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诗歌和中国诗词的对比
关于中日古典诗歌的意象比较研究
关于中日诗歌意象的比较研究摘要:以中日古典诗歌中梅花、月亮、钟声意象异趣为倒,导出中日诗歌意象的三个主要不同:广博豪放与小巧细腻;以诗言志与余情幽玄。
进而认为造成这种异趣的原因与中日两国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有关。
日本古典诗歌开辟的小巧、细腻、言情、阴柔的路径,应当蕴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启迪。
关键词:中日古典诗歌;意象;比较所谓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中国传统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是从意与象两个方面考虑的,“意”指意思、思想;“象”则是物象、实体。
从地缘角度看,中日两国是隔海相望的邻邦。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中日都是东亚文化圈的组成部分。
所以在诗歌意象追求上,两国诗人是一致的,但是在意蕴方面却各有特色。
中日两国各个时代的不同诗人,都对自然景物情有独钟,吟咏自然的诗篇比比皆是。
本文就拟取中日古典诗歌中“明月”、“落花”、“梅花”等意象来分析,考察两国诗人的意象选择和吟咏志趣,并对日本古典诗歌不可或缺的“物哀”、“幽玄”、“阴柔”等观念的形成及影响加以探讨。
一、广博豪放与小巧细腻中国地域广大,山川辽阔,赋予了中国是诗歌豪放、博大的气质。
而日本是狭小的岛国,反映到诗歌上,则形成了纤小,抒情,细腻的特征。
中国使臣曾把日本的濑户内海当成河流而望洋兴叹,美国人也认为日本河流好似瀑布。
岛国的寸土寸金,使日本人喜爱少而精的思维,对短小的文学样式情有独钟。
中国诗则不同,从从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无论汉赋、唐诗、宋词,都具有恢弘气质,表现了诗人博大襟怀、和祖国壮美风物。
以明月为例。
中国的月兼有婉约凄美,和豪放广博。
明月有时表达的情爱与哀愁意,比如“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的忧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愁苦。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相思。
中日七夕诗歌比较研究
中日七夕诗歌比较研究七夕节,又称“牛郎织女节”,是东亚地区广受欢迎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表达情感、祈求幸福,各种庆祝活动和民间习俗也成为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比研究中日两国的七夕诗歌,探讨两国在七夕文化方面的异同之处。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日本的七夕诗歌与中国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特色。
日本七夕诗歌多以短歌、现代诗和俳句等形式出现,强调自然美与情感表达,而中国的七夕诗歌则多以古体诗、词等形式流传,注重对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的描绘。
以日本的现代诗为例,我们发现诗人在描写七夕节时,常常将自然与人物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节日的氛围和人们的情感。
如一首名为《七夕》的现代诗中,诗人写道:“夜晚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是心中的秘密,是爱的期盼/悄悄地许个愿,让它飞向远方/在这七夕的夜晚,我们望向同一个方向。
”这首诗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而中国的七夕诗歌则更注重对传统神话传说的描绘以及现实生活的反映。
以古体诗《七夕》为例,诗人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在七夕夜晚扑萤火虫、祈求幸福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们的心态。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日七夕诗歌在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日本七夕诗歌注重自然与情感的融合,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而中国七夕诗歌则更传统神话和现实生活的描绘,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我们还发现两国的七夕诗歌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这体现了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在不同文化中的普遍价值。
综上所述,中日七夕诗歌比较研究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两个国家在七夕文化方面的异同之处,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在不同文化中的魅力。
我们建议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应更加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特点,以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古诗与日本和歌、俳句的对比研究
中国古诗与日本和歌、俳句的对比研究
罗春霞;方萍
【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06)005
【摘要】本文以诗歌比较为手段,对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和歌、俳句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梳理出日本诗歌在承袭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同时,有其偏狭而独特的发展:题材更狭窄,形式更凝炼,审美更纤细.
