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 物理公式

合集下载

高中高一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高一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高一物理公式大全一、运动学公式。

1. 速度公式。

- 定义式:v = (Δ x)/(Δ t)(Δ x表示位移,Δ t表示时间间隔)-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v = v_0+at(v_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2. 位移公式。

-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x=v t-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x = v_0t+(1)/(2)at^2- x=(v + v_0)/(2)t(平均速度公式¯v=(v + v_0)/(2)与x=¯vt的结合)- v^2-v_0^2=2ax(不含时间t的位移 - 速度公式)3.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g≈9.8m/s^2)- v = gt- h=(1)/(2)gt^2- v^2=2gh4. 竖直上抛运动公式(取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a=-g)- v = v_0 - gt- h=v_0t-(1)/(2)gt^2- v^2-v_0^2=- 2gh二、相互作用公式。

1. 重力公式。

- G = mg(G为重力,m为物体质量)2. 胡克定律。

- F = kx(F为弹力,k为弹簧劲度系数,x为弹簧形变量)3. 摩擦力公式。

- 滑动摩擦力:F_f=μ F_N(F_f为滑动摩擦力,μ为动摩擦因数,F_N为正压力)- 静摩擦力:0≤ F_f静≤ F_f静max,最大静摩擦力F_f静max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F_f在相同正压力下的值。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大小(两分力F_1、F_2夹角为θ):F=√(F_1)^2+F_{2^2+2F_1F_2cosθ}- 当θ = 0^∘时,F = F_1+F_2(同向相加)- 当θ = 180^∘时,F=| F_1 - F_2|(反向相减)三、牛顿运动定律公式。

1. 牛顿第二定律。

- F = ma(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2. 牛顿第三定律。

- F=-F'(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高一下物理知识点总结公式

高一下物理知识点总结公式

高一下物理知识点总结公式1. 动力学1.1 牛顿第二定律:F = ma1.2 力的合成:F = ∑F1.3 动量定理:Δp = FΔt1.4 动量守恒定律:m₁v₁ + m₂v₂ = m₁v₁' + m₂v₂' 1.5 机械能守恒定律:E₀ = E2. 力学2.1 弹性势能:E= ½kx²2.2 动能:Eₖ = ½mv²2.3 势能与力的关系:F = -dE/dx2.4 引力定律:F = G(m₁m₂/r²)2.5 简谐振动周期:T = 2π√(m/k)3. 热学3.1 热传导方程:Q/t = kAΔT/Δx3.2 热容量:Q = mcΔT3.3 热功定理:Q = W3.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3.5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4. 光学4.1 光的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 4.2 成像公式:1/f = 1/v - 1/u4.3 光的衍射公式:dsinθ = mλ4.4 惠更斯原理:光沿着波的法线传播 4.5 光的干涉条件:d(sinθ) = mλ5. 电学5.1 电流强度:I = Q/t5.2 电阻定律:U = IR5.3 欧姆定律:R = ρl/A5.4 电容器电量:Q = CV5.5 电势能:W = QV6. 电磁学6.1 磁感应强度:B = µ₀I/2πr6.2 洛伦兹力:F = qvBsinθ6.3 电磁感应定律:ε = -dΦ/dt6.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Blv6.5 毕奥-沙伐定律:B = µ₀I/4πr²7. 声学7.1 声强:I = P/A7.2 声音频率:f = 1/T7.3 声速:v = fλ7.4 音受阻尼振动:f = 1/2π√(k/m)7.5 等弦超声波速度:v = √(γRT)以上是高一下学期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及相关公式,这些公式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它们对于学习和理解进一步的物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下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

高一下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

高一下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在高一下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

这些公式对于理解物理原理和解决问题非常关键。

在本文中,我将对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和相应的公式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动力学1.1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其公式为 F = ma,其中 F代表力,m代表物体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1.2 动量和冲量动量 p 定义为物体质量 m 乘以其速度 v。

冲量 J 定义为外力作用时间的变化率。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J = Δp。

其中Δp 代表动量的变化。

1.3 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动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即 mv₁ + mv₂ =mv₁' + mv₂'。

