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4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比例统计表

合集下载

北京市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

北京市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

北京市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
(公共建筑)
说明:
1.所有的文件都必须提交签字盖章的有效纸质文件, 图纸应是经过审查的签字盖章的竣工图蓝图, 相关证明文件须加盖完成单位公章;除特别规定外, 相关的设计内容应有设计施工图作为证明, 单独文本说明文件一般不能起到证明作用.
2.括号中的内容必须包含但不限于此类材料应提供的信息;
3.清单中涉及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均指根据项目实际条件进行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 需提供相应的图纸等支持文件, 并加盖完成单位公章;对于模拟报告, 其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 以及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的介绍。

另外, 模拟报告除需提供打印版本之外, 还应提供模拟过程中的相关电子文件(光盘版).
4.清单中涉及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评价报告指由相关管理机构或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及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正式报告复印件, 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应包括该机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5.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图纸、技术书、竣工图等, 在明确参评范围后, 只需提供与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相关的资料.。

周转材料重复使用率统计表

周转材料重复使用率统计表
1台
100%
98%
15
旗杆11.1m
1根
1根
100%
97%
16
旗杆10m
2根
2根
100%
97%
17
摄像监控系统
8个
8个
98%
95%
备注
统计人:李艳超
统计日期:
时间节点:
开工日期:2016.4.28
备注:对于周转材料的节约和回收利用情况,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按照季度或者工程阶段进行统计分析。
6
套丝机
6台
6台
99%
95%
7
LED塔吊灯
6台
6台
98%
94%
8
围挡
309块
300块
97%
95%
9
活动板房材料
875.5㎡
860㎡
96%
95%
10
钢筋制作棚
2套
2套
97%
94%
11
施工电梯防护棚
3个
3个
100%
96%
12
安全通道防护棚
3个
3个
100%
96%
13
洗车台
1台
1台
100%
98%
14
挡车器
1台
周转材料重复利用率统计表
工程名称:临港国际创业园项目部一再次利用数量
重复使用率
重复使用率目标值
1
定型化防护
1083片
1049片
97%
96%
2
噪声监测仪
1台
1台
100%
98%
3
除尘雾炮机
1台
1台

20160429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表格11浙江省

20160429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表格11浙江省

项目编号: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设计单位:(盖章)设计负责:项目设计:项目校对:项目审核:填表时间: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制2016年5月一、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筑类型□住宅□公建建筑面积m2□新建□改扩建地上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m 建筑容积率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公建节能分类□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形式空调形式项目投资(万元)可达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参照GB/T 50378)□无□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二、关键指标设计汇总指标单位填报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用地面积万m2建筑总面积万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下面积比%透水地面面积比%建筑总能耗tce/a单位面积能耗kWh/m2a节能率%非传统水量m3/a用水总量m3/a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建筑材料总重量t可再循环材料重量t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可再利用材料重量t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B绿地率% 可再生能源总量tce/a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m3/a 建筑生活热水量m3/a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比例%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万kWh/a 建筑用电量万kWh/a 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主要耗能品种及耗能量电能设计总耗量(kWh)燃气种类燃气设计总耗量(Nm3)燃油种类燃油设计总耗量(t)燃煤种类燃煤设计总耗量(t)热力种类热力设计总耗量(t)年能耗设计总量(tce/a)单位面积能耗设计指标(tce/(m2.a))建筑分项能耗耗能系统设计年耗能量(tce/a)分项能耗占总能耗百分比暖通空调系统照明、插座生活热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厨房炊事系统电梯等运输系统其他其他指标说明:三、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四、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简介绿色建筑设计策划项目定位:建设目标:设计方案概述:技术策略:前期调研:应对场地内外可资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调查与利用评估。

