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后一分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后一分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后一分钟》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拼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咆哮”、“诞生”、“遨游”、“铠甲”等词的意思,并能够正确运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歌中叙事和抒情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会诗歌中蕴含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以及诗歌中叙事和抒情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诞生”、“风雨”、“铠甲”、“午夜”等词在诗歌中的深刻含义,以及诗歌中的叙事和抒情如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播放香港回归的相关视频或者讲述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呈现新课(25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基调。

(2)通过拼读、书写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咆哮”、“诞生”、“遨游”、“铠甲”等词的意思,及其在诗歌中的用法。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叙事和抒情是如何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3.操练新课(15分钟)(1)学生分段朗读诗歌,检测学生的朗读效果。

(2)通过小组朗诵、全班朗诵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和韵律。

(3)进行随堂小练习,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巩固和拓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朗诵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2.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演示文稿、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随堂练习。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某些场景或者情感,或者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
2.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将展示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以及相关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那个时期的氛围,增强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3.音频资料
提供课文朗读的音频,让学生模仿标准发音,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朗读技巧。
(三)实物教具
1.历史图片
展示香港回归时期的历史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四)互动讨论
1.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观点交流
在互动讨论环节,我将提供一个或多个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反驳他人的观点,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更多的思考。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交流能力。
(五)课堂小结
1.教学方法:总结归纳、反思提升
c.香港回归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4.预习任务:
a.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述课文内容,并记录下遇到的问题。
b.查找资料,了解香港回归的相关历史知识,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c.选取课文中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句子或段落,说明你为什么喜欢它,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方法:情境创设、问题引导
2.学生能体会到文中所表达的等待、激动、自豪等复杂情感,学会尊重和珍视个人和集体的情感体验。
3.学生在探讨和分享中,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观点,培养同理心,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与预习指导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章,对一些修辞手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历史背景和情感丰富的文章表现出较强的兴趣。然而,《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涉及的历史事件和情感深度可能对学生构成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对于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可能较为模糊,这将成为学习的难点。此外,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结构也可能影响学生的阅读流畅性。

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公布课教案和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公布课教案和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公布课教案和板书设计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公布课教案和板书设计学习目标一、熟悉5个生字二、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课前预备:搜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咱们一路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以为难读的地址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相互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明白得不懂的词语,能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二、指名读诗,读后评判是不是正确流畅,相机落实说明词语:风雨归程(风雨中一路走来,风雨中回来)扣问(什么是扣问询问的程度一样吗?请你用上那个词来讲说)脊梁(代指骨气气节)霎时(换词)一缕硝烟(注意缕的读音和意思)铸进换词悄然落地多音字意思含露、礼炮二、默读诗歌,想一想每节诗要紧讲了什么。

从中你体会到如何的情感。

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窗一路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做符号4、彼此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感?三、体会诗歌内容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现在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如何的?(兴奋非常的。

)读出这种情感。

朗诵第2节自己读读,你发觉了什么什么特点?有很多个“是”……,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朗诵,注意读出节拍不同来。

第三节,你读读发觉了自己有什么不懂??结合那时的场景,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此刻他们是什么心情?朗诵训练!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咱们应该带着如何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让学生在朗诵中感悟,在谈体会中了解诗歌内容。

四、总结升华一、练习朗诵诗歌二、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当你看到这一幕最想对谁说些什么?五、布置作业阅读香港被占的历史,香港回归的进程,香港回归后的现状。

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公布课教案和板书设计学习目标一、熟悉5个生字二、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最后一分钟课型:略读课文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新词。

2、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并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学习难点:从诗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那份爱国热情学习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学习过程:学案导案一、初读课文1、快速浏览本课导读提示,说说让你知道了什么?—————————————————————————2、这篇课文我读了()遍,知道了课文主要内容讲了3、我能在带点汉字正确读音下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刹车(shā chà)悄然(qiǎo qiāo)散尽(sàn sǎn)脊(jǐ jí)梁刹(shà chà)那颤(chàn zhàn) 抖骨髓(suǐ suí)悄(qiāo qiǎo)然崭(zhǎn zàn)新叩(kē kòu)问沸腾(fèi huì)倾听(qīng qīn)投奔(bēn bèn)二、细读课文1、香港、澳门、台湾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我们牢记国耻,激励自身。

⑴香港于年月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⑴“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这里的“旧条约”是指()。

