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策略模板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第一篇:引言和背景1.1 引言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有效地开展软件测试工作,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为测试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文档旨在编写软件测试计划模板,以便项目团队使用。
1.2 背景(在此处简要叙述需要测试的软件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软件的用途、目标用户、功能特点等)第二篇:测试计划2.1 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标,效果和范围,根据测试目标制定测试计划,并评估测试结果以评估测试效果。
2.2 测试类型确定需要进行的测试类型,例如:接口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功能测试、验收测试等。
2.3 测试时间和资源(在此处详细说明测试的时间和测试资源的分配,包括测试人员数量、测试工具和其他硬件设备等)2.4 测试策略测试策略是编写测试用例和运行测试的计划。
测试策略应该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类型来进行设计。
2.5 测试文档软件测试应制定测试文档,以便记录所有测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测试文档可以包括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缺陷报告等。
详细说明需制定哪些测试文档以及文档内容的要求。
2.6 缺陷管理在本部分详细描述如何记录和跟踪缺陷报告。
应包括缺陷报告的编写要求、如何提交缺陷报告以及缺陷跟踪系统的使用。
第三篇:测试执行和评估3.1 测试执行编写测试执行计划以详细描述测试用例的执行方式和测试人员的分配情况。
3.2 测试评估进行测试评估,以评估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数、修复缺陷数、测试用例覆盖率等情况,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迭代测试。
同时,还应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测试计划是否完全实现了预期的测试目标。
3.3 测试报告所有测试结果、缺陷报告和其他测试文档都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结果、缺陷跟踪、测试进度和评估等内容,以便项目团队对测试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以上是软件测试计划模板的内容,作为指导和支持软件测试工作的基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V1.1

XX项目测试方案版本修订记录目录1概述 (4)1.1编写目的 (4)1.2参考资料 (4)2测试范围 (4)3总体阶段计划 (4)4测试目标 (4)5测试流程 (4)6测试策略 (5)6.1单元测试 (5)6.2集成测试 (5)6.3系统测试 (5)6.3.1界面测试 (5)6.3.2功能测试 (6)6.3.3数据检查测试 (6)6.3.4接口测试 (6)6.3.5流程测试 (6)6.4性能测试 (6)6.5数据接入测试 (7)6.6升级/安装测试 (7)6.7确认测试 (7)6.8其它测试策略 (7)6.9准入退出原则 (8)6.9.1测试计划阶段 (8)7测试用例 (8)7.1.1测试用例与场景设计 (8)7.1.2数据量设计说明 (9)8测试需求 (9)8.1环境需求 (9)8.2测试人员 (10)8.3测试工具 (10)8.3.1测试管理工具 (10)8.3.2性能测试工具 (10)9测试管理 (10)9.1缺陷管理 (10)9.2测试版本发布 (10)9.3测试评审 (10)10风险评估 (11)11附件 (11)1概述1.1 编写目的本文档是指导***系统进行***测试工作的纲领。
测试团队(包括项目领导、测试团队、支持团队)将严格按照本方案的内容实施测试活动。
1.2 参考文档列明需要的资料2测试范围列明待测***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图及各功能简述,可增设小节。
3总体阶段计划列明测试活动期间各个主要事件时间截点及相关负责人。
注:具体测试时间、任务细化参见测试计划。
4测试目标填写测试目标注:测试目标需要和项目组协商。
5测试流程视项目情况从《测试工作规程》各项活动进行裁减,以下流程为样例。
6测试策略根据项目、功能实际情况选取有效的测试策略,以下为样例,相应技术、测试重点和优先级应结合实际项目、功能而定。
注:如果本次测试计划中有对应的测试策略,则该章节可删除。
6.1 单元测试6.2 集成测试参考单元测试填写补充6.3 系统测试参考单元测试填写补充6.3.1界面测试参考单元测试填写补充6.3.2功能测试参考单元测试填写补充6.3.3数据检查测试参考单元测试填写补充6.3.4接口测试参考单元测试填写补充6.3.5流程测试参考单元测试填写补充6.3.6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常用测试方法有:基准测试、并发测试、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容量测试、压力测试、配置测试等。
软件测试方案测试策略测试计划

软件测试方案测试策略测试计划一、测试方案。
# (一)测试目标。
咱们这个软件啊,就像一个小怪兽,咱得把它全身上下都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啥毛病。
目标就是要确保这个软件能像个乖宝宝一样,按照咱们预期的那样正常工作,别给用户使小性子。
比如说,用户点击某个按钮的时候,它就得听话地做出正确反应,可不能乱跳或者死机啥的。
# (二)测试范围。
1. 功能测试。
把软件的每个功能都当成是一个小玩具,要一个一个地玩,看看是不是都能正常玩起来。
从登录注册开始,到各种复杂的业务功能,像下单买东西啊,或者上传文件之类的。
