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式计算法

合集下载

加减法的列式计算

加减法的列式计算

加减法的列式计算在数学中,加减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运算之一。

列式计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加减法问题。

本文将介绍加减法的列式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些例子来加深理解。

一、加法的列式计算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得出它们的总和。

列式计算是以竖式的形式进行的,从右向左对应地进行逐位相加,并且将进位考虑在内。

例如,计算45 + 23:45+ 23------68我们从最低位开始相加,5加3等于8,没有进位,所以写下8;然后4加2加上1的进位等于7,所以写下7。

因此,45 + 23 = 68。

二、减法的列式计算减法是指将一个数字从另一个数字中减去,求出它们的差。

同样,列式计算也可以应用于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68 - 23:- 23------45我们从最低位开始相减,8减3等于5,7减2等于5。

因此,68 -23 = 45。

三、进一步练习现在我们来做一些进一步练习,以便更加熟悉加减法的列式计算。

例题1:计算362 + 183。

362+ 183------545例题2:计算497 - 238。

497- 238------259例题3:计算789 + 456。

+ 456------1245例题4:计算892 - 345。

892- 345------547通过不断练习,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列式计算技能,并能够更快地解决加减法问题。

四、总结列式计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于解决加减法问题。

在进行列式计算时,我们需要注意按照从右向左的顺序逐位进行计算,并将进位或借位考虑在内。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例题,相信大家对加减法的列式计算有了更好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练习,掌握这种有效的计算方法,并能更自信地应对数学中的问题。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列式的计算方法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列式的计算方法

⾏测资料分析技巧:列式的计算⽅法 在考场上⼈与⼈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资料分析技巧:列式的计算⽅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资料分析技巧:列式的计算⽅法 在⾏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型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资料分析想要得⾼分,不仅需要有准确的列式,还需要有精准且快速的计算技巧,;众所周知资料分析的数据较⼤,计算较复杂,如何⼜快⼜对计算才能找到结果呢?今天为⼤家介绍⾸数法。

1、概念:简单除法运算中,通过确定计算结果的⾸n位数字来确定的选项的⽅法叫做⾸数法 2、应⽤环境:适⽤于⼀步除法,且选项的⾸位或前2、3为数字各不相同。

3、注意事项: ① 分⼦不动,分⺟取三位有效数字(四舍五⼊) ② 观察选项前⼏位有效数字不同 ③ 放缩(针对选项超级接近)A.158352B. 223516C. 394736D.425348 【解析】列式为⼀步除法,且选项第⼀位有效数字不同,则可以使⽤⾸数法来快速计算确定选项;分⼦不动为36421,分⺟取三位有效数字即为230,则除完商的第⼀位有效数字为1,所以答案即为A。

【答案】:AA.13568B.14671C.15765D.16843 【解析】列式为⼀步除法,且选项第⼆位有效数字不同,则可以使⽤数字发来快速计算确定选项;分⼦不动为17882,分⺟取三位有效数字为132(四舍五⼊),则商的前两位有效数字为13,因此答案选择为A. 【答案】:A 例3:2010年某省的蔬菜产量为1765.7万吨,且2009年该省的蔬菜产量为1268万吨,则2010年的同⽐增⻓率为()。

A 39.3%B 63.6%C 139.2%D 163.6%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所求为增⻓率=增⻓量/基期值,则列式为(1765.7-1268)/1268,⼀步除法,且选项第⼀位有效数字或第⼆位不同,则可以使⽤⾸数法,商的第⼀位有效数字为3,则根据选项确定为A 【答案】:A ⾏测资料分析技巧:冷⻔却⼜简单的指数你了解吗? 指数问题是⾏测资料分析中⽐较冷⻔的⼀个知识点,近⼏年⽆论省考、国考还是各地⽅事业单位考察的也⽐较少,不过建议各位考⽣也需要将这些不常考的知识点全⾯复习到,以备考试出题措⼿不及。

图列式计算方法攻略

图列式计算方法攻略

图列式计算方法攻略到目前为止,看图列式计算的各种题型已经全部接触到了。

1、按计算步骤分有: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2、按题型分有:一图四式、一图二式、一图一式、大括号类型、加减混合类型和情境图类型题。

根据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现进行总结,以便各位家长给学生进行辅导。

1、¤¤¤¤¤¤¤¤¤分析说明:1)左边加右边等于一共;2)右边加左边等于一共;3)一共减左边等于右边;4)一共减右边等于左边。

注意:如果给出4个写算式的位置,就是一图四式,要与一图二式相区分。

4+5=9,5+4=9,9-4=5,9-5=42、¤¤¤¤¤¤分析说明:左右数目相同 3+3=6,6-3=33、¤¤¤¤¦¤¤¤ 7-4=3,7-3=4¤¤¤¤¤¤¤ 3+4=7,4+3=7分析说明:如果给出2个写算式的位置就列一图二式;如果给出了一个写算式的位置就列一图一式4、¤¤¤¤¤¤¤¤8-3=5分析说明:用短线划去或者用虚线框圈起来,都表示减去,是减法计算。

5、¤¤¤¤¤¤¤¤¤2+3+4=96、¤¤¤¤¤¤¤¤¤¤分析说明:用短线划去或者用虚线框圈起来,亦或既有划去的又有虚线框圈起来的,都表示减去,是减法计算。

10-2-3=5或者10-3-2=57、¤¤¤¤¤¤¤¤¤6-2+3=7或者6+3-2=7¤¤¤¤¤¤¤¤¤(算式同上)8、与大括号有关的3种情况:1)大括号表示“求一共”:(图略)2)大括号表示“求任一部分”:(图略)11、12、情境图类型题请参看数学书及练习中的所有相关题目。

