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简介【模板】(2)
报告人简介: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
报告人简介:孙长庆,辽宁建昌人。
英国物理学会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高级会员。
分别于武汉理工大学(1982)、天津大学(1987)、和澳大利亚墨多克大学(1997)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和吉林大学“唐敖庆”讲座教授。
主攻低维物理化学。
在过去20年中探索并建立了一系列有关固体表面氧、氮、碳化学吸附成键与能带重构(3B)、氢键非对称弛豫、欠配位原子的键弛豫(BOLS)、非键电子局域极化(NEP)、混配位系统的量子钉扎与极化等理论;局域键平均(LBA)近似数值方法;BOLS-TB局域态算法;以及原子尺度选区光电子能谱提纯(ZPS)、扫描隧道谱、超低能电子衍射谱、和拉曼谱的解析方法和定量信息提取技术等。
曾于2012和2005年分别获得第25届夸瑞兹密国际科学一等奖和首届南洋科学研究创新奖。
现为多家国际杂志编委。
代表论文1. The hidden force opposing ice compression. Chem Sci, 2012. 3: 1455-60.2. ZnO meso-mechano-thermo physical chemistry. Chem. Rev., 2012. 112: 2833-52.3. Mesoscopic superelasticity, superplasticity, and superrigidity. Sci China G: 2012. 55: 963-79.4. Underneath the fascination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nanoribbons. Energy & Environ Sci, 2011.4: 627-55.5. Dominance of broken bonds and nonbonding electrons at the nanoscale. Nanoscale, 2010. 2: 1930-61.6. Thermo-mechanical behavior of low-dimensional systems: The local bond average approach. Prog. MaterSci., 2009. 54: 179-307.7. Size dependence of nanostructures: Impact of bond order deficiency. Prog. Solid State Chem., 2007. 35:1-159.8.Oxidation electronics: bond-band-barrier corre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Prog. Mater Sci., 2003. 48:521-685.。
报告人简介
报告人简介:尚靖,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新疆大学药物资源专业,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
主要从事天然药物物质基础的研究工作,旨在分析药物干预疾病网络的系统作用,探讨天然药物物质基础的新思路。
现任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副主任。
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实验动物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为中德皮肤研究学会专家成员。
目前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创新药专项中综合性大平台(中国药科大学平台)子平台负责人、国家新药筛选平台的学术带头人之一(课题负责人,排名第二);先后连续主持承担“九五”“十五”“十一五”三项国家重大创新药专项的新药开发项目;与企业合作主持一项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主持或承担国家支撑项目三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二项,主持或承担九项省级科技重点项目及多项企业服务项目。
主持完成3个中药、天然药5类的临床前研究工作。
在研究领域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两项为负责人);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负责人);申请专利7项授权1项。
2004年被评为省级卫生系统“十佳青年”;2005年获省级“青年科技奖”;2007年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入选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计划。
谢华,博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4至2006年,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师从丁健院士。
之后留所工作至今。
并与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Hormel研究所访问。
多年来从事肿瘤药理学相关研究,重点致力于靶向激酶的小分子抗肿瘤候选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作为负责人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863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在Cancer Research、Carcinogenesi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PLoS ONE等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主论坛报告人简介
主论坛报告人简介师昌绪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8年~1955年留学美国,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55年~1985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他曾获国家级奖10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国际实用材料创新奖等。
曾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邀顾问、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等。
吴光辉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
现任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重点型号ARJ21飞机型号总设计师;国家大飞机总设计师。
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历任总体室、民机总体室技术员、副主任、主任职务、603所民机部部长助理兼总体分部主任、603所副所长、中航第一飞机研究院副院长、院长。
他是国家高技术863计划飞机基础技术专题专家组成员,国防科工委航空器总体和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飞机总体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工大、南航等院校任兼职教授,中国航空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际重量工程师协会(SAWE)会员。
曾荣获“某飞机工程”国防科技成果一等奖;某重点型号首飞国防科工委个人一等功、中航一集团一等功;“某重点工程载机改装”获2006年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一航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一航、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全国委员会“劳动模范”称号;国家人事部、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一航“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2007年荣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并颁发金质奖章等荣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大会特邀报告人简介
附件:大会特邀报告人简介朱玉贤植物生理学家,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1982 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
主要从事棉纤维发育分子机制和拟南芥干细胞调控茎端根端发育研究和生物学教学。
开展棉纤维伸长发育功能基因组研究,揭示植物激素乙烯调控棉纤维细胞伸长的分子机制,为大幅度提高棉纤维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开展雷蒙德氏棉、亚洲棉等二倍体棉花及四倍体载培种陆地棉基因组学研究,诠释乙烯代谢途径在不同棉花基因组中的表达规律。
