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第二节 蒸汽在喷嘴和动叶通道中的流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蒸汽在喷嘴和动叶通道中的流动过程
在第一节中介绍了级的工作过程。
本节主要分析蒸汽流经喷嘴和动叶通道过程中,对级的工作特性有重要影响的通流特性、通流能力和流动效率问题。
一、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过程
(一)喷嘴出口汽流速度
蒸汽在喷嘴通道中的理想膨胀过程如图1.1.4中的线段01’所示。
当喷嘴前的蒸汽参数及初速0c 为已知时,则 020
00
002c c h h h h δ=+=+ (1.2.1) 将式(1.2.1)代入式(1.1.16),因为喷嘴是固定的,不对外做功,w=0,则喷嘴理想出口速度1t c 为
1t c ====理想气体在等比熵膨胀过程中的比焓差可表示为 000001010011()()11
t t t h h R T T p v p v κκκκ-=-=--- (1.2.3)
将式(1.2.3)代入式(1.2.2)得
1t c = (1.2.4) 或
1t c =式中,010n p p ε=,称为喷嘴压比,即喷嘴后的压力与喷嘴前的滞止压力之比。
式(1.2.2)用于喷嘴的计算,它表示喷嘴汽流理想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喷嘴的滞止理想比焓降。
式(1.2.5)常用于理论分析.它表明影响喷嘴出口速度的因素。
在给定蒸汽性质和初态的情况下,1t c 仅是压比的单值函数。
在喷嘴的实际流动过程中。
蒸汽粘性所产生的摩擦等损失使蒸汽出口速度由1t c 减小为1c 即
11==t c c ϕ
式中,ϕ称为喷嘴速度系数。
由它可求出实际流动过程中的喷嘴动能损失,即喷嘴损失,其值为 22222011111222
t t n n c c c h h δϕϕ=-=-=-∆()() (1.2.7) 影响喷嘴速度系数ϕ的因素多(如喷嘴高度、叶型、汽道形状、压比及表面粗糙度等)而复杂,很难用理论计算精确求得,一般由试验确定。
ϕ与叶片高度n l 关系密切,故实验数据常绘制为ϕ随n l 的变化曲线,如图1.2.1 所示。
由图可见,当喷嘴高度n l >100mm 时,ϕ值基本上不再随n l 而变化;当n l <12~15mm 时,ϕ值剧烈下降。
因此在设计时,为了减少喷嘴损失,应尽量使n l >15mm 。
图中上面一条是喷嘴宽度n B 为55mm 的曲线,下面一条是月n B 为80mm 的曲线,可见,在强度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宽度较小的喷嘴。
式(1.2.7)中,
220
12n
c h ϕ∆=是喷嘴实际出口动能,因此2ϕ也称为喷嘴效率。
喷嘴速度系数ϕ值一般在0.920.98之间。
对于渐缩喷嘴,常把其中与叶片高度有关的损失抽出来另用经验公式计算(详见本章第五节),这时取ϕ=0.97。
由于喷嘴中的实际膨胀过程有损失(如图1.1.4所示),即是沿着有损失的绝热过程线0l 膨胀的,所以实际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而不是等比熵过程。
多变
过程方程为
n
pv=常数 (1.2.8)
式中,多变过程指数n是小于定熵指数κ但大于1的一个数值。
当n=κ时,0l 过程线就与等比熵过程线01’重合;当n=1时,蒸汽在喷嘴中的流动成了等温过程,01线接近水平的等比焓线。
由此可见,n与κ之间的关系必与喷嘴效率2ϕ有关,因2ϕ的大小决定了0l线在h-s图上的实际位置。
对于给定的喷嘴,ϕ可视为定值。
在这样的条件下,由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可以推导出n与2ϕ和κ的关系为
2(1)
n
κ
κϕκ
=
+-
(1.2.9)
由上式可知,当2ϕ=l时,n=κ;2ϕ<1时,n<κ。
图1.2.2表示n与2ϕ的关系曲线在ϕ的实用范围内,它基本上是直线规律的。
(二)喷嘴中蒸汽参数、流速与等比熵比焓降之间的关系
当蒸汽流量G不变时,在图1.1.4的喷嘴等比熵过程线01’上选取若干中间状态点,查得这些点的蒸汽比焓值h、压力p、比容v,按式(1.2.2)算出这
