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边境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8°石油词典97′至42°31′,东经102°49′至105°43′之间,总面积为3.4万平方公里。
阿拉善左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阿拉善左旗地势南高北低,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常年风力较大。
境内以沙漠、戈壁、草原等多样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同时也是草原文化、牧民生活和草原风情的代表地区之一。
阿拉善左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风光,包括大漠风情、高山草原、湖泊、沙丘、森林等。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阿拉善大漠,它被誉为“南大漠、北塞外”,是中国三大沙漠之一。
这里的大漠风光绵延无垠,沙丘起伏连绵不绝,被誉为“中国的撒哈拉”。
除了大漠,阿拉善左旗还有壮观的苏尼特右旗扎木河国家级大草原、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的库布齐沙漠等著名景点,它们以广袤的绿色草原和沙漠风光而闻名于世。
此外,阿拉善左旗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如野生动物黑麂、鹿、鹤等。
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完整,是座自然生态博物馆。
阿拉善左旗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这里有着悠久的蒙古族文化,蒙古族是阿拉善左旗的主要民族,他们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年的蒙古族传统节日,如那达慕大会、白月亮节等都是当地重要的庆典和文化盛会。
阿拉善左旗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这里的国际交流和人口流动也逐渐增加。
阿拉善左旗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文化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资源,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阿拉善左旗在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模式、生态环境保护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规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护好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阿拉善简介
中文名称 阿拉善盟 面积 27万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 Alxa League 人口 18万(2004年) 别名 阿拉善 方言 民勤方言 行政区类别 盟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盟长 冯玉臻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著名景点 腾格里通湖草原旅游景区
下辖地区 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政府驻地 巴彦浩特镇 火车站 额济纳站 电话区号 0483 车牌代码 蒙M 邮政区码 750306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行政代码 152900 盟委书记 包钢
旅游概述
阿拉善奇异的大漠风光、秀美的贺兰山神韵、神秘的西 夏古韵、雄浑的戈壁奇观、古老的居延文化、豪放的蒙 古风情、悠远的丝绸文明,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 资源主体。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道桥自治区级 胡杨林保护区以及旗级梭梭林保护区等集中了阿拉善盟 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的精华;巴丹吉林沙漠(世界最 高沙丘、最大响沙区、最密沙漠湖群)和腾格里沙漠世 界著名;以历史悠久的曼德拉山岩画为代表的岩画是国 内古岩画分布最广泛、最富集、数量最多的地区;境内 的“东风航天城”威名远扬,多颗卫星、“神舟”1号、 2号、3号飞船均在这里成功发射;壮观的吉兰泰盐湖、 久负盛名的黑城遗址和古色古香的八大寺庙等,为开发 阿拉善的观光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区 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旅游景点
阿拉善建旗三百年纪念碑阿拉善左旗:腾格里通湖草原 旅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延福寺、营盘山景观 公园、阿拉善博物馆、广宗寺(南寺)(国家4A级旅游 景区)、腾格里达来月亮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敖 伦布拉格大峡谷、吉兰泰盐池、福因寺(北寺)、哈布 茨盖怪石林、母门洞、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腾格里沙漠天鹅湖、贺兰山国家狩猎场 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神树、黑城遗址、居延海、额济纳河、怪树林、策 克口岸、居延文化遗址 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阿拉善国家沙漠地质公园 巴丹吉林园区、曼德拉山岩画、雅布赖山、海森楚鲁怪 石城、红墩子峡谷
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
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阿拉善摩天沙山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这座神奇的沙山因其壮丽的景色和金黄色的沙丘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的地理特征、历史传说以及人文景观,带您领略这片金黄的奇迹。
一、地理特征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东经103°35',北纬39°42'。
这片沙丘地貌面积广阔,沙山平均高度达200米,最高的沙丘更是达到了近300米。
沙丘由细沙堆积而成,沙质纯净,呈现出金黄色的色调,故而得名“金色沙丘”。
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沙丘覆盖范围广大,呈现出起伏连绵的形态,犹如一片宽广的黄沙海洋。
这里的沙丘清晰可见沙纹,风吹沙响,形成了独特的沙漠景观。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深邃的沙漠湖泊、奇特的沙漠植被等丰富的生态系统,为游客提供了难得一见的旅游体验。
二、历史传说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
据传说,古时候这里是一个美丽的仙境,供奉着天神、山神等神灵。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这个仙境逐渐沦为了沙漠。
传说中,仙境的神灵变成了沙山上的魔鬼,以惩罚人类的贪婪与无知。
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作为这个传说的遗迹,吸引了许多寻仙问道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人们常常在这里沐浴着阳光,倾听着沙漠的故事,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人文景观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除了壮丽的地貌之外,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人文景观。
首先是摩天寺,这座寺庙位于沙丘之巅,占据了一块宽广的平台。
寺庙由精美的佛像和庙宇构成,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观的位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站在寺庙上俯瞰整个沙漠,让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力。
