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PPT免费课件【品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精品课件
④斗拱: 在柱梁交接处, 层层挑出,斗 是方形,拱是 弓形,减少剪 力,有装饰性。
⑤举折、举架
举折,举架的 作用,即为了 形成屋顶的斜 坡或曲面。
⑥屋顶
“中国建筑中最主要 的特征之一”,并在 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 较中,“翘起如翼” 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 化的骄傲。
⑦颜色
中国建筑最大胆 的,不但在大建 筑物中使用朱红 色,而且还大量 用彩绘来装饰木 架部件。
整体 主 局部 次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和各民 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语言和文学
词汇
打
文法
比 方
文章
大文章
小品
建筑学
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 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建筑或建筑群 宫殿、庙宇等宏大壮观的建筑 山亭、水榭等小巧别致的建筑
语言形象生动,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 小的不同,化抽象为具体,从熟悉的事物角度去增进对不熟悉内容的理解。
⑧部件装饰
对构建交接的 外露部分经行 加工,使之成 为装饰部分。
⑨材料装饰
大量使用有色 琉璃砖瓦,各 色油漆;木上、 石上以及的砖 墙上也加雕刻。
九大特征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个别建筑构成 群体建筑构成
结构方法 斗拱
举折、举架 屋顶
颜色——朱红 部件的装饰作用 材料的装饰作用
总体特征 结构特征 装饰特征
• 1928年回国。 •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与其妻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 碑的主要设计者。 主要著作《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手稿
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建国之初,随着北京新城 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 运。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 族之性情”,“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 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 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 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 失的现象”。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城墙被拆了, 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图文精选全文
【识记】(1)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少部分不同。(2)千变万化:有千万种变化,形容变化非常多。(3)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运用】(1)亲子类节目扎堆现象引热议,形式内容大同小异。( √ )(2)“蚁族”“胶囊公寓”“群居”这些看似“变态”的居住方式,在如今的大都市中已经变得喜闻乐见。( × )
举例子
“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作比较
“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作者用这些说明方法,阐述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使原本抽象的专业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使说明富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审题】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文章在第18段提出“可译性”这一概念,在第19段用“语言和文学”做比喻具体论述。“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求……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答案】
师生探究
1.文章第十五段和第十九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简要分析。
写作背景
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1942年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纂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实现了梁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当时就读于宾大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而日本学术界的许多知名学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建筑史》一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它无疑也是当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历史产物。
举例子
“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作比较
“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作者用这些说明方法,阐述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使原本抽象的专业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使说明富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审题】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文章在第18段提出“可译性”这一概念,在第19段用“语言和文学”做比喻具体论述。“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求……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答案】
师生探究
1.文章第十五段和第十九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简要分析。
写作背景
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1942年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纂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实现了梁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当时就读于宾大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而日本学术界的许多知名学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建筑史》一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它无疑也是当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历史产物。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
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主要要构结架构,方法——采用木结构,用柱、梁、
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枋、檩之类木结构互相牵搭起来,形成“间” 的主要构架。
作用: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梳理文本内容】第二部分(3—13段)之
(四)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
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
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
(以2“)帷两幕柱之”间比也喻常墙用壁墙,壁,形但象墙生壁动并地不说负重明,了只中是国像建“筑帷幕中”墙一壁样的,作用用以:隔断“内隔外,
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担负承重的任务。
(明确3):建以筑“的文“章文”章比”喻也建可筑因,不用同“的大命文题章,”有,“比大喻文宏章大”壮或观“的小建品筑”,。用大“文小章品如”宫比喻 殿小巧、别庙致宇的等建等筑;,“让小读品者”利如用山对亭文、章水大榭小、的一感轩觉、经一验楼,。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
(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 极其重要的位置......当屋顶是四面坡 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
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 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
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 穹隆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 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
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
屋顶特点:四角翘起。 作用:具有装饰性。
目 录
第
第
四
三
章
章
第
第
二
一
章
章
小
深
结
入
作
研
业
讨
整
激
体
趣
感
导
知
入
壹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完整版
干旱地区
建筑需注重集水和节水,采用 雨水收集系统、蓄水窖等集水 措施,以及滴灌、渗灌等节水
灌溉方式。
07
CATALOGUE
中国建筑现代传承与发展趋势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符号如斗拱、檐口、雕花等 被巧妙地融入,使现代建筑既具有时代感,又散发出浓郁 的文化气息。
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
