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检验(金属材料)
astm金相检验标准
![astm金相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d3ef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5.png)
astm金相检验标准ASTM金相检验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ASTM)制定的用于金相分析和金相检验的一系列标准。
金相检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分析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来评估材料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相含量、夹杂物、缺陷等特征,从而判断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ASTM金相检验标准覆盖了各种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铸铁、铝、镍、钛、铜、黄铜等。
这些标准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以及要求的检测指标制定,确保各种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一致性的结果。
ASTM金相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标本制备方法:ASTM金相检验标准对于标本的制备方法有详细的规定。
标本的制备对于金相分析非常重要,标本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金相检验的结果。
标本制备包括金属标本切割、磨削、打磨、腐蚀处理等步骤,ASTM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标本制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方法:ASTM金相检验标准对于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和操作方法进行了规定。
金相显微镜是进行金相分析的关键仪器,通过对标本进行显微观察,可以获得材料的组织结构信息。
ASTM标准对于金相显微镜的校准、操作和观察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三、金相图解析方法:ASTM金相检验标准还包括对金相图的解析方法的规定。
金相图是用于分析材料组织结构和特性的重要工具,通过对金相图的分析,可以获得材料的晶粒大小、相含量、夹杂物等信息。
ASTM标准定义了金相图中常见的组织结构和相的特征,并提供了相应的解析方法,使金相图的解读更加准确和可靠。
四、特殊金相检验方法:ASTM金相检验标准还包括了一些特殊的金相检验方法。
例如,对于焊接材料的金相检验,ASTM标准提供了专门的操作方法和评估指标;对于涂层材料的金相检验,ASTM标准规定了特定的制备和分析方法;对于高温合金和金属陶瓷等特殊材料的金相检验,ASTM标准也提供了相应的规定。
金相检测国标
![金相检测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dc5872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c.png)
金相检测国标
金相检测国标是指金相检测的国家标准。
金相检测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金属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组织来研究材料性质和结构的一种方法。
金相检测国标是制定金相检测的方法、步骤和要求的标准文件,用于指导金相检测的实施,并确保金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国际上,金相检测的标准主要有ISO 4967《金属材料显微组织金相检验金属材料样品制备》、ISO 945-1《金属材料显微组织样品的制备和表面金相检验》等。
而在中国,金相检测的国标主要有GB/T 4334.1-2000《金属材料宏观金相检验方法金相组织分析方法》、GB/T 4334.3-2008《金属材料宏观金相检验方法显微硬质度测定方法》等。
这些国标具体规定了金相检测的样品制备方法、显微观察装置的要求、显微照相方法和显微结构分析方法等内容,以确保金相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金相检测的国标还对金相检测人员的资格要求和实验室管理的要求进行了规定,以确保金相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金相检测方法
![金相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8157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a.png)
金相检测方法金相检测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检测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相含量等进行分析,可以为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在工程实践中,金相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质量检验、产品性能评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金相检测方法,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光学显微镜是金相检测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
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对金属材料进行放大观察,观察材料的晶粒结构、晶界分布、缺陷和夹杂物等。
在进行金相检测时,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打磨、腐蚀等预处理工序,以便观察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
光学显微镜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观察效果直观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金相检测领域。
其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也是金相检测中常用的设备。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电子显微镜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好的分辨率,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组织结构和缺陷。
特别是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材料的原子级结构,对于一些纳米材料和特殊结构材料的金相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电子显微镜的操作复杂,设备成本高,需要对样品进行精细的制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选择。
此外,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也是金相检测中常用的方法。
X射线衍射可以通过分析材料对X射线的衍射图样,得到材料的晶体结构信息,包括晶格常数、晶粒大小、晶体缺陷等。
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则可以通过分析材料对电子的背散射图样,得到材料的晶粒取向分布、晶界取向关系、局部应变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金相检测是金属材料研究和加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可以为材料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选择金相检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样品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和设备。
希望本文介绍的金相检测方法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金相检测国标