些状态点的流速
1
c,按
连续方程A=Gv/
1
c算出这些状
态点的通流面积A然后以等比熵比
焓降
x
h
∆=0
x
h h
∆=为横坐标,画出
蒸汽参数、流速与等比熵比焓降之
间的关系,如图1.2.3所示。
由图
可见,当等比熵比焓降
x
h
∆
c
h
∆时,喷嘴通道截面积为最小,此处是临界截面,临界截面积以
c
A表示,此处的蒸汽流速等于当地音速。
由于喷嘴内沿汽流方向的流通各截面处蒸汽温度逐渐降低,故音速αα所示。
由工程热力学可知
当x h ∆<c h ∆时,喷嘴通道截面是渐缩的,当x h ∆>c h ∆时,喷嘴通道截面是渐扩的,喷嘴截面积的变化规律如曲线A 所示。
由图还可看出,蒸汽压力p 沿喷嘴流道是逐渐降低的;汽流速度1c 是逐渐增大的;蒸汽比容v 是逐渐增大的;在亚临
界区域,即在喷嘴的渐缩段.1c 约增大较v 的增大快得多,在超音速区域,即渐扩段,1c 较v 增大得慢。
(三)喷嘴中汽流的临界状态
汽流速度等于当地音速时的状态称为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下的所有参数称为临界参数。
临界参数的特性对研究级的工作过程有重要意义,其中最主要的是临界速度1c c 、临界压比
εnc 、临界截面积c A 和临界流量tc G 。
1.临界速度1c c
音速计算式为
(1.2.10) 对于任一截面,能量方程h ˚=h+21c /2可写为
200
100112c p v pv κκ
κκ=+-- (1.1.11) 或 200
100112c p v pv κκ
κκ=+-- (1.2.12) 对于临界截面,1c =α=1c c ,则可求得临界速度:
(1.2.13) 由式(1.2.13)可知,在κ值确定后.1c c 只与蒸汽滞止初参数有关,而与流动过程中有无损失以及损失的大小无关。
图1.2.4的h —s 图中画出了等临
界速度线,也是等pv 线,或等比焓线。
由于021/2nc
c h c ∆=,不论流动中有无损失或损失大小,只要00p ,00v 不变, 则1c c 不变,故0nc h ∆也就不变,如图所示。
2.临界压力1c p 和临界压比nc ε
由式(1.2.10)和式(1.2.13)得
1c c ==(1.2.14) 将等比熵过程方程000011()c c p v p v κκ=代入上式,求解得
(1.2.15) 则 (1.2.16)
由式(1.2.16)可知,等比熵过程中,nc ε只与κ有关。
过热蒸汽κ=1.3,则εnc=0.546;干饱和蒸汽κ=1.135,则nc ε=0.577。
(四)喷嘴的通流能力
当喷嘴出口截面积为n A 时,通过喷嘴的理想流量为
11n t nt t
A c G v = (1.2.17) 将式(1.2.4)和由式(1.1.19)解出的1t v 代入上式,可得
nt G = (1.2.18) 或
nt G A =(1.2.19) 式(1.2.19)表明喷嘴的通流能力与蒸汽滞止初参数、蒸汽性质、喷嘴出口面积和压比有关。
在蒸汽性质、滞止初参数和出口面积n A 一定的情况下,喷嘴的通流能力只取决于喷嘴压比,即nt G =f(n ε),如图1.2.5中曲线0BC 所示。
通过最大流量时的压比可以通过对函数式(1.2.19)求极值得到,即令0nt n G ε∂=∂解得
1n 2()1
nc κκεεκ-==+ (1.2.20) 可见,喷嘴通过最大流量时的压比就是临界压比εnc ,因此.最大流量就是临界流量。
将式(1.2.20)代入式(1.2.19).即得喷嘴理想临界流量表达式:
ntc G A = (1.2.21) 将κ=1.3及κ=1.135分别带入上式,得
过热蒸汽
0.6673ntc G A = (1.2.22) 饱和蒸汽
0.6356ntc G A =式(1.2.22)和式(1.2.23)中,00p 的单位是Pa ,00v 的单位是3m /kg ,n A 的单
位是2m ,G ntc 的单位是kg/s 。
可见,喷嘴出口面积和蒸汽性质确定后,临界流量只与滞止初参数有关。
图1.2.5中的虚线0B 只运用于缩放喷嘴的各种设计工况(见第三章第一节),对于直轴渐缩喷嘴(没有斜切部分)是不适用的.因为试验表明,直轴渐缩喷嘴在n εnc ε≤时,出口流速为临界速度,流量始终保持临界流量不变,如图中BA 线所示。
这是因为n ε=nc ε时,出口汽流已达音速、此后继续降低背压1p 由临界压力c p 到1p 的膨胀是在喷嘴后实现的,不可能改变喷嘴出口截面的临界状态,所以流量仍然保持临界流量不变。
