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知名材料科学家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名人典故与经典文献

材料科学名人典故与经典文献

材料科学名人典故与经典文献材料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其不断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上的先驱人物以及他们的经典著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材料科学名人典故与经典文献”为主题,介绍几位材料科学领域内的名人以及他们的经典著作。

第一步,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材料科学名人的背景和贡献。

首先是高斯: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材料学家。

在材料学领域,他最著名的成果是发现磁畴现象。

其次是费曼:他提出了“各向同性弗马铁磁体”理论,改变了磁性材料的合成方法,同时还在超导体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位材料科学领域的名人是邵逸夫:他致力于研究制备高强度、低成本的材料,尤其是自发固化合金材料。

最后是华罗庚:他在金属材料科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成功地解决了铸件、锻件和挤压板材的组织问题。

第二步,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名人的经典著作。

高斯所著的《弹性力学》涉及材料学、物理学、数学等多个学科,其中提出了线性理论与碎裂面理论,成为材料力学的基础;费曼所著的《费曼物理学讲义》则包含了多篇材料学领域相关的章节,如铁磁体、超导体、复杂液体等;邵逸夫所著的《金属材料科学》则综合了材料学、化学、物理学等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组织等基本知识;华罗庚则是著有《晶体缺陷》一书,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晶体有关缺陷的基本概念、种类、形成机制及其与物理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步,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些经典文献对材料科学领域的影响。

高斯的《弹性力学》为材料力学的基础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后来的材料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靠山;费曼的《费曼物理学讲义》开创了材料的多学科发展模式,促进了材料学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邵逸夫的《金属材料科学》则为材料科学的教学提供了标杆式的教材;华罗庚的《晶体缺陷》是对晶体结构知识的概括性总结,为材料科学提供了一扇了解材料内在结构的窗口。

总之,高斯、费曼、邵逸夫、华罗庚凭借他们在材料科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分子界诺贝尔获奖者及国内院士介绍

高分子界诺贝尔获奖者及国内院士介绍
27
第二部分 国内高分子领域 两院院士介绍
序号 1 姓名 冯新德 性别 出生年份 男 1915 当选年份 院别 1980 中科院
2
3 4
徐 禧
林尚安 程镕时

男 男
1921
1924 1927
19911993 1991中来自院中科院 中科院5
6
沈家骢
沈之荃


1931
1931
1991
1995
中科院
中科院
9
纳塔,G.(Giulio Natta 1903~1979 )
10
基本信息
] 1903年2月26日生于意大利因佩里亚 ] 1924年获米兰工学院博士学位,先后在罗马大学、 都灵大学等校任教 ] 1938年任米兰工业大学教授,工业化学研究所所长 ] 1952年, 在德 Frankford 参加Ziegler的报告会,被其 研究工作深深打动 ] 50年代以前,从事甲醇、甲醛、丁醛等应用化学研 究,取得许多重大成果 ] 1954年,发现丙烯聚合催化剂1963年,获Nobel化学奖 ] 1979年5月2日卒于意大 利贝加莫。
17
主要贡献
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誉为“世界性人才、当代之牛 顿 ”的他是一位敢于探索新领域的非凡科学研究者: 首先是中子散射与磁力,然后是超导体,液晶,聚合 物,胶体,化学以及生物(记忆和嗅觉)等方面进行 过研究。德热纳发现,为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而 创造的方法能推广至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能 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由于在对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 中获得重大突破,荣获了199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0 Alan J. Heeger
白川英树
艾伦-J-黑格
1936~

材料力学中的名人

材料力学中的名人
上述缺陷,包括光干涉测量法、光导热塑全息
照相法、数字散斑面内相关法(DSCM)等。
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
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1635年7月18
日生于威特岛的弗雷施瓦特。1662年起
直到逝世一直担任皇家学会实验管理员。
1663年胡克获得了牛津大学文学学士学
位,并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665年胡
理问题,并由此得到数学上的发现。他对
积分理论、行星运动理论、热物理、弹性
理论、电磁理论、位势理论和概率论都有
重要贡献。
材料力学方面的贡献
泊松比(Poisson ratio):材料在单向受拉或受
压时,横向正应变与轴向正应变的绝对值的
比值。
• 泊松比µ作为基本的弹性常数,可以由体积
模量K和剪切模量G的比值来确定,满足如下
细胞。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
于1665年发现了植物细胞(实际上看到的是
细胞壁),并命名为“cell”,至今仍被使用。
光学贡献
在光学方面,胡克是光的波动说的支持
者。1655年,胡克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他认
为光的传播与水波的传播相似。1672年胡克
进一步提出了光波是横波的概念。在光学研
究中,胡克更主要的工作是进行了大量的光
导出弹性体的运动方程,发现在弹性介质中可
以传播纵波和横波,并且从理论上推演出各向
同性弹性杆在受到纵向拉伸时,横向收缩应
变与纵向伸长应变之比是一常数,其值为四
分之一。
常用材料弹性模量&泊松比
泊松比的测试方法
1.1 机械方法
运用机械方法测定材料泊松比一般属于接触式测量。
弹性泊松比的测试已经标准化。ASTM规定采用两对引

材料科学领域的科学家的事迹(精选)

材料科学领域的科学家的事迹(精选)