就像你去超市试吃一样,每个小点心(功能)都得尝尝味道对不对。
2. 界面测试。
这软件的界面就像人的脸一样,得看着舒服。
检查那些按钮啊、菜单啊、文字排版啥的,有没有歪歪扭扭的,颜色搭配是不是辣眼睛。
要是界面长得太丑或者不好操作,用户可能扭头就走了。
3. 兼容性测试。
这个软件可不能是个挑三拣四的主儿。
要在不同的浏览器上(像Chrome、Firefox、IE那些),还有不同的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上试试,不管是苹果的还是安卓的设备,都得能友好相处,就像不同性格的小伙伴能一起愉快玩耍一样。
# (三)测试资源。
1. 人力。
我这个测试小能手肯定得在,再拉上几个小伙伴。
就像组成一个超级战队一样,有人专门负责功能测试,有人盯着界面,还有人去搞兼容性的事儿。
2. 测试环境。
得搭建一些模拟的环境,就像给小怪兽(软件)建几个不同的小窝(测试环境)。
有开发环境,就像小怪兽的产房,我们可以先在这儿初步看看它的样子;还有测试环境,这就是小怪兽的训练场,我们可以在这儿对它进行各种严格的训练(测试);最后还有预生产环境,这就快接近正式的战场了,在这儿再检查一遍,确保小怪兽能适应真实的世界。
# (四)测试方法。
1. 黑盒测试。
把这个软件当成一个黑盒子,我们只看输入和输出。
就像喂小怪兽吃不同的东西(输入),然后看它拉出来的东西(输出)对不对。
不管它肚子里(内部代码)是怎么运作的,只要它给我们的结果是正确的就好。
软件测试策略范文

软件测试策略范文软件测试策略指的是在软件开发周期中,制定和执行测试计划的一系列战略和方法。
一个好的软件测试策略能够帮助团队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内,高效地发现和解决软件系统中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完整的软件测试策略,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团队和测试进度等方面。
1.测试目标测试目标是制定测试策略的首要考虑因素。
测试目标应该具体、明确,以指导测试过程的执行。
一般来说,软件测试的主要目标包括:-发现和解决软件系统中的问题,包括功能缺陷、性能问题和安全漏洞等。
-验证软件系统的各项功能和特性是否符合需求和设计规范。
-确保软件系统在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硬件和网络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用户的风险和成本。
2.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是测试策略的核心内容,决定了测试的深度、广度和覆盖范围。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基于需求和功能规范进行测试,不考虑内部实现细节。
-白盒测试:基于源代码和内部结构进行测试,关注程序逻辑和控制流程等。
-灰盒测试:结合黑盒和白盒测试方法,既考虑功能需求,也考虑内部实现。
-自动化测试:使用测试工具和脚本自动执行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和可靠性。
3.测试环境测试环境是指完成测试所需要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等资源。
一个好的测试环境能够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提供准确的测试数据和条件。
常见的测试环境包括:-开发环境:用于软件开发和调试,包括开发工具、源代码和调试器等。
-测试环境:用于执行测试用例和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等。
测试环境应具备和生产环境相似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版本。
-模拟环境:用于模拟特定的操作系统、硬件和网络环境等,以测试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4.测试团队测试团队是负责执行测试策略和完成测试任务的核心力量。
测试团队的组成应该根据软件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合理安排。
一个典型的测试团队包括:-测试经理:负责制定和执行测试策略,并协调各个测试资源和任务。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一、引言。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开发团队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档旨在为软件测试计划提供一个模板,以便团队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测试工作。
二、文档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软件测试提供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测试范围、测试目标、测试资源、测试计划、测试进度等内容,以确保测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测试范围。
在本节中,将详细描述软件测试的范围,包括测试的功能模块、测试的硬件环境、测试的软件环境等内容。
同时,还将说明测试中不包含的内容,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四、测试目标。
本节将阐明软件测试的目标,包括发现软件中的缺陷、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评估软件的质量等内容。
同时,还将说明测试的具体指标和评估标准,以便团队能够明确测试的方向和目标。
五、测试资源。
在本节中,将列出软件测试所需要的资源,包括测试人员、测试工具、测试环境等内容。
同时,还将说明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式,以确保测试工作能够高效进行。
六、测试计划。
本节将详细描述软件测试的计划安排,包括测试的时间安排、测试的方法和技术、测试的流程和步骤等内容。