列式计算的步骤

列式计算的步骤

列式计算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计算方法,通过将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的步骤,并按照顺序进行计算。

以下是列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确定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理解所给的条件和要求。

2.列出已知量:将问题中已知的数值、数据或信息列在一侧,通常以左侧为例。

这些已知
量可以是数字、符号或字母代表的变量。

3.列出待求量:标识出需要计算或求解的未知量,通常放在已知量的右侧。

4.列出逐步计算的步骤:根据问题的要求和所学的相关知识,将计算过程分解为逐步的步
骤,每个步骤可能包括一系列运算、公式应用或逻辑推理。

5.进行计算:按照列出的计算步骤,逐步进行计算。

确保在每个步骤中使用正确的运算规
则和相应的公式。

6.逐步化简或代入数值:根据实际情况,对中间结果进行化简,简化表达式或代入具体数
值进行计算。

7.检查计算结果:核对计算结果是否与预期答案相符,确认计算过程中是否有错误或遗漏。

8.提供最终答案:将计算得到的最终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可能是一个具体数值、代数
表达式或符号等。

需要注意的是,列式计算的步骤可能因问题的复杂性和类型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并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调整和修改,以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

列式计算的方法

列式计算的方法

列式计算的方法列式计算是一种数学计算方法,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非常有效。

它能够将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的步骤,通过逐步计算得出最终结果。

本文将介绍列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具体例子来阐述其实际应用价值。

一、列式计算的基本原理列式计算是一种逐步计算的方法,它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的步骤来解决。

在列式计算中,我们将问题中的各个部分用列的形式排列起来,然后逐列进行计算,最后将所有的计算结果合并得出最终答案。

二、列式计算的应用列式计算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代数、几何和统计学等领域。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列式计算的应用。

1. 代数方程的解法列式计算在解代数方程时非常有用。

例如,我们要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先将方程按照一般形式列出来,然后逐步计算得出解的过程。

列式计算能够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一系列简单的计算步骤,从而更容易找到解的方法。

2. 几何图形的计算在几何学中,列式计算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我们要计算一个矩形的面积,可以先将矩形的长和宽列出来,然后计算两者的乘积得出面积。

同样地,列式计算也可用于计算其他几何图形的周长、体积等。

3. 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在统计学中,列式计算可以用于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例如,我们要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先将数据列出来,然后逐步计算求和并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出平均值。

列式计算也可用于计算其他统计指标,如中位数、方差等。

三、列式计算的优势列式计算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计算步骤,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和解决问题。

通过将问题分解为多个部分,我们可以逐一解决每个部分,然后将结果合并得出最终答案。

这种逐步计算的方法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并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四、列式计算的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列式计算的应用,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假设我们要计算某公司的年度销售额,已知该公司每月的销售额如下:1月:100万2月:150万3月:200万5月:220万6月:250万7月:240万8月:270万9月:300万10月:280万11月:320万12月:350万为了计算年度销售额,我们可以将每月的销售额排列成一列,并逐月相加得出结果。

除法计算 列式方法

除法计算 列式方法

除法计算列式方法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方法,它是指将一个数(被除数)分成若干等份(除数)的操作,得到的结果称为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除法计算的情况,比如分配食物、计算行程时间等等。

除法的列式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除法的方式,它通过将被除数和除数按照位数排列,并逐位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商和余数。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除法的列式方法。

我们需要准备两个数,一个是被除数,另一个是除数。

被除数是需要进行分割的数,而除数是用来进行分割的数。

假设我们要计算的除法是32÷4。

我们将被除数32写在上方,除数4写在下方,如下所示:32÷ 4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出被除数中第一个能够被除数整除的部分。

在本例中,32可以被4整除,且商为8。

我们将8写在上方的商的位置上,如下所示:32÷ 4----8然后,我们将商乘以除数,并将结果写在下方。

在本例中,8乘以4等于32。

我们将32写在下方,如下所示:32÷ 4----832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减法运算。

我们将被除数减去刚才得到的结果,得到的差即为余数。

在本例中,32减去32等于0,所以余数为0。

我们将0写在下方,如下所示:32÷ 4----832----此时,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的结果。

商为8,余数为0。

所以,32÷4等于8。

除法的列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计算除法,并得到准确的结果。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列式方法进行多位数的除法计算,只需要按照位数逐位进行计算即可。

除法的列式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除法的本质。

它通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展示了除法运算的实际意义。

除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除法的列式方法在数学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除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法的列式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除法的方式,通过按照位数逐位进行计算,得到商和余数。

大学列式计算大全

大学列式计算大全

大学列式计算大全一、基本的列式计算方法列式计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运算方法,特别在大学阶段,我们经常需要运用列式计算来解决各种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列式计算方法。

1. 列式的定义- 列式是由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一种运算式,用于表示运算过程或关系。

2. 列式计算的基本原则- 按照运算符号的优先级进行计算。

- 从左至右依次进行计算。

3. 列式计算的常用符号和运算- 加法:用符号 "+" 表示,例如 2+3=5。

- 减法:用符号 "-" 表示,例如 5-2=3。

- 乘法:用符号 "×" 或 "*" 表示,例如 2×3=6 或 2*3=6。

- 除法:用符号 "÷" 或 "/" 表示,例如 6÷2=3 或 6/2=3。

4. 列式计算的应用- 列式计算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物理问题、经济问题等。

二、常见的列式计算类型列式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不同类型,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列式计算类型及其应用。

1. 一次列式计算- 一次列式计算是指列式中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最高次数为一次的列式。

