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665e1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f.png)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一、线网规划(一)线网规划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内容,线网规划应满足以下原则:(1)线网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并预留未来发展余地。
(2)线网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与地貌,城区线路尽可能沿城市干道布设。
(3)线网规划要考虑线路建成后的实际运营,不仅要满足城市主干客流需求,同时要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乘客换乘的便捷性,此外还应兼顾整个线网客运量负荷的均衡。
(二)线网规划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作用:(1)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立项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线路设计的主要依据。
(2)线网规划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建设顺序以及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3)线网规划是决定线网结构、换乘车站和换乘形式的基本依据。
(4)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
(5)线网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骨架,可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
(三)线网规划内容线网规划涉及专业面广,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主要内容包括前提与基础研究、线网规模和架构、分阶段实施规划等。
1.前提与基础研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和规划、城市工程地质分析和建设必要性论证等。
2.线网规模和架构线网规模和架构是线网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线网合理规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分析与评价。
3.分阶段实施规划分阶段实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
具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和其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线路敷设方式和主要换乘节点方案,修建顺序规划,联络线分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和环境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国家标准规定,线网规划的方案主要包括线网规模、线网功能层次、线网空间布局等。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574c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9.png)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方案1.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都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高效、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
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方案十分关键。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重要原则和应遵循的步骤。
2.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重要原则,以确保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2.1 通达性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城市各个主要区域之间的联系,尽可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通过合理的站点布局和线路连接,便于人们在不同区域之间快速、便捷地换乘。
2.2 服务性线路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尽量覆盖主要的人口密集区、商业中心和重要的社会公共设施。
同时,线路的规划还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
2.3 简洁性设计方案应该尽量简化线路,减少不必要的转乘和过渡,以提高运行效率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同时,线路的长度也应该尽可能缩短,以减少运营成本。
2.4 稳定性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线路的运行稳定性,确保列车运行的平稳和可靠。
线路应该尽量避开地下水、软弱地层和其他地质难点区域,以减少施工风险和后期维护成本。
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步骤3.1 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对城市的交通需求进行全面分析。
根据城市人口分布、主要区域的功能和交通流量等信息,确定线路的总体规划方向。
3.2 排线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排线设计。
排线设计需要考虑到决定线路的一些关键因素,例如道路条件、周边环境和地形地貌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与相关部门、专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3.3 站点布局设计针对每个区域的功能和人口密度情况,进行站点的布局设计。
站点的布局应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同时考虑到线路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3.4 技术规范设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规范,进行相关技术参数的设计。
这包括车辆种类、列车速度、站点设计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施工工艺的研究和设计,确保线路的建设和运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5cb8f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9.png)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加大。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成为各大城市的首选交通工具。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保障城市交通畅通的关键所在。
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是确保城市交通有序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规划,能够统筹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道路布局、人口分布等因素,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良好的规划能够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
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的原则1. 网络连通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持网络的连通性。