此外,还有许多沙漠驼队等待着游客的到来。
乘坐骆驼穿梭在金色沙丘之间,感受沙丘的威力和风貌。
在夕阳西下之际,沙丘上绘画出美丽的色彩,为游客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此外,金色沙丘阿拉善摩天沙山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包括摄影展览、驯鹰表演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高原阿拉善台地,地势东高西低。
地貌形态以戈壁、沙漠、低山、丘陵为主。
从地质学角度看,阿拉善盟地处中亚蒙古地槽与华北地台的结合部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形成了独特的阿拉善弧形构造带,区内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位于阿拉善盟的北山成矿带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金属找矿地区之一,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列为重点找矿靶区,也是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重点投放地区之一。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具有矿种齐全、分布集中、配套程度高,部分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优,非金属矿产丰富且有特色,共、伴生矿产多、潜力大等特点。
截止目前,已发现矿产84种,小型以上矿床266处(大型19处,中型30处,小型217处)。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7种,进入全区资源储量表的由28种,其中6个矿种保有储量居全区前十位。
已查明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煤、湖盐、芒硝、铁、金、钼、铜、石墨、石膏、萤石、饰面花岗岩、膨润土、水泥灰岩、制碱灰岩、冶镁白云岩、硅石等,这些矿产为全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阿拉善盟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资源潜力巨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构筑了全盟工业经济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盐化工、煤化工、铁矿和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开采及选冶为主的工业体系,依托湖盐、煤炭、芒硝、铁、金等矿产资源优势,现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金属钠、高纯钠、靛蓝生产基地以及国家重要的湖盐生产基地、无烟煤生产基地。
矿业经济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勘查现状截止目前,完成了覆盖全盟的1∶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1∶50万航磁测量和1∶100万布格重力调查以及部分矿产地的勘查工作;完成了1∶20万区域重力测量3.06万km2,完成了1∶20万区域化探扫面18.89km2,1∶5万化探普查1561 km2,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0.98km2,1∶5矿产调查1.86万km2(正在实施的1∶5矿产调查4万km2)。
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
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阿拉善左旗地处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内陆区东缘。
现代地貌类型在第三纪全部形成。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在800~1 500米之间,全旗最高点是东南部贺兰山区的马蹄坡,海拔3 556米,最低点在北部银根苏木境内,海拔742米。
境内山脉高耸、沙漠绵亘、丘陵起伏、戈壁无坡、交错分布,构成一幅复杂多样的地貌景观。
按其特征大体可分为贺兰山山区、阴山余脉—乌兰布和沙漠区、腾格里沙漠区和中央戈壁区。
第一节贺兰山区贺兰山区位于旗境东部和东南部,以贺兰山山脉为主体,包括山前冲积扇、洪积扇及其前沿倾斜平原和低山丘陵。
分布在宗别立、木仁高勒、巴彦浩特、布古图、巴润别立、厢根达来和嘉尔嘎勒赛汉等苏木(镇)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平均海拔高度 2 000米。
贺兰山地理座标北纬38°07′~39°30′,东经105°20′~106°40′之间。
贺兰山东靠银川平原西侧,地形险要,呈南北走向。
其东北端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与阴山山脉对峙,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沙坡头,与秦岭相望,绵延2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 700米,相对高度700米,主峰达郎浩饶(汉名马蹄坡),屹立于山脉中段,海拔3 556米,贺兰山在旗境内长达86公里,山体最宽处12.5公里,在木仁高勒苏木境内;最窄处仅5公里,在巴润别立镇境内三关处;面积为763.4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0.96 %。
中生界以来,在东西向挤压力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褶皱和冲断,贺兰山亦属此类。
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冬春季削弱了来自西北的寒流,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的天然屏障,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中国夏季风影响范围的西界、中国内外流区域及年降水量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重要分水岭、荒漠与非荒漠区的自然分界线。
贺兰山属旱山区,年降水量仅300毫米,受内外引力作用久经风化剥蚀,山体多由风化石和黑青石构成。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左旗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1500米,最高海拔3556米。
阿拉善左旗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214公里,面积8.04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近15万。
可利用草场4.6万平方公里,主要为荒漠、半荒漠草原。
沙漠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主要是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
气候
阿拉善左旗属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大陆型气候,以风沙大、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为主要特点。
年降雨量80-220毫米,年蒸发量2900~3300毫米。
日照时间3316小时,年平均气温7.2摄氏度,无霜期120~180天。
自然资源
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贯穿全境,沙漠和沙地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可利用草地6900万亩,耕地30多万亩,天然梭梭林350万亩,白刺724万亩,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次生林60万亩,是自治区乃至西北的天然生态屏障。
境内资源富集,已发现矿产61种,产地333处,无烟煤、湖盐、花岗岩、磷等探明储量居内蒙古之首。
无烟煤探明储量7亿吨,烟煤探明储量10.7亿吨,湖盐储量1.3亿吨,花岗岩储量2.6亿立方米,全旗还有85%的面积没有做过地质详查。
风光资源富集,风能储量约0.6亿千瓦,太阳能资源储量约2.06亿千瓦。
了解中国最大的沙漠阿拉善沙漠
