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建筑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祜族民居特点
4.1拉祜族木掌房民居
澜沧、孟连、勐海一带,气候温热潮湿,其住房是利用自然资源的竹、木、草、藤等,建成干栏式住屋。上层住人,下层关养牲畜和存放杂物、舂米等。平面一般近似长方形,楼层低矮,被深深的出檐遮盖着,远望只见一根根木柱上,架着甚为硕大的黄色草顶,淳朴自然,不加装饰,颇有田园风光的韵味。 1)分布
拉祜族木掌房民居分布于云南临沧县、澜沧县、孟连县、勐海县等地。 2)形制
拉祜语称“木掌楼”为“左课叶”,房屋大都建在山区坡地上,底层架空的高度约在1米左右,亦算是矮脚干栏民居形式之一(图4.1—1)。
正如当地拉祜族民歌中所唱的那样:“小小掌楼四个角,大门朝着太阳开”。在“木掌楼”东边山墙处,经常设一个宽度约1米左右的晒台,叫“古塔”。每当人们回家时,先由独木梯上到晒台上,用水冲洗干净脚上的泥土后再进屋。屋分前后两间,前间较小,叫“切骂郭”,安有木臼。这种木臼很特殊,口在楼面以上,脚在楼面以下,很好使用,舂米时又不会引起楼面震动。后间为火塘间“阿扎”,全家做饭、起居、睡眠都在这里进行(图4.1—2)。
另有一种“大房子”,椭圆形草顶屋盖。楼层室内两侧用篱笆或木板分隔成向内开放若干小隔间,供小家庭居住。中间有宽敞的通道,其上设若干个火塘(图4.1—3)。如此多的入口,冬季全体成员相聚时居住较为拥挤,但因各小家庭半年以上的生产时间,都分散居住在稻田地边的“班考”里,农闲时才返回“大房子”居住。因此,“大房子”似乎变成了临时居住的公共场所。而这种“大房子”也反映了一种比较原始的生活状态。
3)建造 拉祜族木掌楼的梁柱受力体系较简单,大构件用榫卯接,其余的用竹篾绑扎。屋盖共用桁条5或7根,其中部的三或五根,置于两支点的三或五架梁上,边部两根桁条则直接放置在檐墙上,此两条桁条与中部的梁架无联系措施,自呈纵向承重系统。因此,屋盖承重体系构成中部和两边分别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尚未形成完整的横向木屋架
图4.1—1 拉祜族木掌房远眺 图片来源:杨大禹《云南民居》p79
图4.1—2 拉祜族木掌典型平面 图片来源:杨大禹 《云南民居》p79
结构体系。桁条之上用圆木椽子,加横向圆竹,用竹篾绑扎固定,再于其上绑扎草排屋盖,其方法甚为奇特,是将草束端部折下绑于另加的一根横向竹条下。(图4.1—4)
由于受到建筑技术和所采用建造工具的局限,拉祜族的“木掌楼”过去仍然使用“埋地式”和顶端带叉的天然木柱。屋顶为茅草顶,楼面为纵横交错搭接的承重竹木构件。
施工方法保留着原始互助的美德,一家建房,全寨出动,伐木,割草,齐心协力,三日内建成,主人招待用餐,不另付报酬。
4)民居实例
1.澜沧县南段寨亚宅
房屋由主房、牛厩和粮仓组成。干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关养小牲畜和堆放柴草。主房是近椭圆形平面,草顶。该房屋已建十年,原住四家,后已分开。现住姐妹二人,是妇女当家,丈夫从妻居的母权制家庭。成员有老人,两姐妹及其丈夫、子女共9人。 楼上大空间,由5榀两支点木屋架组成。各屋架的两支柱间用竹席分隔成小隔间,前不设墙。中央通道甚宽大,可称之为堂屋。设火塘四个,其种一个是煮猪食用的火塘,其余则为生活用火塘,上吊烤棚。两端椭圆形部分,贮存粮食。用一侧两个小隔间的位置设楼梯和平台,均在一个屋顶下。(图4.1—5)
图4.1—3 拉祜族木掌房“大房子”
图片来源: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续篇》p143
图4.1—4 拉祜族木掌房典型剖面 图片来源:杨大禹 《云南民居》p79
