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doc
高中物理-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练习(含答案)
高中物理-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练习(含答案)真题精做1.(福建卷)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为______cm。
(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川卷)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______cm。
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
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 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 m/s2)。
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_______。
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模拟精做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按如图所示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 A和L B如表格所示。
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弹簧Ⅱ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十三章第一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第十三章第一节 《弹力、弹簧测力计》导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重点、难点)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重点)课前预习学案【温故知新】1、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 ,也可以改变2、力的 、 和 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请写出此现象中包含的两个相关的物理知识。
(1) 。
(2) 。
【自主预习】(一)、试一试: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变形,体验手感,撤去压力,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二)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弹性和塑性结合自己的体会,对以上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弹性:塑性:(2)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
(3)用什么工具测量力的大小?它是根据什么性质来工作的?课内探究学案(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点拨】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二)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思考: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2、例解 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12.1-3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1)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
(2)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3)小华作出了如下(图12.1-4)三个图像。
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图12.1-4图12.1-3--2 F 2 F 1图12.1-1(甲)F 2 图12.1-1(乙)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由弹簧、指针、刻度盘、挂钩、外壳、挂环构成。
【体验】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力拉头发,(用力均匀,使弹簧拉力计弹簧逐渐增长)读出头发拉断时拉力大小。
【高中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要点
【高中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要点1、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弹力的作用?答:要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弹力的影响,必须明确产生弹力的物体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首先,两个物体互相接触,这是产生弹力的前提.没有物体、只有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不互相接触都无法产生弹力;其次,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即弹性变形2、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答:正确使用弹簧测功机:(1)首先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就是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即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这个范围.(2)识别弹簧测功机上的最小刻度值,即每个小网格代表多少n,以便在测量时可以快速读取测量值(3)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零点,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4)测量时,使测功机中弹簧轴的方向与测得的力一致。
不要长时间强制弹簧或强制弹簧测功机,以避免损坏例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弹性力不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弹性力是指弹性变形的物体在与之接触的物体上因恢复而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知识点弹性的概念及其条件闯关点拨弹力的产生必须同时满足互相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两个条件解决方案只有两个对象相互接触,但在没有挤压的情况下没有弹性效果(即没有变形)。
弹性力是具有弹性变形的物体向阻止其恢复原始状态的物体产生的力。
因此,a和C是正确的。
压力、支撑力和拉力都是物体弹性变形产生的力。
它们都属于弹性力,所以D也是正确的,任何有弹性变形的物体都必须在物体上产生弹性力,阻止它恢复到原始状态,所以B是错误的答b例2当使用弹簧测功机时,以下预防措施中的错误为()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测量力不得超过测量范围知识点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技巧弹簧测功机在使用前必须调零。
使用时,弹簧的延伸方向应与测力方向一致,以避免弹簧、指针和挂钩与壳体之间产生摩擦。
高中弹力的知识点
高中弹力的知识点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弹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在力学部分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也起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高中弹力的相关知识点。