这个定律在许多物理问题的分析中非常有用。

2. 力学2.1 弹性力弹性力是指物体发生形变时,恢复原形的力。

弹性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初始形状无关。

弹性力的公式为F = kx,其中 k代表弹性系数,x代表形变量。

2.2 重力重力是一种吸引力,由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的引力。

重力的大小由物体质量和引力场强度决定。

重力的公式为 F = mg,其中 m代表物体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

2.3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力。

它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等,但方向相反,公式为 F静= μsN。

其中μs 为静摩擦系数,N为垂直于接触面的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等,公式为 F动= μkN。

其中μk 为动摩擦系数。

3. 力学能量3.1 功与能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

功的公式为 W = Fs,其中 W 代表功,F代表力,s代表力的作用距离。

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力。

动能 Ek 的公式为 Ek = 1/2 mv²,势能 Ep 的公式为 Ep = mgh,其中 m代表物体质量,v代表物体速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高度。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精彩4篇】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精彩4篇】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精彩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精彩4篇】学好物理很重要的一点事要记熟众多的物理公式,而高一的新生们很难再段时间内记住这么多的物理公式,本店铺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4篇《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高一下学期物理公式

高一下学期物理公式

高一下学期物理公式第一章力1.重力:G=mg2.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μFN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μFN3.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直线运动1.速度公式:vt=v0+at①2.位移公式:s=v0t+at2②3.速度位移关系式:-=2as③4.平均速度公式:=④=(v0+vt)⑤=⑥5.位移差公式:△s=aT2⑦公式说明: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1).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2).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3).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4).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2n-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注意:(1)同一性: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2)同时性: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3)瞬时性: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4)局限性:只成立于惯性系中,受制于宏观低速.2.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一般比较繁琐,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3.超重与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第四章物体平衡1.物体平衡条件:F合=02.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1).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2).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①.线速度的定义式:v=(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②.角速度的定义式:=③.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④.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⑤.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r⑥.向心加速度:a=或a=2.向心力公式:F=ma=m=m(2)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

高一物理下册关键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下册关键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下册关键公式总结力学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公式:\( F = ma \)说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定律)公式:\( F = ma \)说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公式:\( F_{ab} = -F_{ba} \)说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动能与势能1. 动能公式公式:\( E_k = \frac{1}{2}mv^2 \)说明: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2. 重力势能公式公式:\( E_p = mgh \)说明:物体在重力场中的势能与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成正比。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 E_k + E_p = constant \)说明: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动量与冲量1. 动量公式公式:\( p = mv \)说明:物体的动量等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2. 冲量公式公式:\( J = F \cdot \Delta t \)说明:力对物体的冲量等于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

3. 动量守恒定律公式:\( p_{initial} = p_{final} \)说明:在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相互抵消的系统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热学温度与热量1. 热量公式公式:\( Q = mc\Delta T \)说明: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等于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的乘积。

2. 温度变化公式公式:\( \Delta T = \frac{Q}{cm} \)说明:物体温度变化等于吸收或释放的热量除以质量与比热容的乘积。

热力学第一定律1. 公式:\( Q = W + \Delta U \)说明:一个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和系统吸收的热量的和。

电学基本定律1. 库仑定律公式:\( F = k\frac{q_1q_2}{r^2} \)说明: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这两个点电荷的连线的方向。

高一下期物理公式

高一下期物理公式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 心=F 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 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 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 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 7.9Km/S。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 V=Δs/Δt=2πR/T 2.角速度 ω=ΔΦ/Δ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 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 F 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 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 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 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x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a<90o, w>0 F 做正功 F 是动力 当 a=90o w=0 (cosa=0) F 不作功 当 a>90o W<0 F 做负功 F 是阻力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 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 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物理高一下册知识点公式