中国建筑师在吸收西方建筑风格的同 时,也将其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融 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现代建筑时期
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
01
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传入中国,强调功能主义、理性
主义和机器美学。
中国现代建筑的探索
02
中国建筑师在吸收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具有
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之路。
当代建筑师积极挖掘和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通过 学术研究、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传统建筑 的精髓和特点。
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
建筑师在设计中将传统建筑理念与现代建筑设计 理念相融合,创造出既符合现代功能需求又具有 文化内涵的建筑作品。
创新传统建筑技艺
在传承传统建筑技艺的基础上,建筑师不断进行 技艺创新,提高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为现代建 筑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窗花艺术
窗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窗花多采用纸、布等材料制作,通过剪、刻、贴等 工艺手法呈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纹样。窗花的题材广泛,包括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既美化了建筑外观,又 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06
CATALOGUE
中国建筑地域性特征
不同地域的民居建筑风格差异
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 征,理解其文化内涵和建筑技术 ,提高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建筑需注重集水和节水,采用 雨水收集系统、蓄水窖等集水 措施,以及滴灌、渗灌等节水
灌溉方式。
07
CATALOGUE
中国建筑现代传承与发展趋势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符号如斗拱、檐口、雕花等 被巧妙地融入,使现代建筑既具有时代感,又散发出浓郁 的文化气息。
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
中国建筑师在吸收西方建筑风格的同 时,也将其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融 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现代建筑时期
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
01
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传入中国,强调功能主义、理性
主义和机器美学。
中国现代建筑的探索
02
中国建筑师在吸收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具有
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之路。
当代建筑师积极挖掘和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通过 学术研究、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传统建筑 的精髓和特点。
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
建筑师在设计中将传统建筑理念与现代建筑设计 理念相融合,创造出既符合现代功能需求又具有 文化内涵的建筑作品。
创新传统建筑技艺
在传承传统建筑技艺的基础上,建筑师不断进行 技艺创新,提高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为现代建 筑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窗花艺术
窗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窗花多采用纸、布等材料制作,通过剪、刻、贴等 工艺手法呈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纹样。窗花的题材广泛,包括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既美化了建筑外观,又 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06
CATALOGUE
中国建筑地域性特征
不同地域的民居建筑风格差异
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 征,理解其文化内涵和建筑技术 ,提高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优秀课件
晰的印象。在材料的安排上,作者总结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
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
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
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
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优秀课件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优秀课件
课内篇一起思考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一】 筛选概括要点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作者如 此安排体现了怎样的匠心?其中着重说明了哪几项特征?
提示: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总体特征(包括个体
①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 同一。
例句
②日前,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监督局副局长表示,从 2019 年开始,中文将被纳入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的外语科目 中。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优秀课件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优秀课件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课前篇情境创设 知识整合
喜闻乐见·有口皆碑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 看。形容很受欢迎。 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相同点:都有“爱好,喜欢”的意思。
不同点:适用对象和侧重点不同。“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有
口皆碑”,形容人人称赞,多用来形容业已被人们认同的人、事、物。
①廉洁文化的创建,就是通过居民们
喜闻乐见的形式,贯穿在生活中。
例句
②虽然没有某些大品牌的如雷贯耳,但是
138 邮箱的品质和服务在朋友圈确是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
logo
第贰部分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 、个体建筑构成
序号 介绍内容 (一) 立体构成
组成要素
特点/作用
台基、主体、屋顶
——
中国建筑的特征
二、群体建筑构成
介绍内
序号
组成要素
容
特点/作用
(二) 平面布局建筑群落源自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 屋朝南、建筑群有主有 从、有“户外空间”
中国建筑的特征
思考回顾
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是中国建筑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思考回顾
中国建筑的特征
九、建筑材料的装饰
序号 介绍内容 (九) 材料
组成要素
有色琉璃、油漆、 木雕、石雕、砖雕
特点/作用 装饰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 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 基本特征
结构 特征
装饰 特征
结构与说明顺序
个别建筑构成 群体建筑构成
木材结构 斗拱
举折、举架
屋顶的装饰作用 颜色的选择——朱红
logo
目录
四三二一 .... 自思中中 由考国国 论回建近 坛顾筑代
的建 特筑 征学
家
logo
第壹部分
中国近代建筑学家
中国近代建筑学家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 清华大学教授。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 筑系硕士,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 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 系。主要著作《清室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优秀课件【推荐PPT课件】
中国建筑的特征
-1-
1.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 2.领会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加以借鉴和运用。 3.用心探究和体会中国建筑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激发热爱家 乡、热爱祖国的热情。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课前篇情境创设 知识整合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 教授。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直至1972年。 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 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等职。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
课内篇一起思考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一】 筛选概括要点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作者如 此安排体现了怎样的匠心?其中着重说明了哪几项特征?
