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_第一单元(高考历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卷(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全国卷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C.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政治体制【补偿训练】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他认为( )A.分封制优于郡县制B.郡县制优于分封制C.强调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当时历史客观条件决定的D.肯定圣人在制度构建中的智慧3.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后,“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为职业则一也”。
传统宰相职务慢慢变成虚衔,真正宰相成为临时性职务。
这一做法(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B.加强了吏治的建设C.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D.提高了行政的效率【补偿训练】读“中朝”和“外朝”关系示意图,它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皇帝开始兼任最高行政长官B.行政权的独立性渐趋减弱C.皇权和相权的斗争趋于激烈D.决策权和行政权逐渐分离4.(2019·北京高考)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
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
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5.论及雅典城邦制度,有学者认为,雅典“无法扩张自己……如果它扩张,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加公民大会,但如果不扩张,当强大的君主政体联合起来,它就会成为受害者”。
2020年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卷和参考答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1.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2.西周的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以为藩屏.这说明分封制A.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 B.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C.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 D.弥合族群之间的巨大差异3.表1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
该表反映出表1A.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 B.和平发展占据主流C.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D.战争规模不断扩大4.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
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
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
这说明了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5.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
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6.《尚书》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此处“百姓”是指以封地为族姓的百官。
但在战国典籍中,却常用“百姓”称呼普通民众。
上述称呼的变化反映出A.宗族观念形成 B.平民获得政治特权C.官僚政治确立 D.礼乐秩序渐趋崩溃7.《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
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属于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的是:A. 农耕文化B. 渔猎文化C. 采集文化D. 工业文化答案:C2. 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的观点错误的是:A. 人类起源于非洲B. 人类起源于亚洲C. 人类起源于欧洲D. 人类起源于澳洲答案:C3.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以下哪个因素最为密切:A. 语言的产生B. 农业的兴起C. 社会组织的形成D. 工具的发展答案:B4. 以下哪个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A. 古石器时代B. 中石器时代C. 旧石器时代D. 金属时代答案:B5. 以下哪个文明不属于四大文明之一:A. 埃及文明B. 印度河文明C. 黄河文明D.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答案:D6. 以下哪个古代文明被称为“河流文明”:A. 埃及文明B. 印度河文明C. 黄河文明D.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答案:C7. 以下哪个国家被认为是现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A. 埃及B. 印度C. 中国D. 美索不达米亚答案:D8.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A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结束:A. 春秋战国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10. 中国古代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是:A. 甲午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类起源于约_______万年前的非洲。
答案:202. 人类的祖先是一种叫做_______的古人类。
答案:直立人3. 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是_______文化。
答案:采集4. 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是_______朝。
答案:夏5. 中国古代历史的结束是_______朝。
答案:隋6. 中国古代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革命。
答案:辛亥7.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_______河流域。
答案:黄8. 印度的古代文明是_______河文明。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同步练习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同步练习测试卷附答案解析高一历史第一单元练习姓名小组班级09/25得分请认真思考,独立地完成练习(高一年段用)一、选择题(本道题共 25 题,每小题 3 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 75 分)1、《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b5E2RGbCAP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2、《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 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A.商朝宗法制B.秦代郡县制 C.西周分封制 D.隋唐科举制 5.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A.周王——卿——诸侯——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D.周王——大夫——士——卿B.宗法制和郡县制6.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 这句话指的是p1EanqFDPw 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8、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
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地方政治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赋税 D.长官地方军事 9、“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卷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 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
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 ( )A、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禅让制2.公元前782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了( )①幽王荒淫无道②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③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④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该字体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4.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5.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
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
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
但无可否认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B.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6.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组织,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测试卷及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先秦时期祭祀活动按照一定亲疏贵贱规则,通常情况下宗族地位高的政治权力也高。
但后《礼记》记载中出现了宗子只是士而平民却成了政治地位较高的大夫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祭祀顺序不好安排。
这种局面( ) A.说明祭祀活动是封建迷信B.巩固了分封制度.表明宗法制度已被破坏D.导致平民将相大量出现答案:解析:材料中宗子是士,而平民却成为大夫,宗子政治地位低于平民,这与祭祀活动中宗子高于平民的宗法次序相冲突。
这反映出宗法制已被破坏。
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礼记”“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关,故A项正确。
三公九卿制始于秦朝,故B项错误;郡县制不是贵族政治,故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属于西汉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错误。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郡县制的进步性.促进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答案:解析: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称为食邑。
食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
战国时各国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故本题选。
4.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材料信息的本质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答案:B解析:依据“无尺土之封”,可知是指秦朝的郡县制,“使后无战攻之患”则是对郡县制的肯定。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汤灭夏后大会诸侯。
汤取天子之玺,置于天子之座,复而再拜,从诸侯之位,汤曰:“此天子之位,有道者可以处之矣,夫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
”汤以此三让,诸侯莫敢即位,然后汤即天子之位。
对其说的“有道者可以处之”的理解,正确的是( )A.想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B.主张打破世袭制C.古代选官制度的模式形成D.为自己即位做铺垫2.“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
