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作业环境

合集下载

作业环境安全保障制度范文(二篇)

作业环境安全保障制度范文(二篇)

作业环境安全保障制度范文一、引言作业环境安全是企业发展和员工健康的基础。

为了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作业环境安全保障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作业前的安全准备1. 安全培训在员工进行作业之前,必须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

该培训内容包括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培训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作业的特点和复杂程度进行安排。

2. 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的检查作业前,必须对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进行检查,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如发现有损坏或无法正常使用的设备和装备,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

3. 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在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如果无法消除危险源,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三、作业中的安全保障1. 作业安全规程的执行在作业现场,必须执行作业安全规程。

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规程,并积极参与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违反规程的员工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2. 现场作业的监督和管理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

监督人员要对员工的作业行为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 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善在作业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服等。

这些设施的使用是强制性的,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4.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所有员工都要熟悉预案内容,并严格按照预案进行行动。

四、作业后的安全整理1. 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的归位和清洁作业结束后,必须将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归位并进行清洁。

如发现有损坏或无法正常使用的设备和装备,必须及时上报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2. 现场的安全整理作业现场必须及时进行整理,清除废弃物和杂物,确保作业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3. 作业记录的整理和归档作业记录是对作业过程的重要记录和反馈。

电焊作业环境控制规定

电焊作业环境控制规定

电焊作业环境控制规定1. 前言电焊作业是一种具有高温、高能量特征的物理过程,对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较高。

本文对电焊作业环境的控制规定进行详细说明,旨在保障电焊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2. 通风系统电焊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有毒有害气体,例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为了保证作业环境空气的质量,必须安装通风系统进行有效处理。

通风系统应包括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种方式,并且满足以下要求:2.1 通风设备应根据场地面积和潜在危险物质的浓度进行合理选择和布置,以确保有效的通风效果。

2.2 通风设备应具备稳定、可靠的工作性能,并配备报警装置,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

2.3 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定期进行,并记录相关数据。

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照明设备电焊作业需要充足的照明条件,以确保焊缝的质量和焊工的安全。

照明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3.1 照明设备应有足够的亮度和均匀的光线分布,以确保焊工能够清楚地看到焊接区域和周围环境。

3.2 照明设备的灯具要符合防爆要求,并采用防爆灯泡,以防止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3.3 定期检查和维护照明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噪音控制电焊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噪音对焊工的听觉和身体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噪音对焊工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噪音控制措施:4.1 尽量选择噪音较低的焊接设备和工具,减少噪音的产生。

4.2 对于噪音较大的设备和工具,可以采用隔音设施,例如安装隔音罩、隔音板等,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影响。

4.3 焊工应佩戴适当的防噪音耳塞或耳罩,保护听觉器官免受噪音的损害。

5. 温度控制电焊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合理控制作业环境的温度,保证焊工的舒适性和作业质量:5.1 作业场所应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5℃~30℃之间,防止过热或过冷对焊工的影响。

5.2 对于长时间进行高温焊接作业的情况,应考虑采用降温设施,例如安装空调或风扇,以确保作业环境的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QD7.1.4-2017过程作业环境控制规范

QD7.1.4-2017过程作业环境控制规范

1、目的:确定、提供并维护过程的运行和达到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环境,2、范围适用于公司工作、生产环境控制、3、职责3.1 由生产部负责生产场所的工作环境及物理因素的控制3.2 由行政部负责管理场所环境及人的因素控制3.3 其它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做好本部门场所环境管理。

4、工作内容4.1生产场所物理性因素控制按照产品和服务满足符合性要求的需求,结合员工健康安全的需要,经识别确认,主要物理性影响环境因素包括:温度、热度、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音等提供、维护有关设施,来满足要求。

具体如下:生产作业环境包括工艺、设备、材料、工位器具、操作体位、程序、劳动组织、气象等良好、安全的作业环境是保证操作人员在作业环境中,不损害其作业功能,既能迅速、正确完成任务,又能在连续的工作中无疲劳感,以及在长期工作中,作业环境对员工身体健康无任何不良影响操作体位的要求,操作体位布置是否合理,是影响是否容易产生疲劳感的重要因素,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一般应该符合下面几点要求:坐着工作时1、坐椅必须牢固,坐下时双腿能着地,座椅的高度为400-430MM,宽度不小于500MM。

2、机械工作台下面应有放脚空间,高度不小于600MM,深度不小于400MM,宽度不小于500MM。

3、机械的操纵按钮离地高度应为700-1100MM,如操作者位置离工作台边缘只有300MM时,按钮高度可为500MM4、工作面的高度应为700-750MM,当工作面高度超过这一数据时而又不可调时,应垫以脚踏板。