2011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李德铢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长、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iBOL)科学指导委员会植物工作组共同主席。
从事植物分类学、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在竹类植物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开拓了分子植物地理学研究领域,引领中国植物DNA 条形码和iFlora研究。
领导建成我国首个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提出了战略植物资源保护的新思路。
黄三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研究员。
2005 年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
是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入选者。
研究领域包括植物基因组学、蔬菜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研究,主要致力于构建蔬菜全基因组设计育种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打通“从基因组到新品种”的技术通路。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
韩兴国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89 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曾担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沈阳应用生态所所长和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
从事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
先后主持973 项目“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维持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等项目。
在Nature、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论文240 余篇。
2018年简介--优秀word范文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简介:篇一:报告人简介:报告人简介:1. 林汉明教授。
1981年至1987年期间于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生物学士及硕士学位,1992年取得美国西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学位。
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生物技术学课程主任,1999/201X及201X/201X 获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模范教师奖。
201X年起获选为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X年至201X任副秘书长。
201X年开始兼任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伙伴实验室副主任。
201X年开始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大豆研究中心主任。
林汉明教授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专家,在氮代谢和氮信号传导的相关研究中发表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论文 (发表在 Nature, PNAS, Ann Rev Plant Biol, Plant Cell, Plant J, Plant Physiol 等期刊) 。
他是证明代谢调控,谷氨酸受体和PII蛋白存在于植物中的最早发现者之一。
这些工作获得数项美国专利。
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 (伙伴) 实验室,林教授负责组织一个综合研究计划,从优质种质资源中鉴定及发掘耐逆和抗病的关键基因。
在过去的几年中,他所领导的课题组的研究成功获得5项美国专利。
这些研究发现分别发表在 J Biol Chem, New Phytol, Plant Cell Environ, Plant Cell Physiol, PLoS One, BMC Plant Biol 等期刊。
近来主持了一项大型的大豆基因组研究项目,将三十一种大豆资源进行重测序,证明野生大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论文在Nature Genetics以封面形式发表。
2. 许浩霖教授。
201X年至201X年期间于香港大学攻读生物学士及硕士学位,201X年取得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博士学位。
会议报告摘要【模板】
会议报告摘要振动能源俘获技术与应用姚明辉(人工智能学院)报告摘要:能量俘获技术的本质就是利用光伏效应、压电效应、热电效应、电磁效应等诸多物理或化学原理将环境中的太阳能、热能、声能、风能、振动能等能量转换成电能,其中,环境中振动能量的转换效率最高,因此,振动能源俘能器成为自供电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振动能源俘能器是集机械、力学、材料和电子等多学科交叉的一个研究领域,其主要科学问题是如何宽频高效的俘获振动能源。
把非线性动力学的双稳态理论融入到俘能器的结构设计中,研究双稳态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和输出电压,有效地拓宽了输出频宽。
研究能量俘获技术的初衷是为低功耗电子器件长期供能,不需要定期更换电池。
传感器能耗通常在微瓦至毫瓦量级,因此,通过能量俘获技术可实现对其供电,但是需要根据传感器工作的背景和环境来设计能量俘获结构。
近年来可穿戴传感器自供电技术逐渐兴起,它能够推动人与可穿戴电子产品和自驱动产品的深度融合,能够延伸人体的感知和提高人的能力;它能够推动可穿戴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在人民的医疗健康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同时,可穿戴传感自供电技术还可以应用到智能假肢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中,促进人机自然交互与协作的发展。
报告人简介:姚明辉,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天津市特聘教授。
2006年北京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0年-2011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机械与工业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8年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0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完成人排名第二,2016年获得中国科协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发表SCI论文70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专著1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主要研究方向有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分数阶主动控制、非线性压电能源采集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航空发动机高速旋转叶片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分岔和混沌动力学、高端装备中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
报告人简介及报告摘要
报告人简介及报告摘要:Bert Sels教授简介:Bert Sels教授,于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比利时最大的学府KU Leuven的全职教授, 该校表面化学和催化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为多相催化,主要集中在生物炼制中的多相催化、层状沸石和碳基材料合成和小分子活化中活性中心的光谱学和动力学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近280篇,h指数达65及近13500次他引(Google Scholar)及25项国际专利。
