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导学案资料
5.《刘三姐》导学案
《刘三姐》导学案备课人:徐筱改审核人:孟三丽目标导航:1、会认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刘三姐嫉恶如仇、敢于斗争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刘三姐是怎样用歌声与土豪恶绅作斗争。
教学难点:理解刘三姐歌声的含义,体会山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前置性学习要求:1、熟读课文,自学本课出现的7个二类字。
2、联系上下文,运用工具书,了解以下成语意思:嫉恶如仇仗义执言恼羞成怒幸灾乐祸气急败坏狼狈不堪扬眉吐气丧魂落魄如坐针毡面红耳赤3、多渠道广泛搜集刘三姐及其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诱思导学:1、情感导入:①播放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引出刘三姐。
②出示图片:(刘三姐塑像)引发谈话:你对刘三姐的了解知多少?(资料共享)2、前置性学习检测:①我会读:歌喉社会崎岖擂台花轿奴才飞禽走兽聪明伶俐忍无可忍②给加点字注音:威吓.()欠债.()捋.()袖土豪劣绅.()③根据意思,填写成语:●恨坏人坏事像仇恨敌人一样。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上气不接下气,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形容十分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 ) ●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
()●形容非常恐惧像丢了魂一样。
()●像坐在扎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非常不安。
()④造句:面红耳赤恼羞成怒幸灾乐祸3、疑难点拨:根据学生检查情况,对有共性的问题,教师作必要的点拨。
【二】感知研学:1、自主阅读、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①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口头交流)②刘三姐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结合1、2自然段)2、理清脉络:快速浏览课文,填空:本课文共分()部分,叙述了“刘三姐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这是典型的()结构。
在这几部分中,第()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重点部分主要讲了刘三姐的()件事。
(学生自主填空,然后在小组交流、展示汇报)【三】读悟品学:(一)、引导品学:1、从刘三姐与众秀才对歌情景中,体会刘三姐聪敏、机智、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性格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标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正文]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的内容,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考点出发,为同学们制定导学案,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一、第一单元导数列、表示数列的一般写法【导学目标】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基本符号。
2.掌握用一般法表示数列的方法。
3.能够求解与数列有关的问题。
【学习重点】1.数列的概念和基本符号。
2.一般法表示数列的方法。
3.与数列相关的问题求解。
【学习难点】数列的一般法表示。
【学习方法】1.阅读教材内容,掌握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通过练习题,熟练掌握数列的一般法表示。
【课前预习】1.预习P1-P4的内容,了解数列的概念、基本符号以及一般法表示的方法。
2.预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P3的例题和习题。
【课堂探究】1.请同学们复述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引导同学们用一般法表示数列。
例如:“写出数列1,3,5,7的一般法表示方法。
”【课后拓展】1.通过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P6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数列的一般法表示。
2.找寻生活中的数列现象,并用一般法表示。
3.了解更多与数列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二、第二单元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导学目标】1.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集。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
3.能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集。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3.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方法】1.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通过解题方法的讲解,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课前预习】1.预习P11-P14的内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集和实际问题的转化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5.1.1相交线学习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习重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课前导入】:请探究一下,两条直线会有几种位置关系?(如果把两支笔想象成两条直线的话,动手摆一摆、试一试。
)(小组合作,展示)【课堂学习】:(自学、汇报)(一)相交线1. 相交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__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______点.如图1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________于点O.ADOC B2、对顶角的概念:观察图中的∠1与∠3请试着说一说这两个角的位置特点。
是_______ 条直线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________ ,没有公共 _______ ,像这样的两个角就是对顶角.对顶角定义: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________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上图中还有对顶角吗?找出来。
思考1:“∠1是对顶角。
”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对顶角的性质:思考2:如果∠α和∠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有∠α=∠β,那么∠α与∠β一定是对顶角吗?3、邻补角的概念那么∠1与∠2有什么位置特点?是_______条直线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________ ,有一条公共_______ ,并且一个角的一条边是另一个角的一边的_______ .邻补角定义: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 _______ 延长,这条_______延长线与这个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
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1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习目标】1. 理解三线八角中没有公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知道什么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2. 通过比较、观察、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学习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学习难点】较复杂图形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自主学习】1.指出右图中所有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 图中的∠1与∠5,∠3与∠5,∠3与∠6 是邻补角或对顶角吗?内容后回答它们各是什么关系的角?若都不是,请自学课本P6【合作探究】1.如图(1),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若把它们看成三条直线则该图可说成“直线和直线与直线相交”也可以说成“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了小于平角的角共有个,通常将这种图形称作为“三线八角”。
其中直线,称为两被截线,直线称为截线。
2. 如图(3)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形成的图形(1)∠1与∠5这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在截线EF 的,形如“”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同位角。
(2)∠3与∠5这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在截线EF的,形如“”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内错角。
(3)∠3与∠6这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在截线EF的,形如“”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3.找出图(3)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4.讨论与交流:(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与“邻补角、对顶角”在识别方法上有什么区别?(2)归纳总结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同位角:“F”字型,“同旁同侧”“三线八角”内错角:“Z”字型,“之间两侧”同旁内角:“U”字型,“之间同侧”【运用举例】例1.如图(2)中∠1与∠2,∠3与∠4, ∠1与∠4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什么角?例2.课本P7的例题【巩固练习】课本P7练习1,2【达标测评】1.如图(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与∠2是同位角B、∠2与∠3是同位角C、∠1与∠3是同位角D、∠1与∠4不是同位角2.如图(5),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和是同位角,∠A和是内错角,∠A和是同旁内角.3.如图(6), 直线DE截AB, AC, 构成八个角:①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②∠A与∠5, ∠A与∠6, ∠A与∠8, 分别是哪一条直线截哪两条直线而成的什么角?4.如图(7),在直角 ABC中,∠C=90°,DE⊥AC于E,交AB于D .①指出当BC、DE被AB所截时,∠3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②试说明∠1=∠2=∠3的理由.(提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2)[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5。
