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发展前景-精品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发展前景
云南高校面向东盟国家招收留学生工作起步较早、 发展迅 速。
因云南固有的地域优势, 使其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 头堡”, 为云南高校面向东盟国家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 招收留 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
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今十多年间,云 南高校积极面向次区域地区开拓高等教育市场, 汉语教学和国际 汉语推广工作成绩显著, 高等教育输出逐渐形成产业化态势, 现 已建成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和汉语师资培训等面向东盟 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基地, 为云南高校在未来不断拓展国际 空间奠定了良好基础。
1 云南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概况
1.1 云南高校东盟留学生教学概况
年代。
起先在各高校外事办公室名下零星招收东南亚留学生, 办的教学科聘请中文系和外语系教师教授留学生, 教学形式有一 对一教学和小班制教学。
还未形成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学内容由留学生需求而灵活制定,教学方法还处于初级探索阶 段。
这一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层次上来看, 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发展水平,自费留学生的来源国主要是越 南、泰国、老挝等多个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
2000 年以后逐步 有高校成立留学生院或国际汉语文化交流学院, 第一个专门从事 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机构是在 2001 年, 对中国 - 东盟合作增资 500 万元,重点是扩大双方在人力资源开 发领域的合作。
在此背景下, 云南师范大学成立了东南亚国际学 院,任用专业国际汉语教师开展留学生教学, 采用国际惯用的语
言教学小班制开设完备的汉语课程, 107 名留学生在校学习,从 此开启了云南高校正规的国际汉语教学工作。
该机构开始形成专 业的招手国外留学生的教学队伍, 建设了对外汉语学科及相应的 教学内容和第二语言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 扩大 开放,来滇的东南亚留学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
云南各高校招收东盟留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始于上世纪 90 中国政府宣布
2002年,在金边第一次GM额导人会议后,中国政府出资建立中国- 东盟合作基金”,之后建立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基地,云南各高校相继为次区域国家政府、企业举办管理和应用技
术培训班,开展对外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形成近支50 人的专业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2004 年11 月万象“ 10+3”
和“ 10+1”领导人会议后,当年在滇各高校东南亚留学生增至
近1000名。
2005年,云南省为推进GMSS易便利化进程,部分
高校担任了为GMSi家开设海关官员研修班、检验检疫部门官员研修班等教学任务。
云南大学成立了留学生院,至此云南有了两所正规的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院。
2006 年南宁中国―东盟确立对话关系15 周年纪念峰会后,云南各高校东南亚留学生迅速增至近2000 名,云铜集团设立了“云铜奖学金”,出资鼓励在滇留学的东南亚留学生。
2007 年,云南财经大学成立了东盟学院,
开启了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财经专业教学新领域。
2008年3月万
象第3次GMS领导人会议后,昆明理工大学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不能满足留学生的需求,一些高校开展了留学生学习专业的学历教育。
此时云南省已建立十一个面向东南亚、南亚人力资源培养基地,依次为:云南大学文化与管理国际人才培养基地、昆明理工大学工业国际人才培养基地、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人才培养基地、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国际人才培养基地、云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国际人才培养基地、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国际人才培养基地、昆明中医大学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昆明医学
院医学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大理学院应用型国际人才培养基地、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实用技能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其中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四所高校,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授予权定点学校。
受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积极影响,2009年在滇16 所高校的东南亚留学生人数近4000 人,2010 年发展到近5000 人。
在留学生事业快速发展中,对品学兼优的人才设立了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对留学生设立了中国政府奖学金、云南省政府奖学金、云铜奖学金等三项奖学金制,吸引东南亚、南亚国家在校精英学生来华学习。
