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模拟试题
医古文模拟试题

一、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1.护2.兴3.药4.叶5.异6.断7.体8.还9.动10.戏二、写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题0.5分,共5分)1.昧经权之玅(炫)者,无格致之明。
2.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
3.病亦行差(瘥)。
4.使人奋迅感慨激厉(励)之不暇。
5.譌(谓)者绳之。
6..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7.而用度箴(针)石汤火所施2。
8.因敢忘陋效矉(颦)。
9.旁涉元(玄)禁。
10.不得起一念蔕(蒂)芥之心。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养生论》的作者魏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嵇康),字()。
2.《类经》的作者是(张介宾),字是(景岳)。
3.而(),有浮沈弦紧之乱;(),有高下浅深之差。
4.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5.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评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
6.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7.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8.孔安国序(《尚书》)曰:(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9.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方就其业。
10.然刻意研精,(),或识契真要,()。
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
11.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12.《汉书·艺文志》的“方技略”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等四部分。
113.“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中的“咳”同(孩),意思是(小孩)。
114.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象形者,(),(),日月是也。
”115.《中国医学大辞典》的作者(),《中国药学大辞典》的作者()。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在“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中,“间”的意思是(D) A.间隔 B.延误 C.加重 D.病愈2.在“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中,“宥”的意思是(B) A.包括 B.宽恕 C.惩罚 D.重用3.在“翁教之亹亹忘疲”中,“亹亹”的意思是(A)A.不倦貌 B.勤俭貌 C.刻苦貌 D.认真貌4.在“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中,“考”的意思是(D)A.平和 B.节制 C.健康 D.长寿5.在“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口给”的意思是(A)A.口服 B.口述 C.能言善辩 D.才思敏捷6.在“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中,“宗”的意思是(B)A.正宗 B.本源 C.原委 D.核心7.在“疾之中人,变态莫测,明能烛幽,二竖遁矣”中,“二竖”的意思是(B)A.童子 B.疾病 C.痛苦 D.确定8.在“俨然倨高座,侈功德矣”中,“侈”的意思是(A)A.夸耀 B.使……华美 C.公布 D.宣传9.在“嗜学不厌,研理务精”中,“厌”的意思是(A)A.满足 B.厌烦 C.讨厌 D.放弃10.在“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中,“眄”的意思是(C)A.回视 B.左顾右盼 C.斜视 D.关注11.在“如鲧湮洪水,不知五行之道”中“湮”意思是(C)A.淹没 B.治理 C.堵塞 D.疏通12.在“挠反掌之安危,惑乱最易”中,“挠”的意思是()A.阻挠 B.扰乱 C.反对 D.急救13.在“阳若同心,阴为浸润”中,“浸润”的意思是()A.浸湿 B.湿润 C.谄媚 D.说坏话14.在“故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中,“诬”的意思是()A.欺骗 B.轻视 C.诬陷 D.重要15.在“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中,“博”的意思是()A.寻找 B.通晓 C.使用 D.搬运16.在“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等补剂十余帖”中,“顾”的意思是()A.考虑 B.顾忌 C.特地 D.反而17.在“若图立异矜奇,致人眼生不解”中,“矜”的意思是()A.夸耀 B.矜持 C.重视 D.追求18.在“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中,“刀圭”的意思是()A.技术 B.药物 C.手术 D.医学19.“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一句,出自(D)A.《不失人情论》 B.《华佗传》C.《扁鹊传》 D.《类经》序20.许慎《说文解字》的编排方法是()A.部首编排法 B.音序编排法C.拼音编排法 D.笔画编排法21.下面一组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A.颖 B.徙 C.疫 D.徒22.下列属异体字关系的是()A.蚤—早 B.徧—遍C.荒—肓 D.锡—赐23.在“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中,所具有的语法现象是()A.主谓倒装 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 D.名词活用为动词24.在“下此以往,未之闻也”中,所具有的语法现象是()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C.定语后置 D.宾语前置25.在“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中所具有的语法现象是()A.使动用法 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 D.意动用法五、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以下一组字注音不正确的是()A.揲xiè B.彧yù C.蠲yì D.蓍qí E.隳huā2.以下一组字注音不正确的是()A.搦ròu B.疭cóng C.絺xì D.骛wǔ E.鸮xiāo3.以下一组字注音不正确的是()A.稔rěn B.绥suí C.忒nìng D.瘵zài E.莸yóu4.以下含有名词作状语的句子是()A.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医古文模拟试题

医古文模拟试题医古文模拟试题————————————————————————————————作者:————————————————————————————————日期:模拟练习五一、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1.顯2.實3.穀4.歲5.豐6.動7.義8.補9.殺 10.達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题0.5分,共5分)1.继复并心壹志,徧.览前贤注释。
2.兼《灵枢》九卷,迺.其数焉。
3.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
4.劳而未验,志以.厌衰。
5.而寸口关尺,有浮沈.絃紧之乱。
6.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
7.今余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诠,所以该.治病之法也。
8.辟.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
9.卒.然遭邪风之气。
10.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伤寒论》的作者是张机,字(),被后世尊为()2.《养生论》的作者是()字()。
3.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最早的词典是()。
4.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医类书是清代()等人编撰的()。
5.异体字是指()完全相同而()不同的字。
6.象形者,(),随体诘诎,()是也。
7.感往昔之沦丧,伤(),乃勤求古训,()。
8.孔安国序《尚书》曰:()、神农、黄帝之书,谓之(),言大道也。
9.因敢忘陋效颦,(),固非敢(),然不屑沿街持钵。
10.故学者必须(),精勤不倦,不得(),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11.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长幼妍蚩,怨亲善友,()愚智,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