![金相检测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5bc416b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9.png)
金相检测国标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标准:
1. GB/T 15124-2009《金属材料金相检验》:这个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金相检验的基本方法、技术要求、检验程序和报告编制等内容。
适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及合金等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
2. GB/T 15125-2009《金属材料金相检验用试样和试验方法》:这个标准规定了金相检验用试样的制备方法、试验条件及检验方法等,包括了光学显微镜检验、电子显微镜检验等方法。
3. GB/T 17391-2017《金属材料钢的金相组织检验》:这个标准规定了钢的金相组织检验方法、检验程序及报告编制等,包括了晶粒度、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马氏体、奥氏体等组织结构的检验。
4. GB/T 23024-2009《金属材料铝及铝合金金相检验》:这个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金相检验的方法、技术要求、检验程序和报告编制等内容,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的金相检验。
5. GB/T 30407-2013《金属材料铜及铜合金金相检验》:这个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金相检验的方法、技术要求、检验程序和报告编制等内容,适用于铜及铜合金的金相检验。
astm金相检验标准
![astm金相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a6a55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9.png)
astm金相检验标准
ASTM金相检验标准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简称ASTM)制定的一种用于评估金属材料微观结构的标准。
金相检验是一种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来评估其性能的方法。
在ASTM金相检验标准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样品制备:ASTM标准规定了如何从金属材料中切割、研磨和抛光样品,以便进行金相检验。
这些步骤对于获得清晰、可重复的金相图像至关重要。
2. 显微组织评估:ASTM标准提供了一套关于如何评估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方法。
这包括对晶粒尺寸、形状、取向、夹杂物、相组成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等。
3. 定量分析:ASTM标准还提供了一些定量分析方法,如晶粒尺寸的统计分布、夹杂物的数量和尺寸等。
这些定量分析结果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材料的性能。
4. 报告格式:ASTM标准规定了金相检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以便其他人能够理解和验证检验结果。
5. 标准对比:ASTM标准还提供了一些标准对比方法,如与已知材料的对比、与国际标准的对比等。
这些对比方法有助于确保金相检
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ASTM金相检验标准为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金相检验时,应遵循ASTM标准的要求,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金相判定标准
![金相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ffc19a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d.png)
金相检验标准
1概念和意义
金相指金属或合金的化学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在合金内部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
金相试验(检验)的意义:合金的成分、加工工艺直接影响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从而使机件的机械性能发生变化。
2我司常用的金相检验及其它的检验标准
1.原材料检验合格标准如下:
1)显微组织标准评级图进行比较,评级图谱来自GB/T13299-91,合格判定标准:小于等于3级为合格。
常见显微组织如下:
2)晶粒度标准评级图进行比较,评级图谱来自GB 6394-2002,合格判定标准:大于等于5级为合格。
评级图谱如下:
2.焊接金相检验
焊接工艺评定的金相检验合格标准如下:
1)形状缺陷:咬边(焊接接头不良)、焊瘤、熔穿。
2)孔穴(气孔和缩孔);裂纹。
3)没有淬硬的马氏体组织及高合金钢网状析出物和网状组织
参考图片如下:
金相检验标准
淬硬的马氏体组织网状析出物和网状组织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金相检验》课件
![《金相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0b64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b.png)
金相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评估金属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金相检验,可以了解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夹杂物分 布,从而评估其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等,为产品的可靠 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控制生产过程
金相检验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金属材料进行实时监控,及 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 产效率。
促进新材料研发
利泽 。
04
金相显微镜观察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原理
金相显微镜由照明系统、载物台、物 镜、目镜等主要部分组成,能够将物 体放大并清晰地展示在屏幕上。
金相显微镜的原理基于光学成像原理 ,通过透镜的折射和反射将物体放大 并投影到目镜上,以便观察。
02
可以观察金属材料的相 组成、相比例和相分布 等相组成特征。
03
可以观察金属材料的表 面形貌、粗糙度和纹理 等表面特征。
04
可以观察金属材料的内 部缺陷、夹杂物和析出 相等内部特征。
05
金相检验标准与报告编写
金相检验标准
1 2
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标准
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和用途,制定相应的 金相检验标准,包括金相组织、晶粒度、夹杂物 等方面的规定。
相变类型
02
共析、包析、马氏体相变等。
相变对性能的影响
03
相变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如钢铁在冷却时发
生相变,硬度增加,耐磨性提高。
03
金相制备技术
金相试样的选取与截取
选取代表性试样
根据检验目的和要求,选取具有代表 性的金相试样,确保能够反映材料或 零件的整体特征。
截取方法
根据试样的大小和形状,采用适当的 锯切、切割或破碎等方法,将试样从 原始材料中截取下来。
金相检验标准
![金相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a2528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e.png)
金相检验标准金相检验是金属材料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测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研人员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特点以及内在缺陷,从而指导材料的选用和加工工艺的优化。
金相检验标准是进行金相检验必须遵循的规范,它涵盖了金相检验的各个方面,包括样品的制备、试样的切割、研磨和腐蚀处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和金相组织的评定等内容。
