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好通背拳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练好通背拳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如何练好通背拳
武术是徒手或使用兵器,通过各种攻防格斗动作达到制敌获胜的技术,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六大国粹之一。
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先贤们在不断习练和对敌技击的过程中,总结出适合自己先天条件的武术特征,这些特征是通过不同的拳理、技法和劲力特点表现出来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武术流派。
本人自幼师从“燕北大侠”修剑痴入室弟子王耀庭先生习练五行通背拳,经恩师口传手授,自己刻苦习练至今近五十年,对五行通背拳略窥门径。现将自己对五行通背拳的粗浅理解,亦即如何练好五行通背拳,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初学五行通背拳者参考。
要想学好练好武术,首重师承。“明师出高徒”,“师父不明徒弟拙”这些拳谚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所谓明师者,不是名气大,必须对他习练的拳种的拳理、拳法、技法、劲力都能比较全面的掌握,不但口中能说出来,而且在实际对抗中能演练出来。有些人虽然名气很大,他不是真打实战出来的,而是靠炒作忽悠出来的,告诉徒弟他师父如何厉害,他对师父如何好,师父把绝招教给他了等等。武术本身并无绝招,只是有的前辈把某一招式练得精纯,与人动手有独到之处,每击必中,被称为绝招。如形意拳前辈郭云深先生“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是人皆尽知的事。试问练形意拳者谁不会崩拳呢?只是没有郭云深先生用得巧妙罢了,所以我们称之为明师而不称为名师。
有些人好为人师,自己练了一两年就开始教徒弟了,开始尚可,等徒弟练到一定程度,提出一些问题他解释不了,徒弟一看跟他学不到东西则另跟别人学了,他对此还很不高兴,岂不知要想给徒弟一杯水,你自己起码得有一桶水,否则,不足以为人师也。还有一种师父,虽然自己功夫了得,就是保守,不肯教给徒弟。一九七二年外地某武师到大连出差,在劳动公园遇到我师兄王庭宽,在切磋时被我师兄用补手拍掌击败,遂请求王庭宽带他到我师父家拜访。等到我师父家见我师父正患肺心病,坐在椅子上气管发出哮喘声,便心生不服,但口中说的很客气,抱好架势问我师父怎么破?我师父首用转还劈山劈
在其前胸将其劈倒在地,待其起来后又问:“通背拳是否有腿,怎么用?”被我师父用反撞腿将其迎面骨踢下一块皮来,出了不少血,使其心服口服。
过了些日子,正好赶上我从瓦房店回大连,在我师父家与其相遇,我时年二十五岁,身高一米五八,体重九十二市斤,戴三百度近视镜。他当年四十七岁,身材虽不算高大,但体力很好,练拳已二十五年,他为了找回面子,提出与我较艺,其五战皆北,且都是一招致败。他见自己被我这样身材瘦弱之人轻易击败,对通背拳的技法佩服得五体投地,遂拜在我师父门下改学通背拳。据说他原来的师父在当地名气很大,他与其师父在花园动手过招时,一搭手便被其师父一下子抛了起来打在花围子里,出来后问其师:“这是怎么回事?”其师回答:“这是功夫。”就是不告诉他进口在哪里,这个劲是怎么发出来的。其师可称为明师了,只是因为保守,贻误徒弟一生,这是武术的一种悲哀,跟这样的明师同样是学不到真功夫的。
师父有了,徒弟应该怎样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刻苦操练,用心思维,不怕挨打。以通背拳为例,通背拳有三大组成部分:招式(包括手,眼,身法,步)、内力和铁砂掌。这三大组成部分,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在招式练习中,不必贪多求广,好的拳种在编创之初,招式并不多,多则失真。正如王芗斋先生评论太极拳:该拳原为三拳,又名“老三刀”,王宗岳先生改为“十三式”,又一变而为百四五十式之多,此失真之一大原因也。其他拳种亦然。有些师父为了生计,吸引学员,还编了许多只求华美,不讲实用的套路,致使武术变成舞术。
