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建筑特征

合集下载

云南特色民居:干栏式系列之拉祜族的“木掌楼”

云南特色民居:干栏式系列之拉祜族的“木掌楼”

云南特色民居:干栏式系列之拉祜族的“木掌楼”
拉祜族民居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海拔1000 米上下的亚热带地区。

面对连绵起伏的大山,拉祜人习惯择山而居。

村寨都建在树茂林密的山头和山腰,房屋坐落于茂竹丛林之中,耕地也在周围。

因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处西双版纳和孟连之间,建在缓坡地带的拉祜族民居吸收了傣族竹楼的建筑风格。

屋顶盖瓦,斜坡大而长,屋脊连接灵活,有“丁”字插脊的,也有直接拐角相连的,都有晒台,设固定木板梯上下,楼下放杂物、关养牲畜。

寨子建在小山脚下的山坡上,被称为“干栏式建筑”的竹楼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拉祜族“木掌房”是采用粗实的木料搭建框架,再用木板或圆木栅围四周,屋顶用草遮盖。

民居一般分上下两层,下层用来拴牲口或堆放生产用具,上层才是人居住。

上层一般分里外两间,木碓、杵臼、干磨、簸箕、水缸、箩筐、粮食等物都放在外间。

里间中间有一个常年不熄的火塘,火塘周围是很光滑的竹篾,全家老小的垫盖就叠放在竹篾毯上。

“木掌房”取材容易,建造方便,正是低热山区居民游动居住的适宜形式。

云南少数民族住房情况

云南少数民族住房情况

xx少数民族住房情况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显得多姿多彩。

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

云南各地的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特点,同一地区居住的不同民族的建筑各有千秋,不同地区同一民族的建筑也大不相同。

云南的少数民族建筑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等特点。

从建筑样式来说更是丰富多彩:有平顶的,例如哈尼族的“土掌房”;有吊脚的,例如傣族、景颇族的“竹楼”;有分层的,例如傈僳族的“木楞房”等,建筑原料基本都是就近取材。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和风俗习惯,他们传承着民族特色,但作为建筑,又更多受地理条件、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的影响,这使得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产生了相互交叉的复杂关系。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建筑样式,住房类型都是统一的,沿袭自己民族几千年来的风格;在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各少数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由此衍生出许多新的建筑样式。

此外,少数民族建筑随汉文化的传入而不断改变。

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本民族的生活习俗,逐步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特有的民居建筑。

另一方面,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建筑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几千年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

所以,现在我省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住房仍保留着传统的建筑样式,部分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加之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建起了和汉族相同的平顶式楼房,但仍然保持着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总之,目前云南少数民族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样式更加实用美观,居住环境更加宜人。

(一)彝族云南的彝族人口众多、分布较广,基本上各县市都有分布,尤以楚雄、红河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比较集中。

彝族不同支系、不同地区的民居样式各不相同,与当地的居住现状密切相关。

彝族的村寨多选在地势险要的高地、斜坡或靠近河谷的向阳坡地,彝族的住房大多是土木结构,低矮无窗,阴暗而潮湿。

拉祜族建筑文化的变迁

拉祜族建筑文化的变迁

拉祜族建筑文化的变迁拉祜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建筑文化的变迁与拉祜族的历史、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和现代变革几个方面介绍拉祜族建筑文化的演变过程。

一、历史背景拉祜族起源于云南省怒江、德宏和西双版纳等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清朝时期,拉祜族地区是滇西宣慰使司的一部分。

20世纪前期,拉祜族地区曾经历大大小小的战争和动荡,建筑文化也受到了影响。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拉祜族地区的建筑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建筑形式拉祜族的传统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原始住所和宗教建筑两类。

原始住所包括茅草房、木结构房和石结构房等,这些建筑形式继承了拉祜族的传统民居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拉祜族建筑文化。

宗教建筑包括寺庙、塔楼和宗教活动场所等,这些建筑形式体现了拉祜族信仰和文化传承的特点。

三、建筑材料拉祜族的建筑材料主要有竹、木、石、泥、茅草等,这些材料在拉祜族地区自然环境和文化传承的影响下发展成了独特的建筑材料系统。

其中,竹和木是拉祜族建筑的主要材料,经过数百年的涵养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拉祜族建筑风格。

四、现代变革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拉祜族的传统建筑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化建筑。

然而,一些拉祜族人仍然坚持传统建筑风格,通过改善村庄环境、维护传统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等方式来弘扬和传承拉祜族的历史和文化。

综上所述,拉祜族建筑文化的变迁与民族历史、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需要以多种方式和形式保护和传承拉祜族的传统建筑文化,以保持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介绍拉祜族的演讲稿

介绍拉祜族的演讲稿

介绍拉祜族的演讲稿
尊敬的听众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我国独特的少数民族——拉祜族。

拉祜族,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地区,相邻的缅甸、老挝、泰国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拉祜族总人口数为485966人。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拉祜族人已经改用汉语为交流语言。

在文字方面,拉祜族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但因种种原因,现在一般使用汉字。

拉祜族的音乐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

他们的传统乐器有芦笙、三弦、二胡、笛子等,其中最为常见的芦笙舞在各种节日和庆典中都会表演,它轻盈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音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服饰方面,拉祜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男性传统服装包括白色的长袍、坎肩、斗篷等,而女性则穿着色彩鲜艳的紧身小棉袄、大围裙等。