本文将对金相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金相检验的相关知识。
首先,金相检验标准对样品的制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进行金相检验之前,需要对待检材料进行切割、研磨和腐蚀处理,以便观察金相组织。
样品的制备质量直接影响着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样品的制备达到要求。
其次,金相检验标准规定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金相组织的评定标准。
金相显微镜是进行金相检验的关键设备,它能够放大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使人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金属材料的晶粒、晶界、夹杂物等微观结构。
金相组织的评定标准则是根据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结构特征,对材料的组织类型、晶粒尺寸、夹杂物含量等进行评定,从而判断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特点。
除了以上内容,金相检验标准还包括了金相检验的一些特殊要求,比如对特殊材料的金相检验方法、金相显微镜的技术指标要求、金相检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等。
这些内容都是金相检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保证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金相检验标准是进行金相检验必须遵循的规范,它涵盖了金相检验的各个方面,对于确保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金相检验标准的相关知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金相检验工作,为材料的选用和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金相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金相检验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fc42e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8.png)
金相检验基础知识培训金相检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分析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性能。
它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金相检验的基础知识,包括金相检验的定义、检验方法与步骤、常用的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样品的制备以及金相检验的应用。
一、金相检验的定义金相检验是指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利用显微镜对金属材料进行放大观察,可以获得关于金属内部结构、晶粒大小、晶粒形貌、相组成等方面的信息。
金相检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品质以及工艺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二、金相检验的方法与步骤1. 金相材料制备:首先需要将待检验的金属材料制备成试样。
通常采用切割、研磨、抛光等方法,使材料表面平整、光亮,方便显微观察。
2. 试样腐蚀:经过制备后的金属材料试样需要进行腐蚀处理。
常用的腐蚀试剂有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复合试剂等,在试样表面加以处理,以便于显微观察。
3. 显微观察:将腐蚀处理后的金属材料试样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不同倍率的显微镜进行观察。
观察过程中需要调节焦距、光照等参数,以获取清晰的显微图像。
4. 显微图像分析:对所观察到的显微图像进行分析。
可以测量晶粒尺寸、晶界类型、颗粒形貌等参数,还可以通过显微图像的比对,判断材料是否存在缺陷、变形、相分离等问题。
三、常用的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常用的显微镜包括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主要用于金相检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而电子显微镜则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详细的信息。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校准显微镜:使用前需要校准显微镜,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2. 调节焦距: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使试样的显微图像清晰可见。
3. 光源调节:根据观察需求,调节显微镜的光源,以获得适当的亮度和对比度。
4. 观察角度:通过调整试样和显微镜的相对位置,选择最佳的观察角度。
金相检测的原理及应用
![金相检测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3be7d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5.png)
金相检测的原理及应用金相检测是一种金属材料组织显微镜检测方法,主要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来获得样品的信息和性能。
金相检测的原理基于材料组织的显微特征,通过差异性显微观察和显微分析来判断材料的组织性质及其状况。
金相检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取样,样品的粗磨,精磨,腐蚀,染色和显微观察。
首先,从待检测的金属材料中取得样品,并在显微镜下进行粗磨,去除表面氧化物和砂痕等杂质。
然后,将样品放入研磨液中进行精磨,使样品表面平整化。
接下来,将样品腐蚀,以去除组织中的氧化物、碳化物等杂质,同时将金属组织暴露出来。
然后,染色是为了细化组织的边界、凸显组织的差异,以便进行观察和分析。
最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样品的组织结构。
金相检测主要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研究和材料质量控制等方面。
具体而言,金相检测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研究:通过金相检测可以观察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大小、晶界、夹杂物、缺陷等显微结构,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材料的性质和性能,更好地进行材料设计和开发。
2. 物理性能评价:金相检测可以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来评价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等物理性能。
例如,通过观察晶界和夹杂物等结构可以推测材料的强度、韧性和导电性等性能。
3. 材料质量控制:金相检测可以用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帮助生产厂家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例如,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晶粒大小和晶界情况,可以评估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4. 事故分析:金相检测可以用于事故分析和失效分析。
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断口形貌,可以判断金属材料的失效原因,进一步改进设计和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5. 腐蚀研究:金相检测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腐蚀研究,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腐蚀程度和形貌,可以评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并对材料进行改进和保护。
