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电子琴单片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简易电子琴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

简易电子琴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

简易电子琴设计用单片机控制扬声器,弹奏出一段音乐。

一、预备知识:乐曲由不同音符组成,各音符都有对应的频率,频率不同的方波加在扬声器上,就产生一个持续的音符。

利用不同的音符、音高、音长组合,就可产生想要的音乐。

对于单片机来说,利用其定时器产生不同频率的方波非常方便,以11.0592、22.1184MHz 晶振(实验箱)为例,列出高中低音符与单片机定时器初值如下表所示注意:1、一个音段常见由7个标准音组成(1do、2ri、3mi、4fa、5sol、61a、7si),但实际乐曲中还有一些介于2个标准音之间的音,即半度音,有 1.5、2.5、4.5、5.5、6.5共5个,所以完整的1个音段有12个音。

2、选择简谱时,尽量选用只含7个标准音的乐曲,而且要选C大调的(简谱左上角标着1=C X/4 ),否则各音符的频率要做相应的变化。

10二、设计目的了解扬声器的发声原理,进一步熟悉定时器、键盘扫描、LED 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三、设计内容1 、设计键盘、LED 显示、扬声器驱动电路原理图;2、设计程序流程图;3 、编程调试,利用按键作为琴键,按下不同的键发出相应的音调,同时在LED 最右位显示对应键号值。

四、参考接线扬声器的SPK+ 端接VCC,SPK 负端连接到某一I/O 口。

五、设计步骤程序:KEYBUF EQU 30HSTH0 EQU 31HSTL0 EQU 32HTEMP EQU 33HORG 0000LJMP MAINORG 000BHLJMP INT_T0MAIN:MOV TMOD,#01HSETB ET0SETB EAWAIT:MOV P3,#0FFHCLR P3.4MOV A,P3ANL A,#0FHXRL A,#0FHJZ NOKEY1LCALL DELAYMOV A,P3ANL A,#0FHXRL A,#0FHJZ NOKEY1MOV A,P3ANL A,#0FHCJNE A,#0EH,NK1MOV KEYBUF,#0LJMP DK1NK1:CJNE A,#0DH,NK2MOV KEYBUF,#1LJMP DK1NK2:CJNE A,#0BH,NK3MOV KEYBUF,#2LJMP DK1NK3:CJNE A,#07H,NK4MOV KEYBUF,#3LJMP DK1NK4:NOPDK1:MOV A,KEYBUFMOV B,#2MUL ABMOV TEMP ,AMOV DPTR,#TABMOVC A,@A+DPTRMOV STH0,AMOV TH0,AINC TEMPMOV A,TEMPMOVC A,@A+DPTRMOV STL0,AMOV TL0,ASETB TR0DK1A:MOV A,P3ANL A,#0FHXRL A,#0FHJNZ DK1ACLR TR0NOKEY1:MOV P3,#0FFHCLR P3.5MOV A,P3ANL A,#0FHXRL A,#0FHJZ NOKEY2LCALL DELAYMOV A,P3ANL A,#0FHXRL A,#0FHJZ NOKEY2MOV A,P3ANL A,#0FHCJNE A,#0EH,NK5MOV KEYBUF,#4LJMP DK2NK5:CJNE A,#0DH,NK6MOV KEYBUF,#5LJMP DK2NK6:CJNE A,#0BH,NK7MOV KEYBUF,#6LJMP DK2NK7:CJNE A,#07H,NK8MOV KEYBUF,#7LJMP DK2NK8:NOPDK2:MOV A,KEYBUFMOV B,#2MUL ABMOV TEMP ,AMOV DPTR,#TABMOVC A,@A+DPTRMOV STH0,AMOV TH0,AINC TEMPMOV A,TEMPMOVC A,@A+DPTRMOV STL0,AMOV TL0,ASETB TR0DK2A:MOV A,P3ANL A,#0FHXRL A,#0FHJNZ DK1ACLR TR0 NOKEY2:MOV P3,#0FFHCLR P3.6MOV A,P3ANL A,#0FHXRL A,#0FHJZ NOKEY3LCALL DELAYMOV A,P3ANL A,#0FHXRL A,#0FHJZ NOKEY3MOV A,P3ANL A,#0FHCJNE A,#0EH,NK9MOV KEYBUF,#8LJMP DK1NK9:CJNE A,#0DH,NK10MOV KEYBUF,#9LJMP DK1NK10:CJNE A,#0BH,NK11MOV KEYBUF,#10LJMP DK1NK11:CJNE A,#07H,NK12MOV KEYBUF,#11LJMP DK3NK12:NOPDK3:MOV A,KEYBUFMOV B,#2MUL ABMOV TEMP ,AMOV DPTR,#TABMOVC A,@A+DPTRMOV STH0,AMOV TH0,AINC TEMPMOV A,TEMPMOVC A,@A+DPTRMOV STL0,AMOV TL0,ASETB TR0DK3A:MOV A,P3ANL A,#0FHXRL A,#0FHJNZ DK3ACLR TR0NOKEY3:MOV P3,#0FFHCLR P3.7MOV A,P3ANL A,#0FHXRL A,#0FHJZ NOKEY4LCALL DELAYMOV A,P3ANL A,#0FHXRL A,#0FHJZ NOKEY4MOV A,P3ANL A,#0FHNK13:NK14: NK15:NK16: DK4: CJNE A,#0EH,NK13 MOV KEYBUF,#12 LJMP DK4CJNE A,#0DH,NK14 MOV KEYBUF,#13 LJMP DK4CJNE A,#0BH,NK15 MOV KEYBUF,#14 LJMP DK4CJNE A,#07H,NK16 MOV KEYBUF,#15 LJMP DK4NOPMOV A,KEYBUF MOV B,#2MUL ABMOV TEMP ,AMOV DPTR,#TABMOVC A,@A+DPTRMOV STH0,AMOV TH0,AINC TEMPMOV A,TEMPMOVC A,@A+DPTRMOV STL0,AMOV TL0,ASETB TR0DK4A:MOV A,P3ANL A,#0FHXRL A,#0FHJNZ DK4ACLR TR0NOKEY4:MOV DPTR,#LED_TABMOV A,KEYBUFMOVC A,@A+DPTRMOV P1,ALJMP MAINDELAY:MOV R6,#10 D1: MOV R7,#248DJNZ R7,$DJNZ R6,D1RETINT_T0:MOV TH0,STH0MOV TL0,STL0CPL P2.0RETITAB:DW 62018,62401,62743,62895DW 63185,63441,63670,63774DW 63966,64138,64216,64360DW 64489,64603,64655,64752 LED_TAB:DB ;低1,2,3,4;低5,6,7 ,中1;中2,3,4,5;中6,7 ,高1,2至9 共阴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 ;0DB 77H, 7CH, 39H, 5EH, 79H, 71H;A 至F END原理图:EXFJldlVTAll■匚AIE:pc.ii*r 1 ■HM口1 店MinPE.MiAE.-iF匚ar屋理ix傅?1 ALVEffSviC rzarti*i"Pl.1吒灯血fl J叭孑n1)r i J raji'TITIf irf ri.hTC和止■Fl?mfio。