#396126材料科学领域的科学家的事迹1很多同学都有自己崇拜的科学家,如:发明电话的诺贝尔;发明原子弹的爱因斯坦;发明孔灯的诸葛亮和发明固定连续摄影机的马莱……我崇拜的科学家而是发明了电灯的爱迪生。

在爱迪生小时候,别人都叫他阿尔。

小时候的阿尔很爱发问,常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觉得很烦,家人也好,路上的行人也好,都是他发问题的对象,如果他对于大人的答复感到不满时就会亲自去实验,例如有一次阿尔看到了一只母鸡在孵蛋,他就问妈妈为什么母鸡总是成天坐在那里呢?妈妈就告诉他母鸡在孵蛋,阿尔便想如果母鸡可以那我也一定可以,过了几天爸爸妈妈发现阿尔一直蹲在木料房里,不知道在做什么,当家人发现阿尔在孵蛋的时候每个人都捧腹大笑了起来……八岁的时候阿尔就去上小学了,可是他只上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阿尔在上课的时候,妈妈常被叫到学校去跟老师说话,这是因为阿尔常常提出一些老师认为很奇怪的问题,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于是妈妈就决定自己来教导阿尔,并决心把阿尔教成一位伟大的天才,就这样阿尔便开始了他的自学课程,阿尔被妈妈教的很好,后来阿尔也得到了允许,可以在地下室里设置一个实验室,为了不让别人乱动他的实验品,阿尔还想出妙计,就是在每一个实验品的瓶子上贴上毒药标签。

爱迪生从小就喜欢用他那与众不同的大脑袋思考一连串的问题。

他看到铁匠将铁在熊熊的烈火中烧红,然后锤打成各式各样的工具时,就晃着大脑袋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火是什么东西?火为什么会燃烧?火为什么是红的?火为什么这么热?铁在火中被烧之后为什么会发红?铁红了为什么就软了?回到家,小爱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实验。

他抱来干草,并将其点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

然而,小爱迪生的第一次实验就引来了一场火灾,将家中的木棚烧掉了。

看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

因为我做事情没有像爱迪生这样坚持不懈:每次,我做数学作业时碰到了一点点难处,心里就会想:管他呢,这题我回家再做!就这样,许多难题都是妈妈亲手帮我解决的,我根本没有去做。

祖国的科学家创造着世界的奇迹

祖国的科学家创造着世界的奇迹

祖国的科学家创造着世界的奇迹科学家是祖国的骄傲,他们用智慧和勇气探索未知的领域,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不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还为世界带来了一系列的奇迹。

本文将介绍一些祖国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展示他们在不同领域中开创的新纪元。

一、杨振宁、李政道的“破镜重圆”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科学家以超强的智慧和人类的超常科学素养,打破了物理学界的教条,合作提出了著名的“破镜重圆”理论。

这一创新性成果颠覆了人们对物理学界的认知,引领了新时代的到来。

他们凭借着这一理论,为物理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为中国物理学界树立了标杆。

二、屠呦呦的“青蒿素”屠呦呦是一位杰出的医药科学家,她发现了青蒿素这一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

青蒿素的发现使得抗疟疾药物领域得到突破性的进展,极大地改善了世界各地疟疾患者的生存条件。

屠呦呦的成就使得中国在医药科学领域声名远扬,也为全球抗击疟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郭永怀的“复方人免疫球蛋白”郭永怀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工程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复方人免疫球蛋白的发现和应用,为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医疗手段。

这一新型药物不仅可以有效治疗免疫系统疾病,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郭永怀科研成果的突出贡献,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健康状况,对于现代医学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屠呦呦、陈晓华的“中医药”屠呦呦和陈晓华是中医药领域的两位杰出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使得中医药走出国门,为世界健康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医药的独特治疗方式和疗效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可。

屠呦呦和陈晓华的成就,不仅让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承和发展,也为中医药的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五、张嘉淦的“石墨烯”张嘉淦是材料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他发现了石墨烯这一具有革命性应用潜力的材料。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以及出色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被誉为“未来之材料”。

张嘉淦的科研成果在能源、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改善人类生活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

全球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化学家化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

在世界化学发展史上,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化学家,下面给大家介绍世界上十大杰出化学家如下:1、门捷列夫——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人物简介: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著名化学科学家。

他发现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杰出贡献: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

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

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

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

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荣誉,世人给他以极高的评价。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

【名人故事】莫瓦桑发明人造金刚石的故事

【名人故事】莫瓦桑发明人造金刚石的故事

【名人故事】莫瓦桑发明人造金刚石的故事莫瓦桑(Moissan)是法国的一位著名化学家,他被誉为“现代无机化学之父”,并且因为他的杰出贡献,他在1906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莫瓦桑最知名的贡献是他在人造金刚石的研究中取得的突破,这个故事也在化学界广为传颂。

莫瓦桑是一个非常有耐性的科学家,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来研究可追溯的奇特矿物。

在1893年,他从一颗印度陨石中发现了一个由碳元素构成的水合合物。

他对这一发现十分感兴趣,并试图再次合成这个神奇的矿物。

莫瓦桑很快就发现,这个水合合物只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矿物,几乎没有可能从自然界中取得足够的样本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于是,他决定使用化学手段来合成这个矿物。