脚踏板应能沿高度调整,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400MM,表面应能防滑,前沿应有高10MM的挡板站立工作时1、机械的操作按钮离地的高度为800-1500MM,距离操作者的位置最远为600MM2、为便于操作者尽可能靠近工作台,机械下部应有一个深度不小于150MM,高度为150MM,宽度小于530MM的放脚空间3、工作面高度应为930-980MM4.2社会、心理性因素控制正面引导、培训员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5.相关文件化信息:QR7.1.4-01 《生产过程运行环境因素控制表》QR7.1.4-02 《温湿度检测登记表》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

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安全作业操作规程1. 安全意识1.1 保持警觉,注意环境变化,确保自身安全。

1.2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确保休息充分。

1.3 严禁饮酒后进行危险作业。

2. 个人防护2.1 进入作业现场前,必须戴好必备的个人防护用品。

2.2 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2.3 个人防护用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防止日晒、潮湿。

3. 作业前准备3.1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现场符合安全要求。

3.2 应严格按照作业计划进行,不得擅自更改作业任务或方式。

3.3 在作业过程中,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班前或者班中的安全教育。

3.4 作业现场必须保证通风良好,不能出现有毒气体或者有爆炸隐患的情况。

4. 作业操作4.1 作业开始前应当进行必要的演练,确保操作规范,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4.2 作业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不得发生违反安全规范的情况。

4.3 高处作业、电工、焊工等特殊作业,应当选派有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进行作业。

4.4 停电、停气、停水等情况下的劳动,必须按规定停机、释放余压、漏电处理后方可进行。

4.5 爆破、焊接、切割等特殊作业,必须进行作业时间发布并进行周围安全区域的疏散。

5. 紧急救援5.1 作业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5.2 如情况需要,应及时通知现场主管工程师或者相关领导,并启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救援。

5.3 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公司,工厂所在区域的安全主管部门,并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

6. 安全奖励制度6.1 在企业安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可获得安全奖励。

6.2 不安全行为或不出现安全事故的员工,可获得优秀员工及经济奖励。

6.3 安全先进单位可评选为优秀企业,并获得各类荣誉证书。

7. 后勤保障7.1 保障作业现场供电、供水、通讯、照明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设施的完好性,保证现场的安全和顺畅运作。

7.2 严格管理作业场所的材料、设备、工具等物资的存储和使用,确保材料完好,使用合理。

动火作业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动火作业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动火作业应急预案范本是指在施工、维修、拆除等场所进行火源操作时,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及时处理突发火灾事故而制定的应急措施和步骤。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动火作业应急预案:1. 事前准备:-明确动火区域,并设置有明确的人员和物品限制区域。

-检查动火设备是否良好,工具是否齐全,并保证有应急灭火设备。

-指派专人负责动火作业,并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应急设备准备:-准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灭火器、灭火水带等消防器材,并确保其良好状态。

-确保废弃物容器、可燃物容器和易燃物贮存处的灭火器材齐全,并定期检查和保养。

3. 应急预案宣传:-向所有员工宣传动火作业应急预案,并确保其理解和掌握。

-确保所有员工掌握紧急疏散的路线和出口位置。

4. 火源操作前:-在动火现场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并限制无关人员进入。

-检查电气设备、燃气管道和燃烧设备的是否正常。

5. 灭火和疏散:-如有火灾发生,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同时通知现场其他工作人员疏散。

-确保疏散通道畅通,并引导员工按照预定路线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

-对无法控制的大面积火灾,迅速报警,并启动火灾警报系统。

6. 应急处置:-及时报警,通知消防队并告知火灾情况及位置。

-随时保持与消防队的联系,并配合他们进行灭火、救援及扑救。

7. 事后处理:-对火灾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并总结经验教训。

-根据调查结果及时修改和完善动火作业应急预案。

以上仅为应急预案的一些基本步骤,具体的应急预案还需要根据不同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在实施应急预案时,要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施救、标准操作、及时反馈等。

同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意识。

动火作业应急预案范本(二)一、引言动火作业是指在建筑施工或者生产作业中使用明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烘烤等一系列活动。

由于动火作业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应制定详细可靠的应急预案,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动火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找平层施工工艺标准

找平层施工工艺标准

找平层施工工艺标准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的找平层的施工。

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 术语、符号1)建筑地面建筑物底层地面 (地面)和楼层地面 (楼面)的总称。

(2)面层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3)结合层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间层。

(4)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5)填充层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6)隔离层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到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7)找平层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 (轻质、松散材料)眪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8)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9)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10)缩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11)伸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12)纵向缩缝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13)横向缩缝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14)计量单位与符号本工艺标准中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一律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相应符号为国家法定符号。

3 基本规定(1)找平层应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铺设,并应符合本工艺标准后述各章有关面层的规定。

(2)铺设找平层前,当其下一层有松散填充料时,应清除或应预铺平振实。

(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找平层前,板缝填嵌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相邻缝底宽不应小于20mm;2)填嵌时,板缝内应清理干净,保持湿润;3)填缝采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0。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术语与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作业环境分级.。