提示: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总体特征(包括个体
建筑特征、群体建筑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展开的。
课前篇情境创设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知识整合
自然科学小论文 特点:一是“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自然科学小论文的选题 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二是科学性。自然科学小论文 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 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地猜测 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 含糊费解、粗疏缺漏。三是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 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好坏的重要标准。要在自然科学小论文里 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 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 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1-
1.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 2.领会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加以借鉴和运用。 3.用心探究和体会中国建筑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激发热爱家 乡、热爱祖国的热情。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课前篇情境创设 知识整合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 教授。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直至1972年。 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 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等职。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
课内篇一起思考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技法迁移
【任务一】 筛选概括要点
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作者如 此安排体现了怎样的匠心?其中着重说明了哪几项特征?
提示: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总体特征(包括个体
建筑特征、群体建筑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展开的。
课前篇情境创设
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
知识整合
自然科学小论文 特点:一是“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自然科学小论文的选题 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二是科学性。自然科学小论文 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 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地猜测 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 含糊费解、粗疏缺漏。三是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 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好坏的重要标准。要在自然科学小论文里 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 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 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
中 国
总体 主 特征
结构
个别建筑构成 群体建筑构成
整 体
建
举折和举架
逻 辑 顺
基 本 特 征
屋顶的装饰作用
次
装饰
装饰 颜色选择—朱红 特征 部件的装饰作用
局 部
序
材料的装饰作用
四、细读文本,合作探究 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1、依据课文第14、15段,填写下表。
语言和文学
④列数字 作用: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 准确更有说服力。
武 汉 归 元 寺
斗拱
4、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 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 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斗拱
①下定义
“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 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 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 作用: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 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群体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
左右对称 坐北朝南 有主有从 户外起居
北京四合院住宅
举例子
“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 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 作用: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 体,更有说服力。
3、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 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②举例子
“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最显著的如屋檐,上层楼外 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
批判。
小结
通过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不仅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 科学知识,而且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学习到科学的说明顺序和合 理的说明方法对文章的重要性,更能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 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中国的建筑都有而且都应有自 己的特征。建筑如此,所有的文化 形式也是如此。我们是文化的创造 者,更是传承者。只有继承了优良 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才有自己的特 点,我们的民族才有灵魂。
影响:从利的方面讲可以促进本民族建筑风 格、建筑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建筑风格和文化的 交流,让本民族建筑特色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从弊的方面分析,这也可能导致本民族的建筑风 格和文化被其他民族建筑的风格和文化替换而至 于消失。
为何梁思成要谈及“可译性”话题?有何写作目的?