表K.0.1 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表

表K.0.1 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表

精心整理表K.0.1项目编号: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设计单位(盖章)设计负责项目设计项目校对项目审核填表时间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二〇一六年五月页脚内容一、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筑类型□住宅✍公建建筑面积m2✍新建□改扩建地上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m 建筑容积率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公建节能分类✍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形式空调形式项目投资(万元)可达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参照GB/T50378)✍无□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二、关键指标设计汇总指标单位填报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用地面积万m2建筑总面积万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下面积比%透水地面面积比%建筑总能耗tce/a单位面积能耗kWh/m2a节能率%非传统水量M3/a用水总量M3/a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建筑材料总重量t可再循环材料重量t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可再利用材料重量t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绿地率% 可再生能源总量tce/a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M3/a 建筑生活热水量M3/a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比例%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万kWh/a 建筑用电量万kWh/a 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主要能耗品种及耗能量变压器总容量(kVA)主要场所照明功率密度值(W/m2)燃气种类燃气设计总耗量(Nm3/h)燃油种类燃油设计总耗量(t/h)燃煤种类燃煤设计总耗量(t/h)热力种类热力设计总耗量(t/h)年能耗设计总量(tce)单位面积能耗设计指标(tce/(m2.a)建筑分项能耗耗能系统设计年耗能量(tce)分项能耗占总能耗百分比暖通空调系统照明、插座生活热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厨房炊事系统电梯等运输系统其他其它指标说明:1kwh=3.6*106J,1tce=29.3*109J,1tce=8.14*103kwh三、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四、绿色设计内容简介绿色设计策划项目定位:建设目标:设计方案概述:技术策略:前期调研:其它:规划设计场地规划及选址情况:场地资源利用情况:用地指标: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出入口公共交通:室外环境(声、热、光、风):场地雨水规划方案:景观绿化等:透水地面:既有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其它:建筑设计被动节能设计策略:适宜的建筑朝向和体形:无障碍设计: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空间合理利用:日照和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围护结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或地方标准填写相关表格)室内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建筑工业化及部品化:延长建筑寿命:其它:结构设计与建建筑结构体系节材策略: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及高强度钢筋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筑材料可循环材料和再生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其它:暖通空调设计属地化室内设计参数:冷热负荷分析计算:空调冷热源:输配系统(供回水系统等):末端系统:通风换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其它:给水排水设计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灌溉:其它:建筑电气设计供配电系统:照明:电气设备节能措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能耗监测系统:其它: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种类应用规模(m2)应用总量(kW)理论年节煤能力(tce)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利用汇总太阳能光诱导土壤源热泵地表水水源热泵(含淡水、海水) 空气能热泵热水系统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其它说明余热废热利用及其他新能源利用汇总余热废热利用及其他新能源种类应用规模(m2)应用总量(kW)理论年节煤能力(tce)排风能量热回收冷凝热回收热电及其他工艺余热废热室外免费能源技术天然采光技术其它说明五、设计创新点、推广价值和综合效益分析项目创新点项目推广价值综合效益分析六、补充设计说明情况。

建筑工程应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表

建筑工程应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表

建筑工程应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表建筑工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伴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重要途径。

为了促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开展,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进行统计是非常必要的。

建筑废弃物统计表是以建筑单位、地区或国家为单位进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的一种工具。

它包括建筑废弃物的类型、数量、收集和利用方式等信息。

通过建筑废弃物统计表,可以了解到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处理方式和资源利用情况,为制定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和提高建筑废弃物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建筑废弃物统计表的编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建筑废弃物的分类进行统一,例如砖瓦混凝土类、木材类、金属类、玻璃类等。

其次,需要统计每个类别的废弃物产生量,可以根据工程规模或单位面积进行统计。

再次,需要统计不同废弃物的收集方式,包括废弃物的暂存、清运和集中处理。

最后,需要统计废弃物的利用方式,如再生利用、回收利用、焚烧利用等。

依据建筑废弃物统计表,可以进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的统计和分析。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了解不同类型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为建筑废弃物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其次,可以了解不同地区或单位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为制定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提供依据。

再次,可以了解不同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方式,为提高建筑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和优化废弃物处理方式提供参考。

最后,可以了解不同废弃物的利用方式,为推动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指导。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表的编制和应用需要建筑单位、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支持和合作。

建筑单位需要统计和报告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处理情况,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和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开展,研究机构需要进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和技术支持。