无论男女,他们都会佩戴银饰和珠宝,这些饰物既是装饰,也是身份的象征。

拉祜族的建筑风格也很有特色,传统的竹楼是他们的居住形式之一,这种建筑以竹子为原料,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用来饲养家禽或存放杂物。

在饮食习惯方面,拉祜族喜欢吃糯米饭和苞谷酒。

他们还喜欢吸烟斗和嚼烟草。

总的来说,拉祜族是一个富有独特魅力的民族,他们的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欣赏。

希望我的介绍能让大家对拉祜族有更深入的了解。

谢谢大家!。

拉祜族

拉祜族

拉祜族文章点击数:1263 创建时间:2013年01月29日来源:云南民族网【打印文章】拉祜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截止2011年底,拉祜族有47.86万人,占云南省人口总数的1.03%(摘自《云南统计年鉴2012》),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思茅、临沧两个地区。

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

此外,在澜沧江以东的景东、镇沅、景谷、金平、江城等县以及澜沧江以西的景洪和勐海等县也有少量拉祜族人民居住。

拉祜族渊源于古代号“东方大族”的氐羌后裔,古代拉祜族最早生活在甘肃青海地区。

历史上,曾有古羌人的部分支系向南迁徙,进入今云南境内,分布在金沙江南岸地带,秦汉时期,活动于洱海地区的彝语支各族体被泛称为“昆明夷”,其中便含有拉祜族的先民。

宋代时拉祜族聚居在洱海南部的巍山、弥渡之间,宋末时拉祜族分两路迁至临沧和景东以南一带。

明清时一部分迁到了今天的云南省澜沧江两岸以及元江沿岸。

迁徙中,走得最远的,已越过边境,到达中南半岛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地的山区。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它是与彝语、僳僳语、纳西语、哈尼语并列的一种独立语言,分为拉祜西、拉祜纳两种方言。

两大方言在语言、词汇上虽有差异,但两种方言可以互相通话。

拉祜族在历史上原本没有文字,曾以木刻记事,结绳记数。

在二十世纪初,外国的传教士来到了拉祜族居住的地区,他们为了便于传教,曾用拉丁字母创制了一套拉祜文。

这套拉祜文很不科学,因而也未能广泛传播。

到解放前夕,懂得这种拉祜文的人很少。

解放后,对原有的拉丁文字进行了改革,制定了以拉祜纳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县的勐朗坝、东回一带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新拉祜文。

现在,拉祜语和汉语,拉祜文和汉文,是澜沧县的通行语言和文字。

拉祜族的宗教信仰有原始信仰、大乘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

拉祜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是万物有灵,多神拜物,对拉祜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影响最为广泛。

清朝初年,大乘佛教传入澜沧江拉祜族居住区后,佛教逐渐取代了原始宗教的位置,成为与政治结合的宗教思想。

最新-拉祜族建筑文化的变迁 精品

最新-拉祜族建筑文化的变迁 精品

拉祜族建筑文化的变迁一、前言拉祜族属于古氐羌遗裔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普洱市、临沧市、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2010年全国拉祜族总人口有475023人。

云南的拉祜族大部分居住在远离城镇海拔较高的崇山峻岭之中,因此房屋建筑形成了其固有的特点。

佐扩村隶属于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拉祜族乡,是一个佤族、拉祜族混居的行政村,地处力所拉祜族乡东南边,距乡人民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县城36公里。

东邻勐梭镇,南邻翁嘎科乡,西邻力所村,北邻王雅村,辖佐扩、南约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南约是佐扩村唯一一个拉祜族自然村,坐落在背山朝阳的山坡上,有80多户,373口人,其传统民居建筑因地就势,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形成了干栏式建筑风格。

干栏式民居建筑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干栏一词源于古代南蛮对其住房的自称,到南北朝时期才在史籍中出现,是人类巢居的延伸,干栏又称干阑、杆栏、高栏、葛栏等。

任何建筑,不论是原始的还是现代的,哪怕是一片土墙,一个简易的茅棚,都是对一定自然空间的人为占有、分割和改造利用。

穴居和巢居的出现,作为最早的人为居住形式,确立了一种‘人工造作’的空间秩序。

后来的建筑形式无论如何变化,皆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对空间复制、移植和创造的结果。

据拉祜族老人讲,远古时候,拉祜族先民学鼠类动物安窝,住在穴洞里,后来又学鸟类安窝,安在树上,但是慢慢地发现,住在树上虽然很安全,但是活动不方便。

由此可以证明,拉祜族先民有过穴居或巢居的历史。

南约寨拉祜族民居建筑文化是典型的拉祜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结果,其地理位置处于十分边远的农村山区,作为研究拉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变迁的调查点最适宜不过。

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

最近二十年来,由于拉祜族自身内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外部建筑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建筑样式发生了急剧的变迁,这种变迁体现在建筑材质、建筑外型及内部结构、功能等方面。

云南拉祜族传统聚落“卡”形态特征分析

云南拉祜族传统聚落“卡”形态特征分析

官方网站 71引言 拉祜族作为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

拉祜族“卡”是由拉祜族语音译而来,具有村寨、聚落的含义。

杨鹤书是早期研究拉祜族社会体制与形态的学者,他在《略论拉祜族的母权制及其向父权制的过渡》中指出,在解放前,拉祜族聚落内部依然存在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的社会残余[1]。