把中国建筑体系融入到世界建 筑体系之中
(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的一代宗师:梁思成
01 知人论世
梁思成,广东省新会县人,我
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 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 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 筑系,后主持创建中国营造学社。主 要著作《清室营造则例》、《中国建 筑史》。
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
一贯风格,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
例:乔家大院和北京四
也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出“千变万化” 合院的不同风格,说明其
的一面。
“灵活性”与“千变万化”。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以四合院为例,帮助理解。“正房、 厢房、游廊、垂花门”等是构成四合院 的“词汇”。词汇和词汇的组合构成四 合院这篇“文章”。而词汇之间的组合 不是随意地、随机的,是有规则的,这 种规则就是“文法”。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梁思成于1931年回到北平,进入中国 营造学社工作。在1932年,主持了故宫文渊阁的修复工程。同年,著成 《清式营造则例》手稿。从1937年起,和林徽因等人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 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 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包括天津蓟县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宝坻辽代建筑 广济寺、河北正定辽代建筑隆兴寺、山西辽代应县木塔、大同辽代寺庙群 华严寺和善化寺、河北赵州隋朝建造的安济桥等。这些重大考察结果,引 起国际上对这些文物的重视,为梁思成日后注释《营造法式》和编写《中 国建筑史》,准备良好的基础。 1944至1945年,梁思成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解放战争期 间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并担任联合国大 厦设计顾问建筑师。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 学创办了建筑系。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1904年6
月10日-1955年4月1日),祖
籍福建闽县(福州),生于浙
江杭州,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
筑师、诗人、作家。建筑学家
林
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 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
徽
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 建筑,成为该领域的开拓者。
因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 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
宾夕法尼亚大学
康乃尔大学
哈佛大学
清华大学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 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 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就学。1915 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 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 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 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肄业)。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与林徽因 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之后赴欧洲参观古 建筑,8月18日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 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1929年8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 (今北京市),在协和医院生下女儿,取名梁再冰,意为纪念 已故父亲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
除了木材外,中国传统建筑还采用砖、瓦、石等多种材料。这些材料经过精心加工和组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效 果。同时,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过程注重选材、加工、施工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现了中国工匠的严谨和精益求精的精 神。
03
中国建筑的典型案例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与历史背景
建筑特点
北京故宫以黄琉璃瓦顶、红墙为主色调,采用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石结构,屋顶形式丰富多样,如庑 殿顶、歇山顶、悬山顶和硬山顶等。建筑布局上遵循严格的南北中轴线对称,空间布局层次分明,秩 序井然。
文化传承
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 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民居建 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土楼内 部的各种仪式、习俗和家族制度等都反映了 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福建土 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文 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04
中国建筑的现代发展
现代建筑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特色的融合
现代中国建筑开始尝试将传统民族特色与现代建 筑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风格。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现代中国建筑开始注重绿 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 建筑材料和技术。
02
中国建筑的风格特点
木结构为主的特点
木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其特点是采用木材 作为主要承重材料,通过榫卯、斗拱等结构形式进行连接和 支撑。这种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灵活性,能够适 应不同的建筑需求。
中国建筑业应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 作,吸收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自身 实力和影响力,为世界建筑事业的发 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建筑师和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积极 参与合作与竞争,推动了中国建筑业 的发展和进步。
03
中国建筑的典型案例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与历史背景
建筑特点
北京故宫以黄琉璃瓦顶、红墙为主色调,采用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石结构,屋顶形式丰富多样,如庑 殿顶、歇山顶、悬山顶和硬山顶等。建筑布局上遵循严格的南北中轴线对称,空间布局层次分明,秩 序井然。
文化传承
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 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民居建 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土楼内 部的各种仪式、习俗和家族制度等都反映了 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福建土 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文 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04
中国建筑的现代发展
现代建筑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特色的融合
现代中国建筑开始尝试将传统民族特色与现代建 筑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风格。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现代中国建筑开始注重绿 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 建筑材料和技术。
02
中国建筑的风格特点
木结构为主的特点
木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其特点是采用木材 作为主要承重材料,通过榫卯、斗拱等结构形式进行连接和 支撑。这种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灵活性,能够适 应不同的建筑需求。
中国建筑业应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 作,吸收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自身 实力和影响力,为世界建筑事业的发 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建筑师和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积极 参与合作与竞争,推动了中国建筑业 的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 梁思成教授自20 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 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 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曾 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唐鉴真大和尚纪念堂的建筑设计。他 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有重大贡献。
主要作品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
题目解说
题目是偏正短语,“建筑”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 域,“中国”表现了民族自豪感,“特征”指作为标志的显著 特色。
写作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 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3 年,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 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 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 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 的”。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面对这种严峻 现实,梁思成痛心疾首,撰写了《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
中国建筑的特征
素养目标
1. 理清文章的说明脉络,归纳内容要点,总结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 2.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学习本文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特色。 3. 了解相关建筑知识,激发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 艺术的审美能力。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 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新会人。1915 年 至1923 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4 年赴美留学,1927 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 建筑系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1946 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3.简单来说,什么是“斗拱”?“斗拱”的作用有哪些? (1)“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 (2)“斗拱”的作用:① 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的可能性;② 加固两条横木接榫,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③ 具有装饰的作用。
4.本段主要说明什么?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知识卡片
科学小论文 定义: 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 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 研报告。 特点: ① 科学性。这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它要 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 ② 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 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也不失创造性。 ③ 实践性。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 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 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任何虚假。
② 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
内容小 结
主题归纳
本文是一篇科学论文,作者在文中阐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 特征,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并提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 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表达了应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 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的热切愿望。
深入探究
1.本文是一篇关于我国建筑特征的科学论文,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主要说明了“文法”的作用,分两层说明的。第一层用比喻,说明文法对建筑的两重作 用,使建筑“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第 二层,说明“文法”规定着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之所以成为中国建筑,就是因为这些 建筑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建筑构件),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风格、手法)。
课文探究
1.请概括一“所”房子的平面布局。 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
群有主突出什么?本段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 “帷幕”的比喻突出其不负重,只起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的作用。 ② 说明“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在世界建筑史上的超前性以及在现代建筑中的 深远影响。
资料链接
赤子之心 1924 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这期间,梁思 成曾到欧洲漫游,他发现许多国家的建筑都受到妥善的保护,并有学者专门研究,反观 当时的中国——在战乱和劫难下,早已是满目疮痍。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被盗 卖被抢劫,无数文物流落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深感耻辱的梁思成决 定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事业上。1937 年,日方邀他出席日 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会”会议,他不肯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立即带领全家长途跋涉来 到昆明。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夫妇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使老北 京古迹免遭炮击,妥善地保护了老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
7.根据本段内容,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本段用了哪些 说明方法?