莫瓦桑面临了很多挑战,他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提供高炉温的方法来合成矿物。

他的第一些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将纯碳加热到极高的温度,希望能够实现矿物合成的目标。

在1898年,莫瓦桑终于成功地合成出这种矿物,这种矿物后来被称为金刚石。

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因为金刚石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宝石,仅仅存在于自然界中。

莫瓦桑的突破让人们意识到,金刚石并不是仅仅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宝石,而是可以通过合成方法来制造的。

这对于工业界来说是一项重大的发现,因为人造金刚石可以用作切割工具、磨料和磨具等领域。

莫瓦桑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继续进行金刚石的研究,并尝试在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合成。

他在电弧炉中使用了超高温度以及含有金刚石原料的氯酸钠,最终成功地用人造方法合成了大块的金刚石晶体。

莫瓦桑的发现不仅仅是在科学方面的突破,更是在工业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革。

人造金刚石的发明大大降低了金刚石的市场价格,使其成为更广泛使用的材料,应用于各种领域。

莫瓦桑的人造金刚石研究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并使他成为了当时化学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的努力和发明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为后来的科学家打开了一扇窗户,使他们可以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

mauricio terrones教授的介绍

mauricio terrones教授的介绍

Mauricio Terrones教授是一位知名的材料科学家和纳米技术专家,他的研究成果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Terrones教授出生于墨西哥,在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重要职务,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经验。

他的研究工作涉及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结构材料等领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 学术成就Terrones教授从事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已经多年,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

他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制备、表征和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发表在许多著名的科学期刊上,被广泛引用和关注。

2. 研究方向Terrones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上。

他致力于研究纳米材料在电子、光学、机械和传感等方面的应用,探索新型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和潜在应用。

他还关注纳米材料的环境影响和生物学效应研究,在纳米安全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学术影响Terrones教授的研究成果对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他的工作为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纳米技术的发展。

他的研究团队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促进了纳米材料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4. 教育工作Terrones教授还致力于培养青年科学家和学生,对他们进行学术指导和培养。

他在多所知名大学担任教授职务,带领学生开展前沿的研究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研人才。

他的教育工作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高度评价,为纳米材料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Mauricio Terrones教授是一位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材料科学家和纳米技术专家。

他的丰硕学术成果和对学术和教育工作的热情奉献,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领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Mauricio Terrones教授的研究工作不仅局限于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领域,他还积极探索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的交叉领域,如能源材料、光电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等。

世界材料科学领域TOP100科学家

世界材料科学领域TOP100科学家

世界材料科学领域TOP100科学家依据2000-2010年间所发表研究论文的引用率,汤森路透集团在上月初发布了全球顶尖100位材料学家榜单。

共有15位华人科学家入选,其中榜单前6位均为华人。

本期报告以表格的形式,对这100位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基于ESI统计数据,汤森路透集团于3月2日发布了2000-2010年全球顶尖100位材料学家榜单。

依据过去10年中在材料科学领域(基于汤森路透集团ESI的学科分类体系)所发表研究论文(包括Article和Review)的篇均被引次数,这一榜单选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材料学家(入选者文章数不低于25篇)。

共有15位华人科学家入选这一榜单,其中榜单前6位均为华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杨培东教授位居第一。

按国别分布,这100位材料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有48位来自美国,11位来自德国,8位来自英国,4位来自法国、荷兰,来自澳大利亚、中国、韩国和瑞士的有3位,来自比利时、俄罗斯、瑞典的有2位,奥地利、加拿大、丹麦、爱尔兰、以色列、日本、葡萄牙、中国台湾各1位。

从所属机构看,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有5人、帝国理工学院4人、麻省理工学院4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3人、斯坦福大学3人、剑桥大学3人、荷兰格罗宁根大学3人、马尔堡大学3人、密歇根大学3人。

表1对这100位材料科学领域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做了简单介绍。

表1材料科学领域TOP 100科学家的研究方向排名科学家(所在单位)文章数总被引次数研究方向1 杨培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36 13900 半导体纳米线、纳米线光子学、纳米线基太阳电池、太阳能转换为燃料用纳米线、纳米线热电学、纳米线电池、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等离子体、低维纳米结构组装、新兴材料和纳米结构合成和操控、材料化学、无机化学,以及低维纳米结构在光电等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等2 殷亚东(加州大学河滨分校)32 6387 纳米结构功能材料、纳米器件、无机纳米胶体合成与表面改性、自组装方法、纳米电子和光子器件、复合纳米材料、生物医用纳米结构材料、纳米催化剂、胶体与界面化学、纳米加工利用方法、光子晶体结构磁响应、可回收的复合纳米催化剂、生物相容性纳米晶制备、生物分离用纳米团簇等3 黃暄益(台湾清华大学)34 5439 无机纳米结构控制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物纳米线、氮化镓空心球、金属氮化物纳米棒、有机硅薄膜、新型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纳米结构、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结构自组装等4 夏幼南(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83 11936 纳米材料合成化学与物理、纳米材料在电学、光学催化剂、信息存储、光纤传感器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光学成像用金纳米笼造影剂、纳米材料集成与智能聚合物、空间/时间分辨率控释相变材料纳米胶囊、静电纤维在神经组织工程、药物释放、干细胞、肌腱、现场修复插入骨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提高太阳电池、燃料电池、催化转换器和水分离设备中的应用5 孙玉刚(阿贡国家实验37 5231 由金属、半导体、氧化物和复合材料组成的功能性纳米室)结构设计和合成;燃料转换用低成本稳定等离子光学催化剂和非负载型催化剂设计和合成;低成本高性能光伏器件用铜铟镓硒纳米粒子设计与合成;太阳能、薄膜和高容量电池、柔性电子产品和传感器、新一代锂电池中非常规技术开发等6 吴屹影(俄亥俄州立大学)74 9590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燃料电催化剂7 Jan C. HUMMELEN(荷兰格罗宁根大学)38 4643 富勒烯化学、光化学、分子材料在光伏技术中应用8 Alan J. HEEGER(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49 5788 半导体和金属聚合物,主要关注聚合物场效应管中的栅诱导绝缘体-金属相变,以及低成本塑料太阳电池。