1.1 相交线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5分钟)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并编写两道与它们相关的题目,在小组交流,并推出小组最好的两道题在班级汇报. 二、自主探索(15分钟)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你能归纳出“邻补角”的定义吗? . “对顶角”的定义呢? .自学检测一:1.如图1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OE 是一条射线. (1)写出∠A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2)写出∠COE 的邻补角: __; (3)写出∠B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4)写出∠BOD 的对顶角:____ _.2.如图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是( )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请归纳“对顶角的性质": . 自学检测二:1.如图,直线a ,b 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COE=90°,∠AOC=30°,∠FOB=90°, 则∠EOF=_____.图1ba4321第1题EOD CB AFEODC B三、当堂反馈(25分钟)预备题:如图,已知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解:∠3=∠1=40°()。
最新部编RJ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数学 下册第二学期春季 导学案 第六单元 6.2 立方根
最新部编RJ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春季导学案第六单元6.2 立方根【学习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3、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学习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平方根是如何定义的 ? 平方根有哪些性质?2、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 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3、思考:(1) 的立方等于-8?(2)如果上面问题中正方体的体积为5cm3,正方体的边长又该是4、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 .(也叫做数a的).换句话说,如果 ,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记作: .读作“”,其中a是,3是,且根指数3 省略(填能或不能),否则与平方根混淆.5、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的运算叫做开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小组合作学习)6、立方根的性质(1)教科书49页探究(2)总结归纳:正数的立方根是数,负数的立方根是数,0的立方根是 .(3)思考:每一个数都有立方根吗?一个数有几个立方根呢?(4)平方根与立方根有什么不同?二、边学边练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364; (2)327102例2、求满足下列各式的未知数x :(1)3x 0.008=练习1. 判断正误: (1)、25的立方根是 5 ;(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 )(3)、任何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与其立方根相同,则 这个数是1;( )(5)、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的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零;( )(6)、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7)、–64没有立方根.( )2、(1) 64的平方根是________立方根是________. (2) 的立方根是________. (3) 37-是_______的立方根.(4) 若 ,则 x=_______, 若 ,则 x=________. (5) 若 ,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若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3、计算:(1)38321+ 4、已知x-2的平方根是4±,2x y 12-+的立方根是4,求()x y x y ++的值.三、我的感悟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是: 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四、课后反思327()92=-x ()93=-x x x -=23x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5、已知直线AB、CD交于O,OA平分 ,且 ,则
6、选做题: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如图:(1)写出 、 的对顶角;(2)写出 、 的邻补角;
(3)已知 ,求 、 的度数。
七年级数学自学案
5.1.2垂线
一、自学范围(3页——6页练习)
二、自学目标:
1、知道垂线的定义、能过一点画出已经直线的垂线、会用符号表示垂直。
3、如图: , ,所以直线ON与OM生命,其理由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垂直于已知直线
C、过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
4、如图,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D、E为
直线l上五,PD=2厘米,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2厘米 B、小于2厘米
C、不大于2厘米D、大于2厘米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四、自学过程:
1、欣赏第五章前的彩图,找出这里的平行线和相交线,举出生活中的相交线与平行线。
举例:
说出你区别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理由:
2、在练习本上任意画几条直线,观察它们的关系。
3、自学课本第2页第一段。
动手做实验:(也可找两根小木棍中间用钉子或绳子固定)观察角度是如何变化的,这些角有怎样的关系?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如图所示,AB与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1的对顶角
10、如图所示,若∠1=25°,则∠2=_______,∠3=______,∠4=_______.
七年级数学达标测试题
5.1.2垂线
1、对顶角指的是( )
A、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 B、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两个角
4、上图中 与 ,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并且分别在直线EF,所以他们是内错角,象这样的角还有
人教新版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全册,117页)
(1)OD C B A 课题:5.1相交线【学习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法指导】一、 【自主学习】: (一)【预习自我检测】(阅读课本2-3的内容,完成以下1-4题) 1.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 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 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2.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4321ODC BA3 邻补角、对顶角概念.有一条( ),而且另一边( )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个( ), 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的( ),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4 下列说法,你同意吗?如果错误,如何订正. ①邻补角的“邻”就是“相邻”,就是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补”就是“互补”,就是这两角的另一条边共同一条直线上.( )②邻补角可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 ③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也是邻补角?( )④.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而且这两角互为补角, 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 ).⑤.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角就互补. ( )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4-5页,把不懂的地方请记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我的疑难问题:二、 【合作探究】: 对顶角性质.(1)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概念后,结果实际操作获得直观体验发现了什么?并说明理由.(2) 在图1中,∠AOC 的邻补角是( )和( )所以∠AOC 与( )互补,∠AOC 与( )互补, 根据( ),可以得出∠AOD=∠BOC, 同理有( )=( )对顶角性质: 三、【达标测试】1、如图,直线a ,b 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COE=90°,∠AOC=30°,∠FOB=90°, 则∠EOF=________.a4321E OD BAEODCB4、判断下列图中是否存在对顶角.5、如图,直线a ,b 相交,(1)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 (2)若∠2比∠1大40°, 求∠4的度数6、如图所示,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点,∠1=40°,∠2=75°,则∠3等于多少度?7、如图,已知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AOE=90°,∠DOE=40°,求∠AOC 和∠BOC 的度数8、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1)若∠AOC+∠BOD=100°,求各角的度数.