物理高一下册知识点公式

物理高一下册知识点公式1. 运动学1.1 速度公式:v = s / t1.2 加速度公式:a = (v - u) / t1.3 位移公式:s = ut + (1/2)at²1.4 动力公式:F = ma2. 力学2.1 牛顿第二定律:F = ma2.2 重力公式:F = mg2.3 弹簧力公式:F = kx2.4 功与能量公式:W = Fs2.5 功率公式:P = W / t3. 动量和冲量3.1 动量公式:p = mv3.2 冲量公式:J = Ft3.3 守恒定律:m1v1 + m2v2 = m1v1' + m2v2'4. 万有引力和牛顿定律4.1 万有引力公式:F = G(m1m2/r²)4.2 万有引力加速度公式:a = G(m/r²)4.3 万有引力势能公式:Ep = -G(m1m2/r)4.4 牛顿第三定律:F1 = -F25. 静电学5.1 库仑定律:F = k(q1q2/r²)5.2 电势能公式:Ep = k(q1q2/r)5.3 电场强度公式:E = F/q6. 电流和电路6.1 电流公式:I = Q/t6.2 电阻公式:R = V/I6.3 欧姆定律:V = IR6.4 电功率公式:P = IV7. 磁场和电磁感应7.1 磁感强度公式:B = F/qv7.2 洛伦兹力公式:F = qvB7.3 电磁感应定律:ε = -ΔΦ/Δt8. 光学8.1 反射公式:1/f = 1/v + 1/u8.2 放大率公式:β = -v/u8.3 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 8.4 光路差公式:Δx = nt8.5 光速公式:c = fλ9. 波动和声学9.1 波速公式:v = fλ9.2 声强公式:I = P/A9.3 声级公式:β = 10log(I/I₀)9.4 多普勒效应公式:f' = f(v ± vo)/(v ± vs)以上是物理高一下册的知识点公式,这些公式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理解和计算各类物理现象和问题。

高一下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

高一下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

高一下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力、运动和力的效应。

以下是力学中常见的一些公式: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提出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必然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化的原理。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所受合外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dp/dt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p表示物体的动量,t表示时间。

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阐述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关系。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12=-F21其中,F12表示物体1对物体2的作用力,F21表示物体2对物体1的作用力。

二、热学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热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以下是热学中常见的一些公式: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热能的转化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功。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的状态与温度、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V=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T 表示气体的温度。

3.热传导定律热传导定律描述了热能在传导过程中的传导速率与温度梯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Q/t=kAΔT/l其中,Q/t表示热传导速率,k表示导热系数,A表示传热截面积,ΔT表示温度梯度,l 表示传热长度。

三、光学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光学中常见的一些公式:1.光速光速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用c表示,其数值近似等于3.00×10^8m/s。

2.折射定律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规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n1sinθ1=n2sinθ2其中,n1表示入射介质的折射率,n2表示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1表示入射角,θ2表示折射角。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很全很全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很全很全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很全很全篇1:高一物理公式总结很全很全高一物理公式总结:一.自由落体1.初速度v_o =02.末速度v_t = g t3.下落高度h=gt2 / 2(从v_o 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 = 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竖直上抛1.位移s=v_o t – gt 2 / 22.末速度v_t = v_o – g t (g=9.8≈10 m / s2 )3.有用推论v_t 2 - v_o 2 = - 2 g s4.上升最大高度h_max=v_o 2 / (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_o /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三. 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 m/s2 ≈10 m/s2 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 m_1m_2 / r2 g=6.67×10-11 n·m2/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 q_1q_2 / r2 k=9.0×109 n·m2/c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 q:电量c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 i l 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 i l , b//l时: f=09.洛仑兹力f=q v b 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 v b , v//b时: 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n 一般视为fm≈μn (4)物理量符号及单位(5)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

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

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篇一:高一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公式。

以下是一些高一物理中的必考知识点公式:1. 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 F 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表明了物体所受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外力之间的关系。

2.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表明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个定律揭示了惯性的概念。

3. 运动学公式:V=st,其中 V 是物体的速度,t 是物体运动的时间,s 是物体运动的距离。

这个公式表明了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4. 万有引力定律:F=G*Mm/r^2,其中 F 是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G 是万有引力常数,M 是天体的质量,m 是天体的质量,r 是两个天体之间的距离。

这个公式表明了天体之间的引力与质量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5. 电场强度:E=F/q,其中 E 是电场强度,F 是电场中的电场力,q 是电荷的电荷量。

这个公式表明了电场力与电荷量之间的关系。

6. 电势差:U=Ed,其中 U 是电势差,d 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这个公式表明了电势差与两点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7. 热力学温度:T=2/3*k*T,其中 T 是热力学温度,k 是玻尔兹曼常数,T 是温度。

这个公式表明了温度与玻尔兹曼常数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高一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公式,这些公式对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解决物理问题非常重要。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公式,例如动量守恒定律、波动方程等,也需要熟练掌握。

