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花意象的三重奏【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词花意象的三重奏作为“古今才妇第一”的词人,李清照在中国古代词坛独具异彩,素有“直欲压倒须眉”之评价。她的一生与花结下不解之缘,在其存世的68首词里,涉及花意象的占34首。花在李清照的词中,已超越了审美客体的范畴,与词人情感相融,成为一种独立的生命本体。古人曰:“李清照的词‘委曲精之,含蓄无穷之意焉。可谓女流之藻思矣”,〔1〕此言用来形容她对花意象的把握,亦是十分恰当。迄今为止,对花意象的研究已日渐成熟饱满,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研究资料,并分别进行整理归纳,旨在系统地对李清照所构造的花意象及其所折射出的蕴涵作一综合性的概括,兹说明。

一、“花意象”之李清照婉约风格

1、花品与人品

在李清照的咏花词中,这些花品格高洁,或凌霜傲寒,或恬淡高雅,或出淤泥而不染。她的咏花词咏花亦自咏,借用花的姿态、品性来反衬自己的风韵气质。张纹华、林伟在《论李清照词的花意象——从唐宋文人审美、女性情感审视李清照词的花意象》中指出:“选取上继承宋人咏花词重神轻行,遗貌取神的特质。用一生别致才情向世人呈示花海洋的万种才情,标志闺阁生活的自我抒怀,透示生命历程的情感波动。”〔2〕周世伟《李清照花木词的审美意蕴探析》认为这些词作“无论在艺术风格、创作意境、音响效果、感情色彩、表现技巧、形象塑造上都有很大的变化。然而高洁的品格、孤芳自赏的情致始终是贯穿她一生作品的主旋律。人物合一、形神兼备一直是她词作的精髓。”〔3〕

其咏桂花之作《鹧鸪天》中在赞扬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同时,实则表现她远离争名夺利的高洁品格,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词人“第一流”的审美标准与情趣。边露在《从写花词看李清照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中写道:“言桂花卓尔不群,正是词人展现其傲视尘俗、内秀自芳的志趣情怀的真实写照。”〔4〕

再如咏荷花之词《如梦令》,徐育民、赵慧文《历代名家词赏析》:“是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是对清丽荷花的热爱之情。”〔5〕词人借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突显出自身高洁的品格。

2、花与词的婉约风格

花以婉约为美,花依时令节气开放,先后有序;花有《群芳谱》,有正格与变种。李清照

论词,也强调以婉约为正宗,要协律,合谱,否则便不符规范。她提出婉约词的三大审美特征:“音乐审美特征”(协音律)、“形式审美特征”(铺叙)、“精神格调审美特征俨高雅”(典重),主张“词别是一家”。向良争、陈志斌在《词别是一家——再读李清照的<词论>》中写道:“词体正是在这些方面有别于诗。她重视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关注的是词的审美特质,将词视为读者(包括词人自己)眼中的审美对象,而这反映了北宋末年词学批评已进入自觉审美的阶段。”〔6〕李清照的《词论》还对一部分词人进行批评,如徐安琪《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中提到:“《词论》评柳永‘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晏几道、贺方回、秦观、黄庭坚始能知之,但‘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7〕可见她对词的审美理想与情趣。

二、“花意象”之李清照人文品位

这一部分分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历来咏花诗词大都把花作为客体咏唱,只作为一种比兴手法;把花作为美女,也仅仅是以欣赏角度。而李清照则是把花作为生命本体、主体,赋予花以独立的生命意识与人格魅力,并且人花至喻、花人合一。如李先秀《李清照咏花词特色之分析》:“将花一般的生命整体投入创作。”〔8〕周尚义《易安词的花意象及其审美意蕴》:“李清照在对花的描绘和进行花意象的塑造中,很好地表现出了人花共爱的情感关怀,花人互喻的创意定势,心花互释的人文内涵,其所创构的花意象是高雅女性意识的投影和高尚人格情操的外化。”〔9〕吕维洪在《愁——李清照咏花词的情感视点》中指出:“李清照所歌咏的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花中盛满她丰富的情感,寄寓着她执着的人生追求。剥离写实的外壳后,我们可以看见她的悲哀和忧愁。纯情与孤傲,体味到她高洁的情趣和卓异的人格。”〔10〕