(2)若∠BOC 比∠AOC 的2倍多33°,求各角的度数.四、【我的感悟】:1、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2、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五、【课后反思】:课题:5.1.2垂线(1)【学习目标】: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 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21212121ba4321第5题 OD C B A32O F E DBA C 1A O E DB Cbba P MAN P BP BA 【学习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学法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一、【自主学习】: (一)【预习自我检测】(阅读课本3-5的内容,完成第5页1-2题)(二)、预习疑难(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记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我的疑难问题:二.【合作探究】: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 当b 的位置变化时,a 、b 所成的角α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 、b 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垂直定义:结合课本图5.1-5学习垂直的表示方法 二、 探究研学1 已知直线a,画出直线a 的垂线.能画几条? a 直线a 的垂线有( )条,2在直线a 上取一点A,过点A 画a 的垂线 a A 经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直线a 外取一点B, 过点B 画a 的垂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 .a垂线性质1: 三、【达标检测】:1、垂直是相交的一种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
七年级数学下册精品导学案第三章三角形
第四章三角形第一节认识三角形(1)【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和表示方法2.理解并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3.掌握三角形的分类.4.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内角的性质.【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观察下面的屋顶框架(1)你能从图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解:(1)能(2)都有条边, 内角, 个顶点。
2.多边形的概念:由若干条不在上的线段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
3.(1)什么叫做三角形?解: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如何表示三角形?解:三角形可用符号“△”表示,如右图三角形记作:(3)三角形的边可以怎么表示?解:如图三角形中三边可表示为AB,BC,AC,顶点A所对的边BC也可表示为a,顶点B所对的边表示为b,顶点C所对的边AB表示。
4.如果我说三角形有三要素,你能猜出是哪三要素吗?解:角:三角形中有个角:∠A, ,∠C顶点:三角形中有个顶点,顶点 ,顶点B,顶点边:三角形中三边AB,,AC二、教材精读1.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吗?解:小明只撕下三角形的一个角,得到了结论,他是这样做的:(1)如图所示,剪一个三角形纸片,它的三个内角分别为∠1, ,∠3. (2)将∠1撕下,按图所示摆放,其中∠1的顶点与∠2的顶点重合,它的一条边与∠2的一条边重合。
由 相等可知∠1的另一边b 与∠3的一边a 平行。
(3)将∠3与∠2的公共边延长,它与b 所夹的角为 ,由∠1的另一边b 与∠3的一边a 平行可知∠3=所以∠1+∠2+∠3=∠1+∠2+ =︒180,即三角形内角和为 。
2.下面的图⑴、图⑵、图⑶中的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内角是什么角?请说明理由。
解:图1,图2露出的角分别是 , ,由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可以得到被遮住的两个角都是 ;当图3露出的一个角是锐角时,另外两个角有 中可能,即 个锐角, 、一直角, 、一钝角。
刘三姐导学案.doc
5、刘三姐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审核时间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一、【目标导学】1、知识目标: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我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耍内容。
理清文章的脉络。
3、情感口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4、学习重点: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5、学习难点: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二、【课前预习】1、我要把课文读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歌喉社会欠债花轿管筐奴才飞禽走兽疾恶如仇仗义执言蜂拥而上忍无可忍恼羞成怒幸灾乐祸面红耳赤气急败坏狼狈不堪无计可施如坐针毡丧魂落魄扬眉吐气拍手称快(1)我要写正确这些生字词。
(提醒:“禽、萝、喉”等字要重点记!)(2)我要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提示: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近义词、造句等方法。
)恼羞成怒:幸灾乐祸:丧魂落魄:疾恶如仇:如坐针毡:仗义执言:面红耳赤:扬眉吐气:狼狈不堪:气急败坏:擂台:轻蔑:(4)画出其它还不懂的词查字典理解。
三、【课中导学】1、自主学习: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神鸟一(-( )乐器 一(一( )宫殿 一( 9 9 泉匠 hdnhdn 清车 zhzh)) 中7(x /(X ))-- ell 达车林 Chehen 哈牛森 c \7 x)z X17 称(1)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采用怎样的构篇方式,可以分为几部 分?每部分讲什么?(课文主耍内容和段意完成在书本上。
)(2) 重点讲了刘三姐的哪儿件事?(用小标题写下来。
) (3)初读课文,我觉得刘三姐是一个2、 小组合作探究:(1) 互相检杳书写情况和词语理解情况,互读生字词。
(2) 在组内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组内互听互评。
(3)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 交流读书后的感受和对思考题的理解。
3、 全班展示交流:小组按自主、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汇报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4、 课堂小结。
四、【课后检测】1比一比,再组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第1课时:5.1.1 相交线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5分钟)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并编写两道与它们相关的题目,在小组交流,并推出小组最好的两道题在班级汇报. 二、自主探索(15分钟)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你能归纳出“邻补角”的定义吗? . “对顶角”的定义呢? .自学检测一:1.如图1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OE 是一条射线. (1)写出∠A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2)写出∠COE 的邻补角: __;(3)写出∠BOC 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 (4)写出∠BOD 的对顶角:____ _.2.如图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是( )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请归纳“对顶角的性质”: . 自学检测二:1.如图,直线a ,b 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COE=90°,∠AOC=30°,∠FOB=90°, 则∠EOF=_____.三、当堂反馈(25分钟) 预备题:如图,已知直线a 、b 相交。
∠1=40°,求∠2、∠3、∠4的度数 解:∠3=∠1=40°( )。
∠2=180°-∠1=180°-40°=140°( )。
最新新人教版七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_教学教材
课题:5.1.1 相交线【学习目标】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 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阅读课本P 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1.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例如:(1)∠AOC 和∠BOC 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为 。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 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在图1中,∠AOC 的邻补角有两个,是 和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注意: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_O_D_C _B _A性质是确定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你能利用“对顶角相等”这条性质解释剪刀剪纸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吗? 【巩固运用】1.例题:如图,直线a,b 相交,∠1=40°,求∠2,∠3,∠4的度数.提示:未知角与已知角有什么关系?通过什么途径去求这些未知角的度数?,规范地写出求解过程.2.练习:完成课本P 3练习. 【反思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困惑?(小组交流,互助解决) 【达标测评】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12121221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1),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 ∠AOD 的对顶角是_____,∠AOC 的邻补角是_______,若∠AOC=50°,则∠BOD=______,∠COB=_______,∠AOE+∠DOB+∠COF=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集,42页)
正数4的平方等于16,我们把正数4叫做16的算术平方根.