例如:3x+4=10。

2. 二次列式计算- 二次列式计算是指列式中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列式。

例如:x^2+2x+1=0。

3. 分式列式计算- 分式列式计算是指列式中包含分数形式的计算。

例如:1/(x+2) + 3/x = 2。

4. 复合列式计算- 复合列式计算是指列式中包含多个计算步骤,需要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2x+3)(x+4)。

三、列式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列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检查列式的正确性- 在进行列式计算前,需要检查列式的符号是否正确,是否漏写了某些数字或运算符号。

2. 注意运算符号的优先级- 在列式计算中,需要根据运算符号的优先级进行计算,避免计算错误。

列式计算的方法范文

列式计算的方法范文

列式计算的方法范文列式计算是一种用来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方法,它基于数学公式和规则,通过将问题中的各个因素列成一系列推导式来求解。

列式计算在代数、几何、概率论等各个数学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列式计算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技巧,详细介绍如下:1.代数中的列式计算在代数中,列式计算主要用于求解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等问题。

常见的列式计算方法包括整理、配凑和因式分解等。

-整理法:通过运用代数基本运算性质,将方程的各项整理为一般的形式,从而求得解。

例如,对于一个含有多项的方程,可以通过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移项等方式将其整理成标准形式,然后求解。

- 配凑法:通过在方程中加减相同的数或式子,使得方程中的一些项因式分解得到简单的形式。

例如,在解方程x²+bx=-c时,可以通过加减b²/4进行配凑,将方程变为(x+b/2)²=b²/4-c,然后进行因式分解求解。

-因式分解法:将一个表达式分解为多个因子相乘的形式,从而寻找解或化简计算。

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包括提取公因子、特殊公式、分组法等。

2.几何中的列式计算在几何中,列式计算常用于求解角度、边长、面积和体积等几何问题。

常见的列式计算方法包括应用几何定理、利用相似性质、利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

-应用几何定理:根据几何定理完成列式计算。

例如,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利用海伦公式或高度和底边长度的关系;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等。

-利用相似性质:通过判断几何图形的相似性,建立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从而求解未知量。

例如,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比例,可以通过列式计算求解其中一个三角形的未知边长。

-利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为60度等性质,可以通过列式计算求解几何问题。

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和顶角,可以计算该等腰三角形的其他属性。

3.概率论中的列式计算在概率论中,列式计算常用于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和期望等问题。

数学列式计算的格式

数学列式计算的格式

数学列式计算的格式数学列式是一种用符号和数字表示数学关系的表达方式。

它通常由数学符号、运算符和数字组成,用于描述数学问题中的模式、规律和关系。

数学列式的格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但通常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准确性和可读性。

下面是数学列式计算的一般格式和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和运算符。

1.标识符:用于表示变量、常量或未知数的符号或字母。

在数学列式中,标识符通常为小写字母,如x、y、a、b等。

2.数字:用于表示具体的数值,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等。

数学列式中的数字通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数学符号:用于表示数学关系和运算的符号。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加法:+(将两个数值相加)-减法:-(将第二个数值从第一个数值中减去)-乘法:×或·(将两个数值相乘)-除法:÷或/(将第一个数值除以第二个数值)-等号:=(表示两个数值相等)-大于:>(表示前面的数值大于后面的数值)-小于:<(表示前面的数值小于后面的数值)-大于等于:≥(表示前面的数值大于或等于后面的数值)-小于等于:≤(表示前面的数值小于或等于后面的数值)-不等于:≠或≠(表示前面的数值不等于后面的数值)4.运算顺序:数学列式遵循一定的运算顺序,通常按照以下顺序计算:-先计算括号内的表达式-再进行指数运算(乘方和开方)-然后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最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5.混合运算:在数学列式中,可以使用多个运算符进行混合运算。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应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也可以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的顺序。

数学列式计算的格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数学列式可以表示各种数学问题,包括代数、几何、概率和统计等。

使用数学列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并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推导。

在处理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正确的列式格式和符号使用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数学关系和计算结果,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数学列式计算

数学列式计算

数学列式计算数学列式计算一. 引言数学列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数学列式的定义是:用字母表示一个数,并以相同的规律排列起来的形式叫做数学列式。

它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主要用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和方程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下面我们将就数学列式的计算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二. 等差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是按照相同的规律递增(或递减)的,该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它的特点是相邻两项的差值为定值。

如:1,3,5,7,9,…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其中1为首项,d为公差。

根据等差数列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1.第n项:an = a1 + (n-1)d2.前n项和:Sn = n/2 [ 2a1 + (n-1)d ] 或 Sn = n [a1 + an]/2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三. 等比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是按照相同的比率递增(或递减)的,该数列称为等比数列。

它的特点是相邻两项的比值为定值。

如:1,2,4,8,16,…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其中1为首项,q为公比。

根据等比数列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1.第n项:an = a1·qn-12.前n项和:Sn = a1(1-qn)/ (1-q) 或 Sn = a1 [1- (qn)]/ (1-q) (当q≠1时)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四. 调和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是调和数列,称为调和数列。

调和数列的特点是其倒数数值成等差数列。

如:1/2,1/3,1/4,…是一个调和数列。

根据调和数列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1.第n项:an = 1/n2.前n项和:Sn = 1 + 1/2 + 1/3 + … + 1/n ≈ ln(n)+γ(其中γ≈0.5772)其中,n为项数。

五. 斐波那契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是斐波那契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的特点是该数列的每一项都等于其前两项的和。

如:1,1,2,3,5,8,13,…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摘 要:行列式的求解是高等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通常是用行列式的性质和相关定理求解。