是国际沸石协会催化委员会联合主席,欧洲催化研究所的共同创始人,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副主编以及ChemSusChem, ChemCatChem杂志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曾获DSM Chemistry Award(2000)、比利时化学协会的the Incentive Award (2005)和Green Chemistry Award(2015)。
报告1摘要:The role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in biomass conversionBert F. Sels Prof. Dr. Ir.Currently full professor at KU Leuven,Center for Surface Chemistry and Catalysis, KU Leuven, Celestijnenlaan 200F, 3001 HeverleeGlobal feedstock supply under pressure due to shortness and geopolitical issues. Current transition of feedstock use implies a change from fossil oil into other resources like gas, coal and biomass. Strategies to convert each of them into chemicals and materials and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at goal are different for each alternative feedstock. Biomass, when sustainably harvested, is considered renewable and may have low carbon footprint. As long as the atom economy of the reactions to convert biomass into chemicals is high, use of biomass is an elegant solution to replace the fossil resources. Reactivity of a molecule is determined by its chemical functional groups. Biomass comprises a collection of beautiful chemicalstructures: alcohols and carbonyls in carbohydrates, amines in proteins, carboxylic acids and esters in triglycerides, aromatics in lignin and cyclic structures in terpenes. Next to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in the biorefinery, the emerging task of (bio) chemists is to discover reaction pathways to selectivity convert the original structures into useful ones. While biotechnology is able to deal with biomass feedstock, classic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lso will play a great role in that transformations. Even better, taking advantage of both worlds, joint conversions will likely be the best strategy in a biorefinery to produce a handful of chemicals against competitive pric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a vast literature has developed showing elegant catalytic systems, adapted for the conversion of biomass. In this context, the lecture will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catalytic work done in my group over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Points of interest are the role of catalysis in the biorefinery of lignocellulosics with focus on the recovery of carbohydrate pulp and lignin-derived chemicals, and their conversion into useful products and materials.Michiel Dusselier教授简介:Michiel Dusselier教授现任比利时鲁汶大学表面化学和催化中心研究教授、是比利时美裔教育基金会名誉研究员和荷兰沸石协会秘书。
交通安全事件上报模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交通安全事件上报模板-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交通安全事件上报模板尊敬的市民朋友们:为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我们特别制定了交通安全事件上报模板。
在您遇到道路交通事故或发现其他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时,请按照以下模板进行上报,以便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公共道路安全:1. 事故信息:- 事故地点:- 事故时间:- 当事人姓名:- 联系电话:- 事故经过描述:2. 伤亡情况:- 人员伤亡情况及处理情况:- 车辆受损情况:3. 交通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地点:- 违法行为时间:- 违法行为描述:- 相关车辆或人员特征描述(如车辆牌照号码、驾驶员/行人特征等):4. 其他信息:- 您的姓名:- 您的联系电话:- 其他补充信息(如有):以上信息是上报交通安全事件时需要提供的基本内容,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请尽量提供准确的信息以确保准确的处理结果。
请您保持冷静,注意自身安全,并将事件上报给相关部门。
同时,我们也鼓励您主动参与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道路环境。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撰写交通安全事件上报文章提供一些帮助。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祝安全出行![您的名字/组织名字]示例2:标题:交通安全事件上报模板引言:交通安全是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方面。
快速而准确地上报交通安全事件是预防和处理事故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促进交通安全,本文提供一个交通安全事件上报模板,帮助各界人士高效地上报交通安全事件,以便有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一、事件描述:1. 事件发生地点:(详细描述事件发生的具体位置,如道路名称、交叉口等)2. 事件发生时间:(准确记录事件发生的日期和具体时间段)3. 事件描述:(简述事件经过,包括涉及的交通工具、事故原因、人员受伤情况等)二、事件证据:1. 事件照片:(提供拍摄的照片,确保照片质量清晰,能够清楚描述事件现场)2. 视频记录:(如有提供,可以附上相关的视频文件)三、事故参与人员信息:1. 当事人信息:(提供涉事车辆或行人的相关信息,如车牌号码、姓名等)2. 目击证人:(如有,提供目击者的联系方式和证言)四、其他相关信息:1. 天气状况:(提供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如晴天、雨天等)2. 交通状况:(描述事故发生时的交通状况,如是否拥堵、是否存在其他交通违规行为等)五、联系信息:1. 报告人姓名:(提供报告人的真实姓名)2. 联系电话:(提供报告人的联系电话)3. 电子邮件:(如有,提供报告人的电子邮件)结论:通过使用以上交通安全事件上报模板,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上报交通安全事件,为交通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个人 汇报 简介 模板
阶段一
形容描述形容描述形容描 述形容描述形容描述形容 描述
阶段二
形容描述形容描述形容描 述形容描述形容描述形容 描述
阶段三
形容描述形容描述形容描 述形容描述容描述形容 描述个人汇报结束 感谢各位认真聆听
照片
02 学习经历
XXXX-XXX 学校 专业
1、课题研究1 课题研究简要说明,课题研究中自己主要负责的内容,模块
2、课题研究2 课题研究简要说明,课题研究中自己主要负责的内容,模块
荣誉奖项 11
荣誉奖项
荣誉奖项 22
荣誉奖项
03 工作经历
XXX-XXX 公司 岗位
岗位职责: 1 2 3 4 5
标题标题标题