说说6和36这两个数?说说1和1这两个数?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5和25这两个数.(同桌互相说)
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大概已经知道了算术平方根的意思.那么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还是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六、课堂小结:
6.2.1立方根导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3、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唯一性,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
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2)因为1.732=2.9929,所以3的算术平方根约等于,即 ≈.
(二)什么是平方根呢?大家先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三)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正数是多少?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类似,(指准32=9)我们把3叫做9的平方根,(指准(-3)2=9)把-3也叫做9的平方根,也就是3和-3是9的平方根。
(4)的平方根是 和 ,的算术平方根是 .
3.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的平方根是0()(2)-25的平方根是-5;()
(3)-5的平方是25;()(4)5是25的一个平方根;()
(5)25的平方根是5;()(6)25的算术平方根是5;()
(7)52的平方根是±5;()(-5)2的算术平方根是-5.()
(三)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请大家把算术平方根概念默读两遍.(生默读)
七下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下数学导学案目录 CONTENTS第七册(下) (1)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1)1.1 认识三角形(1) (1)1.1 认识三角形(2) (3)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5)1.3 三角形的高 (7)1.4 全等三角形 (9)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11)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13)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15)1.6 作三角形 (17)第2章图形和变换 (19)2.1 轴对称图形 (19)2.2 轴对称变换 (21)2.3 平移变换 (23)2.4 旋转变换 (25)2.5 相似变换 (27)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 (29)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导学稿 (29)3.2 可能性的大小导学稿 (31)3.3 可能性和概率 (32)3.4 复习 (34)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36)4.1 二元一次方程 (36)4.2 二元一次方程组 (38)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40)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41)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42)第5章整式的乘除 (44)5.1 同底数幂的乘法(1) (44)5.1 同底数幂的乘法(2) (46)5.1 同底数幂的乘法(3) (48)5.2 单项式的乘法 (50)5.3 多项式的乘法导学稿 (52)5.4 乘法公式(1) (54)5.4 乘法公式(2) (56)5.5 整式的化简 (58)5.6 同底数幂的除法(1) (60)5.6 同底数幂的除法(2) (62)5.7 整式的除法 (64)第6章因式分解 (66)6.1 因式分解 (66)6.2 提取公因式法 (67)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1) (69)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 (73)6.5 因式分解复习 (75)第7章分式 (76)7.1 分式(1) (76)7.1 分式(2) (78)7.2 分式的乘除 (80)7.3 分式的加减(1) (81)7.3 分式的加减(2) (82)7.4 分式方程(1) (83)7.4 分式方程(2) (85)7.5 分式复习 (87)D A BC E 第七册(下)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1.1 认识三角形(1)一、学习目标1. 三角形的概念. 2.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3.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统计调查(二)【学习目标】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学习重点】对概念的理解及对数据收集整理【学习难点】总体概念的理解和随机抽样的合理性一、【自主学习】、学前准备:自学课本153—155页,写出你的困惑:二、【合作探究】如果要对某校XX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抽样调查的意义在上述问题中,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全面调查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因此需要寻求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3.抽样的注意事项: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样本容量过少,那么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比如要调查XX名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几名学生就不能反映XX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过多,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再如要调查60岁以上的老人的生病情况,在医院去抽取一些60岁以上的住院病人,它又不具有代表性,则应从60岁以上的老人册中任意抽取部分老人的生病情况来反映总体的60岁老人的生病情况,才能达到目的.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例如在XX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随意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100名学生.当然还可以在上学或放学时,在学校门口随机进行调查;或则每隔10个人调查一个,直到调查满确定的样本容量.总体说来抽样调查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抽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和偏差,因此随机抽样是最科学、应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4.抽样调查100名学生最喜爱节目情况如下:节目类型划记人数百分比A新闻8B体育20c动画30D娱乐36E戏曲6合计00请你填充上表,并指出最好选择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较好.三【达标测试】(A)、1、调查夏季市场销售的凉鞋质量情况适合采用_______________调查.2、了解一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有提高适合采用___________调查.3、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抽查我校一月份5天的用电量,结果如下:(单位:度)120,160,150,140,150,根据以上数据估计我校1月份用电总量为__________度.5、庆元宵校园歌手大奖赛,8位评委给6号选手的评分如下:9.8,9.9,9.5,9.7,9.4,9.7,9.6,9.6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6号选手最后平均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1、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A.要了解约90万顶救灾帐蓬的质量,采用普查的方式B.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旅游景点“x疆民街”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要保证“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对主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D.要了解全疆初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2、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5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测量,这100名学生的身高是()A总体的一个样本B个体c总体D样本容量(即样本中个体的数量)4、下列适合抽样调查而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B了解截止XX年底中国的总人口C了解全市中学生电脑打字速度D了解全市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5、甲、乙、丙三种糖果的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糖果8千克,乙种糖果10千克,丙种糖果3千克混合,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元,才能与三种糖果分开卖时卖一样多的钱(保留一位小数)A6.7B6.8c7.5D8.66、下列调查中,样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是()A在重点中学调查全市高一学生的数学水平。