【总页数】5页(P76-80)
【作者】罗春霞;方萍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7;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2
【相关文献】
1.和歌俳句雪月花长春雪月花日本料理 [J],
2.日本汉诗本土化的探索——江户汉诗在理论及实践层面对和歌、俳句的借鉴 [J], 祁晓明
3.日本人雪月花的美意识——以和歌俳句为中心 [J], 徐婷婷
4.日本和歌俳句与隐喻表达 [J], 毛峰林;李素杰
5.从日本古典和歌及俳句看日本人的审美观表现 [J], 毛峰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日古体诗歌之“乡情”对比赏析
欣 赏古 体诗 歌这种 浓缩 的纯 美语 言艺 术 ,就 是一 次与 诗 人灵 魂进 行交流 的过 程 ,其 中传 达 出来 的丰 富的文 化 内 涵 ,正 是一 堂最 生动 的跨文 化 交际课程 ,且趣 味横生 。在 我 国对 中 日古体 诗歌进 行对 比研 究八 十年 代 以来才 为人们 所 重视 ,由 日本 著名 芭蕉研 究家 关森 胜夫 和我 国著 名唐宋 诗词研 究专 家陆 坚教授 合 著 的 《 日本 俳句 与 中国诗 歌 一一 关于 松 尾 芭 蕉 文 学 比较 研 究 》 ( 1 9 9 7 年 ),可 以说 开辟 了 中 日古体 诗歌 研 究的新 境界 :此 后有 不少学 术成 果对 中 日诗 歌 中美学 的相近 相通 之处 和艺 术风格 的 不 同之 处作 了 深刻 的 阐述 ;本 文选 择 了另一 视角 ,拟对 中 日古体 诗歌 中 的 “ 乡情 ”这一 主题 进行对 比赏析 。 中 日两 国诗人 尽管 有着 不 同的 国别 、不 同 的语 言 、不 同的文化 和处于 不 同的 时代 , 但 对故 乡的感 情却 是相通 的 , 所 以和歌 与汉 诗 中有许 多优 美的 诗歌来 赞美 乡情 ,许 多意 境极 为相 似 。诗人 们常 常运 用相 同载体 ,比如都 运用 了 明 月 、高 山、花 草 、乡音 等载 体来 吟诵 乡情 ,然而 由于 文化 差异 ,其表现 大为 不 同 。通 过 中 日古体 诗歌 的对 比赏析 , 可 以充 分感 受跨文 化背 景下 诗歌 的不 同魅 力 ,体 会 到不经 意 间表 现 出的中 日两 国文化 的差异 性及 其各 具其美 之处 。
才
中日古体诗歌之 乡情 对 比赏析
刘 继 萍 中南 财 经 政 法 大 学 外 语 学 院
摘 要 :诗歌对比赏析实际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诗歌这种高浓缩的语言同样是不同文化的写照。中日两国古体 诗歌在使用 同一载体赞美乡情时也表现 出了不同的文化特性 ,只有把握好不 同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体诗歌 的 语言之美及语言所隐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关键词 :古体诗歌 ; 乡情 ; 不同之美 ; 相似之美
中日“雨”的意象对比——以《唐诗三百首》与《古今和歌集》为例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中日“雨”的意象对比——以《唐诗三百首》与《古今和歌集》为例胡琪琪 湖南师范大学李谊 湖南师范大学摘 要:“雨”是中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在诗歌领域。
其抒情意象,折射出诗人们的丰富多变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本文通过搜集《唐诗三百首》和《古今和歌集》中含“雨”的诗句,在分类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对比分析,来探讨中日“雨”意象特征以厘清东亚汉字文化圈各自特有的文人气质。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古今和歌集;雨;意象对比作者简介:胡琪琪(1994-),女,汉,湖南省邵阳市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文化;李谊,女,汉,湖南省长沙市人,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90-03前言: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在我国文学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具有很大的影响。
《唐诗三百首》是众多唐诗选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经典的选本之一。
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形式,由古代中国的乐府诗经过不断日本化发展而来。
《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的编撰和歌集,其文之流畅与优美奠定了其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日诗歌意象的比较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颇丰。
但主要是从月、水、风等意向进行对比研究,将“雨”这一意象进行对比的研究并不多。
因此,本文以“雨”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唐诗三百首》和《古今和歌集》的对比来考察中日“雨”的意象的异同。
1、《唐诗三百首》和《古今和歌集》中“雨”意象的分类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感的自然物象上升到特定的抒情意象,融入到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当中,诗人的心境不同,“雨”所带有的意象也是不一样的。
1.1《唐诗三百首》中含“雨”的诗句清朝蘅塘退士孙洙编著的《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仅占全唐诗的1/160。
简论中日诗歌的差异性
文 艺评 论
