用遥感和测绘制图等基础,查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系列过程。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也属于基本国情调查。
因此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属于土地资源调查的一部分。
2、 土地资源调查包括哪些内容土地资源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土地资源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土地资源调查大致可以分为土地条件调查(土地质量状况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两种。
土地条件调查又可分为以土地的土壤、植被、地貌、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质量自然性状调查和以土地投入产出、收益、交通、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社会经济因素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按土地利用分类,以调查各类用地的分布、面积和利用状况为主要内容。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1、清查各种利用方式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开发服务。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所提供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行政区界与权属界线等,可为建立土地统计、地籍管理及国家和各级的土地管理工作服务。
3、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为国家和区域的土地保护提供依据。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区域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等工作的先行性工作。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分布状况;②境界与土地权属界线;③量算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总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④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土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⑤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线图;⑥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⑦编写土地利用现状报告,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结。
4、请以请以×××××××××县为例县为例县为例,,试说明如何开展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试说明如何开展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
根据实习经历作答。
5.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根据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的特点,目前我国利用空间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有:
1、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信息。
包括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类型,位置和数量等信
息,特别是耕地、居民点以及工矿用地的变化以及闲置土地等
2、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情况。
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必须有计划的进
行土地管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
3、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情况。
农业内部结构反映土地用途的变化,及时掌握
这些信息可为土地用途管制及农用地的管理服务
4、基本农田保护区状况。
其管理包括征地占用管理、地理补偿等
5、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监测
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应用有哪些特点??
6.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应用有哪些特点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对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贮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3S集成是指三种技术与其它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
GPS提供实时而准确的定位信息,对于空间数据的确定有特殊意义;RS技术利用某些仪器设备,在不与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收集其数据,通过处理分析最后提取和应用有关对象信息,是一种高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具有极高的空间时间分辩率;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输入、存贮、编辑、查询、分析、决策和输出空间图形及属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信息有机地与反映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结合在一起,可根据查询与分析将信息真实。
直观地展现在用户面前,也可将分析决策模型处理结果提交各级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即RS发现变化,GPS测量变化区域,GIS统一管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