一、弹力的定义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物体发生的形变必须是弹性形变,也就是说,当外力消失后,物体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大小。
例如,我们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当我们松开手后,弹簧能够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这种形变就是弹性形变,弹簧对我们的手就产生了弹力。
二、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
如果两个物体只是接触但没有发生弹性形变,那么它们之间不会产生弹力。
比如,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它与桌面接触,但如果桌面没有发生形变,它们之间就没有弹力。
三、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并且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具体来说,常见的几种情况如下:1、压力和支持力当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产生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水平面给物体一个支持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上。
2、绳子的拉力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
3、轻杆的弹力轻杆的弹力方向比较复杂,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杆。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分析来确定。
四、弹力的大小1、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 F 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 x 成正比,其表达式为 F = kx。
其中,k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 N/m。
它取决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胡克定律只适用于在弹性限度内的弹簧形变。
如果超过了弹性限度,弹簧的弹力与形变就不再满足线性关系。
2、对于非弹簧类物体的弹力大小通常需要根据物体的受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来进行分析和计算。
五、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弹簧测力计利用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可以制成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高中物理弹力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弹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A. 物体发生形变B.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C. 物体发生塑性形变D.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且恢复原状答案:B2.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A. 弹簧的形变与所受力成正比B. 弹簧的形变与所受力成反比C. 弹簧的形变与所受力无关D. 弹簧的形变与所受力成非线性关系答案:A二、填空题3.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形变方向_________。
答案:相反4. 当弹簧受到拉力时,弹簧的弹力方向与拉力方向_________。
答案:相同三、计算题5. 一根弹簧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500N/m。
当弹簧受到20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变为多少?答案:弹簧受到20N的拉力时,根据胡克定律F=kx,其中F为弹力,k 为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的长度。
解得x=F/k=20N/(500N/m)=0.04m=4cm。
因此,弹簧的长度变为10cm+4cm=14cm。
四、实验题6. 在实验中,如何验证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答案:将弹簧固定在一端,另一端挂上不同重量的物体,测量并记录弹簧的伸长量。
通过比较不同重量下弹簧的伸长量,可以发现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具体操作时,需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挂重物的重量,然后观察并记录弹簧的伸长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五、简答题7. 简述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弹簧门的自动关闭、弹簧秤的称重、汽车的减震器、蹦床的弹跳等。
这些应用都是基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弹力,通过弹力的作用来实现特定的功能或效果。
物理:《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知识精析
一、实验步骤 1 .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
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2.如图17-1所示,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 在平衡时测出弹簧的总长并计算钩码的重力,填写在记录表 格里.
图17-1 1 F/N 2 3 4 5 6 7
L/cm
x/cm
3.改变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上步的实验过程多次.
三、误差分析
1 .误差来源: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有读数
误差、作图误差等.
2.减小误差的办法 (1)实验过程中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要按有效数字和弹簧测力计的精度正确读数和记录. (2)作图时用刻度尺借助于三角板,使表示两力的对边一 定要平行.因两个分力 F1 、 F2 间的夹角 θ 越大,用平行四边 形定则作出的合力 F的误差ΔF就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
二、实验步骤的分析判断 例 2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实验 步骤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 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通过细绳套同时用两 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 一位置 O 点,在白纸上记下 O 点和两个测力计的示数 F1 和 F2. (2)在白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 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 两个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F′和细绳套的 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错在哪里?
(3)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分析 根据已有数据选好坐标轴每格所代表的物理量的 多少,是作好图象的关键.作图象的方法是:用平滑的曲线 (或直线)将坐标纸上的各点连接起来.若是直线,应使各点 均匀分布于直线两侧,偏离直线太大的点应舍去.