通过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加上参考网上与课外书有关资料,找出十种行列式的计算方法,整理如下:1. 定义法例 计算行列式0010020010000n D n n=-解 D n 中不为零的项用一般形式表示为112211!n n n n na aa a n---=. 该项列标排列的逆序数t (n -1 n -2…1n )等于(1)(2)2n n --,故(1)(2)2(1)!.n n n D n --=-2.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例2 一个n 阶行列式n ij D a =的元素满足,,1,2,,,ij ji a a i j n =-=则称D n 为反对称行列式,证明:奇数阶反对称行列式为零. 证明:由ij ji a a =-知ii ii a a =-,即0,1,2,,ii a i n==故行列式D n 可表示为1213112232132331230000n n n n nnna a a a a a D a a a a a a -=-----由行列式的性质A A '=1213112232132331230000n n n n nn n a a a a a a D a a a a a a -----=- 12131122321323312300(1)00n n nn nnna a a a a a a a a a a a -=------(1)nnD =-当n 为奇数时,得D n =-D n ,因而得D n = 0.3.化为三角形行列式若能把一个行列式经过适当变换化为三角形,其结果为行列式主对角线上元素的乘积。

因此化三角形是行列式计算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例3 计算n 阶行列式a b b b b a b b D bb a b bbba=解:这个行列式的特点是每行(列)元素的和均相等,根据行列式的性质,把第2,3,…,n 列都加到第1列上,行列式不变,得(1)(1)(1)(1)a n b b b b a n b a b b D a n bb a b a n bb ba +-+-=+-+- 11[(1)]11b b b a b b a n b b a b b ba=+-1000[(1)]0000b b b a b a n b a b a b-=+---1[(1)]()n a n b a b -=+--4.降阶法降阶法是按某一行(或一列)展开行列式,这样可以降低一阶,更一般地是用拉普拉斯定理,这样可以降低多阶,为了使运算更加简便,往往是先利用列式的性质化简,使行列式中有较多的零出现,然后再展开。

列式计算的5个技巧

列式计算的5个技巧
正确列式为:(24×3- 12×5)÷ 6
第一步:先将 文字形式转化
成算式: (□÷12)×(6 +13)=95
一个数除以12的商, 再乘6与13的和,积 是95,这个数是多少?
正确列式为: 95÷(6+13)
× 12
一个数的6倍加上12 与5的积,再除以3等 于24,求这个数。
小结:列式计算的5个技巧
12+18-7
=30-7 =23
(2)、12加18减去7,和是多少?
12+( 18-7 )
=12+11 =23
26与12的和减去203除以29的商,差是多少?
看问题,确定最后一步应算减法
缩减结构:和-商=?
列式为:(26+12)-(203÷29)
= 38-7 = 31
列式计算的5个技巧
4乘11再加上5所得的和除以7,商是 多少?
技巧1:抓关键字,确定运算符号
(4)除法
通常当看到“除以”、“除”、“商”、“是几 倍”、“缩小几倍”······用除法;
例如:28除以4的商是多少? 28÷4=7
列式计算的5个技巧
技巧2:抓“关键字”,缩减结构,
01 确定运算顺序
0 2 18与22的和除以35与27的差,
得多少?
0 3 关键字:和、除以、差
(4×11+5)÷7
○ =(44+5)÷7 ○ =49÷7 ○ =7
(18+9)÷3
○的妙用
列式计算的5个技巧
技巧5:知道结果求条件时, 先将文字转化为算式,再倒
推还原来列式解题。
倒推还原,并确定运算顺序
(□×6+12×5)÷3=24
A
技巧1:抓关键字,确定运算符 号
B
技巧2:抓“关键字”,缩减结 构,确定运算顺序

行列式计算方法归纳总结

行列式计算方法归纳总结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中期报告学院:专业:年级:题目: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年月日目录1 引言 (1)2行列式性质 (2)3行列式计算方法 (6)3.1定义法 (6)3.2递推法 (9)3.3化三角法 (9)3.4拆元法 (11)3 .4加边法 (12)3.6数学归结法 (13)3.7降价法 (15)3.8利用普拉斯定理 (16)3.9利用范德蒙行列式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行列式的概念及应用摘要:本文先列举行列式计算相关性质,然后归纳总结出行列式的方法,包括:定义法,化三角法,递推法,拆元法,加边法,数学归结法,降价法,利用拉普拉斯定理,利用范德蒙行列式。

关键词:行列式;线性方程组;范德蒙行列式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determinant Summary:This article lists calculated properties of determinants, and then sum up the determinant method, including: Definition, triangulation, recursive method, remove method, bordered by, mathematical resolution method, cut method, using Laplace theorem, using the vandermonde determinant.Keywords: determinant;Linear equations;;Vandermonde determinant1 引言行列式的概念最初是伴随着方程组的求解而发展起来的。

(完整版)7以内加减法看图列式计算

(完整版)7以内加减法看图列式计算

(完整版)7以内加减法看图列式计算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如何使用图列式计算法来进行7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图列式计算法,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加减法运算,并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图列式计算法简介
图列式计算法是一种基于图形的计算方法,用于加减法运算。

通过将数字以图形的形式列出,并进行逐位计算,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运算过程,并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7以内加法运算
对于7以内的加法运算,可以使用如下的图列式计算方法:
1. 以两个加数为基础,在纸上绘制对应数量的小圆圈。