单片机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

单片机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

单片机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实验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掌握蜂鸣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蜂鸣器的不同发音的方法;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课程的认识和掌握,对单片机的应用做进一步了解。

二、课程设计设备STAR 序列试验仪一套、PC 机一台三、课程设计内容1、简易电子琴原理(1)蜂鸣器输入不同频率的方波,会发出不同的声音;(2)通过按键,由单片机控制产生不同频率的方波,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

2、课程设计过程(1)通过单片机,是G6区的1-7号键由低到高发出1-7的音阶。

四、课程设计原理图1234567P1.0P1.1P1.2P1.3P1.4P1.5P1.6VccBuzzerLS12KR15.1KR28550Q60.01uFC40Ctrl100R11P1.7五、课程设计框图主程序:节拍1子程序(手动按键时用) 节拍2子程序(手动按键时用)0FFH->P1 开始 播放一段音乐 P1.0=0调用节拍1子程序 N Y 调用节拍2子程序 Y调用节拍3子程序Y 调用节拍4子程序 调用节拍5子程序 调用节拍6子程序 调用节拍7子程序P1.1=0P1.2=0N P1.3=0Y Y Y P1.4=0P1.5=0N P1.6=0Y N N N 0->P1.7 延时180us 1->P1.7 延时190us开始 返回0->P1.7 延时200us 1->P1.7 延时200us开始 返回节拍3子程序(手动按键时用)节拍4子程序(手动按键时用)开始0->P1.7延时180us1->P1.7延时170us返回开始0->P1.7延时160us1->P1.7延时160us返回节拍5子程序(手动按键时用)节拍6子程序(手动按键时用)开始0->P1.7延时150us1->P1.7延时150us返回开始0->P1.7延时140us1->P1.7延时140us返回节拍7子程序(手动按键时用)节拍1子程序(自动放音时用,时间约0.2s )节拍2子程序(自动放音时用,时间约0.2s ) 节拍3子程序(自动放音时用,时间约0.2s )0->P1.7 延时220us 计数器-1 1->P1.7 延时210us 1100->计数器 N计数器-1=0返回Y 0->P1.7 延时130us 1->P1.7 延时130us开始 返回开始节拍4子程序(自动放音时用,时间约0.2s ) 节拍5子程序(自动放音时用,时间约0.2s )节拍6子程序(自动放音时用,时间约0.2s ) 节拍7子程序(自动放音时用,时间约0.2s )NY 0->P1.7 延时170us 计数器-1 1->P1.7 延时170us开始 1300->计数器 计数器-1=0返回Y N0->P1.7 延时180us 计数器-1 1->P1.7 延时180us 开始 1250->计数器 计数器-1=0返回0->P1.7 延时185us 计数器-1 1->P1.7 延时180us开始 1200->计数器 Y N计数器-1=0返回NY 0->P1.7 延时190us 计数器-1 1->P1.7 延时190us 开始 1150->计数器 计数器-1=0返回六、课程设计步骤1、主机连线说明D1区:Ctrl — A3区:P1.7 G6区:JP74 —A3区:JP51(P1口)2、运行程序,按G6区的1-7号键,输出7种音阶。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前言 (2)第1章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3)1.1 电子琴的设计要求 (3)1.2 电子琴设计所用设备及软件 (3)1.3 总体设计方案 (3)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 (5)2.1 琴键控制电路 (5)2.2 音频功放电路 (6)2.3 时钟-复位电路 (6)2.4 LED显示电路 (6)2.5 整体电路 (6)第3章电子琴系统软件设计 (7)3.1 系统硬件接口定义 (7)3.2 主函数 (8)3.2.1 主函数程序 (8)3.3 按键扫描及LED显示函数 (9)3.3.1 键盘去抖及LED显示子程序 (10)3.4 中断函数 (11)3.4.1 中断程序 (12)第4章电子琴和调试 (12)4.1 调试工具 (12)4.2 调试结果 (13)4.3 电子琴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4)第5章电子琴设计总结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前言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最重要内容,它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智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完整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