同时,还将说明测试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以确保测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七、测试进度。
在本节中,将制定软件测试的进度安排,包括测试的开始时间、测试的结束时间、测试的里程碑和节点等内容。
同时,还将说明测试进度的监控和反馈机制,以确保测试工作能够按时完成。
八、测试交付。
本节将说明软件测试的交付内容和方式,包括测试报告、测试文档、测试数据等内容。
同时,还将说明测试交付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测试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总结和归档。
九、测试团队。
在本节中,将介绍软件测试的团队成员和职责分工,包括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测试分析师等内容。
同时,还将说明团队的协作方式和沟通机制,以确保团队能够高效地开展测试工作。
十、测试风险。
本节将列举软件测试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人员变动、资源不足、需求变更等内容。
软件的测试方案模板

软件的测试方案模板1. 背景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测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软件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可以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软件的测试方案模板,以帮助团队规划和执行测试工作。
2. 测试目标测试的目标是确保软件按照要求功能正常运行,并且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具体的测试目标包括:- 确认软件的各项功能模块都能正常运行,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潜在问题,防止出现严重的错误或漏洞;- 验证软件在不同的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确保软件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易用性;- 验证软件的安全性,防止出现数据泄露或非法访问等问题。
3. 测试策略基于软件的测试目标,制定适合的测试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试策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黑盒测试:以用户的角度进行测试,不考虑内部实现细节,主要关注软件的功能和界面是否符合需求;- 白盒测试:以开发人员的角度进行测试,考虑内部实现细节,主要关注代码的正确性和覆盖率等;- 灰盒测试:结合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特点,既关注功能和界面,又关注代码的正确性;- 性能测试:对软件在不同负载和环境下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响应时间、并发能力、稳定性等方面的验证;- 安全测试:通过模拟攻击和漏洞扫描等手段,评估软件的安全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兼容性测试:验证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设备等环境下的兼容性,确保可以广泛适用。
4. 测试计划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是测试工作的基础。
测试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范围:明确需要测试的功能模块和需求;- 测试资源:确定测试所需的人力、硬件和软件资源;- 测试时间:安排测试的时间计划和里程碑;- 测试数据:准备测试所需的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测试环境:搭建适合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配置;- 测试方法: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工具,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 风险评估:评估测试过程中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一、背景。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软件测试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测试目标。
1.明确测试的目的和范围,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2.保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达到用户的要求和预期。
3.发现并修复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测试策略。
1.确定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自动化测试等。
2.制定测试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测试的有条不紊进行。
3.确定测试环境和测试工具,保证测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四、测试内容。
1.功能测试,验证软件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和设计。
2.性能测试,测试软件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