12.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则疾可(),身可活也。
13.然而,其文(),其意博,其理(),其趣深。
14.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精究方术,上以疗(),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15.虽然,他山之石,可以();(),可以鉴形。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在“视见垣一方人”中,“垣”的意思是()A.矮墙B.土堆C.土坡D.隔断2.在“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中,“诣”的意思是()A.造诣B.选择C.宗旨D.到3.在“是医之于医尚不能知,而矧夫非医者”中,“矧”的意思是()A.大概B.牵引C.况且D.或许4.在“长可尺所”中,“所”的意思是()A.地方B.左右C.助词D.处所5.在“翁春秋既高,乃徇张翼等所请,而著《格致余论》…”中,“春秋”的意思是()A.四季B.春季C.年龄D.秋季6.在“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中,“败”的意思是()A.弊政B.失败C.衰落D.毁坏7.在“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医古文模拟试题

医古文模拟试题————————————————————————————————作者:————————————————————————————————日期:模拟练习五一、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1.顯2.實3.穀4.歲5.豐6.動7.義8.補9.殺 10.達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题0.5分,共5分)1.继复并心壹志,徧.览前贤注释。
2.兼《灵枢》九卷,迺.其数焉。
3.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
4.劳而未验,志以.厌衰。
5.而寸口关尺,有浮沈.絃紧之乱。
6.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
7.今余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诠,所以该.治病之法也。
8.辟.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
9.卒.然遭邪风之气。
10.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伤寒论》的作者是张机,字(),被后世尊为()2.《养生论》的作者是()字()。
3.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最早的词典是()。
4.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医类书是清代()等人编撰的()。
5.异体字是指()完全相同而()不同的字。
6.象形者,(),随体诘诎,()是也。
7.感往昔之沦丧,伤(),乃勤求古训,()。
8.孔安国序《尚书》曰:()、神农、黄帝之书,谓之(),言大道也。
9.因敢忘陋效颦,(),固非敢(),然不屑沿街持钵。
10.故学者必须(),精勤不倦,不得(),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11.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长幼妍蚩,怨亲善友,()愚智,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
12.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则疾可(),身可活也。
13.然而,其文(),其意博,其理(),其趣深。
14.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精究方术,上以疗(),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15.虽然,他山之石,可以();(),可以鉴形。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在“视见垣一方人”中,“垣”的意思是()A.矮墙B.土堆C.土坡D.隔断2.在“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中,“诣”的意思是()A.造诣B.选择C.宗旨D.到3.在“是医之于医尚不能知,而矧夫非医者”中,“矧”的意思是()A.大概B.牵引C.况且D.或许4.在“长可尺所”中,“所”的意思是()A.地方B.左右C.助词D.处所5.在“翁春秋既高,乃徇张翼等所请,而著《格致余论》…”中,“春秋”的意思是()A.四季B.春季C.年龄D.秋季6.在“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中,“败”的意思是()A.弊政B.失败C.衰落D.毁坏7.在“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医古文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古代医学文献的阅读与理解,是中医专业学习的基础。
本文将提供一份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者参考和练习。
一、选择题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之一,其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针灸治疗法D. 外科手术技术答案:D2. 下列哪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李时珍答案:A3.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A. 张仲景B. 孙思邈C. 王叔和D. 皇甫谧答案:A4. “四诊法”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声、色C. 望、闻、问、药D. 望、闻、切、药答案:A5. 《本草纲目》的主要贡献是?A. 系统总结了中药的性能和用途B. 创立了辨证施治原则C. 完善了针灸理论D. 阐述了内伤外感的病因学说答案:A二、填空题1. 《黄帝内经》中的“________”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与气的升降出入有关。
答案:气一元论2. 在中医理论中,“________”是指人体内部的器官,而“________”则指体外的器官。
答案:脏;腑3.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寒、热、温、________。
答案:凉4. “________”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等来了解病情。
答案:望诊5.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________”是指无毒,可以长期服用的药物。
答案:上品三、简答题1. 简述《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思想。
答:《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
它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认为人体健康的维持依赖于阴阳平衡和气血流畅。
此外,它还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念,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描述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医古文模拟试题

医古文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在“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中,“一”的意义是:A.一概B.一律C.专一D.全部E.一时2.在“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中,“物”的意义是:A.器物B.外物C.万物D.大家E.物质3.在“遂治装出游,求他师而叩之”中,“叩”的意义是:A.敲出B.叩首C.讨教D.查核E.学习4.在“先生过小国,幸亏举之”中,“举”的意义是:A.救治B.举起C.翘起D.抬起E.尊崇5.在“擅自虞,与二子诀,二子哭,道路相传谓予死矣”中,“虞”的意义是:A.顾忌B.忧愁C.思虑D.考虑E.欺诈6.在“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中,“则”的意义是:A.而B.却C.皆D.乃是E.方法7.在“实行不易,披会亦难”中,“披”的意义是:A.批阅B.翻阅C.检阅D.阅览E.研阅8.在“驰骋常人之域,故有全部之寿”中,“全部”的意义是:优选文库A.一概B.同样C.所有D.一般E.永远9.在“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中,“转”的意义是:A.反而B.转变C.返回D.旋转E.颠倒10.在“然其补,非今之所谓补也,文具于《补论》条下”中,“具”的意义是:A.具备B.陈说C.摆列D.写作E.全都11.在“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意义是:A.所以B.通“已”,已经C.因此D.并且E.以致于12.在“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此胜彼负,两不相谋”中,“谋”的意义是:A.