人教版七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_修改篇推
课题:5.1.1 相交线【学习目标】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 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阅读课本P 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1.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例如:(1)∠AOC 和∠BOC 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为 。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 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在图1中,∠AOC 的邻补角有两个,是 和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注意: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_O_D_C _B _A性质是确定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你能利用“对顶角相等”这条性质解释剪刀剪纸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吗? 【巩固运用】1.例题:如图,直线a,b 相交,∠1=40°,求∠2,∠3,∠4的度数.提示:未知角与已知角有什么关系?通过什么途径去求这些未知角的度数?,规范地写出求解过程.2.练习:完成课本P 3练习. 【反思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困惑?(小组交流,互助解决) 【达标测评】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12121221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1),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 ∠AOD 的对顶角是_____,∠AOC 的邻补角是_______,若∠AOC=50°,则∠BOD=______,∠COB=_______,∠AOE+∠DOB+∠COF=_____。
初一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初一下册数学全册导教案以下是查词典数学网为您介绍的 2019 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019 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教案学习目标:1.会计算加权均匀数2.能灵巧运用加权均匀数解决实质问题要点:运用加权均匀数解决实质问题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认真阅读教材 P139 至 P140 的内容,解决下边的问题:说一说 :1. 是权数3.是加权均匀数议一议:某地域危旧房改造过程中,有 20 户三口之家改造古人均居住面积不足7.2 米 2,,,改造后对这 20 户居民的居住状况进行了追踪检查,结果以下表所示:改人均居住面积(米 2))) 19 20 22 23 25 27户264431则改造后这 20 户居民的人均匀居住面积是多少做一做 :1.有一组数据以下 :1.58 1.58 1.58 1.62 1.62 1.64 1.64 1.60 1.60 1.60(1)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匀数(2)这组数据中 1.58 1.62 1.64 1.62 的权数分别是多少 ?(3)求出这组数据的加权均匀数2.求 21、35、42、56 的加权均匀数(1)、以、、、为权(2)以 0.4 0.3 0.1 0.2 为权合作研究不议不讲互动研究一:某年级周评选按学校的班级评选制度履行,由出勤、卫生、纪律、学习四个构成,下边是三个班在某一周所得的成绩:出勤卫生纪律学习状况一班 95 90 90 85二班 90 95 85 90三班 85 90 95 90请你将出勤、卫生、纪律和学习状况按 15% 10% 35% 40%的比率计算各班的周评选成绩,那个班的成绩最好 ?互动研究二:某医药商场想招收一名收银员,经过初试有三位参加最后的素质测评,素质测评包含计算机、商品知识、语言三项,他们获得的成绩以下:计算机商品知识语言小李 70 50 80小杨 90 75 35小刘 65 55 80商场依据实质需要对计算机、商品知识、语言测试分别给予权重为4、3、2、1,问这三人中谁被录取?【概括总结】1、权数在整体中可反应各部分所占的权数越_____的在整体中所占的比率也就越,它对加权均匀数的影响也就越2、均匀数能够反应数据的一般水平,(近似中位数 )的_____________,(近似众数 ),是反应一组数据整体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在实质应用中有它的限制性,如:颠簸大小、失散程度等等3、加权均匀数的计算公式:= f1x1 +f2 x 2 x+f3 x 3 ++fn x n(此中 f1 + f2 + f 3 +..+fn = 1 )6.1.2 中位数学习目标:1、掌握中位数的观点,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2、掌握中位数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一课时:5.1.1 相交线【学习目标】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二、探索思考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你能归纳出“邻补角”的定义吗?.“对顶角”的定义呢?.练习一:1.如图1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是一条射线.(1)写出∠AOC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2)写出∠COE的邻补角: __;(3)写出∠BOC的邻补角:____ _ ___ __;(4)写出∠BOD的对顶角:____ _.2.如图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是()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请归纳“对顶角的性质”:.练习二:1.如图,直线a,b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BOE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COE=90°,∠AOC=30°,∠FOB=90°, 则∠EOF=_____.图1FEODCBA第3题ba4321第1题FEODCBA第2题三、当堂反馈1.若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则它们的角平分线所夹的角为度.2.如图所示,直线a,b,c两两相交,∠1=60°,∠2=23∠4,•求∠3、∠5的度数.3.如图所示,有一个破损的扇形零件,•利用图中的量角器可以量出这个扇形零件的圆心角的度数,你能说出所量的角是多少度吗?你的根据是什么?4.探索规律:(1)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对对顶角;(2)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对对顶角;(3)四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对对顶角;(4)n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对对顶角.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二课时:5.1.2 垂线【学习目标】1了解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理解垂线和垂线段的性质;2会用三角板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学习重点】垂线的意义、性质和画法,垂线段性质及其简单应用.【学习难点】垂线的画法以及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在学习对顶角知识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两线四角”,及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得到四个角,这四个角里面,有两对对顶角,它们分别对应相等,如图,可以说成“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 我们如果把直线CD 绕点O 旋转,无论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转,还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转,∠BOD 的大小都将发生变化.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叫做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如图 用几何语言表示:方式⑴∵ ∠AOC=90° ∴ AB_____CD ,垂足是_____ 方式⑵∵ AB ⊥CD 于O ∴ ∠AOC=______二、探索思考探索一:请你认真画一画,看看有什么收获.⑴如图1,利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__________条; ⑵如图2,经过直线l 上一点A 画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_____条; ⑶如图3,经过直线l 外一点B 画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_____条;(图1) (图2) (图3a ) (图3b )经过探索,我们可以发现: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练习一:1.如图所示,OA ⊥OB ,OC 是一条射线,若∠AOC=120°, 求∠BOC 度数2.