.。

..。

...。

....。

..。

...。

.。

..。

...。

.。

.。

..。

....。

...。

.。

.。

(2)5 基本要求。

.。

..........。

..。

.....。

......。

.。

..。

..。

.。

...。

.。

..。

.。

.。

...。

...。

.。

36 作业前准备...。

.。

.。

.。

.。

..。

.。

.。

.。

.。

..。

.。

.。

.。

...。

.。

.。

...。

.。

..。

47 作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5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7DB11/ 852。

1—2012II前言DB11/T 852.1《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拟分成部分出版,目前计划发布如下部分:——第1 部分:通则;—-第2 部分:通风与检测作业.本部分为DB11/T 852 的第1 部分。

本部分6.2、6。

5、6.7、6.10.2、6。

10.3、6.10.5、7.1、7。

2为强制性条款,其他为推荐性条款.本部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临边作业安全防护规范文

临边作业安全防护规范文

临边作业安全防护规范文第一章绪论1.1 背景临边作业是指在高处、深处、窄处、陡坡等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如高空、井下、建筑工地等。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临边作业的安全风险较高,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规范,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2 目的本规范旨在规范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作业环境安全规范2.1 工作场所2.1.1 临边作业的工作场所应具备良好的平整度,防滑措施完善,地面无明显的凸起或凹陷。

2.1.2 工作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杂物堆放区和狭窄通道等应清理整顿,防止作业人员绊倒或夹伤。

2.2 安全设施2.2.1 临边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语和标志,提示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2.2.2 高空作业区域应设置可靠的护栏或围挡,防止人员误滑坠落。

2.2.3 安装防护网等安全措施,防止坠落物伤及下方人员。

2.3 照明设施2.3.1 临边作业的工作区域应保持良好的照明条件,防止作业人员因光线不足而导致意外事故。

2.3.2 照明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三章个人防护措施3.1 安全帽3.1.1 作业人员应戴上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和碰撞伤害。

3.1.2 安全帽应定期检查,如有破损或过期,应及时更换。

3.2 防滑鞋3.2.1 作业人员应穿戴防滑鞋,确保在工作环境湿滑或地面倾斜的情况下能保持良好的脚部稳定。

3.2.2 防滑鞋应保持鞋底的防滑性能,如有磨损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3.3 安全带3.3.1 在高空作业中,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确保在意外情况下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工作位置。

3.3.2 安全带应经过培训后正确佩戴和使用,定期检查和维护。

3.4 防护眼镜和口罩3.4.1 在有飞溅、飞射物或有害气体的工作环境中,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保护眼睛和呼吸道。

第四章作业人员安全培训4.1 安全教育4.1.1 作业人员应接受与临边作业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作业环境的安全风险和防护措施。

9001标准7.1.4过程运行环境检查表

9001标准7.1.4过程运行环境检查表

9001标准7.1.4过程运行环境检查表摘要:1.引言2.9001 标准简介3.7.1.4 过程运行环境检查表的内容4.过程运行环境检查的重要性5.如何正确使用过程运行环境检查表6.结论正文:1.引言ISO 9001 标准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框架,以实现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

在ISO 9001:2015 版标准中,7.1.4 过程运行环境检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这一步骤,组织可以确保其过程运行在适宜的环境中,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2.9001 标准简介ISO 9001 标准是一个全球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要求组织建立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客户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

这一标准涵盖了组织内部的各种过程,以及与客户和供应商的接口过程。

3.7.1.4 过程运行环境检查表的内容7.1.4 过程运行环境检查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硬件设施:包括设备、工具、仪器、场所等资源;- 软件环境:包括信息系统、软件工具、网络环境等资源;- 人员能力:包括员工的教育背景、培训、技能和经验等;- 过程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工艺流程图等;- 客户要求:包括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求、合同规定等;- 法规要求:包括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等。

4.过程运行环境检查的重要性过程运行环境检查对于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适宜的环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保证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此外,过程运行环境检查还有助于组织发现潜在的问题,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5.如何正确使用过程运行环境检查表为了正确使用过程运行环境检查表,组织应遵循以下步骤:- 了解标准要求:组织应熟悉ISO 9001 标准的要求,以确保正确理解和应用7.1.4 过程运行环境检查表;- 制定检查计划: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频率、方法、责任人等;- 实施检查:按照检查计划,进行检查并记录结果;- 分析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根据分析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并验证改进效果。

下井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下井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下井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下井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下井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进行下井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下井作业安全管理规程,并依法组织落实。

第四条下井作业应以安全第一为原则,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措施。

第五条下井作业应具备明确的作业计划和组织安排,确保作业过程中各职责部门和人员的协作配合。

第六条下井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完好可用,消防、通风等安全设施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