《弹力 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一、教材地位和作用: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
会测量力的大小。
”从本课的内容上看,弹力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的力进行的研究,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弹力的基础,弹簧测力计是力学中重要的测量仪器,是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的基础,通过看说明书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可以起到方法上的指导,这节课的内容和方法在教材中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弹力比重力和摩擦力更抽象更难理解。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1、知识与技能:a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b、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并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关心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现象;b、通过实验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三、教法和学法:本节主要采用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测力计的原理。
其次用到了分析归纳法,通过观察及实际使用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正确使用测力计。
在教学时,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共同探索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所学习的力的作用效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上,指出在实际生活中能见到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二种不同的状况,指出这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引入要学习的内容。
2、推进新课: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弹力的概念与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两个部分。
①弹力的概念:a、在引入新课后,通过演示实验重现上面所说的二种不同的形变,明确指出它们的区别,并指导学生用手边的一些学习用品(如直尺、橡皮、饮料瓶等)进行主动探究,从而得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概念。
b、通过学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现象,如饮料瓶被弄瘪不恢复状或通过拉直小弹簧的实验给出弹性限度的概念。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说课稿9《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说课一、说教材(一)课标要求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三级主题: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
会测量力的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是新课标中规定的20个必做实验之一。
(二)教材分析《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节内容,本课题安排了“弹力”、“弹簧测力计”和“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三方面内容,按照从现象→概念、规律→应用的程序编排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弹力是三种常见力(弹力、重力、摩擦力)之一,是教学中第一次涉及的具体类型的力,为高中阶段弹力的深入研究作准备。
弹簧测力计是弹力的重要应用,是力学中基本的测量仪器;通过看说明书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对学生今后的研究起到方法上的指导。
所以说,本节课无论在知识还是方法上,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水平2、学生的知识经验弹力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学生有丰富的理性认识;经由过程前面的进修,学生对力的概念、感化结果及力的相互性有一定的相识,且八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窥察、分析本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探究进修奠定了基础。
但相比较重力、摩擦力,弹力更抽象,学生更难理解,需求本节课的深入进修。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3、会精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测力原理。
2、通过独立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进一步领悟测量类仪器使用的一般性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探究生活现象中的物理道理,感受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在尝试探究中严谨详尽的科学立场,爱惜仪器的良好品质。
重点及确定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精确使用。
弹簧测力计在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等必须的器材。
难点及突破策略:弹力的概念的理解。
弹力是被动力,比较抽象,是一个逐步完善的概念,到高中阶段需求深入进修。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情分析方案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情分析方案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力学部分的知识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是一个针对《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学情分析方案的示例。
一、整体学习情况对于弹簧测力计,学生在初中物理中可能接触过相关的概念和实验,但对于实际应用和深入的理解可能有所欠缺。
学生对于弹力概念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进行学情分析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对于弹簧测力计和弹力的现有知识和理解程度。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进行学情分析时,也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对于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来说,学生可能对于实际应用和实验内容更感兴趣,或者对于物理原理和公式推导感兴趣。
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与学生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情分析还需要了解学生对于力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牛顿定律、质量、重力、摩擦力等概念,以及计算力和测量力的基本方法。
此外,还要了解学生对于弹簧的基本原理和弹簧常数的理解,以及对于测力计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有无实践经验。
四、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误区学情分析中还需要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和常见的误区。
对于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来说,学生可能会混淆力的方向与弹簧的变形方向,或者无法准确地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通过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和误区,可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纠正。
综上所述,针对《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我们需要进行细致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兴趣和动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和误区。
通过学情分析,可以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弹力弹簧测力计说课稿1我说课的题目是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内容简介本章是在前一章学过力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来讨论力学中常见的弹力、重力和摩擦力,以及杠杆、滑轮和其他一些简约机械,本章知识是学习后续知识压强、功、机械效率的基础,因此本章是中学物理基础的一章。