我师父对通背拳有一形象比喻,说通背拳好比一棵树,刚出土就发出二个芽,即伸肩和摇膀子(外地亦有称为吊带和晃根者),长大后发出五个大杈,即摔、拍、穿、劈、钻五掌,亦称五大操法,此即是通背拳之本源。在五个大杈上发出许多小杈,即所谓一百零八掌,这是五大操法演变而成,且不可为此所迷,树尖则是返本还原,还是伸肩。
想当年我师父开馆授徒时,对徒弟要求甚严,只求实用,不尚套路,他说:“徒弟满街走,带着师父一双手。”必须让徒弟们都学上真功夫,他才能得到社会上的认可。徒弟一招不练到纯熟绝不往下教第二招。教完伸肩、摇膀子和五大操法后,大约需要半年时间,让徒弟们开始打三环炮(亦称三合炮),三环炮是固定三下(即群捉、拍掌、中拳),二人对打,一进一退,此乃过渡阶段,三环炮打两三个月以后改打散手,即用你之所学招式二人对打。
我师父拳房教散打在大连是最出名的,现举二例,略见一斑:我师兄崔洪诰一中拳将我另一师兄打得当时休克,师兄王家声一反撞腿将对手迎面骨踢去很大一块皮,到医院包扎时对大夫说到海边钓鱼,上船时脚下发滑被船帮子撸的,开了诊断书在家休息半个多月才能上班,由此可见,师兄弟之间打的多么激烈,而且不分量级,不戴任何护具。我当年十八岁,上述那样的体格也得和身高一米八多的师兄弟打,也得和在零工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师兄弟打,被打得鼻青脸肿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被打时除了疼痛难忍外,而且面子上也觉得难堪,所以才更激发自己,狠下功夫,而且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什么挨打除了身体条件外手眼身法步缺欠在哪里怎样才能跟上去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有一些在别的拳坊练过的人听说王耀庭拳坊专门讲打,想到我师父拳坊来学散打,呆了几天大部分人抗不住打又都回去了,说:“这不是练武,简直就是在拼命。”而且这种打法是天天打,二个徒弟对打时师父在旁边坐着给指点:步应该如何进,手应该如何管,另一手应该如何打,如何变化。如果其中有一个徒弟不敢使劲打,师父也不吭声,拿起剑板子(他身边放一把木头剑,我们称之为剑板子)就打你,你就不得不猛冲猛打。每天练完打,打完再练,师父在旁边指点,日子久了你自然而然就会打了。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对打呢?对打的用意就是“去三慌,找进口”。不常打的人在和别人对打时,别人的手离你尚有一段距离,你就会闭眼转脸,心中发慌,手忙脚乱,这就是三慌(眼慌,手慌,心慌),而你要进攻别人时,手脚亦不听你使唤,对方抱式一站,你竟不知如何进步,如何进手。打常了你自己与人动手时,自然神定气闲,敌一动,自己手眼身步法同时动作,靠近对方将其击倒。当然,在室外与敌动手时,还要懂得抢地势,避三光,在此不多述。
纵观一些武术赛事,有许多运动员在台下练得很好,动作到位,劲力也符合本门的发劲原理,可是上台一打和自己练得完全是二码事,打手不清,接手不明,大多是靠体力和对方搂抱摔打,乱成一团,究其原因就是平时训练时缺乏经常散打之故也。
当散手打得比较纯熟后,就可以练铁砂掌了,在通背拳三大组成部分中铁砂掌是最容易练的。将钢球放在蓬布袋里,放在一个方凳上,用手反正拍打、砍、戳,练完后将双手放在加热的药盆中洗烫,以免使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受伤,年老后两手发抖。只要你不怕疼,这样长期操练,增加了骨密度和硬度,与人动手时能大大增加打击力度。我师伯刘恩泉,与人动手较艺时对方中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