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钠脱硫
基于aspen模拟的亚硫酸钠法烟气脱硫工艺研究

基于aspen 模拟的亚硫酸钠法烟气脱硫工艺研究侯向俊王剑锋郭佳(神华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榆林,719302)摘要:亚硫酸钠法烟气脱硫工艺是一种完全回收型的SO 2脱除工艺。
基于aspen 流程模拟软件,对工艺过程进行了基础研究和讨论。
吸收过程适宜的pH 值为6.0;空塔喷淋满足烟气降温和除尘要求;导向浮阀板式塔作为吸收塔,满足50mg/m 3的烟气脱硫精度要求;采用强制循环蒸发结晶过程,防止换热管的结晶;再生得到SO 2与蒸汽的混合气体通过真空汽提,可以得到89.3%浓度的SO 2原料气。
关键词:烟气脱硫亚硫酸钠法SO 2回收中图分类号:X701.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691(2021)01-068-06作者简介:侯向俊(1982-)男,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任神华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工艺主管。
Tel:181****6067,E-mail:**********************.cn1研究背景我国是一个燃煤大国,煤炭燃烧产生的SO 2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
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气中SO 2的排放量急剧增加,而烟气脱硫是控制SO 2排放的有效工艺技术手段,同时国家也在不断的提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各种吸收剂或吸附剂,捕集烟气中的SO 2,并将其转化为较为稳定且易于机械分离的硫化合物或单质硫,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1]。
煤炭和石油燃烧排放的烟气通常含有较低浓度的SO 2,由于燃料硫含量的不同,燃烧设施直接排放的烟气中SO 2浓度范围大约为10-4~10-3数量级[2]。
特点是SO 2的浓度低,烟气流量大,因此烟气脱硫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费用通常十分昂贵。
烟气脱硫的方法按应用脱硫剂形态的不同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湿法脱硫。
按脱硫产物是否回收可以分为回收法和抛弃法。
抛弃法是将脱硫生成物当作固体废物抛弃掉,其处理方法简单、处理成本低,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二次污染问题,还会浪费大量土地来堆放固体废物。
(完整版)脱硫相关工艺了解及计算公式详解

脱硫相关工艺了解及计算公式详解钠碱法脱硫工艺:采用氢氧化钠(NaOH,又名烧碱,片碱)或碳酸钠(Na2CO3又名纯碱,块碱)。
1.1.NaOH 反应方程式:2NaOH+SO2=Na2SO3(亚硫酸钠)+H2O (PH 值大于9)Na2SO3+H2O+SO2=2NaHSO3(亚硫酸氢钠) (5当PH 值在5-9 时,亚硫酸钠和SO2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
>>>>1.2.Na2CO3反应方程式:Na2CO3+SO2=Na2SO3(亚硫酸钠)+CO2↑(PH 值大于9)Na2SO3+H2O+SO2=2NaHSO3(亚硫酸氢钠) (5当PH 值在5-9 时,亚硫酸钠和SO2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
2双碱法脱硫工艺:>>>>2.1.脱硫过程:Na2CO3+SO2=Na2SO3+CO2↑2NaOH+SO2=Na2SO3+H2O用碳酸钠启动用氢氧化钠启动2 种碱和SO2反应都生成亚硫酸钠Na2SO3+SO2+H2O=2NaHSO3 (5当PH 值在5-9 时,亚硫酸钠和SO2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
>>>>2.2.再生过程:CaO(生石灰)+H2O=Ca(OH)2(氢氧化钙)Ca(OH)2+2NaHSO3(亚硫酸氢钠)=Na2SO3+CaSO3↓ (亚硫酸钙)+2H2OCa(OH)2+Na2SO3=2NaOH+CaSO3↓氢氧化钙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3煤初始排放浓度:按耗煤量按500kg/h,煤含硫量按1%,煤灰份按20%,锅炉出口烟气温度按150℃。