了解中国最大的沙漠阿拉善沙漠沙漠,是人们传统意义上对干旱、贫瘠、植被稀少的地区的称呼。
而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便是阿拉善沙漠。
阿拉善沙漠位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与甘肃省交界处,北起中蒙边界,南至黄河,东至阴山,西抵腰石山,总面积约为亩700万。
一、地理特征阿拉善沙漠地势高低不平,起伏较大,但整体上呈倾斜与倾斜的横向地貌特征。
大部分地势较高,西南逐渐降低。
同时,沙丘和连绵不断的沙地也是阿拉善沙漠的典型地貌特征。
阿拉善沙漠昼夜温差大,在白天,气温可高达40摄氏度以上,而晚间则可能降至摄氏零度以下。
此外,由于缺水和少雨,阿拉善沙漠的降雨量也较为稀少。
然而,尽管这里的气候条件恶劣,但阿拉善沙漠却拥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
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阿拉善沙漠虽然地处边远偏僻之地,但仍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植物方面,云杉、胡杨、碱蓬和蒿藜等幸存的植被种类属于此地区的特有物种。
而在动物方面,狐狸、野兔、沙狐狸、鹿、羊等常见动物则是阿拉善沙漠的代表性物种。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阿拉善沙漠还有广泛的独特生态现象。
例如,某些植物采取了极端节约用水的策略,如蓬莱的荒漠柳化柳,它只需很少的水分就能生长。
此外,在沙丘上,常常能够见到风蚀杆、沙秆和干河床等特殊的地质景观。
三、人文历史遗迹阿拉善沙漠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阿拉善沙漠地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中蒙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阿拉善沙漠中,有着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
例如,莫高窟就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这些石窟内壁镶嵌着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是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的重要依据。
此外,阿拉善沙漠中还有着众多的古代遗址,如扎金花遗址、柏林哈拉太阳神山遗址等。
这些古代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这片沙漠地区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四、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对阿拉善沙漠的生态保护也愈发重视。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致力于保护沙漠生态环境,如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等。
阿拉善盟白城简介介绍
地方文化活动与节日庆典
传统节日庆典
白城的传统节日庆典非常丰富,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春节等。这些庆典活 动不仅展示了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增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地方文化活动
白城还举办了各种地方文化活动,如文化周、民俗文化展览等。这些活动为当 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平台。
THANKS
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白城文化的一大亮点。
03
民俗文化
白城的民俗文化也很有特色,包括蒙古族的传统婚礼、宗教仪式等。这
些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白城文
化的一大特色。
体育事业发展状况
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阿拉善盟白城加大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了多个体育场馆、健身房等设 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运动条件。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阿拉善盟白城的第一产业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其中畜牧业 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和应用 ,农牧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第二产业
该地区的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导,其中能源、化工、制造 等产业较为发达。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 增长,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产业
的绝佳去处。
戈壁与绿洲
白城地区的戈壁与绿洲景观也十 分独特,可以领略到干旱与湿润
地区的自然过渡。
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遗址
白城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 址,如居延汉简、黑城遗址等, 这些地方见证了白城的历史变迁
和文化积淀。
民俗文化
白城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包括 蒙古族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这 些文化资源为白城的旅游增添了特 色和魅力。
05
教育科技
教育体系
阿拉善盟地理环境
阿拉善盟地理环境
气候概况
阿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为内陆高原,远离海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摄氏6--8.5℃,1月平均气温-9--14℃。
极端最低气温-36.4℃;7月平均气温22--26.4℃,极端最高气温41.7℃。
年平均无霜期130--165天。
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月。
降雨量从东南部的200多毫米,向西北部递减至40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则由东南部的2400毫米向西北部递增到4200毫米。
年日照时数达2600-35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47--165千卡/千方厘米。
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2.9--5米,年均风日70天左右。
地形地貌
阿拉善的地形呈南高北低状平均海拔900-1400米,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湖盆、起伏滩地等,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影响。
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
著名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29%。
北部戈壁分布较广,面积约9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33.7%。
阴山余脉与大片沙漠、起伏滩地、剥蚀残丘相间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有贺兰山、合黎山、龙首山、马鬃山连绵环绕,雅布赖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把盟境大体分为两大块。
贺兰山呈南北走向,长250公里,宽10--50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
贺兰山巍峨陡峻,犹如天然屏障,阻挡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削弱来自西北的寒流。