本节是同学第一次接触详细类型的力——弹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教学实践说明,被动力(如弹力、静摩擦力)的概念是同学难于接受的.因此教材中没有给弹力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实例说明白什么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本节通过一个比较完整的试验探究,利用弹力的作用效果来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从而达到会正确运用弹簧测力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同学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并不难学,引领同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会正确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经受探究弹簧测力计的运用过程,进一步掌控运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情感立场价值观通过对弹簧测力计运用的探究,培育同学乐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育同学探究新器件的技能在试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立场重点与难点从教材形成特点、结构体系、以及同学的认知特点、思维规律,我确定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同学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运用”,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掌控弹簧测力计的运用方法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学设计通过上述分析,本节课教学中以试验探究为基础,掌控知识为中心,培育技能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爱好导入新课,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充分利用同学的阅历,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如拉〔压〕弹簧、撑杆跳、跳板跳水等实例,并通过拉动皮筋、挤压气球、拨动钢尺使同学获得形成弹力概念的感悟。
经受一系列的实例分析、动手试验,使同学认识弹性与塑性,弹性形变和弹力,知道日常生活中常常说的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其实质都是弹力。
衔接点14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2024年初升高物理无忧衔接(通用版)
衔接点14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一、弹簧测力计的构成及原理:弹簧测力计是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吊环组成的。
它是利用一下原理制成的: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弹簧伸长长度跟所受拉力成正比)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观察在自然状态下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2)检查测力器是否被卡住,拉一下弹簧挂钩看看是否灵活(3)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使测力计力的作用线与弹簧伸缩方向在同一直线(否则会导致测量不准确),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2.学会用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
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坐标纸。
四、实验步骤1.按实验原理图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 0。
2.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
3.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 表示弹力,l 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 =l -l 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五、数据处理1.以弹力F (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 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
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 随弹簧伸长量x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这个常数也可据F -x 图线的斜率求解,即k =ΔFΔx 。
六、误差分析1.由于弹簧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不便于操作,故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
2.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造成误差,当未放重物时,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已经有一个伸长量,这样在作图线时,图线在x 轴有一截距。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优秀10篇)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优秀10篇)高一必修一的物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对比法。
四、教学仪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五、教学过程(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
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原理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高考弹簧问题专题详解
高考弹簧问题专题详解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高考弹簧问题专题详解高考动向弹簧问题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借助于弹簧问题,还能将整个力学知识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起来,因此弹簧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历年全国以及各地的高考命题中以弹簧为情景的选择题、计算题等经常出现,很好的考察了学生对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振动问题、功能关系问题等知识点的理解,考察了对于一些重要方法和思想的运用。
知识升华一、弹簧的弹力1、弹簧弹力的大小弹簧弹力的大小由胡克定律给出,胡克定律的内容是: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数学表达形式是:F=kx 其中k是一个比例系数,叫弹簧的劲度系数。
说明:①弹力是一个变力,其大小随着弹性形变的大小而变化,还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②弹簧具有测量功能,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或压缩)跟外力成正比这一性质可制成弹簧秤。
2、弹簧劲度系数弹簧的力学性质用劲度系数描写,劲度系数的定义因弹簧形式的不同而不同,以下主要讨论螺旋式弹簧的劲度系数。
(1)定义: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F(也可认为大小等于弹簧受到的外力)和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者压缩量)x的比值,也就是胡克定律中的比例系数k。
(2)劲度系数的决定因素:劲度系数的大小由弹簧的尺寸和绕制弹簧的材料决定。
弹簧的直径越大、弹簧越长越密、绕制弹簧的金属丝越软越细时,劲度系数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如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串联起来,其劲度系数只是一根弹簧劲度系数的一半,这是因为弹簧的长度变大的缘故;若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并联起来,其劲度系数是一根弹簧劲度系数的两倍,这是相当于弹簧丝变粗所导致;二、轻质弹簧的一些特性轻质弹簧:所谓轻质弹簧就是不考虑弹簧本身的质量和重力的弹簧,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由于它不需要考虑自身的质量和重力对于运动的影响,因此运用这个模型能为分析解决问题提供很大的方便。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粤冀渝湘)适用) 第2章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S L
,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
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
(1)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为__D___.
A.N
B.m
C.N/m
D.N/m2
23
解析 根据表达式 k=YLS得 Y=kSL,已知 k 的单位是 N/m,L 的单位是 m, S 的单位是 m2,所以 Y 的单位是 N/m2,D 正确,A、B、C 错误.
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形变量间的关系.
2.实验器材
铁架台、 弹簧 、毫米刻度尺、 钩码若干 、三角板、坐标纸、重垂线.
3.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
伸长状态时的长度 l0,即原长.
(2)如图2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测出此
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得出弹簧的伸长量x1,将
4.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 坐标,用描点法作图.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 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首先尝试 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3)得出弹力和弹簧形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 理意义.
03
考点二 拓展创新实验
例3 (2020·广东东莞六中模拟)在“探究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并 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所用的每个钩 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 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 弹簧总长度.