通过合理的线路规划和设计,使得不同区域之间可以方便、快捷地互相连接。
同时,要考虑到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集散特点,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核心区域覆盖广、密度大,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2. 服务效益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的核心目标是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
要充分研究乘客的出行行为和需求,精确把握线路的覆盖范围和站点布局。
此外,还应考虑车厢设计和换乘设施的设置,以提高乘客的出行舒适度和便利性。
3. 创新可持续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需要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进行充分考虑。
在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应尽量避免影响既有建筑和生态环境,减少土地占用和自然资源消耗。
此外,还要优化能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推广对环境友好的交通技术和设备。
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步骤1. 数据收集和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包括城市的人口分布、交通流量、道路网络、经济发展情况等。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拟模型,可以准确了解城市的交通状况和需求特点,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2. 轨道线路规划和站点布局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技术评估和方案比较,确定轨道线路的走向和大致长度。
同时,还要考虑到区域特点、地下空间利用、土地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站点和站点布局。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cc8d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3.png)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城市交通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问题,提高出行效率。
在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中,线路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意义和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制定出一条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轨道交通线路方案。
具体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城市发展需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应该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考虑城市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合理划定线路的走向和位置。
2.交通需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确保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尤其是连接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居民区等,方便城市居民的出行。
3.可行性: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应该在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具备可行性,确保线路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4.社会影响: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考虑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同时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要点和技术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对线路进行具体的细化和详细设计,包括线路走向、站点设置、结构设计等。
下面列举了几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要点和技术要求:1.线路走向设计: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交通分布情况,确定线路的起止点及中间站点,合理设计线路走向,尽量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
2.站点设置:站点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应考虑到周边交通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站址,方便地铁乘客的出行。
3.结构设计:轨道交通线路的结构设计包括路基、桥梁、隧道等方面,需要满足工程技术的要求,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换乘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换乘设计应考虑到不同线路之间的衔接,以及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合理设置换乘站点和通道。
5.安全设计: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包括防护设施、紧急疏散通道、防火措施等,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55d7f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0.png)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一、背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内部建设的一种地下或高架的交通系统,它以地铁、轻轨等为主要交通工具,是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是指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时选择合适的线路,并进行设计和规划。
二、选线设计原则1. 服务人口密集区域:选线应优先考虑服务人口密集区域,如商业中心、居民区、学校等。
2. 联接重要节点:选线应考虑连接城市重要节点,如火车站、机场、医院等。
3. 沿主干道布局:选线应沿主干道布局,方便乘客换乘和接驳其他交通工具。
4. 经济合理性:选线应考虑经济合理性,避免过度投资和浪费资源。
5. 环保可持续性:选线应考虑环保可持续性,采用低碳环保技术和材料。
三、影响因素分析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于轨道交通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山区、河流等地形会对选线造成一定的限制。
2. 建筑物分布:建筑物的分布也会对选线造成一定的限制,如密集的建筑群会导致选线难度加大。
3. 环境保护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考虑环境保护要求,如沿海地区需要考虑海洋生态保护等问题。
4. 交通拥堵情况: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也会影响选线设计,如繁忙的路段需要考虑缓解交通压力。
四、选线设计步骤1. 地形勘测:通过地形勘测了解城市地形地貌情况,确定可行性范围。
2. 人口调查:通过人口调查了解服务人口密集区域和重要节点位置。