商议B.策划C.商讨D.合E.联系13.在“新秋月华露湛,星润渊澄”中,“湛”的意义是:A.浓重B.深邃C.浸润D.淹没E.澄清14.在“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中,“定分”的意义是:A.固定的寿限B.必定的比率C.限制的重量D.固定的年分E.确立的比率15.在“或尊贵执言难抗”中,“执言”的意义是:A.持论B.偏执之言C.执拗之言D.提出的建议优选文库E.所说的话16.在“航千仞之渊”中,“仞”的意义是:A.通“韧”B.通“刃”C.邪恶D.周制七尺E.古长度单位,周制八尺17.在“皆能够胜百钧,驰千里”中,“胜”的意义是:A.尽B.负担C.严禁D.战胜E.经受得住18.在“时惟伯嘉纳公持部使者节来蒞浙东,慎简群材”中,“简”的意义是:A.取用B.选择C.朴实D.简略E.简化19.在“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究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中,“偏”的意义是:A.不全B.不正C.独D.仅E.止20.以下句中划线的词中哪个词义与“贱者焦劳不适,怀抱可知”中“怀抱”的意义靠近:A.厥身已斃,神明消灭B.精神不可以止邪气C.存心气之私厚而荐者D.意多忧者,慰安云伪E.性好吉者,危言见非多项选择题21.下边各组是通假字的是:A.涂——途B.以——已C.睫——瞬D.文——纹E.偏——遍22.下边含有“偏义复词”的是:A.询谋得失,深遂夙心B.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C.沾濡汗出,因上著粉D.阳若齐心,阴为浸润E.以推及物之仁23.下边的字在《康熙词典》中查“门”这个部首的是:A .闻B.问优选文库C.D.E.24.下边可表示“到⋯⋯去”之的是:A.之B.止C.D.造E.适25.下边画部分“名作状”的是:A.令人手摸知所在B.留淫日深,著于骨髓C.若人无病,粱肉而已D.病之去也,粱肉之E.但是其面不衣何也二、填空1.《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①,《雅》是我国最早的②。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字最早出现在以下哪部著作中?A. 《黄帝内经》B. 《山海经》C. 《说文解字》D. 《礼记》答案:C2.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法,其中“切”指的是?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脉答案:D3.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医家之祖”?A. 《伤寒杂病论》B. 《黄帝内经》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B4. “金匮要略”是哪位医家的主要著作?A. 张仲景B. 孙思邈C. 李时珍D. 华佗答案:A5. “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五运”指的是?A. 五行B. 五脏C. 五味D. 五色答案:A6.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其中“五行”包括以下哪些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青、赤、黄、白、黑答案:A7. “四气五味”是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四气”指的是?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金、木、水、火D. 心、肝、脾、肺答案:A8.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中“八纲”包括以下哪些?A.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B. 五脏、六腑、经络、气血C. 风、寒、暑、湿、燥、火D. 气血、津液、阴阳、五行答案:A9. “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脏腑”指的是?A. 五脏六腑B. 十二经络C. 奇经八脉D. 任督二脉答案:A10.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中“针”指的是?A. 银针B. 钢针C. 金针D. 铜针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著作属于中医经典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ABCD12. 中医的“四诊”包括以下哪些?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ABCD13. “五行”与“五脏”相对应,下列哪些对应关系是正确的?A. 木-肝B. 火-心C. 土-脾D. 水-肾答案:ABCD14. “六淫”是中医病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风B. 寒C. 暑D. 湿答案:ABCD15. “七情”是中医情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喜B. 怒C. 忧D. 思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以________为中心的整体。
医古文模拟试题

模拟练习四一、给下列汉字注音(每字0.5分,共5分)1.醪2.恚3.蓍4.蕞5.赍6.诣7.盍8.訾9.诠 10.侪二、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1.藝2.權3.專4.鐵5.樹6.戲7.參8.獲9. 寶 10.劇三、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题0.5分,共5分)1.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之肇端。
2.仓卒.()之间,何所趋赖?3.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
4.蒙蒙昧昧,惷.()若游魂。
5.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涙.()。
6.今之游权门,食厚奉.()者。
7.能使良医得蚤.()从事。
8.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
9.及参膏成,三饮之甦.()矣。
10.熊颈.()鸱顾,引輓腰体。
四、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文中,“精”是指();“诚”是指()。
2.东汉许慎给指事字下的定义是:“指事者,(),(),上下是也。
”3.(《》)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专书。
也是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典。
4.《说文解字》的作者是(),收字()。
5.异体字是指()()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6.第以人心积习既久,(),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辨之不力,()。
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
7.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崇饰其末,忽弃其本,()。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8.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9.人之所病,();(),病道少。
10.经方者,(),量疾病之浅深,(),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正确打√,错误打×)1.《养生论》的作者是张景岳。
2.“寸”属于“六书”中的指事字。
3.“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句中,“诣”的意思是“旨意”。
4.“望日”,指阴历每月的初一。
5.在“声随影附”中,“声”、“影”的语法特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四要?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内守D. 劳逸结合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医学家的主张?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望”指的是?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闻病人的气味C. 询问病人的病史D. 切诊,即诊脉4. “五味”指的是?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涩C. 酸、甜、苦、咸、淡D. 酸、甜、苦、辣、淡5. 下列哪项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贡献?A. 创立了中医基础理论B. 系统论述了伤寒病的治疗C. 首次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原则D. 制定了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6.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其中“四气”指的是?A. 春、夏、秋、冬B. 风、寒、暑、湿C. 喜、怒、忧、思D. 酸、苦、甘、辛7.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A. 人体的三个主要脏器B. 人体的三个主要能量系统C. 人体的三个主要排泄系统D. 人体的三个主要防御系统8.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是?A.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描述人体结构C. 指导药物的配伍D. 描述人体的生理功能9. “六淫”指的是?A. 风、寒、暑、湿、燥、火B. 酸、甜、苦、辣、咸、淡C. 喜、怒、忧、思、悲、恐D. 春、夏、秋、冬、长夏、短夏10. “七情”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A. 七种基本情绪B. 七种基本病因C. 七种基本治疗方法D. 七种基本药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______两部分。