篇二:高一物理是中国高中一年级学习的物理学科,主要涉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热力学、电学、磁学、光学和波动学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物理公式和知识点:1. 牛顿第二定律:F=ma,即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表示物体所受的加速度越大,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

2.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指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时,它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受到外力作用才会改变状态。

高一下物理公式

高一下物理公式

高一下物理公式高一下学期的物理,那可真是充满了各种神奇的公式,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破解。

先来说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公式。

速度公式 v = v₀ + at ,位移公式 x = v₀t + 1/2at²,速度位移公式 v² - v₀² = 2ax 。

这些公式看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理解了就会发现它们特别有用。

就拿我曾经观察到的一件小事来说吧。

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在看短跑比赛。

有个同学起跑速度挺快,可后来速度逐渐慢了下来。

我就在想,如果把他的运动过程用物理公式来分析,那该多有趣。

假设他起跑的初速度 v₀是 8m/s ,加速度 a 是 -2m/s²,运动了 5 秒钟。

那根据速度公式,5 秒后的速度 v 就是 v = 8 + (-2)×5 = -2m/s ,这说明他在 5 秒后速度变成了反向的 2m/s 。

再用位移公式算算他跑的距离,x = 8×5 + 1/2×(-2)×5² = 25m 。

接着是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

这个公式可厉害了,它揭示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想象一下,一辆小汽车和一辆大卡车,要让它们获得相同的加速度,大卡车需要更大的牵引力,因为它的质量大呀。

还有动能定理 W = 1/2mv² - 1/2mv₀²,机械能守恒定律 E₁ = E₂。

动能定理告诉我们,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机械能守恒定律则说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比如说,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

在下落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但是总的机械能是不变的。

这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物理公式就是解开这个魔法的钥匙。

平抛运动的公式也不能忘,水平方向的速度vₓ = v₀,水平位移 x = v₀t ,竖直方向的速度 vᵧ = gt ,竖直位移 y = 1/2gt²。

高一下物理期末知识点公式

高一下物理期末知识点公式

高一下物理期末知识点公式一、力学知识点公式:1. 速度公式:v = S / t2. 加速度公式:a = (v - u) / t3. 动量公式:p = m * v4. 力的大小公式:F = m * a5.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公式:F = m * a6. 位移公式:S = (v + u) * t / 27. 路程公式:S = v * t8.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 m * a9. 动能公式:E = 1/2 * m * v^210. 动能与功的关系公式:W = ΔE = E₂ - E₁ = 1/2 * m * (v₂^2 - v₁^2) W = F * S * cosθ11. 牛顿第三定律公式:F₁ = -F₂二、热学知识点公式:1. 热量公式:Q = m * c * ΔT2. 性质转化公式:Q = m * L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 * V = n * R * T4. 摩尔热容公式:C = Q / (n * ΔT)5. 热传导公式:Q = k * A * ΔT / dP = Q / t三、电学知识点公式:1. 电量公式:Q = I * t2. 电压公式:U = I * R3. 电阻公式:R = ρ * L / AR = V / I4. 电功公式:W = U * QW = I^2 * R * t W = V^2 / R * t5. 欧姆定律公式:I = U / R6. 串联电阻公式:R = R₁ + R₂ + R₃ + ...7. 并联电阻公式:1 / R = 1 / R₁ + 1 / R₂ + 1 / R₃ + ...8. 电功率公式:P = U * IP = I^2 * RP = U^2 / R9. 电场力公式:F = E * q10. 某一导线产生的磁场的大小公式:B = μ₀ * I / (2 * π * r)11. 洛伦兹力公式:F = q * (E + v × B)四、光学知识点公式:1. 牛顿折射定律公式:n₁ * sinθ₁ = n₂ * sinθ₂2. 光的速度公式:c = λ * v3. 焦距公式:1 / f = 1 / v + 1 / u4. 放大倍数公式:β = -v / u5. 光的三角公式:sinθ = h / Ltanθ = h / L充分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物理公式,对于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将起到积极的帮助。

高一下册物理公式

高一下册物理公式

高一下册物理公式1.气体的性质公式总结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注:(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2.运动和力公式总结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3.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总结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高一下物理期中知识点公式