跟进训练
1.利用如图5所示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的实验,所用的钩 码每个质量为30 g.实验中,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 个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下端,稳定后依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 据填在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 m/s2)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案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陈华明一、教材分析⒈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1)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感受物体的形变,领悟弹性形变的(2) 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3)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和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⒉教学重点与难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
3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边实验、边总结并应用启发式教学法。
4教具和媒体教师用:实物投影。
弹簧(一只)、拉力器(一个)、弹簧测力计(三个、不同构造)、钩码(200g的两个)。
学生用: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铝导线、弹簧测力计、气球(以上各一个),钩码一组。
二、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今天想做一个小调查,请同学们配合一下。
小时候玩过蹦蹦床或者淘气堡的同学请举手。
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吗?我想给我们留下映象最深刻的一定是那忽上忽下运动的蹦蹦床吧?当我们跳起落下,压在蹦床上时,这时的蹦床就会陷下去,接着怎么样?(人又被弹起来了)。
新授内容: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自由发挥自己设计实验,看看有哪些物体类似于蹦蹦床的,当我们对它用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设计的实验越多越好,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安全。
实验开始!师:下面请个小组的同学把你的实验向大家展示一下。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铝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
(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直尺,用力压变弯了。
(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长了。
(失去力恢复原状。
)橡皮泥用力捏,扁了。
(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气球用力压,扁了。
(失去力恢复原状。
)……。
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以上这么多实验当中,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共同点是:这些实验都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都发生了改变。
高中物理弹力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弹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A. 物体发生形变B.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C. 物体之间有接触D. 物体之间有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答案:D2.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胡克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一定律D. 欧姆定律答案:A3. 一根弹簧原长为L0,挂上质量为m的物体后伸长到L,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x是多少?A. x = kL0B. x = mL0C. x = (L - L0)D. x = k/m答案:C二、填空题4. 当弹簧受到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这个比例常数称为弹簧的________。
答案:劲度系数5. 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________。
答案:受力物体三、简答题6. 请简述胡克定律的内容。
答案:胡克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公式表达为F = kx,其中F是作用在弹簧上的力,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形变量。
四、计算题7. 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当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答案:根据胡克定律,F = kx,其中F = 10N,k = 200N/m。
解得x = F/k = 10N / 200N/m = 0.05m。
五、实验题8. 实验中如何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答案: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可以通过改变作用在弹簧上的力,同时测量弹簧的伸长量。
在不同的力作用下,记录多组力和伸长量的数据,然后利用胡克定律F = kx,通过作图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斜率,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弹力的产生条件、胡克定律以及弹簧的劲度系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精品实验报告:实验三:弹簧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三:弹簧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一、实验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
这样弹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定外力而得出(可以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弹簧的伸长可用直尺测出。
多测几组数据,用列表或作图的方法探索出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二、操作方案1.将铁架台放于桌面上,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垂直。
2.记下弹簧的原长(自然长度)l03.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记下弹簧的的现长l及弹力F,算出伸长量x=l-l0,并改变钩码个数,多次测量。
数据记录表如下:(弹簧原长l0= cm)1 2 3 4 5 6 7F/Nl/cmx/cm4.根据测量数据画出F-x图像。
(以F为纵轴,以x为横轴)5.探索结论。
三、考题重现1、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2.几个同学合作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弹簧的上端与标尺的零刻度对齐,他先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9.8m/s2)⑴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钩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⑵作出的图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值的物理意义是;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钩码质量m/g0306090120150标尺刻度6.007.158.349.4810.6411.79x/10-2m3.某同学利用下图甲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甲乙丙(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状态。
高中物理弹力知识点
《高中物理弹力知识点解析》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弹力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在力学部分占据着关键地位,而且与其他物理概念相互关联,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引言物理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而力学则是物理学的基础。