绿色建筑三星标识项目技术分析与应用

绿色建筑三星标识项目技术分析与应用

1、上海建科院莘庄综合楼基本信息项目地点:上海市闵行区申富路568号认证奖项:绿色建筑创新奖三星级设计主要功能:办公建筑投资单位:咨询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获奖时间:2009年建筑面积:9,990 m²设计单位: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上海建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简介:莘庄综合楼项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申富路568号,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莘庄科技发展园区内。

项目用地面积约2,000m2,建筑面积10,000m2,建筑高度23.7米,地上七层地下一层,建成后的主要功能为上海市建科院在莘庄园区的区域中心。

本次申报范围包括新建综合楼以及对既有生态示范住宅的改造利用。

关键参数节能(%) 61.9 节水(%) N/A二氧化碳减排(吨/年) N/A 热岛强度(℃) N/A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55.8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39.0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N/A 可再利用材料利用率(%) N/A“莘庄综合楼”项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申富路568号,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莘庄科技发展园区内。

项目用地面积约0.2万m2,建筑面积1.0万m2,建筑高度23.7米,地上七层地下一层,建成后的主要功能为上海市建科院在莘庄园区的区域中心。

本次申报范围包括新建综合楼以及对既有生态示范住宅的改造利用。

本项目完整保留既有生态示范住宅,将其改建为接待中心。

基地内绿化选取当地植物,采用屋顶绿化和立面爬藤绿化,地面除车行道外均以复层绿化为主。

墙体采用无机保温砂浆和挤塑聚苯板内保温综合保温措施,窗体采用双层窗活动遮阳和Low-E中空窗等;空调合理分区,采用土壤源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机组以及溶液调湿全热回收型新风机组;采用节能高光效荧光灯和照明分区控制;安装平板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

利用园区既有自建地埋式中水处理系统,回用于冲厕、绿化灌溉和道路浇洒,收集屋面及南立面采光井雨水补充景观水池;采用分区供水、变频供水、节水器具、绿化滴灌等节水措施。

MR4可循环材料模板

MR4可循环材料模板

表1 材料可再循环成分统计表(每月更新)
表1填写说明:
1.表中所填材料总价和可再循环成分总价值为逐月累计值,须结合上月统计表中的纪录进行更新2.无可再循环成分的材料可不计入此表
3.材料总价须经过工料测量单位(QS)确认,且须和区域材料采购得分点中的材料总价一致。

表2 含可再循环成分材料采购登记表
表2填写说明:
1.如采购材料不含可再循环成分,不计入此表格
2.请在表后附上证明文件,并按照顺序编号
证明文件可提交扫描的电子版,文件名须与表中的“证明文件”相对应
图1 玻璃回收成分证明范例。

福建省新版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

福建省新版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

福建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前言为贯彻落实《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制度,编制组依据《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3-118-2014和住建部《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在总结绿色建筑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要点。

本要点按照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分类说明《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各条文的审查要点和审查材料,并在附录A中列表说明。

本要点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学技术处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随时函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学技术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通湖路188号,邮编35000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要点编制组织单位: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本要点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本要点参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市建筑设计院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本要点主要起草人:梁章旋林卫东黄文忠肖剑仁卢文英卓伟陈黄平任彧黄晓冬胡达明张志昆洪声杨施锦华王文奎杨大东林梅英目录1 总则 (3)2 建筑专业 (5)2。

1 节地与室外环境(评价标准第4章) (5)2。

2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标准第5章) (16)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标准第6章) (19)2。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标准第7章) (20)2.5 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第8章) (24)2。

6提高与创新(评价标准第11章) (30)3 结构专业 (34)3。

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标准第7章) (34)3。

2提高与创新(评价标准第11章) (38)4 给排水专业 (40)4。

1 节地与室外环境(评价标准第4章) (40)4。

绿色循环低碳公路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循环低碳公路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精心整理附件三绿色循环低碳公路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关于绿色循环低碳公路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说明》一、指标定义、计算方法1、建设期能耗下降率指标定义:建设期能耗比传统方案能耗下降比例。

考核依据:根据被考核项目建设期间的能耗和排放统计资料进行测算。

2、建设期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指标定义:建设期二氧化碳排放比传统方案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比例。