2. 将两个加数的小圆圈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集合。

3. 统计集合中的小圆圈数量,并记录下来,即为加法的结果。

例如,计算3 + 4:
● ● ●
● ● ● ●
———————————
7
结果为7,即3 + 4 = 7。

7以内减法运算
对于7以内的减法运算,可以使用如下的图列式计算方法:
1. 以被减数为基础,在纸上绘制对应数量的小圆圈。

2. 从被减数的集合中依次删除与减数相等数量的小圆圈。

3. 统计剩余集合中的小圆圈数量,并记录下来,即为减法的结果。

例如,计算5 - 2:
● ● ● ● ●
● ● ●
———————————
3
结果为3,即5 - 2 = 3。

结论
通过图列式计算法,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7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初学者和年幼的学生,帮助他们培养数学思维和操作能力。

行列式的多种计算方法

行列式的多种计算方法

2 三角化法:通过变换将行列式变换成三角行列式,再利用形式求出行列式的值.
2.1特殊行列式 2.2 箭形行列式
例2
解:
2.3 可化为箭形的行列式
3 降阶法 降阶法是利用行列式按其行(列)展开的性质,将高阶行列
式转化为低阶行列式进行计算
4 升阶法 将原行列式增加一行一列,而保持原行列式值不变或与原行列式有某种巧妙的关系,且便于后面的
列式S,称为D的一个k阶子式.如:
D=
则D的一个2阶子式为:S= 在一个n阶行列式中,任取k行,由此产生的k阶子式有个. (2) 设S为D的一个k阶子式,划去S所在的k行k列,余下的元素按原来 的相对位置组成的n-k阶行列式M称为S的余子式.又设S的各行位于D中 的第i1,i2…ik行,S的各列位于D中的第j1,j2…jk列,称
的行列式;或把D拆分为两个行列式的积.
例8(1)
(2)设Sk=1k+2k++nk(k=1,2…),求证:
7 利用拉普拉斯定理求行列式的值.
拉普拉斯定理是行列式按某一行(或列)展开定理的推广.
定义(1) 在n阶行列式D中,任取k行k列
(1kn),位于这k行k列交叉处的k2个元素按原来的相对位置组成的k阶行
21特殊行列式22箭形行列式23可化为箭形的行列式降阶法是利用行列式按其行列展开的性质将高阶行列式转化为低阶行列式进行计算升阶法将原行列式增加一行一列而保持原行列式值不变或与原行列式有某种巧妙的关系且便于后面的计算递推法
例文一: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的计算方法
介绍7种常用方法 1 三角化方法:通过行列初等变换将行列式化为三角型行列式. 例1 计算n+1阶行列式 2 把某一行(列)尽可能化为零 例2 计算: 3 递归法(数学归纳法):设法找出Dn和低级行列式间的关系,然后 进行递归.

列式计算的方法

列式计算的方法

列式计算的方法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都用减法;①、多多少,用比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多的数; 例“12的8倍比6的5倍多多少②、少多少,用比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少的数;例:25比30的2倍少多少2、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倍数;例:45的2倍,除以5,商是多少几个一个数是多少,用这个数×个数; 例:14个连加的和是多少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或几分之几用除法,用“是”字前面的数÷“是”字后面的数是÷; 例1:466是17的多少倍4、条件中的积、商、和、差要先算,和与差的那一步要加括号,问题中的积、商、和、差与它对应的符号是最后一步; 例:48与27的和乘以402,积是少5 、题里有“除”或“去除”, 列式时交换位置用“除”字后面的数÷“除”字前面的数; 例1:用10减去6的差去除244,商是多少例2:21除71与13的和,商是多少6、题里有“平均”要用除法,带“多少”后面单位的数÷带‘‘每”后面单位的数=平均数;例:把846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7、“再”字前面的数要先算,要加括号例:75减去3与15的积,再除以2,商是多少8、一个数的一半,用这个数×或÷2; 例:79的一半是多少9、“比”前面没有字,比多用“+”、比少用“-”; 例1:比30多67的数多少例2:比15的2倍少6的数是多少10、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倍数”,小的数=和÷倍数+1 大的数=小的数×倍数; 例:甲、乙两个数的和是255,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11、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倍数”,小的数=差÷倍数-1 大的数=小的数×倍数; 例:甲数比乙数多28,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12、和、差问题,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例:甲数与乙数的和是230,已知乙数比甲数多30,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只列算式不计算:1、50个16的3倍是多少2、从760里面连续减去多少个18后还剩43、980比230的5倍少多少4、185乘97与53的差,积是多少5、6加上45乘以13的积,再减去274得多少6、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差是多少7、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8、784加上128除以8再乘23, 积是多少9、1250减5除285的商加95得多少10、870除以5的商,加上30与23的积, 和是多少11、230与90的和,除以130和90的差,商是多少12、甲数是乙数的6倍,乙数是37,甲数与乙数的和是多少13、比230的4倍多180的数是多少14、用442除以17的商,去乘48与29的差,积是多少15、29减去18的倍,所得的差去除2,商是多少16、一个数的5倍比与8的积多16,求这个数;17、一个数与的和减去,所得的差除以3,商是6,这个数是多少。

三年级列式计算技巧

三年级列式计算技巧

列式计算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式,通过列出的算式进行计算。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列式计算的技巧有助于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1.理解算式结构:首先,要理解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的算式结构。

例如,加法算式可以表
示为“加数+加数=和”,减法算式可以表示为“被减数-减数=差”,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为“因数×因数=积”,除法算式可以表示为“被除数÷除数=商”。

2.分步骤计算:对于复杂的算式,可以将它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进行计算。

例如,在计算(3+4)×5时,
可以先计算括号内的3+4=7,然后再用7乘以5。

3.利用分配律简化: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可以用来简化复杂的算式。

例如,在计算
99×(100+1)时,可以利用分配律将其简化为99×100+99×1。

4.注意进位和借位: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时,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