>>>>3.1.烟气量:按1kg 煤产生16~20m3/h 烟气量,=500×20= 10000m3/h>>>>3.2.SO2初始排放量:=耗煤量t/h×煤含硫量%×1600(系数)=0.5×0.01×1600= 8kg/h也可以计算:= 2×含硫量×耗煤量×硫转化率80%= 2×0.01×500×0.8=8kg/h>>>>3.3.计算标态烟气量:=工况烟气量×【273÷(273+150 烟气温度)】=10000×0.645=6450Nm3/h已知标况烟气量和烟气温度,计算其工况烟气量:=标况烟气量×【(273+150 烟气温度)÷273】=6450×1.55=10000 m3/h>>>>3.4.SO2初始排放浓度:=SO2初始排放量×106÷标态烟气量=8×106÷6450=8000000÷6450=1240mg/Nm3>>>>3.5.粉尘初始排放量:=耗煤量t/h×煤灰份%×膛系数20%=500×0.2×0.2=20kg/h>>>>3.6.粉尘初始排放浓度:=粉尘初始排放量×106÷标态烟气量= 20×106÷6450=20000000÷6450=3100mg/Nm34运行成本计算:需先计算出SO2初始排放量kg/h,然后按化学方程式计算。
用于钠法脱硫后处理提取亚硫酸钠产品的反应结晶工艺[发明专利]
![用于钠法脱硫后处理提取亚硫酸钠产品的反应结晶工艺[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a5020b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9.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03917.3(22)申请日 2020.07.21(71)申请人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一路225号(72)发明人 望西萍 朱俊杰 王曌 戢宏志 张发有 向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代理人 王敏锋(51)Int.Cl.C01D 5/14(2006.01)(54)发明名称用于钠法脱硫后处理提取亚硫酸钠产品的反应结晶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钠法脱硫后处理提取亚硫酸钠产品的反应结晶工艺。
包括反应结晶器(1)、结晶换热器(2)、稠厚器(3)、抗氧化剂槽(4)、离心机(5)、流化床干燥器(6)、除尘器(7);所述结晶换热器(2)连接所述反应结晶器(1);所述稠厚器(3)连接所述反应结晶器(1)出口;所述稠厚器(3)上清液自流至抗氧化剂槽(4),下层浓浆流至离心机(5);所述离心机(5)连接流化床干燥器(6),所述流化床干燥器(6)中废气进入除尘器(7)。
本发明采用反应结晶原理,相对于蒸发结晶,操作简单,能源消耗低,运行成本低;结晶清液返塔循环利用,干燥尾气返塔处理,整个工艺不产生二次污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11777083 A 2020.10.16C N 111777083A1.用于钠法脱硫后处理提取亚硫酸钠产品的反应结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结晶器(1)、结晶换热器(2)、稠厚器(3)、抗氧化剂槽(4)、离心机(5)、流化床干燥器(6)、除尘器(7);所述反应结晶器(1)用于脱硫母液反应结晶析出亚硫酸钠晶体;所述结晶换热器(2)连接所述反应结晶器(1),所述结晶换热器(2)用于所述反应结晶器(1)保持温度恒定;所述稠厚器(3)连接所述反应结晶器(1)出口,所述稠厚器(3)用于析出亚硫酸钠晶体的固液预分离;所述稠厚器(3)上清液自流至抗氧化剂槽(4),下层浓浆流至离心机(5);所述离心机(5)连接流化床干燥器(6),所述流化床干燥器(6)中废气进入除尘器(7)。
亚硫酸钠循环法烟气脱硫工艺实验研究

亚硫酸钠循环法烟气脱硫工艺实验研究
亚硫酸钠循环法烟气脱硫工艺实验研究
以处理量为1 800 m3/h的亚硫酸钠循环法烟气脱硫装置为实验对象,着重研究吸收液pH值、液气比L/G、吸收液成份和脱硫剂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对脱硫剂再生过程和再生清液的脱硫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吸收液pH值决定硫成份在溶液中的状态,从而影响脱硫效率,当pH>6时,脱硫效率高且随pH增大变化平缓;当pH<6时,脱硫效率随pH减少急剧降低;该工艺可以在较低的液气比(L/G=0.25~1.25 L/m3)下保持较高的脱硫效率(η>90%);同等条件下,与NaOH和Na2CO3相比较,Na2SO3的脱硫能力稍低;吸收液Na2SO3浓度在5%~10%范围内脱硫效率大于90%;脱硫剂再生反应过程能很快完成,再生脱硫剂脱硫效率稳定,与新鲜脱硫剂相比脱硫效率略低.