简论 中日诗歌的差异性
黄丽 ( 江西省南昌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3 00 ) 300
文 章 中, 小泉八 云把 日本 诗 歌 比作寺 钟 的一击 ,其 妙处 在 于缕缕 的幽 玄的余 韵在 听者 心 中永 续 的波动 。野 口米 次 郎在 《 日本 诗歌 的精神 》 中又将 俳句 比作 一 口挂 着 的钟 ,本是 寂寂 无声 的 ,得 有 人 去 叩它一 下 ,这才 发 出幽 玄的 响声 来 ,所 以诗 的一半 要全 凭读 者 的理会 。 来看两 首 同样著名 的诗—— 空 山不 见人 ,但 闻人 语 响。返 景入 深 林 ,复照 青苔 上 。 ( 王 语 言在 文 化 中 的重 要 性 不 容 低 估 。 语 言是 人 类 最 基 本 的大 鹿柴 》 ) 众媒 介 ,是其 他一 切媒 介 赖 以传情 达意 的 大众 媒介 。早在 唐代 维 《 古池 々蛙 达 水 0音 ( 松尾 芭蕉 ) 的 中 日文 化交 流中 ,诗人 们运 用诗 歌 语言 进入 人 际间 的传播 与交 可以说这首五言绝句和 日本俳句 的意境很接近,但 比较起 流 。诗 歌 以语 言文 字为 载体 ,能 非常 细腻 地表 情达 意 。相对 于其 他 的文 学 体裁 ,诗歌 更 能 以最 简洁 的 手段 抵达对 象 的核心 。从文 来 , 中国诗 歌显 得过 于完整 。在 中国 ,仅仅 几个 字绝对 算 不上 一 学 史 的角度 来看 ,那 些没 有磨 灭 的古典 诗歌 能够 集 中也更 深刻 地 首诗 ,它 意境 虽好 ,但 太短 促 ,无法 将 诗意 深深 印入人 的头 脑 , 反 映一 个 民族 。也正 是两 国问 的文 化交 流传 播 ,中 日诗歌 多有 相 所 以只能 作 为一首 诗 的一部 分 ,就像 一幅 全 景 山水画 里 的一角 小 景,作 为点缀 , 同时起 发展 的作用 。 似之 处 ,在 日本诗 歌中常 常能呈现 出 中国诗歌 的渗透痕 迹 。
日本俳句相比中国古诗有什么特点?
日本俳句相比中国古诗有什么特点?日本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古典短诗。
严格的俳句必须符合两个规则:第一,俳句由三行(5-7-5)共十七个音节组成,这里的音节以日文(假名)为标准。
第二,俳句中必须要包含有一个季节语。
可以是春、夏、秋、冬、新年、节日等季节用语。
也可以是众所周知能够表明季节的动植物或生活、自然用语。
俳句的由来日本中古的时候将中国乐府诗发展为和歌,格式是五句三十一音。
俳句是三行十七音,相当于是截短的和歌。
这有点像绝句被看成是截短的律诗,按日本学术界的说法,俳句的原型是中国古诗中的绝句。
比如近代俳句的代表人物正冈子规就曾说:“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源于汉诗绝句之故。
”俳句的具体发展脉络大致可以看作是:首先,受乐府诗影响发展来的“和歌”,主要采用汉字,用词追求典雅,主要在贵族中流行。
然后,以和歌的形式多人连唱,发展为“连歌”(也可看作是和歌的一种形式)。
接着,在连歌基础上,用词日本化、通俗化,句式更加简短,形成以滑稽诙谐内容为主的“俳谐连歌”。
最后,在俳谐连歌基础上,使发句独立成诗,形成追求瞬间情思感悟的“俳句”。
除了严格的俳句之外,俳句也发展出了,无季节语俳句,和抛弃一切格式的自由律俳句。
日本俳句早期代表人物及作品1. 山崎宗鉴(?—1553)当时日本流行和歌以及多人连唱的连歌,宗鉴自度不擅长连歌,另创俳谐与之争衡,被后世尊为“俳谐之祖”。
宗鉴提倡以口语俗语作讽刺揶揄,主张废除一切格律,但对季题却很尊重,后来成为俳句一大铁则。
宗鉴的作品大致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嘲世诙谐,例如:“良月若安柄,绝似佳团扇。
”“老朽轻抚地,蛙鸣似个长。
”另一种是安贫淡泊,例如:“入夜食毛栗,明月出山巅。
”“十月纸窗破,遂识金风寒。
”宗鉴临终时咏了一首“辞世”歌:“宗鉴,何处去?他界行。
”2. 荒木田守武(1472—1549)守武既擅长连歌,又热衷于俳谐,曾说:“俳谐连歌的格律当由我制定。
简论中日诗歌的差异性
简论中日诗歌的差异性:
中日诗歌不同的对称观中国人认为只有对称的才是完整的,完美的。
因此中国的对联、律诗、绝句都是讲究工整的对仗。
在日本却不太看重对称美,日本人不喜欢偶数喜欢奇数。
日本的俳句、短歌及长歌,格式都是不对称的,俳句由五七五3个句子、17个音节组成,短歌由五七五七七5个句子、31个音节组成,长歌也是类似的格式,只是规模更大些,既不押韵,也不对仗。
这与中国的诗歌,不管四言、五言,还是七言,都遵守严格的对偶韵律,形成一个对比。
中日两组《渔歌子》之比较
中日两组《渔歌子》之比较陈曦燕【摘要】唐代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高潮时期,在中国早期文人词的影响下,日本遂开填词之风.而被称为唐词宗主的张志和的《渔歌子》,对日本填词史上的鼻祖嵯峨天皇的《渔歌子》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具体文本出发,采用文本细读结合相关史实,从两组词的创作题材和主题、艺术审美取向以及价值观三个方面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并以此为例,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及日本文学在接受基础上的再创造.【期刊名称】《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8)005【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中日《渔歌子》;渔趣和渔隐;意境美;隐逸的价值观【作者】陈曦燕【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中日两组《渔歌子》之比较陈曦燕(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唐代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高潮时期,在中国早期文人词的影响下,日本遂开填词之风。