3. 经济评估:通过经济评估确定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
4. 环保评估:通过环保评估确定环保可持续性和低碳环保技术采用方案。
5. 选线方案设计: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进行具体的选线方案设计。
五、轨道交通线路类型1. 地铁:主要建设在城市中心区域,以高速、大容量、高效率为主要特点。
2. 轻轨:主要建设在城市郊区及新兴城市,以低速、小容量、灵活性为主要特点。
3. 城市快速铁路:主要建设在城市周边及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以高速、中等容量为主要特点。
六、选线设计案例以北京地铁15号线为例,该线路全长41.4公里,共设站21座。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84ce5a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4.png)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原则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骨架,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运输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详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原则。
1. 规划原则1.1 前瞻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预测城市人口、经济、用地等方面的增长趋势,确保轨道交通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1.2 网络优化原则在轨道交通规划中,应注重网络的优化,形成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网络体系。
网络应具有一定的密度,同时兼顾线网的互联互通,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1.3 功能区分原则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轨道交通规划应体现功能区分,如在商务区、居住区、工业区等区域设置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线路,满足不同区域的出行需求。
1.4 乘客便利性原则在轨道交通规划中,应注重提高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如设置适量的换乘节点,提供便捷的换乘条件;在沿线设置充足的站点,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优化线路走向,减少乘客出行时间。
1.5 经济合理性原则轨道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投资和运营成本,确保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评估项目的财务状况,确保项目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设计原则2.1 安全性原则轨道交通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原则,确保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设计时要考虑线路、车辆、信号、通信等方面的安全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2.2 可靠性原则轨道交通设计应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确保系统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设计时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维修的便捷性等因素。
2.3 舒适性原则在轨道交通设计中,应关注乘客的舒适性,如优化车厢内部空间布局,提高乘坐舒适度;设置空调、座椅等设施,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2.4 高效性原则轨道交通设计应追求系统的高效性,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7785e3aa00b52acfc7cad9.png)
改扩建难易性
站内空间 造价
改建扩建时,延长车站很困 难,技术复杂
站厅、站台空间宽阔完整 较高
改建扩建时,延长车站比较容 易
站厅分设时,空间分散,不及 岛式车站宽阔 较低
城市轨道交通站车设备设施布置
我国车站设计统计
线别
北京1号线 北京2号线
车站总数
23 18
岛式车站数
19 18
侧式车站数
4 0
上海1号线
城市轨道交通站车设备设施布置
(一) 分析影响因素,确定边界条件 (二) 车站的剖面设计 (三) 根据功能要求构思总体方案 (四) 车站平面布局设计 (五)车站通道设计 (六)车站防灾设计 (七)照明与低压配电系统 (八)紧急疏散设计 (九)其他设备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站车设备设施布置
(1)车站平面布局布置 ①站厅层布置 ②站台层布置 ③车站出入口布置
工方法和各条线路的修建顺序,选择易于实施、经济可行的方案。
(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选择对城市 干扰小的方案。 (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应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运 营管理体制上的差异,选择双方均能接受的方案。 (4)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应满足远期路网客流量的要求,满足远期 发展规划的要求。
车站站厅布置示意图
城市轨道交通站车设备设施布置
站台层布局
站台是供乘客上、下车及候车的场所。根据站台与 轨道线路之间的关系,站台可以分为:岛式站台、侧式 站台和混合式站台。
城市轨道交通站车设备设施布置
岛式站台和侧式站台比较
岛式站台 站台使用 站厅设置 站内管理 乘客中途折返 站台面积利用率高,可调节 客流,乘客有乘错车的可能 站厅与站台需设在两个不同 高度上,站厅跨过线路轨道 管理集中,联系方便 乘客中途改变乘车方向比较 方便 侧式站台 站台面积利用率低,不能调节 客流,乘客不易乘错车 站厅与站台可设在同一高度上, 站厅可不跨过线路轨道 站厅分设时,管理分散,联系 不方便 乘客中途改变乘车方向不方便, 需经过天桥或地道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与运输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与运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ad1198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2.png)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与运输规划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大运量的交通方式,逐渐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手段。
本文将从线路设计与运输规划两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深入探讨。
线路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是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基础,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投资成本和服务质量。
线路设计主要包括线路走向、线路类型、车站布局、换乘设计等方面。
线路走向线路走向应充分考虑城市用地规划、交通需求、地形地貌等因素,尽量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布局,以便于吸引更多乘客乘坐。
同时,线路走向应兼顾城市未来发展需求,预留一定的拓展空间。
线路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类型主要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不同类型的线路具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建设成本、运营速度和运量能力。