作者:蒋利桥赵黛青陈恩鉴JIANG Li-qiao ZHAO Dai-qing CHEN En-jian 作者单位:蒋利桥,JIANG Li-qiao(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6)
赵黛青,陈恩鉴,ZHAO Dai-qing,CHEN En-jian(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70)
刊名:热能动力工程ISTIC PKU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年,卷(期):2005 20(4) 分类号: X701.3 关键词:烟气脱硫亚硫酸钠循环。
亚硫酸钠脱硫的原理

亚硫酸钠脱硫的原理
亚硫酸钠脱硫是一种常见的脱硫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亚硫酸钠
(Na2S2O3)与二氧化硫(SO2)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和硫(S),从而达到脱除二氧化硫的目的。
具体来说,在亚硫酸钠脱硫过程中,二氧化硫首先经过洗液吸收,被
氧化成硫酸。
随后,将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加入到洗液中,与硫酸反应,产生硫和硫酸钠。
此时,反应混合液中的亚硫酸钠浓度逐渐降低,因此需要不断添加亚硫酸钠,以保证足够的还原剂可用。
经过一系列
的反应和处理,最终得到的洗液中,硫的含量大大降低,从而达到脱
除二氧化硫的效果。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亚硫酸钠脱硫主要应用在燃煤电厂、钢铁、化
工等行业中。
由于其脱硫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等
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二氧化硫的脱除。
总之,亚硫酸钠脱硫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二氧化硫脱除方法,其原理
主要是利用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和硫酸钠,从而达
到脱硫的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该方法应用广泛,对于环保和能源节
约具有重要意义。
亚硫酸钠生产工艺

亚硫酸钠生产工艺
亚硫酸钠生产工艺
1、硫磺经过熔化、澄清、高效过滤后,由硫磺泵加入到焚硫炉
2、空气经过压缩、干燥、净化后通焚硫炉,与硫磺焚烧生成SO2 气体(炉气)。
3、炉气经过废锅冷却回收蒸汽,再进入除硫反应器,除尽气体中升华硫,得到纯净的SO2含量在20.5%(体积)的气体,进入吸收塔
4、纯碱配成一定浓度的碱液,与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得到亚硫酸氢钠溶液。
5、亚硫酸钠氢钠溶液采用烧碱中和得到亚硫酸钠溶液。
6、亚硫酸钠溶液进入浓缩器,采用双效连续浓缩工艺。
蒸出水分,得到含亚硫酸钠结晶的悬浮液
7、将浓缩器合格物料放入离心机,实现固液分离,固体(湿品亚硫酸钠)进入气流干燥器,采用热风干燥得到成品。
母液回用到配碱槽,循环使用。
亚硫酸钠产品标准
指标名称指标
1.亚硫酸钠≥96.0%
2.水不溶物≤0-03%
3.铁(以Fe计)≤0.01%
4.游离碱(以Na2 C03计)≤0.60%
5.重金属(以Pb计)≤0.001%
6.砷(以As计)≤0.000 2%。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剂及脱硫脱硝工艺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剂及脱硫脱硝工艺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传统燃煤工业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脱硫脱硝是环保工艺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的脱硫脱硝工艺存在着诸多缺陷,例如脱硫效率低下、耗能高、操作复杂等。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脱硫脱硝剂及脱硫脱硝工艺。
该脱硫脱硝剂的主要成分是亚硫酸钠,通常在燃煤过程中投加亚硫酸钠作为脱硫脱硝剂。
与其他传统的脱硫脱硝剂相比,亚硫酸钠具有脱硫脱硝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储存和投加等优点。
此外,亚硫酸钠在燃烧过程中会生成亚硝酸盐,可以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在脱硫脱硝工艺方面,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该技术在燃烧过程中可以控制燃烧温度,从而有效避免NOx的生成。