可见,古代的拉祜族从原始社会群体开始发展,经历了母系氏族组织[本文引用格式]刘雄强,杨大禹. 云南拉祜族传统聚落“卡”形态特征分析[J]. 南方建筑,2021(2):71-76摘要 拉祜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拉祜语“卡”是村寨(聚落)的意思,“卡”作为拉祜族特有的乡村聚落,展现了拉祜族各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

“卡”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值得研究与保护的传统聚落。

目前保存较为完整和集中的拉祜族传统聚落“卡”主要位于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内。

选取澜沧地区的拉祜族传统聚落“卡”作为研究对象,从形态的角度切入,分析其自然人文环境并追溯“卡”形态特征的成因,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出团状内向型、带状延展型和枝状组合型三种类型的传统聚落“卡”形态特征,并详尽分析其聚落空间形态内的构成要素。

以期在当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内容。

关键词 拉祜族;传统聚落;形态特征ABSTRACT The Lahu ethnic group is a unique minority in Yunnan Province. In the Lahu language, "ka" means village (settlement). As a unique rural settlement of the Lahu ethnic group, the "ka" show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economic form of the Lahu people during each historical period. The Lahu "ka", which are now relatively complete and concentrated,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Lancang Lahu Autonomous County, Yunnan. The article selects the Lahu "ka" in the Lancang area for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phology, analyzing its natural human environment and tracing the causes of the "ka" morphological features. The study summarizes the three types of the "ka" settlemen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ward-looking, strip-like, and branch-like combination through both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in the spatial form of the settlement. The goal i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and content for studying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ethnic minority villag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KEY WORDS Lahu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settlem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68019):历史文化村镇遗产及其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与示范。

总结不同地域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结不同地域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结不同地域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B132游诚摘要:气候是影响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下,应有不同的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即适应气候的地域技术。

本文将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简单举例说明气候对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地域气候引言:建筑,最初不过是庇护人类活动的掩体。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建筑呈现为秩序化、习俗化的空间形态,并且把各个时代的工巧匠心凝聚其中,以至在古典美学里被看作造型艺术之首。

建筑由此而成了保存文化史迹最完整的载体。

众所周知,某一地域建筑的特征与该地方的气候、地形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现在我们主要就建筑与气候的关系进行讨论。

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降水降雪量、温度、光照、风、相对湿度和南北差异对建筑特点的影响。

一.降雨降雪量对建筑的影响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

我国云南傣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的竹楼,颇具特色。

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潮湿,竹楼多采用歇山式屋顶,坡度陡,达45°~50°;下部架空以利通风隔潮,室内设有火塘以驱风湿。

我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既利于行人避雨,又能遮阳。

湘、桂、黔交界地区侗族的风雨桥、廊桥亦是如此。

降雨少的地区,屋面一般较平,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屋面极少用瓦,有些地方甚至无顶,如撒哈拉地区。

我国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缓,一般只是在椽子上铺上织就的芦席、稻草或包谷秆,上抹泥浆一层,再铺干土一层,最后用麦秸拌泥抹平就行了。

宁夏虽然也用瓦,但却只有仰瓦而无复瓦。

这类房屋的防雨功能较差。

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关系到屋面、地面和地下排水系统的设计;另外,雨水通过墙壁上的缝隙向室内渗透时导致墙体内部发潮,从而降低热工性能;会使屋面油毡鼓泡、变形、裂缝,造成渗漏,会使墙面出现斑迹,影响美观,甚至使面层剥落的损坏。

降水多的地方,植被繁盛,建筑材料多为竹木;降水少的地方,植被稀疏,建筑多用土石;降雪量大的地方,雪甚至也是建筑材料,如爱斯基摩人的雪屋。

拉祜族习俗简介 拉祜族人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

拉祜族习俗简介 拉祜族人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拉祜族习俗简介拉祜族人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导语:(一)饮食食物分生食和熟食两种。

熟食主要是烤和煮。

过去和现在均有吃烤肉的习惯,用两根竹棍把涂有盐和香料的肉夹在中间,放在火塘边慢慢烤(一)饮食食物分生食和熟食两种。

熟食主要是烤和煮。

过去和现在均有吃烤肉的习惯,用两根竹棍把涂有盐和香料的肉夹在中间,放在火塘边慢慢烤黄、烤香、烤脆后吃。

玉米和旱谷都用木杵臼舂捣。

1949年前只是个别人家有锅和甑子,煮食物都用竹筒,把大米或玉米面加适量的水放人竹筒内,再用树叶塞紧筒口后放在火上烧,烧熟破开竹筒食用。

现在只是出山用竹筒烧煮,在家都普遍用铁锅、铝锅和木甑子来做饭做菜。

主食玉米还有特殊的吃法,即将玉米舂去表皮,浸泡半天左右,捞出晾干后再捣成面,然后蒸成糕。

男女老少习贯饮酒。

每个家庭每年都要用玉米和野果作原料酿酒。

凡遇节庆或亲友相访,必开怀畅饮,大醉方休。

无种植蔬菜的习惯,山野之中的植物,只要无毒无怪味,则随手采来佐餐。

(二)服饰拉祜族会纺织的人很少,在老林生活时,常用猎物向哈尼族换破旧衣服穿。

出林定居后,向哈尼族、傣族学习纺线织布,缝制衣服、现时,男子穿哈尼族武蓝色或青色对襟短衫,下穿宽筒长裤。

妇女衣饰有别,拉祜西是黑色右襟长袍,袖口、衣边均镶有各色布条花边,有的在衣襟上再镶饰贝壳;拉祜纳穿黑蓝色右襟短衫,裤脚镶二、三条色布花边。

无论何支,均普遍将长发编成辫子后盘束于顶。

已婚妇女用色布或染色编藤作发箍,箍上钉有银泡。

未婚姑娘用各色毛线编成发箍勒在头上。

比较富裕者也有戴耳环、项因、戒指、手镯等银器和彩色料珠的。

男子留短发,中老年包黑布包头,年轻的普遍戴有沿的圆形帽。

进人80年代以后,青壮年的穿着生活常识分享。

拉祜族的民居建筑的简介及特色

拉祜族的民居建筑的简介及特色

拉祜族的民居建筑的简介及特色房子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因为环境不同建筑物的形状也不同。