汇报人汇报人
01 个 人 简 介 02 标 题 标 题 03 标 题 标 题 04 标 题 标 题 05 标 题 标 题
01 个人简介
姓 名 XX省XX市 XX岁 现居住地现居住地
一句话形容概括自己一句话形容概括自己一句话形容 概括自己一句话形容概括自己一句话形容概括自己一句话 形容概括自己一句话形容概括自己
XXX-XXX 公司 岗位
岗位职责: 1 2 3 4 5
04 业绩成果
➢ 重点业绩成果描述,橙色为重 点凸显部分;
➢ 重点业绩成果描述,橙色为 重点凸显部分;
➢ 重点业绩成果描述,橙色为重点 凸显部分;
业绩成果分类1
业绩成果分类2
业绩成果分类3
05 发展计划
目的方向:形容概括自己的目的及发展方向
东南大学课外研学讲座报告
东南大学课外研学讲座报告讲座名称:生命的温度报告人:顾宁姓名:任杰学号:04010431报告人简介: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获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
讲座内容简介:生命的存在,或者说是生物体是活的,其重要的一个表征是其具有自己特定的温度。
报告从温度的基本定义出发,向大家介绍温度之于生命的意义,以及基于温度发展出来的生物医学诊断与治疗的技术或方法,也包括一些重要的发展方向,如单细胞测温,以及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等。
温度的测量对医学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最为常见的是平常的体温的测量。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体温保持着正常值。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而发热的症状则能轻易的从测量人体温度发现——发烧既体温高于正常值。
正常人体温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有所波动,如口温波动在36.0~37℃之间,以凌晨0~4时最低,下午5~7时最高,差异在正负1℃左右。
口腔温度在37.3℃以上,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腋窝温度在37.2以上即称为发热。
病因调节产热散热的中枢称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类似于恒温器。
人体正常时体温值稳定任何在37℃水平上(调定点)。
若实际体温高于或低于此值,中枢会加强散热或产热活动来保持体温太小。
正常发热的根本原因在于致热原以某种方式使调定点上移,如调定点由37℃升高时,体内出现产热反应(如体温升高)。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
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
报告人简介
报告人简介1、林君,男,1966 年11 月13 日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任,Scientific Reports、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和发光学报编委。
1989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5 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无机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6-2000 年分别在香港、德国和美国做访问学者及博士后。
1997 年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王宽诚奖学金;1999 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0 年4 月回国工作;2001 年获得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2002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中获得优秀;2004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自2000 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纳-微米结构发光材料的控制合成、形态结构和性能调控及其在显示照明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在各种稀土发光材料的形貌控制技术(包括核壳结构球形发光材料合成技术)、发光薄膜及其图案化技术、特色FED发光材料、多功能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和药物控制传递与释放等方面做出了具有原始创新和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
作为负责人曾经/正在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一项、重点项目两项以及若干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2009年和2014年分别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均排名第一);2014、2015、2016连续三次入选“汤森路透全球材料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录。
至今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如Chem. Rev.、Chem. Soc. Rev.、Mater. Today、J. Am. Chem. Soc.、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Chem. Mater.等上面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截止目前这些论文共被他人引用27000余次(H指数= 87);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应邀参加和参与组织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做邀请报告80余次。
报告人简介:.doc
报告人简介:
肖海华,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师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景遐斌、陈学思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高分子、药物和基因载体及靶向传输。
2012年博士毕业后先后于美国圣母大学(2012-2014)、麻省理工学院(2014-2017)从事博士后研究。
近年来,他聚焦生物高分子的合成及其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围绕金属铂类药物的传输、基因治疗等展开。
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J. Am. Chem. Soc.、Nano Lett.、Adv. Mater.、Mater. Today、Biomaterials、J. Controlled Release、Chem. Commun.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30篇,被引2000次以上,H指数为24。
已获授权中国专利4项、美国专利2项。
报告人简介(一)
报告人简介:(一)Dr. Yang directs the Center for Integrated Earth System Science (CIES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 s at Austin, fostering interdisciplinary Earth System Science research across campus; see :/ciess/. Dr. Yang also leads the Land,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ic Dy namics (LEAD) group in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that quantitatively addresses how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ffect and are affected by weather and climate, with a focus on environmen tal issues of societal importance, such as th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e, energy, freshwater resource s, ecosystems, and air quality.