世界材料科学领域TOP100科学家

世界材料科学领域TOP100科学家

产业化
他们重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 用,推动材料科技创新与产业 发展的深度融合。
材料科学家的团队建设
团队合作
材料科学家需要建立高度协作的研究团队, 通过频繁交流和讨论来推进前沿技术的突 破。
团队多元化
优秀的材料科学团队应该由不同背景、学 科和文化的成员组成,促进创新思维的交锋 。
人才培养
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年轻一代的材料 科学家,传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材料科学家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重大应用 技术,在能源、信息、生物医疗等领域取得了 革命性的突破,造福了人类社会。如锂电池、 耐高温陶瓷等。
材料科学家的社会影响力
技术创新
材料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推动了 各行业的技术创新,为社会进步 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持续发展
材料科学家开发出更环保、节 能的新材料,支持了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目标。
材料化学
探索材料的组成、化学键合、相变和 反应动力学,开发新型功能材料。
材料物理
研究材料的力学、热学、电学、磁学 等物理性能,优化材料的性能指标。
材料测试与表征
采用各种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全面评 价材能新材料
开发具有更高强度、耐腐蚀性 、导电性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 料,满足未来科技发展需求。
材料科学家通过敏锐洞察力和创新思维,在材 料结构、性能和应用方面做出颠覆性原创发 现,推动了学科进步。例如,发现拓扑绝缘体、 二维材料石墨烯的独特特性等。
材料科学家不断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出高 性能智能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显著提升了材 料性能和应用水平。如3D打印技术、钙钛矿 光电池等。
通过对材料结构、性能及其相关机理的深入 系统研究,材料科学家阐明了材料行为的基本 规律,为未来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 础。

【名人故事】莫瓦桑发明人造金刚石的故事

【名人故事】莫瓦桑发明人造金刚石的故事

【名人故事】莫瓦桑发明人造金刚石的故事莫瓦桑(Moissan)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矿物学家,他在19世纪末发明了人造金刚石。

莫瓦桑被誉为“现代矿物学之父”和“化学界的拓荒者”。

莫瓦桑于1852年在法国巴黎出生,他从小对矿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曾就读于巴黎公学,并于1869年考入法国国立高等矿冶学校。

在矿冶学校的学习期间,莫瓦桑表现出了卓越的天赋和对化学的深刻热爱,这使他决定追求化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莫瓦桑毕业后,进入了法国国家地质研究院担任矿石分析师。

在这个职位上,他开始了对天然矿物的研究,并致力于发现新的矿物质。

莫瓦桑对矿物有着极其高的热情,他经常亲自前往实地考察和采集矿石样本。

莫瓦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矿物质的研究上。

尽管他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

他深入矿山,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地调查和采集。

他收集了大量的样本,并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莫瓦桑终于成功地从这种矿石中提取出一种全新的碳化合物。

他将这种碳化合物命名为“碳化硼”(boron carbide)。

莫瓦桑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他被提名为188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并最终荣获该奖项。

莫瓦桑的碳化硼的发现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并使他成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莫瓦桑并不满足于此,他决定继续他的研究,寻找一种可以替代天然金刚石的新的材料。

1893年,莫瓦桑开始了他的新一轮实验,他使用碳化硼和铂作为原料,并使用电弧熔炼的方法进行反应。

经过多次实验,莫瓦桑终于成功地合成出了人造金刚石,这是世界上首次合成出的人造金刚石。

人造金刚石的发明使莫瓦桑成为了全球矿物学和化学界的一位巨星。

他的成就被广泛认可,并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赞誉和奖项。

莫瓦桑被授予了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并成为许多国际学术组织的会员。

不幸的是,莫瓦桑在1907年雄心勃勃的继续他的研究事业时,遭遇了一场突发的火灾事故,并在努力救火时误吸有毒烟雾而丧生,享年55岁。

国内外材料领域的牛人

国内外材料领域的牛人

国内外材料领域的牛人在材料领域中,存在许多具有突出才能和成就的牛人,他们在国内外材料研究、应用和创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一些值得介绍的牛人。

1. 郭永泉(Yongquan Guo)教授:郭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和教育家。

他在陶瓷材料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郭教授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先驱,他发展了多种新型材料和技术,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