特别是对于较大的数字,进
位和借位可能会影响整个计算结果。

5.多练习:掌握列式计算的技巧需要多练习。

可以通过做一些数学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
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掌握列式计算的技巧需要理解算式结构、分步骤计算、利用分配律简化、注意进位和借位,以及多练习。

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年级数学列式计算

三年级数学列式计算

专题列式计算和看图列式计算知识点回顾: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减法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4、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6、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若题目已知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加数,要求另一个加数;方法: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①若题目已知被减数和减数,要求差是多少;方法:被减数-减数=差②若题目已知减数和差,要求被减数是多少;方法:减数+差=被减数③若题目已知被减数和差,要求减数是多少;方法:被减数-差=减数8、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一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9、乘数因数×乘数因数=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0、“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1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12、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用乘加计算; 13、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数是多少,用乘减计算;考点一:列式计算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计算;1、830比580多多少2、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多少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计算;1、463比965少多少2、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少多少㈢、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计算;1、比360多288的数是多少2、比550多450的数是多少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计算;1、比720少390的数是多少2、比800少350的数是多少㈤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1、一个加数是482,另一个加数是169,和是多少2、两个加数的和是600,其中一个加数是450,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㈥、被减数-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1.被减数是870,减数是375,差是多少2.被减数是610,差是188,减数是多少3.460减去一个数所得的差是180,求这个数是多少4.减数是96,差是53,被减数是多少5、一个数减160得263,这个数是多少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括号从左往右计算;1、53与17的和,再加上30得多少2、100加上125与75的差,和是多少3、400减去160与90的和,差是多少4、150减去70的差,再加上60,和是多少㈧、乘数因数×乘数因数=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计算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计算1、一个因数是15,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2、30个3是多少3、4个12相加是多少㈧“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计算;1、求25的5倍是多少㈩、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计算;1、75是3的多少倍2、54是几的9倍3、48是几的6倍4、72里面有几个85、56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十一、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用计算;1、比24的5倍多50的数是多少2、比30的6倍多220的数是多少十二、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数是多少,用计算;1、比6的25倍少90的数是多少2、比45的3倍少55的数是多少变式训练:1、小明和小强一共有图书32本,小强的图书本数是小明的3倍,他们两人各有图书多少本2、副食店共有白糖45千克,红糖比白糖的2倍少20千克,红糖有多少千克三年级暑假数学作业-列式计算1376是7的几倍243个52连加的和是多少376与104的和的一半是多少4甲数是145,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523乘21的积减去480,差是多少6 123减去120的差,除483,商是多少7 48与72的和乘15,积是多少81200除以25与10的差,商是多少9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10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1164的14倍减去522,差是多少12748与116的和是32的多少倍1325乘5除225的商,积是多少146个752比5172少多少1514与72的积,减去900除以3所得的商,差是多少1678与82的和,除585与265的差,商是多少17甲数是34507,比乙数少10895,乙数是多少18900减去86的75倍,再加上590,和是多少195292除以36的商,乘以1370与1080的差,和是多少206个752比5172少多少2125与47的和乘98,积是多少22175与49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23195除以32减去27的差,商是多少243个20的积比10000少几2574的2倍被150与2的差除,商是几26一个数的10倍比它的6倍大480,这个数的一半是几27100的6倍比几的5倍大4028、184减去210除以6的商是多少29、2个18相乘是多少30、165减去156除以3的商是几31、187减去22后除以5,结果是几32、218的多少倍是327033、670与320的和除以最大的两位数,商是多少34、3个32相乘的积是64的几倍35、42乘5,再加上36,和是多少36、74除一个数,商和余数都是26,这个数是几37、72被18与4的积除,结果是多少38、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39、420与390的和是3的多少倍40、2个59的和比2个59的积少多少41、485减去293的差再除以16,商是多少42、一个数被26除,商25,余9,这个数是几43、3257除以一个数,商是16,余数是9,这个数是多少44、1000减去456的差的3倍是多少45、2个18的积被36除,商是多少46、385减去376的差除9,商是几47、230乘726与84的和,积是多少48、甲数是200,乙数是甲数的12倍,丙数是乙数的15倍,丙是几49.7000除以62与37的差,商是多少50、甲数是32032,是乙数的16倍,甲乙两数相差多少51、比一个数多39倍的数是3600,这个数是几52、甲数是3600,比乙数的2倍多400,乙数是多少53、801与45的和扩大15倍得多少54、336与118的差被218除,商是多少55、一个数的15倍是2250,这个数的80倍是多少56、甲数是乙数的4倍;甲数是60,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57、800减去18乘15的积,差是多少58、625加上625除以25的商,和是多少5942乘以5,加上36,积是多少60800减去18乘以16的积,差是多少61525加上525除以25的商,和是多少6257与43的和,乘以87,积是多少63930除以48与42的差,商是多少6475加上25乘以3的积,和是多少6575加上25的和,再乘以3的,积是多少66400除以25减去21的差,商是多少67400加上25减去21的差,和是多少68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69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70576加上128与11的积,和是多少71 1554除以37的商减去24得多少72 184减去210除以6的商,差是多少列式计算;每题4分;1、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2、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3、64的14倍减去522,差是多少4、748与116的和是8的多少倍5、25乘5除225的商,积是多少6、25与47的和乘98,积是多少8、175与49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9、195除以32减去27的差,商是多少10.一个数是58,另一个数是它的12倍,这个数是多少11、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12、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13、64的14倍减去522,差是多少14、748与116的和是32的多少倍15、13乘5除155的商,积是多少16、6个752比5172少多少17. 648除以8的商,乘以12, 积是多少18. 5706与24的和除以2乘3的积,商是多少19. 78与82的和,除585与580的差,商是多少20.甲数是34507,比乙数少10895,乙数是多少21.14与72的积,减去900除以3所得的商,差是多少22.900减去86的75倍,再加上590,和是多少23. 48与72的和乘15,积是多少24. 1200除以25与20的差,商是多少25. 64乘35的积是多少26. 16与24的和除以5,商是多少27. 400减去175与80的和,差是多少28. 68的14倍减去522,差是多少29. 748与119的和是8的多少倍30. 85与15的和除100,商是多少31.250减去5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32.88与64的和,除以24与16的差,得多少33.760加上800与680的差,和是多少 34.123的43倍是多少35.56与36的积是6的多少倍36.120除以8的商再乘90得多少37、一个数比45的12倍少320,这个数是多少38.一个数的39倍是7800,这个数是多少39.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的多少倍40.一个数除以27,商是235,余数是2,求这个数;41、两个加数都是5.7,他们的和是多少42、比31.4少17.8的数是多少43一个数的3倍是351,求这个数;44.968是8的多少倍45.除数是9,商是107,余数是5,被除数是多少46.除数是9,商是37,被除数最大是几。