直轴渐缩喷嘴的流量与压比的关系如曲线ABC 所示。
由于蒸汽流动过程有损失,故喷嘴的实际流量为 111111
n n t t n nt n nt A c A c v G G G v v v ϕϕμ==== (1.2.24)
式中,11
t n υμϕυ=等称为喷嘴的流量系数,它是喷嘴的实际流量与理想流量之比。
就非等熵绝热过程来说,由于流动损失加热了蒸汽,故1υ>1t υ即于
11t υυ<1,那么应该是n μ<ϕ。
但由于蒸汽过热度、湿度、进口压力、压比、反动度以及速度
系数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比值11
t υυ。
因此此比值可能小于1,等于1或大于1。
正是这种复杂的关系,使n μ很难用理论方法准确计算通常用试验方法求得,如图
1.2.6所示。
当喷嘴在过热区工作时,由于喷嘴损失所引起的比容变化较小,故1υ≈1t υ,因而图中所示的流量系数近似等于速度系数,即n μ≈ϕ=0.97。
当喷嘴在湿蒸汽区工作时,由于蒸汽通过喷嘴的时间极短,有一部分应凝结的饱和蒸汽来不及凝结,出现了凝结滞后的过饱和现象,即大部分蒸汽没有获得这一部分蒸汽凝结时应放出的汽化潜热,故整个蒸汽温度较低,使蒸汽的实际比容1υ反而小于理想比容1t υ,即
11
t υυ>1,于是实际流量大于理想流量,如图1.2.6所示,n μ=1.02。
当蒸汽在喷嘴中流动有过饱和现象时,如图1.2.7所示,喷嘴进口蒸汽虽已处于湿蒸汽区(0χ=0.98),但它还是过饱和蒸汽,按过热蒸汽的膨胀规律进行膨胀。
在蒸汽膨胀到湿度大约为3.5%时,喷嘴内部中段某截面上会发生突跃,突然出现水分凝结,突跃前后有一个明显的压力升高,如图中的a 、b 两点所示。
在突跃后,由b 点到出口,蒸汽是湿蒸汽状态,按湿蒸汽的膨胀规律进行膨胀。
考虑流量系数之后,计算实际临界流量的公式为nc
n ntc G G μ=,即 过热蒸汽 (n μ=0.97)
0.6473nc G A = (1.2.25) 饱和蒸汽 (n μ=1.02)
0.6483nc G A = (1.2.26) 实际上,无论是过热蒸汽还是饱和蒸汽,都可以采用下式计算:
0.648nc G A = (1.2.27) 式(1.2.27)中各变量的单位与式(1.2.22)和式(1.2.23)相同。
必须指出,用上述公式计算流量时,不论是渐缩喷嘴还是缩放喷嘴,都必须先判断喷嘴喉部是否在临界状态下工作,然后才能确定选用式(1.2.19)或式(1.2.27)。
为了计算方便,引入流量比,即彭台门系数β:
=n nc G G β== 可见β只与n ε和κ有关。
κ确定后,亚临界时β值只与有n ε关;临界状态时β
=1,与n ε无关。
渐缩喷嘴流过过热蒸汽时,β与压比n ε的关系如图1.2.8所示。
实际计算时,根据n ε先在图中查出β值,然后利用下式计算n G :
0.648n nc G G A ββ==这样,计算喷嘴流量时,就不用事先判断流动状态了。
图1.2.7 图1.2.8
二、蒸汽在喷瞒斜切部分内的膨胀
为了保证喷嘴出口汽流进入动叶时有良好的方向,在喷嘴的出口处都制成一段斜切部分ABC ,如图1.2.9所示。
对于渐缩喷嘴,当背压1p >1c p 时,喷嘴出口截面c A 的汽流速度和方向与喉部截面AB 相同,斜切部分不发生膨胀,只起导向作用。
当1d p <1p <1c p ,汽流膨胀至喉部截面AB 时,其压力等于临界压力1c p ,速
度为临界速度。
由于叶栅后的压力1p 小于临界压力1c p ,大于极限膨胀压力1d p ,故蒸汽在斜切部分ABC 的前面部分,如ABD 中继续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为
1c ',超过临界速度,同时汽流的方向偏转—个角度1δ,如图1.2.10(a)所示,
1δ称为喷嘴汽流偏转角。
这时,斜切部分的ABC 区域只起导向作用,不发生膨胀,汽流速度和方向均不变。
汽流方向偏转的根本原因在于:AB 截面之后继续膨胀的汽流是超音速汽流,超音速汽流膨胀时,比容的增大比流速的增大要快。
必须在渐扩通道内才能膨胀(见图1.2.3),在喷嘴高度变化不大而另一侧又有壁面阻挡的情况下,汽流只有偏向另一侧才能扩大通流面积。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渐缩喷嘴看作一个不完整的缩放喷嘴,斜切部分相当于缩放喷嘴喉部之后的渐扩部分。