⑴“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

”这句话让你明白:——————————。

2、紫荆花代表着什么?为什么说紫荆“扎根在深深大地上?————————————————————————。

三、我来试一试:1、诗题最后一分钟指前的“一分钟”,全诗抒发了作者在这一刻的心情。

2、我们比赛背一背诗歌。

3、这首诗歌让我感受到:学习收获:知识延伸:1、看一看有关香港的图片资料、历史资料、更加了解香港。

2、收集一些类似的诗读一读。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5.多元评价,促进成长: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6.课后作业,巩固提高: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如写作练习、阅读拓展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第二步:自主学习,掌握字词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其含义。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第六步: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第七步:总结提升,情感教育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八步: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技巧,增强语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学会从字、词、句、篇等方面去品味、感悟文章。
3.通过课堂讨论、分享,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敢于表达、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第三步:逐段解析,理解内容
采用逐段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子、段落等层面去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挖掘文章的主题思想。
第四步:课堂讨论,提升认知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善于倾听。
第五步:朗读感悟,体验情感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
3.情境创设: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最后一分钟”的氛围。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后一分钟(2)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后一分钟(2)_人教新课标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叩、刹、硝、髓、铸”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情境导入1、利用多媒体出示诗歌《七子之歌——香港》,教师范读该诗。

2、师:你听到了什么?(听到了一位在外受到蹂躏的孩子呼唤母亲的声音。

)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香港。

2019年的7 月1日,香港这个与祖国分离了一个多世纪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诗人李小雨将自己的思绪以诗歌的形式记载了下这令人难忘的一刻。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第24课《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板书课题)二、读题解题,初读感知1、通过预习,你知道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生:2019年6月30日23时59分-----2019年7月1日0时0分。

师: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生: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

师: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分钟,应该怎样读课题?(激动地)齐读。

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怀这历史性的“最后一分钟”,让我们深情地再读课题——《最后一分钟》。

2、出示自学提示,师:请打开课本,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诗,想一想:这首诗一共分为了几节?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小组自学讨论并汇报交流:(全诗有4个小节,分别是等待回归、升旗仪式、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

)三、品读感悟,汇报交流(一)等待回归1、引入:午夜,全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无数颗心都在等待着最后一分钟的到来,一分钟,最后一分钟,此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就让我们走进第一小节。

(板书:等待)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试着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2、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感受:从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在“最后一分钟”里人们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诗句和词语体会到的?根据学生的汇报相应点拨,出示课件句子。

人教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

最后一分钟设计人:审核人:温馨寄语:我要做学习的主人,用心思考,立即行动!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正确认读“叩问、刹那、硝烟、骨髓、铸进、悄然”等词语。

2、在诵读诗歌中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3、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难点)二、学法指导:我们在三年级学过《“东方之珠”》,对香港有所了解,结合本组训练重点,课前要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

课上,通过自读自悟,品读欣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知识链接: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课前积累紫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略呈圆形,表面有光泽,花紫红色,荚果扁平。

供观赏,木材和树皮都可入药。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

中央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坐落在香港会展中心的海边,已经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自主学习一、一、我会用心地把诗歌朗读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二、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叩问、脊梁、骨髓”的意思。

三、三、我会给下列生字注上正确的拼音,并分别组一个词语写下来。

叩脊刹髓铸刹四、我会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悄()()刹()()()()()()五、五、通过预习,我知道这是一首充满()的诗歌。

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的()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

六、六、质疑。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导学案教学案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24*最后一分钟课时 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利用人利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一、我能熟悉本课的5个生字新词。

二、我能朗诵并背诵这首诗歌。

3、我能明白得诗歌内容,并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从诗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那份爱国热情。

知识链接:香港的历史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确实是中国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定《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址。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强逼清政府签定《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和周围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香港的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那机会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临时维持现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依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的构思。

依照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归还给了中国,并设专门行政区。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了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进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紫荆紫荆花是香港专门行政区区花。

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物《永久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金光闪闪,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座落在香港会展中心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预习任务:一、再搜集的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二、了解诗歌内容,并背诵诗歌。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最后一分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最后一分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一分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心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词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分钟”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997年7月1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吗?生:香港回归祖国。

师: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分钟》就是讲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时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2.自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生:(自读课文)3.交流讨论师:同学们,你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觉得课文中的“一分钟”非常重要,它代表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关键时刻。

生2:课文中的语言很优美,比如“东方之珠”、“紫荆花”等词语,让我感受到了香港的美丽和祖国的繁荣。

师:很好,同学们都提到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的内容。

4.分析课文师:请同学们分段落朗读课文,并简要概括每段的意思。

生1:第一段写的是回归仪式的准备工作。

生2:第二段写的是回归仪式正式开始。

生3:第三段写的是回归仪式结束,香港回归祖国。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词句。

5.学习生字词和优美词句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我们一起学习生字词。

(师生共同学习生字词)师:下面我们来积累一些优美词句。

(师生共同积累优美词句)6.朗读展示师: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朗读展示。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生:(分组朗读展示)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时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生1: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