是外流域与内流域的分水岭。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地质环境分析
43M ine engineering矿山工程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地质环境分析钱洪夫(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北京 100013)摘 要: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规模较大,形态比较稳定。
通过对该区矿山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质环境分析,显示该区矿产资源开采技术条件良好,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环境地质条件中等,适宜进行露天开采,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阿拉善左旗;露天开采;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TD8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1-0043-3收稿日期:2021-06作者简介:钱洪夫,男,生于1967年,江苏武进人,大专,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勘查技术。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福建、山东等地一些小矿山逐步关停,国内矿产资源开采由东南沿海向西部转移步伐明显加快。
该区矿产资源可开采潜力巨大、开发条件优越,得到了越来越多工业生产企业的青睐。
阿拉善左旗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限制开发区域(自治区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在资源富集地区,可进行控制性的集中发展能源、化工、冶金等特色优势产业。
本文通过分析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地质环境影响,为该区矿山开发利用及矿山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1 区域地质特征1.1 区域构造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陆块西北缘、阿拉善地块东南部雅布赖-巴音诺日公构造带内(王廷印等,1998)。
区域上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主要为一组走向上呈北西向展布的压扭性断裂(图1),长度一般为4km ~20km,密集展布于区内中西部查干通根-伊和布图-新乌苏一带。
其次为一组走向上呈北东向展布的压扭性断裂,展布于蟒德勒敖包东部。
断裂切割华力西期晚期花岗岩体。
图1 巴音诺日公地区地质构造图1.中生代-新生代地层;2.中晚元古代盖层;3.太古代-早元古代陆壳基底;4.华力西期花岗岩;5.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5.华力西期正长岩;6.华力西期辉长岩;7.加里东期正长岩;8.闪长玢岩脉;9.断裂带。
沙漠之眼阿拉善绿洲
沙漠之眼阿拉善绿洲沙漠之眼:阿拉善绿洲一、引言沙漠是一片荒凉而极端的地带,往往让人联想到无尽的沙丘和干旱的景象。
然而,在这个看似荒凉的环境中,存在着一个令人惊叹的绿洲——阿拉善绿洲。
本文将带您探索这个位于中国内蒙古的沙漠之眼,揭示它的奇迹和美丽。
二、地理与环境阿拉善绿洲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约距离北京1000多公里。
它座落于庞大的腾格里沙漠中,是中国北方最大、环境最恶劣的沙漠之一。
然而,这片沙漠中的阿拉善绿洲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阿拉善绿洲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
这里有沙丘、湖泊、河流和草原。
湖泊和河流往往是这个地区的生命之源,为植物和动物提供生存所需的水源。
尽管火热的沙漠环绕着绿洲,但这片绿洲却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三、生物多样性阿拉善绿洲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栖息着众多珍稀濒危的物种,包括野生黄牛、罕见的野驴,以及多种鸟类和爬行动物。
由于相对干旱的环境,这里的植被主要由草地和一些耐旱植物组成。
这些植物在阿拉善绿洲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保持土壤稳定并防止沙漠的进一步扩张。
四、人类居住和生活虽然大部分沙漠地区被认为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但是阿拉善绿洲却是一个古老的人类居住地。
当地居民过着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的传统生活方式。
他们依靠湖泊和河流的水源,种植农作物,并饲养牲畜。
这些居民对绿洲的生态环境有着深入的了解,通过他们的努力,这片绿洲的生态系统能够得以保护和恢复。
此外,阿拉善绿洲还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他们来到这里,既是为了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是为了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
当游客漫步在绿洲的沙丘和湖泊之间时,他们可以感受到沙漠和生命的交融,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阿拉善绿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这片宝贵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护阿拉善绿洲的生态环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的构造单元划分及各单元的基本特征
内蒙古阿拉善地块位于内蒙古北部,是内蒙古地质构造中重要的地质
构造核心区,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多样性及种类资源丰富等特点已
成为重要的地质学研究和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区域。
根据其地质特征,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可划分为7个构造单元:老年安陆岩片的阿拉善盆地,过渡中生代岩石-老年岩石的阿拉善边缘带,阿拉善双脊,青占前
缘长缓斜基底,夹节基底,新生代峰后夹节及阿拉善盆地内蒙古南麓。
老年安陆岩片的阿拉善盆地是阿拉善地块中最大的构造单元,位于地
块南部,其上横断面及下斜层状面可见到较厚的安陆岩及深色岩砂岩
和灰泥岩,认为这一构造单元经历了岩浆作用。
另外,过渡中生代岩
石-老年岩石的阿拉善边缘带位于地块的西南、东北及南部,它是由中
生代深海及碱性玄武岩、老年赤脊山期拉速状玄武岩夹层及角闪岩等
构成,构成一个带独特地质地貌特征。
阿拉善双脊位于地块中部,是
由一组东西向褶皱构造构成,褶皱构造在东部拐向南部,但仍明显可见,它们内部受到混合构造控制,上覆盖着各种中生代基性岩类。
青占前缘长缓斜基底分布在地块的西北部,它们受到拉速构造的控制,并由火成岩有序地排列,它们也被认为是近晚中生代的构造形成期。
夹节基底分布在地块的西北部,是地块中的大型断裂形成的折叠构造,其上覆盖着各种新生代基性火山岩。
最后,新生代峰倒夹节位于地块
的中心以南,它与夹节基底形成地块中心的新生代断裂折叠带,其上
覆盖着各种新生代基性火山岩。
总之,内蒙古阿拉善地块是一个具有多样构造单元的地块,这对古地
质学家以及地龄学家和地质结构学家等学者来说,提供了丰富的研究
资料。