1.2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留学生教育形式基本有三类: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其中学历教育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科分布由语言类、
中医类、农学类等少数学科扩展到文、史、哲、政、经、法、理、工、农、医等各个门类。
东南亚留学生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主要有:语言技能型、专业知识型、职业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四种教学模式。
1.2.1语言技能型。
语言技能型教学模式是目前起步较早,而且取得丰硕成果的教学模式。
在语言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对外汉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近十几年,经历了从外汉语教学到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
根据教学对象的多样化,教学类别和教学方法也从单一发展到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语言技能教学注重听说读写译,当下国际汉语教学,在传统的语言教学基础上,还拓展了国别教学、专题教学、特殊类型教学等,根据学习者需求而形成的有针对性的教学。
语言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也从直接法、翻译法发展为沉浸法、交际
法、功能法、听说法、任务法等等。
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教学的工具和教学手段也不断进步,已经从早期的粉笔黑板到挂图时代教学而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
与教材同步的许多教学软件诸如“长城汉语”等软件运用到教学中,语言教学增强了趣味性,在模拟的情景中教学能增强言语知识转换为语言技能的效果。
科学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的网络教学方兴未艾,针对语言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各类教材、教辅及衍生产品种类繁多,学习者的选择余地比以前多得多,学习的趣味性也比以前增强。
1.2.2专业知识型。
目前在云南高校的东南亚留学生选择专
业学习的以财经类、理工类、艺术类、医学类等学科为主。
从学历教育的学生人数看,近几年财经类的学生在逐步增加。
以云南财经大学越南学生为例,学生选择的专业有经济管理、国际工商管理、国际贸易、金融与财政、会计学、传媒学、广告学等专业。
这些学生学成归国后,由于掌握了汉语这门外语和专业知识,很容易进入港资、台资甚至中国大陆企业在越投资的公司工作,优秀人才很快进入管理阶层。
这一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带来的后期效应是,有更多的越南学生涌入云南高校学习学历专业。
在专业知识型培养模式最成功的要数大理学院。
自2004 年起,大理学院以汉语教学为基础,在汉语言、医学、旅游管理、计算机、经济学、公共关系等9 个本科专业培养了留学生学生400 多人,目前已有100 多人顺利修完本科课程,获得学位,回国工作。
自2005
年起,大理学院率先在汉语言专业试行学分制培养模式。
经过两届汉语言专业本科学生的学分制培养实践,大理学院拟在旅游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临床医学等留学生众多的专业试行留学生以汉语教学为基础的学分制管理,培养专业知识型国际化汉语人才。
东南亚各国与云南贸易往来增多,渴望到中国学习,成为语言人才或专业技术人才的留学生群将参与到今后中国―东盟贸易圈,进行经济贸易以及社会文化、教育学术交流。
1.2.3职业技能型。
老挝、缅甸、柬埔寨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对于高职高专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更大。
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依据西双版纳与老挝邻近的地理区
位优势和老挝经济特点,招收老挝留学生主要培养其为技能型人才,热带农作物种植、橡胶种植等专业留学生,回国后具有实际用途。
诸如此类的学校还有文山农业学校等。
1.2.4复合型。
在东南亚留学生中,有部份学
生是在原来国家已经就读了本科阶段课程,有本科毕业主、有本科在校生,选择到云南高校留学后,经过语言学习的关口再重新选择专业。
有的从理科跨到文科类,有的从艺术跨到财经类,这些学生一专多能,留学期间具有学科知识重组的现象。
这一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较强,毕业后就业情况较好。
例如,参与云南电视台举办的“智赢天下”节目后又主持了2009 年湄公河之夜的越南留学生团芳草,就是在越南就读艺术类后专业后又到云南财经大学攻读了国际工商管理专业;现任美的集团驻越南北部总代理的阮文孝,也是攻读过双学位的留学生。
1.3 孔子学院和海外汉语中心培养模式
云南高校在东南亚建立孔子学院的有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大理学院等几所大学,而在东南亚建立汉语中心的学校则较多,主要任务是为当地培训汉语教师,根据海外汉语需求市场开设汉语课程,加强当地汉语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提供多层次的汉语人才培训。
云南财经大学在越南三所高校建立了商务汉语中心,分别是在越南河内第一工业经济大学、胡志明理工大学和老
街职业经济管理学院,还在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也建立了商务汉语
中心;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在老挝万象国立大学、苏发努冯大
学建立了汉语中心。
2 云南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成就及问题
各高校近20 年的留学生教育,无论是汉语教学、专业教学,还是教学内容、方法和课程模式领域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南亚形
在东成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是在留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很
多问题,首先留学生生源不均衡问题。
国际汉语教育在东南亚各国分
配不均衡,高等教育较发达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生源较少,而
高等教育相对薄弱的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生源较多;缺乏充
足的优质留学生生源,学生质量有待提高。