考核依据:根据被考核项目建设期间的能耗和排放统计资料进行测算。

3、耐久性路面结构使用率指标定义:以“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无结构性的修复和重建,仅需根据表面层损((4(1)使用的沥青类型。

(2)本方案采用的温拌技术。

如果使用了添加剂来降低拌和温度,提供添加剂的名称,添加剂所占比例,添加剂的价格。

(3)整个项目使用的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以吨计)和铺筑面积。

(4)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桩号、质量和铺筑面积。

(5)温拌沥青混合料从拌和仓(拌和站)出料时的拌和温度。

(6)由沥青供应商推荐的沥青拌和温度。

(7)温拌沥青混合料现场拌和照片。

5、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率指标定义:混凝土构造物中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率。

计算方法: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率=高性能混凝土用量/混凝土总用量。

表。

(36再生,(1)现有路面结构的总体积;(2)再利用路面结构的总体积;(3)再利用材料的百分率;(4)再利用的方法介绍。

7、可循环材料使用率指标定义:使用可循环材料作为原材料的替代品的比例。

可通过以下四个选项其中之一来计算选择可循环材料的使用量:(1)仅考虑路面胶结材料。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路面中的水泥或沥青。

不考虑其他材料(如路面中的集料、粒料基层、填料、挡土墙、桥梁、标志或者其他结构等)。

(2)仅考虑热拌沥青混合料(HMA)或水泥混凝土(PCC)路面材料。

包括选项1中的材料以及集料和其他添加剂材料。

不考虑其他材料(如粒料基层、填料、(+等)。

(1-1)式中:a)r nb)w n——每种材料的总重量(根据考虑范围不同,取值不同);c)n——材料种类。

2009年可再生能源统计报表汇总表

2009年可再生能源统计报表汇总表

覆盖范围
万户 1905.1522
9.7322 3.5400 192.7580 61.0960 33.3538 27.6411 8.4089 16.6000 0.0000 24.6090 11.4065 27.5091 50.5064 68.0235 129.6161 174.9630 106.6472 121.1184 15.2528 163.5860 23.0000 52.0746 172.1900 107.4609 106.6665 0.6000 58.1112 70.4366 16.3200 22.7044 29.0000 0.1200 0.1000
数量
个 64756
22 78 4225 2391 1384 931 550 830
0 699 667 2060 1186 1690 4700 7039 4191 3626 598 4748 1040 963 5751 3193 2900
17 2239 3741 1713
906 675
2 1
年末累计
从业人员
表一:管理推广机构情况
乡级 个
9594 31 0
288 456 318 701
0 292
0 192
0 236 235 630 571 532 502
12 540 603
67 324 753 918 802
0 216 249
0 56 70
0 0
合计 人
40106 253 56
1437 1351 2082 1627
472 576 415 799
65 431
0 288
84 364 314 739 730 693 615 147 659 723
90 362 946 1013 961

设备利用率统计分析图表(年度)

设备利用率统计分析图表(年度)
生产管理工具——生产设备管理
设备利用率统计分析图表(年度)
说明:本表格主要用于统计和分析各类设备全年各月的设备利用率,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掌握机器设备全年度的运行情况(包括各类设备利用率比较分析、整体设备 月度利用率趋势分析),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该表中设备利用率计算方式是依据设备运行时间利用率来计算的。(表格中含自动计算公式,分析图将根据数据变化 自动生成和变化,数据为模拟数据。)左图为各类设备年度利用率比较分析图,右图为整体设备全年每月的利用率分析及趋势图。差距值若为负数,自动显示红色予 以警示。
93.75% 160
150 93.75% 160
150 93.75% 160
150 93.75% 160
150 93.75% 160
150 93.75% 160
150 93.75% 1905
1780
81.25% 160
130 81.25% 160
130 81.25% 160
130 81.25% 160
150 93.75% 160
150 93.75% 160
150 93.75% 160
150 93.75% 160
150 93.75% 1900
93.75% 6月
91.41%
160 1280
150 1170
93.75% 7月
91.41%
160 1280
150 1170
93.75% 8月
91.41%
160 1280
130 92.86% 160
150 93.75% 160
150 93.75% 160
150 93.75% 160
150
4
设备D
160
150 93.75% 140