2. Jean-Pierre Colinge:Colinge教授是国际上知名的半导体材料专家和科学家。

他在精确刻蚀技术、半导体器件和纳米材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Colinge教授是深受尊敬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对于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 朝永振一郎(Shin'ichirō Tomonaga):朝永振一郎是日本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是量子场论和量子电动力学领域的先驱。

他在理论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量子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方面。

4. Michael Graetzel:Graetzel教授是瑞士知名的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

他是新型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发明者,这种电池以其高效能和低成本而受到广泛关注。

Graetzel教授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概念并发展出高效的电池材料。

5. 王阳明(Yung-Ming Wang)教授:王教授是美国工程院院士,他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方面具有卓越贡献。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超导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方面,王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于材料科学的理论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这只是一小部分材料领域的牛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关注的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

这些牛人的杰出成就对于材料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的研究和创新成果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进步。

15位材料界的大师级人物,你认识几位?

15位材料界的大师级人物,你认识几位?

15位材料界的大师级人物,你认识几位?
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工艺和使用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集物理学、化学、冶金学等于一体的科学。

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广泛,涌现了很多大师级人物。

或许你对他们了解得不多,但是提到他们的成果你应该就有印象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这15位材料界的大师级人物。

1.材料科学界“圣经”《Physical Metallurgy》的作者
2.柯俊院士是他的关门弟子
3.柯氏气团的概念提出者
4.师昌绪院士做过他的博士后
5.金属凝固理论的建立者
6.调幅分解的现代理论创立者
7.牛津冶金系(现为材料系)的创始人
8.历史上唯一一项冶金学成就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9.区域熔炼纯金属和生长单晶方法的发展者
10.金属材料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创办者
11.因对磁性和无序系统电子结构所作的基础理论研究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2.Frank-Read位错源模型的提出者
13.当代断裂力学基础的奠定者
14.物相变化相律的建立者,终生未娶
15.相图计算的鼻祖,最早提出计算相图的方法,即Thermal-cal。

世界科技名人事迹材料简介

世界科技名人事迹材料简介

世界科技名人事迹材料简介世界科技名人事迹材料简介1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

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

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

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

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

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

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世界科技名人事迹材料简介2达尔文小的时候, 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 “泥土是个宝, 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 是它长出了青草, 喂肥了牛羊, 我们才有奶喝, 才有肉吃; 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 我们才有饭吃, 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达尔文问: “妈妈, 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不能呀! ”妈妈笑着说, “小狗是狗妈妈生的, 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达尔文又问: “我是妈妈生的, 妈妈是姥姥生的, 对吗?”“对呀! 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是上帝!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 “孩子, 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 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 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 ”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 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 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常常边观察边沉思, 甚至忘记了危险.有一次, 达尔文在一个古代城堡上散步, 像往常一样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迈动着缓慢的脚步, 突然一脚踩空, 从城垛上跌了下来.这时候, 达尔文的神智非常清醒, 头脑还在思考。

科学家故事100个

科学家故事100个

科学家故事100个1. 有一位叫约翰·卡林(John Carl)的科学家。

他是一名充满激情的天文学家,他喜欢探索太空的神秘,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2. 有一位叫伽利略(Galileo)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任性的自然科学家,用望远镜发现了太空奥秘,使人类可以在天文学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

3. 有一位叫特拉弗斯(Tesla)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热衷于发明新科技的物理学家,他帮助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并创造了全新的发电系统。

4. 有一位叫伦理斯彻斯(Lorentz)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开创了相对论,使科学家们能够更多地弄清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5. 有一位叫达尔文(Darwin)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有着强烈好奇心的生物学家,他对进化论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大自然规律的认知,使整个世界成为另一种新的物种。

6. 有一位叫哥白尼(Copernicus)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勤奋的天文学家,他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使我们的宇宙观得以重新审视。

7. 有一位叫爱因斯坦(Einstein)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聪明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重塑了物理学家对时空的认知,令人们对宇宙有着全新的认识。

8. 有一位叫费拉罗(Fellaro)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伟大的化学家,他的最新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元素的认知,并创建了新的解决方案来改变化学反应。

9. 有一位叫鲍勃·福特(Bob Ford)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探索未知世界的天文学家,他发明了多种新型望远镜,使人们能够获得更多关于太空的信息。

10. 有一位叫艾伦·图灵(Alan Turing)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先驱者,他的计算机科学发现改变了人类对计算机的认知,将计算机科学推向前沿。

11.有一位叫玛丽·坎特(Mary Cates)的科学家。

她是一位热衷于解决医学问题的生物学家,她将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发现了多项重要疾病的药物解毒剂。

材料科学与工程生涯人物

材料科学与工程生涯人物

材料科学与工程生涯人物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以及制备与应用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里,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一、林肯·斯塔恩斯(Lincoln Starnes)林肯·斯塔恩斯是一位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对高温合金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高温合金,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持其结构和性能稳定。

他的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飞机和火箭的燃烧效率和安全性能。

二、玛丽·居里(Marie Curie)玛丽·居里是一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先驱,她以研究放射性材料而闻名。

她发现了镭元素,并成功分离出镭。

她的研究为现代放射治疗和核能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她赢得了两次诺贝尔奖,成为历史上唯一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