个体构造单元的细节特征也反映出。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阿拉善高原是一个久经剥蚀夷平的古老的高平原,其上广布有基岩裸露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戈壁,戈壁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沙漠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山地与丘陵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着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和亚玛雷克四大沙漠横贯高平原全境;沙漠内部的沙链间或沙漠边缘,湖盆、丘陵、残山、平地与沙丘交错分布;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自西向东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乌兰布和沙漠为植被覆盖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10~30米,沙漠内部土质较好,地面平坦,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固定沙丘占30%;巴丹吉林沙漠固定、半固定沙丘占7%,流动沙丘93%,多为高大复合型沙山,高200~300米;沙丘相对高度300~400米,其腹地最高沙丘为500米以上;腾格里沙漠具有线状延绵的新月形沙丘垄,面积不大,沙丘相对高度100~200米,丘间洼地多为绿色盆地,流动沙丘占71%,湖盆滩地占7%,山地、丘陵及平地占20%;亚玛雷克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高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面积5600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丘约占80%,固定、半固定沙丘占20%;沙丘形态以新月形链状、垄状为主,其次为波状沙地;戈壁集中分布于马鬃山东北部以及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南地带;其中,西部与北部属于碎屑石质戈壁,地面光秃,岩山裸露,或只覆盖厚度不足1米的岩屑;岩石表面往往盖有油黑发亮的所谓“荒漠岩漆”;南部山前地带以及额济纳河西岸属于砂砾石戈壁,砾石层厚度较大,水源极端贫乏,地面几乎没有植被;额济纳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北部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吉兰泰盐池等湖盆低地,是由泥沙物质组成的冲积-湖积或湖积平原,其地势低平,地表未被流沙或砾石覆盖,面积较大,盐沼广泛分布;额济纳河下游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是农牧林业比较发达的区域;河流水系阿盟河流水系主要以内陆河水系为主,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有黑河流入,洪水冲沟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共27条,四大沙漠由于接受降雨后渗流通畅,形成许多湖泊和时令湖盆;1黄河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进入阿盟,沿阿盟东南边境在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全程85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2黑河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终止于居延海;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正义峡以下为下游,经甘肃省鼎新镇最后注入阿盟额济纳旗东西居延海,河道长333公里,流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为戈壁荒漠;3山沟泉溪阿盟的山沟泉溪主要发源于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共70多处,流域面积2676平方公里,由降雨补给而形成;泉溪清水流量287升/秒,年清水总量905万立方米,年平均洪水总量4800万立方米;4湖泊阿盟的湖泊较多,以四大沙漠中的湖盆为主;沙漠湖盆是接受降水补给而形成,比较稳定;四大沙漠中湖盆共有415处,总面积达6700平方公里,其中:季节性湖泊4546平方公里,永久性湖泊231平方公里;阿拉善地区水资源贫乏,地表径流极缺;阿拉善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08立方米/年,可利用水资源只有×108立方米/年,为水资源总量的49%;现状总用水量中,有80%是地表水,而地表水中,仅额济纳旗就占了87%;水资源分布不均,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影响了生态与环境,而且还制约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气象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气候极端干旱,日照充足,积温高,多大风;太阳辐射强烈,可达155~167千卡/cm2·年,为我国仅次于西藏的强辐射区,大部分地区年均温达—°C图2,≥10°C的积温一般为3200—3600°C,日照时数3400—3500小时/年;降雨稀少而蒸发强烈,东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00—150毫米,中部为70—100毫米,西部仅50毫米图3左右,而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可达2000—40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5%,且越向西越集中;风沙多是本区气候的突出特点,瞬间风速>17米/秒或刮7、8级的大风日数,北部多达50—100天,南部较少,也能达到15—30天,其中4、5月份的大风日数可占全年的30%左右;土壤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生物气候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产生变异,因此土壤的地带性分布也随之不同;全境随纬度增高和经度降低,水分条件逐步递减,热量条件逐步增高,所以土壤也从棕钙土逐步过渡为灰漠土和灰棕漠土;在高原南部靠近河西走廊北山的低丘陵区多发育为灰漠土;四大沙漠虽为高原组成部分,但由于风力的搬运和古代砂性母质的沉积,普遍发育为风沙土;额济纳河河冲积平原地区由于季节性洪水的作用,在河漫滩及低阶地广泛发育着林灌草甸土和潮土,同时普遍有盐碱化现象;在星罗棋布的沙丘间湖盆洼地和高平原的蝶形洼地中,因水盐动态的运动和分配,盐土及龟裂土有广泛的发育;而低山和剥蚀残丘,由于风蚀、水蚀的强烈作用,多发育为石质土和粗骨土;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生物组成也发生地带性的变化;该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旱生和超旱生的灌木与小半灌木,一般植被生长稀疏,群落结构简单,生产力低,干物质积累少;植被盖度多数为1—35%,而且尚有大面积的流沙和裸露的戈壁;在阿拉善高原中北部和西部几乎无短命和类短命的植物,小灌木或半灌木均呈单个丛状分布;一般起建群作用的主要为藜科、菊科、蒺藜科的种属,其次有蔷薇科、柽柳科、禾本科等种属;主要类型及代表植物有:贺兰山森林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杜松及蒿草草甸;荒漠戈壁植物有:木本猪毛菜、短叶假木贼、膜果麻黄、霸王、锁锁、泡泡刺、绵刺、琵琶柴及沙冬青等;额济纳河河两岸草甸植被有:胡杨、柽柳及沙枣和苦豆子等;盐湖周围多生长耐盐、泌盐植物,主要有:盐爪爪、芦苇、芨芨草等;沙漠周围主要分布着沙生植物:沙竹、沙生针茅、多根葱及白刺、沙拐枣等;。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呼和乌拉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呼和乌拉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第一节区域地质特征本区位于恩格尔乌苏Ⅰ级构造单元分界深大断裂带及高家窑-乌拉特后旗-化德-赤峰Ⅱ级构造单元分界深大断裂带的南侧,华北陆块北缘西段,根据《内蒙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成果报告》,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区(Ⅰ级)-阿拉善陆块(Ⅱ级)-龙首山基底杂岩带(Ⅲ级)。
本区的岩浆侵入活动具有多期性及多时代性,并且发育较强的变质变形作用。
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地层勘查区古生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晋冀鲁豫地层区(Ⅴ4),阴山地层分区(Ⅴ3 4),阿拉善右旗地层小区(Ⅴ3-1 4),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浅色片麻岩组(Ar2W.pg)、深色片麻岩组(Ar2W.0g),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Pt2Jxa)见图3-1B,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阿拉善地层区(2),潮水地层分区(22),见图3-1A。