如图所示,直线AB ⊥CD 于点O ,直线EF 经过点O , 若∠1=26°,求∠2的度数.3.如图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P 是CD 上一点. (1)过点P 画AB 的垂线PE ,垂足为E .(2)过点P 画CD 的垂线,与AB 相交于F 点. (3)比较线段PE ,PF ,PO 三者的大小关系探索二:仔细观察测量比较上题中点P 分别到直线AB 上三点E 、F 、O 的距离,你还有什么收获?请将你的收获记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单说成: .还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注意:垂线是 ,垂线段是一条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数量,ODCBA CDA BOB B A不能说“垂线段”是距离.练习二:1.在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B.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D.在同一平面内,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2.如图所示,AC⊥BC,CD⊥AB于D,AC=5cm,BC=12cm,AB=13cm,则点B到AC的距离是________,点A到BC的距离是_______,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__,•AC>CD•的依据是_________.三、当堂反馈1.如图所示AB,CD相交于点O,EO⊥AB于O,FO⊥CD于O,∠EOD与∠FOB的大小关系是()A.∠EOD比∠FOB大 B.∠EOD比∠FOB小C.∠EOD与∠FOB相等 D.∠EOD与∠FOB大小关系不确定2.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C,D是分别位于公路AB两侧的加油站.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上点M的位置时,距离加油站C最近;行驶到点N的位置时,距离加油站D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上分别画出点M,N的位置并说明理由.3.如图,AOB为直线,∠AOD:∠DOB=3:1,OD平分∠COB.(1)求∠AOC的度数;(2)判断AB与OC的位置关系.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三课时: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线八角的意义,并能从复杂图形中识别它们;2通过三线八角的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三线八角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各种变式的图形中找出这三类角.【学习难点】能准确在各种变式的图形中找出这三类角.【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得到四个角,即“两线四角”,这四个角里面,有对对顶角,有对邻补角.如果是一条直线分别与两条直线相交,结果又会怎样呢?二、探索思考探索:如图,直线c分别与直线a、b相交(也可以说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得到8个角,通常称为“三线八角”,那么这8个角之间有哪些关系呢?1.如图1所示,∠1与∠2是__ _角,∠2与∠4是_ 角,∠2与∠3是__ _角. (图1) (图2) (图3)2.如图2所示,∠1与∠2是___ _角,是直线______和直线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而形成的,∠1与∠3是___ __角,是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被直线________所截而形成的.3.如图3所示,∠B同旁内角有哪些?三、当堂反馈1.如图,(1)直线AD、BC被直线AC所截,找出图中由AD、BC被直线AC所截而成的内错角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2)∠3和∠4是直线_________和_________被_________所截,构成内错角.2.已知∠1与∠2是同旁内角,且∠1=60°,则∠2为()A. 60°B. 120°C. 60°或120°D.无法确定3.如图,判断正误①∠1和∠4是同位角;()②∠1和∠5是同位角;()③∠2和∠7是内错角;()④∠1和∠4是同旁内角;()4.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⑴∠1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角?⑵如果∠1=∠4,那么∠1和∠2相等吗?∠1和∠3互补吗?为什么?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四课时:5.2.1 平行线【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公理;2了解平行线具有传递性,能够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习重点】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公理,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习难点】用几何语言描述画图过程,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图形.【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在上学期我们学过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同学们还记得点和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吗?请画出来,并尝试用几何语言来表示.二、探索思考探索一:我们知道,火车行驶的两条笔直的铁轨、人行道上的斑马线等都给我们平行的形象.一般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如图,记作“a ∥b ”或“AB ∥CD ”,读作“直线a 平行于直线b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动手画一画,并尝试用几何语言来表示..练习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直线不相交则平行B .两直线不平行则相交C .若两线段平行,那么它们不相交D .两条线段不相交,那么它们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其中只有两条是平行的,那么交点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探索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3页“平行线的讨论”,认真思考.通过观察和画图,可以体验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 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同样,我们还有(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简单的说就是: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用几何语言可表示为:如果b ∥a ,c ∥a ,那么 . 练习二:1.如图1所示,与AB 平行的棱有_______条,与AA ′平行的棱有_____条. 2.如图2所示,按要求画平行线. (1)过P 点画AB 的平行线EF ;(2)过P 点画CD 的平行线MN . 3.如图3所示,点A ,B 分别在直线1l ,2l 上,(1)过点A 画到2l 的垂线段;(2)过点B 画直线3l ∥1l .(图1) (图2) (图3)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A BC D①若a与c相交,b与c相交,则a与b相交;②若a∥b,b∥c,那么a∥c;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垂线三种A.3个 B.2个 C.1个 D.0个三、当堂反馈1.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边必__________.2.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不可能与第三条直线都平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3)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 那么它与另一条也互相平行.( ) 4.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⑴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直线EF也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垂直.⑵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E.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五课时:5.2.2 平行线的判定【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学习重点】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并运用这三种方法判断两直线平行.【学习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还知道“三线八角”吗?请画一画,找出一组同位角、一组内错角、一组同旁内角.二、探索思考探索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3页“平行线判定的思考”,你知道在画平行线这一过程中,三角尺所起的作用吗?