在黄土高原人们的房子也以建筑而且防风沙为主,地震频发的地区房子也以低矮和坚固为主。

当然,民族建筑也有民族建筑的特色。

你想知道拉祜族的民居建筑的特色吗?拉祜族传统房屋建筑形式是竹木结构的木桩斜顶楼房,有方形及椭圆形两种。

房屋大小不一,陈设简单,起居饮食都在一处。

困火搪而眠,许多贫苦农民无被盖,垫竹篱,盖蓑衣,烧火取暖。

与汉族、彝族杂居或毗邻而居的拉祜族,通常采用土掌房或竹木结构的低矮草房,建于向阳的平坡上,贫户一般不开窗,不分间,一家数代分床同宿,床临火塘四周,以便夜寒取暖,居室十分简易。

此外,在澜沧县原糯福区一带,民主改革前尚保留着大家庭公社集体居住的大房子。

大房子为竹木结构木桩的双斜面长形草房,一般的长十八至二十米,宽八至十四米,内分成若于间,供各个个体家庭居住,多达一百三十余人,居室外设有各户火塘。

此种大房子,大多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随着家庭公社曲解体而消失。

拉祜语中的“底页”,意为一个大家,实际上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共同生产劳动、共同消费的大家庭公社。

大房子,便是大家庭公社成员共同居住的住房。

在新中国建立之时,西双版纳州拉祜族的拉祜纳支系,还普遍保留着拉祜语称为“底页”的大家庭公社。

拉祜纳聚居的自然村内的住房,多是占地近百平方米的大长房。

大家庭公社成员共居的大房子,是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以栗木为柱,圆木为房梁,苦竹做椽,茅草盖顶,竹笆隔墙。

大房子呈长方形,高七八米,面积几十平方米或百余平方米不等。

人丁兴旺的底页,大房子显得很长,人少的底页,大房子的面积相对较小。

大房子的楼室距地约1.5米左右,四周围有栅栏,用于关猪、鸡,堆杂物、柴禾。

楼门有开在长房两端的,有开在长房向阳一侧正中间的,门前搭架着可供两人并排上下的宽木梯。

楼室内不开窗户,有的是中间设一条走廊,两则是用竹篱隔成小间的居室,居室门口是火塘。

传统民居专题

传统民居专题

B. 石磙碾窑顶
C. 院内多建门
D. 洞内贴窗花
1.【答案】A 【解析】“下沉式窑洞”对外挖涵洞,院内挖深井两种方式来解决排水问题,所以每户 “下沉式窑洞”建造时最必不可少的设施是水井。 故选:A。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简称地窑,主要分布在黄土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 地挖一个方形的地坑,然后再向四壁开凿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 本题以“某下沉式窑洞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利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下沉式窑洞”占地面积较大,因为在地下,通风条件差,所以逐渐被遗弃。 故选:B。 抓材料中的关键:“下沉式窑洞”是指在平坦的地面上向下挖深6-7米、长宽12-15米的土 坑做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窑洞。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 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城市布局因素的相关知识。 3.【答案】B 【解析】石磙碾窑顶是指窑洞上边的地面每年必须用石磙碾几次,这样才能保证雨水不 渗透到窑洞里,是延长“地坑式窑洞”寿命的措施。 故选:B。
(2019湖北八市联考)“下沉式窑洞”是指在平坦的地面上向下挖深 6 ~7 米、长宽 12 ~15 米的土坑做院子,然 后在坑的四壁挖窑洞 。在工业 文明的冲击下逐渐被 人们遗弃 ,受原生绿色建筑思想 的影响,现又被 人们重视和保护。读我国黄土高原“ 某下沉式窑洞景观图”( 图 1), 完成 1~3 题。
3.与安徽、陕西等地山区相比,云南纬度低,夏季太阳高度角更大,天井 更小是为了挡住太阳大高度角的强光直射。故选D。
有些地方为了防御严寒或暑季纳凉,将房子修建成半地穴式。(如陕西“地坑 院”、冰屋)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 圈房檐 ,房檐上砌一圈矮 墙(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 内,在地面活动的安全)。 地坑院内地面四周砌一圈 青砖(防渗),院心挖坑 井(积蓄雨水,污水排 渗)。门洞设圆拱和高窗 (便于采光),屋内设火 炕(除湿保暖)。

西双版纳的建筑

西双版纳的建筑

西双版纳的建筑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美丽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迷人的小城市中,建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展示了古老和现代文化的交汇点。

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西双版纳建筑的特点和背后的故事。

首先,西双版纳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多个文化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傣族、景颇族和拉祜族的传统建筑风格。