在力学中,弹力作为一种常见的力,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弹簧的伸缩到蹦床的反弹,从支持力到拉力,弹力无处不在。
理解弹力的概念、性质和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弹力的定义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
如果外力消失后,物体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形变就称为弹性形变。
在弹性形变范围内,物体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就是弹力。
例如,当我们用手压弹簧时,弹簧会被压缩,发生弹性形变。
此时,弹簧就会对我们的手产生一个向上的弹力。
当我们松开手后,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三、弹力的产生条件1. 直接接触两个物体必须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弹力。
如果两个物体没有接触,即使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也不会产生弹力。
例如,空中飞行的飞机与地面上的建筑物之间没有直接接触,所以它们之间不存在弹力。
2. 发生弹性形变只有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如果物体发生的是塑性形变,即外力消失后物体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那么就不会产生弹力。
例如,橡皮泥在被捏变形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所以橡皮泥在被捏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弹力。
四、弹力的方向1. 压力和支持力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的表现形式。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书对桌面的压力方向垂直于桌面指向桌面,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桌面指向书。
2. 弹簧的弹力弹簧的弹力方向总是与弹簧的形变方向相反。
当弹簧被拉伸时,弹力方向指向弹簧收缩的方向;当弹簧被压缩时,弹力方向指向弹簧伸长的方向。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 第3章 实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前预习反馈
1.实验原理 (1)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沿着弹簧 的方向拉弹簧,当形变稳定时,弹簧的弹力与使它发生形变的拉力在数 值上是相等的。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利用的是弹簧静止时弹簧的 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由弹簧拉长后的长度 减去弹簧的原长来计算。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目标体系构建 课前预习反馈 课内互动探究 课堂达标检测
目标体系构建
【课程标准】 1.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制定科学探究方案,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获取数据。 3.能根据数据探究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定量关系。
【素养目标】
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 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在弹簧的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的 长度分别是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 g,挂2个钩码时, 弹簧弹力F2=___0_.9_8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要得到弹簧伸 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弹__簧__的__原__长_____
(3)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表 示弹力,l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l-l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1
2
3
4
5
6
7
F/ N
0
l/ cm
x/ cm
0
4.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 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 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形变及弹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
2.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认识其结构,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3.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了解非弹性形变。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实验设计、动手能力。
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弹力概念的理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以及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推导。
【教学准备】弹弓、钢尺、钢锯条、拉力器、弹簧、木板、钩码、铁架台、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弹性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太阳的东升西落、动物的奔跑、植物的生长,这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都离不开物体之间力的相互作用。
(出示玩具弓箭或弹弓)这是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
要怎样做,弹弓才能将纸团弹得很远呢?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
请同学们利用你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特性。
教师总结: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这些物体在发生形变的时候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二、新授课
问题: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弹力?(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引导)
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我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里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
跳水运动中1m板和3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
射箭运动员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
撑杆跳高运动员利用了杆形变后产生的弹力。
体操比赛中。
跳马运动员利用踏板的弹力才能腾空,跳远运动员也要利用踏板的弹力。
自行车的支架上也有利用弹簧的弹力。
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
播放视频:物体的弹性——前面介绍形变的部分
通过观看视频,这些例子中物体的共同特性是什么?他们在产生弹力的前后有什么变化?
问题:是不是所有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呢?(不是)
教师引导: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物质表现的弹性并不一样呢?玩橡皮泥时,橡皮泥变形后就不能恢复原状。
玩泥巴时也是一样,撤去外力泥巴也不会变回原来的样子,我们把橡皮泥和泥巴发生的这种形状变化叫做范性形变,将它与弹簧发生的形变加以区别。
两种形变都会产生弹力。
板书:
总结:人们通过探究,发现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有关,尤其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它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那么,这里有什么规律呢?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一特性呢?