在选择线路类型时,应根据城市规模、交通需求、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车站布局应遵循便捷、高效、安全的原则,合理确定车站规模、数量和分布。
车站规模应满足高峰时段客流需求,同时考虑未来发展需求。
车站分布应尽量均匀,便于乘客出行。
换乘设计换乘设计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乘客的换乘便利性和出行效率。
换乘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线路、不同交通方式的衔接,实现换乘便捷、流线清晰、互不干扰。
运输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规划是为了实现轨道交通线路的高效运营,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运输规划主要包括运行组织、列车编组、发车间隔、票价策略等方面。
运行组织运行组织应根据客流特点、线路条件、运营目标等因素,合理制定运行图,确保轨道交通线路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运行组织应兼顾节假日、特殊事件等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运行调整方案。
列车编组列车编组应根据线路客流需求、运行速度、设备条件等因素确定。
编组模式应充分考虑乘客舒适性、运行安全性及设备运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2d0782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4.png)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效率和舒适性,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一份1000字的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一、总则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应遵循人性化、安全、环保、经济、便捷的原则,满足人民群众乘坐需求。
2. 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无缝衔接,实现综合交通网络规划。
3. 设计应参考国家和行业有关规范和标准,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二、线路设计1. 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地形、道路交通组织以及人口分布等因素,确定最佳线路走向和位置。
2. 设计应考虑轨道交通线路与城市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确保方便换乘和多式联运。
3. 轨道交通线路应尽量减少弯道和坡度,确保列车行车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三、车辆和设备设计1. 轨道交通车辆应具备良好的车辆性能和安全性能,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2. 车辆的设计应考虑人性化,包括座位、扶手、站站间距离、车门位置等,以提高乘客的舒适感。
3. 设备的选择应考虑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车站设计1. 车站设计应满足乘客候车、进站、出站、换乘和安全疏散等需求,确保乘客的方便、舒适和安全。
2. 设计应考虑车站的综合利用效益,如商业功能、文化设施等,提高车站的附加值。
3. 车站内设施配置应合理,包括售票机、自动售货机、洗手间等,方便乘客使用。
五、安全设施设计1. 设计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标准要求,包括列车防火、紧急疏散、防护措施等。
2. 设计应考虑乘客安全意识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安全警示标识、乘车提示等。
3. 设计应有相应的紧急救援预案,确保应急事件的处理和乘客的安全。
六、信号与通信设计1. 信号与通信系统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和调度需求,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和行车安全。
2. 设计应考虑信号与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性和扩展性,确保与其他交通系统的协调配合。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e0917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7.png)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原则主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城市规划协调性:
- 线路布局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紧密结合,确保轨道交通系统能有效服务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人口密集区。
2. 客流需求导向:
- 根据城市各区域的人口密度、流动特点以及预期的客流量来规划线路走向,保证线路能够连接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居住区、办公区等高需求区域。
3. 高效便捷性:
- 优化换乘节点设置,提高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效率,实现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如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等)无缝衔接,提供便捷的城市出行网络。
4. 安全第一:
- 设计时充分考虑列车运行安全,包括合理设定最大坡度、最小曲线半径,以保证列车行驶平稳;同时在设计阶段就需考虑事故救援通道和设施的布局。
5. 无障碍设施:
- 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确保轨道交通站点及线路具备完善的无障碍通行设施,方便所有乘客使用。
6. 战备要求:
- 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轨道交通的设计还要结合战备需要,预留一定的应急功能和拓展能力。
7. 经济可行性:
- 综合评估项目的投资成本和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线路选择和工程技术方案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8. 环境友好:
- 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噪音控制、振动减缓措施,并考虑到轨道线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9. 技术适用性:
- 根据城市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和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轨道交通制式,如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10. 可持续发展:
- 线网规划应具有前瞻性,为未来城市发展留有余地,同时符合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c37702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a.png)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是指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过程中,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乘客舒适以及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的衔接等方面的问题,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