而被称为唐词宗主的张志和的《渔歌子》,对日本填词史上的鼻祖嵯峨天皇的《渔歌子》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从具体文本出发,采用文本细读结合相关史实,从两组词的创作题材和主题、艺术审美取向以及价值观三个方面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并以此为例,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及日本文学在接受基础上的再创造。
关键词:中日《渔歌子》;渔趣和渔隐;意境美;隐逸的价值观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4896(2015)05- 0041- 05收稿日期:2015-01-12作者简介:陈曦燕(1990-),女,福建漳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目前我国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大多数学者都把精力放在了不同文化圈的中西文学的对比上,而忽视了东方文学、尤其是同处于汉字文化圈的中日、中朝、中越文学的比较研究。
至少可以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1]。
而中日文学的交流源远流长,中日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事实联系,使得中日文学比较研究走了一条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截然不同的道路。
中国和日本诗歌:和与空
中国和日本诗歌:和与空【摘要】人的心灵结构呈现为三层面两系列。
中日古典诗歌在第一层面表现出体制与语言的不同——中国古典诗歌相对来说体制较长,语言较华丽;日本古典诗歌体制短小,语言素简。
从第二层面看,中日古典诗歌对意象的多义性探察的方式不一样:一个靠感,一个靠悟。
在第三层面则表现为意境的宏大与幽微之别。
总的看来,中国古典诗歌是向外发散的,日本古典诗歌是向内收敛的。
中国古典诗歌在心灵第三层面的终极追求是和,日本古典诗歌在心灵第三层面的终极追求是空。
【关键词】中日诗歌;第三层面;意境;和;空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位置上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宏观来说具有相类似的东方文化背景。
本文试着根据心灵三层面两系列的划分方法将中日的古典诗歌进行对比,来分析中日古典诗歌在心灵第三层面上的终极追求——和与空的微妙区别。
自古中日文化就有不少的交流融会,当然不是每一首诗歌都能体现出这种差异性,本文旨在仅从总体上来把握它们各自的特质。
本文中,我们选用“心灵第三层面”这个维度来对中日古典诗歌进行比较。
人的心灵结构体现为三层面、两系列。
[1]p84第一层是感性层面,包括(体验)情感和(直观)表象。
属于浅层次的,从外在把握事物的能力。
第二层次是知性层面,从这一层次,我们可以认识到抽象的事物并对事物的价值有个判断、评价。
第三层则是志性层。
它指的是“潜藏于人类心灵深层的要求究天人之际、达于最高的统一性和超越有限的现实事物、指归人生的理想境地的先天倾向和扶摇直上的精神。
” [1]p82它包括向内收敛的自性原型和向外发散的自由意志。
这三个层面由表及里、由低到高,最高的层面就是志性层。
审美的终极就是穿越了第一层和第二层后到达的第三层面。
在文学欣赏中,它与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意境”相通。
但在日本文论中并没有与此对等的一个维度,所以在此选择“心灵第三层面”更加合适。
深探之后,也会发现中日古典诗歌在总体上也和与三层面相联系的发散与收敛的两系列相对应。
中日古体诗歌之“乡情”对比赏析-最新文档
中日古体诗歌之“乡情”对比赏析-最新文档中日古体诗歌之“乡情”对比赏析欣赏古体诗歌这种浓缩的纯美语言艺术,就是一次与诗人灵魂进行交流的过程,其中传达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一堂最生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且趣味横生。
在我国对中日古体诗歌进行对比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才为人们所重视,由日本著名芭蕉研究家关森胜夫和我国著名唐宋诗词研究专家陆坚教授合著的《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关于松尾芭蕉文学比较研究》(1997年),可以说开辟了中日古体诗歌研究的新境界;此后有不少学术成果对中日诗歌中美学的相近相通之处和艺术风格的不同之处作了深刻的阐述;本文选择了另一视角,拟对中日古体诗歌中的“乡情”这一主题进行对比赏析。
中日两国诗人尽管有着不同的国别、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和处于不同的时代,但对故乡的感情却是相通的,所以和歌与汉诗中有许多优美的诗歌来赞美乡情,许多意境极为相似。
诗人们常常运用相同载体,比如都运用了明月、高山、花草、乡音等载体来吟诵乡情,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其表现大为不同。
通过中日古体诗歌的对比赏析,可以充分感受跨文化背景下诗歌的不同魅力,体会到不经意间表现出的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性及其各具其美之处。
一、中日古体诗歌的不同之美1.日本诗歌的含蓄委婉及中国诗歌的热情奔放先来看同样是以“明月”为载体吟诵乡情的诗歌。
首先是阿倍仲麻吕非常感人的一首和歌。
天の原ふりさけみれば春日なる三笠の山に出でし月かも(长空极目处,万里一婵娟。
故国春日野,月出三笠山。
刘德润译)这是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698--770)的望乡之诗,阿部仲麻吕18岁作为遣唐使来到中国,中文名晁衡,为中日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与李白、王维等诗人交往甚密。
此诗为其在准备回国之时的宴会上望月而作。
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几年后,即将起程回国之际,看见一轮明月,感慨万千,勾起无限的思乡之情。