总结:为了测量力的大小,通常使用测力计对力进行测量。
而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特性制作的。
1.力的单位:牛顿
为了衡量力的大小,我们先来引入力的单位。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由于其在经典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在国际单位制种,就将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教师展示钩码:老师这里有几个钩码,每个钩码可以提供0.5N的拉力。
(让学生感受钩码重力的大小)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实验室我们最常用的测力计就是弹簧测力计,展示弹簧测力计,你们知道他是怎么测量力的大小吗?(让同学归纳:外力大,形变大,形变主要体现在长度上。
)
问题:要使弹簧发生形变我们可以怎样做呢?要改变弹簧形变的大小,我们又要做什么呢?(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
实验装置图:
教师引导:在弹簧的挂钩上可以挂上钩码,每个钩码可以提供0.5N的拉力。
随着钩码的增加,弹簧变长了,现在,我们就用以上装置来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1)将一块光洁平整的硬纸板竖直地固定在铁架上。
再将一根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
在纸板上。
弹簧自然下垂时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在纸板上作好记号。
(2)将0.5N的钩码挂在弹簧上,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并在纸板上作上记号。
(3)分别将1N、1.5N、2N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上,并在硬纸板上分别记下弹簧最下端对应的位置。
(4)在对应的位置上标出所用钩码的重量。
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弹簧测力计。
实验表格
通过表格的数据分析,如果对于这根弹簧,伸长量为7cm时,拉力为多大?拉力为4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多少?
其他组的同学有不同的地方吗?将0.5N、1N、1.5N、2N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时,用刻度尺测量硬纸板上相邻两个记号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所受的力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把每相邻的两个记号间又平均分成了5等份,这样测量可以更精确。
老师再在你们共同制作的测力计上加一个拉环,就变成了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
教师展示弹簧测力计: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和同学们自己制作的测力计比较,有什么不同?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刻度盘是活动的,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可以方便地调整。
现在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演示一下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物体的重力,同学们注意观察,看他使用的对不对。
播放视频:物体的弹性——后面介绍弹簧测力计的部分
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正对,拿弹簧秤的时候,一般用手拉住吊环而不应该用手抓着外壳。
使用前要先估计被测物重力,以免被测物重力太大,损坏弹簧秤。
演示:一根弹簧在持续增加的外力作用下被拉直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即使撤销外力,弹簧也不会恢复原状,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弹簧秤测量文具盒及课本的重力,然后归纳弹簧秤的使用规则。
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
(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我们知道了弹性,了解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并且还可以自己制造测力计,用自己做的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习题精选
1.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球,它们靠在一起,但不互相压挤,它们之间有弹力的相互作用吗?为什么?
答案:它们之间没有弹力的作用,这是因为,两个球虽然靠在一起,但是没有相互挤压变形,所以之间没有弹力的作用。
2.研究弹簧测力计的实验错误的是()。
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B.实验过程中不能用力过猛拉弹簧,以免损坏
C.弹簧测力计下只能挂三只钩码
D.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保持水平
解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二产生的力。
制作弹簧测力计所选用的弹簧必须在弹性范围内发生形变。
A、B两项在操作中必须做到,否则都可能损坏弹簧,需注意D是测量的基本注意事项,否则将读不准,至于C要求无道理,三个钩码不一定就已经超出了测量范围。
答案:C
3.某弹簧测力计一端受50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50N的拉力作用,那么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A.50N
B.100N
C.0N
D.无法确定
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一原理制成的。
这里的“拉力”是指一端所受的作用力。
而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出这个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的总和或两力之差。
答案:A
4.用两只手拉伸一个弹簧,开始时不太费力,以后越来越费力,这是因为()。
A.弹簧越拉越长,所以越来越费力
B.弹簧越拉越长,由于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所以越来越费力
C.弹簧越拉越长,由于弹簧的长度加上伸长的长度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所以越来越费力
D.弹簧越拉越长,两手越离越远,由于用力不便而感到越来越费力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