但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力度离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如今,电子琴作为电子时代的新产物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巨大的兼容性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和推崇。

而在课堂教学方面,它拥有其它乐器无法比拟的两个瞬间:瞬间多元素思维的特殊的弹奏方法;瞬间多声部(包括多音色)展示的乐队音响效果的特点。

结合电子琴自身强大的功能及独特的优点来进行音乐教育的实施,这样就应该大力推广电子琴进入音乐教室,让电子琴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现代乐器中,电子琴是高新科技在音乐领域的一个代表,体现了人类电子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电子琴自动伴奏的稳定性、准确性,以及鲜明的强弱规律、随人设置的速度要求,都更便于人们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准确掌握歌曲节奏和乐曲风格,对其节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训练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设计学号:201318040114班级:应用物理131801姓名:刘振威指导教师:李传亮日期:2016.01.06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 应用物理131801姓名:刘振威设计周数: 1 学分: 1指导教师: 李传亮设计题目: 简易电子琴设计目的及要求:目的: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6.掌握和运用单片机的基本内部结构、功能部件、接口技术以及应用技术。

7.各种外围器件和传感器的应用;8.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要求:1.学生都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功能部件,接口技术等技能;2.根据题目进行调研,确定实施方案,购买元件,并绘制原理图,焊接电路板,调试程序;3.焊接和写汇编程序及调试,提交课程设计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内容和方法:用STC89C52单片机和电平转换芯片MAX232组成一个简单的控制电路,用以让蜂鸣器发出不同音符。

方法:利用EDA软件PROTEL99SE设计电路图,再用电烙铁将实物焊接到实验电路板上,通过电脑的串口写入一段程序到单片机中,实现单片机的控制作用目录1绪论 (1)2 系统分析 (2)3 系统硬件设计 (3)4 系统软件设计 (4)5 总结 (5)参考文献 (6)附录 (7)绪论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属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它具有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的特点。

电子琴单片机课程设计

电子琴单片机课程设计

引言 (1)1.硬件设计及说明 (2)1.1 系统组成及原理图 (2)1.2 AT89C51单片机 (2)1.3晶振电路 (5)1.4发音电路 (6)2.软件的设计 (8)2.1 如何用单片机实现发音 (8)2.2 系统总体功能流程图 (8)2.3 程序清单 (9)3. Proteus软件仿真 (11)3.1时序仿真图 (11)3.2仿真结果与分析 (11)4.课程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12)4.1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12)4.2心得体会 (12)致谢 (14)参考文献 (15)引言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属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它具有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的特点。

它的应用必定导致传统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发生变革。

因此,单片机的开发应用已成为高科技和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是生活必须品还是其他东西,都用到了单片机,特别是在儿童玩具中引用很广泛,当前市场上的玩具市场需求量大,其中电子琴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方面。

单片机技术使我们可以利用软硬件实现电子琴的功能,从而实现电子琴的微型化,可以用作玩具琴、音乐转盘以及音乐童车等等。

并且可以进行一定的功能扩展。

本次试验所设计的简易电子琴利用键盘上的6个按键,能够发出6个不同的音调,并且要求按下键发声,松开延时一段时间停止,再按不同的键发出不同的声音。

1.硬件设计及说明1.1 系统组成及原理图硬件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总体设计要求,在选择的机型的基础上,具体确定系统中所要使用的元器件,设计出系统的原理框图、电路原理图。

该设计要实现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电子琴,单片机工作于12MHZ 时钟频率,本设计主要是通过直接控制发音的周期来间接控制发音的频率,进而实现了不同的音调。

本设计主要由晶振电路,按键电路和发音电路组成。

按下不同的按键,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琴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琴

单片机课程设计 电子琴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单片机在电子琴设计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电子琴的基本结构,能运用单片机编程实现电子琴的基本功能。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琴音调产生原理,掌握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进行电子琴设计与编程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琴项目。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焊接、调试和故障排除等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过程中进行有效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单片机及电子制作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重点讲解CPU、内存、I/O口等部分的功能与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单片机基础2. 电子琴结构与原理:讲解电子琴的基本结构,音调产生原理,键盘与发音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子乐器原理3. 单片机编程:以C语言为基础,讲解单片机编程方法,重点掌握延时、中断、I/O口控制等编程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单片机编程基础、第五章中断与定时器4. 电子琴设计与制作:结合单片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琴设计,包括硬件电路设计、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单片机应用实例、第六章电子琴设计与制作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子琴硬件焊接、程序烧写、调试与测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七章实践操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单片机基础知识学习,完成CPU、内存、I/O口等功能的学习。