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如图,将下列空白补充完整(填1种就可以) 判定方法1(判定公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 ∠___=∠___ ∴ AB ∥CD由判定方法1,结合对顶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判定方法2(判定定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 ∠___=∠___ ∴ AB ∥CD由判定方法1,结合邻补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判定方法3(判定定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 ∠___+∠___=180° ∴ AB ∥CD 练习一:(1题) (2题) (3题) 1.如图1所示,若∠1=∠2,则_____∥______,根据是__ ____. 若∠1=∠3,则_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 ____. 2.如图2所示,若∠1=62°,∠2=118°,则_____∥_____,根据是_____ ___ 3.根据图3完成下列填空(括号内填写定理或公理) (1)∵∠1=∠4(已知)∴ ∥ ( ) (2)∵∠ABC +∠ =180°(已知)∴AB ∥CD ( ) (3)∵∠ =∠ (已知)∴AD ∥BC ( ) (4)∵∠5=∠ (已知)∴AB ∥CD ( ) ( 图3 )探索二:木工师傅用角尺画出工件边缘的两条垂线,就可以再找出两条平行线,如图所示,a ∥b ,你能说明是什么道理吗?结论(判定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如图,几何语言表述为:∵a ⊥2l ,b ⊥2l ∴BA DC 123 4 5练习二:1.如图所示,AB⊥BC,BC⊥CD,BF和CE是射线,并且∠1=∠2,试说明BF∥CE.三、当堂反馈1.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L1∥L2的是().A.∠1=∠3 B.∠2=∠3C.∠4+∠5=180° D.∠2+∠4=180°2.如图所示,已知∠1=120°,∠2=60°.试说明a与b的关系?3.如图所示,已知∠OEB=130°,∠FOD=25°,OF平分∠EOD,试说明AB∥CD.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六课时:5.3.1 平行线的性质【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2使学生经过对比后,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和联系.【学习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其应用.【学习难点】正确理解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运用它们去推理证明.【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有哪几种方法吗?⑴平行线的定义:⑵平行线的传递性:12a b3c⑶平行线的判定公理: ⑷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 ⑸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 ⑹平行线的判定推论: 二、探索思考 探索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9页,完成课本上的探究.根据探究内容,我们可以得到平行线的性质,如图,将下列空白补充完整(填1种就可以)性质1(性质公理) 几何语言表述为:∵ AB ∥CD ∴ ∠___=∠___由性质1,结合对顶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性质2(性质定理)几何语言表述为:∵ AB ∥CD ∴ ∠___=∠___由性质1,结合邻补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性质3(性质定理)几何语言表述为:∵ AB ∥CD ∴ ∠___+∠___=练习一:1. 根据右图将下列几何语言补充完整 (1)∵AD ∥ (已知) ∴∠A+∠ABC=180°( ) (2)∵AB ∥ (已知)∴∠4=∠ ( )∠ABC=∠ ( )2. 如右图所示,BE 平分∠ABC ,DE ∥ BC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A. 3对B. 4对C. 5对D. 6对3、如图,AB ∥CD,∠1=45°,∠D=∠C,求∠D 、∠C 、∠B 的度数.探索二: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做成一张5×5个格子的方格纸.观察做出的方格纸的一部分(如图),线段11C B 、22C B 、…、55C B 都与两条平行的横线51B A 和52C A 垂直吗?它们的长度相等吗?像这样,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相等,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即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练习二: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且被直线EF 所截,若∠1=50°,则∠2=____,•∠3=______. C 1 2 3 4 5B A D E DC B A(1题) (2题) (3题) 2.如图所示,AB∥CD,AF交CD于E,若∠CEF=60°,则∠A=______.3.如图所示,已知AB∥CD,BC∥DE,∠1=120°,则∠2=______.三、当堂反馈1.如图所示,如果AB∥CD,那么().A.∠1=∠4,∠2=∠5 B.∠2=∠3,∠4=∠5C.∠1=∠4,∠5=∠7 D.∠2=∠3,∠6=∠8(1题) (2题) (3题) 2.如图所示,DE∥BC,EF∥AB,则图中和∠BFE互补的角有().A.3个 B.2个 C.5个 D.4个3.如图所示,已知∠1=72°,∠2=108°,∠3=69°,求∠4的度数.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七课时: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学习目标】加深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学习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的应用.【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去推理证明.【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有哪几种方法吗?⑴平行线的定义:⑵平行线的传递性:⑶平行线的判定公理:⑷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⑸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⑹平行线的判定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还知道两条直线平行有哪些性质吗?⑴根据平行线的定义:⑵平行线的性质公理:⑶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⑷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⑸平行线间的距离.二、探索思考练习:让我先试试,相信我能行.1.如图1,若∠1=∠2,那么_____∥______,根据___ __.若a∥b,•那么∠3=_____,根据___ __.(图1) (图2) (图3) (图4)2.如图2,∵∠1=∠2,∴_______∥_______,根据___ _____.∴∠B=______,根据___ _____.3.如图3,若AB∥CD,那么________=•_______;•若∠1=•∠2,•那么_____•∥_____;若BC∥AD,那么_______=_______;若∠A+∠ABC=180°,那么______∥_____4.如图4,•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如果第一次拐的角是136°(即∠ABC),那么第二次拐的角(∠BCD)是度,根据___ .5.如右图,修高速公路需要开山洞,为节省时间,要在山两面A,B同时开工,•在A处测得洞的走向是北偏东76°12′,那么在B处应按什么方向开口,才能使山洞准确接通,请说明其中的道理.6.如右图所示,潜望镜中的两个镜子是互相平行放置的,光线经过镜子反射∠1=∠2,∠3=∠4,请你解释为什么开始进入潜望镜的光线和最后离开潜望镜的光线是平行的.三、当堂反馈1.已知如图1,用一吸管吸吮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吸管与易拉罐上部夹角∠1=74°,那么吸管与易拉罐下部夹角∠2=_______.2.已知如图2,边OA,OB均为平面反光镜,∠AOB=40°,在OB上有一点P,从P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的Q点反射后,反射光线QR恰好与OB平行,则∠QPB的度数是().A .60°B .80°C .100°D .120°(图1) (图2) (图3)3.如图3,已知∠1+∠2=180°,∠3=∠B ,试判断∠AED 与∠C 的大小关系,并对结论进行说理.4.如图,直线DE 经过点A ,DE ∥BC ,∠B=44°,∠C=85°.⑴求∠DAB 的度数;⑵求∠EAC 的度数;⑶求∠BAC 的度数;⑷通过这道题你能说明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八课时:5.3.2命题、定理【学习目标】了解命题、定理的概念,能够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习重点】能够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习难点】能够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独路相逢”,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边走边大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对如此的尴尬的局面,歌德笑容可掏,谦恭的闪在一旁,有礼貌地回答道“呵呵,我可恰相反”,结果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没趣.你知道为什么吗?二、探索思考探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类似的情况,需要对一些事情作出判断,例如: A D E BC⑴今天是晴天;⑵对顶角相等;⑶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像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由_______和______组成.每个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份是,用“那么”开始的部份是 .