小学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

教案题目:《最后一分钟》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词语,学习识别和解释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梳理课文,选取重点词汇进行解释,并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2.教学难点:解释和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手法。

三、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Step 1:课前导入(15分钟)
1.教师和学生互相问好,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2.回顾上节课对语文理解的讨论,复习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熟悉与本课相关的背景知识。

Step 2:新课呈现(20分钟)。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4《最后一分钟》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4《最后一分钟》人教新课标

《最后一分钟》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预习导航】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倾听(qīng qǐng)归程(chén chéng)颤抖(chàn hàn)
硝烟(iāo qiào)铸进(hùhòu)紫荆(jīn jīng)
【课堂探究】
品读诗歌,激发情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小节,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
到了什么?文中的“你”指的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品读诗歌第2小节。

通过“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地呼喊”等镜头,描绘了当时人们的心情。

3.品读第3小节,回顾历史。

通过读第3小节,联想到了什么?
4.品读第4小节,展望未来。

朗读第4小节,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5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课堂研究
1.感受到了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和亲人谈心似的。

文中“你”指的是
香港,表达了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的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2.无比激动自豪。

3.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
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

4.体会到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5.表达了全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
衷心祝福。

小学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最后一分钟》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____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____回归祖国后美妙前程的衷心祝福。

下面是其教案,欢送参考。

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5个生字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在吟诵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络。

教学过程:一、看图交流,揭题1、交流____的有关信息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3、老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____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____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____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冲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解决字词障碍,理解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共同解决。

3、再读诗歌,考虑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三、品读诗歌,体会、激发情感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第一处“最后一分钟”1、指名读第一小节2、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____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原文及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原文及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一分钟》原文及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4.通过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一分钟》,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分享对课题的理解和感悟。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主勾画出生字词,查找字典,理解字词意思。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记忆。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课文原文一分钟一分钟,香港回归祖国母亲。

一分钟,百年国耻终被雪。

一分钟,中华儿女齐欢腾。

一分钟,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

一分钟,东方之珠焕发新生。

二、教学过程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品味课文的优美语句。

4.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5.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记忆。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复习生字词,巩固记忆。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过程1.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如“一分钟,香港回归祖国母亲。

”等,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感悟。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三篇】《最后一分钟》教案一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有去过香港的吗?香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但你可知道,150多年前,这颗东方明珠却曾落入英国强盗之手。

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回归祖国。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初读1、放声朗读,边读边想:每个小节主要讲什么?2、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正音)叩问脊梁硝烟深入骨髓悄然落地3、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

现在,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指名分小节读,并试着归纳每节的主要意思)4、同学们很厉害,这么难读的诗,你们刚开始读就能做到字正腔圆,响亮流畅,还大致读懂了诗歌的意思,很不简单呐!三、学习第2节1、1997年6月30日,23点59分,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伟大时刻就要到来。

诗人抓住了哪些特写镜头,为我们体现最后一分钟的场景呢?(指名读第2节)2、交流:诗人抓住了哪些特写镜头?其实,刚才说的这些特写镜头,从诗歌的角度来讲就叫——意象。

也就是作者把自己看到的事物,加以想象,从而表达自己浓烈的情感。

3、那么,从这些特写镜头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气氛?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自己去读一读,然后和同桌交流。

4、反馈,朗读。

四、学习第3节1、香港回归,是所有中华儿女百年来的心愿。

世界即将见证这伟大的时刻,但同时,百年前的那段屈辱历史,在这最后一分钟,也不由涌上作者心头。

默读诗歌第3节,划一划,圈一圈,文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2、交流,点拨。

(1)从这个节中,你知道香港的沦陷和哪些历史事件相关?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捕捉到这些历史事件的?(板书: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2)师小结:这又是诗歌的另一特点,它用最凝练、最概括的语言,体现出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浓烈的情感。

(3)师叙述(配上图片):让我们看看吧!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清朝末年,英帝国主义大量向中国贩卖鸦片。

不但挖空了中国的国库,更使无数中国人深陷毒品,无法自拔。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2.写作练习: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写作方法,学生完成一篇以“珍惜时间”为主题的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字数不限。
3.小组活动:各小组成员合作,设计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海报,内容包括:时间的重要性、名言警句、实际行动等,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4.深度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角色情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感受。
5.课堂小结,巩固所学: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活动: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历史事件。
3.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背景,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教学活动:观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背景,引发思考。
(二)讲授新知
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话题:教师出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说出时钟的特点,进而引出“时间”这个话题。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时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谈谈自己对时间的理解。
2.提问激趣: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吗?”让学生回忆所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逐段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分析课文的每个段落。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同时,我会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我会通过展示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到那一时刻的庄重和喜悦,引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我会提问:“你们知道香港回归祖国是在哪一年吗?那一刻的情景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展示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到那一时刻的庄重和喜悦,引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不同人物为何会有不同的情感和举动,以及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课文内容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最令你感动?为什么?”“你们认为作者想通过课文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等问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我会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并引导他们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2.运用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4.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写字练习,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小编寄语】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的优质的教学案例,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该模式能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学习!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导学案《最后一分钟》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相关链接】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

