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 专题06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常考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常考知识点

八下历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常考知识点夯实基础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时间:1980年。

3、经济特区: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4、成就:在短短的几年内,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意义)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6、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到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三、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1)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开放区到内地(2)特点: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拓展延伸1、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立经济特区?(1)广东、福建(2)①靠近国际市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知识点1_经济特区的创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知识点1_经济特区的创办
区的创办 【经济特区的创办】
含义: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 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 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 的的特殊经济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 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特的表现:①特殊的经济政策 ②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经济特区的创办
【经济特区创办的影响】
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经济特区的创办
【典型试题】
1.我国先后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 政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三者都是根据国情制定的正确决策 B.三者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三者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D.三者都有一定的外交自主权
经济特区的创办
【特殊政策】
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合作探究】经济特区特殊在什么地方?
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 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经济特区的创办
【解析】
民族自治区从中国历史出发,结合各民族发展实际情况, 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而设立,体现了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经济特区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出发,选 择具有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的地区,国家结合国内外实际给 予特殊政策而设立,同样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特别行 政区是考虑到主权回归与港澳顺利过渡、和谐发展等主次目标 均能实现的背景下设立的,也蕴含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 神,故A项正确;B项中“民族利益至上”的表述不符合史实 ,故B项错误;C项中的“主权”说法不适合民族区域自治政 策和经济特区这两个国内事务,故C项错误;“因地制宜”适 合民族区域自治和经济特区,但与行政特区无关,“民族平等 共繁荣”只适合民族区域自治,故D项错误。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
【热点直击】
2020年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的第40周年。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新趋势,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步骤,也为我国改革开放打开了一个窗口。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经济特区的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目前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察频率较高,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
一、经济特区
1.核心概念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设立背景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

3.设立过程
(1)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

(2)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和珠海经济特区;
(3)1980年10月7日,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4.特点
(1)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2)经济活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5.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二、现代中国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比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培优课件_2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培优课件_21

精要点拨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演变
1、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 特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专向单一公有制,由市场和计划并存 转向计划经济。 2、1956年底至1978年 特点: 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公有制一统天下 3、第三次:1978年到1992年 由计划经济转向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由单一公有制转向多种所有制并存 4、第四次:1992年以来 特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7、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 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
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
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材料表明 我国农工商联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 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 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 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 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
1.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3、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颁发的有关农村 经济政策中指出: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 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这说明( ) A.农业生产已实现了商品化 B.农村开始了经济体制改 革 C.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了松动 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了确 立
考向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

专题06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

专题06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

【热点直击】2020年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的第40周年。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新趋势,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步骤,也为我国改革开放打开了一个窗口。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经济特区的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目前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察频率较高,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一、“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点1、核心概念: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设立背景: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

3、设立过程(1)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

(2)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和珠海经济特区;(3)1980年10月7日,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4、特点(1)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2)经济活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5、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二、相关重要问题解析1、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为什么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1)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①位居沿海地区,出海交通便利②靠近港澳,华侨众多,便于利用外资③资源比较丰富2、“经济特区”,“特”在哪里?(1)国家划定特定范围,并采取一系列特殊的优惠政策进行大力支持(2)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4)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进行对比,它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联系紧密,利用外国优势发展中国经济。

3、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4、热点:深圳先行示范区2019年8月18日,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再次赋予深圳以特殊的使命,明确了深圳先行示范区、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No. 4 2019General No. 190Vol. 322019年第4期 第32卷(总第190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的历史演进及启示王明初(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摘要:建省办经济特区是海南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海南由此从国防前哨变成开放前沿,从边陲海岛变成 开发热土,实现了海南开发史上最为伟大和辉煌的历史性跨越。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率先全国建设生态省, 保护了海南发展的“最大本钱”。

从生态省建设到“生态立省”,建设国际旅游岛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国际旅游岛到自由贸易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开始了新征程。

其经验与启示是要做到四 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生态立省”;坚定不移地坚持“绿色崛起”;坚定不移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关键词:海南经济特区;历史演进;生态立省;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港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5310(2019)04 - 0007 - 08一、建省办经济特区是海南改革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海南岛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no 年)正式纳入祖国的版图后,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沉寂 荒凉的海外孤岛和流放之地,贬官文化成为了海南的一大特色。

但海南“作为中国’海防之要区,南方 之屏障,,其地位之重要早为国人所知。

”①晚清时期,张之洞、岑春熄等就有了海南建省之动议。

1912年9月,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衔发布《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对琼州改省动议提出了“三大原因”“五大理由”,还设置了“三大驳议”,其 文采媲美左宗棠1885年8月的台湾改省奏折。

但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以孙中山领衔发布,发起人共36人的满腔热血只留下一纸空文。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知识点1_经济特区的创办