一、基本要求:1. 安全性:在设计中必须考虑乘客和行车人员的安全,包括站台、车辆、信号系统的安全性能设计。
2. 设备性能:设计中要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性能能够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包括列车的速度、载客量、智能化程度等。
3. 车站设计:车站设计要满足乘客上下车、转乘、舒适度等要求,能够适应城市的交通量和需求。
4. 线路设计:线路要根据市区交通的需求合理设计,考虑车站的布置、转弯半径、轨道的高度和道口等问题。
5. 环境影响:设计中要考虑轨道交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振动、电磁辐射等。
二、设计规范:1. 站台宽度:站台宽度应根据预计的最大客流量和列车长度来确定,确保乘客上下车时能够顺畅通行。
2. 车站出入口:车站应设置合理的出入口,方便乘客进出站,并与周围道路和人流衔接良好。
3. 乘客舒适度:车站内应提供足够的座椅、候车区域和站台遮阳设施,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4. 轨道高度:轨道高度应考虑到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同时也要防止与路面交通的冲突。
5. 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配备先进的信号系统,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6. 车辆安全性:车辆应具备必要的安全标识和设备,如紧急疏散装置、防火设备等,确保乘客的安全。
7. 停车场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配备合理的停车场,方便乘客驾车转乘或者停车出行。
8. 环境保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节能减排的设备和技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流程:1. 建立需求: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规划,确定轨道交通系统的规模和功能。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设计出合理的线路方案、车站布置、信号系统等。
3. 技术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评估,确保其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和安全性能。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2aa9e0eff9aef8951e0606.png)
三、盾构施工工艺简介
土压平衡盾构机工作原理
马达驱动刀盘旋转切 削土体,同时盾构机液压 千斤顶将盾构机向前推进, 并向密封仓内加入塑流化 改性材料,与开挖面切削 下来的土体经过充分搅拌, 形成具有一定塑流性和透 水性低的塑流体。同时通 过伺服控制盾构机推进千 斤顶速度与螺旋输送机向 外排土的速度相匹配,经 舱内塑流体向开挖面传递 设定的平衡压力,实现盾 构机始终在保持动态平衡 的条件下连续向前推进。
C 50~100 25~80 25~80
60 60 1.5 1000
1000 50 50
7/150 (待定)
7.2.3 线路平面设计
• 在确定线路路由的情况下,对线路的平面 位置、车站的站位以及全线的辅助线进行 详细分析和计算,以最终确定线路的准确 位置。
1、线路的平面位置
• 1)地下线 有三种位置;
• 2.现状资料 现状地形图、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资料、水文气象资料、文物保护及建筑物资料、 主要构筑物及基础资料、市政及人防设施资料等。
• 3.工程前期研究资料 (预)可行性报告及 批件、各级政府对工程的会议纪要、批 示、规划部门的规划意见等。
• 4.其它相关资料 车辆配备及车辆技术参数资料、 既有线运营技术经济指标及客流统计资料、既有 线主要技术标准等。
40
1.5 2500~5000
(m)
钢轨 (kg/m) 道岔 (No/R。)
辅助线 正线 辅助线 正线 车场
2000 ≥60 ≥50 9/200 7/150
2000 50~60
≥50 9/200或7/150
6/110
注: ①特殊困难地段的技术标准,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执行。 ②C型车的线路最小曲线半径80m,系指受流器的车辆。 ③No系指道岔号,R。系指道岔导曲线半径(m)。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研究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研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a917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02.png)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研究总结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促进城市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合理的线路规划与设计则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够发挥其优势的关键所在。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设计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投资效益。
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建设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同时还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良好的线路规划与设计能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通过将轨道交通线路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可以引导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分布,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和旧城的改造,实现城市的均衡发展。
其次,它能够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合理的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可以减少乘客的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可靠性。
再者,对于环境保护也具有积极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相对其他交通方式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能够减少城市的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线路规划与设计应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适应性原则要适应城市的交通需求,考虑城市的人口规模、出行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保线路的运力能够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客运需求。
3、便捷性原则站点的设置应方便乘客的出行,尽量靠近大型客流集散点,如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减少乘客的步行距离。
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交通需求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5、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的流程1、需求分析通过对城市的人口、就业、土地利用、交通现状等进行调查和分析,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确定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f3f7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c.png)