第七条下井作业应当按照分层、逐层、逐道推进的原则进行,确保每一道作业层的安全稳定。

第二章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第八条下井作业单位应按照作业计划和作业过程的需要,合理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防护网等,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九条下井作业单位应确保井下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持井下空气的新鲜和合格。

第十条下井作业单位应设置正确有效的排水设备,及时排除井下水体,保持井下地面干燥。

第十一条下井作业单位应设置有效的照明设备,保证井下作业场所的良好照明,防止作业人员发生事故。

第十二条下井作业单位应设置及时有效的通信设备,保证井下作业人员与地面联系畅通。

第十三条下井作业单位应依法检查并保养井下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下井作业单位应组织开展井下作业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第三章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第十五条下井作业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下井作业单位应确保作业人员符合相关岗位资格要求,并落实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上岗审批工作。

第十七条下井作业单位应建立作业人员的轮班制度,合理安排作业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第十八条下井作业单位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急救设备和急救员,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急救救治能力。

第十九条下井作业单位应建立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制度,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劳动安全保护。

作业指导书目录

作业指导书目录

作业指导书目录一、引言1.1 作业指导书的背景和目的1.2 作业指导书的范围和适合对象二、作业指导书的结构2.1 封面2.2 目录2.3 引言2.4 作业流程2.4.1 作业准备2.4.2 作业执行2.4.3 作业结束2.5 作业安全要求2.6 作业注意事项2.7 作业风险评估2.8 作业流程图2.9 附录三、封面3.1 作业指导书名称3.2 公司标识或者徽标3.3 日期3.4 版本号四、目录4.1 引言4.1.1 作业指导书的背景和目的4.1.2 作业指导书的范围和适合对象4.2 作业流程4.2.1 作业准备4.2.2 作业执行4.2.3 作业结束4.3 作业安全要求4.4 作业注意事项4.5 作业风险评估4.6 作业流程图4.7 附录五、引言5.1 作业指导书的背景和目的在本章节中,将介绍作业指导书的背景和目的。

包括作业指导书编写的背景,为什么需要作业指导书以及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和意义。

5.2 作业指导书的范围和适合对象本章节将详细说明作业指导书适合的范围和适合对象。

包括哪些工作需要遵循作业指导书,以及作业指导书适合的部门或者人员。

六、作业流程6.1 作业准备6.1.1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本节中,将介绍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作业目标、制定作业计划、准备所需资源等。

6.1.2 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本节将详细说明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包括必要的技能、知识和培训课程。

6.2 作业执行6.2.1 作业步骤和流程在本节中,将详细描述作业的步骤和流程,确保作业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

6.2.2 作业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本节将介绍作业中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6.3 作业结束6.3.1 作业验收和评估在本节中,将说明作业的验收和评估过程,确保作业符合要求并达到预期效果。

6.3.2 作业报告和记录本节将介绍作业报告和记录的编写要求,包括必要的信息和格式。

七、作业安全要求7.1 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7.1.1 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在本节中,将详细说明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包括通风、照明、防火等方面的要求。

钳工实训安全操作守则

钳工实训安全操作守则

钳工实训安全操作守则钳工实训是一项需要高度注意安全的工作。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下是钳工实训安全操作守则,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遵守。

一、安全意识1.1 重视工作安全,将安全放在首位,时刻保持高度警觉。

1.2 遵守企业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工作。

1.3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不随意讲究安全设施,不擅自更改设备设置。

二、个人防护2.1 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2.2 工作时不得穿戴宽松的衣物,不得戴手表、项链等可妨碍工作安全的物品。

2.3 长发人员应将头发整理干净,并采取措施固定发髻,以防被卷入设备中。

三、设备操作3.1 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操作未经培训的设备。

3.2 在操作设备前,应先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装置是否完好。

3.3 设备操作时,应保持专注,注意周围环境变化,防止发生危险情况。

四、电气安全4.1 在进行电气操作前,应先切断电源,确保工作区域没有电流。

4.2 操作电气设备时,应使用绝缘工具,确保自身安全。

4.3 发现电气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上级报告。

五、危险品管理5.1 对涉及使用危险品的操作,必须事先了解危险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规程。

5.2 危险品必须存放在专门的储存区域,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3 使用危险品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

六、紧急情况处理6.1 发生紧急情况时,要迅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

6.2 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能够有效地控制火灾事故。

6.3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简单的救治。

七、作业环境7.1 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有序,杜绝杂物堆放和地面湿滑等安全隐患。

7.2 作业区域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避免因光线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7.3 作业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八、加强培训和学习8.1 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高温试验作业标准书