简易电子琴单片机课程设计

简易电子琴单片机课程设计

简易电子琴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易电子琴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理解其工作流程。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琴音阶与音符的关系,能够识别常见音符及其对应的单片机程序编写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编程知识,能够使用相关软件编写简易电子琴程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进行音乐创作的能力,能够编写并演奏简单曲目。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易电子琴单片机的组装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课程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琴音乐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音乐世界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关注科技发展,认识到科技进步对音乐产业的影响。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电子琴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又能提高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科技创新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简易电子琴单片机原理及结构-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学习简易电子琴单片机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2. 音阶与音符关系- 掌握音阶与音符的基本概念及对应关系- 学习简易电子琴音阶与单片机程序编写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音乐基础与编程3. 编程知识与软件应用- 学习基础编程知识,如C语言基本语法、数据类型等- 掌握相关编程软件的使用,如Keil、Proteus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单片机编程与仿真4. 动手实践与项目制作- 完成简易电子琴单片机的组装、调试与演奏- 课程项目:团队协作完成一首简单曲目的电子琴演奏- 教材章节:第六章 单片机项目实践5. 回顾与拓展- 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回顾,巩固学习成果- 探讨简易电子琴单片机的拓展应用,如与其他智能硬件的结合- 教材章节:第七章 单片机拓展应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单片机电子琴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琴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电子琴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2. 帮助学生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技巧,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程序设计。

3. 使学生了解音乐理论中音阶、音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电子琴演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单片机的能力,学会连接电子琴硬件并进行调试。

2. 培养学生编写简单电子琴程序的能力,实现不同音符的播放和乐曲演奏。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共同分析和解决在电子琴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及电子琴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精神,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尝试,勇于实践,面对失败保持积极的心态。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约资源、爱护设备的良好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知识和编程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单片机原理: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

- 音乐理论:讲解音阶、音符、音长等基本音乐知识。

- 编程基础:回顾C语言基本语法,学习单片机编程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 电子琴硬件连接:学习电子琴硬件的组成,进行电路连接和调试。

- 程序编写:编写程序实现电子琴基本功能,如按键识别、音符播放等。

- 歌曲演奏:设计程序,实现简单乐曲的演奏。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单片机原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回顾。

- 第二周:编程基础复习,电子琴硬件连接与调试。

- 第三周:编写电子琴程序,实现基本功能。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琴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琴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琴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电子琴的基础知识,掌握单片机控制电子琴的基本电路构成。

2. 学生能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方法,运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实现电子琴的音调控制。

3. 学生了解电子琴音阶与频率的关系,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音调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搭建单片机控制电子琴的硬件电路。

2. 学生能够编写程序,实现电子琴的基本功能,如音阶播放、简单曲目的演奏等。

3. 学生能够运用调试工具对电子琴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对单片机及电子制作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培养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单片机控制电子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对电子琴感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够达到上述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单片机原理与结构:介绍单片机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 电子琴基础知识:讲解电子琴的音阶、音色及演奏方法。

- 单片机编程语言:回顾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为编程打下基础。

2. 实践操作:- 硬件电路设计:学习并搭建单片机控制电子琴的硬件电路,包括按键输入、音频输出等。

- 程序编写:编写程序实现电子琴的基本功能,如音阶播放、单音演奏等。

- 程序调试与优化:学习使用调试工具,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1课时):回顾单片机原理、电子琴基础知识及编程语言。

- 第二阶段(2课时):设计并搭建单片机控制电子琴硬件电路。

单片机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

单片机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

单片机简易电子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编程原理;2. 帮助学生掌握简易电子琴的设计原理,包括音阶、音色和节奏的控制;3. 引导学生掌握电子琴的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单片机与电子琴硬件的连接;2. 培养学生编程能力,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控制电子琴演奏;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电子琴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及电子琴制作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突破。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单片机技术与音乐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2.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3. 注重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讲解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重点掌握I/O口控制、定时器、中断等基本功能。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第二章 单片机硬件结构。

2. 电子琴原理:介绍电子琴的基本原理,包括音阶生成、音色合成、节奏控制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乐器原理、第四章 音频信号处理。

3. 硬件连接:学习如何将单片机与电子琴硬件连接,包括键盘矩阵、音频放大器、扬声器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单片机接口技术。

4. 软件编程:编写程序实现电子琴的基本功能,包括音阶演奏、音色切换、节奏控制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 单片机编程基础、第七章 程序设计实例。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电子琴制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c51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琴

c51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琴

目录1.设计题目 (3)2. 设计目的 (3)3. 主要内容 (3)4. 音符频率与计数初值对照表 (3)5.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4)5.1 方式寄存器 (4)5.2启/停控制寄存器TCON (6)6. 中断控制 (6)6.1 TCON用于中断请求 (6)6.2 中断允许寄存器IE (7)7.系统分析 (7)7.1 系统组成 (8)7.2 系统工作原理 (8)8.系统硬件设计 (8)8.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8)8.2 LED显示模块 (9)8.3 扬声器模块 (9)8.4 子系统(模块)电路图 (10)8.4.1 共阳极电路图 (10)8.4.2 上位开关 (10)9.系统软件设计 (10)9.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10)9.2 本系统总体代码 (11)10.课程设计成果 (15)11.个人总结 (15)参考文献 (17)一、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琴二、设计目的:(1)熟悉单片机的内部结构;(2)掌握C51编程方法;(3)掌握定时器与发声的关系;(4)掌握交流蜂鸣器的发声原理和程序控制方法;(5)掌握串行控制键盘键的识别方法;(6)掌握声音频率的计算方法。