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more than 110 peer-reviewed articles (over 60 in the past 10 years at UT-Austin), in addition to 100+ conference papers, with an ISI “Hirsch I ndex” of 38 and a Google Scholar H-index of 48. He has won just over $7M total as the PI in exter nal funding. His graduate students have received prestigious federal fellowships from NSF, NASA , NOAA,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the AGU Hydrology Section’s Horton Research Grant. He has sponsored and co-supervised a high school student to be a semi-finalist, Siemens Co mpetition in summer 2013. He has received the Joseph C. Walter Jr. Excellence Award, the most p restigious award at the Jackson School of Geosciences. He was a Co-Chair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 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CESM) Land Modeling Wo rking Group from 2008 to 2013. He shared NCAR‘s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CCSM)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 in 2008. He has been elected as a member of China's "1000-Tal ents" Program. He is an editor of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formerly Acta Meteorologic a Sinica), serves in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Environmental Modeling & Software journal, and is t he guest editor of a Climatic Change special issue on "Regional Earth System Modeling".报告人简介:(二)Wu Peili joined the Met Office Hadley Centre in 1999. Before that, he w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 her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working on modelling the Mediterranean. Before that, Peili co mpleted a PhD in atmospheric dynamics and a diploma in physics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Pei li's work contributes towards improving hydrological predictions of the Unified Model, and is a m ember of the Global Water Cycle team. He focuses on the global to continental scales, studying ph ysical processes and large-scale dynamics linking the atmosphere, land and oceans and influencing the water cycle; evaluating model simulations of these processes; detecting and attributing past, a nd predicting future changes i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and its impact. Peili has a broad interest in c 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 Peili is a lead scientist for the Met Office's IHP project and acting as a Met Office contact for NERC's changing water cycle programme. He is also a member of the int ernational science steering committee for the Arctic/Subarctic Ocean Fluxes (ASOF) programme. 报告人简介:(三)关大博现任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国际发展学院教授,剑桥大学圣艾蒙德学院资深研究员。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李梦圆时间:2014年4月2日星期三地点:第三实验楼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办公室人物:全学军院长、教授、博士年龄:51 性别:男工作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所属行业:科研教育职业: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物简介:全学军,1963年生,工学博士、教授、硕士导师。
分别于1984年、1987年、1993年在成都科技大学、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和重庆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分别于1998年5月—1999年6月和2004年10月—2005年1月在美国Oregon State University 和Ohio State University以博士后和高访身份进修工作。
自1987年以来,先后在重庆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1987年—1990年)、四川大学化工学院(1993年—2001年)和重庆理工大学从事科技开发、科研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2001年7月引进到重庆工学院(现为重庆理工大学)工作,负责筹建了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等学科专业。
历任重庆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技术开发部部长、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重庆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近年来,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Peptide Letter、《化工学报》、《催化学报》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获重要鉴定成果5项,国家专利9项,发明专利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09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其科研团队现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省部级项目6项。
2.访谈内容Q:请问您是如何得到这份工作的?A:2001年被学校从川大引进,进行化工方面的学科建设。
Q:就目前而言,您认为这个行业内要求这份工作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背景和培训背景?A:作为讲师,首先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授能力,在学位上一般要求是博士。
最新述职报告述职人简介怎么写范本
最新述职报告述职人简介怎么写范本
姓名:张华
职位:项目经理
部门:产品研发部
入职时间:2010年6月
汇报对象:研发部总监
教育背景
- 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XX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
士学位。
工作经验
- 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XX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
负责软件开发和测试工作。
- 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晋升为项目组长,带领团队完成多个软件项目的开发。
- 2015年9月至今,担任项目经理,成功管理并交付了超过10个跨部门合作的大型项目。
主要成就
- 在任项目经理期间,通过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提高了团队效率20%。