2.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木生______,火克金。
3.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正气”和“邪气”的平衡有关,其中“正气”指的是______。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黄帝内经中,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______密切相关。
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辨证施治。
3.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药物的分类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三级分类法。
4.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5. 王叔和在《脉经》中详细论述了______种脉象,为后世脉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调和阴阳,平衡脏腑。
7.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辨证论治,因时制宜。
8.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
9.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补肾为本,调和阴阳。
10.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温热经纬》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清热解毒,凉血养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2. 试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六经辨证”体系及其临床应用。
3.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药物分类的方法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4.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的“治未病”原则有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现代中医临床实践进行分析。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王叔和在《脉经》中对脉诊的贡献及其对后世中医脉诊的影响。
2. 论述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的“阴阳平衡”治疗原则及其在现代中医临床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五行学说2. 辨证论治3. 草部、木部、金石部4. 治未病5. 二十四6. 调和阴阳7. 辨证论治8. 脾胃为后天之本9. 补肾为本10. 清热解毒二、简答题1.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主张通过调养身体,增强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内经”指的是______。
2.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将疾病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3. 古代医学中,将人体分为三焦,分别是上焦、中焦和______。
4. 按照《神农本草经》的分类,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药物多为______。
5. 古代医学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和______。
6.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大方法,其中“切”指的是______。
7. 在《黄帝内经》中,五行理论认为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古代医学中,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______条主要经络。
9.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气对人体的影响。
10. 古代医学中,将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其中内伤主要是指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著作不属于中医四大经典之一?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金匮要略》D.《本草纲目》2. “医圣”张仲景是以下哪个朝代的医学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诊断方法?A. 望B. 闻C. 问D. 摸4. 古代医学中,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中,肝对应的是?A. 木B. 火C. 土D. 金5. “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的“四气”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春气B. 夏气C. 秋气D. 冬气6. 以下哪项不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分类?A. 上品B. 中品C. 下品D. 杂品7. 经络学说中,人体的主要经络不包括以下哪一条?A. 任脉B. 督脉C. 带脉D. 冲脉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治疗原则?A. 辨证论治B. 对症下药C. 整体观念D. 局部治疗9. 古代医学中,五行理论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其中木克土,土克?A. 金B. 水C. 火D. 木10. “望闻问切”中,“切”指的是?A. 观察B. 听诊C. 询问D. 脉诊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医古文考试题和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是医古文中的常用词汇?A. 阴阳B. 辩证C. 细菌D. 病毒答案:A2. “五脏”在医古文中指的是哪五个器官?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胃、肺、肾C. 心、肝、脾、胃、肾D. 心、肺、脾、胃、肾答案:A3. “四诊”是指中医诊断疾病时的四种基本方法,下列哪项不是“四诊”之一?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D4. “五行”理论中,与“木”相对应的季节是?A. 春B. 夏C. 秋D. 冬答案:A5. “六淫”是指中医理论中导致疾病的六种外邪,下列哪项不是“六淫”之一?A. 风B. 寒C. 湿D. 疫答案:D6. “七情”是指中医理论中影响人体健康的七种情绪,下列哪项不是“七情”之一?A. 喜B. 怒C. 忧D. 惊答案:D7. “八纲”是中医理论中用于概括疾病性质和病变部位的八个方面,下列哪项不是“八纲”之一?A. 阴B. 阳C. 表D. 里答案:D8. “九宫”在医古文中指的是?A. 九种不同的药草B. 九种不同的疾病C. 九种不同的治疗手法D. 九种不同的体质答案:D9. “十全大补汤”是中医方剂中的一种,下列哪项不是其组成成分?A. 人参B. 白术C. 茯苓D. 薄荷答案:D10. “十二经络”是中医理论中人体的主要经络系统,下列哪项不是“十二经络”之一?A. 手太阴肺经B. 手少阴心经C. 手厥阴心包经D. 足少阴肾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医古文中的“三焦”指的是上焦、______、下焦。
答案:中焦12. “五味”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酸、苦、甘、______、咸。
答案:辛13. “四气”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寒、热、______、温。
答案:凉14. “五脏六腑”中的“六腑”包括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______。