三、主要内容本系统设计制作一个可演奏的电子琴。

综合应用了两项设计。

(1)能产生纯音,了解音调高低的控制方法。

(2)用键盘代替电子琴的键盘,控制演奏音乐。

(a)掌握串行控制键盘键的识别方法;(b)根据键值控制发声。

(3)至少演奏一支乐曲。

四、音符频率与计数初值对照表:低音7 370 0xf64c 中音6 740 0xfb29高音6 1480 0xfd98低音7 415 0xf75a 中音7 831 0xfbb1高音7 1661 0xfddc五、定时/计数器原理MCS-51单片机内部有2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定时/计数器0由计数器TH0和TL0组成,定时/计数器1由计数器TH1和TL1组成,THX和TLX(X=0,1)分别为两个8位计数器,连接起来可组成16位计数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 琴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单片机基础知识 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 单片机与简易电子琴的结合 简易电子琴的功能扩展 简易电子琴的优化与改进
添加章节标题
单片机基础知识
单片机简介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集成在一起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编程灵活等特点 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学习单片机应用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音乐播放与控制
单片机控制:通过单片机控制电子琴的音色、音高和节奏 音乐播放:单片机通过控制电子琴的音色、音高和节奏,实现音乐的播放 控制方式:可以通过按键、触摸屏等方式控制音乐的播放 功能扩展:可以增加录音、播放、暂停、快进、快退等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显示模块的应用
显示模块的作用:显示电子琴 的音色、音高、节奏等信息
单片机在简易电子琴中的应用
控制音量:通过单片机控制 音量的大小,实现电子琴的 音量调节功能。
控制音色:通过单片机控制 不同频率的音色,实现电子 琴的多种音色效果。
控制节奏:通过单片机控制 节奏的快慢,实现电子琴的
节奏调节功能。
控制和弦:通过单片机控制 和弦的演奏,实现电子琴的
和弦演奏功能。
单片机开发环境搭建
测试内容:音色、音调、 音量、节奏等性能指标
测试结果分析:对测试数 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 解决
测试报告:记录测试过程、 结果和分析,为后续改进 提供依据
单片机与简易电子琴的结合
单片机控制简易电子琴的原理
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的输入信号
单片机根据接收到的输入信号,控制电子琴的音源产生相应的音调

电子琴单片机课程设计

电子琴单片机课程设计

电子琴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琴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结构与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子琴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音符、节奏和音量的控制。

3. 学生能了解电子琴单片机在音乐制作与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电子琴单片机的编程与调试。

2. 学生能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电子琴单片机项目。

3. 学生能运用电子琴单片机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演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琴单片机课程,培养对音乐和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琴单片机在现代音乐产业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科技改变生活的探索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音乐素养,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鼓励学生创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琴单片机原理:介绍电子琴单片机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使学生了解电子琴单片机在音乐领域的应用。

教学内容:- 电子琴单片机的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与功能特点- 电子琴单片机在音乐领域的应用案例2. 电子琴单片机编程:学习电子琴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包括音符、节奏、音量的控制。

教学内容:- 编程环境与编程语言介绍- 音符、节奏、音量编程方法- 常用编程技巧与实践案例3. 电子琴单片机应用:结合实际项目,教授如何运用电子琴单片机进行音乐创作和自动化控制。

教学内容:- 电子琴单片机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原理及实践- 创意项目设计与实现4. 团队合作与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电子琴单片机项目。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时间:1 需求分析1.1 课题设计目的及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音乐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欣赏音乐不仅使身心得到放松,同时也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和个人素养。

当代,爱好音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有不少人自己练习弹奏乐器,作为业余爱好和一种放松的手段,鉴于一些乐器学习难度大需花费太多精力,且其价格太过于高昂,使得一部分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得不放弃这种想法,而电子琴又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它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价格相对便宜,能够满足一般爱好者的需求,因此,在现代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故简易电子琴的研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单片机(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等特点。

单片机的应用相当广泛,从平常的家用电器到航空航天系统和国防军事、尖端武器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因此,单片机的开发应用已成为高科技和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1.2 课题设计的任务与主要内容以51系列单片机AT89C51为主控制器,附有矩阵键盘、LED显示管、扬声器组成。

系统完成显示输入信息、播放相应音符等基本功能。

基本要求:(1)键盘矩阵识别。

即矩阵扫描,显示当前按键。

(2)不同频率音符播放。

可以通过按键控制24种发音,完成低音、中音、高音功能切换。

(3)具备示范音乐播放功能,示范音乐数量2 - 3首;扩展要求:(根据情况自行选择,可提高课程设计验收分数)(1)通过LCD屏显示音乐名称。

(2)动态显示音乐音高(低音、中音、高音)及当前按键音的符号。

(3)具有记忆功能,能记忆上次停电后的音高。

要求:验收可用proteus软件模拟验证,或实物验证更佳设计思路:先根据要求设计硬件电路和编写相应的程序,然后进行软件仿真调试,最后具体实现的功能:按下音符键可以发出相应的音符。