高温试验作业标准书

1目的:2为确保本公司产品符合高温环境使用或贮藏之能力, 并确保其品质, 特定此作业指导书。

3范围:适用于产品新产品开发阶段、试产制品、出货批、故障分析及客户不良反应各阶段作业均适用之。

4权责:5研究开发部: 产品各项环境试验之相关资料提供与确认。

6品质验证课: 产品各阶段之环境试验测试或委外测试。

7定义: 略。

7.1作业内容:7.1.1作业范围:7.1.2新产品开发阶段: 新产品在研究发展阶段, 由研究开发部提供相关资料委托品质验证课进行各项测试, 由品质验证课执行各项测试或委外测试, 并将测试之结果以书面资料或测试报告回馈以供参考及改善依据。

7.1.3试产制品:当产品在试产完成时, 依实际需求由执行品质验证课执行各项测试或委外测试以确保其品质及早发现问题, 并将测试之结果以书面资料或测试报告回馈以供参考及改善依据。

7.2出货批:由品质验证课视需求对出货批成品执行高温保存试验, 以供出货品质判定与有关单位之改善依据。

7.3故障分析及客户不良反应: 在生产过程中之故障品为利于追查原因及分析或客户反应不良情形涉及本试验时。

7.3.1抽样标准与室温条件:7.4本试验以成品不包装为主, 其试验成品单体抽样标准依【抽样作业标准书】中电气规格抽样作业标准之规定办理。

7.5室温条件: 温度15℃~ 35℃,湿度 25% ~ 75%,气压86 ~ 106 kPa(mbar)。

7.5.1高温保存试验(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7.5.1.1测试条件:7.5.1.2温度+85℃±2℃,湿度 85%±2%,时间96小时。

7.5.1.3成品动态及静态不包装测试。

7.5.1.4测试步骤与方法:7.5.1.5初期测定:试验前待测品须依各机种之【产品规格书】之规格检测,其电气功能、外观、结构则依各机种成品检验规范检验, 经测定为良品后方可进行试验。

7.6准备: 激活试验设备待符合设定条件后, 将待测品置于试验箱内。

注塑调试工安全作业规范本

注塑调试工安全作业规范本

注塑调试工安全作业规范本1. 作业环境安全规范1.1 工作人员需要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眼镜、口罩、手套等。

1.2 作业场所清洁整齐,杂物、易燃物等应及时清除。

1.3 作业区域应标明禁止入内的区域,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 机械设备安全规范2.1 机械设备应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2 操作人员需要事先进行相应的培训,熟悉并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

2.3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禁止戴有松散衣物、首饰等,确保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危险。

3. 材料使用安全规范3.1 使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安全标准,并经过验收合格。

3.2 在添加原材料时,注意防止材料飞溅,应按照规定的比例和顺序进行添加。

3.3 禁止直接用手触摸原材料,应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操作。

4. 操作规范4.1 在操作注塑机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变操作流程。

4.2 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主管。

4.3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将手伸入机器内部或接近活动部件。

5. 预防事故安全规范5.1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5.2 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情况,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及时有效的处置。

5.3 操作人员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应立即上报,不得隐瞒、掩盖。

6. 作业结束安全规范6.1 作业结束后,关闭注塑机电源并断开电源插头。

6.2 清理作业现场,将原材料、工具等归位整理,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6.3 提交工作报告,记录注塑机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等重要信息。

7. 事故处理安全规范7.1 在发生事故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7.2 尽快报警并呼叫急救人员,同时通知相关负责人。

7.3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记录和调查,以便事后的处理和改进。

8. 安全隐患排查规范8.1 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到隐患及时发现和解决。

8.2 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第七章--作业安全

第七章--作业安全

第七章作业安全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7.1.1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7.1.1.1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0分)见7-1风险和隐患识别表7.1.1.2严禁架空电线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4分)实地查核。

7.1.1.3非经允许,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

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

(4分)实地查核。

7.1.1.4行灯电压不应大于36V,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则电压不应大于12V。

(2分)实地查核。

7.1.1.5设应急照明,正常照明中断时,应急照明应能自动启动。

(4分)实地查核。

7.1.1.6易燃、可燃或有毒介质导管不应直接进入仪表操作室或有人值守、休息的房间,应通过变送器把信号引进仪表操作室。

(4分)实地查核。

7.1.1.7建立对“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

(4分)见4.2.27.1.2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全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7.1.2.1建立至少包括下列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1)危险区域动火作业;(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3)能源介质作业;(4)高处作业;(5)大型吊装作业;(6)交叉作业;(7)其他危险作业。

(2分)见4.2.27.1.2.2对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作业许可。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6分)示例:临时用电作业票一级动火申请表说明:1、严禁在易燃易爆和火灾危害的场所随意动火。

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

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

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桥隧高空作业:在桥隧设备上进展作业, 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展的作业。

1.作业条件1.1依据作业位置及施工方案确定作业条件。

2.作业人员要求1.1作业负责人依据《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章》规定确定,作业人员为身体状况符合高空作业条件职工及劳务工。