减法列式计算方法

减法列式计算方法

减法列式计算方法减法是数学运算中常见的一种运算方法,用于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在减法中,我们需要用到减法列式计算方法,来帮助我们进行减法运算并得出正确的结果。

减法列式计算方法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 确定被减数和减数:在进行减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明确被减数和减数的数值。

被减数是我们要减去的数,而减数是我们要减去的数。

例如,对于减法算式15 - 7,其中15是被减数,7是减数。

2. 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在减法列式中,我们需要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

首先我们将个位上的数字相减,得出个位上的差值。

如果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则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借位的规则是将被减数的前一位减1,并在被减数的个位上加上10。

例如,对于15 - 7的个位相减,我们需要借位,所以15的个位减1得到4,并在15的个位上加上10,得到15的个位为15 + 10 = 25。

然后我们将25减去7,得出个位上的差值为18。

3. 逐位向前相减:在个位相减完成后,我们需要继续进行十位、百位等其他位数的相减。

在这些位数的相减中,如果被减数的该位小于减数的该位,则需要向前一位借位,并在被减数的该位上加上相应的数值。

然后我们将借位后的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出该位上的差值。

4. 整理结果:当所有位数的相减完成后,我们得到的结果就是减法运算的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将结果中的借位还原,以得到最终的减法结果。

减法列式计算方法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规范地进行减法运算,避免出错并得出正确的结果。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减法列式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例子1:计算减法算式35 - 18。

我们从个位开始相减,5减8需要借位,所以35的个位变为15。

然后我们将15减去8,得到个位的差值7。

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十位的相减,3减去1得到2。

我们得出35 - 18的减法结果为27。

例子2:计算减法算式342 - 147。

我们从个位开始相减,2减7需要借位,所以42的个位变为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时,可选用债务法或递延法。

对于这两种方法,在期末计算所得税费用和递延税款时,可统一采用如下的列式进行计算,计算过程显得较为简便,笔者将该方法简称为列式计算所得税费用法。

期末计算所得税费用和递延税款时的列式为: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本期所得税税率=本期应交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时间性差异×相应的所得税税率借或贷:递延税款=本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从该列式可以看出,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计算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分为三步:第一步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第二步计算本期的应交所得税额,第三步计算本期的所得税费用。

下面就如何运用列式计算所得税法加以说明。

一、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列式中的第一步是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

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正确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二是正确确定加减号。

1、正确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

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

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首先要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因为“递延税款”是由于时间性差异引起的。

只有正确区分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才有可能正确计算递延税款,进而正确计算本年的所得税费用。

正确区分永久性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第一个重要工作。

2、正确确定加减号。

如上述列式所表示的,“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

这里的“加”“减”号如何确定呢?确定的标准是:如果差异(无论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时间性差异)是收益方面的差异,如果按税法规定该差异今年应交税,则“加”;反之,按税法规定该差异今年不交税,则“减”。

如果差异是费用或损失方面的差异,如果按税法规定该差异今年可抵税,则“减”;反之,按税法规定该差异今年不能抵税,则“加”。

例如,某企业本年的国债利息收入为30万元,按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不用交所得税,该差异是永久性差异,属于收益性方面的差异,由于该差异按税法规定本年不用交税,故在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时用本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减”去这30万元。

又如,某企业今年会计核算时对某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为120000元,而按税法规定今年该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为100000元,产生了20000元的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属于费用方面的差异,由于按税法规定该差异今年不能抵税,故在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时用本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加”上这20000元。

二、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列式的第二步是计算本期的应交所得税额,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本期所得税税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无论是采用债务法还是采用递延法,无论当期的所得税税率与以前期间相比是否发生了变化,均用“本期”的税率进行计算。

三、计算本期所得税费用列式的第三步是计算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时间性差异×相应的所得税税率。

该步计算中的“时间性差异×相应的税率”就是本期的递延税款。

该步计算中应注意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加减号的确定,二是税率的确定。

1、正确确定该步计算中的加减号。

确定方法是:如果第一步计算中在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是用“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时间性差异”,则这里应为“减”号;如果第一步计算中在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是用“本年税前会计利润-时间性差异”,则这里应为“加”号。

简而言之,如上述公式所表示的:“上若为加,下就应为减”:“上若为减,下就应为加”。

2、正确确定税率。

这里的“相应的税率”的确定具体为:(1)在递延法下,如果是产生时间性差异的当期,则用时间性差异乘以“本期”的税率;如果是转回时间性差异的当期,则用时间性差异乘以“原来”的税率(即产生时间性差异当期的税率)。