图4.1—5A 澜沧县南段寨亚宅 透视
图4.1—5B 澜沧县南段寨亚宅 二层平面
图4.1—5D
澜沧县南段寨亚宅 剖面
图4.1—5C 澜沧县南段寨亚宅 一层平面
图片来源: 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续篇》p146—147
2.孟连县公信乡班别寨拉祜三队扎宅
有主房和粮仓各一幢,宅地周围设竹篱围墙。主房是干栏式草房,外形前端是椭圆形,后端是双坡顶的悬山式。入口设在前端,外有晒台和走廊。内部作横向分隔为内外两间,外间大,中设火塘一个,上有吊烤棚。家庭成员共七人,户主夫妇住外间,老人与小孩住内间,在外室的一间又另隔成一小间,供大儿子居住。由平面形式看,此小间系后来所隔。表明了拉祜族的居住方式,正在从古老的共居一室,逐步走向分室居住,此趋势已十分显著。(图4.1—6) 成因:
澜沧县西南部和孟连县等地的拉祜族,所处环境较为闭塞,很少受外来影响,故民居较多保存着传统形式,如反映氏族公社集体生活状态的“大房子”,这是生活在这一带拉祜族独特的住房特点。
而随着经济发展,其公社逐渐解体,形成以小家庭为中心的“木掌楼”单栋住居形式。 比较/演变
无论是“大房子”民居,还是晚出现的以单一家庭为中心的“木掌楼”民居,都是一种干栏民居,既反映了傣族、德昂族等相邻民居文化的影响,又保持了本民居文化的特点,兼具民族性与地域性。
图4.1—6A 信乡班别寨拉祜三队扎宅 透视
图4.1—6B 信乡班别寨拉祜三队扎宅 二层平面
图4.1—6D 信乡班别寨拉祜三队扎宅 剖面
图4.1—6C 信乡班别寨拉祜三队扎宅
一层平面
图片来源: 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续篇》p151—152
4.2拉祜族挂墙房民居
在一首拉祜族的民间歌谣中这样唱道:“砍来了竹子和木料,要盖房子了,不会盖房子,去看老鼠窝,样样准备好九堆,照着老鼠堆模样,冬月里盖起了新房,方方正正四个角,坐北朝南的方向。”这种拉祜族自称是仿老鼠窝模样盖起来的新房,就是这里要介绍的“挂墙房”(图4.2—1)
1)分布
“挂墙房”因其有良好的抗震性,故主要分布于地震多发的云南澜沧地区。 2)形制
拉祜族“挂墙房”是一种以“头叉”为纵向支撑结构的落地式民居,平面为横向布局,三开间,入口在正中,左边设主火塘,火塘周围是起坐、睡眠的地方。右边堆放粮食或杂物,家中人口较多时也常利用这边作睡眠用。火塘为室内空间控制的中心,对祖先崇拜是划分室内空间的重要依据。 3)建造
由“头叉—头梁”和“老鼠叉—老鼠梁”组成一个纵向框架,是为承重的主体结构。位在矩形房屋平面两短边中点上的两棵高木柱称“头叉”,将一根有足够长度的圆木横架在两根“头叉”之间,是为“头梁”。其两头向外悬伸出适当长度。以同样的方法再在房屋平面的四个角上立4棵顶端带桠杈的柱,其高度低于“头叉”,与檐口高度相当,是为“老鼠叉”。以两“老鼠叉”为一组,各横架一根圆木,在头梁两侧与头梁相平行,是为“老鼠梁”。在头梁与老鼠梁之间,依一定间距布置上若干斜木及斜木的联系件,这就构成了两面坡屋面的基层。
沿房屋周边,在与老鼠梁的高度齐平处,留出门洞,密栽一列小柱,中距在0.3—0.4米之间,小柱与小柱之间再绑上水平向的竹片,由地面到小柱顶,每间隔0.2—0.3米左右绑一道。然后把拌合好的黄泥长草一咎一咎地挂上竹片,调整均匀后随手将双面抹平,待干后便成了“挂”着的草泥房,房屋因此得名(图4.2—2)。
总起来说,以木、竹、草、泥为材料,以纵向构架为承重体系,柱脚深埋地下,柱顶带天然桠杈以承托纵梁,其他部位的构件联接均采用捆绑方式,这就是拉祜族挂墙房
图4.2—1A 拉祜族挂墙房远眺 图片来源:杨大禹《云南民居》p109
图4.2—1B 拉祜族挂墙房 图片来源:杨大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