”(《谷梁》)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 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 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3.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
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 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 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
从中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 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 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6.秦汉时期郡守作为中央代表,限于外郡人,在一郡之中享有全权处置且不受任何阻碍的权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郡守多由中央官员充任 B.秦汉郡守享有任命郡内各级官员的权力C.对郡守的限制和放权巩固了统治 D.郡守权力过大导致汉代地方分裂割据7.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
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高一历史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
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
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2.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3.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
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全球公务员考试制度滥觞的是A.秦朝军功爵物度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4.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这里的“我朝”是指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5.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这里的高皇帝是指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6.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
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7.伯利克理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8.“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得分: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2.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3.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4.下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
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目的是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5.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①内阁②议政王大臣会议③南书房④军机处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D④①③④6.西周的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制度。
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官制 D.郡县制7.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8.《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面。
这表明当时()A.王位世袭制不复存在 B.宗法制尚未完全确立C.分封制造成国家分裂 D.郡县制已经开始推行9.据分析统计,《孟子》—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的问题。
2020年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卷和参考答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1.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2.西周的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以为藩屏.这说明分封制A.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 B.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C.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 D.弥合族群之间的巨大差异3.表1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
该表反映出表1A.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 B.和平发展占据主流C.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D.战争规模不断扩大4.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
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
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
这说明了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5.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
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6.《尚书》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此处“百姓”是指以封地为族姓的百官。
但在战国典籍中,却常用“百姓”称呼普通民众。
上述称呼的变化反映出A.宗族观念形成 B.平民获得政治特权C.官僚政治确立 D.礼乐秩序渐趋崩溃7.《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
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历题)试题及答案解析[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1.(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6题)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2.(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第3题)“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3.(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第10题)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A.中书省、伊犁将军B.宣政院、中书省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4.(2008上海历史)“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5.(2008江苏历史)“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6(2008上海历史)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
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B.秦朝C.东汉D.明朝7、(09年北京卷).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10、(09年上海卷)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1(09年天津卷)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12(09年浙江卷)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3(09年江苏卷)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14(09年江苏卷)“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2021高中历史第1单元单元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1.下图为周康王时的大盂青铜鼎。
鼎内铭文:盂,赐你香酒、礼服、车马、仪仗旗帜,用以巡狩,赐你邦国官员和庶人663人,异族王臣和夷众1063人。
助我行先王之制,治民治疆土,莫违王命。
由此可推断()1A.盂受王命率军出征讨伐夷族B.周王与盂属于王臣隶属关系C.盂因军功而获得周王的赏赐D.西周册封制有法律明文规定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3.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据司马迁记载,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
据此可知,孔子()A.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B.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C.推动平民教育的迅速发展D.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4.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当时出现的私有观念,儒、墨、法家诸子既肯定“私利”的合理性,又充分颂扬“公有”。
这表明儒、墨、法家诸子()A.充分肯定夏商周三代B.认可天下为公的社会C.都主张重建社会秩序D. 全面否定了私有观念5.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
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官员职能A.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B.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C.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D.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6.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试卷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一、1. (2018· 北三省四市教研合体一模·25)中国古代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两部分成。
御史能主假如打腐,言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目的。
言机构于、展于唐、衰减于宋,于明。
可言制度()A .是封建王朝制皇制的有效手段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消亡C.展迹与制制度化呈相反方向D.切合最高治者察百官的政治需要2. (2018·江宿迁高二学水平第一学期期末考·1)“孝”作中国人的美德,是家庭和睦、平定最基本的道德范。
与“孝” 种美德的形成关系最亲密的制度是()A .禅制B .世制C.分封制 D .宗法制3. (2018·江泰州姜堰区学水平期末考·1)某史老在授某知点例:“从一棵上剪下一根分支移栽,分支会成一独立干。
”他旨在明()A .分封制下中央地方的力消B.宗法制下大小宗之关系C.郡制下地方政府的盘据向D.行省制下中央集的加4. (2018·江南通学水平·1)中姓氏源流,以国氏的象在周朝广泛,如晋文公称晋重、昭公称潘等。
一象广泛出是于()A .王位世B.侯分封 C .宗法崩溃D.中央集5. (2018·重主城二模· 24)周天子授土授民侯“建国”,侯授土授民卿、医生“立家”,士、庶而言,他把自己的宗族称“家”,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资料明 ()A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表里的关系B.家国同构有益于凝集宗族化王C.分封制含着国家分裂盘据的要素D.周朝血政治弱化了族特地位6. (2018·江南京学水平模·1)“自殷从前,天子侯君臣之分不决也。
⋯⋯逮克殷践奄,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元勋、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侯之而侯之君;⋯⋯ 盖天子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 反应出分封制 ( )A .血关系独一B .已力高度集中C.拥有等森的特点 D .体王与神合7. (2017.12 · 州学水平· 1)柏在《中国人史》中把周王朝行的某种制度称“ 属等差减制度”,并一制度然不可以断但起码成功地阻挡或防止更多的明、流血和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
