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及未来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粉体工业 2019 No.1

20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及未来发展

杨玉梅/文

【摘要】锂离子电池作为备受关注的新一代储能器件,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能量密度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动力汽车的需求。因此寻找新型的、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高安全性的、价格便宜的电极材料来代替传统电极材料已经变得非常紧迫。其中新型碳材料、硅基材料、锡基材料及其氧化物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几种新型负极材料。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发展

引言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渐枯竭,以及其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两难题,开发新型可再生绿色能

源来代替传统化石燃料迫在眉睫。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储能装置,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无记忆效应等优点,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储能装置之一。[1]电极

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而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近年来对负极材料的研究成为热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电子产品的普及达到史上之最。作为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的电动汽车的发展

带动了电池性能的提升,同时也对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能量密度的提升,循环寿命的延长等。目前针对负极

材料的研究集中在新型碳材料、硅基材料、锡基材料及其氧化物负极材料。

1.

锂离子电池研究方向

2.新型碳材料

新型碳材料是相对于传统碳材料而言,目前商业上普遍使用石墨这一传统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

其理论容量较低,越来越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需求。新型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由于具有特殊的一维

和二维柔性结构、优良的导热性和导电特性,因此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21

中国粉体工业 2019 No.1

3.硅基材料

与其他锂电池负极材料相比,硅基负极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比容量。但硅在充放电时的高膨胀率限制了其在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将硅和其他材料复合制备成的负极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该缺陷。

3.1多元素混合

硅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时不能单独使用,经过反复研究,与多元素复合可以强化其使用性能。这其中最突出的是与碳材料复合,在充放电过程中,碳材料体积变化相对较小,但导电性能突出,比如石墨单质,此前的相关研究证明,石墨导电过程中,体积只会增加10%左右,这是大部分单质不具备的优越性能。而碳与硅的化学性质又相近,碳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和大量锂离子通

道,增加了锂离子的嵌入位置,可以大大改善硅工作过程中体积迅速变大的问题,这也是硅基负极材料目前使用的主要方式。

3.2硅的纳米化

体积膨胀的问题是限制硅材料使用的主要问题,纯硅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工作时体积膨胀率可达200%甚至300%以上。对硅材料进行纳米化处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研究方向主要是将硅进行二维纳米化、一维纳米化、零维纳米化。以零维纳米化为例,即制备尺寸100nm 以下的纳米硅粉体,使颗粒细化的贵材料减弱绝对体积变化的不利影响,还能控制硅与活性物质、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改善库伦效率。但是这种纳米级的硅材料生产成本高,需要

以激光制备,因此推广上存在难度。

3.3多元硅基合金

多元硅基合金即将不同元素分别与硅进行化合,以提升其各方面的性能,弱化体积增加的问题,并控制电化学烧结。研究发现二元Si-M 负极材料可以有效控制体积膨胀,如果加入少量惰性物质,体积变化可以被控制在10%左右,但负面效应是Si-M 体系发生活性颗粒循环时,可能出现电化学团聚,导致基体的电化学接触性能降低。基于以上观点,加入过渡金属Fe,改变Si-Ti-Ni 合金负极的性能。结果使材料初始容量降低了6%~12%,但负极材料整体的容量基本维持稳定。而且改良后负极材料的库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4]。

2.1碳纳米材料

碳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碳纳米管和碳材料的纳米掺杂。

碳纳米管在1991年被发现后就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其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韧性及导电性。虽然碳纳米管拥有较高的高贮锂量,但是碳纳米管难以直接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当碳纳米管作电极材料时会出现首次效率较低、无放电平台、循环性能较差、电压滞后等缺陷。碳纳米管的结构与插锂机理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作为负极材料的应用也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

将碳材料里掺杂入纳米级的电极

材料也能有效改善电池性能。例如在碳材料中掺杂纳米状态的硅原子,硅嵌入锂时形成的Li 4.4Si 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2]

2.2石墨烯

石墨是目前最常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于石墨堆叠的层状结构,锂离子仅能与sp2杂化的碳六元环相互作用形成LiC 6由此计算出石墨的理论比容量是372 mA·h/g。而对石墨烯来说其片层两侧同时可以储存锂离子,那么理论容量就可达740mA·h/g。而研究表明锂可能以Li 2共价分子的形式嵌入无序碳材料形成LiC 2。以此种储锂机制计算得到的石墨烯理论比容量为

1116mA·h/g。综上所述石墨烯的锂离子存储能力远高于石墨,所以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极具发展潜力。[3]

然而作为负极的石墨烯也存在与碳纳米管类似的电压滞后、库仑效率低等缺点,同样也很难直接作为负极材料。所以现阶段石墨烯在负极材料中的研究以复合形式为主,石墨烯基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石墨烯或杂原子掺杂的石墨烯;(2)石墨烯与其他碳类材料的复合材料;(3)石墨烯与其他无机物的复合材料。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应用前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将是如何降低其制备成本及与其他材料复合。

4锡基材料及其氧化物

金属锡和锂可以发生合金化反应形成多种金属间化合物Li x Sn(x=0.4、

1.0、

2.33、2.5、2.6、

3.5、

4.4),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

4.1锡基材料

单质锡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