也许诗人恍惚间觉得这明月是来迎接自己这异国的游子吧:因为这同一轮明月,出发之前在三笠山见过,在来中国之前海上漂泊的日子见过,在中国三十几载的岁月无数次仰望它,想起过故乡的明月,而今即将起程回国,再去看看出发之前的三笠山,那轮明月可还是一样的明亮啊?阿倍仲麻吕三十多年后终于得到机会可以回国,其思念该是多么浓烈!但作者的表达却非常含蓄而委婉,本应是急切盼望早日回到故乡、见到故乡的月亮,却用了间接的表达方式。
浅析现代中日文学之异同
浅析现代中日文学之异同中日文学之间有许多异同之处。
本文将从文学体裁、主题和文学思想等方面浅析中日文学的异同。
从文学体裁上看,中日文学都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传统体裁。
在发展过程中,中日文学也出现了一些差异。
日本文学发展较晚,自从借鉴中国文学、写作方式和创作主题之后,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文学形式。
日本的俳句和短歌是独特的诗歌形式,而中国则有律诗和古体诗等不同的诗歌形式。
日本的文言文也有较长时间的流行,而中国自20世纪以来,更多的是使用白话文创作。
中日文学在主题上也有一些差异。
中文文学多以人文主题为主,关注人类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而日本文学则更加重视自然主题和描绘日常生活。
一方面,这与中日两国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性的探索,而日本传统文化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也反映了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风貌和生活方式。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家庭纠纷和社会冲突,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并不常见,而日本文学更多地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其与自然的关系。
中日文学在文学思想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文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等。
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催生了一批批具有深度思考和哲学意味的作品。
而日本文学受到佛教思想与神道主义的影响,并形成了独特的“设计思维”,即舞台剧和歌剧等文学形式。
近代日本文学还产生了一系列对现代性、个体解放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如太宰治的人生无常观、三岛由纪夫的武士道精神和村上春树的后现代主义倾向等。
中日文学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异同。
不同的文学体裁、主题和文学思想都反映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风貌。
这些异同不仅丰富了中日文学的内涵,也反映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互鉴的过程。
中日古代送别诗比较研究
中日古代送别诗比较研究中国和日本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诗歌创作也各具特色。
送别诗作为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离别情感的描述,传达出人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
本文将对中日古代送别诗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共性和差异,以增进对两国文化的了解。
惜别情感中日古代送别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和遗憾。
诗人们通过对离别时刻的描写,传达出对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深深眷恋。
意象运用中日古代送别诗都善于运用意象,通过具体的物象来传达情感。
比如,在中国古诗中,常以杨柳、长亭等物象来表达离别之情;在日本和歌中,则常以荒野、旅程等来寓言离别之苦。
表现手法中日古代送别诗在表现手法上略有差异。
中国古诗多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而日本和歌则更注重通过直接描述和对比来表达情感。
主题风格中日古代送别诗在主题风格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古诗通常较为含蓄内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离别的哀愁;而日本和歌则更倾向于表现出对离别的悲壮感和决绝感。
通过对中日古代送别诗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共性和差异。
尽管两国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但诗人们在表达离别情感时都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魅力。
通过对这些诗歌的了解和研究,不仅可以欣赏到中日文化的瑰宝,还能进一步加深对两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从更多角度对中日古代送别诗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为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后人誉为“诗仙”。
在他的诗歌中,送别诗是一种特别常见的题材。