51单片机简易电子琴设计

51单片机简易电子琴设计
七、参考文献 1、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 2、51单片机C语整体方案:
系统整体安排如下: • 按下S1键发出1的声音。 • 按下S2键发出2的声音。 • 按下S3键发出3的声音。 • 按下S4键发出4的声音。 • 8051单片机根据不同的键产生不同的乐曲音符。系统整体软件结构
框图如下:
三、原理说明
1、频率、声音的实现和产生
单片机的频率和声音输出的原理是,利用琴键控制定时器 的开中断和闭中断,即实现发音和闭音。在此期间通过对定 时器的定时时间进行控制来产生不同频率的方波,使蜂鸣器 发出不同音阶的声音。把相应琴键对应的音符变换为定常数, 作为数据表格存放在储存器中。由程序查表得到定时常数, 用以控制定时器产生方波的频率。但下一个键按下时,再查 一下此琴键所对应音符的定时常数。依次进行下去,就可以 了。
四、模块描述
1、键盘模块: 本系统采用独立式键盘S1、S2、S3、S4。结构框图如下:
S1
S1
S2
S2
S3
Hale Waihona Puke S3S4S4
2、蜂鸣器模块:
按下不同的键,蜂鸣器会发出不同的音乐。结构框图如下:
五、主程序流程图
六、操作说明 将编好的电子琴的程序导入到单片机AT89S51上,按下 S1键,此时蜂鸣器发出的声音为1的声音;再依次按下S2、 S3、S4键,蜂鸣器会依次发出2、3、4的声音。
用定时器T0方式1来产生琴键对应音符的频率的方波,由 P1.1输出蜂鸣器。
2、音符频率表如下:
3、键盘的方案选择
此系统琴键输入是通过独立式键盘来实现的。 由于8051单片机的八为I/O口足以能实现控制各音阶 的输出,并且独立式键盘的编程容易易懂,结构简单, 实现起来方便,而且每个按键独立占有一根I/O接口 线,每个I/O接口线工作状态互不影响,所以采用独 立式键盘。P3.0~P3.3口分别对应S1、S2、S3、S4。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前言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加深学生对单片机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在本设计中,我们将介绍电子琴的设计要求、所用设备及软件以及总体设计方案。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系统硬件设计中琴键控制电路、音频功放电路、时钟-复位电路和LED显示电路的设计。

第1章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1.1 电子琴的设计要求在电子琴的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琴键数量、音频输出质量、电源电压和外部接口等因素。

在本设计中,我们将采用25个琴键,保证音频输出质量和电源电压稳定,并提供外部接口以便于扩展和调试。

1.2 电子琴设计所用设备及软件在本设计中,我们将使用51单片机、琴键、音频功放、时钟、LED显示器等设备,并使用Keil C51编译器进行软件开发。

1.3 总体设计方案在总体设计方案中,我们将采用按键扫描方式实现琴键控制,使用PWM技术实现音频输出,使用外部晶振提供时钟信号,并使用LED显示器显示琴键状态。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2.1 琴键控制电路在琴键控制电路中,我们将采用矩阵按键扫描方式,通过51单片机的IO口进行扫描和检测。

同时,我们还将使用电容式触摸开关来实现琴键的触发。

2.2 音频功放电路在音频功放电路中,我们将采用TDA7297芯片作为功放,通过PWM技术实现音频输出,并通过滤波电路滤除杂音和谐波。

2.3 时钟-复位电路在时钟-复位电路中,我们将采用12MHz晶振作为时钟源,并使用复位电路确保系统在上电时能够正确运行。

2.4 LED显示电路在LED显示电路中,我们将采用MAX7219芯片实现LED点阵显示,并通过SPI接口与51单片机进行通信。

同时,我们还将使用CD4511芯片实现数码管显示琴键状态。

通过本课程设计,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单片机原理的应用,掌握电子琴的设计和制作技术,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5 整体电路本章将介绍电子琴的整体电路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琴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琴

电子音调发生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计算机发声原理.2.熟悉定时器和键盘扫描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二、实验完成的功能1.利用键盘1~7进行音调选择, 即按下音符产生对应音调。

2.事先存储三首歌曲, 并可进行选择播放。

3.谱曲功能:通过按键对LCD菜单选项进行选择, 进入谱曲界面, 通过按键1~7分别输入音高与几分音符类型, 由按键输入若干数据完成谱曲。

4.在播放存储歌曲与谱曲播放时,对应音符及其节奏LCD显示对应频谱。

5.在播放音乐时按“返回”键出现返回界面,由键盘按“确认”键选择返回主菜单或循环播放。

三、实验原理1.音节由不同频率的方波产生, 音节与频率的关系如表(1)所示。

要产生音频方波, 只要计算出某一音频的周期(..频率), 然后将此周期除以2, 即为半周期的时间。

利用计时器计时此半周期时间, 每当计时到后就将输出方波的I/O(P1.7)反相, 然后重复计时此半周期时间再对I/O反相, 就可在P1.7脚得到此频率的方波。

将P1.7经过驱动电路与蜂鸣器相连, 随着P1.7口输出不同频率的方波, 蜂鸣器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音乐的节拍是由延时实现的, 如果1拍的时间为0.4秒, 1/4拍是0.1秒。

只要设定延时时间, 就可得到节拍的时间。

延时实现基本延时时间, 节拍值只能是它的整数倍。

每个音节相应的定时器初值计算公式如下:(1/2)*(1/f)=(12/fose)*(216-x)即 x=216-(fose/24f)其中, f是音调频率, 当晶振fosc=11.0592MHz时, 音节“1”相应的定时器初值为x, 则可得到x=63777D=F921H, 其它的可同样得到。