答案:胆15. “八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种基本方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______。
中医硕士医古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

中医硕士医古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20)单项选择题第1题在“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中,“其”的意义是:( )A.或许B.一定C.如果D.难道E.莫非下一题(2/20)单项选择题第2题在“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中,“应”的意义是:( )A.应当B.效应C.应验D.应允E.立刻上一题下一题(3/20)单项选择题第3题在“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孰与富贵扰神耗精者乎”中,“孰与”的意义是:( )A.谁呢B.谁给C.给谁D.给哪一个E.与……相比,哪个更好上一题下一题(4/20)单项选择题第4题在“府尹闻其妙龄有守也”中,“守”的意义是:( )A.太守B.操守C.职守D.保守E.守护上一题下一题(5/20)单项选择题第5题在“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的意义是:( )A.自谦B.自卑C.感动D.敬意上一题下一题(6/20)单项选择题第6题在“知毒药为真”中,“为”的意义是:( )A.变成B.当作C.伪D.认为E.是上一题下一题(7/20)单项选择题第7题在“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中,“根”的意义是:( )A.产生B.生根C.发生D.生存E.寄寓上一题下一题(8/20)单项选择题第8题在“用细茶脚汤煮之”中,“细茶”的意义是:( )A.叶子细小的茶B.雨前茶C.雨后茶D.明前茶E.明后茶上一题下一题(9/20)单项选择题第9题在“用度针石汤火所施”中,“度”的意义是:( )A.计算B.估量C.说明D.限度E.指出上一题下一题(10/20)单项选择题第10题在“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中,“事”的意义是:( )A.运用B.奉行C.做到E.研究上一题下一题(11/20)单项选择题第11题在“根茎花实,有名咸萃”中,“萃”的意义是:( )A.精华B.茂盛C.青翠D.葱郁E.收集上一题下一题(12/20)单项选择题第12题在“前后不伦,文义悬隔中”中,“伦”的意义是:( )A.类B.连C.同D.条理E.次序上一题下一题(13/20)单项选择题第13题在“正以经文奥衍,研阅诚难”中,“衍”的意义是:( )A.广博B.水长流C.广布D.多出E.扩充上一题下一题(14/20)单项选择题第14题以下各句中,“斯”用作连词,义为“那么”的是:( )A.勿约而幽明斯契B.六气斯诊C.余何入斯D.斯言之玷E.斯何以保其真元,以收圣人寿民之仁心哉上一题下一题(15/20)单项选择题第15题在“以救性命之昏札”中,“昏”的意义是:( )A.黄昏B.昏暗D.病死E.出生后未起名而死上一题下一题(16/20)单项选择题第16题在“有宗子柏云者”中,“宗子”是指:( )A.人名B.嫡长子C.本家D.同宗兄弟E.同宗兄弟中最长者上一题下一题(17/20)单项选择题第17题在“再获书辞,辱征引地理证验多过数百言”中,“辱”的意义是:( )A.恐慌B.承蒙C.耻D.羞E.惭上一题下一题(18/20)单项选择题第18题在“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中,“殷”的意义是:( )A.深B.甚C.很D.过度E.很大上一题下一题(19/20)单项选择题第19题在“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数,冬不涩,是谓四塞”中,“四塞”的意义是:( )A.四面闭塞B.四时之气闭塞C.四圈闭塞D.四脉闭塞E.四季闭塞上一题下一题(20/20)单项选择题第20题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词义与“与天地同,与日用并,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中的“规规”义同的是:( )A.至若天道茫茫,运行今古,苞无穷,协唯一B.夫悠悠者既已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专丧业C.翁之卓卓如是D.他人靳靳守古E.溶溶液液,调上调下上一题下一题(1/5)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第21题含有“通假字”的是:( )A.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B.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C.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D.得诸见闻,班班可纪E.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上一题下一题(2/5)多项选择题第22题画线的词表示“只是、仅仅”的是:( )A.特以诊脉为名耳B.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C.翁之卓卓如是,则医特一事而已D.不独仲景所未言者不能发明,并仲景已定之书尽遭窜易E.惟金源刘河间守真氏者,独知热病上一题下一题(3/5)多项选择题第23题画线的词表“百姓”义的是:( )A.黔首共馀食,莫之知也B.用之凡庶,其欺已甚C.拯黎元于仁寿D.赤子涂地,无以济之E.反此则是含灵巨贼上一题下一题(4/5)多项选择题第24题划线部分为“前置宾语”的是:( )A.彼且奚适B.何为其无有哉C.讹以传讹D.日以羸困E.日用不知,于今是赖上一题下一题(5/5)多项选择题第25题画线的词为“名词作状语”的是:( )A.必目睹其验,始著于篇B.则目牛无全C.神仙虽不目见D.可以理知,难以目识E.别目以冠篇首上一题下一题(1/6)填空题第26题《说文解字》主要查①,《词诠》主要查②。
医古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医书被认为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千金翼方》2. “医者仁心”这一理念最早出自哪部著作?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B. 闻气味C. 询问病情D. 脉诊4.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有哪五大系统?A. 心、肝、脾、肺、肾B. 肝、胆、胃、肠、肾C. 肺、大肠、心、小肠、脾D. 心、肝、脾、胃、膀胱5.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其中“五行”指的是?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春、夏、秋、冬、长夏D. 风、寒、暑、湿、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_________的平衡状态。
7. 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之一是“_________”,即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法。
8. “四气调神”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其中“四气”指的是春、夏、秋、_________。
9. 中医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_________。
10.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上焦、中焦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12. 简述“五脏六腑”的中医理论。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在现代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4. 论述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某患者出现头痛、发热、身痛、无汗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可能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D4. A5. A二、填空题6. 阴阳7. 治标治本8. 冬9. 咸10. 下焦三、简答题11. “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进行预防和调理,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医古文》试题