这些诗篇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不舍,还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意象,传达出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李白送别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
不同于其他诗人,李白的送别诗并不局限于对离别的哀伤和留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离别背后的生活哲理。
在《送友人》一诗中,他写道:“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浅析中日古典爱情诗的异同
浅析中日古典爱情诗的异同作者:皇艳敏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2期摘要:古典文学中,诗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学样式,而和歌是最具有日本民族性代表的文学样式。
本文以中国的唐诗与日本的《古今和歌集》为对象,比较了唐诗与和歌在爱情诗这一共同的主题上表现出的异同及与此相关的原因。
关键词:唐诗和歌爱情诗一、同中日两国的古代文学有着非常悠久的交往历史,最早期的日本文学是在中国文学的概念、文体、修辞和词汇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和歌产生于日本民间,但和歌韵律形式的形成与汉文学特别是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的歌学理论也是在引进中国诗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学意识形成并发展的。
所以和歌在词汇、修辞和意境方面可以看到很多与中国诗歌相似的表现,这也表现在爱情诗上。
(一)等待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或外出为官,或经商,或访友,或游学,或浪迹江湖,女性则经常孤守家中,怀抱种种复杂的心情,在痛苦的煎熬中等待与丈夫重逢的日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梦江南》)登高的人从早上等到了黄昏,“过尽了千帆”也不曾见到想见的人。
缠绵悱恻的情感无处安置,哀伤凄凉的幽怨无人诉说。
远别未几日,一日如三秋。
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
(赵微明《古别离》)“一日如三秋”,突出了女主角等待中度日如年的悲伤。
等待恋人的来访也是日本平安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蜻蛉日记》就鲜明地描写了作者对丈夫藤原兼家的来访久候不致的各种苦衷,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怒、嫉恨、绝望等精神上的煎熬。
在日本恋歌中,“等待”也被以各种各样的角度歌咏。
君待つと我が恋ひ居れば我が宿の簾動かし秋の風吹く(万叶集·卷四·488)恋君情重意绵绵,风吹帘动疑君来。
这首和歌的作者额田王是万叶时代著名女歌人,歌中描述额田王正当思念天智天皇的时候,恰好秋风吹动房屋的门帘,好像天皇回来了,塑造了一个满怀期待等待情人来访的女子形象。
浅谈中国现代小诗与日本俳句的比较
浅谈中国现代小诗与日本俳句的比较摘要:中日两国文化间呈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中国现代小诗和日本俳句之间的联系也千丝万缕。
然而,纵观现有的文献资料不难看出,学界对比研究中国传统诗歌和日本俳句关系的比例较重,但对中国现代小诗和日本俳句比较研究略有不足。
故文章将从两者形式上和审美风格方面,阐述中国现代小诗和日本俳句的比较。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诗日本俳句审美风格形式差异“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古老而极富文学特质,随着数千年文化的积淀,中国俨然成为诗的国度,诵读诗歌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
作为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诗乃延续传承其的载体。
五四运动后中国刮起即兴情感表达的“小诗”之风,而这种形式的诗歌虽言简意赅但意蕴深远,深受传统诗歌和外来文化,尤其是日本俳句的影响。
故此,研究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一、形式方面的比较从内容意境或形式上来看,小诗和俳句的异同颇多。
比如俳句形式固定,其组成包括十七个音,共三节分别为上五、中七和下五,即守节五音、次节七音与末节五音。
通常日语汉字通常由假名拼读,故诗节划分单位即单个假名。
而且日本俳句创造被限制于“季题”,也就是题材要关于四季,包括如季节变化中人的感受和自然界的现象。
小诗则以自由格式为主,诗人创造不拘一格,也不受题材限制。
例如《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徐志摩),这首现代小诗写作手法与简练的俳句式手法不同,对语气的增强它采取重复的方式,每个字词似乎都在诉说离别时的千言万语。
最为明显的是诗中不见半点四季景观的描写,甚至还用拟人形态对唯一的自然景观“水莲花”进行描述。
仅仅一个字“低”,就使得水莲花在风吹拂下埋低的景象互通了日本女子温柔的低头,使得读者眼前自然而然的浮现一幅美人隔水望莲的绝美景色。
二、审美风格的比较(一)相同点在审美风格方面小诗和俳句都有语言简约凝炼而余韵悠长的相似特点。
由于俳句格式固定,所以创造者必须在语言表达上力求无赘言,达到字字珠玑的效果,即以寥寥数语实现意蕴悠长,使人产生言尽而无穷意美感的效果。
中日诗歌意象
中日诗歌意象一、引言中国和日本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诗歌艺术也是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两国诗歌都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但它们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达上却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诗歌意象的异趣及其原因。