其次,区域教材开发不足。
与东南亚范围内汉语热旺盛需求相比,多语
种教材需求量仍然很大,教材荒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需要各位汉
语教师继续努力。
再次,国际水平层面的学术交流尚欠缺。
留学生教育
如果只看重眼前经济利益,对来滇留学生不进行甄选,在人才培养教育
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没有明确的教学对象配套管理和评
估制度,这个事业是难以走远的。
基于以上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意见:
2.1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个性化教学模式。
个性化模式可以根据不
同类型留学生需求开设个性化教学模式。
例如汉语教师可以建立语言技
能传授模式,针对不同国别、语种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汉语水平设计课
程容量、难易程度,由此调整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结构;诸如商务汉
语教学可以根据其学科特点,以训练交际能力为主而设立“立体式”教
学模式,教师与学员空间布置要打
破传统模式,学生座位与教室构成四边形,有利于教师与学员沟通交
流,减少心理压力。
由于教师与学员在平等地位上教学,能突出成人培
训重视学员主导地位的特点,也使国外高级干部消除心理顾虑,增进学
习效果。
2.2建立留学生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指标体系。
总体培养目标:培
养社会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创新性应用型
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目标:口径较宽、基础扎实、人格健全、素质
较高、能力较强的全面发展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大众素质教
育目标: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
育。
2.3加强培训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在
留学生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中,语言技能型的教师已经专业化,汉语教师队伍年轻、后劲较足,但是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需要加强。
为在国际高校中提高自己的地位,需塑造良好形象,加强机构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这就应该从高校的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入手。
软件方面,注重提高地域国际汉语教师特点,加强汉语教师小语种语言能力培养,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和互动,派出教师到各国学习、访问,学习掌握小语种教学特点,或者派出教师到东南亚国家参与教学,加快实现省内与东南亚国家课程建设接轨;硬件方面,应增加对高校的投资,加强高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共享一流教学资源的局面。
2.4建立国别教材资源库。
与东南亚范围内汉语热旺盛需求
相比,多语种教材需求量仍然很大, 东南亚国别汉语教材荒还没 有得到根本解决, 需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足够的重视, 需要各位汉语教师继续努力。
3 云南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前景展望
留学生教育两方面优势紧密结合, 打造、整合成一个优秀的“人 才培养基地”平台。
要建设完善的国际汉语课程体系, 的汉语国
际人才培养基地, 产生积极的社会文化功能, 结合各个 国家和地区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 深入探寻行之有效的汉语教学 法和教学模式。
要进一步开设商务汉语、旅游汉语、医学汉语等 不同类别课程, 课程设置应根据不同层次、 不同阶段的教学对象, 根据留学生母语背景、汉语水平、年龄特征来组织教学,同时重 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建高水品的留学生高等教育, 最终树 立良好品牌并形成品牌效应。
3.2 通过人才培养, 树立良好的国际教育形象。
致力国际汉 语教材编写和教辅资源开发, 积极做好市场推广。
设立国际汉语 教材库,建设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 积极做好市场推广。
需加大多语种教材开发力度, 提升教材对东南亚各国学生汉语学 习覆盖率。
东南亚各国多语种教材开发是一个未开垦的新领域, 根据该地区汉语教学发展需要, 编写符合地域宗教文化特色的汉 语教材, 积极开发国际汉语教辅系列衍生产品。
例如从汉语教学 本位出发, 研制汉语教学软件, 辅助汉语教学的发展轨迹和主要 模式,建立文化多媒体数据库,构建开放式动态教材库,确立数 字化的发展方向。
在东南亚各国举办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展览, 为 国际汉语教育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3.3 着眼未来发展, 打造一个重要的面向东南亚国家的“人 才培养孵化器”。
未来云南高等教育输出, 不是原有格局的延续, 而是要有新的提升, 要在更高水平上分享教育国际化的利益, 在 更高层次上提升云南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应围绕建 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制定面向东南亚留学生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出明确的战略和 任务,清晰合理地布局全省高等教育输出, 进行东南亚来滇学习 汉语人数预测,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保障。
3.1 通过人才培养, 打造云南高等教育的品牌效应。
云南周 边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相比较而言, 云南高校的高等教育资源 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需要进一步将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
建设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