三、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查尔斯·巴贝奇是一位英国数学家和工程师,他被誉为“计算机之父”。

他提出了差分机和解析机的概念,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的鼻祖。

他的研究为计算机科学和材料工程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对于现代科技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林德·哈特(Lynn Hart)林德·哈特是一位著名的材料科学家,他在高性能陶瓷材料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氧化锆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高温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和医疗领域。

他的研究推动了陶瓷材料的发展,为解决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五、陈忠实(Zhongshi Chen)陈忠实是中国材料学界的知名专家,他在超导材料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他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铁基超导材料,具有较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和良好的电流承载能力。

他的研究为超导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对于能源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介绍了几位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重要贡献的人物。

高分子界诺贝尔获奖者及国内院士介绍课件

高分子界诺贝尔获奖者及国内院士介绍课件

1977年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对 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
2Hale Waihona Puke 09年高锟(中国香港),在光学通信 领域,特别是光导纤维方面的开 创性工作。
01
我国高分子领域院 士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院士姓名:冯新德
主要成就:在嵌段共聚物、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相态结构 、聚合物的光物理和光化学、以及聚合物的分子自组装 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研究方向: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
不断探索和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新高分子 材料,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
高性能化
跨学科融合
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如强度、耐热性 、耐磨性等,以满足高端领域的需求。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化学、物 理、生物等,以推动高分子材料的创新发 展。
01
我国在高分子领域 的科研成果与贡献
我国在高分子领域的科研成果
料在新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我国在高分子领域的贡献与影响
01
人才培养
我国在高分子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们在国内外的高分子科
研机构和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02
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高分子学术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国的高分子科学家
共同推动高分子科学的发展。
03
产业应用
我国的高分子科研成果在产业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高分子材
01
02
汽车工业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制造中占据重要地 位,如汽车零部件、内饰和外饰等。

碳材料领域专家盘点(石墨烯及碳纳米材料)

碳材料领域专家盘点(石墨烯及碳纳米材料)

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新型强润一体化以及耐磨蚀 薄膜材料及其航空航天和船舶领域应用研究工作。

前不久碳材料领域专家盘点(石墨烯及碳纳米材料)本文为大家主要盘点石墨烯及碳纳米材料领域的部分 专家, 供大家参考, 排名不分先后, 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指正。

Andre Geim 石墨烯发现者、 2010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欧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京石墨烯以及电化学研究。

发展了纳米碳材料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方 法学,建立了精确调控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结构的系 列生长方法,发明了碳基催化剂、二元合金催化剂等新型生长催化剂,提出了新的碳纳米管 “气 -固”生长模型等。

斌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及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探讨;纳米技术在固态电子材料和器件其所在团队成功突破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研发及应用的技盟石墨烯旗舰计划战略委员会主任。

刘忠范 中国科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低维材料与纳米器件、分子自组装兆平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要从事石墨烯和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技术等。

许建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石墨烯及新型二维固态半导体电子中的应用(如扫描探针显微术和近场显微术, 纳米材料和器件构筑与表征)等。

王立平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术瓶颈,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石墨烯改性重防腐主要研究方向有三维碳烯的拓扑 Node-Line 物性;结构与高压相变;表面吸附与重构;金属的高温非谐效子晶体材料的制备、物性与应用: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宏观体 材料的 CVD 控制制备; 高品质石墨烯的化学法规模化制备;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石墨烯在柔性光电器件和储能器件方面的应用探索;石墨烯在热管理、法(CVD )生长石墨烯薄膜与其它二维原子层材料、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 三维石墨烯结构、 以及在热管理、 传感器、材料研究,合成水溶和油溶可加工石墨烯研究,基于石墨烯 的二维纳米能源材料和电子器件研究,基于石墨烯电极材料 在太阳能电池和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应用研究,可控纳米结 构功能碳材料、 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储存和转化的应用研究(主要基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涂料等。

金属材料科学家

金属材料科学家

金属材料科学家
哈珀·海斯勒是一位专业的金属材料科学家,他的知识和能力都备受尊重和认可。

一、哈珀·海斯勒简介
哈珀·海斯勒出生于英国伦敦,高中毕业后就接受了机械和金属材料方面的高等教育,在南安普顿大学取得性能硬化金属材料方面的博士学位。

他把主要精力放在金属材料方面的研究,关注金属材料的仿生学发展和表面改性的诸多方面,包括复合材料和精密加工。

二、他的工作与成就
1. 发展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哈珀·海斯勒的研究重点是开发金属材料的仿生学发展和表面改性,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他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金属基材料改性,集成粉末,电镀,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技术提供了先进的解决方案。

2. 在科研领域的重要成就
他还参与了专利申请,出版了大量受到学术界肯定的论文,并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会议上做过报告,贡献了一些技术突破,得到了业内和学术界的认可,在金属材料领域建立了自己的声誉。

三、他在行业中所受褒奖
他多次获得来自英国金属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的荣誉奖,是瑞士、德国和英国工程材料学会的终身会员,也是澳大利亚冶金学会和加拿大冶金学会的终身会员。