为了确定喷嘴出口汽流的实际方向,斜切部分有膨胀时,需要确定偏转角1δ的数值。
根据连续方程,喷嘴在喉部截面nc A 和出口截面n A 上有: 11111sin nc c n n c
nc c c A c l t c G v v α=
= 1111
11
'sin()n n n nc A c l t c G v v αδ+=
= 式中,1c c 、1c υ都1c 、1υ分别为喉部截面和出口截面的蒸汽速度与比容;n t 为喷嘴节距,如图1.2.10(a)所示。
喷嘴喉部截面高度n l 与出口截面高度n l '可近似认为相等,即n l ≈n l ',由于以上两式中nc G =n G ,故可得
(1.2.30)
式(1.2.30)称为贝尔公式,常用来计算偏转角1δ的数值。
对于缩放喷嘴,其现象也相似。
当喷嘴背压低于出口截面AB 的设计压力1p 时,蒸汽在斜切部分ABC 内就要发生膨胀和偏转。
利用式〔1.2.30)计算偏转
角时,1c c 和1c υ应以缩放喷嘴设计工况下出口截面的速度和比容代入,而1c 和1υ应
以偏转后出口处的速度和比容代入。
假设斜切部分为等比熵流动,根据基本方程式有
1
1
11
1111121c nc n c n p v v p κ
κ
κκ
εεεκ--⎛⎫⎛⎫⎛⎫
=== ⎪ ⎪ ⎪+⎝⎭⎝⎭⎝⎭
(1.2.31)
11c c c ==
将式(1.2.31)和式(1.2.32)代入式(1.2.30),则得
111sin()αδα+≈
(1.2.33)
由式(1.2.33)可见,若已知喷嘴压比n ε蒸汽定摘指数κ及喷嘴出口角1α,就可算出偏转角1δ。
根据一元等比熵超音速气流流过直角壁的概念,因汽流在点A 的压力从1c p 突然降到1p ,故在点A 产生了汽流扰动,这个扰动在运动介质中以音速传播,并以扰动中心为原点引射出一束特性线,如图1.2.10(a)中的虚线所示。
汽流通过这些特性线后压力降低,速度增加,方向偏转。
而且喷嘴背压越低,参加膨胀工作的斜切部分就越大,最后一根特性线就越接近出口边AC 。
直至最后一根特性线与出口边AC 合时,斜切部分的膨胀能力就被全部利用完,即斜切部分达到极限膨胀,这时喷嘴出口压力称为极限膨胀压力。
若再降低喷嘴背压1p ,就会引起斜切部分后的突然膨胀,即产生膨胀不足,使喷嘴损失增加。
斜切部分中的特性线也称马赫线,图1.2.10(a)所示为有摩擦的实际流动中的马赫线,是弯曲的。
在无摩擦、绝热、均匀流动的情况下,斜切部分的每条马赫线都是直线,如图1.2.10(b)所示。
随着喷嘴背压1p 的不断降低,斜切部分的膨胀区域由ABE 增至ABD ,最后增至ABC ;喷嘴出口速度由超音速的实线1c ''增至1c ',最后增至1d c ;汽流的偏转角也不断增大,最后增至d θ。
为了看清斜切部分内的以A 为顶点的半边马赫锥的变化情况,在图1.2.10(b)中把实线1c ''、
1c '和1d c ,平移到点A ,画成虚线,则1c ''、1c '和1d c 平分各自的马赫锥的锥顶角,
根据这一道理,再用虚线画出*AE 、*AD 和*AC 等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喷嘴外的另外半边马赫锥的马赫线。
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马赫锥的马赫角也由θ''减为θ',最后减为d θ (*AE 、*AD 、*AC 间距离比AE 、AD 、AC 的近是因为1c 偏转越来越大)。
在极限膨胀下,出口边AC 与最后一根特性线(即马赫线)重合,它与汽流方向的夹角为马赫角d θ (见图1.2.10,a 与b),即1α+1d δ=d θ由马赫角d θ与马赫数Ma 的关系得
11111
sin()sin d d d d
Ma c ααδθ+==
= (1.2.34) 将极限膨胀下的喷嘴出口参数1d c ,1d υ代入(1.2.30)的1c 与1υ处得 111111111sin()sin d c d d c d d
v c v c c α
αδα+≈
= 即 11111sin d c
c d
v c v αα≈
(1.2.35)
式中,1d α,1d υ分别为蒸汽在极限压力下的音速与比容。
由于 1
11
1111=c d nd nc d c v p v p κ
κκεε-⎛⎫= ⎪⎝⎭
11d
c c α==则