傣族建筑以其独特的木柱、斗拱和雕刻技艺而闻名,这些特点都源于傣族民俗和宗教信仰。

傣族建筑物通常采用木结构,拥有宽敞的起居空间和精美的细节装饰。

而景颇族的建筑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自然环境的融合,他们通常使用竹子和土坯作为建筑材料,建造简约而坚固的房屋。

拉祜族则借鉴了傣族和景颇族的建筑特点,创造出了独具风格的木结构建筑。

其次,西双版纳的建筑不仅反映了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反映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

西双版纳位于热带地区,气候湿热,降雨充沛。

因此,当地的建筑物普遍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防雨能力。

建筑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创造出了一系列适应热带气候的建筑设计和技术。

例如,建筑物通常具有高耸的屋顶,倾斜的角度和宽大的檐口,以使雨水迅速排出,并保持室内凉爽。

同时,建筑的空间布局也注重通风和自然采光,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与此同时,西双版纳的建筑也对现代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一些现代建筑的元素已经被引入在当地。

高楼大厦、豪华酒店和购物中心等现代建筑,成为西双版纳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然而,当地政府和建筑师们也积极努力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风格,以确保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不被淡忘。

除了俗世的建筑,西双版纳的寺庙也是该地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有“佛教王国”之称的西双版纳,拥有众多庙宇和寺院。

这些寺庙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精髓,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寺庙建筑风格通常简洁而典雅,展现了佛教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

主要的寺庙也成为了傣族、景颇族和拉祜族等民族举办传统节日和活动的场所。

拉祜族的桃花源

拉祜族的桃花源

拉祜族的桃花源
田捷砚
【期刊名称】《华夏人文地理》
【年(卷),期】2005()5
【摘要】当我在空中俯瞰云南省思茅市孟连县南雅乡时.一下子就被当地拉祜族的民居吸引了。

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盖羌人的一支。

照片中的棕褐色三角形屋顶.体现了他们建筑的典型风格。

因为生活在湿热地带.拉祜族人在建筑房屋时,大多是用茅草、竹子、木材搭建成双斜面竹楼。

【总页数】2页(P18-19)
【关键词】拉祜族;桃花源;孟连县;思茅市;云南省;三角形;建筑;羌人
【作者】田捷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358;G633.33
【相关文献】
1.拉祜族苦聪人的结婚难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以镇沅县拉祜族苦聪人为例 [J], 高龙
2.拉祜族民族认同的表达路径——以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为例 [J], 杨云燕
3.拉祜族拉祜汉双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为例[J], 何文贵;
4.拉祜族拉祜汉双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为例[J], 何文贵;
5.拉祜族的民族文化传媒化——以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 [J], 王艺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拉祜族建筑特征

拉祜族建筑特征

拉祜族民居特点4.1拉祜族木掌房民居澜沧、孟连、勐海一带,气候温热潮湿,其住房是利用自然资源的竹、木、草、藤等,建成干栏式住屋。

上层住人,下层关养牲畜和存放杂物、舂米等。

平面一般近似长方形,楼层低矮,被深深的出檐遮盖着,远望只见一根根木柱上,架着甚为硕大的黄色草顶,淳朴自然,不加装饰,颇有田园风光的韵味。

1)分布拉祜族木掌房民居分布于云南临沧县、澜沧县、孟连县、勐海县等地。

2)形制拉祜语称“木掌楼”为“左课叶”,房屋大都建在山区坡地上,底层架空的高度约在1米左右,亦算是矮脚干栏民居形式之一(图4.1—1)。

正如当地拉祜族民歌中所唱的那样:“小小掌楼四个角,大门朝着太阳开”。

在“木掌楼”东边山墙处,经常设一个宽度约1米左右的晒台,叫“古塔”。

每当人们回家时,先由独木梯上到晒台上,用水冲洗干净脚上的泥土后再进屋。

屋分前后两间,前间较小,叫“切骂郭”,安有木臼。

这种木臼很特殊,口在楼面以上,脚在楼面以下,很好使用,舂米时又不会引起楼面震动。

后间为火塘间“阿扎”,全家做饭、起居、睡眠都在这里进行(图4.1—2)。

另有一种“大房子”,椭圆形草顶屋盖。

楼层室内两侧用篱笆或木板分隔成向内开放若干小隔间,供小家庭居住。

中间有宽敞的通道,其上设若干个火塘(图4.1—3)。

如此多的入口,冬季全体成员相聚时居住较为拥挤,但因各小家庭半年以上的生产时间,都分散居住在稻田地边的“班考”里,农闲时才返回“大房子”居住。

因此,“大房子”似乎变成了临时居住的公共场所。

而这种“大房子”也反映了一种比较原始的生活状态。

3)建造 拉祜族木掌楼的梁柱受力体系较简单,大构件用榫卯接,其余的用竹篾绑扎。

屋盖共用桁条5或7根,其中部的三或五根,置于两支点的三或五架梁上,边部两根桁条则直接放置在檐墙上,此两条桁条与中部的梁架无联系措施,自呈纵向承重系统。

因此,屋盖承重体系构成中部和两边分别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尚未形成完整的横向木屋架图4.1—1 拉祜族木掌房远眺 图片来源:杨大禹《云南民居》p79图4.1—2 拉祜族木掌典型平面 图片来源:杨大禹 《云南民居》p79结构体系。

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摘要通过对地理环境诸因素的分析,从降水、气温、光照、风4个角度入手,阐述了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分析了各地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并且考虑了气候条件的重要性。