2.2人员配置作业负责人1人, 作业人员数量依据工作量确定, 防护员:2-4人。

3.作业机具作业架(挂钩、脚手架)、信号旗(灯)、作业标、通讯设备(对讲机)、安全网、安全绳、安全带等依据施工方案需要进展增加。

夜间作业, 必需严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

4.协作要求依据现场影响设备状况确定协作单位及相关要求。

5.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无打算或超范围作业, 造成行车事故。

5.1.2机具、料具侵入限界, 造成行车事故。

5.1.3高处作业时向下抛掷料具, 造成行车事故。

5.1.4防坠落设施设置不到位, 致使料具、杂物坠落至线路, 造成行车事故。

5.2作业人员损害风险5.2.1在离地面2m以上的高空作业, 未实行高空防坠落措施, 安排患有禁忌症人员进展高空作业, 造成人身损害。

5.2.2安全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未按规定进展隐患消退或实行预防措施, 安全设施未安排专人负责常常检查、整修, 作业时未确认安全设施和用品完好, 造成人身损害。

6.防护要求6.1现场防护员必需由经考试合格且取得防护资格的职工担当, 并依据作业要求设置好防护标牌。

6.2现场防护员、中间联络防护员、驻站防护之间应严格执行通话、复诵和确认制度, 准时精确把握行车及安全信息, 按规定填写《防护通话记录本》, 做好自控、互控、他控。

6.3 进入铁路建筑物限界作业时, 设置三位一体防护: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 人(视距缺乏、联系困难地段增设两端防护或中转联络员);站内作业, 设置两位一体防护: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

6.4 不进入铁路建筑物限界范围内的作业, 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

作业环境—微气候

作业环境—微气候

其中:Δ S=体内热能含量(存储)的变化量
M=新陈代谢的热量
W=劳动消耗的热量
R=辐射交换的热量
C=对流交换的热量
E=蒸发的热量损失
新陈代谢是正的,因为该过程产生热能。 蒸发总是负的,因为该过程总是损失热能。 假如身体处于热平衡状态,将是零
7.1.3 高温
在高温情况下,身体吸收或产生的热量比散发的 热量更多。这会导致身体内核温度上升,出现疾 病,甚至死亡。
(2)相对湿度:在某温度、压力条件下,空气的水汽压强 与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饱和水蒸气压 强的百分比,成为该条件下的相对湿度。
f 100%
F
式中,f为某温度、压力条件下,空气的水汽压强,F为相同 温度、压力条件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强。
生产环境中的湿度通常用相对湿度表示。
例如:当 70%时,为高湿度(高气湿)环境,主要是水蒸 发引起的。如纺织、酿造、印染、造纸、隧道作业等。 当 30% 时,为低气湿环境。如冬季高温车间。
舒适湿度 舒适的湿度一般为40%~ 60%。不同
的空气湿度下,人的感觉不同,特别是在高 温、高湿的空气下对人的感觉和工作效率的 消极影响极大。
3.气流速度
空气流动的速度称为气流速度(m/s)。
气流主要是在温度差形成的热压力作用下产生的。
气流速度(风速)单位:米/秒(m/s)。
表 工作场所允许风速
舒适的风速
(1)季节。舒适温度在夏季偏高,冬季偏低。 (2)劳动条件。不同劳动条件舒适温度不同。 下表为在室内湿度为50%,某些劳动的舒适温度指标。
• (3)衣服。穿厚衣服对环境舒适温度的要求 较低。
• (4)地域。人由于在不同地区的冷热环境中 长期生活和工作,对环境温度习服不同。习服 条件不同的人,对舒适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作业环境