同时,循环流化床还可以将烟气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有机硫化物,提高了脱硫效率。
在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中,亚硫酸钠与烟气中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亚硫酸氢盐,然后通过反应柱中的吸附剂吸附,最终得到高纯度的亚硫酸氢盐。
除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还采用了尾气重复利用技术。
在燃烧过程中,煤燃烧后的尾气中还含有丰富的燃料,这部分燃料通过尾气重复利用技术可以回收,用于再次加热燃料,减少能源消耗。
综合来看,该新型脱硫脱硝剂及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脱硫脱硝效率高:采用亚硫酸钠作为脱硫脱硝剂,脱硫脱硝效率远高于传统剂型。
2.成本低:亚硫酸钠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储存简单。
3.节能环保: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和尾气重复利用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4.有效控制NOx生成: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可以控制燃烧温度,从而有效避免NOx的生成。
5.提高脱硫效率:循环流化床可以将烟气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有机硫化物,提高了脱硫效率。
总之,该新型脱硫脱硝剂及工艺可以为传统燃煤工业提供更加高效、低成本、节能环保的脱硫脱硝方案。
06粘胶纤维后处理

06粘胶纤维后处理第六节粘胶纤维后处理一、粘胶短纤维的后处理经纺丝、集束、拉伸、切断(或未切断)的粘胶纤维含有一系列杂质,包括丝条所带出的硫酸(约占丝束重1%,1.2%)、硫酸盐(占12%,14%)、胶态硫磺(占1%,1.5%)以及附着在纤维上的钙、铁的金属盐,这些杂质一部分在纤维表面,一部分包埋在纤维内部,会影响纤维外观、手感,严重损害纤维性能,故必须通过后处理过程加以清除。
同时,纤维在必要时所进行的漂白及上油也同样是纤维后处理工艺过程中的一部分。
粘胶纤维后处理项目有水洗、脱硫、漂白、酸洗、上油、烘干和打包。
通常的工艺流程,根据丝束是否被切断,后处理可以分成四种方式,如表4-12所示。
表4-12 粘胶短纤维后处理方式散状纤维后处理(酸切) 长丝束后处理(湿切) 长丝束后处理(干切) 丝束成形(不切断)切断后处理后处理卷曲? ? ? ?后处理切断上油后处理? ? ? ?上油上油烘干上油? ? ? ?烘干烘干切断烘干? ? ? ?打包打包打包卷取目前很多生产厂采用切断后再进行后处理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水洗 ? 脱硫 ? 水洗 ? 漂白 ? 水洗 ? 酸洗 ? 水洗 ? 上油 ? 烘干 ? 打包其中,漂白过程可根据需要取舍,例如纺制深色织物的普通粘胶短纤维就无需要漂白。
(一)粘胶短纤维后处理工艺控制1(水洗水洗可除去纤维上的硫酸、硫酸盐和丝条表面上部分硫磺,因此后处理的第一步就是水洗。
而且每经脱硫、漂白、酸洗等化学处理后,仍需进行水洗,以除去药液和生成的杂质。
在进行水洗时,工艺上控制下列因素: 水质:洗涤水的质量对纤维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如用硬水处理,则由于水的硬度高,水中含有大量的镁盐、钙盐,在以后上油等处理时所用的油剂往往会与钙盐、镁盐等作用,而生成不溶性的钙皂或镁皂,粘附在纤维表面。
水中如含有较多的铁质会使纤维在脱硫时产生黑褐色的硫化亚铁。
因此,后处理水洗所用的水,必须是具有较高纯度的软水。
一种双碱法对烟气进行脱硫生产亚硫酸钠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双碱法对烟气进行脱硫生产亚硫酸钠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acedfb677232f60dccca18a.png)
专利名称:一种双碱法对烟气进行脱硫生产亚硫酸钠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尚兰华
申请号:CN201410292773.1
申请日:20140627
公开号:CN104016382A
公开日:
201409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碱法对烟气进行脱硫生产亚硫酸钠的方法,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脱硫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制备亚硫酸钠,制备过程为:(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脱硫循环液PH值提高至7.5~8.5之间;(b)将部分脱硫循环液引出,进入脱色釜脱色和吸附杂质,同时加入强还原剂,使NaSO还原;(c)过滤后将清液打入蒸发塔中,循环浓缩;(d)而后降温、结晶、分离、烘干、包装后为成品;(e)母液回到系统中去,继续进行(a)步骤。
彻底解决了堵塞和腐蚀设备、管道的问题,使之能够长周期大负荷地运行;解决了硫石膏、石灰渣的堆放难和二次污染问题;可提高脱硫效率,避免了脱硫液对脱硫塔、引风机、烟道、烟筒的腐蚀。
申请人:尚兰华
地址: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环城北路3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高军宝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L(韦尔曼—洛德法)法再生脱硫
W-L法是一种再生脱硫工艺,它通过亚硫酸钠溶液的吸收和再生循环过程将烟气中SO2 回收并予以充分利用,因而也称为亚钠循环法。
W-L 法源于硫及硫酸制造厂从尾气中回收硫的工艺。
W-L脱硫工艺主要由SO2的吸收,热解再生和SO2富气再处理等几个单元组成。
SO2富气再处理的方式取决于电厂的技术、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通常随各电厂的具体情况而定。
热解再生操作单元既要再生富集SO2气体,也要再生吸收剂Na2SO3。
SO2的吸收操作过程主要在逆流塔中进行,高浓度的Na2SO3溶液与烟气充分接触,吸收烟气中的SO2形成NaHSO3。
这一步对整个系统的脱硫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是工艺中的关键部分。
一般来讲气液接触时间越长,交换度就越大,液相中Na2SO3浓度越大,SO2的吸收率越高。
气液接触时间主要由洗涤塔接触区的高度和烟气流速、或烟气量来决定;交换面积决定于洗涤量和液滴粒径。
在实际应用中,须根据电厂的具体情况,如目标脱硫率、入口烟气 SO2浓度和烟温等来确定上述技术参数。
其主要工艺方法如下:烟气经过文丘里洗涤器进行预处理,除去70%~80%的飞灰和90%~95%的氯化物,预处理的烟气通入三段式填料塔,逆向与亚硫酸钠和补充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除去90%以上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钠,溶液逐段回流得以增浓。
净化后的烟气经过加热后从烟囱排空。
洗涤生成的亚硫酸氢钠进入再生系统--强制循环蒸发器,被加热生成亚硫酸钠,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电解氯化钠所生成的氢氧化钠与再生的亚硫酸钠一起送入三段式填料塔重新吸收二氧化硫。
而回收的二氧化硫可以用98%的浓硫酸干燥,经V2O5触煤氧化生成SO3,用浓硫酸吸收并稀释至93%的工业硫酸。
其剩余的二氧化硫返回吸收塔。
根据市场需求还可以将一部分二氧化硫与天然气或丙烷反应生成H2S气体,再与另一部分二氧化硫送入CLAUS 装置生产单质硫,也可将单质硫焚烧生产液态二氧化硫和纯净浓硫酸。
值得注意的是三段式填料塔在二氧化硫吸收过程中,由于烟气中氧的存在使部分亚硫酸氢钠中有硫酸钠生成,经蒸发器结晶分离出的产品可供造纸业使用,另外由氯化钠电解得到的副产品氯气可供化工企业使用。
该工艺方法中氯化钠溶液的电解工艺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同时该方法能够得到多种副产品。
亚硫酸钠法烟气脱硫又称韦尔曼-洛德工艺,是采用亚硫酸钠水溶液吸收SO2的烟气脱硫工艺。
由美国韦尔曼公司开发,且在世界各国发展较快。
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都有工业装置。
Na2SO3吸收SO2生成NaHSO3。
将含有Na2SO3- NaHSO3的吸收液进行加热再生得到增浓的SO2,再生的吸收剂返回吸收器回路中,再生工序得到的SO2中含水蒸气较多,可用冷凝法去除,必要时可经浓硫酸干燥塔干燥,回收的SO2可以生产液态SO2、液态SO3、硫酸或元素硫,视市场和成本而定。
该脱硫工艺包括烟气预处理、SO2吸收、吸收剂再生、SO2回收和产品纯化等工序。
烟气预处理去除飞灰和氯化物,SO2吸收在分馏塔式吸收器内进行,脱硫率达90%以上。
在吸收塔中部分Na2SO3氧化为硫酸钠,需定时补充钠(以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形式),以10水合物存在的硫酸钠(芒硝)可通过真空结晶作用不断地从再生的吸收液中除去。
该工艺脱硫率高,操作管理方便,回收的SO2浓度高,用途较广。
适合处理大气量的烟气。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