表(1)音节与频率的关系在编写歌曲代码过程中, 音高由三位数字组成: 个位是表示1~7 这七个音符;十位是表示音符所在的音区:1-低音, -中音, -高音;百位表示这个音符是否要升半音: 0-不升, -升半音。

音长最多由三位数字组成: 个位表示音符的时值, 其对应关系是:|数值(n): |0 |1 |2 |3 | 4 | 5 | 6|几分音符: |1 |2 |4 |8 |16 |32 |64 音符=2^n 十位表示音符的演奏效果(0-2): 0-普通, -连音, -顿音, 百位是符点位: 0-无符点, 1-有符点。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琴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时间:一、需求分析1、1课题背景随着社会得发展进步,音乐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得一部分,有人曾说喜欢音乐得人不会向恶。

我们都会抽空欣赏世界名曲,作为对精神得洗礼.本论文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得简易电子琴。

电子琴就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得产物,就是一种新型得键盘乐器.它在现代音乐扮演着重要得角色,单片机具有强大得控制功能与灵活得编程实现特性,它已经溶入现代人们得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得一部分。

电子科技也在不断得前进,电子技术正在以不同得方式改变着我们得生活,电子琴设计也就是希望给人们带来一些生活得乐趣。

电子琴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比如一些简易得玩具上或手机上。

单片机技术使我们可以利用软硬件实现电子琴得功能,从而实现电子琴得微型化。

本文主要对使用单片机设计简易电子琴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电子琴统硬件组成。

利用单片机产生不同频率来获得我们要求得音阶,最终可随意弹奏想要表达得音乐。

并且本文分别从原理图,主要芯片,各模块原理及各模块得程序得调试来详细阐述。

1、2课题设计得任务与主要内容本文得主要内容就是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个简单得电子琴。

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扬声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16个按键与扬声器。

定时器按设置得定时参数产生中断,由于定时参数不同,就会发出不同频率得脉冲,不同频率得脉冲经喇叭驱动电路放大滤波后,就会发出不同音调。

先根据要求设计硬件电路与编写相应得程序,然后进行仿真调试,最后细心焊接硬件电路图,将程序烤入芯片中,最终达到设计目得。

本系统运行稳定,其优点就是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等,具有一定得实用与参考价值。

1、3简易电子琴功能概述单片机因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AT89C51单片机设计微型电子琴得方法,仅需AT89C51最小系统,扩展一组矩阵键盘,再接一组发光二极管用来指示电子琴得工作状态。

单片机电子琴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琴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内部结构和功能。

2. 使学生了解电子琴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控制电子琴的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编程语言,如C语言,用于编写单片机控制程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搭建单片机电子琴硬件电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电子琴的基本功能。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调试和优化单片机电子琴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单片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单片机电子琴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课程内容需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原理、电子琴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搭建硬件电路、编写程序和调试设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原理及内部结构:讲解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I/O口功能等基础知识,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2. 电子琴工作原理:介绍电子琴的基本构成、音阶产生原理、键盘扫描方法等,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3. C语言编程基础: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4. 单片机编程与控制:结合实例,讲解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电子琴功能,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硬件电路搭建:介绍电子琴硬件电路的组成、元件选型及连接方法,对应教材第6章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课程设计论文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琴学院:汽车学院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3班成员名单:指导教师:王春梅课程设计时间:2012年5月14----2012年5月27摘要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属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它具有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的特点。

它的应用必定导致传统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发生变革。

因此,单片机的开发应用已成为高科技和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

它在现代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单片机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灵活的编程实现特性,它已经溶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用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个电子琴。

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蜂鸣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16个按键和蜂鸣器。

本文主要对使用单片机设计简易电子琴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电子琴统硬件组成。

利用单片机产生不同频率来获得我们要求的音阶,最终可随意弹奏想要表达的音乐。

并且本文分别从原理图,主要芯片,各模块原理及各模块的程序的调试来详细阐述。

一首音乐是许多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每个音阶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的组合,即可构成我们所想要的音乐了,当然对于单片机来产生不同的频率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这样方波频率信号,因此,我们只要把一首歌曲的音阶对应频率关系弄正确即可。

关键词:A T89C52芯片;8255A芯片;蜂鸣器;矩阵键盘;音阶目录摘要............................................................ - 0 - 1概述.......................................................... - 3 -1. 1 电子琴技术状况......................................... - 3 -1. 2 任务与要求............................................. - 3 -1.3 主要芯片简介............................................ - 3 -1.3.1 AT89C52芯片介绍................................... - 3 -1.3.2 8255A芯片介绍..................................... - 4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 5 -2. 1系统总体方案............................................ - 5 -2. 2总体硬件组成框图........................................ - 6 -2. 2. 1 子系统模块一..................................... - 7 -2. 2. 2 子系统模块二..................................... - 7 -2. 2. 3 子系统模块三..................................... - 8 -2.2.4 AT89C51复位模块................................... - 9 -2. 2. 5 AT89C52晶振模块................................. - 9 -3 软件设计...................................................... - 9 -3. 1软件设计总流程图流程................................... - 10 -3. 2 软件程序.............................................. - 10 -4 课程设计体会................................................. - 11 - 5致谢......................................................... - 12 - 参考文献....................................................... - 13 - 附1 源程序代码............................................... - 14 - 附2 系统原理图.............................................. - 20 -1概述1. 1 电子琴技术状况本次设计提出了用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个简易的电子琴. 本方案以AT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蜂鸣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4*4个按键和蜂鸣器。