作业环境

PPT文档演模板
作业环境
7.1.3 色彩环境
• 色彩调节及应用 •3、安全标志用色
•绿色表示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正常,如图。
体是指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光通量,用字母E表示。
• 物理意义:物体被照亮的程度 • 单位:勒克斯(lux或lx)。 • 照度可使用照度计直接进行测量。
PPT文档演模板
作业环境
7.1.2 照明环境
PPT文档演模板
作业环境
7.1.2 照明环境
PPT文档演模板
作业环境
7.1.2 照明环境
• 照明的影响
•1、照明与疲劳
7.1.2 照明环境
• 在作业过程中,大约80%以上的信息是由视觉得到的。照明是视觉功 能的基本条件,一个与人的生理特性匹配的照明环境,将会提高工作的速 度和精确度,增加产量,保证质量,保障安全。
PPT文档演模板
作业环境
7.1.2 照明环境
• 照度经常被用来定量描述某个特定场所的照明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具
PPT文档演模板
作业环境
7.1.1 温度环境
• 2、低温 • 低温环境的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作业环境
7.1.1 温度环境
• 2、低温 • 低温的控制措施 • 低温环境的人工调节: • 暖气、隔冷、炉火 • 低温环境的个人防护: • 防寒服装、高热饮食、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作业环境
0.3 tg 在室外有太阳辐射热时 WBGT = 0.7 tnw + 0.2 tg + 0.1 ta 式中:tnw 为自然湿
球温度,℃; tg 为黑球温度,℃; ta 为干球温度,℃。
PPT文档演模板
作业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2 照明环境
照明的影响
1、照明与疲劳
合适的照明,能提高近视力和远视力。当照明不良时,因反复努力辨认,易使视觉疲劳,工 作不能持久。甚至会引起视力下降、眼球发胀、头痛以及其它疾病而影响健康,工作失误甚 至造成工伤。
2、照明与工作效率
适当的照明可以提高工作的速度和精确度,减少差错。舒适的光线,不仅对手工劳动,而且
(2)作业环境的温度在寒冷地区高于32C ,在炎热地区高于35C ;
(3)作业环境的热辐射强度超过4.186 J/(cm2-min); (4)作业环境的温度高于30 C,相对湿度(RH)大于80%。
WBGT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在室内和室外无太阳辐射热时 WBGT = 0.7 tnw + 0.3 tg 在室外有太阳辐射热时 WBGT = 0.7 tnw + 0.2 tg + 0.1 ta 式中:tnw 为自然湿球温 度,℃; tg 为黑球温度,℃; ta 为干球温度,℃。
7.1.1 温度环境
1、高温
7.1.1 温度环境
1、高温
高温环境人的生理反应
7.1.1 温度环境
1、高温
高温环境的影响
7.1.1 温度环境
1、高温
高温的控制措施
7.1.1 温度环境
1、高温
高温的控制措施 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 热源设臵在作业场所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采取一定的隔热措施(水幕、水箱、遮热板等) 加强自然通风 降低湿度、必要时辅助机械通风和空调设备
业者的视觉印象。故应该重视色彩对人的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作用, 重视色彩与人的心理特性匹配,以期在工作设计中创造富有性格、层次和 美感的色彩环境。
7.1.3 色彩环境
颜色对生理的影响
1. 2. 3. 对视疲劳的影响:就引起视疲劳而言,蓝、紫色最甚,红、橙色次之, 黄绿、绿篮、绿、淡青等颜色引起视力疲劳最小。 在眼睛对不同色光的敏感性:其中眼睛对黄色最敏感,故常用黄色作 警戒色。 对人的生理机能的影响:红色会使人的各种器官机能兴奋和不稳定, 有促使血压升高及脉搏加快的作用。而蓝色则会使人的各种器官机能 稳定,起降低血压及减缓脉搏的作用。黄红颜色有增加食欲的作用。 绿黄色及紫色在心理上起中性作用。
7.1.3 色彩环境
色彩调节及应用
3、安全标志用色
绿色表示安全、正常,如图。
7.1.3 色彩环境
色彩调节及应用
4、技术标志用色
7.1.4 有毒环境
有毒环境
有毒气体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有害物质。 工业粉尘是指能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粒子大小 多在0.1~10微米。
烟(尘)则是指直径小于0.1微米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一般形
度和精确度,增加产量,保证质量,保障安全。
7.1.2 照明环境
照度经常被用来定量描述某个特定场所的照明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具
体是指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光通量,用字母E表示。 物理意义:物体被照亮的程度
单位:勒克斯(lux或lx)。
照度可使用照度计直接进行测量。
7.1.2 照明环境
7.1.2 照明环境
7.1.2 照明环境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3.照度分布
1. 局部工作面的照度值最好不要超过这个环境中照度值得1/4 2. 一般照明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应大于0.8
4.亮度分布
7.1.2 照明环境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5.眩光控制
当视野内出现亮度过高或对比度过大的光时,眼睛常常无法适应,这种刺眼 或耀眼的强光线叫眩光。眩光多来源于外界物体表面过于光亮、亮度对比过大或 直接强光照射。
7.1.3 色彩环境
颜色对心理的影响
1)温度感 根据颜色对人的心理效应,一般把颜色分为暖色系、冷色系和中性色 三大色系。
7.1.3 色彩环境
颜色对心理的影响
2)轻重感 色彩给人们心理感情上带来的轻重感也是常见的。一般明度高的感觉 轻,明度低的感觉重。明度相同,彩度高的比彩度低的感到轻,而暖的又 比冷的显得重。例如机械上的把手等涂以明色,可使操作人员有轻快感。
噪声环境的改善措施