二、中国诗歌的广博豪放与崇高壮丽中国诗歌中常常出现壮丽、崇高的意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
这些意象往往表现出一种宏大、豪放的气势,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三、日本诗歌的纤细内敛与自然和谐相比之下,日本诗歌则更注重细腻、内敛的意象,如“樱花落下,轻轻触碰鼻尖的那一刹那”、“秋风吹过,飘落的枫叶上写着无尽的思念”。
这些意象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感悟和体验,展现了日本文化中追求和谐、尊重自然的精神。
例如,日本俳句诗人松尾芭蕉的《秋叶》:“枯枝凋叶何时了,秋风扫落一地愁。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落叶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四、原因探究中日诗歌意象的差异源于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两国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景观壮丽辽阔;而日本则是一个岛国,自然景观优美而细腻。
这种差异影响了两国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其次,两国的文化传统也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日本文化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这种文化差异也反映在两国诗歌的意象选择和表达上。
最后,两国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也对诗歌意象产生了影响。
在中国古代,诗人们常年在外游历,接触到了壮丽辽阔的自然景观;而在日本,俳句诗人则更注重对身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中日诗歌意象的异趣。
日本和歌与中国唐诗之水意境比较
作者: 宋睿
作者机构: 枣庄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枣庄277000
出版物刊名: 枣庄学院学报
页码: 49-51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和歌 诗歌 水意境
摘要:中国诗歌与日本的和歌、俳句在表达作者的所感所悟时,其相同表达方式即将自己要表达的感情借自然之物的特性、性质,深入浅出的表述,使人更容易联想到其意境之美.而
以“水”为假借对象表达作者感情的和歌和诗歌比比皆是.但借用“水”的意境进行表达时,日本歌人,往往选择清澈流缓的溪流、雨露、雾等形象进行比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日本诗歌和中国诗词的对比
09015434 焦天齐
从九歌到湘夫人,从诗经楚辞到盛唐长安,在中国灿烂而瑰丽的诗词文化中涌现着各种各样的诗词歌赋,到现在,我们仍能从生活中找到诗的影子在每个人的身边萦绕,经久回响,念念不忘。
从古诗词到现代诗,我们有曾经的小桥流水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暖炉”的温和而淡雅,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婉幽怨,有“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洒脱与不羁,我们不缺乏这样的小小情意;同时,我们也有着大气磅礴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孤辽壮阔,有着怒而冲冠”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气。
有人说,中国人诗心已死,君且看用黑色的眼睛去追寻光明的顾城,用自己的一生去圆自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孩子,君且看曾经轰动你我生活中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中,赠饮天下人“
这豪气,这浪漫,何来诗心已死之语?
读惯了顾城与北岛,在生活中接触语文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有一言说生活即是语文,而语文则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每天活在这个”大语文时代“中,无时无刻不熏陶着浸染着我们,慢慢的我们发现,在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同样的辉煌与灿烂,如莎翁14行诗,如松尾芭蕉的俳句。
从和我国诗词最为相近的和歌俳句开始,再一次感受美。
有一种说法,说俳句的形成得益于中国近体诗中的绝句。
日本中古的时候出现了和歌,和歌的格式是五句三十一音。
后因多人合咏和歌,出现了长短连歌。
而俳句起源于连歌,为连歌的发句,为三句十七音。
连歌的胁句,为二句十四音。
加起来正好是三十一音。
而中国古人有一说法,把绝句看成是律诗的一半,即所谓“绝者,截也”。
古代日本诗人大半都能汉诗,所以,俳句的形成,很可能是日本人从绝句和律诗的关系上得到了启发。
正冈子规曾说:“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得力于汉诗之故。
”
俳句的意境与汉诗更多有相通之处。
俳句的妙处,是在攫住大自然的微光绮景,与诗人的玄思梦幻对应起来,造成一种幽情单绪,一种独在的禅味,从刹那间而定格永久。
而这种禅寂,在中国的诗歌里也屡有体现。
比如王维的诗句:“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
”(《偶然作》)、“一悟寂为乐,此生间有余”(《反复釜山僧》)等。
而日本俳句诗人,有很多能写汉诗。
也有很多,把中国的汉诗俳句化。