综上所述,金相检测是一种基于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来获得样品信息和性能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材料研究、物理性能评价、材料质量控制、事故分析和腐蚀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材料性能和材料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材料金相分析
![金属材料金相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ede8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f.png)
金属材料金相分析金相分析是金属材料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来揭示材料的组织结构、成分、性能和加工工艺等信息。
金相分析是金属材料学和材料工程领域中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对于研究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相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金相显微镜对金属材料的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专门用于金属材料观察的显微镜,它能够在高倍放大下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包括晶粒、晶界、孪晶、包体相等。
通过金相显微镜的观察,可以对金属材料的组织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材料的组织类型、晶粒大小、相分布情况等重要信息。
金相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金相显微镜观察、腐蚀组织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等。
其中,金相显微镜观察是金相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金相显微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金属材料的组织特征,包括晶粒形状、晶粒大小、晶界分布等。
腐蚀组织显微镜观察是通过在金属材料表面施加腐蚀剂,将材料的表面腐蚀,从而显现出材料的组织结构。
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是对金相显微镜观察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可以获得更加详细和准确的组织信息。
金相分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金属材料的研究、生产和应用等方面。
在材料研究领域,金相分析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材料的组织特征,揭示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等信息,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在材料生产领域,金相分析可以帮助生产工艺人员监测材料的组织质量,指导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在材料应用领域,金相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指导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总之,金相分析作为金属材料分析的重要技术,对于揭示材料的组织结构、成分、性能和加工工艺等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金相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特性,为材料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支撑。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金相分析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帮助和参考。
金相检验工作总结
![金相检验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5bdd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6.png)
金相检验工作总结一、引言金相检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分析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可以了解其内部的相组成、晶粒结构和缺陷情况。
金相检验工作在金属材料的质量控制、工艺改进和故障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金相检验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内容、方法与流程、实验条件与设备、结果分析与解释等方面。
二、工作内容金相检验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样品的制备:金相检验需要将金属材料制成适合显微观察的标本,一般是通过机械切割、打磨和腐蚀等工艺来得到。
制备过程需要注意保持样品表面的平整度和避免产生人为影响的缺陷。
2. 显微观察:通过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
这包括晶粒的大小和形状、晶界和相界的特征、夹杂物和缺陷的分布等。
3. 相分析:通过显微观察和辅助测试方法,确定样品中的各相组成。
可以使用化学试剂、荧光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相分析。
4. 结果整理和解释:根据观察到的显微组织和相分析结果,给出金属材料的性能评估和问题分析。
包括晶粒尺寸、析出相的数量和形态、夹杂物含量、针状相和析出相颗粒的尺寸等信息。
三、方法与流程金相检验的常用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流程一般包括样品制备、显微观察和相分析三个步骤。
1. 样品制备:首先选择合适的样品,通常是通过切割、打磨和腐蚀等步骤来制备。
切割时要保持表面的平整度,打磨和腐蚀时要避免产生人为影响的缺陷。
2. 显微观察: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放大倍数,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
可以通过聚焦和调节照明角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3. 相分析:根据观察到的显微组织,可以使用不同的辅助测试方法进行相分析。
例如,可以用化学试剂进行显色反应,用荧光光谱分析或X射线衍射法进行化学成分和相组成的分析。
四、实验条件与设备金相检验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设备支持,主要包括显微镜、切割机、打磨机、腐蚀仪和实验室设备等。
金相检验标准
![金相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11db7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e.png)
金相检验标准金相检验是金属材料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金属组织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评定金属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金相检验标准是对金相检验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的总称,它对金相检验的方法、步骤、设备、试样制备、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金相检验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金相检验工作,提高金相检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金相检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是对金相检验工作进行统一规范的最高标准,具有法律效力。
