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笔下的爱情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浅谈巴金的爱情观 (4)
1、情感的封闭到敞开 (4)
2、情感的悲剧 (7)
二、深论巴金的爱情观 (8)
1、《家》中的爱情故事 (8)
2、《春天里的秋天》的爱情 (10)
3、爱情三部曲的爱情 (11)
三、总结爱情 (14)
1、巴金真挚感人的爱情 (14)
2、现实生活的爱情观 (14)
参考文献 (17)
巴金笔下的爱情描写
摘要:通过对巴金和萧珊的爱情写出了巴金对萧珊的爱是专一、相濡以沫的爱。巴金笔下的爱情故事的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的描写,显示出了当时社会年轻人追求爱情的勇气和相信世界上的爱情是至高无上。巴金笔下的爱情是需要克服一却社会的封建思想和家庭的封建礼教思想,所以小说的爱情是浪漫而又有充满悲剧色彩的,同时也显示出一群对社会和家庭不满的,自己努力逃脱各种封建思想的小说的主人公。虽然他们被当时的社会思想所束缚着自己的爱情,但是他们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爱情,当自己爱情来到时坚信自己能拥有爱情,感知爱情的真挚、至高无上。巴金笔下的爱情描写把封建社会下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写得生动,形象,通过他们的爱情写出了当时婚姻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之大,而正因这种思想突显出了巴金笔下的爱情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爱情观真挚忠贞
一、浅谈巴金爱情观
1、情感的封闭到敞开
巴金的爱情忠贞而严肃,真正的体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巴金和萧珊的爱是伟大的,他们经历风雨,因为爱,在一起幸福的生活。巴金对爱情是相濡以沫,他的一生只有萧珊一个恋人及爱人。
巴金的一生写了许多的优秀作品,他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写作和翻译,他的一生很多时间都是在写作,把自己家人和朋友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通过自己作品写出他内心的情感。或许是这样他32岁才开始恋爱,到40岁才和萧珊结婚。①年轻的巴金认为“爱情不过是生活里的一个小小点缀,它是火,玩火,是危险的”,这可以看出当时巴金对待爱情就像玩火。巴金看到朋友爱情中有悲剧而自己选择封闭情感的大门,他认为爱情是没有理性的。这一时期他的作品的爱情故事呈现了爱情与事业共有的形式,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大都也是选择了事业放弃了爱情的追求,可以看出巴金的爱情观与小说中的爱情观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巴金遇到萧珊时一切都渐渐的转变了,他努力打开自己情感的大门迎接了萧珊的到来,巴金的感情世界不在是文字,他的作品也有了对爱情的追求,有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爱情的坚守。巴金和萧珊的相遇、相知、相爱,成为了巴金感情的一个转折点。《火》是 彭新琪.《巴金萧珊之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86页
巴金和萧珊爱情的见证者,小说中浓厚的文字情感正是当时巴金对萧珊的爱,文章的情感正是对萧珊的情感。巴金在感情上是一位真君子,萧珊生前巴金对她的感情是忠贞不渝,她去世后巴金对她是难以忘记她永远活在巴金的内心深处。
1972年7月中旬,萧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肝部,她住进了中山医院。在这种情况下,巴金获准照顾妻子,每天去医院陪伴妻子大半天。8月8日,萧珊进了手术室。手术前,她生平惟一一次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巴金用手轻轻捂住萧珊的嘴巴,他低下了头。两人泪水交融,肝胆欲碎。巴金默默地陪着妻子,萧珊含泪望着憔悴的丈夫说:“我不愿丢下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巴金心中充满了酸楚,只是期望妻子尽快恢复健康。此时的巴金只是一位爱自己妻子的丈夫,一位在自己爱的人即将离去的无助的丈夫。爱情是伟大的,当自己的爱人将要离去时,它默默的支撑着伤心人的内心。
萧珊弥留人世的最后5天,巴金.不断地重读《马克思传》。因为这本书里,有对燕妮辞世时的描绘。马克思说:“此时,燕妮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更大、更美、更亮。”巴金也看到她的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此时的燕妮是巴金眼中的萧珊。巴金看到了萧珊,虽然她即将离开了人世间,但是她活在了巴金的记忆深处,在巴金的世界中她还是那么的美丽动人
萧珊辞世后,巴金很长时间回不过神来,他坐在桌前,却无法写出一个字。萧珊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巴金的床头放着萧珊的译作。巴金对萧珊一往情深,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
的眼睛》等文章。他说:“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太远了。”巴金面对萧珊的死是那么的无助,但是他相信他会再见到她,不管是巴金伤心的自我安慰还是他的一种意念,总可以知道巴金对萧珊的爱与回忆已经使他失去了写作的灵感,这就是他对萧珊的爱,是真挚,是感人,是相濡以沫,是至高无上的爱!
8年恋爱加上28年的婚姻生活,他们共同拥有36个春夏秋冬。萧珊离世后,巴金又独自生活了33年,他活了101岁。他们的爱情,支撑了他的一生,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再没有感到孤单,萧珊永远活在他的内心深处,他的世界没有缺少萧珊的影子。
冰心说,“他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我们的朋友里有不少文艺界的人,其中有些人都很“风流”,对于钦慕他们的女读者,常常表示了很随便和不严肃的态度和行为。巴金就不这样,他对萧珊的爱情是严肃、真挚而专一的,这是他最可佩之一。至于他的著作之多、之好,就不用我来多说了,这是海内外的读者都会谈得很多的。总之,他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从巴金好友的话中可以看出巴金对爱情的态度,他是对爱情有理性的,他的爱情观也有了很的转变,由封闭自己到对爱情的专一。
回顾岁月,巴金总结爱情的真谛:爱一个人后,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
诉,而不是控诉;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这样的爱情是永恒的,是人们所向望的,巴金的爱情真谛教会了后人怎样守护自己的爱情。巴金的爱情是宽容,是理解,他和萧珊正是拥有宽容才变得相濡以沫,忠贞不渝。
2、情感的悲剧
在巴金的小说中主要描写爱情的有《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和《春天里的秋天》。巴金小说《家》主要是用觉新、觉慧、觉民的爱情故事来阐述了封建思想对他们爱情的摧残和他们对这种封建家庭婚姻的不满,这使得《家》的爱情是一种悲剧。《爱情三部曲》是集中体现巴金信仰和追求的一部作品,作品通过一群知识青年的恋爱和革命生活,着重表现他们反抗黑暗、追求光明、为理想和信仰而不屈不挠斗争精神。《春天里的秋天》是巴金基于当时泉州社会现实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凄楚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位姓林的中学教师在泉州和他的女学生郑佩容相爱着,但遭到女方父亲的强烈反对,他俩逃到厦门鼓浪屿。但是他们的爱情终难为封建礼教所容,在短暂的幸福时光过后,郑佩容在母亲的电促下返回泉州,从此音信杳渺,最终在父母所包办的婚姻中郁郁而终。
巴金认识到“当一个人被爱情迷住了眼睛的时候,连世界的毁灭、人类的灭亡也不会得到他的注意了。”从这可以看出爱情的至高无上,在巴金小说《春天里的秋天》中这句话得以体现。林因为爱瑢而不关心自己哥哥自杀的消息,林对她的爱超过了一切,他可以为了自己爱的人不在乎亲人的去世,他此时唯一想到的就是瑢和他对瑢的爱。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