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坐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自主学习】一、选择合适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1、(qiāo qiǎo) 悄悄话( ) 悄然离开( ) 静悄悄( )2、(zā zhā zhá) 扎花( ) 扎针( ) 挣扎( )二、我能分辨同音字。

kòu ( )子日( ) ( )问豆( )年华zhù ( )造( )作( )目建(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刹那的( ) ( )地流淌崭新的( )( )地呼唤微微颤抖的( ) 含露的( )四、缩写句子。

1、最后一分钟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2、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老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再次观看香港回归视频片段,整理课堂笔记。
再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主题得到升华。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如果你能亲眼目睹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有什么话想说,请把它写下来。
24*最后一分钟
等待——急切、乞盼
升旗——激动、自豪屈辱的结束
联想——痛苦、欢乐崭新的开始
展望——骄傲、憧憬
教学反思
生字读音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加强。在朗读中体会诗歌内涵,激发爱国热情。




(梳理归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了;事隔2年,澳门也回家了;而如今,祖国母亲还有一个孩子在外头,你们知道是谁吗?(生:台湾)是的,虽然台湾回家的路还很坎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时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像今天我们所读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令人无比激动、喜悦和自豪!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
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学生初读诗歌,初步感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对脊梁,硝烟,骨髓做出正确理解
初读诗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合作学习)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三、这些带点的字看起来那么熟悉,可有时却经常听到人们对他们错误的称呼,请你试试找出正确读音。请用“√”勾出来。
脊(jǐjí)梁 刹(shàchà)那 颤(chànzhàn)抖
骨髓(suǐsuí)悄(qiāoqiǎo)然 崭(zhǎnzàn)新
硝(xiāoxuē)烟 叩(kēkòu)问
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教师正音,提出个别字的正确读音,学生根据堂课习题选择正确读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听力书写的速度。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深入探究)
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澎湃?“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1、感受仪式前的激动:“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叩问”怎样理解?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可以叩问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可以叩问香港在游离母亲的这段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2、体验仪式中的自豪:⑴自主学习第2、3节,想一想在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香港的土地和天空,虎门硝烟、发黄的旧条约。)⑵“虎门硝烟、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怎样理解?①播放电影“虎门硝烟”的片段。②“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③“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⑶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怎样理解?(曾经的屈辱和痛苦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的耻辱终于雪洗。中国人民的心情是复杂酸楚、激动自豪,“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3.齐读第4小节,“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暗示什么?(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这里的“紫荆”指香港;暗示着回归后的香港会更加的繁荣、富强。)
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热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香港回归现场视频片段
教法运用
电教法朗读法朗诵法释义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
朗读小组合作讨论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请同学们把不懂的诗句勾画出来,联系课前搜集的有关香港的资料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争取读懂。一读,读对读通,理解词语;二读在默读中思考,提炼主要内容,发现问题,质疑并讨论解决。
学生默读诗歌,联系有关香港的资料和香港回归的视频片段,分组讨论,探究,总结诗歌主要内容,并由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学生记录教师口头总结的主要内容。
学生浏览课文,齐读课题,并观看香港回归现场视频。
用视频片段导入新课,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初步探究)
自读诗歌,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对读通,遇到不熟悉或容易读错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一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互相交流: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香港的屈辱历史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要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香港的历史资料,并学习整理资料,从而对“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的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涵咏、诵读诗歌并在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诗歌表达的情感。让“读”贯穿整堂课,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接着品读诗歌,感悟那些感情充沛的语句;然后读悟结合,研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最后以悟促写,直抒胸臆,达到本节课教学目标。
诵读诗歌,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教师讲解启发,学生思索,并分组讨论,阐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通过细致的讲解,引导,鼓励学生经过思索探讨后,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习诊断)
一.分组带着感情朗读诗歌
二.指名读诗,边读边评价、指导字音:“髓”是平舌音,读上声“suǐ”而非“suí”;“刹”与“铸”是翘舌音,不要把“刹(chà)”读成“shà”“颤抖”的“颤”读“chàn”不是“zhàn”。
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
五年级1班
课题
24最后一分钟
主备教师
梁亮
副备教师
上课时间
2014年12月10日星期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后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2.在吟诵中体会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