而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则是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特点制定的具体标准,对金相检验进行更为细致的规定。
金相检验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金相检验的方法和步骤。
金相检验的方法包括宏显微组织观察和显微组织分析两个方面,宏显微组织观察是通过肉眼或低倍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的宏观组织,显微组织分析则是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
金相检验的步骤包括试样制备、腐蚀显微组织观察、显微组织分析和结果判定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
其次,金相检验的设备和试剂。
金相检验需要使用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光源、试样切割机、腐蚀液、研磨液、脱脂剂等设备和试剂,这些设备和试剂的选用和使用也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再次,金相检验的质量控制。
金相检验标准对金相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试剂的配制和保存、试样的制备和标记、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的操作规程等方面,确保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金相检验结果的判定和报告。
金相检验标准对金相检验结果的判定进行了规定,根据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特征,对金相检验结果进行科学、准确的判定。
同时,金相检验标准还对金相检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规定,报告应包括试样的基本信息、金相检验的方法和步骤、显微组织的描述和分析、检验结果的判定等内容。
总之,金相检验标准是金相检验工作的依据和保障,它规范了金相检验的方法、步骤、设备、试剂、质量控制、结果判定和报告等方面,确保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金相检验标准
![金相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75314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8.png)
金相检验标准金相检验是金属材料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金相检验可以对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从而评估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金相检验标准是对金相检验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的总称,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金相检验标准的种类。
金相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种类型。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发布的,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金相检验工作。
行业标准是由各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制定发布的,适用于特定行业领域内的金相检验工作。
企业标准是由企业自行制定的,适用于企业内部的金相检验工作。
二、金相检验标准的内容。
金相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样品的制备和标记、试样的切割和磨削、腐蚀剂的选择和使用、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方法、显微组织照相技术、显微组织的分级标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金相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记录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内容既包括了金相检验的基本要求,又包括了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为金相检验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
三、金相检验标准的重要性。
金相检验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对于保证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金相检验标准规范了金相检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有利于提高金相检验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其次,金相检验标准为金相检验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有效地保证金相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为材料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的合格评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再次,金相检验标准的制定和遵循有利于推动金相检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金相检验工作与国际接轨,提高金相检验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水平。
四、金相检验标准的遵循。
在进行金相检验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金相检验标准的规定,确保金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要选择适用的金相检验标准,根据所检验的材料种类和用途确定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 金属管道的无损检测全
![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 金属管道的无损检测全](https://img.taocdn.com/s3/m/3bf1cd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4.png)
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金属管道的无损检测金属金相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金属材料检验方法,一般采用显微观察、显微硬度测定、断口分析等方法来进行。
金相组织是金属材料内部组织的宏观表现,也是确定金属材料内部组织和缺陷的主要方法。
在金属材料的制造过程中,金相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工序,它的目的在于检验工件的金相组织是否均匀、完整,有无异常现象,以及有无冶金缺陷等。
同时也可以根据金相组织观察结果对工件进行热处理或其他工艺处理。
显微组织显微组织是指金相组织中的金属组织,也就是所观察到的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
显微组织一般指金属材料表面或内部组织的宏观表现,通常以金相显微镜下的金相观察结果来表示。
在实际生产中,金相制样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用抛光法,二是用压痕法。
前者是用细砂纸磨去表面,将试样放在油中浸蚀。
然后将试样浸入腐蚀液中洛嵌续用砂纸磨削或抛光,直至露出金属本色。
后者是在磨削后用丙酮溶液浸蚀表面,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金相组织。
金相组织能直接反映出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组织状态和冶金质量等重要信息,是金属材料在热处理或其他工艺过程中必须检查的关键项目。
金相组织的分类金属的金相组织包括铁素体、珠光体和奥氏体三种主要组织。
铁素体是一种不能再分成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片层状结构,它在钢中分布很广,但也是钢中最常见的组织,所以铁素体也是钢材组织观察和鉴定时最重要的一种。