高中历史必修1参考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合作探究】1.嫡长子与庶子有双重的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2.(1)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与他一同分封的可能还有其他受封者、王族、其他功臣等。
(2)王位应由其妻子生的儿子继承,家业主要留给他。
妾生的儿子也可以得到一部分家业。
【达标练习】(一)选择题1-5 BDBAA 6-10 DACDC(二)材料题11.(1)初步形成分封制度,对商特别是西周分封制的确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2)反映出:分封制、宗法制日益破坏和削弱。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实力的增长,诸侯国与周王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同时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的实力也日益增长,于是“礼崩乐坏”。
(三)问答题12.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天子。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课后延伸拓展】本题要求学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
第一层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物;食具有筷子、叉子;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
第二层信息:饮食之礼起着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共8个单元 附解析 10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页) 109附解析个单元8共(全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100满分分钟:45时间() 分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中易 4 、32 、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6 、57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4 、12、1113 、10、 9、8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 、18、1620 、17、15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综合21 22 ,小题20本大题共(一、选择题) 分60共,分3每小题,莫如亲亲,捍御侮者;犹惧有外侮,怀柔天下也)指周(“其1.故以亲屏( )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周。
拱卫王室统治B. 建立大宗小宗体系A. 扩大统治范围D. 明确宗室血缘亲疏C.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B 解析2.以嫡,纣王虽幼;不得立,系庶出,“微子启虽长:《吕氏春秋》记载( ) ”材料反映了立。
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 财产继承的原则A.C. 兄终弟及的传统D. 任人唯才的要求页109 共页1 第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虽幼不得立”,“庶出:B 解析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位间的关系立于宗庙的先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朝(商3.。
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示”有大小之别。
称之为“示”,王的神主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 ) 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A. 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B. 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C. 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D.项A故,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在西周而非商朝时期:C 解析B故,宗法制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出现而非迟至商朝才出现;错误项错误它们之间无一不是,等级秩序到继承制度礼仪、从祭祀规格、;这就表明了商朝统治阶级重视血缘继承,以血缘关系作为权力纽带的,治国理念“家国同构”浓厚的;项正确C故,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运作项错误。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咱们来了解一下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吧!多练习吧!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1.(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6题)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2.(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第3题)“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3.(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第10题)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4.(2008上海历史)“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5.(2008江苏历史)“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6(2008上海历史)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
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7、(09年北京卷).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10、(09年上海卷)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1(09年天津卷)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12(09年浙江卷)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3(09年江苏卷)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14(09年江苏卷)“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15(09年广东卷B)“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 王位继承制度B. 分封制度C. 三公九卿制度D. 郡县制度16(09年广东卷B)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
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17(09年广东文基卷)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A.清 B.明 C.汉D.秦18(09年海南卷)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
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19(09年海南卷)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20(2008海南历史)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21(2008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22、(2008江苏历史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23.(2008宁夏文综)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
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24.(2008广东历史1)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25.(2008广东文科基础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
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材料分析:26.(2010年上海高考)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
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0分)(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6分)(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4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时代,经过夏、商的演化,到西周最后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即宗法制度。
周王自称天子,是同姓贵族的大宗和天下的共主,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周王嫡长子的兄弟被封为诸侯,诸侯对于周天于是小宗,而诸侯在自己国内又是同姓的大宗,其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嫡长子的兄弟被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宗的各分支中又是大宗。
依此类推,按血缘关系不断分封下去。
由于周室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多为兄弟,异姓多为甥舅,这样整个西周国家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材料二: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
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
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历史纵与横》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西周的史实,分析西周宗法制的实质。
(2)据材料二,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泰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负锄梃谪戍之徒,大呼而成群。
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泰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
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一一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请回答:(1)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谈谈你的分析。
(3)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29、(10分)中央集权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日知录》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材料二材料三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日益趋于乱也……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故主张)使县令得私其百里之地,则县之人民皆其子姓,县之土地皆其田畴,县之城郭皆其藩垣,县之仓廪城郭皆其仓廪。
——顾炎武材料四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请回答:(1)材料一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2分)(2)指出图中所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及带来的主要危害。
(3分)(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他认为可行的解决途径是什么(3分)(4)据材料四,简要说明在灾难面前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所起的作用。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