1
1sin nd καεε≈于是 ()()
221
11
1
11002sin sin 1d nd
nc p p κκκκκκεαεακ-++⎛⎫=== ⎪+⎝⎭
(1.2.36)
()
201
110sin d nc p p κκεα+= (1.2.37)
由式(1.2.36)和式(1.2.37)就可算出极限压比和极限压力。
以nd ε和1d δ代
替式(1.2.33)中的n ε和1δ就可求得相应的最大偏转角1d δ。
当1α=20°, κ=1.3时,算得nd ε=0.162,1d δ=12.5°。
图1.2.11画出了1α=20°时不同n ε下斜切部分出口汽流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情况,包括n ε<nd ε时在斜切部分外的等比熵膨胀。
渐缩喷嘴的实用压比一般在0.45以上,所以斜切部分的膨胀程度远小于极限膨胀,相应的偏转角也只有1°2°。
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微小的汽流偏转对级的整个工作影响不大,然而采用渐缩喷嘴代替缩放喷嘴,却提高了流动效率,并带来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便利,降低了成本。
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中膨胀时的偏转和极限压力等概念与公式,对动叶栅来说同样是适用的。
三、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的流动过程和通流能力
动叶通道的形状与喷嘴相似。
动叶与喷嘴的不同之处是动叶本身以圆周速度下运动。
只要把喷嘴的蒸汽参数换为动叶栅的相对参数,那么,有关喷
嘴的结论都可以用在动叶上。
因此,这里只需讨论蒸汽在动叶通道中流动的特殊问题。
设蒸汽在动叶通道内为等比熵流动,把动叶的相对参数等代入式(1.2.2),得动叶栅出口汽流的理想相对速度为
2t w ===式中 b h ∆——动叶栅的理想比烩降,b h ∆=1h —2h =m Ωt h ∆,J/kg ;
2
12
w 一一动叶栅进口处蒸汽相对进口速度的动能,J/kg ;
0b
h ∆——动叶栅的滞止理想比治阵,0b
h ∆=b h ∆+2
12
w ,J /kg 。
与喷嘴相似,用动叶速度系数ψ来计算动叶栅出口汽流的实际相对速度: (1.2.39) 那么,动叶栅中的能量损失为
222220222(1)(1)222
t
t b b w w w h h δψψ=-=-=-∆ (1.2.40) 反动级动叶叶型与喷嘴叶型相同,因此动叶损失和流动效率也与喷嘴基本
相同,ψ=ϕ对于冲动级、特别是反动度较小时,ψ值显著低于ϕ值。
与ϕ类似,
ψ也与许多因素有关,特别是叶高b l 、相对速度2t w 和反动度m Ω对ψ的影响最大。
在叶高损失另行计算时ψ值可由图1.2.12中的曲线查得。
ψ值一般在0.850.95的范围内。
在冲动级中,与喷嘴汽流相比,动叶汽流的主要特点在
于初速1w 虽然比喷嘴的初速0c 大许多,但它的膨胀程度比喷嘴小许多,因此汽流加速不多,即2w 比1w 增加较少。
在反动级动叶中b h ∆=0.5t h ∆,2w 稍小于
21w 。
在纯冲动级中,因为b h ∆=0且ψ<1,所以2w <1w 。
因此,一般情况下动叶通道不需要用缩放形的。
若动叶根部不吸汽不漏汽,且忽略动叶顶部漏汽,则动叶栅的通流能力与喷嘴叶栅的通流能力相等,即 2121
b t n t b n A w A c
G G v v ψϕ=
== (1.2.41) 对于冲动级,ψ<ϕ,2t w <1t c ,1υ<2υ,所以式(1.2.41)表明b A 必须大于n A 才能通过同一流量。
对于反动级,虽然ψ=ϕ,2t w =1t c ,但1υ<2υ,所以
b A 还是需要比n A 略大一些。
严格来说,动叶流量应由喷嘴流量扣除动叶顶部的漏汽量t G ∆,由于t G ∆相对b G 较小,故简化计算时可忽略不计。
由动叶实际流量计算动叶出口面积时,要用到动叶流量系数b μ,即 222222222222b t b t b t b b t t t b t
t
v G v v G v G v G A v w v w w w v ψμψ=
=== (1.2.42) 式中,b μ=ψ
22
t
v v ,称为动叶流量系数,由图1.2.6查得。