珠光体是一种由许多片层组成的均匀组织,它是由奥氏体和少量珠光体构成的。
珠光体在钢中分布很广,但也有不均匀性,有些钢中珠光体的分布是由很多片层组成的,而有些则是由一个或几个片层组成的。
奥氏体是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物。
奥氏体在钢中分布很广,但也有不均匀性。
奥氏体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转变成珠光体或铁素体。
观察方法1金相观察应在淬火状态下进行,观察试样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缺陷,无锈蚀、缺损。
如发现有锈斑、腐蚀坑等缺陷时,应进行抛光处理。
2、对于钢材料的金相组织观察,一般应在正火状态下进行。
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
![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a96e99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c.png)
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金相检测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判断,来确定材料是否合格的规定。
金相检测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以判断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方法。
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金属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为生产制造提供有效的依据。
一、金相检测的意义金相检测是材料科学的基础,对于金属材料的研究、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金相检测,可以观察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损伤情况、相变行为等,从而评价材料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疲劳性能等重要指标,并及时发现材料的缺陷和问题,为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的制定1. 标准依据: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的制定应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这些标准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总结出的,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2. 检测项目: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应包括需要检测的项目、方法和要求。
常见的金相检测项目有组织结构、晶粒尺寸、相含量、孔隙率、缺陷等各项指标。
3. 判定标准: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应明确各项指标的合格范围和不合格范围。
合格范围是指金属材料应达到的标准,不合格范围是指未达到标准的情况。
判定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领域进行调整。
三、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的实施1. 检测方法:金相检测可以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实施金相检测时,应按照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测人员:金相检测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
检测人员应熟悉金相检测的原理和操作流程,能够正确判断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质量状况。
3. 检测记录:金相检测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样品的来源、制备方法、检测条件和结果等。
这些记录有助于后续的查询与分析,也是其他科学研究和判定合格性的依据。
四、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的应用金相检测合格判定标准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
金属材料金相检验
![金属材料金相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23e77f1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6.png)
金属材料金相检验导言:金相检验是对金属材料进行组织结构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的金相组织,可以了解材料的晶粒大小、晶界分布、相含量以及存在的缺陷等信息。
本文将从金相检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金相检验的原理金相检验的原理是利用金相显微镜对金属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它可以放大样品的组织结构,使人眼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金属材料的晶粒、相和孔隙等微观结构。
金相显微镜通常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种类型,其中光学显微镜是最常用的金相检验仪器。
通过金相显微镜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到金属材料的组织特征和性能信息。
二、金相检验的方法1. 样品准备:金相检验的第一步是制备样品,通常需要将金属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试样,并进行粗磨和细磨处理,最后进行抛光以得到光滑的试样表面。
2. 腐蚀显色:为了使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需要对试样进行腐蚀显色处理。
腐蚀液的选择根据金属材料的类型和需要观察的组织结构而定,常用的腐蚀液有酸性腐蚀液和碱性腐蚀液。
3. 显微观察:腐蚀显色后的试样可以放入金相显微镜中进行观察。
观察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以保证观察到的结构清晰可见。
观察时可以通过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光源亮度和对比度等参数,使观察到的图像更加清晰。
4. 图像分析:观察到的金相图像可以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常用的图像分析方法包括晶粒大小测量、相含量计算和颗粒分布分析等。
三、金相检验的应用金相检验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中。
具体应用包括:1. 材料研究:金相检验可以用于研究金属材料的晶粒生长规律、相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金相组织,可以揭示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和性能变化规律。
2. 质量控制:金相检验可以用于对金属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估。
通过观察和分析金相组织,可以判断材料是否存在缺陷、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等。
3. 故障分析:金相检验可以用于对金属材料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
材料金相实验报告
![材料金相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4949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6.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则;2. 掌握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3. 通过观察金相组织,分析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为材料性能研究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金相分析是研究工程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之一。