高一下物理期中知识点公式

高一下物理期中知识点公式在高一下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这些知识点和公式不仅是我们理解物理规律的基础,也是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利器。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高一下期中物理知识点以及相关的公式。

1.力学1.1 运动学1.1.1 速度公式:v = s / t1.1.2 加速度公式:a = Δv / t1.1.3 加速度和时间关系:Δv = a × t1.1.4 位移公式:s = 0.5 × (v + u) × t1.1.5 两点间加速度关系:v² = u² + 2a × s1.2 动力学1.2.1 牛顿第一定律:F = ma1.2.2 牛顿第二定律:F = m × a1.2.3 牛顿第三定律:F₁₃ = -F₃₁1.2.4 动能公式:K = 0.5 × m × v²1.2.5 动能定理:W = ΔK1.2.6 功与机械能的关系:Wm = K₂ - K₁1.2.7 重力势能公式:Ep = m × g × h1.2.8 弹性势能公式:Ep = 0.5 × k × x²1.2.9 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 = Ep₂ - Ep₁2.热学2.1 热力学基本公式2.1.1 热量传递公式:Q = mcΔθ2.1.2 等温膨胀公式:V₂ = V₁ × (1 + αΔθ) 2.1.3 等压膨胀公式:V₂ = V₁ × (1 + βΔθ)2.2 热力学定律2.2.1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2.2.2 热力学第二定律:η = W / Q₁ = T₁ / T₂3.光学3.1 光的传播3.1.1 光速公式:c = f × λ3.2 光的折射3.2.1 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3.3 光的反射3.3.1 反射定律:θ₁ = θ₂4.电学4.1 电流4.1.1 电流公式:I = Q / t4.2 电阻4.2.1 电阻公式:R = ρ × (l / S)4.3 电压4.3.1 电压公式:U = I × R4.4 电功率4.4.1 电功率公式:P = U × I4.5 等效电阻4.5.1 串联电阻:Req = R₁ + R₂ + R₃ + ...4.5.2 并联电阻:1/Req = 1/R₁ + 1/R₂ + 1/R₃ + ...5.核物理5.1 放射性衰变5.1.1 半衰期公式:N = N₀ × (1/2)^(t/T)5.2 质能方程5.2.1 质能方程:E = mc²以上就是高一下物理期中知识点及相关公式的简要总结。

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公式

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公式

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公式1. 运动学知识点公式1.1 位移公式△x = v0t + (1/2)at^21.2 速度公式v = v0 + at1.3 加速度公式a = (v - v0)/t1.4 时间公式t = (v - v0)/a2. 动力学知识点公式2.1 力的公式F = ma2.2 动能公式E = (1/2)mv^22.3 动量公式p = mv2.4 冲量公式J = F△t3. 波动知识点公式3.1 波速公式v = λf3.2 周期公式T = 1/f3.3 光的传播公式v = c (c为真空中光速)3.4 球面波的衰减公式I = I0/(4πr^2) (I为光强,r为距离)4. 光学知识点公式4.1 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 (n为折射率,θ为入射角或折射角)4.2 薄透镜成像公式1/v + 1/u = 1/f (v为像距,u为物距,f为焦距)4.3 凸透镜放大率公式β = v/u (β为放大率,v为像高,u为物高)4.4 反射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 (v为像距,u为物距,f为焦距)5. 电学知识点公式5.1 电流强度公式I = Q/t (I为电流强度,Q为电荷量,t为时间)5.2 电阻公式R = ρL/A (R为电阻,ρ为电阻率,L为长度,A为截面积) 5.3 电功公式W = VIt (W为电功,V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t为时间) 5.4 欧姆定律U = IR (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6. 磁学知识点公式6.1 磁场强度公式B = μ0(nI) (B为磁场强度,μ0为真空磁导率,n为匝数,I 为电流强度)6.2 磁感应强度公式F = BIL (F为力,B为磁场强度,I为电流强度,L为导线长度)6.3 洛伦兹力公式F = q(v × B) (F为力,q为电荷量,v为速度,B为磁场强度)7. 其他物理知识点公式7.1 压强公式P = F/A (P为压强,F为力,A为面积)7.2 温度变化公式△T = αL△θ (△T为温度变化,α为热膨胀系数,L为长度变化,△θ为温度变化)7.3 热传导公式Q/t = kA(△T)/L (Q为传导热量,t为时间,k为导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T为温度差,L为传热长度)以上是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的常用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