3.安全测试,检测软件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方面。
4.兼容性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平台和环境下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五、测试方法。
1.黑盒测试,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验证软件的功能和逻辑。
2.白盒测试,通过代码分析和覆盖率测试,验证软件的代码质量和逻辑正确性。
3.自动化测试,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范围。
六、测试计划。
1.确定测试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确保测试的进度和质量。
2.分配测试资源和人员,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3.制定测试报告和缺陷跟踪机制,及时记录和修复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
七、风险评估。
1.分析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
2.确保测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测试过程中的风险和影响。
八、总结。
软件测试方案是软件测试工作的基础和指导,通过合理的测试方案,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质量,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软件测试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软件测试方案的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一、引言。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软件测试计划是软件测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软件测试活动进行规划、安排和控制的文件,也是测试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档旨在为软件测试人员提供一个模板,帮助他们规范和完善软件测试计划。
二、文档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软件测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各个阶段的测试活动。
三、软件测试目标。
1. 确保软件功能的完整性和正确性;2. 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3. 确保软件的性能和安全性;4. 验证软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和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四、测试策略。
1. 确定测试方法和技术,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自动化测试等;2. 制定测试计划和进度安排;3. 确定测试资源和环境;4. 制定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
五、测试计划。
1. 测试范围,明确要测试的软件功能和模块;2. 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的和预期结果;3. 测试任务,列出各个测试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时间安排;4. 测试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工具等;5. 测试环境,确定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环境;6. 测试方法,确定测试的方法和技术;7. 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8. 缺陷管理,确定缺陷的记录和跟踪方式;9. 风险评估,评估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
六、测试进度安排。
1. 制定测试的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2. 确定各个测试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3. 确定测试人员的工作安排;4. 确定测试报告的提交时间。
七、测试报告。
1. 编写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2. 确定测试报告的提交时间;3. 确定测试报告的接收人和审阅人。
八、变更管理。
1. 确定软件变更的管理流程;2. 确定变更的记录和审批流程;3. 确定变更后的重新测试和验证流程。
九、质量保证。
1. 确定测试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2. 确定测试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3. 确定测试过程中的质量评估和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目录 (1)
系统总体测试策略 (2)
1 概述 (3)
2 产品研发状况分析 (3)
3 测试综述 (3)
3.1 测试项目分析 (3)
3.2 项目继承部分的测试策略 (4)
3.3 自动化测试策略 (4)
4 测试设计策略 (4)
4.1 特性方案设计策略 (4)
5 SIT策略 (5)
5.1 测试重点 (5)
5.2 测试环境及工具 (5)
5.3 入口准则 (5)
5.4 出口准则 (5)
6 SVT策略 (6)
6.1 测试重点 (6)
6.2 测试环境及工具 (6)
6.3 入口准则 (6)
6.4 出口准则 (6)
7 认证和标竿测试策略 (6)