《医古文》试题医古文模拟试题12.181.在“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中,“一”的意义是:A.一概B.一律C.专一D.一切E.一时2.在“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中,“物”的意义是:A.器物B.外物C.万物D.众人E.物质3.在“遂治装出游,求他师而叩之”中,“叩”的意义是:A.敲出B.叩头C.请教D.考核E.学习4.在“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中,“举”的意义是:A.救治B.举起C.翘起D.抬起E.推崇5.在“私自虞,与二子诀,二子哭,道路相传谓予死矣”中,“虞”的意义是:A.顾虑B.忧虑C.思虑D.考虑E.欺骗6.在“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中,“则”的意义是:A.而B.却C.皆D.乃是E.方法7.在“施行不易,披会亦难”中,“披”的意义是:A.批阅B.翻阅C.检阅D.阅览E.研阅8.在“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一切”的意义是:A.一概B.一样C.全部D.普通E.永久9.在“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中,“转”的意义是:A.反而B.转变C.返回D.旋转E.颠倒10.在“然其补,非今之所谓补也,文具于《补论》条下”中,“具”的意义是:A.具备B.陈述C.排列D.写作E.全都11.在“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意义是:A.因此B.通“已”,已经C.因而D.而且E.以至于12.在“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此胜彼负,两不相谋”中,“谋”的意义是:A.商量B.谋划C.探讨D.合E.联系13.在“新秋月华露湛,星润渊澄”中,“湛”的意义是:A.浓厚B.深沉C.浸润D.沉没E.澄清14.在“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中,“定分”的意义是:A.固定的寿限B.一定的比例C.限定的分量D.固定的年分E.确定的比例15.在“或尊贵执言难抗”中,“执言”的意义是:A.持论B.偏执之言C.固执之言D.提出的意见E.所说的话16.在“航千仞之渊”中,“仞”的意义是:A.通“韧”B.通“刃”C.险恶D.周制七尺E.古长度单位,周制八尺17.在“皆可以胜百钧,驰千里”中,“胜”的意义是:A.尽B.负担C.禁止D.战胜E.经受得住18.在“时惟伯嘉纳公持部使者节来蒞浙东,慎简群材”中,“简”的意义是:A.取用B.选择C.简朴D.简易E.简化19.在“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中,“偏”的意义是:A.不全B.不正C.独D.仅E.止20.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中哪个词义与“贱者焦劳不适,怀抱可知”中“怀抱”的意义接近:A.厥身已斃,神明消灭B.精神不能止邪气C.有意气之私厚而荐者D.意多忧者,慰安云伪E.性好吉者,危言见非21、以下“之”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是:A.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B.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医古文试题

1. “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中“犹或”义为 ( )A.如果B.如同C.尚且D.有时2. “今之处药,或有恶火者,必日之而后咀”中“日”义为 ( )A.天天B.晒C.每日照晒D.悉心3. “盖前人作法,后人因焉”中“因”义为 ( )A.因此B.因为C.理由D. 因袭4. “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中“已”义为 ( )A.停止B.治愈C.诊断明确D.语气助词,矣5. “当凌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中“如”义为 ( )A.词尾,无义B.停泊C.前往D.如何6.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中“张”义为 ( )A.张开B.扩张C.建立D.具有7.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二句出自 ( )A. 《进学解》B. 《兰亭集序》C.《前赤壁赋》D. 《陈情表》8. “父以授子,师以传弟”中“以”义为 ( )A.因而B.因此C.把D.借助9. “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的“焉”字义为 ( )A.哪里B.于之C.于此D.怎么10. 《史记》的作者为( )A.东汉的司马迁B.西汉的司马光C.西汉的司马迁D.东汉的司马光11.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的“信”字义为 ( )A.确实B.相信C.可能D.严重12. “比按《仓公传》,其学皆出于《素问》,论病精微”中“比”义为 ( )A.等同B.等到C.类比D.一起13.指出下列句中的“顾”字作范围副词“只是”义的句子 ( )A.熊经鸱顾,引輓腰体B.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C.顾无以报,愿惠一言,识区区之感焉D.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D B D A C A D C A C A D C。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者仁心”最早出自哪部医书?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答案:C2.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四大方法,其中“望”指的是什么?A. 听诊B. 问诊C. 观察D. 切脉答案:C3.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古代名医的主张?A. 华佗B. 张仲景C. 孙思邈D. 李时珍答案:C4. “药食同源”这一理念最早见于哪部典籍?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本草纲目》D.《千金方》答案:B5. “五味入五脏”中的“五味”指的是哪五种味道?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甘、咸C. 酸、甜、苦、辛、咸D. 酸、甜、苦、辛、辣答案:C6. “心主血脉”这一说法出自哪部古籍?A.《难经》B.《素问》C.《灵枢》D.《伤寒杂病论》答案:B7. “肾藏精”这一理论在中医中有何意义?A.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B. 肾是人体储存精气的地方C. 肾是人体排泄废物的器官D. 肾是人体调节水液的器官答案:B8. “肝主疏泄”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肝脏负责排除体内毒素B. 肝脏负责调节情绪C. 肝脏负责调节血液D. 肝脏负责消化食物答案:B9. “脾主运化”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脾脏负责消化食物B. 脾脏负责调节情绪C. 脾脏负责调节血液D. 脾脏负责排泄废物答案:A10. “肺主皮毛”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肺脏负责皮肤和毛发的生长B. 肺脏负责调节呼吸C. 肺脏负责调节情绪D. 肺脏负责调节血液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诊断方法?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治病原则?A. 调和阴阳B. 治病求本C. 预防为主D. 对症下药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养生方法?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调摄D. 劳逸结合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常用药材?A. 人参B. 黄芪C. 甘草D. 茯苓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常用治疗方法?A. 针灸B. 拔罐C. 按摩D. 草药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
西医学习中医结业考试【医古文】模拟考试真题题库

西医学习中医结业考试【医古文】模拟题库真题1/34.[A1型题]题干:“故先补完胃气之伤,而后去其积,则一旦霍然矣”中的“一旦霍然”意思是()。
A.-.早晨病就好了B.终于痊愈了C.-天病就消散了D.终于很快好了E.忽然一下子病就好了答案:E2/34.[A1型题]题干: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中医类书是()。
A.《类经》B.《珍本医书集成》C.《四部总录●医药编》D.《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E.《中国医学大成》答案:D3/34.[A1型题]题干: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有多种组合,最常见的是()。
A.上形下声B.右形左声C.左形右声D.内形外声.E.下形,上声.答案:C4/34.[A1型题]题干:最早对汉字结构方式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是()。
A.《尔雅》B.《释名》C.《说文解字》D.《方言》E.《康熙字典》答案:C5/34.[A1型题]题干:使用甲骨文的时代是() A.东周B.西周C.春秋D.战国E.殷商答案:E6/34.[A1型题]题干:目前能见到的最早并已经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E.古文答案:A7/34.[A1型题]题干:古汉语中,有时候表示某种意义本有专用字,但古人却用其他字代替,这个代替字叫()。
A.俗字B.古字C.讹字D.异体字E.通假字答案:E8/34..[A1型题]题干:下列各组中相应字没有古今字关系的是()A.四支一四肢B.然烧-燃烧C.肚齐一肚脐D.吐淡一-吐痰E.广沉一 -广泛答案:E9/34.[A1型题]题干:“见”未用作“现”的古字的是()A.病应见于大表B.适值佗见收C.医之效立见「)D.精气内伤,不见于外E.晦者明,隐者见答案:B1/34.[A1型题]题干:“炙”、“灸”二字分别属于六书中的()。