高一下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高一下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高一下物理公式和知识点在高一物理学习过程中,掌握和理解各种物理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四个方面,总结和介绍高一下学期物理课程中涉及到的一些公式和知识点。

一、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保持原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才发生变化。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3.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作用力,必然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4.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F=G(m1m2/r^2)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

5. 功与功率:功是力沿着位移方向所做的功,功率则是功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W=Fs,P=W/t二、热学1. 热传导:热的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2. 热容:物体单位温升所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比热容有关。

Q=mcΔT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系统的内能增加等于对系统做功和系统吸收的热量之和。

三、光学1. 理想光学成像:利用薄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计算物体和像的位置以及像的大小。

1/f=1/v-1/u2.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的关系。

n1sinθ1=n2sinθ2四、电磁学1.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量,而电阻则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的度量。

I=Q/t,R=V/I2. 电功率:电功率是设备消耗的电能与设备所连接的电压之间的比率。

P=VI3.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一个矢量,用来描述在磁场中磁力对单位长度导体垂直于磁感应强度方向的电流线所产生的作用。

F=qvBsinθ通过对以上物理公式和知识点的总结和介绍,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物理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在解题时,同学们还需要结合具体题目,进行适当的公式转化和应用,对物理原理进行深入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更多的练习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物理水平。

高一下学期物理公式归纳

高一下学期物理公式归纳

高一下学期物理公式归纳1.高一下学期物理公式归纳篇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2向心加速度的关系:a=ω2ra=v2/ra=4π2r/T2力对物体做功的计算式:W=FL牛顿第二定律:F=ma曲线运动的线速度:v=s/t曲线运动的角速度:ω=θ/t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ωr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f=1功率的计算式:P=W/t动能定理:W=mvt2/2-mv02/2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mgh2.高一下学期物理公式归纳篇二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 高度差(hab=ha-hb)}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3.高一下学期物理公式归纳篇三功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高一下物理公式汇总 -回复

高一下物理公式汇总 -回复

高一下物理公式汇总 -回复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受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可表示为 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有相等大小、反向相反的特点。

4.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所受合力所做的功,可表示为ΔK = W。

5. 能量守恒定律: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6. 功率定义: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化率,可表示为P = ΔW/Δt。

7.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仅受重力作用的情况下,机械能(动能与势能之和)守恒。

8. 弹性力:弹性力是指物体形变恢复原状时所产生的力。

9. 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可表示为 F = Gm₁m₂/r²。

10. 万有引力定律: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11. 斯涅耳定律:光的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表示为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

12. 焦距公式:对于薄透镜的成像,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满足 1/v - 1/u = 1/f。

13. 电压定义: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可表示为 U = W/q。

14. 电流定义: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的量,可表示为I = Δq/Δt。

15. 电阻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可表示为 R = V/I。

16.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可表示为 V = IR。

17. 雷诺德定律:导体中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截面积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18. 电功率定义:电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率,可表示为 P = IV。

19. 磁感应强度:表示磁场的强度,与电流、导线形状、导线材料有关,可表示为 B = F/Il。

20. 磁感线:描述磁场中的力线,从北极朝向南极。

2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线中的感应电动势与磁场变化率成正比,可表示为ε = -dΦ/d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物理公式
一、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 x=V o
2.竖直方向速度:V 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 o 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 t=(V x 2+ V y 2)1/2=[V 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an β=V y / V 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an α=y/x=gt/2V 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 x=0;竖直方向加速度:a y=g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 α与β的关系为tanβ=2tan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
(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向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R3/ T2=K {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
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
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4π2m (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

: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

=F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二、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 ab=mgh 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
h ab:a与b高度差(h ab=h a-h b)}
3.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 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4.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5.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 max=P额/f)
6.动能:E k=mv2/2 {E 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7.重力势能:E P=mgh {E 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8.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 t2/2-mv o2/2或W合=ΔE K
{W

: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 K:动能变化ΔE K=(mv t2/2-mv o2/2)}
9.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 K1+E P1=E K2+E P2
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0.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
W G=-ΔE P
注:(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00≤α<900做正功;900<α≤1800做负功;
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
(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
转化;
(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