为利用气候创造出实用、安全、舒适、美观的现代建筑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气候;建筑;建筑特征;气候条件人类的发展进化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自然气候条件的差异,对不同区域的建筑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建筑是人类适应自然气候的产物,建筑的万千变化是气候复杂多样的结果。

本文从气候的几个因素人手,分析了气候对建筑的具体影响。

1.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上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形成的。

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热主要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吸收,而地球表面与大气层向太空的长波辐射是地球向外界散热的主要方式。

这样通过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球表面向太空长波辐射才能维持地球表面的热平衡,保持了地球特有的长期稳定的气候条件。

“气候——影响着人类舒适——是温度、湿度、光照、风、大气压力和降水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为了舒适的目的,这些因素的组合达成一定的平衡状况”这些气候因素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程度的关系极为密切,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生理活动。

人类对气候的反应最明显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自身的居住上,不同地区的人往往会根据居住地环境的不同建造出适合当地气候的房屋。

2.气候对建筑的影响2.1 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由于世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不同地方气温也不同靠近南北极的地区气候寒冷而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炎热因此就有不同的建筑。

这些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墙体的厚度与房址的选择上。

气温高的地方,往往墙壁较薄,房间也较大,这样有利于加速房屋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反之则墙壁较厚,房间较小,以起到保温保暖的作用。

曾有人通过调查西欧各地的墙壁厚度发现:英国南部、荷兰、比利时墙壁厚度平均为23 cm,德国38 cm,波兰、立陶宛50cm,俄罗斯则超过63 cm 3。

西南地区多民族建筑艺术

西南地区多民族建筑艺术

西南地区多民族建筑艺术我国西南地区山河交错,景色绮丽。

同时也是我国多民族聚居最稠密的地方,民族建筑艺术丰富多彩。

根据各民族的语系归属和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族群:氐羌、百越、苗蛮和百濮。

氐羌族群最早居住在甘肃和青藏高原,南迁后在川西和滇西北形成了诸多民族,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白族、纳西、傈僳、普米、景颇、阿昌族、羌族等。

他们的建筑形式通常受到当地民居的影响,比如白族和纳西族接受并改进了汉族的合院形式。

纳西族民居景颇族则接受了百越族群常用的干阑式建筑。

盈江景颇族民居百越族群包括壮族、傣族、侗族等基本保留了越人干阑建筑的习俗,适应了西南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

只是各族的干阑在不同的环境里已有所不同。

壮族民居苗蛮族群包括苗族和瑶族,多分布在湘西和黔东南。

其建筑受到附近汉族建筑和干阑居的双重影响,住屋多为前部架空,后部倚在山崖上的半干阑建筑。

瑶族民居百濮族群属南亚语系,最早是居住在云南南部,有些后来也南迁到东南亚。

主要包括如布朗族、佤族、崩龙族、德昂族等。

他们的住屋和百越族群相似,也是干阑居。

首先是云南大理的白族民居。

大理白族民居白族聚居在云南大理地区,依苍山、东临洱海,景色优美、气候温和。

因为与汉族有着长期的交流,他的民居形式与汉族合院已经非常的相似,在汉族合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自己的特点。

白族民居的典型布局有“三坊一照壁”跟“四合五天井”两类,并由此演出更复杂的大型住宅。

坊意味着一栋三开间两层的房屋。

三坊一照壁是指三坊围成的三合院,再用一垛照壁墙进行收口。

四合五天井是指四坊围合成的四合院以及中央加上四角,一共五个天井的格局。

纳西族的民居布局跟这个相似,但大理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主导风向为西风,所以民居通常是正房朝东。

大理雨大风多,为了防风,外部采用山墙封护,墙头和博风板的位置采用石板,而这些防护部位包括门楼、照壁、也成为了装饰表现的重点。

门楼常用三间牌楼式造型,有尖长的翼角飞翘,檐下斗栱繁密,并有大理石板嵌贴,十分华丽。

云南糯福教堂导游词

云南糯福教堂导游词

云南糯福教堂导游词
糯福教堂位于普洱市澜沧县糯福乡西北300米处,建于民国11年(公元1922年),是英国基督教牧师永纬里主持修建的。

糯福教堂为拉祜族干栏式围廊建筑,总面积506.6平方米。

平面呈纵向双十字形相连结构,正中为礼拜堂,左右四耳堂为拉祜文教堂,礼拜堂长27.6米,宽11.4米。

耳堂为方形。

教堂下部有拉祜族干栏式脚柱江排129棵,呈梅花形排列。

设计别致,风格奇异,融合西方与当地民族建筑形式。

扩展阅读:
导游词注意事项:
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口语化些,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

和蔼,亲切,自然轻松。

4易出现的问题1. 缺乏鲜明主题和观点
2. 内容太单薄。

3. 结构层次不清楚,逻辑性不强,条理不清晰。

4. 导游词不是散文,书面语太重介绍,口语化注意不够;
5. 应该有自我介绍以及导游惯用语,同时要注意与游客进行交流,尽量有互动节目。

6. 没有处理好“景”与“事”的关系,讲故事或者事理往往游离景点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祜族民居特点4.1拉祜族木掌房民居澜沧、孟连、勐海一带,气候温热潮湿,其住房是利用自然资源的竹、木、草、藤等,建成干栏式住屋。