CONTENTS
01 02 03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限界
学习目标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原则与相关规范。 理解:线路规划的特征和基本思路。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的内容(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
线路设计的任务是在规划路网和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拟建的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其平面和纵断面位置,通过不同的设计阶段, 逐步由浅入深,进行研究与设计,达到最佳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 城市三维空间的准确位置
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 ① 车辆限界 ② 设备限界 ③大,安全度越高,但工程量和工程投资也 随之增加
合理限界的确定,既要考虑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又要考虑系统建设成本
线路平面 线路纵断面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沿线路中心线展直后的轨面标高在 铅垂面上的投影线
1.平面设计
对于最小曲线半径Rmin的规定 缓和曲线的设置目的
曲 率 过 渡
超 高 过 渡
轨距 加宽 过渡
2.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拉坡定线的过程。
车站“驼峰”示意图
3.限界
限界是指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 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 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913225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c.png)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前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对城市的交通疏导、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出行体验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时需要遵循一些规范,以保证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
本文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进行阐述。
设计原则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通行原则: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畅通无阻,便于城市居民出行。
3.经济合理性原则: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投资效益,不浪费资源,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经济效益。
4.环保原则: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排放量和噪音污染。
设计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应该满足以下标准:1.工程设计应该遵循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
2.设计应该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要求,如在满足交通需要的前提下考虑车站、车辆、信号系统和运营方式等。
3.设计应该考虑环境影响,如噪音、振动和空气污染等,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影响。
4.设计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地形和气象条件等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
设计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轨道交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行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要求车辆稳定运行。
2.轨道交通设计应该满足运营的高效性,要求排队和调度等过程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
3.轨道交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4.轨道交通站点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乘客的需求,包括无障碍设施、标识、广告和信息提示等。
5.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该满足安全和高效的要求,确保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和运行顺序。
6.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的设计应该满足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车辆、线路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是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安全、高效的重要保障。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遵循相应规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ppt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de911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5.png)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 5.线路的敷设方式
线路的敷设方式有 三种,即地下线、地面 线和高架线。 1.地下线
在城市中心繁华地 区一般选择地下线(见 图6)。地下线是对城市 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线 路敷设方式。
图6地下线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 5.线路的敷设方式
图7地面线
2.地面线 地面线(见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 5.线路的敷设方式
表2三种线路敷设方式的特点比较
城
谢谢观看!
市 轨
道
交
通
目前,国内外对穿越城区的城市轨道交通设置架线对市 区景观有些影响,可能破坏城市市容;二是高架系统产生的 噪声和污染对线路周围环境有不良影响;三是高架线对沿线 居民的隐私权有所侵犯,易引起某些纠纷。
三种线路敷设方式的特点比较如表2所示,选择线路敷 设方式时除应考虑表2中的因素之外,还应考虑客流量、城市 规划、城市周边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因此,线路敷 设方式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因地制宜。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 4.配线的分布