区域地层划分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等为依据。
出露地层有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深色片麻岩组(Ar2W.og)、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浅色片麻岩组(Ar2W.pg)、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Pt2Jxa)、下白垩统庙沟组(K1mg)及第四系(Q)地层,见下图表1-1。
现就区域地层分布情况及岩石学特征分述如下:图3-1 区域地层分区图表1-1 岩石地层一览表界系统群组段代号岩性组合厚度(m)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p alp砾石层、砂土、亚砂土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庙沟组二段K1mg2紫红色、砖红色及青灰色泥岩、细-粗粒砂岩为主,少量泥质粉砂岩,局部相变为不同颜色泥岩互层或泥岩砂岩互层,局部含少量砾石,泥岩中见钙质结核>1173.48一段K1mg1砖红色细-粗砾岩、砖红色粗砂岩,局部相变为砾岩夹粗砂岩、粗砂岩夹砾岩或砾岩粗砂岩互层,夹少量细砂岩、泥岩,局部见钙质结核及石膏>586.55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Pt2Jxa黑灰色红柱石(堇青石)斑点板岩、钙质板岩、砂板岩、结晶灰岩夹硅质板岩。
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的构造单元划分及各单元的基本特征
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的构造单元划分及各单元的基本特征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
该地块的北缘区域主要划分为四个构造单元,分别是赛汗塔拉构造带、南哲里木构造带、塔里木凹陷带和塞尔北腔凹陷带。
每个构造单元都具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四个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
赛汗塔拉构造带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最西部,是一个由北东向南西走向的褶皱构造带。
该构造带由赛汗塔拉群构成,是一系列经历了多期变形的古老断裂带。
赛汗塔拉构造带主要由硬叶松、二叠纪地层以及古生代地层构成。
该地区受到了多期次的隆升和剥蚀的作用,形成了许多齐特式的剥露面。
此外,该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铜、铅、锌等。
南哲里木构造带位于赛汗塔拉构造带的东北部,是阿拉善地块北缘的重要构造单元之一、该构造带由南哲里木群构成,主要由新元古代地层组成。
南哲里木构造带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次的隆升和侵蚀剥蚀,形成了多个隆起、断块以及同期的沉积盆地。
该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还有煤炭等矿产资源。
塔里木凹陷带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盆地。
该凹陷带由塔里木群构成,主要由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组成。
该地区在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次的盆地沉降和充填,形成了多个古气候环境的沉积层序和构造断裂带。
塔里木凹陷带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同时还有煤炭等矿产资源。
塞尔北腔凹陷带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东部,是一个向西倾斜的前陆盆地。
该凹陷带由塞尔北腔群构成,主要由二叠纪和侏罗纪地层组成。
塞尔北腔凹陷带是一处古生代-中生代的盆地演化系统,曾经经历了多期次的沉降、沉积和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断裂带和褶皱带。
该地区含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总体来说,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的构造单元划分及各单元的基本特征包括赛汗塔拉构造带的古老断裂带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南哲里木构造带的新元古代地层和油气资源、塔里木凹陷带的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以及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以及塞尔北腔凹陷带的前陆盆地性质和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阿拉善盟地质遗迹概况
阿拉善盟地质遗迹概况阿拉善盟地处阴山西段,地层区划分属属华北地层区阿拉善分区,区内地层发育齐全,从上太古界——新生界均有出露。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非常引人注目,北缘内蒙华力西褶皱带,东接内蒙地轴,东南为桌子山、贺兰山台陷带,南段与祁连加里东褶皱带毗连。
区内构造活动强烈,褶皱发育,具多期次间歇性活动的特点。
阿拉善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形成了类型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资源,保存着地球演化发展留下的地壳运动形迹、数十亿年的岩石地层、古生物进化轨迹,以及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沙漠、戈壁、风蚀地貌,和流水作用形成的峡谷地貌及其他地质作用形成的珍稀岩石、矿物等,阿拉善盟是我区西部一座得天独厚的地质科学天然博物馆。
阿拉善盟地质遗迹丰富,主要类型为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珍稀的岩石、矿物及矿泉、湖泊、瀑布水体景观等。
1.典型地层剖面典型地层剖面是指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古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面和构造形迹。
阿拉善盟在地层分区上横跨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大地层区:北部为天山—兴安地层区;中部为华北地层区;南部少数地区为祁迦地层区。
阿拉善盟最古老的地质记录为太古界阿拉善群,零星分布于阿左旗庆格勒图、阿右旗因格井、雅布赖山一带,与内蒙古中部太古界集宁群共同组成了内蒙台隆的骨架。
中寒武统月牙山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额济纳旗南部的月牙山,灰岩中含三叶虫、腹足类化石。
上寒武统恩格尔乌苏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在阿左旗乌力吉苏木杭乌拉,以结晶灰岩为主,含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其上与下奥陶统杭乌拉组为整合接触。
中奥陶统杭乌拉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乌力吉苏木西北杭乌拉山东北麓。
该岩组以硅质岩、板岩、结晶灰岩为主,含三叶虫、腕足类化石。
中奥陶统咸水湖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额济纳旗乌兰布拉格东南约30km处,岩性为火山岩夹碎屑岩、硅质和灰岩、灰岩中含三叶虫、腕足类化石;板岩中含笔石化石。
阿拉善盟概况
阿拉善盟概况【字号:大字 | 中字 | 小字】阿拉善盟(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
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5万人,有蒙、汉、回、藏等28个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
现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4个苏木(镇)、191个嘎查(村)。
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阿拉善神奇、美丽而富饶,被誉为“中国秘境”。
——自然风光绮丽多彩。