像前面举例中的⑵⑶两个命题,都是正确的,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即正确的命题叫做______.例如:“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能被4整除”,很明显是错误的命题,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即错误的命题叫做______.我们把从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命题叫做公理;通过正确的推理得出的真命题叫做定理.练习: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个数为()①画∠AOB的平分线; ②直角都相等; ③同旁内角互补吗?④若│a│=3,则a=3.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下列5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①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 ②直角小于夹角; 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内错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⑤如果a<b,b<c,那么a<c.A.1个 B.2个 C.3个 D.4个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不是命题 D.“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4.“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命题,其中,题设是,结论是,5.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直角都相等.(2)末位数是5的整数能被5整除.(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三、当堂反馈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有()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⑵不许大声讲话;⑶连接A、B两点;⑷花儿在春天开放.A.1个 B.2个 C.3个 D.4个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D.和为180°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3.下列命题中的条件(题设)是什么?结论是什么?(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4.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判断正误.(1)对顶角相等;(2)同位角相等;(3)同角的补角相等.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九课时:5.4平移【学习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平移例子;2掌握平移的规律,会利用平移画图.【学习重点】平移的规律,画图.【学习难点】利用平移的特征画图.【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请你试一试.二、探索思考探究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27~28页,你能发现并归纳平移的特征吗?平移的特征:(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3)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即,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移动一定的,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注意: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位置,________图形的形状,________图形的大小.(填“改变”或“不改变”)练习一:1.几何图形经过平移,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对应线段且,对应角 .2.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A.位置 B.形状 C.大小 D.位置、形状、大小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A.滑雪运动员在的平坦雪地上滑行 B.大楼上上下下地迎送来客的电梯C.钟摆的摆动 D.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飞驰而过4.下列各组图形,可经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探究二:你能按要求将图形平移吗?动手试一试.如图所示,把△ABC沿AB方向平移,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的长.练习二:1.如图所示,经过平移,四边形ABCD的顶点A移到点A′,作出平移后的四边形.三、当堂反馈1.一个图形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7个单位,所得到的图形可以看作是原来位置的图形一次性向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得到.2.∠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60°,则∠DEF=3.如图,△ABC平移后得到了△A'B'C',其中点C的对应点是点C',已经标明,请你将点B'、点A'在图中标出来,并画出△A'B'C';若AB边上的中点为M,请你再标出点M的对应点M'.4.已知△ABC、,过点D作△ABC平移后的图形,其中点D与点A对应.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十课时: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一、本章知识结构图二、本章知识梳理1.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2.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叫做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它们的交点叫.如图,用几何语言表示:方式⑴∵∠AOC=90°∴ AB_____CD,垂足是_____方式⑵∵ AB⊥CD于O ∴∠AOC=______3.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注意:垂线是,垂线段是一条,是图形.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的长度,是一个数量,不能说“垂线段”是距离.4.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键是要抓住“三线八角”,只有“三线”出现且必须是两线被第三线所截才能出现这三类角;位置1 位置2 结论DCBAC DABOabc∠1和∠5 处于直线c的同侧处于直线a、b的同一方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就称为()∠3和∠5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就称为()∠4和∠5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就称为()5. 现在所说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两条直线在“”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它们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一是(有一个公共点),二是(没有公共点).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 .7.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⑴平行线的定义,⑵平行线的传递性,⑶平行线的判定公理:⑷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⑸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⑹平行线的判定推论:8.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⑴根据平行线的定义⑵平行线的性质公理:⑶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⑷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⑸平行线间的距离.9.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由_______和______组成.每个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份是,用“那么”开始的部份是,正确的命题叫做______,错误的命题叫做______.从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命题叫做,通过正确的推理得出的真命题叫做 .10.平移的特征:(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3)连接各组对应的线段 .即,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移动一定的,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位置,________图形的形状,________图形的大小.(填“改变”或“不改变”)三、巩固练习1.如图1,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40°,•则∠2 等于_______.图 1 图 2 图 3 图42.如图2,直线a∥b,∠1=123°30′,则∠2=______.3.如图3,已知a∥b,∠1=70°,∠2=40°,则∠3=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