更重要的是,他曾被英国皇家物理学会和皇家信誉协会授予“研究与商业成就”的特殊荣誉,进一步证明他在金属材料领域的杰出贡献。

四、哈珀·海斯勒对未来的展望
哈珀·海斯勒正在致力于推动未来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和仿生学方向的发展,尤其是在新材料形态的研究,电力和照明行业中的应用。

他将不断改进这些技术,使它们能够更有效地应用于工业界,实现高品质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世界著名材料科学家、我国材料科技界泰斗——师昌绪

世界著名材料科学家、我国材料科技界泰斗——师昌绪

世界著名材料科学家、我国材料科技界泰斗——师昌绪

【期刊名称】《功能材料信息》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师昌绪男,1920年生,河北徐水人。

饮誉海内外的著名金属学与材料学科学家。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092
【相关文献】
1.为我国从材料大国到强国而努力奋斗——深切缅怀材料科学泰斗师昌绪先生 [J], 王方
2.做大做强功能材料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著名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师昌绪先生给(长沙)《七届会》的贺信 [J], 无
3.世界著名材料科学家、我国材料科技界泰斗——师昌绪 [J], 杨亲民
4.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 [J], 聂尊誉;陈浩华;
5.从材料科学家到战略科学家——记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Rinat K. ISLAMGALIEV(乌法国立37 1926 塑性变形处理后的纳米结构金属与合金的强
44 Pierre-Antoine ALBOUY(巴黎第28 1503 凝聚态物质组织和动力学、软物质、物理生物
十一大学)
学交叉、X 射线衍射和散射、聚合物、隔膜、
有机薄膜等
45 Dietmar W. HUTMACHER(澳大利39 2092 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医疗设备和组织工程;
亚昆士兰理工大学)
合金化、材料表征等
41 James R. DURRANT(帝国理工学31 1669 太阳能光化学转换、太阳电池、纳米材料、太
院)
阳能转化为燃料和光催化、柔性电子等
42 Guillermo C. BAZAN(加州大学圣55 2960 可控聚合反应有机金属指示剂、聚烯烃合成与
巴巴拉分校)
控制、有机半导体、共轭高分子聚电解质及其
世界材料科学领域 TOP100科学家 来源: 陈卫娜的日志
依据2000-2010年间所发表研究论文的引用率,汤森路透集团在上月初发布了全球顶尖100 位材料学家榜单。共有15位华人科学家入选,其中榜单前6位均为华人。本期报告以表格的 形式,对这100位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基于 ESI 统计数据,汤森路透集团于3月2日发布了2000-2010年全球顶尖100位材料学家榜 单。依据过去10年中在材料科学领域(基于汤森路透集团 ESI 的学科分类体系)所发表研 究论文(包括 Article 和 Review)的篇均被引次数,这一榜单选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 名材料学家(入选者文章数不低于25篇)。共有15位华人科学家入选这一榜单,其中榜单前 6位均为华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杨培东教授位居第一。
38 Henning SIRRINGHAUS(剑桥大39 学)
2173
自组装有机分子和聚合物电荷传输、有机半导 体显示、电荷运输分子尺度实验技术(电子传 输、光纤光谱仪和扫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针技术)、高分辨率 印刷设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电池
39 Samson A. JENEKHE(华盛顿大27 学)
1490
筛、假形相变、方钠石和沸石
28 Subra SURESH(麻省理工学院) 64 4024 生物细胞和分子纳米力学、纳米材料、微纳压 痕技术
29 Shaik M. ZAKEERUDDIN(瑞士联27 1670 染料光伏电池 邦理工学院洛桑分校)
30 Ray H. BAUGHMAN(德克萨斯大25 1503 纳米材料、光子晶体、铁电材料、材料表征、
学)
子领域的应用
20 段镶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39 2825 纳米材料、器件及其在电子、能源、生物中的 应用。特别是纳米级多组分、多结构、多功能 的异质集成
21 Rachel A. CARUSO(墨尔本大学)27 1948 多孔结构与光电纳米材料、环境化学材料以及 组织工程材料的设计、合成与表征等
6 吴屹影(俄亥俄州立大学)
74 9590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燃料电 催化剂
7 Jan C. HUMMELEN(荷兰格罗宁38 4643 富勒烯化学、光化学、分子材料在光伏技术中
根大学)
应用
8 Alan J. HEEGER(加州大学圣巴巴49 5788 半导体和金属聚合物,主要关注聚合物场效应
软骨、骨移植、三维细胞培养及其临床应用等
46 Anders HAGFELDT(乌普萨拉大26 1385 介孔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主要关注不同类型光
学)
电器件的介孔电极的物理化学表征
47 Dago M. DE LEEUW(荷兰格罗宁32 1704 有机半导体器件 根大学、飞利浦研究实验室)
48 Michael GRÄTZEL(瑞士洛桑联邦52 2763 介观材料中能量和电子转移反应及其在太阳
大学)
物传感器、反蛋白石及大孔材料、密闭生化反
应、空心球、粒子生物测定、药物释放系统等
18 Philippe DUBOIS(比利时蒙斯大36 2628 聚合物和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转
学)
化、加工及应用等
19 Taeghwan HYEON(首尔国立大37 2685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尤其是生物医药和电
件、非破坏性成像方法
13 Stephen R. FORREST(密歇根大25 2417 有机电子、光子集成电路、光子学材料 学)
14 N. Serdar SARICIFTCI(奥地利约74 6444 塑料太阳电池、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
翰开普勒林茨大学)
质、原位光谱电化学、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15 Herbert GLEITER(德国卡尔斯鲁29 2440 纳米晶材料 厄理工学院)
单体及聚合物合成、功能聚合物材料、聚合物 金属催化、气相沉积聚合、聚合物结构和性能 关系、液晶聚合物、碳纳米管、聚合物纳米管、 聚合物纳米纤维、传感器用聚合物、先进聚合 物加工等
37 Ferdi SCHÜTH (德国马普学会煤化学所)
60 3395 无机材料制备与表征,尤其是多相催化,高孔 隙率控制表面材料、纳米结构催化剂;反应研 究包括模型反应、能源相关转换、甲烷活化、 生物质转化、氨催化分解和氢气存储等
理工学院)
能转换系统、光电器件和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49 任志峰(波士顿学院)
37 1963 纳米结构热电材料、热电能源转换;太阳能采 集、碳纳米管、场发射、陶瓷
50 Mark E. THOMPSON (南加州大28 1482 有机光电、有机发光二极管、纳米生物传感器、
学)
生物/非生物界面
51 Andrey L. ROGACH(香港城市大34 1781 胶体半导体(量子点)和金属纳米晶体 学)
22 Galen D. STUCKY(加州大学圣巴72 巴拉分校)
5095
有机/无机界面化学如材料系统的功能分子的 组装;无机物种和表面用于定义生物分子组件 (如跨膜蛋白)和生物系统过程(如血液凝血 级联化学和止血);化学品和燃料的制备;光 催化纳米复合系统以及梯度材料等
23 Igor V. ALEXANDROV(乌法国家38 2555 纯金属、铜合金和复合材料在不同结构层次塑
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等
43 万梅香(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9
1557
导电高聚物微管或纳米管的研究:分子设计和 合成、微管或纳米管的结构表征、制备微管或 纳米管的方法探索,尤其是无模板自组装法、 微管或纳米管的形成机理、微管或纳米管的物 理性能(光、电、磁)与结构关系;电磁功能 材料在电磁屏蔽和隐身技术上的基础和应用 基础研究
表1对这100位材料科学领域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做了简单介绍。
表1材料科学领域 TOP 100科学家的研究方向
排 科学家 名
(所在单位)
文章总被引研究方向 数 次数
1 杨培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36 13900 半导体纳米线、纳米线光子学、纳米线基太阳 电池、太阳能转换为燃料用纳米线、纳米线热 电学、纳米线电池、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等离 子体、低维纳米结构组装、新兴材料和纳米结 构合成和操控、材料化学、无机化学,以及低 维纳米结构在光电等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等
聚合物中的电子、光电、光子现象;共轭聚合 物激发态和基态复合物的形成;高性能,高耐 用的电子和光电子器件有机和高分子材料;人 工合成自组装纳米结构、分子识别功能介观结 构定向大分子自组装等
40 C. SURYANARAYANA(中佛罗里达33 1801 纳米结构材料、非平衡材料加工和性能、机械
大学)
3 黃暄益(台湾清华大学)
34 5439 无机纳米结构控制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物 纳米线、氮化镓空心球、金属氮化物纳米棒、 有机硅薄膜、新型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纳米结 构、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结构自组装等
4 夏幼南(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83 11936 纳米材料合成化学与物理、纳米材料在电学、
拉分校)
管中的栅诱导绝缘体-金属相变,以及低成本
塑料太阳电池。当前研究领域还包括用于探测
具体 DNA 序列、特异性蛋白质以及生物小分
子的生物传感器
9 Oomman K. VARGHESE(宾夕法28 3021 钛基纳米管阵列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
尼亚州立大学)