知识点1_经济特区的创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济特区的创办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实行大包干,揭开了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 与国际的冷战环境无关,故A项错误;这两个事件都是中国实 行改革开放的第一次尝试,都需要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 ,与题中的“坐牢杀头也甘心”、“杀出一条血路来”都体现 出冲破旧思想和制度阻碍的勇气,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 勇于改革,动机很强,故C项错误;改变经济薄弱是推进改革 的动力,故D项错误。
【答案】 B
知识点1经济特区的创办
经济特区的创办 【经济特区的创办】
含义: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 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 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 的的特殊经济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 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特的表现:①特殊的经济政策 ②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一是靠近国际市场。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汕头和 厦门也与港澳临近,厦门还与台湾隔海相望。二是历史上这些地 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三是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 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四是有广阔的经 济腹地可为依托。五是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就在这 里。 2.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本身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且有力 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 用,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经济特区的创办
【解析】
民族自治区从中国历史出发,结合各民族发展实际情况, 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而设立,体现了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经济特区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出发,选 择具有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的地区,国家结合国内外实际给 予特殊政策而设立,同样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特别行 政区是考虑到主权回归与港澳顺利过渡、和谐发展等主次目标 均能实现的背景下设立的,也蕴含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 神,故A项正确;B项中“民族利益至上”的表述不符合史实 ,故B项错误;C项中的“主权”说法不适合民族区域自治政 策和经济特区这两个国内事务,故C项错误;“因地制宜”适 合民族区域自治和经济特区,但与行政特区无关,“民族平等 共繁荣”只适合民族区域自治,故D项错误。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10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10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部分中国史纲要专题10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考点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知识点2改革开放进程3.重大战略中央还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重大战略﹐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知识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1.邓小平理论(1)概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地位: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概述: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地位: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科学发展观(1)概述: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地位: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考法新时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2.对外开放(1)过程①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重点强化:初中历史八下“对外开放格局”知识点汇总,快来看_

重点强化:初中历史八下“对外开放格局”知识点汇总,快来看_

重点强化:初中历史八下“对外开放格局”知识点汇总,快来看_夯实基础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时间:1980年。

3、经济特区: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4、成就:在短短的几年内,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意义)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6、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到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三、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1)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开放区到内地(2)特点: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拓展延伸1、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立经济特区?(1)广东、福建(2)①靠近国际市场。

2021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解读深圳特区40周年20210425337

2021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解读深圳特区40周年20210425337

深圳特区40周年【热点背景】2020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

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40年,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

1980年5月16日,中央下发文件把特区名称正式定为“经济特区”。

同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市设立经济特区。

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就是寄望深圳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路开路。

短短40年,深圳实现从“一张白纸”到“奇迹之城”的伟大跨越;从昔日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到今日世界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到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40年来,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

1.深圳奇迹40年来,深圳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 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财政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9424亿元,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实现了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吸引全球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0.18亿美元跃升至2019年的4315亿美元,年均增长26.1%,实现了由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由经济开发到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6.在中考专题复习中,符合下列内容的主题是()
时间
史实
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产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
1984年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2001年
中国在多哈会议上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议定书
A.健全法治B.解放思想C.文化建设D.改革开放
10.下图是你们班历史兴趣小组举办历史谜语小竞赛中的一个组合式谜题。你的谜底是()
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D.德意志柏林起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92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法国大革命遭到反法联盟的进攻,雅各宾派打退了反法联军,平息了国内叛乱,把大革命推向高潮,所以根据谜面可知谜底是法国大革命,C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的相关内容与谜语内容不匹配,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内容与谜语内容不匹配,排除B项;德意志柏林起义的相关内容与谜语内容不匹配,排除D项。故选C项。
A.成功绕过好望角B.“发现”了美洲C.到达印度西海岸D.完成了环球航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即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因此哥伦布受封的主要原因是“发现”了美洲,B项正确;成功绕过好望角的是迪亚士,排除A项;到达印度西海岸的是达·伽马,排除C项;完成了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排除D项。故选B项。
15.20世纪九十年代初给各个前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为东欧剧变大潮画上句号的历史事件是()

江苏省历史必修二过关训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江苏省历史必修二过关训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关训练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的条件不包括A.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B.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巩固人民民主政权C.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2.三大改造的措施不包括A.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D.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B.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4.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5.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一五计划的实施6.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劳动人民与剥削阶级的矛盾 B.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 C.人民需要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D.“左”倾和右倾路线的矛盾7.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运动中 C.“大跃进”运动中 D.人民公社运动时期8.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

但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以上材料说明A.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 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C.有利于节约资源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9.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A.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文化大革命”10.下列运动中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作用的是 CA.社会主义改造 B.抗美援朝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11.仔细观察右图,该宣传画反映的内容最可能出现于 B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运动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2.“文化大革命”是建国以来“左”倾错误最严重的时期,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影响。