(2)在债务法下,无论税率是否发生变化,无论本期是产生时间性差异或是转回时间性差异,都用时间性差异乘以“本期”的所得税税率。

(3)值得注意的是,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如果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被投资企业盈利投资企业因此确认投资收益时所产生的时间性差异,此时用时间性差异乘以两个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之差。

四、正确确定会计分录对于“递延税款”的发生额是登记在借方或贷方一般的书刊是这样叙述的:发生可抵减税时间性差异登记在“递延税款”的借方,转回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登记在“递延税款”的贷方;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登记在“递延税款”的贷方,转回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登记在“递延税款”的借方。

这样的叙述虽然是对“递延税款”的正确说明,但需要我们去区分是产生时间性差异或是转回时间性差异,且容易记错。

列式计算所得税费用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会计分录可进行如下确定:如列式中箭头所标示,根据上述列式计算的“本期所得税费用”金额,借记“所得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根据账户的基本结构可知,费用发生应登记在借方,所得税是一种费用,所以发生的所得税应登记在借方);根据上述列式计算的“本期应交所得税”金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应交税金”是负债,负债发生应登记在贷方);按上述公式计算出的“本期应交所得税”与“本期所得税费用”之差,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借记或贷记“递延税款”。

这样确定是借记或贷记“递延税款”,即使对“递延税款”账户结构不熟悉,也可正确确定借贷方及金额。

当然,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还是应充分理解与熟练运用“递延税款”账户。

五、债务法下,税率变动时正确对递延税款进行调整上述列式是期末时计算所得税费用的公式,在债务法下运用该公式时,当税率发生变动时,还应对“递延税款”账户余额进行调整,调整后递延税款的余额等于累计时间性差异与现行税率之积。

税率变动实际上只对“所得税”和“递延税款”有影响,所以调整时,借记“所得税”,贷记“递延税款”;或借记“递延税款”,贷记“所得税”。

许多书籍在讲解所得税的时,均在期末进行调整,采用列式计算所得税费用法时,在税率变动时就对“递延税款”进行调整,而不必等到期末时。

例如,某企业所得税采用债务法进行核算,2000年及之前所得税税率为33%,2000年末“递延税款”为借方余额33000元(假设时间性差异不是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收益产生的)。

2001年初税率由33%变为30%。

则2001年初税率变动时(而不必等到2001年年末)应对“递延税款”科目余额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递延税款”科目余额为借方余额30000元(时间性差异=33000÷33%=100000元,所以调整后的“递延税款”科目余额=100000×30%=30000元),即此时将“递延税款”的借方金额调减3000元,会计分录为:借所得税3000贷递延税款3000如果2001年初税率由33%变为40%,则调整后的“递延税款”余额为借方余额40000元,即将“递延税款”借方金额调增7000元,会计分录为:借递延税款7000贷所得税7000这样,在债务法下,税率变动的当年,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税率变动时对“递延税款”的调整处理,另一方面是期末时运用上述列式进行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处理。

这两个方面计算的“递延税款”之代数和(即加或减)即为当年的“递延税款”发生额,这两个方面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之代数和即为当年的所得税费用。

下面举例说明列式计算所得税费用法。

例、某企业某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万元,会计核算和税法规定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会计核算的折旧年限为6年,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3年。

假设企业每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均为250万元。

前两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从第三年初起改为30%。

要求:分别用递延法和债务法进行账务处理。

(为简化核算,假设计提折旧时不考虑残值,该企业每年无其它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解析:1、递延法下各年的会计处理(1)第一年:按税法规定的年折旧额为10万元,会计核算时的折旧额为5万元,产生了5万元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属于费用方面的差异且按税法规定今年可抵税,故在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时,用“税前会计利润”减该时间性差异。

由于本期是产生时间性差异,所以在计算递延税款时用时间性差异乘以本期的税率(33%)。

列式计算如下:本期税前会计利润250±永久性差异0-时间性差异-5 =本期应纳税所得额=245×本期所得税税率×33%=本期应交所得税=80.85+时间性差异×本期的所得税税率+5×33%=1.65 =本期所得税费用=82.50借所得税82.5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80.85递延税款1.65(2)第二年会计处理与第一年相同(3)第三年:该年与第一年、第二年一样,仍产生了5万元时间性差异,该差异属于费用方面的差异且按税法规定该年可抵税,所以在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时,用“税前会计利润”减该时间性差异。

在计算递延税款时仍用时间性差异乘以本期的税率,但注意本期的税率是30%而不是33%。

列式计算如下:本期税前会计利润250±永久性差异0-时间性差异-5 =本期应纳税所得额=245×本期所得税税率×30%=本期应交所得税=73.50+时间性差异×本期的所得税税率+5×30%=1.50 =本期所得税费用=75借所得税75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73.50递延税款1.50(4)第四年:按税法规定的年折旧额为0万元,会计核算时的折旧额为5万元,时间性差异为5万元,该5万元是转回第一年产生的时间性差异。

该差异属于费用方面的差异且按税法规定今年不能抵税,故在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时,用税前会计利润加该时间性差异。

由于本期是转回时间性差异,所以在计算递延税款时用时间性差异乘以原来的税率(即第一年的税率,为33%)。

列式计算如下:本期税前会计利润250±永久性差异0+时间性差异+5 =本期应纳税所得额=255×本期所得税税率×30%=本期应交所得税=76.50-时间性差异×原来的所得税税率-5×33%=1.65 =本期所得税费用=74.85借所得税74.85递延税款1.65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76.50(5)第五年与第四年会计处理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