上层住人,下层关养牲畜和存放杂物、舂米等。

平面一般近似长方形,楼层低矮,被深深的出檐遮盖着,远望只见一根根木柱上,架着甚为硕大的黄色草顶,淳朴自然,不加装饰,颇有田园风光的韵味。

1)分布拉祜族木掌房民居分布于云南临沧县、澜沧县、孟连县、勐海县等地。

2)形制拉祜语称“木掌楼”为“左课叶”,房屋大都建在山区坡地上,底层架空的高度约在1米左右,亦算是矮脚干栏民居形式之一(图4.1—1)。

正如当地拉祜族民歌中所唱的那样:“小小掌楼四个角,大门朝着太阳开”。

在“木掌楼”东边山墙处,经常设一个宽度约1米左右的晒台,叫“古塔”。

每当人们回家时,先由独木梯上到晒台上,用水冲洗干净脚上的泥土后再进屋。

屋分前后两间,前间较小,叫“切骂郭”,安有木臼。

这种木臼很特殊,口在楼面以上,脚在楼面以下,很好使用,舂米时又不会引起楼面震动。

后间为火塘间“阿扎”,全家做饭、起居、睡眠都在这里进行(图4.1—2)。

另有一种“大房子”,椭圆形草顶屋盖。

楼层室内两侧用篱笆或木板分隔成向内开放若干小隔间,供小家庭居住。

中间有宽敞的通道,其上设若干个火塘(图4.1—3)。

如此多的入口,冬季全体成员相聚时居住较为拥挤,但因各小家庭半年以上的生产时间,都分散居住在稻田地边的“班考”里,农闲时才返回“大房子”居住。

因此,“大房子”似乎变成了临时居住的公共场所。

而这种“大房子”也反映了一种比较原始的生活状态。

3)建造 拉祜族木掌楼的梁柱受力体系较简单,大构件用榫卯接,其余的用竹篾绑扎。

屋盖共用桁条5或7根,其中部的三或五根,置于两支点的三或五架梁上,边部两根桁条则直接放置在檐墙上,此两条桁条与中部的梁架无联系措施,自呈纵向承重系统。

因此,屋盖承重体系构成中部和两边分别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尚未形成完整的横向木屋架图4.1—1 拉祜族木掌房远眺 图片来源:杨大禹《云南民居》p79图4.1—2 拉祜族木掌典型平面 图片来源:杨大禹 《云南民居》p79结构体系。

桁条之上用圆木椽子,加横向圆竹,用竹篾绑扎固定,再于其上绑扎草排屋盖,其方法甚为奇特,是将草束端部折下绑于另加的一根横向竹条下。

(图4.1—4)由于受到建筑技术和所采用建造工具的局限,拉祜族的“木掌楼”过去仍然使用“埋地式”和顶端带叉的天然木柱。

屋顶为茅草顶,楼面为纵横交错搭接的承重竹木构件。

施工方法保留着原始互助的美德,一家建房,全寨出动,伐木,割草,齐心协力,三日内建成,主人招待用餐,不另付报酬。

4)民居实例1.澜沧县南段寨亚宅房屋由主房、牛厩和粮仓组成。

干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关养小牲畜和堆放柴草。

主房是近椭圆形平面,草顶。

该房屋已建十年,原住四家,后已分开。

现住姐妹二人,是妇女当家,丈夫从妻居的母权制家庭。

成员有老人,两姐妹及其丈夫、子女共9人。

楼上大空间,由5榀两支点木屋架组成。

各屋架的两支柱间用竹席分隔成小隔间,前不设墙。

中央通道甚宽大,可称之为堂屋。

设火塘四个,其种一个是煮猪食用的火塘,其余则为生活用火塘,上吊烤棚。

两端椭圆形部分,贮存粮食。

用一侧两个小隔间的位置设楼梯和平台,均在一个屋顶下。

(图4.1—5)图4.1—3 拉祜族木掌房“大房子”图片来源: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续篇》p143图4.1—4 拉祜族木掌房典型剖面 图片来源:杨大禹 《云南民居》p79图4.1—5A 澜沧县南段寨亚宅 透视图4.1—5B 澜沧县南段寨亚宅 二层平面图4.1—5D澜沧县南段寨亚宅 剖面图4.1—5C 澜沧县南段寨亚宅 一层平面图片来源: 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续篇》p146—1472.孟连县公信乡班别寨拉祜三队扎宅有主房和粮仓各一幢,宅地周围设竹篱围墙。

主房是干栏式草房,外形前端是椭圆形,后端是双坡顶的悬山式。

入口设在前端,外有晒台和走廊。

内部作横向分隔为内外两间,外间大,中设火塘一个,上有吊烤棚。

家庭成员共七人,户主夫妇住外间,老人与小孩住内间,在外室的一间又另隔成一小间,供大儿子居住。

由平面形式看,此小间系后来所隔。

表明了拉祜族的居住方式,正在从古老的共居一室,逐步走向分室居住,此趋势已十分显著。

(图4.1—6) 成因:澜沧县西南部和孟连县等地的拉祜族,所处环境较为闭塞,很少受外来影响,故民居较多保存着传统形式,如反映氏族公社集体生活状态的“大房子”,这是生活在这一带拉祜族独特的住房特点。

而随着经济发展,其公社逐渐解体,形成以小家庭为中心的“木掌楼”单栋住居形式。

比较/演变无论是“大房子”民居,还是晚出现的以单一家庭为中心的“木掌楼”民居,都是一种干栏民居,既反映了傣族、德昂族等相邻民居文化的影响,又保持了本民居文化的特点,兼具民族性与地域性。