金色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金秋胡杨枝叶婆娑、流光溢彩,褐色戈壁广袤无垠尤以额济纳旗马鬃山戈壁撼人心魄,绿色的贺兰山天然次森林和荒漠草原景色迷人、如诗如画,银色的吉兰泰、雅布赖等盐湖波光粼粼、银光闪烁,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风蚀岩石簇群形态万千、栩栩如生,阿拉善奇石质朴硕然、千奇百怪,最为珍贵的葡萄玛瑙流珠挂玉、硕果累累。
苍茫戈壁,瀚海天域,大漠风光,使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西汉名将霍去病入居延收复河西。
元代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途经黑城朝觐元帝忽必烈。
康熙年间,卫拉特和硕特部从新疆天山迁徙到阿拉善草原,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万里东归到额济纳河流域。
康熙36年(1697年)设阿拉善和硕特旗,雍正9年(1731年)设定远营(今巴彦浩特),乾隆18年(1753年)设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
因稳定西部边疆屡建战功,两旗旗王被晋爵亲王,并且清皇室与阿拉善和硕特旗保持了长期的联姻关系。
清朝和民国时期,两旗直属清政府理藩院和民国蒙藏委员会管辖。
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和平解放,此后曾五次变更隶属关系,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5月1日成立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阿拉善高原是一个久经剥蚀夷平的古老的高平原,其上广布有基岩裸露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戈壁,戈壁面积9.2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4.12%;沙漠面积8.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1.09%;山地与丘陵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8.02%。
著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和亚玛雷克四大沙漠横贯高平原全境。
沙漠内部的沙链间或沙漠边缘,湖盆、丘陵、残山、平地与沙丘交错分布。
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自西向东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乌兰布和沙漠为植被覆盖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10~30米,沙漠内部土质较好,地面平坦,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 ,固定沙丘占30%;巴丹吉林沙漠固定、半固定沙丘占7%,流动沙丘93%,多为高大复合型沙山,高200~300米。
沙丘相对高度300~400米,其腹地最高沙丘为500米以上;腾格里沙漠具有线状延绵的新月形沙丘垄,面积不大,沙丘相对高度100~200米,丘间洼地多为绿色盆地,流动沙丘占71%,湖盆滩地占7%,山地、丘陵及平地占20%;亚玛雷克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高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
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面积5600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丘约占80%,固定、半固定沙丘占20%。
沙丘形态以新月形链状、垄状为主,其次为波状沙地。
戈壁集中分布于马鬃山东北部以及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南地带。
其中,西部与北部属于碎屑石质戈壁,地面光秃,岩山裸露,或只覆盖厚度不足1米的岩屑。
岩石表面往往盖有油黑发亮的所谓“荒漠岩漆”;南部山前地带以及额济纳河西岸属于砂砾石戈壁,砾石层厚度较大,水源极端贫乏,地面几乎没有植被。
额济纳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北部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吉兰泰盐池等湖盆低地,是由泥沙物质组成的冲积-湖积或湖积平原,其地势低平,地表未被流沙或砾石覆盖,面积较大,盐沼广泛分布。
额济纳河下游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是农牧林业比较发达的区域。
阿拉善右旗
生物资源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野生植物分属62科,216属,482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3科、 4属、8种;被子植物55科、208属、470种。林木植物有梭梭、青海云杉等十几种,饲用植物有绵蓬、芦苇等80多 种,药用植物有肉苁蓉、麻黄、甘草、锁阳等120多种。
截至2005年,阿拉善右旗有家禽品种20多种,野生动物几十种。境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野驴、天鹅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石貂、鹅喉羚、盘羊、岩羊等。
气候
阿拉善右旗地处内陆高原,属暖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平均气温 8.4℃,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5.4℃。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降水量8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100毫 米,年均日照时数3104.6小时,日照百分率70%。年平均大风78天。
土壤
阿拉善右旗土壤具有荒漠土特征,土壤划分为10个土类、17个亚类、27个土属。
体育事业
阿拉善右旗地图2015年,阿拉善右旗组织开展那达慕及社区太极拳、健身秧歌、健步行等健身活动。举办了 首届公路自行车比赛、乒乓球邀请赛、排球赛、搏克比赛、七人制足球赛、台球比赛、搏克月季争霸赛。组队参 加西部盟市县旗及鄂尔多斯搏克协作赛、兰州市“迎春杯”老年门球比赛、青海“华德杯”全国门球邀请赛、全 区“益寿杯”、阿盟及周边城市老年运动会门球;参加全盟“工运杯”、全区“劳动杯”职工足球比赛。应邀参 加了呼伦贝尔市“沙力搏尔搏克”交流学习和研讨活动。
截至2012年,阿拉善右旗辖3个镇,4个苏木,旗政府驻巴丹吉林镇。总人口人(2010年),有蒙古族、汉族、 回族、藏族、壮族、土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彝族等11个民族。
2020年,阿拉善右旗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4亿元,年均增长5.2%6。
阿拉善盟地方标准
阿拉善盟地方标准
阿拉善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东北与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三市相连,南、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西、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
阿拉善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万人,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全盟辖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盟行政公署驻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起伏坦地等,在湖盆和低洼地区分布有沼泽。
横贯全境的阿拉善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之总称)占全盟总面积的29%,居世界第四位,国内第二位。
阿拉善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夏季酷热,四季分明,风大沙多。
全盟年平均气温8.3°C,最低气温-26.7°C,最高气温可达41.7°C,年平均无霜期165天。
阿拉善盟具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今阿拉善地区东北部始设北地郡。