【教育资料】高考历史热点三:海南设置经济特区30周年学案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高考历史热点三:海南设置经济特区30周年学案学习精品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三:海南设置经济特区30周年今年是海南设置经济特区的30周年。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

海南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接下来请各位考生追随历史罗的角度进入海南的历史。

【知识回顾】根据最新考古材料,最迟在1万年前,海南岛就开始了人类的活动。

先秦时期海南属百越之骆越。

据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海南岛在唐虞三代称为“南服荒缴”(缴:边界),在秦代称为“越郡外境”。

这说明海南岛在当时为祖国辖区荒远的边界。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岭南广大地区,在南方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并将中原几十万人迁徙其地。

其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

秦汉之交,中原战乱,秦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

南越国势力遍及海南岛。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治今琼山)、儋耳郡(治今儋州)。

属交州刺史管辖。

这是海南岛归入中国版图最早的两个行政地名,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直接统治的开始。

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夏废儋耳郡,并入珠崖郡。

元帝初元三年(前46)春又罢珠崖郡,下诏放弃珠崖郡,设置朱卢县,隶属交州合浦郡。

65年间,海南岛在中央王朝管辖之下。

东汉建武十九年癸卯(43),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67)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

加强了东汉王朝与黎族先民的联系。

三国时期,东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吴大帝孙权派兵平定交州;吴赤乌年间(238~251)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对海南岛实行“遥领”。

吴大帝孙权派兵平定交州东吴时期,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和海南岛。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

朱卢改为玳瑁。

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玳瑁、珠官6县。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含解析16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含解析16

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 如图完整地体现了我国的()A. 经济特区B. 沿海经济开放区C. 沿海开放城市D. 上海浦东开发区2.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潍坊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城市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后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A. 上海B. 广州C. 海南D. 厦门3. 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A. 社会制度不同B. 外交政策不同C. 主权归属不同D. 经济政策不同4.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经济特区的创办②设置上海浦东新区③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④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C. ②①③④D. ②④①③5.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6. 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相比,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其“独特”之处在于()A. 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B. 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C. 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D. 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7. 南通是我省外商投资企业比较多的城市,这种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地区()A. 是我国国际化的金融中心B. 是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C. 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D. 在全国率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8.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

这张“王牌”是()A.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B.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 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D. 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9.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B.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C.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D. 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10. 这个城市里的公务员都在名片上一个标志:一头拖着扒犁的牛,前蹄抬起、后蹄猛蹬。

初中历史2020中考热点: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

初中历史2020中考热点: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

2020中考热点: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热点直击】【知识链接】一、经济特区1.核心概念“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设立背景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

3.设立过程4.特点(1)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2)经济活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5.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二、现代中国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比较现代对外开放近代对外开放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中国遭受侵略特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中国被奴役、被剥削性质国家间正常的经济交往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内容中国主动引进来、走出去,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被动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结果推动了中国经济进步、社会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国内改革事业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经济被掠夺,社会动荡,很大程度上【名题精练】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

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

可见,深圳特区的基建A.揭开改革开放序幕B.探索引入市场机制C.带动内地同步发展D.开创引进外资先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深圳特区基建时,“允许内地和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并推出“设计稿评选,施工搞招标”、“大包干”等办法,结合可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深圳特区在探索并引进市场机制,B选项符合题意;揭开改革开放序幕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与内地并不同步,基建中开创“引进外资”先河的说法,在材料里无从体现,ACD三项错误。

2020年高考历史周年专题06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

2020年高考历史周年专题06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1980—2020)

【热点直击】2020年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的第40周年。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新趋势,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步骤,也为我国改革开放打开了一个窗口。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经济特区的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目前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察频率较高,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一、“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点1、核心概念: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设立背景: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

3、设立过程(1)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

(2)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和珠海经济特区;(3)1980年10月7日,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4、特点(1)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2)经济活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5、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二、相关重要问题解析1、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为什么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1)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①位居沿海地区,出海交通便利②靠近港澳,华侨众多,便于利用外资③资源比较丰富2、“经济特区”,“特”在哪里?(1)国家划定特定范围,并采取一系列特殊的优惠政策进行大力支持(2)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4)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进行对比,它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联系紧密,利用外国优势发展中国经济。

3、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4、热点:深圳先行示范区2019年8月18日,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再次赋予深圳以特殊的使命,明确了深圳先行示范区、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篇一:5-滨州市20XX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滨州市20XX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XX年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宣传主题为“文化圣地,共有家园”。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下列不属于孔子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兼爱”“非攻” D.当仁不让于师2.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朝代的历史?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3.“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黄帝 B.夏启 C.秦始皇 D.孝文帝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指的是谁A.项羽 B.诸葛亮C.刘备 D.曹操6.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A.人口大量南迁B.孝文帝改革 C.江南的开发D.张骞通西域7.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即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