金相显微分析法是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观察材料的组织和缺陷的方法。
通过观察金相组织,可以分析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等。
金相显微镜主要由光源、物镜、目镜、载物台、调焦装置等部分组成。
实验中,通过调整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从而分析其内部结构。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1. 实验材料: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2. 实验仪器:金相显微镜、金相试样制备设备(切割机、抛光机、腐蚀液等)、金相试样夹具等。
四、实验步骤1. 金相试样制备(1)切割:使用切割机将金属材料切割成一定厚度的薄片,厚度一般为0.1mm左右。
(2)磨光:将切割好的试样放置在磨光机上,使用不同型号的砂纸进行磨光,直至试样表面光滑。
(3)腐蚀:将磨光好的试样放入腐蚀液中,根据材料种类和腐蚀液配方进行腐蚀,使试样表面出现金相组织。
(4)清洗:将腐蚀好的试样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
(5)干燥:将清洗干净的试样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处理。
2. 金相组织观察(1)安装试样:将干燥后的试样放置在金相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夹具固定试样。
(2)调焦:调整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使试样清晰。
(3)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记录其形态、分布、大小等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碳钢金相组织观察(1)组织形态:碳钢的金相组织主要由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
(2)分布情况:珠光体和铁素体呈层状分布,渗碳体呈针状或片状分布。
(3)分析:碳钢的金相组织与其性能密切相关,珠光体和铁素体的含量影响其强度和硬度,渗碳体的含量影响其韧性。
2. 不锈钢金相组织观察(1)组织形态:不锈钢的金相组织主要由奥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
金相检验概述
![金相检验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b60ac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a.png)
金相检验在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失效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用,能够提供关于材料微观结构、成分、相变、缺陷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特点
晶粒
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由晶粒组成 ,晶粒大小和形状对材料性能有
显著影响。
相
金属材料中不同成分或结构的区域 称为相,相的类型、数量和势
电子显微镜在金相检验中优势体现
高分辨率
电子显微镜能够提供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能够观察到更 细微的金相组织结构。
大景深
电子显微镜景深大,能够观察到更全面的金相组织形貌,减少漏检 的可能性。
多种成像模式
电子显微镜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像模式(如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 像等)来观察金相组织,提供更多信息。
方法选择
选择硬度测试方法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测试的准确性 和便捷性等因素。例如,对于较软的材料,可以选择布氏硬 度测试;对于较硬的材料,可以选择洛氏硬度或维氏硬度测 试。
拉伸试验参数设置和结果解读
参数设置
拉伸试验的主要参数包括试样尺寸、 拉伸速度、温度等。这些参数的设置 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试验标准进行。
三维重构技术在金相领域应用前景探讨
真实感呈现
三维重构技术能够将二 维的金相图像转化为三 维模型,更真实地呈现 金相组织的三维形态。
定量分析
通过对三维模型进行定 量分析,可以更准确地 评估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
虚拟实验
三维重构技术还可以用 于虚拟实验,模拟不同 工艺参数对金相组织的 影响,为实际生产提供 指导。
02
一般采用比较法、面积法、截点法等来评定晶粒度。
标准对照
03
将待测金属的晶粒度与标准晶粒度图谱进行对照,确定其晶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金钢
合金钢:按合金元素含量又可
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 量≤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 总含量=5%--10%);高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含量>10%)。
碳素钢金相图片
1.低碳钢金相图片(20#钢) 2.中碳钢金相图片(45#钢) 3.高碳钢金相图片(T8 钢)
高速钢
1.高速钢球化退火 2.高速钢淬火、回火
第一课结束
常用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
冲击韧性、多次冲击抗力和疲劳极限等。
1.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荷作用下抵抗破坏(过量塑性变形或断裂)的性能。由于载荷的 作用方式有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强度也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 强度、抗剪强度等。各种强度间常有一定的联系,使用中一般较多以抗拉强度作为最基本 的强度指针。 2.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3.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针。目前生产中测定硬度方法最常用的是压入硬度 法,它是用一定几何形状的压头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试的金属材料表面,根据被压入程 度来测定其硬度值。 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维氏硬度(HV)等方法。 4.疲劳 前面所讨论的强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性能指针。实际上, 许多机器零件都是在循环载荷下工作的,在这种条件下零件会产生疲劳。 5.冲击韧性 以很大速度作用于机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金属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 力叫做冲击韧性。
工具钢:用来制造各
种工具的钢。根据工 具用途不同可分为刃 具钢、模具钢与量具 钢。
特殊性能钢:是具有特 殊物理化学性能的钢。 可分为不锈钢、耐热钢、 耐磨钢、磁钢等。
二.按化学成分分类
按钢材的化学成分可分 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碳素钢:按含碳量又可 分为低碳钢(含碳量≤0.25%); 中碳钢(0.25%<含碳量 <0.6%);高碳钢(含碳量 ≥0.6%)。
9.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放入感应器中,使钢件
表层产生感应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 到淬火温度,然后喷水冷却。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 强度,心部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多用于中碳钢和中堂合金 结构钢制件;2. 由于肌肤效应,高频感 应淬火淬透层一般为1~2mm,中频淬火 一般为3~5mm,高频淬火一般大于 10mm.