比如芭蕉的一句:“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便是引杜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作。
我们从和歌说起,和歌起源于口耳相传的远古时代,记纪歌谣中保存着它们的孑遗,只是在形式上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待到“万叶集”时代,和歌以短歌为中心,包括长歌、旋头歌、片歌等诸形式才基本上凝定下来。
延至“八代集”时代,和歌作为日本宫廷文学的样式之一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中世以迄近世,和
歌的创作形势虽有衰飒,但是其中的短歌作为知识分子的基本教养之一,依然生机勃勃地活跃于日人的笔下唇边。
在我们认知中比较著名的和歌有被人熟知的《万叶集》,其中的雷神短歌想必是朗朗上口,其中的“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在新海诚大师的言叶之庭中一举成名,但这首雷神短歌每句话都是经典的,如另一版本的“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也有着一种小小的心思在其中。
和歌主要有着中国汉朝到晚唐时期的影子,首先,诗集的组成形式有三种体制,长歌(诗歌的长度没有限制,每行的音节为5,7,5,7,5,7……);短歌(每首诗只有5行,音节组成为5,7,5,7,7)音节组成是模仿中国诗歌近体诗中的律诗与绝句,同样为5言与7言,在现在人们通常所知的和歌主要指短歌,音节组成为很有规律的577577,但由于和歌中日语平假名音乐性没有汉字强烈没有尾韵,没有对仗,也没有平仄。
和歌不用第一人称,也没有句逗,这与汉诗也颇相似;作者范围广泛,上至天皇贵族,下至农民,流浪艺人甚至一些不知名的歌者,可以说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可以创作的文学形式,其题材包罗万象。
日本古代诗人间编纂家纪贯之曾经在《古今和歌集》的假名序中,用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来阐述和歌的六体,找到和歌和汉诗某些共同的表现手法,尽管如此,和歌缺少了汉诗雄伟的气势和现实主义精神。
汉诗主张”诗以言志“,抒发时代的真情实感,强调”文质取半“、”以情伟文,以文被质“,即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并重,而和歌则专注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这也和日本人情感内敛而含蓄有关,比如在告白的时候那一句经典的”今晚夜色很美“足矣,他们的情感向来在不言中点点滴滴沁人心底;山上忆良的《贫穷问答录》是由两个处于班田制度下的贫苦农民对话组成的长歌,然而他们并没有表示对”里长“及社会的不满,而只是发泄对贫穷人生的苦闷和对自身的哀怜。
即使是”防人歌“也只表达对父母妻儿的思念,而很少关心战争或社会本身。
从12世纪的平安时期以后,日本流行一种叫“连歌“的诗歌形式,它是和歌的一种,由两人或多人为了娱乐轮流即兴吟咏而成,类似于中国的”柏梁体“;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和歌的严谨,即拘泥的形式和偏重感情的倾向,他题材广泛,扎根生活,因而雅俗共赏,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以滑稽诙谐为题材的”俳谐连歌“又占了上风,俳谐连歌以粗鄙语人诗,获取幽默效果,一些诗人不满于现在的没有丝毫美感的连歌,从和歌形式加以改进,首先,山崎宗鉴,荒本田首武等人开始将连歌的首句分隔开,作为一种新颖的吟咏体,此为俳句;17世纪的松尾芭蕉以”幽玄“和”闲寂“入诗,使俳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为现在耳熟能详的俳句而言,他被人们口耳相传自然有自己的道理,首先,俳句的形式仍是五七调,以三言十七音为主,沿用了5-7-5的音节规律,第二,因为俳句很短,他无法驾驭大的社会题材,较为贴近生活,第三,俳句继承了和歌的美学,却有其独特之处,这主要体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如美而婉转清雅的“季语“,如春之”茶摘“,夏之”七夕“,秋之”红叶狩“,冬之”年贺状“。
说到俳句,就不能不提俳句之神松尾芭蕉,和另一个俳句诗人正冈子规,比如其句“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寥寥十余字将天地将蓬勃的生机写的欲透纸而出,写初春,”雪融艳一点,当归淡紫芽“,融雪,紫芽,选取意象色彩素雅清冷干净,教科书一般的日式美学。
而,在他笔下的夏天,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夏月,则有着另外一种风味,作为十分工整的俳句5-7-5格式,他笔下有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
起茶烟,旧时中日文化多有相通,这一句是化自杜牧的《早行》,“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忽时惊“
再来看看松尾芭蕉大师笔下的千古名句“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与古诗中”鸟鸣山更幽“相似又不同,鸟鸣句写的是鸟鸣衬的山林愈发寂静,而蛙跃句,则描绘的是亘古的静寂被忽然打破之后又回归于更深的寂静。
是所谓,布满青苔的古池就是万古长空,清脆的蛙跃就是一朝风月,这种幽深的禅意,只属于日本的空寂之美,在中国人的心中也能颇有感触。
古诗中多有思乡恋家之情,在俳句中则有小林一茶的“燕别叫了,从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啊“淡淡几字,却让人不由怆然,同样的,中国有才女李清照,日本有才女和泉式部,”本思已忘怀,徒留侬身,莫非君之遗物“我徒留在这世间的躯体,也不过是你的遗物,这样的深情炽烈,在含而不露的日本文化中非常罕有,也显的更加动人。
最后在这个结题论文的结尾,也已经到了会下雪的金陵之东,有时会想起那样的一句隽美之语——
雪的碗里,盛的是月光。
想必在这个冬天里,偶尔也能有一种清雅淡美之感在其中,冷冽的感觉愈发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