如《减字木兰花》中,周尚义《易安词的花意象及其审美意蕴》这样评价:“词人不仅写出花似人,还写出人似花,人花同咏,花人互喻,使读者感觉到即在咏花又在咏人,从而获得更高品位的审美愉悦。”〔11〕

再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绿肥红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人比黄花瘦”、《点绛唇·蹴罢秋千》中的“露浓花瘦”及《多丽·咏白菊》中的“雪清玉瘦”等构造的“瘦花”形象,周尚义在《易安词的花意象及其审美意蕴》写道:“它们犹如体态轻盈、身材苗条的女性,或含羞脉脉,或低眉忧郁,表情不一。”〔12〕

这些咏花词直接继承了屈原的美人香草传统,自屈原以后很少有人以花自喻的。李清照是女性词人,她的词则恢复花的本色,女人本色,词的本色。

2、李清照的身世命运的三个阶段:少女、少妇、孀妇。

(1)、少女的天真浪漫若花蕊之初绽,鲜丽娇妍。如《点绛唇》,霍松林《名家讲解宋词

之百首》:“这是李清照南渡之前,十六岁时写的作品。表现了少女闺情,也可以说是作者少女时代的生活写照。词中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含情脉脉的少女形象。”〔13〕再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霍松林《名家讲解宋词之百首》:“这首单调小令,是作者南渡以前写的。此篇对景感怀、抒发伤春惜春之情。”〔14〕

(2)、少妇的清肠辗转若花开正艳时节,热烈缠绵。如《醉花阴》,黄念然、胡立新、管春蕾《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道:“此词写主人公深秋时节寂寞孤独的感受,在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行丈夫的心情。”〔15〕再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胡云翼《宋词选》:“这篇写于夫妻因政治斗争回到青州后。她借助于梦,幻想着一条精神上可以寄托的道路,显示出豪迈健举的气概。”〔16〕

(3)、晚年孀妇的孤苦伶仃若花调香残,凄清冷戚。如《清平乐》,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饱经沧桑之后,内中许多难言之苦,通过书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倾诉了出来。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17〕再如《孤雁儿》,郑孟彤《李清照词赏析》:“处处充满着凄凉幽怨的情绪。从词的内容和情调来看,当是她丈夫死后不久的悼亡之作。”〔18〕边露《从写花词看李清照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这孤独的背后,隐藏的就是词人面对国破家亡却无奈难舍的政治理想。”〔19〕

花开花谢的一生,就是词人自爱自信自怜的一生。张丽娜《试析易安咏花词生命意识的演进》:“易安咏花词以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生命体验唤回了女性的生命,不愧为‘花中第一流’”〔20〕郭慧英《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花是她少女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少妇情畅,深情相思的寄托,花是她晚年孤苦,历尽创伤心灵的外化,花更是她女性意识和独立人格的真实写照。”〔21〕

三、“花意象”之李清照生命情结

1、李清照晚年的词多以回忆为主,每提及“中州盛日”,便不胜凄凉。如《永遇乐》,吴梅芳《变“闺中闲吟”为“破国亡家之低吟”——试论李清照前后期间的变化》:“以回忆的形式,通过今昔对比写出盛衰之感,抒发作者忧时伤世、念念不忘故国的情怀。”〔22〕再如《鹧鸪天·寒月萧萧上锁窗》,郑孟彤《李清照词赏析》:“这首词从‘仲宣怀远更凄凉’句可看出是作者南渡以后所作。从秋天的萧瑟景象看出作者的无聊心情,倍增思乡之感。”〔23〕

2、李清照南渡后丧夫之痛与寄寓生活,常常流露家国情怀,婉约中更添几分刚烈。

如《武陵春》,木斋《宋词体演变史》:“这首词作于绍兴五年春天。此词大约为个人遭遇、家国之悲等万千心事凝聚而成,不徒为一端尔。”〔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