可循环利用材料使用比例计算表

可循环利用材料使用比例计算表
墙体
其他
——
可循环材料
钢材
1139.03
1328.46
钢筋

8.47
木材
1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6
铝合金型材
14.61
门窗
石膏制品
--
门窗玻璃
4.19
门窗
玻璃幕墙
--
其他
——
备注:
1)建筑材料总重量即为表中所有材料重量之和,换算为t(吨)。
2)可再循环利用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C=可再循环利用材料总重量(t)/建筑材料总重量(t)。
可再循环利
建筑材料种类
重量(吨)
建筑材料重量合计(吨)
建筑材料总重量(吨)
可再循环利用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
使用部位
不可循环材料
混凝土
8998.0
11801.73
13130.19
10.11%
全部主体
建筑砂浆
1481.35
全部主体
乳胶漆
--
屋面卷材
57.12
屋面
石材
983.48
基础
砌块
281.78

建筑工程应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表

建筑工程应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表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建筑行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管理建筑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进行统计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建筑工程中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表:1. 总体情况统计a. 建筑废弃物总量统计b.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2. 建筑废弃物总量统计a. 各类建筑废弃物产生量统计b. 各类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统计3.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a.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统计b.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分析4.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案例分析a.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先进案例共享b.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功经验总结5.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法规a.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政策法规解读b.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法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6.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a.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趋势b.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市场发展趋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表是建筑行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建筑工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表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以便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健康发展。

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从建筑废弃物总量、资源化利用率、资源化利用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建筑废弃物管理和利用的现状,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另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量统计表还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为其他建筑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也可以通过对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和应用情况的研究,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落实和推进,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2)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2)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计算书
计算人:
校核人:
日期: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
1、计算概述
. 项目概述
XXXXXX
. 分析依据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 评价方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评分项中采用可再利用材料
和可再循环材料,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住宅建筑中的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6%,
得8 分;达到10% ,得1 0分。

2、公共建筑中的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10%,
得8 分;达到15 %,得1 0分。

2、计算过程
可再循环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钢材、铜等)、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

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钢材重量(kg)+铜材重量(kg)+木材重量(kg)+铝合金型材重量(kg)+石膏制品(kg)+玻璃重量(kg)]/1000
建筑材料总重量即为表中所有材料重量之和,换算为t(吨)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C=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建筑材料总重量(t)
详下表:
结论:经以上计算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评分项条。

得10分。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目标表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目标表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目标表


指标
现状
( 2020年)
目标
(2025
年)
责任部门
1
完善废旧
物资回收
网络
城区回收网点覆盖率
94%
100%
市商务局
2
农村回收网点覆盖率
/
70%
市农业
农村局
3
绿色分拣中心数量
0
4个以上
市商务局
4
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率
100%
100%
市城管局
5
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
范小区
473个
650个
市城管局6Βιβλιοθήκη 再生资源回收骨干龙头企业30家
30家以上
市商务局
7
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53%
60%
市商务局
8
提升废旧
物资加工
利用水平
"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
企业
13家
10家以上
市商务局
9
主要废弁物循环利用率
/
>75%
市发改委
10
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100%
100%
市城管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木材
600
竹材
m2
1120
铝合金型材
m2
2900
m2
石膏制品
/
/
门窗玻璃
m2
2500
玻璃幕墙
m2
2600
备注:
(1)可再循环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钢材、钢等)、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
(2)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铝材重量(kg)+钢材重量(kg)+木材重量(kg)+铝合金型材重量(kg)+石膏重量(kg)+玻璃重量(kg)}/1000;
(3)建筑材料总重量即为表中所有材料之和,换算为t(吨);
(4)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C=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建筑材料总重量(t);
公司
年月日
附表4可再循环材料利用比例统计表
项目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
建筑材料种类
体积(m3)
密度(kg/m3)
重量(kg)
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
不可循环
混凝土
2600
建筑砂浆
2000
乳胶漆
15
屋面卷材
960
石材
2600
砌块
700
可循环
钢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