配线是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营,实现列车的合理调度,并满足非正常情况下 组织临时运行和维修作业所设置的线路。配线一般都与车站联系在一起,又称车站配线。 配线的分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线路的起、终点站或区段折返站应设置折返线或折返渡线。 (2)当具备临时停车条件的两个车站相距过远时,应根据运营需求和工程条件设置停车线。 (3)在线路与其他正线或岔线共线运行的接轨站,配线宜设置进站共轨运行方向的平行进路。 (4)两条线路之间的联络线应结合渡线等其他配线进行设置,与线路的上、下行正线连通。 (5)列车从岔线或车辆基地出入线进入正线前的线路应具备一定的停车条件,经过核算停车区 域与正线距离不能满足信号安全距离要求时,应设置安全线。 (6)车辆基地出入线应连通上、下行正线,其列车通过能力应根据远期线路的通过能力和运营 要求计算核定。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第13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第13章](https://img.taocdn.com/s3/m/73e1af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5.png)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第13章第13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一、线路设计1.线路走向设计: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和规划要求,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
线路走向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地形地貌特点: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特点,选择最优的线路走向,如避开山体、湖泊和河流等地质障碍物,减少工程难度和成本。
(2):交通需求: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研究预测,确定轨道交通线路走向。
例如,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劳动力就业分布以及常用的交通方式等,选择最优的线路走向,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3):规划要求:根据城市的规划要求,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
例如,根据城市的功能布局、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等要求,选择最优的线路走向。
2.站点位置设计: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规划要求,确定轨道交通站点的位置。
站点位置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居民分布:根据城市的居民分布情况,确定站点位置。
例如,根据居民的密度和分布,选择最适合的站点位置,以方便居民出行。
(2):交通连接:根据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和其他交通方式的连接,选择站点位置。
例如,选择与公交站、火车站和机场等交通枢纽相连的站点位置,以提高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
(3):规划要求:根据城市的规划要求,确定站点的位置。
例如,根据城市功能区划和文化遗产保护要求,选择最适合的站点位置。
3.站距设计: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规划要求,确定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
站距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交通需求: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确定站点的距离。
例如,根据居民的出行需求和交通方式的选择,选择最适合的站点距离,以方便居民出行。
(2):规划要求:根据城市的规划要求,确定站点的距离。
例如,根据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环境保护要求,选择最合适的站点距离。
二、站场设计1.布置设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和站点位置,确定站场的布置。
布置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站点位置: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规划要求,确定站点的位置。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5340c9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e.png)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一、引言地铁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正线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地铁线路的安全、顺畅运行,以及乘客出行的舒适度。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不仅需要考虑现有城市规划、交通需求,还需要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设计地铁正线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设计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前瞻性。
二、地铁正线设计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地铁正线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确保线路、车站及相关设施的安全。
设计时需考虑各种紧急情况,包括地震、火灾、意外事故等,确保地铁正线具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
2. 顺畅性地铁正线设计要确保线路布局合理,站点设置科学,确保列车在运行中的顺畅性。
设计应该避免拥挤、堵塞等问题,确保乘客的出行速度和效率。
3. 舒适度地铁正线设计要考虑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包括车厢的空间大小、通风设施、终端站和换乘站的换乘便利性等,以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4. 环保性地铁正线设计时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控制、排放控制、能源利用等环保要求,以减少地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经济性地铁正线设计需要在保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三、地铁正线设计的具体内容1. 线路选线地铁正线设计首先需要选定线路。
线路的选定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密度、交通需求等因素,确保最大程度地服务城市各个区域,并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站点设置站点设置是地铁正线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站点应该根据客流分布、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来设定,确保在不同区域之间有足够的换乘和衔接空间,以方便乘客出行。
3. 轨道选型地铁正线的轨道需要根据城市地形、地质条件,列车类型等因素来选择。
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的运营需求和技术发展,确保轨道选择具有灵活性和前瞻性。
4. 车站设计车站设计是地铁正线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车站应该符合城市规划、交通需求,设计合理的进出站通道、候车区域、设施等,以确保乘客的出行便利和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4700f1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3.png)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一、总则(一)本规范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准则,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包括轻轨、地铁等)的设计及相关技术准备。