根据使用者的操作随意弹奏想要表达的音乐。

一首音乐是许多不同的音阶组成的,而每个音阶对应着不同的频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的组合,即可构成我们所想要的音乐了,当然对于单片机来产生不同的频率非常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这样方波频率信号。

1. 2 任务与要求实现电子琴发声控制系统;要求电路实现如下功能:4*4键盘组成16个按钮,可以随意弹奏想要表达的音乐。

设置一个开始键,一个结束键,一个重复键,通过按重复键可以完成之前音乐的重放。

说明:单片机的工作时钟频率为12MHz。

1.3 主要芯片简介1.3.1 AT89C52芯片介绍AT89C52(图1-1)为8位低功耗单片机,采用工业标准的C51内核,在内部功能及管脚排布上与通用的8xc52 相同,其主要用于会聚调整时的功能控制。

功能包括对会聚主IC 内部寄存器、数据RAM及外部接口等功能部件的初始化,会聚调整控制,会聚测试图控制,红外遥控信号IR的接收解码及与主板CPU通信等。

主要管脚有:XTAL1(19 脚)和XTAL2(18 脚)为振荡器输入输出端口,外接12MHz 晶振。

RST(9 脚)为复位输入端口,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

VCC(40 脚)和GND(20 脚)为供电端口,分别接+5V电源的正负端。

P0~P3 为可编程通用I/O 脚,其功能用途由软件定义,在本设计中,P0 端口(32~39 脚)定义为双向8位三态I/O接口,它既可以作为通用I/O接口,又可作为外部扩展时的数据总线及低8位地址总线的分时复用口;P1端口(1~8脚)定义为准双向I/O接口,内部具有上拉电阻;P2端口(21~28脚)定义为8位准双向I/O接口,内部具有上拉电阻,可直接连接外部I/O设备,同时与地址高8位复用;P3端口(10~17)定义为8位准双向I/O接口,内部具有上拉电阻,它是双功能复用口,每个引脚可驱动4个TTL负载。

图1-1 AT89C52 图1-2 8255A芯片1.3.2 8255A芯片介绍8255A(图1-2)是一片使用单一+5V电源的40脚双列直插式大规模集成电路。

它的通用性强,使用灵活,通过它CPU可直接与外设相连接。

8255A在使用前要写入一个方式控制字,选择A、B、C三个端口各自的工作方式,共有三种:方式0 :基本的输入输出方式,即无须联络就可以直接进行的I/O方式。

其中A、B、C口的高四位或低四位可分别设置成输入或输出。

方式1 :选通I/O,此时接口和外围设备需联络信号进行协调,只有A 口和B口可以工作在方式1,此时C口的某些线被规定为A口或B口与外围设备的联络信号,余下的线只有基本的I/O功能,即只工作在方式0.方式2:双向I/O方式,只有A口可以工作在这种方式,该I/O线即可输入又可输出,此时C口有5条线被规定为A口和外围设备的双向联络线,C口剩下的三条线可作为B口方式1的联络线,也可以和B口一起方式0的I/O线。

8255A是一个并行输入、输出器件,具有24个可编程设置的I/O口,包括3组8位的I/O为PA口、PB口、PC口,又可分为2组12位的I/O口:A组包括A口及C口高4位,B组包括B口及C组的低4位。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2为电子琴的控制核心,系统主要包括按键弹奏模块、音乐播放模块。

下面对各模块的设计逐一进行论证比较。

总电路图见附页二。

2. 1系统总体方案2.1.1定时/计数器的设计和状态字定义:若要产生音频脉冲,只要算出某一音频的周期(1/频率),再将此周期除以2,即为半周期的时间。

利用定时器计时半周期时间,每当计时终止后就将P3.3反相,然后重复计时再反相。

就可在P3.3引脚上得到此频率的脉冲。

利用AT89C52的内部定时器使其工作计数器模式(MODE1)下,改变计数值TH0及TL0以产生不同频率的方法产生不同音阶,例如,频率为523Hz,其周期T=1/523=1912μs,因此只要令计数器计时956μs/1μs =956,每计数956次时将I/O反相,就可得到中音DO(523Hz)。

计数脉冲值与频率的关系式是:N=fi÷2÷fr,式中,N是计数值;fi是机器频率(晶体振荡器为12MHz时,其频率为1MHz);fr是想要产生的频率。

其计数初值T的求法如下:T=65536-N=65536-fi÷2÷fr例如:设K=65536,fi=1MHz,求中音DO(261Hz)。

T=65536-N=65536-fi÷2÷fr=65536-1000000÷2÷fr=65536-500000/fr,中音DO 的T=65536-500000/523=64580。

单片机12MHZ 晶振,中音符与计数T0相关的计数值如表所示:音符 频率(HZ )简谱码(T 值) 音符 频率(HZ ) 简谱码(T 值) 中1DO262 63628 中 5 SO 740 64860中2RE277 63731 中 6 LA 784 64898 中3MI294 63835 中7 XI 831 64934 中4FA 311 63928 高 1 DO 880 64968 用单片机播放音乐,或者弹奏电子琴,实际上是按照特定的频率,输出一连串的方波。

为了输出合适的方波,首先应该知道音符与频率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