- 成功引入敏捷开发方法,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 组织并实施了多次团队建设活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技能
- 精通项目管理工具,如Microsoft Project和JIRA。
- 熟悉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
- 良好的团队领导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个人荣誉
- 2017年,获得公司年度“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 2019年,领导的项目团队被评为“最佳团队”。
个人发展目标
- 继续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特别是在风险控制和成本管理方面。
- 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完成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一个虚构的范本,实际撰写时应根据述职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述职人简介应当突出个人的职业特点和成就,同时展示其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期望。
疫情报告人信息
疫情报告人信息随着新冠病毒的全球爆发,疫情报告人成为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他们是第一时间发现并报告疫情的人,对于疫情的控制和防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报告人的信息,以下是对疫情报告人的标准格式文本:一、个人信息1. 姓名:张三2. 年龄:35岁3. 性别:男4. 职业:医生5. 工作单位:XX医院6. 联系方式:手机:138****1234,邮箱:zhangsan@example二、教育背景1. 学历:本科2. 毕业院校:XX大学3. 专业:医学三、工作经历1. 工作时间:2022年至今2. 工作单位:XX医院3. 职务:主治医师4. 工作内容:负责病房管理、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等工作四、疫情报告经历1. 报告时间:2022年1月10日2. 报告地点:XX医院3. 报告内容:发现一位患者浮现类似SARS的症状,即将进行病毒检测,并将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4. 报告方式:电话通知卫生健康部门,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详细报告五、荣誉与奖励1. 2022年度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2. XX医院优秀医生称号六、专业技能1. 熟悉疫情监测与报告流程2. 掌握病毒检测技术3. 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疗知识七、个人特点1. 坚守岗位,责任心强2. 报告及时,反应迅速3.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以上是对疫情报告人信息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介绍了报告人的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疫情报告经历、荣誉与奖励、专业技能以及个人特点。
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疫情报告人的背景和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疫情报告人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勇于担当和高度的责任心,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将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术经历
2013.9-至今**大学临床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2.3-至今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研究员
2010.8-2012.3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糖尿病消化病及肾病研究所博士后
2006.5-2010.8 杰克森实验室/霍华德-休斯生物医学研究所博士后
2000.9-2006.5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细胞和分子研究所研究助理
1998.9-2000.7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助理
专业学术协会会员
2007- 至今Member, Sigma Xi,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ety
2007- 至今Genetics Society of America 北美遗传学会
2006- 至今Member,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北美神经生物学会
2004- 至今Member,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北美科学促进协会
所获的荣誉和奖项
2012 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2008 Research grant award, The Glaucoma Foundation, New York, NY
2006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war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TX
2005 Travel Award, Sec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TX
2005 Summer Research Fellowship, Section of Molecular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TX
研究方向
1. 基因敲除青光眼疾病模型和治疗研究
2. 视网膜疾病新基因功能和治疗研究
3. 血管发育和微血管病变分子机制研究
4. 膜脂分布在胰岛素分泌和肝脏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5. 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探索研究
承担的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HKDC1在视网膜色素变性中的功能研究,2018.01-
2021.12,56万元, 在研,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组织间合作研究,NSFC-TRF项目(中泰)),
********,治疗老年性疾病的天然产物药物发现研究,2015.10-2018.09,297.2万元,已结题,参加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LRP6基因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过程中
的功能研究,2015.01-2018.12,73万元, 已结题,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Atp8a2基因在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功能研究,
2013.01-2016.12,100万元, 已结题,主持
5.国家973计划项目,2015CB********,异种肝脏移植免疫耐受机制及诱导,2015.01-2019.12,
总资助经费:1500万元, 在研,参加
6.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人类疾病模型四川省青年创新研究团队,2016TD0009, 2016.01
-2018.12,100万元,在研,主持
7.四川省科技平台项目,2017TJTP0010,基因敲除动物模型构建和资源共享平台,2017.01-2018.12,
100万元,已结题,参加
8.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014JQ0023,退行性神经病变基因Atp8a2在视网膜病变过程中的功能
研究,2014.01-2016.12,50万元,已结题,主持
9.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4FZ0122,视网膜变性基因功能与治疗干预研究,2014.01-2016.12,
120万元,已结题,主持
10.Characterizing Microglial Activ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Glaucoma, The Glaucoma Foundation,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SA,总资助经费: 四万美元(2008-2009)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