① “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 表现形式解读出来。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 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时语言形式却不相同。
主要说明屋顶的装饰作用。采用了作比较和引用的说明方法。突出中国古代匠师们发挥 了屋顶部分的巨大装饰性作用,使屋顶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同时,引用《诗经》里的 句子,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趣味。
5.建筑上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构件和因素。这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说明更生动,易于读者接 受。 6. “这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分几层说明的?
主要作品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
题目解说
题目是偏正短语,“建筑”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 域,“中国”表现了民族自豪感,“特征”指作为标志的显著 特色。
写作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 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3 年,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 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 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 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 的”。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面对这种严峻 现实,梁思成痛心疾首,撰写了《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
中国建筑的特征
素养目标
1. 理清文章的说明脉络,归纳内容要点,总结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 2.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学习本文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特色。 3. 了解相关建筑知识,激发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 艺术的审美能力。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 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新会人。1915 年 至1923 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4 年赴美留学,1927 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 建筑系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1946 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3.简单来说,什么是“斗拱”?“斗拱”的作用有哪些? (1)“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 (2)“斗拱”的作用:① 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的可能性;② 加固两条横木接榫,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③ 具有装饰的作用。
4.本段主要说明什么?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知识卡片
科学小论文 定义: 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 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 研报告。 特点: ① 科学性。这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它要 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 ② 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 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也不失创造性。 ③ 实践性。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 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 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任何虚假。
② 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
内容小 结
主题归纳
本文是一篇科学论文,作者在文中阐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 特征,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并提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 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表达了应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 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的热切愿望。
深入探究
1.本文是一篇关于我国建筑特征的科学论文,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主要说明了“文法”的作用,分两层说明的。第一层用比喻,说明文法对建筑的两重作 用,使建筑“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第 二层,说明“文法”规定着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之所以成为中国建筑,就是因为这些 建筑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建筑构件),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风格、手法)。
课文探究
1.请概括一“所”房子的平面布局。 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
群有主突出什么?本段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 “帷幕”的比喻突出其不负重,只起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的作用。 ② 说明“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在世界建筑史上的超前性以及在现代建筑中的 深远影响。
资料链接
赤子之心 1924 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这期间,梁思 成曾到欧洲漫游,他发现许多国家的建筑都受到妥善的保护,并有学者专门研究,反观 当时的中国——在战乱和劫难下,早已是满目疮痍。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被盗 卖被抢劫,无数文物流落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深感耻辱的梁思成决 定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事业上。1937 年,日方邀他出席日 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会”会议,他不肯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立即带领全家长途跋涉来 到昆明。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夫妇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使老北 京古迹免遭炮击,妥善地保护了老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
7.根据本段内容,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本段用了哪些 说明方法?
① “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 表现形式解读出来。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 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时语言形式却不相同。
主要说明屋顶的装饰作用。采用了作比较和引用的说明方法。突出中国古代匠师们发挥 了屋顶部分的巨大装饰性作用,使屋顶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同时,引用《诗经》里的 句子,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趣味。
5.建筑上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构件和因素。这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说明更生动,易于读者接 受。 6. “这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分几层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