6.时效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80~200度,保温
5~20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随炉取出在空 气中冷却。 目的:1. 稳定钢件淬火后的组织,减小存 放或使用期间的变形;2.减轻淬火以及磨削 加工后的内应力,稳定形状和尺寸。 应用要点:1. 适用于经淬火后的各钢种;2. 常用于要求形状不再发生变化的紧密工件, 如紧密丝杠、测量工具、床身机箱等。
其他钢金相图片
1.轴承钢GCr15
铸铁
1.灰铸铁 2.球磨铸铁 3.蠕墨铸铁 4.可锻铸铁
相图
四、热处理基础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
保温、冷却三个过程
温 度
加热 冷却 保温
时间
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
可分为整体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 处理三大类。
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
7.冷处理
操作方法:将淬火后的钢件,在低温介质(如干
冰、液氮)中冷却到-60~-80度或更低,温 度均匀一致后取出均温到室温。 目的:1.使淬火钢件内的残余奥氏体全部或大 部转换为马氏体,从而提高钢件的硬度、强度、 耐磨性和疲劳极限;2. 稳定钢的组织 ,以稳定 钢件的形状和尺寸。 应用要点:1.钢件淬火后应立即进行冷处理, 然后再经低温回火,以消除低温冷却时的内应力; 2.冷处理主要适用于合金钢制的紧密刀具、量 具和紧密零件。
四、钢的热处理应力
热应力 组织应力
热应力
工件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
由于表层和心部的冷却速 度和时间的不一致,形成温 差,就会导致体积膨胀和 收缩不均而产生应力,即热 应力。
组织应力
另一方面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组织的变化
即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因比容的增大会伴 随工件体积的膨胀,&127;工件各部位先后相 变,造成体积长大不一致而产生组织应力。
5.调质 操作方法:淬火后高温回火称调质,即将
钢件加热到比淬火时高10~20度的温度,保 温后进行淬火,然后在400~720度的温度 下进行回火。 目的:1.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 光洁程度;2.减小淬火时的变形和开裂;3. 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应用要点:1.适用于淬透性较高的合金结构 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2. 不仅可以作 为各种较为重要结构的最后热处理,而且 还可以作为某些紧密零件,如丝杠等的预 先热处理,以减小变形。
8.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操作方法:用氧-乙炔混合气体燃烧的火
焰,喷射到钢件表面上,快速加热,当达 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 强度,心部仍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多用于中碳钢制件,一般淬 透层深度为2~6mm;2.适用于单件或小 批量生产的大型工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 件。
晶体
原子成规则排列的物体
合 金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
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 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
合金中成份、结
构、性能相同的 组成部分。
固溶体
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
(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 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 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 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 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普通低合金结构钢
渗碳钢 机械制造结构钢 调质钢
钢
合金钢
合金结构钢
合金工具钢
低合金工具钢 高合金工具钢 不锈钢 耐热钢 耐磨钢
弹簧钢
特殊性能钢
按用途分类
按钢材的用途 可分为结构钢、工 具钢、特殊性能钢 三大类。
结构钢:1.用作各种机器
零件的钢。它包括渗碳钢、 调质钢、弹簧钢及滚动轴 承钢。用作工程结构的钢。 它包括碳素钢中的甲、乙、 特类钢及普通低合金钢。
化合物
:合金组元间发生化
合作用,生成一种具 有金属性能的新的晶 体固态结构。
铁素体
碳在α-Fe(体心立
方结构的铁)中的 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
碳在γ-Fe(面心立
方结构的铁)中的 间隙固溶体。
渗碳体
碳和铁形成的
稳定化合物 (Fe3c)。
珠光体
铁素体和渗碳体组
成的机械混合物 (F+Fe3c含碳0.8%)
三、铁碳合金
钢 —— Fe 、 C 合金 铁 碳
钢
碳 素 钢 (0.002~2.11%) 合 金 钢
碳素钢
Fe
主要元素
C
重要作用
Fe-C相图
A奥氏体
铁 素 体
钢
铸铁
第一节
纯铁
1.含碳量小于0.02%的叫纯铁 2.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图片2张)3.
高碳钢
回Fe-C相图
碳素钢 中碳钢
低碳钢
金 Au
银 Ag
铜 Cu
铝 Al
钛 Ti
钨
镁
钒 V
锰 Mn
C
硫
金属材料
金属元素
金、银、铜、铁、铝 钛、钴、镍、钼……..
非金属元素 C N
二、金属学基本概念
纯金属
金属:具有不透明、金属光泽良好的
导热和导电性并且其导电能力随温度 的增高而减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 性的物质。金属内部原子具有规律性 排列的固体(即晶体)。
2.正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 以上
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 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 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 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 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 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对于性能 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及 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最后热处理。对于 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 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最后热处理工序。
热处理及金相检验培训
一、元素
元素又称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
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几种有共 同特点的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 有同样数量的质子,质子数来决定元素是由 种类。 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自然中发现的物质有3000 多万余种,但组成他们的元素目前(2010年) 只有118种
3.淬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
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硝盐、 油、或空气中快速冷却。 目的: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 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 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 的奥氏体组织,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 应用要点:1.一般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 点三的碳钢和合金钢;2.淬火能充分发挥钢 的强度和耐磨性潜力,但同时会造成很大 的内应力,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 要进行回火以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有退火、正火、淬火 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1.退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
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可以查阅 有关资料)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 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 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 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1.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 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 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2.一般在毛
4.回火
操作方法: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Ac1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