A.形声、会意B.会意、形声C)C.形声、形声(T)D.会意、会意E.指事、形声答案:B11/34.[A1型题]题干: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中,“辟”义为()A.闭阻B.开通C.分散.D.征召E.回避答案:A12/34.[A1型题]题干:“安得主人、病人一一精通医理,而不为簧鼓动摇哉”中的“簧鼓”意思是()A.吹动簧片B.发出声音C.动听的言语)D.优美的乐声O)E.甜美的声音答案:C13/34.[A1型题]题干:“于是始悟血之复来,由于寒凉速之也”中的“速”意思是()。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古文”是指:A. 古代医学文献B. 古代医学论文C. 古代医学经典D.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D2.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医家之祖”?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答案:A3. “医古文”中“医”的含义是:A. 医学B. 医生C. 医术D. 医药答案:A4. “医古文”中“古文”的含义是:A. 古代文献B. 古代文体C. 古代语言D. 古代文化答案:B5. “医古文”的研究对象是:A. 古代医学文献B. 古代医学论文C. 古代医学经典D.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D6. “医古文”的研究方法包括:A. 文本分析B. 历史研究C. 语言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医古文”的研究目的不包括:A. 理解古代医学文献B. 传承古代医学知识C. 创新现代医学理论D. 研究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C8. “医古文”中“医”字的本义是:A. 治病B. 医生C. 医术D. 医药答案:A9. “医古文”中“古文”的“古”字指的是:A. 古代B. 古代文献C. 古代文体D. 古代语言答案:A10. “医古文”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特点B.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体特点C.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化内涵D. 现代医学文献的翻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医古文”的研究意义包括:A. 传承古代医学知识B. 理解古代医学文献C. 促进现代医学发展D. 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答案:ABCD12. “医古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特点B.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体特点C.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化内涵D. 古代医学文献的翻译技巧答案:ABC13. “医古文”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文本分析B. 历史研究C. 语言分析D. 数学建模答案:D14. “医古文”中“医”字的引申义包括:A. 医生B. 医术C. 医药D. 医疗答案:ABCD15. “医古文”中“古文”的“古”字的含义包括:A. 古代B. 古代文献C. 古代文体D. 古代语言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练习四一、给下列汉字注音(每字0.5分,共5分)1.醪2.恚3.蓍4.蕞5.赍6.诣7.盍8.訾9.诠 10.侪二、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1.藝2.權3.專4.鐵5.樹6.戲7.參8.獲9. 寶 10.劇三、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题0.5分,共5分)1.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之肇端。
2.仓卒.()之间,何所趋赖?3.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
4.蒙蒙昧昧,惷.()若游魂。
5.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涙.()。
6.今之游权门,食厚奉.()者。
7.能使良医得蚤.()从事。
8.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
9.及参膏成,三饮之甦.()矣。
10.熊颈.()鸱顾,引輓腰体。
四、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文中,“精”是指();“诚”是指()。
2.东汉许慎给指事字下的定义是:“指事者,(),(),上下是也。
”3.(《》)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专书。
也是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典。
4.《说文解字》的作者是(),收字()。
5.异体字是指()()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6.第以人心积习既久,(),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辨之不力,()。
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
7.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崇饰其末,忽弃其本,()。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8.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9.人之所病,();(),病道少。
10.经方者,(),量疾病之浅深,(),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正确打√,错误打×)1.《养生论》的作者是张景岳。
2.“寸”属于“六书”中的指事字。
3.“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句中,“诣”的意思是“旨意”。
4.“望日”,指阴历每月的初一。
5.在“声随影附”中,“声”、“影”的语法特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六、语译(每题1分,共10分)1.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2.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蕆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径,出不由户者也。
3.好学之士咸知向方,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
4.即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
”5.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塗;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
身非木石,其能久乎?6.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7.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8.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
9.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10.谬工之治病,实实虚虚,其误人之迹常著,故可得而罪也。
七、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没”的意义是()A.没有 B.沉没 C.死亡 D.隐没2.在“渠亦不自省其过”中,“渠”的意义是()A.他 B.所以 C.渠道 D.常常3.在“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中,“举”的意义是()A.救治B.举起C.推崇D.抬起4.在“岁月毁淹,袭以成弊”中,“淹”的意义是()A.滞留B.久远C.淹没D.埋没5.在“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中,“可”的意义是()A.可以B.大约C.单位D.允许6.在“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中,“拂衣”表示的意义是()A.忧伤B.愤怒C.惊恐D.高兴7.在“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中,“诬”的意义是()A.诬蔑B.污辱C.轻视D.欺骗8.在“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中,第二个“市”的意义是()A.市场B.尝试C.市井 D.购买9、在“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式”的意思是()A.试 B.用 C.尝 D.方10.在“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中,“绳”的意义是()A.编排B.纠正C.汇总D.划出11.在“败草毒剂,悉曰仙遗”中,“遗”的意义是()A.遗留B.派遣C.发放D.赠送12.在“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中,“虞”的意义是()A.