7.1 测试重点 (6)
7.2 测试环境及工具 (6)
7.3 入口准则 (6)
7.4 出口准则 (6)
8 UAT测试策略 (7)
8.1 测试重点 (7)
8.2 测试环境及工具 (7)
8.3 入口准则 (7)
8.4 出口准则 (7)
9 其它特殊测试的策略 (7)
系统总体测试策略
关键词:
摘要:
缩略语清单:
概述
描述本策略覆盖的范围(包括和不包括的内容),可明确所覆盖的IPD阶段以及产品测试活动。
1 产品研发状况分析
产品的研发状况对该产品的测试策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产品研发状况将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测试策略,测试组应根据产品的研发状况确定正确的测试策略以达到最优的测试效果。
参考Build计划,对产品的Build划分以及各个Build包含的主要特性、功能进行简要介绍,作为策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2 测试综述
2.1 测试项目分析
总体上简要介绍产品测试过程中要开展的主要活动,策略,各活动各自的测试关注点。
下表中的测试项目仅代表示例,并不是产品内部测试的全部,它仅反映了该测试阶段的部分特点,在实际描述时,可依产品具体情况确定。
2.2 项目继承部分的测试策略
对于产品中由老产品继承而来的功能、特性的测试策略,如:不进行测试、基本功能验证测试、完全覆盖测试等。
对于可测性规格(装备相关),即使是继承老产品的,也需要对这些继承规格进行测试,确保可测性规格(装备相关)的实现质量。
2.3 自动化测试策略
本节描述在产品测试过程中是否将引入自动化测试的决策结论,及开展自动化测试活动的策略。
3 测试设计策略
描述方案设计的策略,包括: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策略及各特性间的重点、难点(重点要考虑多个特性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总体上给出策略)。
对增强型产品进行测试,可能存在对原有老产品测试设计的继承,此处应明确对于产品继承部分的测试设计策略,如:完全继承原有的测试设计、完全重新设计、部分继承。
并根据产品特性情况分章节描述各特性的设计策略,作为后继方案设计的指导。
3.1 特性方案设计策略
给出每个测试方案设计(包括测试自动化设计,专项测试设计)的策略(各特性间的重点、难点),如工程方法的选择、应用,或者相关约定,测试重点等等,以便指导测试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
4 资源需求
描述测试所需要的那些测试技术和经验,相关人员的角色和责任,测试工作如何全盘调整,测试资料如何管理,版本控制和错误跟踪。
5 SIT策略
本节从不同测试类型的角度明确SIT阶段在产品测试中对产品质量应起的作用和达到的目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采用的各项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SIT和SDV中有些测试项目名称类似,但它们在SIT和SDV目的和验证对象上有所不同。
SIT是验证性、符合性的测试;SDV是攻击性的测试,以发现问题为目的;
SIT主要完成初始产品的系统级各类属性的验证,而SDV是验证BUILD各类属性(包括功能)的测试。
5.1 测试重点
明确SIT阶段的测试重点,
对于系统不同属性的详细的测试策略在后续测试执行策略(SIT部分)文档中描述。
建议测试工程师与EE-BIT进行协商,明确可测性规格(装备相关)在SDV阶段的测试重点。
5.2 测试环境及工具
描述或用图示说明进行SIT测试所需要提前规划准备的测试环境,列出所需关键物料、资源等。
5.3 入口准则
本节描述整个SIT测试执行阶段的入口条件,如:产品进入SIT测试执行之前应达到的质量状态。
5.4 出口准则
本节描述整个SIT测试执行阶段的出口条件,如:产品经过SIT测试执行之后,达到何种质量状态后可以停止SIT测试。
必备的出口条件之一:可测性规格(装备相关)的实现率要达100%。
资料测试是出口准则的必要条件,必须考虑。
6 SVT策略
本节应明确SVT、SVT2阶段在产品测试中对产品质量应起的作用和达到的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各项策略。
对于SVT测试中所要进行的各专项测试(可靠性测试、一致性测试),可简要描述各自的测试目的和策略,详细的策略在后续测试执行策略(SVT 部分)文档中描述。
6.1 测试重点
明确SVT阶段的测试重点,可依产品具体情况确定测试重点的增删。
6.2 测试环境及工具
描述或用图示说明进行SVT测试所需要提前规划准备的测试环境,列出所需关键物料、资源等。
6.3 入口准则
本节描述整个SVT测试执行阶段的入口条件,如:产品进入SIT测试执行之前应达到的质量状态。
6.4 出口准则
本节描述整个SVT测试执行阶段的出口条件,如:产品经过SVT测试执行之后,达到
何种质量状态后可以停止
SVT测试。
7 认证和标竿测试策略
7.1 测试重点
初步分析所需认证的种类(如CE、UL等国际认证,国内运营商准入测试等)
7.2 测试环境及工具
描述针对标竿和认证测试所需要的环境资源和工具需求等。
7.3 入口准则
本节描述此活动的入口条件。
7.4 出口准则
本节描述此活动的出口条件。
8 UAT测试策略
本节主要关注Beta测试的测试重点,哪些内容在试验室SDV/SIT/SVT不易验证,需要通过Beta测试进行验证。
具体某个局点的详细Beta测试策略可在局点Beta测试策略文档中再进一步细化。
对于资料测试,需要按照《IDP04G01-Information Test Strategy Guideline》,确定测试的手册和测试方法。
如有裁减,请记录说明。
8.1 测试重点
初步分析需要通过Beta验证的功能特性
初步分析所需的Beta局点数
8.2 测试环境及工具
描述满足BETA测试所需要的环境资源和工具需求等。
8.3 入口准则
本节描述此活动的入口条件。
8.4 出口准则
本节描述此活动的出口条件。
其中条件之一:试验局电子流已处于“试验局评估评审通过”阶段,BETA测试活动才能退出,才可视为BETA测试结束,满足TR6入口条件。
.
9 其它特殊测试的策略
10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11
12
13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