汉代,阿拉善地区分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管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高原就是一个久经剥蚀夷平的古老的高平原,其上广布有基岩裸露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戈壁,戈壁面积9、2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4、12%;沙漠面积8、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1、09%;山地与丘陵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8、02%。
著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与、腾格里与亚玛雷克四大沙漠横贯高平原全境。
沙漠内部的沙链间或沙漠边缘,湖盆、丘陵、残山、平地与沙丘交错分布。
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自西向东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乌兰布与沙漠为植被覆盖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10~30米,沙漠内部土质较好,地面平坦,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 ,固定沙丘占30%;巴丹吉林沙漠固定、半固定沙丘占7%,流动沙丘93%,多为高大复合型沙山,高200~300米。
沙丘相对高度300~400米,其腹地最高沙丘为500米以上;腾格里沙漠具有线状延绵的新月形沙丘垄,面积不大,沙丘相对高度100~200米,丘间洼地多为绿色盆地,流动沙丘占71%,湖盆滩地占7%,山地、丘陵及平地占20%;亚玛雷克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高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
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面积5600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丘约占80%,固定、半固定沙丘占20%。
沙丘形态以新月形链状、垄状为主,其次为波状沙地。
戈壁集中分布于马鬃山东北部以及我国与蒙古人民共与国国界线以南地带。
其中,西部与北部属于碎屑石质戈壁,地面光秃,岩山裸露,或只覆盖厚度不足1米的岩屑。
岩石表面往往盖有油黑发亮的所谓“荒漠岩漆”;南部山前地带以及额济纳河西岸属于砂砾石戈壁,砾石层厚度较大,水源极端贫乏,地面几乎没有植被。
额济纳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北部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吉兰泰盐池等湖盆低地,就是由泥沙物质组成的冲积-湖积或湖积平原,其地势低平,地表未被流沙或砾石覆盖,面积较大,盐沼广泛分布。
额济纳河下游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就是农牧林业比较发达的区域。
河流水系
阿盟河流水系主要以内陆河水系为主,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有黑河流入,洪水冲沟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共27条,四大沙漠由于接受降雨后渗流通畅,形成许多湖泊与时令湖盆。
(1)黄河
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进入阿盟,沿阿盟东南边境在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全程85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
(2)黑河
黑河就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终止于居延海。
流经青海省、甘肃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14、29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27、75亿立方米。
正义峡以下为下游,经甘肃省鼎新镇最后注入阿盟额济纳旗东西居延海,河道长333公里,流域面积为8、04万平方公里,为戈壁荒漠。
(3)山沟泉溪
阿盟的山沟泉溪主要发源于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共70多处,流域面积2676平方公里,由降雨补给而形成。
泉溪清水流量287升/秒,年清水总量905万立方米,年平均洪水总量4800万立方米。
(4)湖泊
阿盟的湖泊较多,以四大沙漠中的湖盆为主。
沙漠湖盆就是接受降水补给而形成,比较稳定。
四大沙漠中湖盆共有415处,总面积达6700平方公里,其中:季节性湖泊4546平方公里,永久性湖泊231平方公里。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贫乏,地表径流极缺。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8、07×108立方米/年,可利用水资源只有8、83×108立方米/年,为水资源总量的49%。
现状总用水量中,有80%就是地表水,而地表水中,仅额济纳旗就占了87%。
水资源分布不均,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影响了生态与环境,而且还制约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气象
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
气候极端干旱,日照充足,积温高,多大风;太阳辐射强烈,可达155~167千卡/cm2·年,为我国仅次于西藏的强辐射区,大部分地区年均温达6、8—8、8°C(图2),≥10°C的积温一般为3200—3600°C,日照时数3400—3500小时/年。
降雨稀少而蒸发强烈,东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00—150毫米,中部为70—100毫米,西部仅50毫米(图3)左右,而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可达2000—4000毫米。
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5%,且越向西越集中。
风沙多就
是本区气候的突出特点,瞬间风速>17米/秒或刮7、8级的大风日数,北部多达50—100天,南部较少,也能达到15—30天,其中4、5月份的大风日数可占全年的30%左右。
土壤
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生物气候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产生变异,因此土壤的地带性分布也随之不同。
全境随纬度增高与经度降低,水分条件逐步递减,热量条件逐步增高,所以土壤也从棕钙土逐步过渡为灰漠土与灰棕漠土。
在高原南部靠近河西走廊北山的低丘陵区多发育为灰漠土。
四大沙漠虽为高原组成部分,但由于风力的搬运与古代砂性母质的沉积,普遍发育为风沙土。
额济纳河河冲积平原地区由于季节性洪水的作用,在河漫滩及低阶地广泛发育着林灌草甸土与潮土,同时普遍有盐碱化现象。
在星罗棋布的沙丘间湖盆洼地与高平原的蝶形洼地中,因水盐动态的运动与分配,盐土及龟裂土有广泛的发育。
而低山与剥蚀残丘,由于风蚀、水蚀的强烈作用,多发育为石质土与粗骨土。
1、1、5植被
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生物组成也发生地带性的变化。
该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旱生与超旱生的灌木与小半灌木,一般植被生长稀疏,群落结构简单,生产力低,干物质积累少。
植被盖度多数为1—35%,而且尚有大面积的流沙与裸露的戈壁。
在阿拉善高原中北部与西部几乎无短命与类短命的植物,小灌木或半灌木均呈单个丛状分布。
一般起建群作用的主要为藜科、菊科、蒺藜科的种属,其次有蔷薇科、柽柳科、禾本科等种属。
主要类型及代表植物有: 贺兰山森林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杜松及蒿草草甸。
荒漠戈壁植物有:木本猪毛菜、短叶假木贼、膜果麻黄、霸王、锁锁、泡泡刺、绵刺、琵琶柴及沙冬青等。
额济纳河河两岸草甸植被有:胡杨、柽柳及沙枣与苦豆子等。
盐湖周围多生长耐盐、泌盐植物,主要有:盐爪爪、芦苇、芨芨草等。
沙漠周围主要分布着沙生植物:沙竹、沙生针茅、多根葱及白刺、沙拐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