欺骗B.危险C.控制D.担心13.在“必欲去大病大瘵,非吐汗下末由也已”中,“瘵”的意义是()A.疾病B.麻烦C.治疗D.祭祀14.在“言而非,则大隳任事之心”中,“隳”的意义是()A.结交B.毁坏C.取悦D.赢得15.在“良言甫信,谬说更新,多歧亡羊,终成画饼”中,“甫”的意义是()A.难以B.已经C.刚刚D.不能16.在“高年不禄”中,“不禄”的意义是()A.死 B.不死C.做官D.不做官17.在“夫滞下之病,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等补剂十余帖”中,“顾”的意义是()A.照顾B.回头C.反而D.顾及18.在“有所疑,则镇日默坐苦思而力索之”中,“镇日”的意义是()A.每天B.常常C.整天D.努力19.与“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知十”的意义相同的是()A.十全 B.举一反三C.如鼓应桴 D.杯水车薪20.在“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句中,语序变化属于()A.主谓倒装 B.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C.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 D.定语后置A.试 B.用 C.尝 D.方八、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以下表示“百姓”义的词是()A.黔首B.含灵C.苍生D.黎元E.烝人2.以下可用作“死”的委婉语的是()A.崩B.薨C.见背D.卒E.弃捐填沟壑3.下列属于象形字的是()A.鸟 B. 牛 C. 江 D. 盥 E. 子4.下列各句中含有偏义复合词的是()A.则依蓍龟为直陈利害B.是非颠倒,朱紫混淆C.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D.寻谋得失,深遂夙心E.补者,以谷肉果菜养口体者也5.下列句中“尔”作代词的是()A.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B.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C.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D.今之奉行,唯八卷尔E.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6.以下词语表示“病愈”义的是()A.“独文懿喜曰:吾疾其遂瘳矣乎!”中的“瘳”B.“其后服人参膏尽数斤,病已。
”中的“病已”C.“乃以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
”中的“病如失”D.“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
”中的“起”E.“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中的“间”7.下面出自于《伤寒论》序的语句是()A.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B.怪当今居世之士,竟不留神医药C.寻谋得失,深遂夙心D.惟是皮质之难窥E.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8.下列各句中含有表示“年”义的句子是()A.反复更秋,稍得其绪。
B.忍病十岁,寿俱当尽。
C.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
D.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E.俾至道不尽明于世者迨四千余祀矣。
9.以下各句中“治”字应解作“正常”的是()A.血脉治也,而何怪!B.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C.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为举子业。
D.人之有生,脏气为本,五内洞然,三垣治矣。
E.脏腑治内,经络治外,能明终始,四大安矣。
10.以下各句中的“若”字应解作“此”的有()A.若辈贪功,妄轻投剂。
B.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
C.以若草木治病者也。
D.若人无病,梁肉而已。
E.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
九、阅读(每题6分,共30分)1.頃①余之舊契②讀孟堅漢書藝文志載五苦六辛之說而顔師古輩皆無注解渠③特以問余余顧④其內經諸書中亦不見其文既相別矣乘蹇且⑤十里外颯然⑥而悟欲复回以告予之舊契已歸且⑦遠乃令載之以示來者夫五者五臟也臟者裏也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病在裏者屬陰分宜以苦寒之藥湧之泄之病在表者屬陽分宜以辛溫之劑發之汗之此五苦六辛之意也顔師古不注蓋闕其疑也⑧乃知學不博而欲爲醫難矣余又徐思五積六聚其用藥亦不外於是夫五積在臟有常形屬裏宜以苦寒之藥湧之泄之六聚在腑無常形屬表宜以辛溫之藥發之汗之與前五苦六辛亦合亦有表熱而可用柴胡之涼者猶宜熱而行之裏寒而可用薑附之熱者猶宜寒而行之余恐來者不明內經發表攻裏之旨故並以孟堅五苦六辛之說附於卷末(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攻里发表寒热殊途笺》)要求:(1)注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4分)(2)文意理解:(2分)张从正写这篇短文的原因是什么?2.昔黃帝作內經十八卷靈樞九卷素問九卷迺①其數焉世所奉行唯素問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難經皇甫謐次而爲甲乙經諸家之說悉自此始其間或有得失②未可为後世法③則謂如南陽活人書稱咳逆者哕也謹按靈樞經曰新谷氣入於胃與故寒氣相爭故曰哕舉而並之則理可斷矣又如難經第六十五篇是越人表指靈樞本輸之大略世或以爲流注謹按靈樞經曰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曰神氣者正氣也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流注也井滎輸經合者本輸也舉而並之則知相去不啻④天壤之異但恨⑤靈樞不傳久矣世莫能究夫爲醫者在讀醫書耳讀而不能爲醫者有矣未有不讀而能爲醫者不讀醫書又非世業⑥殺人尤毒於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爲人子而不讀醫書猶爲不孝也仆本庸昧自髫迄壯潛心斯道⑦颇涉其理輒不自揣參對諸書再行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勒爲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開卷易明了⑧無差別除已具狀經所屬申明外准使府指揮依條申轉運司選官詳定具書送秘書省國子監令崧專訪名醫更乞參詳免誤將來利益無窮功實有自宋紹興乙亥仲夏望日錦官史崧題(《灵枢》南宋·史崧序)要求:(1)注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4分)(2)文意理解:(2分)作者校释《灵枢》的严谨学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爲善不習無不利也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故養性者不但餌藥餐霞其在兼於百行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故夫子曰善攝生者陸行不遇虎兕此則道德之祜①也豈假服餌而祈遐年②哉聖人所以藥餌者以救過行之人也故愚者抱病歷年而不修一行纏疴③沒齒終無悔心此其所以岐和長逝彭跗永歸良④有以也嵇康曰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爲一難喜怒不除爲二難聲色不去爲三難滋味不絕爲四難神慮精散爲五難五者必存雖心希⑤難老口誦至言咀嚼英華呼吸太陽不能不迥其操⑥不夭其年也五者無於胸中則信順日躋⑦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然或有服膺⑧仁義無甚泰之累者抑亦其亞歟(節選自《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要求:(1)注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4分)(2)文意理解:(2分)嵇康所述养生之五难是什么?4.負笈行醫周遊四方俗呼爲走方其術肇於扁鵲華佗繼之故其所傳諸法與國醫少異治外以針刺蒸灸勝治內以頂串禁截勝取其速驗不計萬全也走醫有三字訣一曰賤藥物不取貴也二曰驗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曰便山林僻邑倉卒即有能守三字之要者便是此中之傑出者也藥上行者曰頂下行者曰串故頂藥多吐串藥多瀉頂串而外則曰截截絕也使其病截然而止按此即古汗吐下三法也然有頂中之串串中之頂妙用入神則又不可以常格論也藥有異性不必醫皆知之而走醫不可不知脈有奇經不必醫盡知之而走醫不可不知用奇乘間一時之捷徑也得心應手平日之功用也古人出則行道入則讀書蓋醫學通乎性命知醫則知立命而一切沴戾不能中之可以卻病延年否則己身之危不能免又焉能救人之危耶(节先自《串雅内编·绪论》)给上文断句(6分)5.吳門名醫薛雪自號一瓢性孤傲公卿延之不肯往而予有疾則不招自.至乙亥春余在蘇州庖人王小余病疫不起將掩棺而君來天已晚燒燭照之笑曰死矣然吾好與疫鬼戰恐得勝亦未可知出藥一丸搗石菖蒲汁調和命輿夫有力者用鐵箸鍥其齒灌之小余目閉氣絕喉汩汩然似咽似吐薛囑曰好遣人視之雞鳴時當有聲已而果然再服二劑而病起乙酉冬余又往蘇州有廚人張慶者得狂易之疾認日光爲雪啖少許腸痛欲裂諸醫不效薛至袖手向張臉上下視曰此冷痧也一刮而愈不必診脈如其言身現黑瘢如掌大亦即霍然余奇賞之先生曰我之醫即君之詩純以神行所謂人居屋中我來天外是也(节选自《随园诗话》卷五)给上文断句(6分)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