1. 2. 3. 4. 5. 控制噪声源 控制噪声传播 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控制噪声 在声源周围采用消声、隔声、吸声、隔振、阻尼等局部措施 个人防护
6.
7.
音乐调节
其他
7.1.6 振动环境
振动是指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来
回出重复的运动。
7.1.6 振动环境
7.1.1 温度环境
1、高温
高温的控制措施 在保健方面: 适当饮用含盐饮料 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同时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加强个人防护 加强医疗预防工作
7.1.1 温度环境
1、高温
高温的控制措施 在生产组织方面: 增加休息次数、延长午休 设臵工作休息场所 最好采用集体作业 训练作业者区分热衰竭和热昏迷
7.1.1 温度环境
2、低温
低温作业环境指的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不高于 5C的作业。 (1)高山高原工作 (2)潜水员水下工作 (3)低温车间 (4)寒冷气候下的野外工作
7.1.1 温度环境
2、低温
低温环境人的生理反应
(1)代偿阶段 (2)耐受阶段
(3)病理损伤
7.1.1 温度环境
7.1.3 色彩环境
色彩调节及应用
3、安全标志用色
红色表示危险、暂停、停止、禁止。红色是指示火警和火警系统的规定用色,部分 色标如图。
7.1.3 色彩环境
色彩调节及应用
3、安全标志用色
蓝色主要用来做标志、说明等,如图。
7.1.3 色彩环境
色彩调节及应用
3、安全标志用色
黄色表示小心、注意。为了醒目也常与黑色一起使用。黄色和黑色是起警告作用的 颜色,部分色标如图。
振器
降低设备减振系统的共振频率 个体防护
10. 加强厂区的绿化建设。
7.1.5 噪声环境
通常情况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根据来源的不同,噪音可分为: 1. 2. 3. 4. 1. 2. 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社会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 稳态噪音 非稳态噪音
根据噪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以分为:
3.
脉冲噪音
7.1.5 噪声环境
7.1.3 色彩环境
颜色对心理的影响
3)硬度感 色彩的硬度感是指色彩给人以柔软和坚硬的感觉,与色彩的明度和纯 度有关。一般常采用高明度和中等纯度的色彩来表现软色。在无彩色的黑、 白是硬色,灰色是软色。
7.1.3 色彩环境
颜色对心理的影响
4)膨胀感 5)远近感
7.1.3 色彩环境
颜色对心理的影响
对脑力劳动都有利。某些依赖于视觉的工作,对照明的要求则更为严格。
7.1.2 照明环境
照明的影响
3、照明与情绪
照明会影响人的情绪,影响人的一般兴奋性和积极性,从而也影响工作效率。一般,明亮的 房间是令人愉快的。眩目的光线使人感到不愉快。许多人还喜欢光从左侧投射。
4、照明与事故
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照度不足是事故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眩光容易导致视觉疲劳,也极易 造成事故。
色调不能单调,否则容易引起单调感,加速视疲劳;
色调组合要有对比感,并能产生协调、渐变的效果。 明度的选择也要结合工作环境的特点和性质; 彩度不能太高,否则将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令人感到不安,并分散注意力。 除非警戒色,一般在设计时都要避免使用彩度高的色彩。
7.1.3 色彩环境
色彩调节及应用
2、机器设备和工作面用色
成于燃料的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过程中。
7.1.4 有毒环境
毒物环境的改善措施
1. 2. 3. 4. 5. 以无毒或毒性小的原材料代替有毒或毒性大的原材料; 改变操作方法; 隔离或密闭法; 湿式作业; 通风;
6.
7. 8.
合理的厂区规划;
作业场所的合理布臵; 个体防护措施;
9.
包装及容器要有一定的强度,避免因碰撞等原因造成的毒物外泄;
4
7.1.2 照明环境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5.眩光控制
防止和减轻眩光的主要措施: 1)限制光源亮度 2)合理布臵光源 3)适当提高环境亮度 5)直射转为反射 应尽可能将眩光光源布置在视线外微弱 刺激区,采用适当的悬挂高度和必要的
保护角。 4)带太阳镜(滤光片)
7.1.2 照明环境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防眩光眼镜
4)带太阳镜(滤光片)
5)直射转为反射
7.1.2 照明环境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5.眩光控制
防止和减轻眩光的主要措施: 1)限制光源亮度 2)合理布臵光源 3)适当提高环境亮度 光线经灯罩或天花板及墙壁漫射到工作场所。
4)带太阳镜(滤光片)
5)直射转为反射
7.1.3 色彩环境
色彩能改变工作环境气氛,具有唤起人的联想和情感的效果,影响作
5.眩光控制
防止和减轻眩光的主要措施: 1)限制光源亮度 2)合理布臵光源 3)适当提高环境亮度 尽量保证物体的亮度与背景亮度的比值
4)带太阳镜(滤光片)
5)直射转为反射
在100:1以下
7.1.2 照明环境
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
5.眩光控制
防止和减轻眩光的主要措施: 1)限制光源亮度 2)合理布臵光源 3)适当提高环境亮度
第7章 作业环境与作业空间
牛奕 niuyi@
主要内容
1. 学习温度、照明、色彩、有毒、噪声、振动等作业环境条件对人的 工作绩效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对这些环境条件改善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2. 学习掌握作业空间安全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作业场所空间布置及作
业姿势与作业空间布置的基本内容。
6)情绪感
7.1.3 色彩环境
色彩调节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