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8.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部介绍宋朝时期城市商业发展的图文资料下列最应该入选的作品是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9.按中央要求:从20XX年起,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均应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直击】2020年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的第40周年。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新趋势,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步骤,也为我国改革开放打开了一个窗口。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经济特区的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目前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察频率较高,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一、“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点1、核心概念: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设立背景: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

3、设立过程(1)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

(2)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和珠海经济特区;(3)1980年10月7日,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4、特点(1)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2)经济活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5、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二、相关重要问题解析1、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为什么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1)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①位居沿海地区,出海交通便利②靠近港澳,华侨众多,便于利用外资③资源比较丰富2、“经济特区”,“特”在哪里?(1)国家划定特定范围,并采取一系列特殊的优惠政策进行大力支持(2)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4)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进行对比,它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联系紧密,利用外国优势发展中国经济。

3、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4、热点:深圳先行示范区2019年8月18日,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再次赋予深圳以特殊的使命,明确了深圳先行示范区、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

【考法预测】1.(2020·浙江高三)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有A.A B.B C.C D.D【答案】B【解析】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选项B正确;1956年八字方针提出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选项A排除;中国改革开放的宣言书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项C排除;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尚未解决,排除D。

2.(2020·全国高三月考)从1979年到1984年,位于深圳的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率先推出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以工程招标的方式管理工程、职工住宅商品化、全国招聘人才、实行全员合同制等。

这些做法A.促进了深圳特区地位形成B.为对外开放局面奠定基础C.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D.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深圳率先改革的做法可知,体现了深圳地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故D正确;深圳特区创建于1980年,排除A;本题为深圳地区的改革举措,并不涉及对外开放,排除B;材料中的做法不能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

故选D。

3.(2020·安徽六安一中高三月考)制作大事年表是把握历史脉络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历史时序感的重要手段。

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该放在1980年的是①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②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③中共中央发文首次突破“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为经济特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是在1980年8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是在1981年,中共中央发文首次突破“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是在1980年9月,设立经济特区时间是在1980年,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排除。

4.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利团结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答案】C【解析】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正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的产物,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只适合民族自治区,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都是内政问题,不涉及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等外交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只适合民族自治区,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2020·安徽高三期末)1980年8月,全国人大批准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

这一条例的发布表明,我国A.对外开放已经起航B.邓小平理论正式面世C.经济体制改革开始D.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表明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起航,故A正确;设立经济特区时邓小平理论尚未面世,排除B项;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7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设立经济特区还不能表明我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排除D项。

故选A。

6.(2020·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三)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

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

可见,深圳特区的基建A.揭开改革开放序幕B.探索引入市场机制C.带动内地同步发展D.开创引进外资先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深圳特区基建时,“允许内地和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并推出“设计稿评选,施工搞招标”、“大包干”等办法,结合可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深圳特区在探索并引进市场机制,B选项符合题意;揭开改革开放序幕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与内地并不同步,基建中开创“引进外资”先河的说法,在材料里无从体现,ACD三项错误。

7.(2020·吉林高三)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

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答案】B【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创是在安徽和四川,故A项错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故C项错误;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故D项错误;1980年全国人大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名师点睛】本题以1979年中共中央的决定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改革开放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因果逻辑推理的能力。

本题的解答比较容易,试题的命制契合了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热点,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给出的时空信息。

这说明高考试题对时空意识的考查从来没有淡化,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

8.(2020·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高三期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A.设立经济特区B.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放沿江、边境城市【答案】A【解析】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最早开放的地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故选A;BCD三个选项中的措施都是在设立经济特区之后实行的,不符合“第一扇窗”的题目要求,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联系所学经济特区的设立的史实分析解答。

9.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下列关于经济特区的特色说法正确的是①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②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③拥有完全的经济管理权限④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务院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①正确;对经济特区,国家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即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②正确;经济特区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拥有更大的经济自主权,而不是拥有完全的经济管理权限,③错误;经济特区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拥有更大的经济自主权,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D选项正确;排除A、B、C选项。

10.(2020·福建高三期末)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是A.由面向东亚到向西方开放B.由经济特区到“一带一路”C.由局部试点到全方位开放D.由单层次向宽领域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城市,在这些城市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1985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形成“点-线-面”的开放格局基础上为进一步加深与世界的联系,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中国改革开放由局部试点到全方位开放,故C选项正确;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由局部试点到全方位开放,没有体现由面向东亚到向西方开放特点,故A选项错误;经济特区是指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是左图的部分内容,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由局部试点到全方位开放,没有体现由经济特区到“一带一路”,故B选项错误;在左图开放的格局中已经体现了向多层次、宽领域发展的趋势,材料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由局部试点到全方位开放,故D选项错误。

11.材料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雀的厦门试办“经济特区”。

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