图4.1—6A 信乡班别寨拉祜三队扎宅 透视图4.1—6B 信乡班别寨拉祜三队扎宅 二层平面图4.1—6D 信乡班别寨拉祜三队扎宅 剖面图4.1—6C 信乡班别寨拉祜三队扎宅一层平面图片来源: 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续篇》p151—1524.2拉祜族挂墙房民居在一首拉祜族的民间歌谣中这样唱道:“砍来了竹子和木料,要盖房子了,不会盖房子,去看老鼠窝,样样准备好九堆,照着老鼠堆模样,冬月里盖起了新房,方方正正四个角,坐北朝南的方向。

”这种拉祜族自称是仿老鼠窝模样盖起来的新房,就是这里要介绍的“挂墙房”(图4.2—1)1)分布“挂墙房”因其有良好的抗震性,故主要分布于地震多发的云南澜沧地区。

2)形制拉祜族“挂墙房”是一种以“头叉”为纵向支撑结构的落地式民居,平面为横向布局,三开间,入口在正中,左边设主火塘,火塘周围是起坐、睡眠的地方。

右边堆放粮食或杂物,家中人口较多时也常利用这边作睡眠用。

火塘为室内空间控制的中心,对祖先崇拜是划分室内空间的重要依据。

3)建造由“头叉—头梁”和“老鼠叉—老鼠梁”组成一个纵向框架,是为承重的主体结构。

位在矩形房屋平面两短边中点上的两棵高木柱称“头叉”,将一根有足够长度的圆木横架在两根“头叉”之间,是为“头梁”。

其两头向外悬伸出适当长度。

以同样的方法再在房屋平面的四个角上立4棵顶端带桠杈的柱,其高度低于“头叉”,与檐口高度相当,是为“老鼠叉”。

以两“老鼠叉”为一组,各横架一根圆木,在头梁两侧与头梁相平行,是为“老鼠梁”。

在头梁与老鼠梁之间,依一定间距布置上若干斜木及斜木的联系件,这就构成了两面坡屋面的基层。

沿房屋周边,在与老鼠梁的高度齐平处,留出门洞,密栽一列小柱,中距在0.3—0.4米之间,小柱与小柱之间再绑上水平向的竹片,由地面到小柱顶,每间隔0.2—0.3米左右绑一道。

然后把拌合好的黄泥长草一咎一咎地挂上竹片,调整均匀后随手将双面抹平,待干后便成了“挂”着的草泥房,房屋因此得名(图4.2—2)。

总起来说,以木、竹、草、泥为材料,以纵向构架为承重体系,柱脚深埋地下,柱顶带天然桠杈以承托纵梁,其他部位的构件联接均采用捆绑方式,这就是拉祜族挂墙房图4.2—1A 拉祜族挂墙房远眺 图片来源:杨大禹《云南民居》p109图4.2—1B 拉祜族挂墙房 图片来源:杨大禹 摄的结构特征(图4.2—3)。

这种薄而轻、整体连贯性很好的“挂墙”处理方式,对于居住在地震时有发生的澜沧地区的拉祜族而言相当适用,简易方便的建造方式也满足其迁移农业的生活特点。

4)民居实例澜沧县某拉祜族挂墙房民居该民居平面较为简单,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面积约60平米,只有一层,右面为火塘,左边为卧室,中间一间供祖上牌位,屋顶向外伸出形成前廊,前廊中间一间有篱笆作为分隔,结构较为简单,梁柱均为桠杈相接。

屋顶材质为茅草顶,先用檩条与椽条作垂直交叉织成网格,上铺茅草,构成整个屋顶构架。

柱子应用质朴,直接将原木做柱子,上还有未经雕琢的小桠杈,从上到下弯弯曲曲,与一般民居中光洁笔直的柱子大不一样,别有一番特色。

在建筑围护墙体的构造上,它以纵横双向绑扎的竹片为基层和立柱固定在一起,然后用拌好的草泥(即整条长的茅草或稻草和泥巴各占一半)自下而上塞挂于绑好的竹片网格内,两人配合同时边挂边用手把墙面内外抹平。

其就地取材、建造施工便捷,墙体的整体性强。

(图4.2—4)图4.2—2 挂墙房墙体制作过程 图片来源:杨大禹 摄图4.2—3 挂墙房结构示意图片来源: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 p327图4.2—4A 挂墙房民居平面图4.2—4B 挂墙房透视图4.2—4C 挂墙房剖面图片来源:杨大禹《云南民居》p109成因:1957年以前一直生活在金平县南部深山密林中的苦聪人(现在识别为拉祜族),社会形态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公社初期的发展阶段。

以采集、狩猎为主要生计,经常迁徙,没有固定村落。

用芭蕉叶搭的棚子便是他们的家。

这是原始林居生活的写照,其“挂墙房”就是适应于游猎生活的产物。

比较/演变“挂墙房”与佤族“鸡罩笼”,瑶族“叉叉房”同属“地棚系”建筑,且属于墙—顶分离式的地棚式民居,但具体在材料与结构的选择应用上区别较大,这反映了各自社会经济的不同,和民族文化与自然地理的多种因素对民居形式的影响。

即便同是拉祜族,依然分有属于干栏系的“木掌楼”和属于地棚系的“挂墙房”,这也体现了上述因素的影响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