(二)本规范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需要遵循的技术要求及设计原则,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可靠、实用、经济、环保及节能等要求。
二、线路设计(一)线路设计应符合城市的功能定位、土地利用、城市发展规划及发展战略、动力设备供电等规定,满足未来预期的运营要求。
(二)线路的中心线经过的地点的设置应有利于行车安全、线路安排优化等,线路应尽量满足城市地理结构和行驶线路覆盖要求。
使投资成本最小,获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三)线路设计应综合考虑行车安全、线路安排优化、列车停站、线路掩埋最小化、线路布局结构规整、冲击波的传播距离等,确定线路中心线及轨距。
三、设备选型(一)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设备选型应考虑建设项目总投资、技术方案、运营要求及未来可能使用的场景等,综合评估、确定本项目所使用设备。
(二)所选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其技术要求应不低于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行业推荐标准,并符合使用地点的情况要求。
四、建筑结构设计(一)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符合结构平衡、可靠、安全、经济及美观等要求,确保满足施工、使用及维护方便,并合理降低拆除结构时带来的负担或损害。
(二)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设备技术参数、地下建筑的结构形式、地表覆盖层的结构情况、突出物的设计要求等,同时确定建筑结构的材料和保护条件。
五、控制系统(一)城市轨道交通的控制系统应实现供电系统控制、信号控制、列车车辆控制、监控系统等功能,同时具备安全保密功能,确保行车安全、高效运行。
(二)控制系统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维护保养便利性及兼容性等因素,确保系统可稳定、安全运行,提高整个部署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六、其他(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和运行时,需要符合消防规定、安全保密制度、电磁波及其他设备干扰、节能节水及环保要求等,以确保轨道交通安全稳定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f5747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3.png)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摘要:现阶段的城市交通建设方法不断创新,轨道交通是比较流行的交通工程,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还可以在长期建设应用时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的难度并不低,线路的选择要减少对现有交通线路的影响,加强线路的科学规划,线路建设应降低成本,确保交通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
因此,选线设计的时候要加强区域范围内的调查研究,掌握较多的数据信息,选择最优线路。
关键词:城市建设;轨道交通;选线设计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轨道交通建设有了更多的选择,选线设计的时候告别了局限性的方法,整体上的设计工作不仅具备较多的可靠性,还可以在选线设计时对原有交通线路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促进轨道交通的全面发展。
但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应加强外部动态因素的深入思考,加强选线的安全性、稳定性,对于选线的每一个环节充分的把控,促使长期工作的实施得到更好的效果。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的原则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选线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后续产生的影响,盲目选线不仅无法得到较多的支持和配合,还会在选线应用的时候出现较多的矛盾。
选线初期应考虑到线路是否能够满足百姓的日常需求,并且在线路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现有的交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新线路与老线路的对接工作如何完成,这些都要在选线设计的时候深入思考,最大限度提高选线的合理性,避免在后续的建设应用方面造成较多的矛盾。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应加强安全方面的深入思考,选线的时候应对新线路的各类安全风险准确识别,加强安全风险的控制和优化,确保未来的线路建设得到更好的效果,减少轨道交通的安全事故。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的方法(一)加大政府同轨道交通运管部门的协调配合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意识不断提升,线路选择应加强政府部门、交管部门的积极配合,一方面减少交通管理的矛盾,另一方面对轨道交通实施科学的指导,促使后续的轨道交通利用得到更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线路总体方案应结合其他后续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整体构思、统筹考虑、 远近结合,并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创造条件。
城
谢谢观看!
市 轨
道
交
通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确定线路在空间的具体位置及其组成部分的形状和大小。 (2)必须满足行车安全、平顺的要求,在保证乘客有一定的舒适度的同时, 还要尽量保证维修工作方便等。 (3)在工程和运营两方面,尽量保证技术经济最为合理。 (4)在设计线路时既要考虑到各类建筑物对线路的技术要求,还要考虑它们 之间的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原则
(4)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城市中心地区宜设在地下,在其他条件许可的地区可 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
(5)车站应与轨道交通网、城市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相结合,设置在交通枢纽、 商业区、大型居住区、体育中心、文化中心、旅游中心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保持 合理的站间距,提高服务质量。
(6)线路平面应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力求顺直,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
(7)根据行车组织的要求,结合线路现场具体条件,合理设置配线,满足列车正 常运行、折返和线网中各线联络功能的需求。
(8)城市轨道交通的每条线路应按独立运行进行设计。线路之间及与其他交通线 路之间的相交处应为立体交叉。
(9)地面线路和高架线路距建筑物的距离应根据行车安全、消防、减振、降噪、城 市景观和居民隐私等相关要求,以及采取的相应防范措施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
任务
城 市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
轨 道
计原则及要求
交
通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合理规划线路走向,使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线网规划的要求,合理选择 线路路径,并协调好与其他线路的衔接、换乘关系,使轨道交通充分发挥其交通 骨干线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