10 Catherine J. MURPHY(伊利诺伊31 3313 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功能化;基于金纳米棒
学达拉斯分校)
电化学过程及设备
31 Paul W.M. BLOM(荷兰格罗宁根37 2,176 有机半导体物理 大学)
32 Jenny Nelson(帝国理工学院) 31 1821 分子半导体物理及其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33 David J. MOONEY(哈佛大学) 43 2512 生物材料在治疗性血管新生、肌肉骨骼组织的 再生以及癌症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34 邹祖炜(特拉华大学)
33 1915 材料科学、应用力学、纤维复合材料、压电材 料、纳米复合材料
35 Iain MCCULLOCH(帝国理工学院)30 1725 高性能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在开发有机场效应 晶体管和有机光伏器件中的应用
36 Andreas GREINER(德国马尔堡大30 学)
1716
校)
光学催化剂、信息存储、光纤传感器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光学成像
用金纳米笼造影剂、纳米材料集成与智能聚合
物、空间/时间分辨率控释相变材料纳米胶囊、
静电纤维在神经组织工程、药物释放、干细胞、
肌腱、现场修复插入骨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在
提高太阳电池、燃料电池、催化转换器和水分
离设备中的应用
航空技术大学)
性变形过程的实验研究与计算机模拟
24 Nicholas A. KOTOV(密歇根大学)36 2388 纳米技术、复合材料与薄膜、组织工程以及原 子力显微镜的应用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